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仿高考全能专练(13年模拟试题,详细解析)
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课时作业 必修专题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
Ⅰ 必修内容 专题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一
第4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 主干结构
2 考点突破
3 强化作业
主干结构
考点突破
雅典民主政治
1.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 (1)一个实质:奴隶制的民主政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 民主,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2)两个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流执政。
业落后,形成了以家庭 乏,工商业发达,
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 女织的小农经济
海外贸易兴盛
文化 特色
宣扬“忠君”思想,重 强调个人主义,主
视封建道德的教育,颂 张个人的享受和“
扬个人对国家的奉献精 人”的价值尊严,
神
反对专制
[针对训练1](2014·山东·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 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 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2.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律的关系 (1)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后来成为资产阶 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宝。 (2)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仿——建立起 完整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 (3)罗马法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后来发展为律师制 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基本上源于罗马法。 (4)罗马法中“不告不理”原则为近代西方各国普遍继承。
[解析] 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论》发 表于18世纪,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 律效力”可知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 威和权力移转给他”可知C项错误。故答案为D项。
新教材复习 【三维设计】2014高考政治(通用版)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配套课件:第二部分 … 13
政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专题十一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结束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要求 (1)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2)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 会意识,反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政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专题十一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结束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推动社会
和改变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政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专题十一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结束
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专题十一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结束
专题十一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链热点 ——社会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 扣考点
政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专题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知识整合课件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第十六页,共21页。
横向文明视角 一 、古代(gǔdài)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古希腊罗马
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等 理性、个体、平等等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 政治改革、
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法律制度
的工具
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 共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是 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
第七页,共21页。
2.从生态史观看古代农耕文明下的环境问题 (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发,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 (2)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建造宫殿、陵墓、寺院,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3)在“人定胜天”理念下,大面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产生了一定的后 患。
3.从整体史观看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 进行,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世界贸 易日益活跃,欧洲各国迅速发展(fāzhǎn),而明清政府却极力推行“海禁” 政策,结果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 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面向近代化的世界。
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 制度,国家政治权力不断 政治
权力不断上移,形成了高 下移,促进了雅典经济和
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文化பைடு நூலகம்繁荣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 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希腊文
家和法家思想尤为兴盛, 化的主流, 强调人的价
文化 强调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 值和意义,提倡个性的张
作用,形成了集体主义的 扬和人性的合理性,形成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板块整合(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学案
板块整合(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阶段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特征归纳]先秦是我国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大一统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为汉赋;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命题链接]视角1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从政治上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主要表现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
分封制走向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集权。
(2)从经济上看,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型。
主要表现为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3)从思想上看,由礼乐文化到诸子百家。
法家的“集权”和“法治”为秦走向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视角2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认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从政治上看,国家统一和适应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为必要。
(2)从经济上看,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源。
为保护分散的小农经济,封建政府还实行了抑商政策。
2014届《三维设计》一轮复习(人教版)一课双测教师配选作业第六单元第1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第六单元第1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
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C.为了纪念神农氏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4.《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
”材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A.航行B.灌溉C.军事D.排洪5.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6.《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图片中,能够代表中国“三千年前的名片”是()8.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
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9.(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练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2)Word版含答案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仿高考全能专练(小考如高考,高考如小考,练出考试好心态)(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2在2012年6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
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
”这表明(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3.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D.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4.1949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访问苏联。
经过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当时,毛泽东访苏的主要意图是( )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B.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C.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D.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5.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6.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课时作业 必修专题
第一部分必修内容专题一第3讲一、选择题1.(2014·新课标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 D[解析]秦朝与西晋法律的差别说明在西晋的时候,养子视同亲子,同样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
故应选D。
2.(2014·山东·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从所给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答案为A项。
根据所学知识,教育与瓦解宗法分封制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春秋战国初期,宗法分封制就已经瓦解,排除B项。
C项和D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2014·新课标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A、B两项分别为先秦时期儒学代表孟子和荀子的观点,与题目中的人物“宋明理学家”不符,故排除;宋明理学家在继承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仍与“善”存有较大差距,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故排除C项,选择D项。
4.(2014·海南·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选择题提速专练(13年模拟试题,详细解析)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选择题提速专练(提高解题速度,也是一种得分)(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题组一:政治文明历程1.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共同纲领》的制定C.三大战役的胜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下图是著名文学家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证。
与这次会议有关的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颁布了《共同纲领》D.决定实施“一五”计划3.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4.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
”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由著名外交题材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历经十多年努力,大型外交纪实文学著作《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不久前全部出版。
丛书后两部《解冻在1972》及《起航在1979》围绕中国同一外交主题纪实。
这两部是关于( )A.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B.中日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C.中苏关系从解冻到建交的书D.中日建交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书6.美国史学家阿德勒对某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们建立的……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
(新课标)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第1讲)课时作业
【走向高考】(新课标)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第1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4·新课标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答案] C[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周代的中心地区。
所谓“雅言”是指古代通行的标准语,这里即指周代的官方语言。
周代的统治中心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故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陕西。
故应选C项。
2.(2014·高新一中)《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B.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答案] B[解析]结合材料分析解答。
从材料“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分析出古代的婚姻具有宗法色彩和传宗接代双重功能。
故应选B。
3.(2014·武昌)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答案] B[解析]据题干材料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这说明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仍然存在,且部分士人有怀才不遇之感;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贫富贵贱、等级门第依然存在,故选B项。
仁政思想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A项错误;部分士人的境遇不能说明整个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故D项错误。
4.(2014·临沂)《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2014届《三维设计》一轮复习(人教版)一课双测教师配选作业第十二单元第3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二单元第3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以上材料反映了()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写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司南3.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赞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
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火药的发明C.纸的发明D.指南针的发明4.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5.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6.《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现藏于故宫。
下列关于该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代常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2014青岛二模】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高三自评试题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必做,共44分)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D 14. B 15. B 16. A 17. C 18. D 19. A 20. C 21. A 22. D 23. C第Ⅱ卷(必做46分+选做10分,共56分)【必做部分】38.(24分)(1)秦汉时汉民族的四个特征初步具备。
(2分)共同语言:书同文,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共同地域: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巩固。
共同的经济生活: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
共同的文化: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6分,答出3点即可)(2)人心的改变:先后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从人文主义走向了理性科学时代。
(4分)政治制度的改变:开展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
(4分)(3)观点: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或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分)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6分)39.(22分)(1)特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诚信真善、义利并举、开拓创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4分,言之成理答出2点即可)有利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货币演变: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
社会价值观念变化:工商皆本的思想。
(6分)(2)不同:山东商帮仍然是传统封建社会商业之路,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2分)宁波商帮成功的转型,一是由从事纯粹的商业活动转为投资于现代产业,二是从传统的银号、钱庄转入现代银行。
这种转型使传统封建社会商人转变为资本主义企业家。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学科方法篇(129张PPT)
知暴力革命是必然的选择。故答案为C。
[答案] C
2.二审: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
由于受时代局限性以及记录者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和认 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材料记录的史实、陈述的观点等可 能存在真与伪、正与误的区别;材料中表述的内容也可能只涉 及表面现象。因此,对材料应综合分析,认清其本质。
双基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
实现知识的重组与整合。“简化知识”是指将历史知识概括、 简要化,将教材主干知识“由厚变薄”。突出面和线,以面、 线适当带点,做到纲举目张。
“网化进程”是指抓点理线,将历史发展进程线索化、
网络化、要点化。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
串线。做到“点”清、“面”广、“线”通。
有的放矢。
【例证】
(2011·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
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
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
)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例证】
(2012·安徽高考)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 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 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解析] 材料说明英国殖民地对英国廉价商品的需求,刺
【例证】
(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上篇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课时强化练(三)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课时强化练(三)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答案见P24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厦门质检)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
这些举措(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C.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D.有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解析:材料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故D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答案:D2.(2018·榆林模拟)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仅,六部皆俯首听命。
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B.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D.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解析:明代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内阁大臣的票拟权要由皇帝决定,故内阁权力的扩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B3.(2018·佛山模拟)清入关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
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1636)仿明制度将文馆改为内三院。
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
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A.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性B.有利于君主专制C.加速了满族的汉化进程D.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六部及内阁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利于皇权的集中,故B项正确;A、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B4.(2018·滨州模拟)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时间: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4·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是一个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据此可推断该墓主人生活时的社会状况是()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C.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D.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2.(2014·陕西名校联考)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
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可以说明()A.巫术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B.古代史官主张轻徭薄赋得到统治者认可C.儒学崇尚道德的主张成为社会风气主流D.周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政治进步3.(2014·潍坊模拟)“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
……这种内聚性……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就有了。
”导致这种“内聚性”形成的因素是()①小农经济②商品经济③中央集权④儒家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4.(2014·广东七校联考)“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
”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A.分封制 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D.自然经济5.(2014·天津河北区质检)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
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①小农经济逐步形成②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4·广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7.(2014·余姚模拟)打破特权和垄断,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仿高考全能专练(小考如高考,高考如小考,练出考试好心态)(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苏北四市一模)“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
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 )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巡狩者,巡所守也。
”B.“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2.(2013·肇庆二模)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 A.皇帝制度的确立B.郡县制的实行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3.(2013·广州二模)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
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
该机构是( ) A.军机处B.内阁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4.(2013·滨州一模)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都江堰、郑国渠选种、育秧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5.(2013·黄冈模拟)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
”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 B.城市规模过大C.城市功能单一 D.经济政策抑商6.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 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7.(2013·潍坊一模)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①主张“爱人”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③主张变法革新④有强烈的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③ D.②④8.(2013·凉山一模)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2013·资阳一模)阅读下列历史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信息是( )①活字原料丰富②服务对象广泛③技术逐渐进步④技艺水平一直领先世界A.①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2013·广州二模)“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
”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11.(2013·济宁一模)“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2.(2013·宁波十校一模)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二、非选择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2013·绵阳一模)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
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
封建制度早已推翻。
单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列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
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李贽《史纲评要》卷四(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
(14分)(2)在材料三中李贽从哪些方面评价了秦朝的制度与政策的?(10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10分)(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答案仿高考全能专练1.选B 分封制规定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B项中的“作师”“以承天子”体现了诸侯军队保卫“天子”的义务,符合题意。
A项是对周天子巡狩的解释。
C项是对诸侯述职的解释。
D项班贡,定贡献之次序。
2.选D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与汉朝相比,主要是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和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革,故选D项。
A、B、C三项明显不是唐朝政治制度的变革。
3.选A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
根据“无官署、无专官”“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可知反映的是军机处,故选A项。
4.选D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A、B、C三项概括的都不全面。
综合表格内容,这些科技进步都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
5.选C 长安城布局整齐,且晚上实行宵禁,本质上这一时期城市仍然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城市功能单一,故选C项。
6.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每年正月开张,四月蚕农繁忙,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非常活跃,实质上说明了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故答案为A项。
B、C、D三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
7.选D 孔子认为,人和鸟兽不同,主张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如果天下太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改变。
由此可见,孔子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故②④解读正确,“爱人”即孔子所说“仁”,材料没有提到,变法革新是法家的思想,故①③不符合材料信息。
8.选C 材料中两句名言反映了重视社会责任感。
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做学问的方式;D项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9.选B 从图片活字的原料有“铜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可知①正确,从内容可以看出②正确,从印刷发展过程看③正确,故选B项。
图片没有体现技术一直领先世界,也不符合史实实际,排除④。
10.选B 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可知指的是克利斯提尼实行“地区部落”,故B项正确。
11.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
由材料“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可知体现了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2.选B 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思想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地位,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分别属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D项与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不符。
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概括,如“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治国”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说法,“封建制度早已推翻”,说明废除了分封制,结束了血缘政治;第三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可结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来说,也可结合皇位继承来说。
第(2)问从“开阡陌,置郡县”进行评价。
“焚书”是从文化上分析。
答案:(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
肯定:是。
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
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中央政府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
否定:不是。
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
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
(2)李贽:经济、政治上:确立土地私有制,推行郡县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思想上: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但手段简单粗暴。
14.解析:第(1)问,从材料看,核心内容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围绕皇帝与宰相的关系组织答案。
第(2)问,实际考查明清中央机构的调整,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