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感想
于丹论语心得(优秀5篇)
于丹论语心得(优秀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非常有必需要心得体会,从而不绝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于丹论语心得(优秀5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于丹论语心得篇一我们今日已经阔别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是不是在今日这样一种人人公平、法律公正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闲谈。
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本身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裳、车马这些好东西,与伙伴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埋怨。
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常常夸耀本身,也不。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二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校长推举给我们的《于丹心得》这本书,简单的一百多页字却足以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的心灵都有所触动。
我也不例外,读完这本书,我对生活中的许多人许多事都有了重新的定义,并试着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这本书重要叙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梦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告知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
这本书给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天地人之道中的“读《论语》我们会发觉,孔夫子教育同学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缓和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
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这一段。
说实话,作为老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一年的我面对这个称号真觉得惭愧,想想我对同学的态度,往往是以一副严厉的面孔显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做错了事犯了错误,要么责备要么批判教育,很少用一种平和的、从容不迫的心态来和同学平心静气的谈论,然后把道理给他们一一讲清晰。
我知道我的这种教学态度就像书中所说的“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常常责备他的同学不该如何如何。
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真正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同学商议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8篇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优秀8篇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篇一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
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
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呢?孔夫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又到底是怎样的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用孔夫子的说法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比如我们大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不可能意见都一致,君子会很平和的跟每一个人都能交流,但是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不会苟同别人。
小人没主见,别人一说什么好像都对,但是还经常跟人打起来,叫做同而不和。
君子好处事,但你很难取悦于他,但他对人了解是非常准确的,能够量才用人。
而小人难处事,你却很容易取悦于他,但他对人却常常是求全责备。
于丹教授认为,孔夫子描述的这个现象它远吗?这肯定不是远古的事,这一切现象其实今天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你要把这个标准想明白的话你会发现,孔夫子给了我们一个考察人品的标准。
孔夫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戒色,中戒斗,老戒得。
少年时为何要“戒色”?中年时又为什么要“戒斗”?老年时“戒得”指得又是什么?于丹教授在这一讲——《君子之道》中将为我们详细讲解这三戒的内容和它对人生的重要影响。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
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精选6篇)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精选6篇)阅读于丹论语心得精选篇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我这书让我读的费饮忘食。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我觉得孔子说的实在是太对了!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平时学的知识通常过了一到两个月就会不记得,让我想起了学完之后要复习。
如果不复习,获得了再多的知识也没用,到了毕业后,就差不多忘光了。
有一次,我考试时忘记了复习,结果考出来的成绩不太理想,这件事不就是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吗?学习贵在坚持,“温故而知新”不可半途而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通过“温故”学到新的知识。
论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让我们后代的影响非常大。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精选篇2“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选自《论语》里面的《为政》,这是《论语》十则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则。
是说:“教导你的话明白了么?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智慧。
”这句话虽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诚实,切不可不懂装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报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有不懂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别人求教,甚至是“不耻下问”,如果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闲杂人员整日靠骗人过日子。
就那算命来说,明明是封建迷信,可算命的偏偏要揣着糊涂装明白,愣要给你的一生说出个所以然来,可笑至极。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应当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师同学请教,而有些同学总是偷懒,想凑凑合合混过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做错了的理由,总认为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个失误,这样时间一长,就必然会漏洞百出。
于丹《论语》心得范文5篇
于丹《论语》心得范文5篇a;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于丹论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丹论语心得1现在,很多人的理想非常远大,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雄心壮志。
而《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谈到理想时,却不认为理想越远大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这个人内心的信念。
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侍坐》,是孔子让学生们各自说说自己的理想。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说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只有曾皙和他们不同,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话里,曾皙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沂水中,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台上,沐浴春风,最后大家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
孔子听了他的理想,长叹一声说:“我的理想和你一样啊!”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好像曾皙做的都是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治国安邦的大理想。
但他的内心非常充实。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青年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奋斗的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所以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倾诉。
当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的一间小屋里读书。
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见墙角里放置着一个很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周围却没有柴禾,于是便出去寻拾。
他在外面拾了一捆枯枝回来,从河里装满一壶水,放在了灶台上,堆放了些柴禾便烧了起来。
可是由于水壶太大,一捆柴禾烧尽了,水也没有烧开。
于是他跑出去继续寻拾柴禾,等拾到足够的柴禾回来时,那一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这回他变得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寻拾了很多柴禾,由于柴禾准备得充足,一壶水不一会儿就被烧开了。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8篇)学习于丹论语篇1最近一直在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其实从小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虽然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我们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是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甚至于觉得《论语》是很深奥的东西。
但是看完于丹的这本《论语》心得,我才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于丹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对于丹的《论语》心得,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曾经问老师,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
这怎么样?孔子说,这很不错。
但还不够。
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
这个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
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确实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获得成功的人。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3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于丹论语心得感悟(通用21篇)
于丹论语心得感悟(通用21篇)于丹论语心得感悟(通用21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感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于丹论语心得感悟篇1《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它,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
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
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处世之道。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通用16篇)学习于丹论语篇1结合区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品读好书共铸师魂”读书征文活动,我利用短暂的寒假仔细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
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
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
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二届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问黄埔区法官徐文娟“为何在信访调解上成绩斐然”时,她说是小学班主任杨老师的一句话鼓励她努力、勇敢、奋进。
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下面从两方面谈谈体会: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
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数学,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平。
"有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以前只不过哼哼而已。
暑假在家,仔细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但是心灵也有所触动。
《论语》曾经是我在念中师的时候阅读过的一本书,它是一本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
记得当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得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却曾想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竟然有一位女学者用自己的眼光,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来阅读和理解,这的确是非常吸引人的一点。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但是,一度人们更愿意称他为孔夫子,代表了迂腐和固执。
可是现在,于丹老师将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理解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把这样一本难以理解的古代典籍,结合现代的实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中也更能悟出道理。
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书中运用很多故事告诉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
我分几个方面来理解:(一)、为人之道。
《论语》说的是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孔老夫子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样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总体概括为: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9篇)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精选19篇)于丹论语篇1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
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20xx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
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
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好聪明的小妮子,好精彩的回答!我也立即回应:那我今天就有点儿像孔子了。
我这一身灰,等于没有色彩。
不过,灰色也有灰色的好处,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比如你们的鲜红和洁白。
观众大笑。
访谈在笑声中结束,我却有点儿意犹未尽。
事实上,我要问的问题是: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什么样的?答案其实就在刚才的笑谈中: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
我不知道于丹对于“色彩”和“温度”的定义,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
所谓“没有色彩”,无非就是灰色。
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适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
所谓“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无非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
实际上,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
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
人们喜欢讥讽地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
他们不知道,理论如果不是灰色的,就没有普适性;而没有普适性,也就没有生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
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6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完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我才发现自己对《论语》所理解的浅薄。
读完这本书再不会让人感到《论语》难懂,枯燥。
因为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一些为人处事做了经典的诠释。
本书于丹教授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来解析《论语》。
在处世之道一章中,于丹教授说:“少指责,少抱怨,少懊悔,就能成功。
”“世上没有卖懊悔药的,人一旦知道做错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无法。
”“言寡尤,行寡悔。
”于丹教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
有一天,他爸爸就把这个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
过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
后来,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
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脾气,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子拔掉一颗。
”这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的克制自己。
一开始,男孩儿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的所有钉子拔光的时候,他突然觉察机子已经学会了克制。
他非常欣喜的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
”爸爸跟孩子来到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
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心上钉了一个洞。
于丹论语有感心得(通用6篇)
于丹论语有感心得于丹论语有感心得(通用6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于丹论语有感心得(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于丹论语有感心得篇1非常感谢机关团委能够提供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人生如书,书伴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书籍,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嗜书如命,有的人读书为消遣,愉悦精神。
宋代诗人黄庭坚认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现代文人林语堂则认为“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
”因此,每个人对读书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
借此机会,就我个人的一点读书心得,向大家作个简单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工作、生活)。
可能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社会,面临着竞争、就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焦虑、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样始终围绕在现代人的身边。
如何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合理释放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认为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自己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
古人云:开卷有益。
英国学者科利尔曾说:书籍,在青年时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后就是娱乐。
这句话,可以说将书籍的两重身份说的十分透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它不但可以给人以愉悦,还能给人以启发,让人受益良多。
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论语心得)就是这样一个良师益友。
对于(论语),学生时代曾学习过一些,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章句也曾背诵过,但真正去理解、去感悟儒家思想却很肤浅。
作者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用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
通过读(论语心得),不仅让我重温了那些经典语句,而且了解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更对如何运用(论语)面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2篇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2篇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
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
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
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
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
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
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1假期校长布置我们全校每个人都要认真阅读《论语》,我心想,此读必是很无聊(古人的文言文多嗷口)。
拿起《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翻了几页,简单、朴素的语言读来毫不费力,不知不觉就已翻看了几十页。
看罢全文一半,不能说有多大震撼,但随着阅读,感觉心灵收获了一份平静和仁爱。
“快乐”是我从中收获到的关键词,这本书中不论是天地人之道,出世之道,人生之道,其中的真谛,无非是告诉我们怎么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幸福生活。
书中将道,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安宁。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乐。
”于丹老师说,颜回真正令人佩服的,并不是他能始终保护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是一种人生境界。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头每天钓两个小时鱼是以为生,几个年轻人问:“你为什么不多钓几个小时?”老头问:“钓了干什么?”“赚钱啊!”“赚钱干什么?”“可以买渔网,捕更多的鱼。
”“捕得更多干什么?”“可以赚大钱买船,搞船队。
”“有了船队又怎样?”年轻人说不出了,老头儿说,“我不愿过那样的生活,现在我每天钓两小时的钱,其他时间可以坐在海边看、晚霞,已经非常满足和快乐了,人生总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
”于丹给我讲述的论语精华之一,使是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缺憾与苦难。
她说:“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人生有如行驶江上的船,不可能事事顺意,一定会有风雨,甚至巨浪,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有一首诗说得好,“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爱爱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心,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样貌,但你可以展观笑容。
于丹论语心得精选5篇
于丹论语心得精选5篇于丹论语心得1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
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
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
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
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
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
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
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
”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
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
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
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优秀9篇)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优秀9篇)于丹教授在此书中是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看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但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点就是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人为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怎么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对于我们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要抑郁于胸,要学会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处世之道中,于丹教授解析了孔子提倡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的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想、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已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担当,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是没有能力顾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精)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5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5篇于丹这位教育家对于庄子的人物的确评价是综合性的,也是很适合让我们理解的。
下面是宝岛优品带来的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于丹在《庄子心得》里曾经这样写道:孔子给我们揭示的都是一种温暖的情怀和一种朴素的价值,就是活在当下。
初见这个词,只有一种朦胧之感,并无法真切地去感知它深厚的内涵。
也许只有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某个特定的词语才会散发出它独特的光芒。
也只有在这难忘的高二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刻,我才能真正揣摩到活在当下这一词所寄予的一丝超然淡泊的情思。
人从出生起,就踏上了永远的征程,直到死亡的尽头。
无论乐意与否,人生的长河就一直永恒地流个不停,无论是逆境拼搏,还是安于现状或是犹豫徘徊,都阻挡不了生命之河的流失。
所不同的是拼搏的人生会更加精彩,显得长久而有意义,安于现状或犹豫徘徊的会被冲着走,于茫然中失去青春,坐叹别人的美丽,空慕别人的辉煌!其实,在人的一生中,人本身能自主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
孩提时少不更事,只能傻傻地等着长大;稍大一些就要进入学习阶段;老了又力不从心啦,做不成什么了;再除去必要和不必要的休息和睡眠,可利用的时间真正是少得可怜!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从懂事起,就必须不断进取,积攒生存的本钱,也就从此时开始,人的分别也就开始有了;成年后是拉大距离的日子,有人奋进得意,有人踌躇徘徊,有人沮丧颓废,因而有人前途金光闪闪,有人的面前却一片黑暗,然而金光闪闪的也不一定就一帆风顺,一片黑暗的也不一定没有出口,那就要看各人的努力和机遇了。
人的一生总像波浪一样的起伏不定,其中的坎坎坷坷是谁都无法逃避的,除了要把握准航向之外,就是要坚持不懈了;坚持应该是最最简单的成功秘诀,这样成功就会时常眷顾你。
因而有的人真的就是一生春风得意,有的人也可能稍不注意就翻了船陷入绝境,有人则会冲出黑暗走向黎明,选一条正确的路走出人生的舒畅和幸福。
其实,成长更是一场丰盛的晚宴,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坚强,如何乐观,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不知不觉间刻下了成熟的烙印。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4篇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4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4篇1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朋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是很相信这句话的。
这并不是说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现实的可悲的社会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谭。
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机会总会相对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处世哲学……正是在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纳的基上,才会成为朋友。
事实上,你不能期望贵族会从心里真正接受平民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他可能对你和蔼可亲、体贴照顾,那是一种教养、一种礼仪、一种体现自身优雅高贵的表现形式。
无法通彻地了解相互的生活习俗、知识结构、文化构成等等,又何来的沟通和所谓的心灵碰撞?又谈何长久的相处、融合及接纳?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把其当成一种铁定律例来执行,而是认为应该作为必要的参考来对待。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站在你身边,也许仅仅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
否则就是非爱行为,就是事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结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让自己成为善良的、乐观的、幸福的人,使自己与这些美好的品德相贴近,那么至少可以在与这样美好的人相遇时共品一杯茶。
于丹的论语心得读后感8篇
于丹的论语心得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于丹的论语心得读后感8篇通过写读后感,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情节,实际的故事情节能够让读后感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使更多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共鸣和启示,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范文10篇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范文10篇《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并不是很理解学习《论语》的作用竟然有如此之大,但这个周,通过对我们班的论语一角的学习,我了解了一条条《论语》里蕴含的知识,发现它对我们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她的意思是: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知识产生兴趣,只有对”知“乐而为之,才能不断积累更渊博的知识。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古筝学习。
最初,我因为她优美的旋律和音色而喜欢上了她,但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却让我几次都想放弃,坚持到现在,我已经慢慢体会到了,古筝带给我的乐趣,每天的练习也不再只是完成作业。
我还发现一个秘密,要是我这个周喜欢练了,总会有很大进步,要是这个周应付了,不仅没有提高,可能还会后退,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句话真对,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用心才能学得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在,我已经把学古筝当作一种乐趣了,只是还不够深,应该继续努力。
再看看其它学科,总是喜欢的,感兴趣的学得更好些。
我的数学不太好,常常会出一些不该错的题。
结合《论语》里的这句话,再看着班上的数学尖子生们,我发现她们非常喜爱数学,常常以解题为乐趣。
而我,还只是把它当作一门知识课,不喜欢深入思考。
现在我知道了我和他们的主要差别在哪里,我会努力像他们一样,从数学中发现乐趣,爱上数学,这样才能学得更好。
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论语,却让我明白了这许多的道理,我会慢慢学习其它的《论语》知识,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2这段时间,我们把《论语》这本书学完了。
还记得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还写着非常大气的两个字——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我想肯定一下于丹在论《论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于丹教授的讲述之下,在我们看来艰涩难懂无趣的《论语》慢慢变得鲜活起来。
以我之前对《论语》的了解,这部著作应该主要讲的是君主治国、仁政为主的话题,但是从上次课上的视频来看,于丹对《论语》的心得主要是《论语》对于我们内心的一种影响,它崇尚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要为心灵建立安定自信。
这对于物欲横流的今天,是着实有用的。
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加快,大家内心都带着浮躁之气,但是人们又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平和宁静,于丹教授在内容的选择之上,正好符合了观众的口味与需求。
使得经典从高阁之上回归人间,引发无数心灵的触动,使经典穿越时空的尘埃,唤醒今人迷失的心灵,激活了国人所共有的文化基因。
她告诉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中的不如意,又说一个人的自信来自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结合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我们受益匪浅。
之前一直认为“五十知天命”就是人到了五十岁就要顺应天命,不可违背,但是于丹教授却说,知天命的意思是人到了五十岁内心就会有一种定力来抵抗外界。
不怨天,不尤人。
把人间百态,把人间学习道理,最后达到一种熔铸的提升。
但是,我看到网上也有批评之声,说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文化大师的时代,却是一个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于丹对于《论语》有很多的曲解之处,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丹在这里把“民无信不立”的“信”解释成“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显然将“民”当成了这一句话的主体。
子贡是问一个国家要想政治稳定,需要哪些条件。
孔子回答时也是把国家当成主体的,因此,“民信”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取信于民”,就是让老百姓相信。
但是不管怎么样,即使存在着一些理解错误,但是主要的思想还是积极的,能对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在批判的基础之上,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