实验3 EXIT按键实验

合集下载

奋斗STM32V3版按键中断_EXTI_例程

奋斗STM32V3版按键中断_EXTI_例程
奋斗版 STM32 开发板例程详解———按键中断实验

按键中断(EXTI)例程实验
实验平台:奋斗版STM32开发板V2、V2.1、V3 实验内容:板子加电后,按动板子上K1-K3按键,可控制对应的LED1-LED3的亮 灭,该实验学习了外部中断(EXTI)程序的编制及控制流程。
4.2 硬件电路设计
在开发板上V6、V7、V8分别与MCU的PB5、PD6、PD3相连,如下图所示
淘宝店铺:
11
奋斗版 STM32 开发板例程详解———按键中断实验

键盘部分如下图所示: 例程所用到的列扫描线:PC5,PC2,PC3。 例程所用到的行扫描线(EXTI中断线):PE2。
上升沿触发选择寄存器(EXTI_RTSR) 偏移地址:08H 复位值:0000 0000h
注意: 外部唤醒线是边沿触发的,这些线上不能出现毛刺信号。 在写EXTI_RTSR 寄存器时在外部中断线上的上升沿信号不能被识别,挂起位不会被置 位。在同一中断线上,可以同时设置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即任一边沿都可触发中断。
1.2 外部中断配置寄存器2(AFIO_EXTICR2)
地址偏移:0Ch 复位值:0000h
淘宝店铺:
1
奋斗版 STM32 开发板例程详解———按键中断实验

1.3 外部中断配置寄存器3(AFIO_EXTICR3)
地址偏移:10h 复位值:0000h
1.4 外部中断配置寄存器4(AFIO_EXTICR4)
地址偏移:14h 复位值:0000h
淘宝店铺:
2
奋斗版 STM32 开发板例程详解———按键中断实验

2.1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
淘宝店铺:
7

多路按键设计实验报告

多路按键设计实验报告

多路按键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多路按键设计1. 引言多路按键是指在一个电路设计中,具有多个按键输入的功能。

多路按键通常用于控制电路、选择不同的模式或功能,在很多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比如遥控器、手机的按键等。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多路按键电路,并通过测试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多路按键电路,可以实现同时检测多路按键的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1) 设计一个包含3个按键的电路;(2) 对每个按键的按下进行检测,并通过指示灯显示按键状态;(3) 检测多个按键时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即只有同时按下多个按键才能正确触发多按键状态。

3. 设计思路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开关电路和逻辑门来实现多路按键的检测。

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1) 使用3个开关分别代表3个按键,这些开关可以是机械开关、触摸开关或者其他类型的电子开关;(2) 使用3个逻辑门,每个逻辑门对应一个按键,用于检测按键的状态;(3) 使用一个逻辑门来判断是否同时按下了多个按键,从而触发多按键状态。

4. 设计实现根据上述设计思路,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电路设计和实现:(1) 使用3个机械开关分别代表3个按键,将这些开关分别连接到3个逻辑门的输入端;(2) 每个逻辑门均配置成与门,输出端连接到一个指示灯上,用于显示按键的状态;(3) 使用一个与门来检测是否同时按下了多个按键,将多按键状态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指示灯上。

5.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上述设计和实现,我们得到了一个多路按键电路。

在实验测试中,我们可以同时按下3个按键,观察到相应的指示灯的亮灭情况。

同时,我们可以单独按下每个按键,观察到相应的指示灯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多路按键电路可以准确地检测和显示按键的状态,同时也可以正确地判断是否同时按下了多个按键。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多路按键电路,实现了按键状态的检测和显示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多路按键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加深了对开关电路和逻辑门的理解。

单片机按键实验实训报告

单片机按键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单片机按键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连接方法;2. 掌握按键消抖原理及其实现方法;3. 学会使用单片机编程控制按键功能,实现简单的输入控制;4. 提高单片机实验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2. 按键;3. 万用表;4. 电脑;5. Keil C编译器。

三、实验原理1. 按键原理:按键是一种电子开关,按下时导通,松开时断开。

在单片机应用中,按键常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2. 按键消抖原理:由于按键机械弹性,闭合和断开时会有一连串的抖动。

若直接读取按键状态,容易导致误操作。

因此,需要进行消抖处理。

3. 消抖方法:主要有软件消抖和硬件消抖两种方法。

本实验采用软件消抖方法,即在读取按键状态后,延时一段时间再读取,若两次读取结果一致,则认为按键状态稳定。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按键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单片机的某个I/O口相连。

2. 编写程序:使用Keil C编译器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I/O口,将按键连接的I/O口设置为输入模式;(2)读取按键状态,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3)进行消抖处理,若按键状态稳定,则执行相应的功能。

3. 编译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HEX文件。

4. 烧录程序:将编译好的HEX文件烧录到单片机中。

5. 实验验证: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按键功能是否实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连接正确,程序编译无误。

2. 实验现象:当按下按键时,单片机执行相应的功能;松开按键后,按键功能停止。

3. 分析:通过软件消抖处理,有效避免了按键抖动导致的误操作。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按键控制功能,掌握了按键消抖原理及实现方法。

2. 通过实验,提高了单片机编程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在后续的单片机应用中,可以灵活运用按键控制功能,实现各种输入控制需求。

4. 本次实验为单片机应用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单片机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FINDWINDOWEX参数详解

FINDWINDOWEX参数详解

StringBuilder stbf_WndStr = new StringBuilder();//定义存储String的Butter stbf_WndStr.Capacity = 60; //1) 该例子一直无法找到Exit按键,因为Name不为null,而是等于"",null和""是有区别的 tbDisplay.Text = tbDisplay.Text + "\r\n\r\n1) 此处寻找不到Exit的按键,因为Name不为null,而是等 于\"\""; ExitWnd = FindWindowEx(ParenthWnd, new IntPtr(0), lpszClass_Submit, ""); if (!ExitWnd.Equals(IntPtr.Zero)) { GetWindowText(ExitWnd, stbf_WndStr, stbf_WndStr.Capacity - 1); tbDisplay.Text = tbDisplay.Text + "\r\n实验内容: ExitWnd.text = " + stbf_WndStr.ToString(); } else { tbDisplay.Text = tbDisplay.Text + "\r\nErr: ExitWnd = null!!!"; } //2) 寻找到Exit的按键,因为Name包含正确的名字"Exit" tbDisplay.Text = tbDisplay.Text + "\r\n\r\n2) 寻找到Exit的按键,因为Name包含正确的名字 \"Exit\""; ExitWnd = FindWindowEx(ParenthWnd, new IntPtr(0), lpszClass_Submit, "Exit"); if (!ExitWnd.Equals(IntPtr.Zero)) { GetWindowText(ExitWnd, stbf_WndStr, stbf_WndStr.Capacity - 1); tbDisplay.Text = tbDisplay.Text + "\r\n实验内容: ExitWnd.text = " + stbf_WndStr.ToString(); } else

单片机独立按键实验报告总结

单片机独立按键实验报告总结

单片机独立按键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我们使用了单片机进行了独立按键实验,通过学习掌握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独立按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独立按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独立按键的接法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通过理论学习了按键的工作原理,了解了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接法方法,然后实际动手进行了按键电路的搭建和单片机程序的编写,最后进行了按键测试和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步骤1.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和接法原理,了解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接法方法,掌握了按键接口的输入输出方式,并对具体实现过程和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电路搭建:根据学习到的按键接法原理和电路图,我们使用面包板和导线搭建了独立按键电路,将按键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口上,并设置相应的电阻来保护电路和单片机芯片。

3.程序编写:通过阅读单片机说明书和参考其他资料,我们学习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指令,编写了程序代码,实现了独立按键操作的功能。

我们实现了多种按键操作方式,包括单击、长按等方式,并添加了相应的提示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测试实验:最后,我们进行了独立按键测试实验,通过按键操作,观察测试实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结论汇总。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按键电路和程序代码都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和效果,证明了我们在实验中掌握的独立按键技巧和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三、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独立按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和接法方法,探索了独立按键实现的多种方式和技巧,提高了我们的电路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同时,本次实验还加强了我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片机实验五 按键实验

单片机实验五 按键实验

实验五:按键实验一、实验要求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熟悉和掌握矩阵式减半的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两种键盘扫描识别方法;掌握键盘延时抖动的消除方法,掌握LED静态扫描显示方式。

实验内容:4*4键盘矩阵的横线连接单片机的P1.0~P1.3端口,列线连接P1.4~P1.7端口,1位LED数码管连接单片机的P0口,编程实现:当按下任意一个按键时,LED数码管显示它在4*4键盘矩阵上的序号0~F二、实验原理线反转法的原理线反转法与行扫描法相比更加简练,无论被按键是处于第一行还是最后一行,均经过两步便可获得该键值所在的行列值。

线反转法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1中采用8位I/O端口构成一个4*4的矩阵键盘,P1.0~P1.3作为行线,P1.4~P1.7做列线,采用查询方式进行工作。

下面介绍线反转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列线便成为输入线,将行线便成为输出线,并使输出线的输出为全零电平,则列线中的电平由高到低发生变化的列为按键所在列。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传送方向反过来,即将行线编程位输入线,列线编程位输出线,并输出第一步中的输入列值,则行线中电平由高到低发生变化的行即为按键所在的行。

综合一、二两步的结果,可确定按键所在的行和列,从而识别出按键所在的键。

例如“键9”被按下,第一步在P1.0~P1.3行线输出全零,然后读入列线值位P1.7~P1.4=1101B,即P1.5=0,与P1.5相连的列线有键被按下。

第二步从列线输出刚才得到的值,再读取行线的输入值,则在闭合键所在的行线上值必定为“0”,即从行线读出的值为P1.3~P1.0=1101B。

于是行值和列值合起来得到唯一的一对行列值:11011101B即0DDH,这个值对应“键9”。

可见先反转法非常简单实用。

三、程序设计1、程序流程图图 1 程序流程图2、程序代码ORG 0000HLJMP STARTORG 0100HSTART: MOV SP, #60HKEY0: MOV P1, #0EFHJNB P1.0, K0JNB P1.1, K4JNB P1.2, K8JB P1.3, E1LJMP K12E1: MOV P1, #0DFHJNB P1.0, K1JNB P1.1, K5JNB P1.2, K9JB P1.3, E2LJMP K12E2: MOV P1, #0BFHJNB P1.0, K2JNB P1.1, K6JNB P1.2, K10JB P1.3, E3LJMP K14E3: MOV P1, #07FHJNB P1.0, K3JNB P1.1, K7JNB P1.2, K11JNB P1.3, K15LJMP KEY0K0: MOV P0, #0C0HLCALL DELAYJMP KEY0K1: MOV P0, #0F9HLCALL DELAYJMP KEY0K2: MOV P0, #0A4HLCALL DELAYJMP KEY0K3: MOV P0, #0B0HLCALL DELAYJMP KEY0K4: MOV P0, #99HLCALL DELAYJMP KEY0K5: MOV P0, #92HLCALL DELAYJMP KEY0K6: MOV P0, #082HLCALL DELAYJMP KEY0K7: MOV P0, #0F8HLCALL DELAYJMP KEY0K8: MOV P0, #80HLCALL DELAYJMP KEY0K9: MOV P0, #090HLCALL DELAYJMP KEY0K10: MOV P0, #88HLCALL DELAYJMP KEY0K11: MOV P0, #083HLCALL DELAYJMP KEY0K12: MOV P0, #0C6HLCALL DELAYJMP KEY0K13: MOV P0, #0A1HLCALL DELAYJMP KEY0K14: MOV P0, #086HLCALL DELAYJMP KEY0K15: MOV P0, #08EHLCALL DELAYJMP KEY0DELAY: M OV R3, #60HLP: MOV R4, #0A8HLP1: MOV R5, #0A8HLP2: DJNZ R5, LP2DJNZ R4, LP1DJNZ R3, LPRETEND设计说明:单片机不断查询各列电平,当某列中有某行的电平被置零,则跳转到改行所在语句,在数码管上显示被按键的数字。

实验3 按键实验

实验3  按键实验

实验三按键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MCS-51单片机的调试平台。

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的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MCS-51单片机的I/O端口特性。

掌握用I/O端口信号输入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实验箱一套2.PC机一套三、实验内容继上次流水灯实验。

在此基础上连接两个按键到P3.2与P3.3两个端口上。

8个LED流水灯电路不变。

在按键K1与K2控制下,分别控制流水灯左移与右移。

实验采用如下两种检测按键。

1.用软件查询方式检测。

2.用中断方式检测。

四、实验电路原理及连接五、程序设计1. 实验内容1,查询方式检测⑴.设计思路查询方式是由程序通过测试P3.2与P3.3端口的电平变化来甄别K1与K2键是否按下。

如果有由高到低的变化(按下)与由低到高(松手)的变化,说明用户对这个按键有按下并松手的过程。

程序设置相应的移位标志(F0),移位程序是根据F0标志来确定是该左移还是右移。

F0=0,流水灯左移;F0=1,流水灯右移。

A作为显示缓冲器。

软件总体流程程序流程图⑵.参考程序ORG 0000HAJMP mainORG 0100Hmain:;初始化程序CLR F0 ;系统默认左移;按键检测key1: JB P3.2,key2LCALL delay_10msJB P3.2,key2JNB P3.2,$CLR F0MOV A,#0FEHLJMP showkey2: JB P3.3,showLCALL delay_10msJB P3.3,showJNB P3.3,$SETB F0MOV A,#80H;显示show:MOV P1,AACALL delay_10ms;移位JB f0, rightRL AAJMP key1right:RR AAJMP key1delay_10ms:MOV R7,#200loop1:MOV R6,#123NOPloop2:DJNZ R6,loop2DJNZ R7,l oop1END2.实验内容2,中断方式检测 按照如下设计思路,将实验内容1的处理程序各模块对应到下述处理程序流程中。

三按键测试的原理应用

三按键测试的原理应用

三按键测试的原理应用概述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各种按键。

按键的质量和稳定性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按键能够正常使用,需要进行按键测试。

其中,三按键测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三按键测试的原理及其应用。

原理三按键测试是一种基于电学原理的按键测试方法。

通过测试按键的接通状态和阻抗变化,以判断按键质量和稳定性。

具体原理如下:1.电流流动:按下按键时,电流可以正常流通,按键被接通。

松开按键时,电流中断,按键被断开。

2.阻抗测量:利用测试仪器测量按键两端的电阻值,可以判断按键是否正常。

当按键接通时,电阻值较低;当按键断开时,电阻值较高。

测试步骤三按键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连接测试仪器:将测试仪器与待测按键的两个引脚相连接。

2.设置测试参数:根据具体要求,设置测试仪器的工作模式和相应参数。

3.按键测试:按下按键并保持一段时间,测试仪器会记录按键的接通状态和电阻变化。

4.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按键的质量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5.结果输出: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报,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

应用场景三按键测试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手机制造:在手机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按键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按键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按键测试是常用的测试方法之一。

2.电子游戏机:电子游戏机上通常有多个按键,通过三按键测试可以测试游戏机各个按键的质量和可靠性。

3.汽车遥控器:汽车遥控器上的按键很多,通过三按键测试可以确保按键的稳定性和长期耐用性。

4.电视遥控器:电视遥控器上的按键频繁使用,需要进行三按键测试来保证按键的正常使用效果。

5.家电控制面板: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的控制面板上通常会有多个按键,通过三按键测试,可以确保按键的灵敏度和质量。

优势和挑战三按键测试具有以下优势:•简单方便:只需连接测试仪器,按下按键即可进行测试,操作简单方便。

•高效快速:测试过程快速,能够快速获得按键的测试结果。

嵌入式实验3按键实验(中断方式)

嵌入式实验3按键实验(中断方式)

嵌入式实验3按键实验(中断方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实验报告系部:电子通信工程系班级:电信1##姓名: ######学号: 120######实验三按键实验(中断方式)一.实验简介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使用按键控制流水灯。

二.实验目的熟练使用库函数操作GPIO,掌握中断配置和中断服务程序编写方法,掌握通过全局变量在中断服务程序和主程序间通信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实现初始化GPIO,并配置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修改全局变量,达到控制流水灯速度及方向。

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

四.实验设备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STM32实验板。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ISP软件。

五.实验步骤1在实验一代码的基础上,编写中断初始化代码2在主程序中声明全局变量,用于和中断服务程序通信,编写完成主程序3编写中断服务程序4编译代码,下载到实验板5.单步调试6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果及测试中断方式的按键式实验,是通过配置外部中断寄存器和中断嵌套(NVIC)控制器来实现按键按下控制LED灯亮灭。

通过按键中断打断主函数,执行LED1取反一次。

主函数初始化中断配置和LED配置,点亮LED1后一直等待中断,每中断一次,LED1取反一次。

int main(void){LED_GPIO_Config();LED1_ON;CLI();SEI();EXTI_PA0_Config();while(1){}}中断嵌套控制寄存器的配置为中断嵌套分组1;抢占优先级0;响应优先级0 代码如下:void NVIC_Configuration(void){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1);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EXTI0_IRQn;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外部中断按键的配置源码如下:配置PA0位中断线,并使能AFIO 时钟void EXTI_PA0_Config(void){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EXTI_InitTypeDef EXTI_InitStructur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RCC_APB2Periph_AFIO,ENABLE);NVIC_Configuration();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D;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GPIO_EXTILineConfig(GPIO_PortSourceGPIOA,GPIO_PinSource0);EXTI_InitStructure.EXTI_Line = EXTI_Line0;EXTI_InitStructure.EXTI_Mode = EXTI_Mode_Interrupt;EXTI_InitStructure.EXTI_Trigger = EXTI_Trigger_Rising;EXTI_InitStructure.EXTI_LineCmd = ENABLE;EXTI_Init(&EXTI_InitStructure);}产生中断后程序进入中断服务子程序,将LED1取反,并软件清除标志位,中断服务子程序如下:void EXTI0_IRQHandler(void){if(EXTI_GetITStatus(EXTI_Line0) != RESET){LED1_TOGGLE;EXTI_ClearITPendingBit(EXTI_Line0);}}七.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

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

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一、实验目的掌握按键的工作原理,了解按键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按键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实现开关功能。

按键通常由两个金属触点和一个弹簧组成,当按键被按下时,两个金属触点之间会接触,从而形成电路闭合;当按键释放时,两个金属触点会断开,电路断开。

按键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下面两个关键概念:1.机械触点按键内部的机械触点起到连接和断开电路的作用。

触点通常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当按键按下时,触点间的接触面会紧密结合,从而形成电路闭合;当按键释放时,触点间的接触面会分开,电路断开。

2.弹簧按键中的弹簧具有恢复力,当按下按键时,弹簧被压缩,给出一个反弹的力度。

这个反弹力度使得按键可以回到其原始位置。

根据以上原理,实验中可以利用按键来控制电路的开关,实现各种功能。

在电路设计中,按键通常被用于控制电路的启动和停止、模式切换、音量调节等。

三、实验器材1.Arduino开发板2.杜邦线3.面包板4.按键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Arduino开发板与面包板连接,按键的一端连接至Arduino的数字引脚,另一端连接至GND和5V引脚。

2.编写代码:使用Arduino编程软件编写代码,配置数字引脚为输入模式,并编写相应的逻辑代码。

3.上传代码: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至Arduino开发板,并确认上传成功。

4.测试按键功能:按下按键后,通过串口监视器观察输出结果,验证按键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注意正确地将按键连接至Arduino的引脚,并确保面包板上的电路布局正确。

2.编写代码时,注意配置正确的引脚模式,并根据需要编写相应的逻辑代码。

3.按键测试时,可使用串口监视器观察输出结果,确保按键功能正常。

4.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电路连接,以免造成电路短路或其他损坏。

六、实验拓展1.尝试使用多个按键控制不同功能,例如控制LED灯的开关或模式切换。

2.使用按键控制舵机或电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按键功能实验报告总结

按键功能实验报告总结

按键功能实验报告总结1. 引言按键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用的输入方式之一,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按键的功能实现及原理。

2. 实验过程2.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如下:- 按键模块- Arduino UNO 控制板- 杜邦线2.2 实验步骤1. 将按键模块与Arduino UNO 控制板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编写Arduino 代码,实现按键功能。

3. 将代码上传至Arduino UNO 控制板。

4. 进行功能测试,观察按键是否正常工作。

3.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实现了按键的功能。

通过编写Arduino 代码,我们实现了以下几种按键功能:3.1 单击按键当按下按键时,Arduino UNO 控制板会通过串口输出“Button Pressed!”的提示信息。

观察串口监视器,可以清楚地看到按键按下的时刻。

3.2 长按按键当按住按键一段时间后释放,Arduino UNO 控制板会通过串口输出“Button Released!”的提示信息。

通过修改代码中的延时时间,可以调节长按的时间阈值。

3.3 多次按下当连续按下按键多次后,Arduino UNO 控制板会通过串口输出按下的次数。

这可以用于实现计数等功能。

3.4 组合键通过将多个按键同时按下,可以实现组合键的功能。

例如,按下A 键和B 键可以触发某种动作,而单独按下任意一个按键不会有任何响应。

4.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按键的功能实现及原理。

按键模块采用了电磁原理,当按键按下时,电流通过按键形成一条通路,这个通路将电压传递到Arduino 控制板上。

Arduino 控制板通过读取某个引脚上的电压变化,来检测按键是否按下。

在编写Arduino 代码时,需要使用到状态机的思想。

通过不同的状态来判断按键的状态变化,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按键的两个状态:按下和释放。

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抖处理。

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图解

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图解

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图解1. 简介按键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输入装置,它通过按压来产生开关信号,用于控制设备的启停、功能切换以及数据输入等操作。

本文将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按键的应用实验原理,包括按键的基本原理、电路连接方式以及实验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 按键的基本原理按键是由按键开关和按键按下的方法组成的。

按键开关通常是由金属弹片和导电橡胶触点等元件组成,当按键按下时,金属弹片会与触点接触,形成导通通路,从而产生开关信号。

按键的按下方法通常有按压式、滑动式和旋转式等。

3. 按键的电路连接方式按键可以使用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常见的有直接连接、分压电路连接和矩阵排列连接。

3.1 直接连接直接连接方式是指按键直接接入电路中,按键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和地端。

当按键按下时,输入端与地端之间形成导通通路,从而产生开关信号。

3.2 分压电路连接分压电路连接方式是指按键的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另一个引脚连接到电阻分压电路中。

当按键按下时,电阻分压电路中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输入端的电压值,用于产生开关信号。

3.3 矩阵排列连接矩阵排列连接方式是指将多个按键连接成一个矩阵,通过行列扫描的方式来检测按键的状态。

矩阵排列连接方式可以节省引脚数量,适用于需要检测多个按键的场景。

4. 按键实验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进行按键实验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按键失灵、按键抖动和按键反应不灵敏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按键失灵按键失灵是指按键无法产生有效的开关信号。

可能的原因包括按键接触不良、按键损坏或者电路连接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按键的引脚接触情况、更换按键或者修复电路连接问题。

4.2 按键抖动按键抖动是指在按键按下或松开的瞬间,由于机械弹簧的作用,按键产生多次开关信号。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软件延时或硬件滤波电路来抑制按键抖动。

4.3 按键反应不灵敏按键反应不灵敏是指按下按键后,对应的操作无法立即响应。

按键控制实验报告

按键控制实验报告

按键控制实验报告按键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按键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按键控制模块实现简单的控制功能。

二、实验原理按键控制是通过检测按键的状态来控制电路的工作。

按键控制模块内部一般包含有按键输入电路和微控制器,通过微控制器检测按键的状态,从而控制输出电路的工作。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按键控制模块、LED灯、杜邦线、面包板等。

2.将按键控制模块连接到面包板上,并将LED灯连接到按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3.通过杜邦线将按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面包板上的按键上。

4.给按键控制模块供电,并使用串口调试助手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

5.编写程序,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具体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 <reg52.h>sbit led = P1^0; // LED灯连接在P1.0口sbit key = P1^1; // 按键连接在P1.1口void delay(unsigned int t) // 延时函数{while(t--);}void main(){while(1){if(key == 0) // 检测到按键按下{delay(100); // 延时去抖动if(key == 0) // 再次检测按键状态{led = ~led; // 控制LED灯的亮灭while(key == 0); // 等待按键松开}}}}6.将程序下载到微控制器中,并运行程序。

此时,按下按键,LED灯的状态将会改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按下按键时,LED 灯的状态会发生改变。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程序设计是正确的,按键控制模块也能够正常工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连接电路时,需要注意按键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接线方式,以免出现错误。

其次,在编写程序时,需要考虑按键的去抖动问题,以避免按键的误判。

最后,在下载程序时,需要注意选择与微控制器型号相匹配的下载方式和下载口,以保证程序的正确下载和运行。

实验三键盘中断实验

实验三键盘中断实验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2011 —2012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嵌入式技术基础与实验开课实验室:信自楼234 2012 年 5 月 10 日年级、专业、班自动化092 学号姓名成绩实验项目名称键盘中断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注:报告内容按实验须知中七点要求进行。

一、实验目的1、熟练运用CodeWarrior嵌入式开发系统环境、汇编、C语言、调试方式;2、复习串行通信接口(SCI)的内容;3、加强键盘中断基本原理及编程原理的理解;4、理解行扫描法的原理并能进行键值识别和键值编码;5、理解键盘接线原理图。

(如图5-1所示)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本实验采用4x4矩阵式键盘。

PTG4、PTD2、PTD3、PTD7分别接四根线,定义为输入且上拉,PTG0-PTG3分别接四根行线,且定义为输出行扫描法是使每一行输出低电平,,其余行为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果列值中有低电平,则表明该行和列交点处的键被按下;若为全高则再扫描下一行,知道扫描完全部的行为止。

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一行哪一列交点键被按下。

MCU与键盘接线原理如下图3-1 I/O 口引脚的连接图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飞思卡尔试验箱四、实验方法、步骤低电平1、资源使用键盘的-数据线分别接在MCU G 口的 0-4 号引脚、 D 口的 2、3、7号引脚。

MCU 的SCI 发送引脚 E 口的 0号引脚接MAX232的TTL 电平接收引脚( 11号),MCU 的SCI 接收引脚 E 口的 1号引脚接MAX232的TTL 电平发送引脚( 12号)2、硬件设计先阅读源程序,查看相应的端口的宏定义,再根据端口号来接线。

3、软件设计(主要的程序流程图)AW60 键盘 MAX232 计算机4、编程(关键性程序段)PC接收函数private void SCIPort_DataReceived(object sender, System.IO.Ports.SerialDataReceivedEventArgs e){String str = String.Empty;bool Flag;//标记串口接收数据是否成功int len;//标记接收的数据的长度//调用串口接收函数,并返回结果Flag = sci.SCIReceiveData(SCIPort,ref PublicVar.g_ReceiveByteArray);if (Flag == true)//串口接收数据成功{len = PublicVar.g_ReceiveByteArray.Length;//对于字符串形式,考虑到可能有汉字,//直接调用系统定义的函数,处理整个字符串str = Encoding.Default.GetString(PublicVar.g_ReceiveByteArray);SCIUpdateRevtxtbox(TbShowString, str);//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形式按字节进行处理for (int i = 0; i < len; i++){//十进制都是按照三位来显示,字节之间有空格表示区分SCIUpdateRevtxtbox(TbShowDec,PublicVar.g_ReceiveByteArray[i].ToString("D3") + " ");//十六进制都是按照两位来显示,字节之间有空格表示区分SCIUpdateRevtxtbox(TbShowHex,PublicVar.g_ReceiveByteArray[i].ToString("X2") + " ");}this.TSSLState.Text = "过程提示:数据接收成功!";}//接收数据失败elsethis.TSSLState.Text = "过程提示:数据接收失败!";}main函数#include "Includes.h"void main(void){//1 关总中断DisableInterrupt(); //禁止总中断//2 芯片初始化MCUInit();//3 模块初始化//3.1 SCI初始化SCIInit(SCI_NUM_1,SYSTEM_CLOCK,38400);//用SCI1,系统时钟为时钟源,波特率为9600 //3.2 键盘初始化KBInit();//4 开中断//4.1 开键盘中断EnableKBint();//4.2 开总中断EnableInterrupt();键盘中断函数#include "isr.h"//-------------------------------------------------------------------------*//函数名: isrKeyBoard *//功能: 扫描键盘,向串口发送键值和定义值*//参数: 无*//返回: 无*//说明: 调用了KBScanN、SCISend1、KBInit函数*//-------------------------------------------------------------------------*interrupt void isrKeyBoard(void){uint8 value;uint16 i;for(i=0; i<1000; i++);DisableInterrupt(); //关总中断DisableKBint(); //屏蔽键盘中断value = KBScanN(10); //扫描键值,存于value中if(value!=0xFF){SCISend1(SCI_NUM_1, value); //发送键值SCISend1(SCI_NUM_1,KBDef(value));//键值转化为定义值并发送}KBInit(); //键盘初始化键盘中断EnableKBint(); //开放键盘中断EnableInterrupt() ; //开总中断}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六、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成果总结等。

独立按键实验总结范文

独立按键实验总结范文

一、实验背景在单片机实验中,独立按键实验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实验项目。

通过本实验,我们能够了解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硬件连接以及软件编程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单片机应用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及硬件连接方法;2. 学会编写独立按键的软件程序,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3. 熟悉单片机编程过程中的延时函数、状态判断等基本操作。

三、实验内容1.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独立按键是一种电子开关,通过内部金属片的接触与断开来控制电路的连通与断开。

在未按下按键时,内部金属片不接触,电路断开;当按下按键时,内部金属片接触,电路导通。

按键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2. 独立按键的硬件连接本实验使用了一个独立按键和一个LED灯作为实验对象。

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0口,LED灯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P1.0口,负极连接到地。

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

3. 独立按键的软件编程(1)编写延时函数延时函数用于实现按键消抖处理。

以下是一个10ms延时的函数实现:```cvoid delay10ms(unsigned int ms){unsigned int i, j;for(i = 0; i < ms; i++)for(j = 0; j < 123; j++);}```(2)编写按键检测函数按键检测函数用于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

以下是一个按键检测函数的实现:```cunsigned char checkKey(void){if(P3_0 == 0) // 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delay10ms(500); // 延时消抖if(P3_0 == 0) // 再次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return 1; // 按键被按下}return 0; // 按键未被按下}```(3)编写主函数主函数用于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以下是一个主函数的实现:```cvoid main(void){while(1){if(checkKey()) // 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LED = !LED; // 切换LED灯状态delay10ms(500); // 延时消抖}}}```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独立按键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 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及硬件连接方法;2. 独立按键的软件编程,包括延时函数、按键检测函数以及主函数;3. 按键消抖处理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法。

按键功能实验报告总结(3篇)

按键功能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按键作为电子设备中常见的输入装置,其功能丰富,应用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系列按键功能,加深对按键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提高电子设计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按键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2. 熟悉按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能实现。

3. 培养电子设计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51单片机最小核心电路、按键、LED灯、电阻、电容、面包板等。

2. 实验内容:(1)单按键控制LED灯闪烁(2)按键控制LED灯点亮与熄灭(3)按键控制LED灯亮度调节(4)按键实现数字时钟调整(5)按键实现多功能计数器(6)按键实现密码输入与验证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并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2. 使用面包板搭建实验电路,包括单片机、按键、LED灯、电阻、电容等。

3. 编写程序,实现按键功能。

4. 对程序进行调试,确保按键功能正常。

5. 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按键控制LED灯闪烁实验结果:按下按键,LED灯闪烁;松开按键,LED灯停止闪烁。

分析:本实验通过单片机定时器实现LED灯的闪烁。

当按键按下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定时器达到设定时间后,LED灯点亮;定时器继续计时,当达到设定时间后,LED灯熄灭。

如此循环,实现LED灯的闪烁。

2. 按键控制LED灯点亮与熄灭实验结果:按下按键,LED灯点亮;再次按下按键,LED灯熄灭。

分析:本实验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控制LED灯的点亮与熄灭。

当按键按下时,单片机将I/O口置为高电平,LED灯点亮;当按键再次按下时,单片机将I/O口置为低电平,LED灯熄灭。

3. 按键控制LED灯亮度调节实验结果:按下按键,LED灯亮度逐渐增加;松开按键,LED灯亮度保持不变。

分析:本实验通过单片机的PWM(脉宽调制)功能实现LED灯亮度的调节。

当按键按下时,单片机调整PWM占空比,使LED灯亮度逐渐增加;松开按键后,PWM占空比保持不变,LED灯亮度保持不变。

3p试验操作方法

3p试验操作方法

3p试验操作方法3P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质的性质。

它可以通过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研究其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介绍3P试验操作方法的详细步骤。

首先,进行3P试验前,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试剂。

实验设备包括试管、试管架、白瓷坩埚、酒精灯等。

实验试剂根据需要而定,可以是化学试剂、生物试剂等。

其次,进行3P试验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积聚。

进行化学试剂的操作时,应戴上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物质。

接下来,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将所需试剂按照比例准备好。

在进行混合、反应之前,应先对试剂进行标记,以免混淆或误用。

然后,将实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试管应使用洗涤剂和清水进行清洗,用酒精灯加热烘干,以保证实验的无菌状况。

接下来,根据实验要求将试剂加入试管中。

同时,在加入试剂时应保持试管的平稳,避免溅出液体。

若实验试剂需要加热,可以使用酒精灯或火焰加热试管底部或侧面。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可以使用显微镜、天平、pH计等实验设备进行操作。

对于化学反应的观察,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气体的产生等进行判断。

最后,完成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废弃物。

将试管用洗涤剂和清水进行清洗,保持试管架的整洁。

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需要注意的是,3P试验操作方法不同于具体的实验内容。

不同实验要求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前应详细了解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3P试验操作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进行,包括准备设备和试剂、注意实验安全、清洗设备和废弃物处理、及时记录和观察实验结果等。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按键反应心理实验报告

按键反应心理实验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按键反应时间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被试者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按键反应速度,分析心理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背景按键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简称RT)是指个体从感知刺激到产生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按键反应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生理、心理状态、环境刺激等。

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心理因素对按键反应时间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5岁之间,无心理疾病史。

2. 实验材料:电脑、键盘、计时器。

3. 实验程序:(1)实验前,对所有被试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状态;(2)将被试分为三组,分别代表三种心理状态:放松状态、紧张状态、专注状态;(3)每组被试分别进行10次按键反应实验,每次实验中,电脑屏幕随机出现一个数字,被试需在看到数字后立即按下键盘上的相应数字键;(4)实验过程中,使用计时器记录被试的按键反应时间;(5)实验结束后,统计每组被试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

4. 实验步骤:(1)被试进入实验室,安静地坐下,调整座椅高度,确保双脚平放在地面上;(2)实验员讲解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并告知被试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集中;(3)被试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状态;(4)被试分别进入放松状态、紧张状态、专注状态,进行按键反应实验;(5)实验结束后,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三组被试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如下:(1)放松状态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为0.546秒;(2)紧张状态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为0.612秒;(3)专注状态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为0.578秒。

2. 对三组被试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被试的平均按键反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F(2,27)=5.32,p<0.05)。

五、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心理状态对按键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

在放松状态下,被试的按键反应时间较短;在紧张状态下,按键反应时间较长;在专注状态下,按键反应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按键输入实验

按键输入实验

7.1按键检测实验7.1.1单片机检测小弹性按键的原理单片机检测按键的原理是:单片机的I/O口既可作为输出也可作为输入使用,当检测按键时用的是它的输入功能,我们把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单片机的某个I/O口相连,开始时先给该I/O口赋一高电平,然后让单片机不断地检测该O口是否变为低电平,当按键闭合肘,即相当于该I/O口通过按键与地相连,变成低电平,程序一旦检测到I/O口变为低电平则说明按键被按下,然后执行相应的指令。

去抖概念:(分为软件去抖和硬件去抖)按键是机械器件,按下或者松开时有固定的机械抖动。

什么是机械抖动?通常的按键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

因而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

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5ms~10ms。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参数,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实际上只进行一次按键操作,但有可能执行了多次按键结果,这就是抖动造成的,所以大多数产品实际使用中都使用了按键去抖功能。

按键的连接方法和按键在被按下时其触点电压变化过程下图:这个抖动时间虽然很短,不同按键抖动不同,但对应单片机来说,很轻松就能检测到,单片机的运行的速度是微秒us级别。

用示波器跟踪一个小的按钮开关在闭合时的抖动现象,得到如下图的波形。

观察波形可以帮助我们对抖动现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水平轴2ms/DIII,抖动间隙大约为10ms,在达到稳定状态前一共有6次变化,频率随时间升高。

硬件去抖最简单的就是按键两端并联电容,容量根据实验而定。

当然也有专用的去抖动芯片。

软件去抖使用方便不增加硬件成本,容易调试,所以现在大都使用软件去抖。

关于软件去抖,我们在这里也详细讲解一下原理 :1、检测到按键按下后进行5~10ms延时,用于跳过这个抖动区域2、延时后再检测按键状态,如果没有按下表明是抖动或者干扰造成,如果仍旧按下,可以认为是真正的按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EXIT按键实验
一.实验简介
STM32的GPIO作为EXTI(外部中断)输入功能实现按键所对应的灯亮起。

二.实验目的
1、掌握STM32的GPIO作为EXTI(外部中断)输入功能的使用方法
2、了解STM32的GPIO作为外部中断使用的具体工作过程
三.实验内容
利用STM32读取外部按键状态,按键按下一次产生一次外部中断,在中断处理函数中使按键所对应的灯亮起。

四.实验设备
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STM32实验板、JLINK。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ISP软件。

五.实验步骤
1. 关掉实验箱电源。

将CPU板插接在JK1,JK2上,注意CPU板的插接方向。

按照前面连接关系表将硬件连接好。

2. 将J-Link下载线插头插入到CPU板的JTAG下载插座,依次打开实验箱的电源、主板电源、CPU板电源。

3. 打开工程目录下的——实验4:按键中断实验—>MDK_ARM—> Project.uvproj
4. 将编译生成的按键中断.hex 文件下载到CPU板,并观察实验现象。

5. 通过J-Link进行硬件仿真,对照实验现象,逐步分析外部中断工作过程。

六.实验结果及测试
实验结果仿真:
main.c部分代码如下图:
Stm32f10x_it.c部分代码如下图:
bsp_exti.c部分代码如下图:
bsp_exti.h部分代码如下:
七.实验总结
实验表明,利用软件仿真结果可以发现,再按下按键后电位并未发生变化,再按一次(相当于松开按键)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也就是灯变亮,再次按下后松开,灯灭,由此可以说明利用STM32读取外部按键状态,按键按下一次产生一次外部中断,在中断处理函数中使按键所对应的灯亮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