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对于高考“思想品德”加分你怎么看?

合集下载

2015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考题试卷及答案

2015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考题试卷及答案

2015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考题试卷及答案一、注意事项1.考题与传统的作文考题不同,是解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题。

2.作答参照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题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材料材料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现代“社会治理”强调行动主体的多元化与平等性,各主体在协商基础上形成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共生共赢。

而传统社会管理,主要体现为政府对社会的全方位管理,强调政府的权威性、管理责任的唯一性。

所以,现代的社会治理,更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平等协作。

材料2. 一位公益研究领域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过去生活水平低,人均寿命只有60多岁,现在80多岁的人都超过了2000万,60岁以上的超过了两亿,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

传统管理方式只是为了满足温饱,现在更多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个时候很多事情政府不好办,必须要有社会组织的参与。

据专家介绍,我国现有几百万个社会组织,总体上正处于发展之中,但因为过去都有主管单位,导致这些社会组织的功能不太齐全,专业化程度不太高。

谈到社会组织发展经验时,专家指出:将专业化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实现了对接,一些社会问题也开始通过社会组织来解决,比如这次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的爆炸事故发生后,很多社会组织马上参与了救援和心理疏导工作。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技巧之选择要点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技巧之选择要点

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技巧之选择要点省考备考QQ群:35094686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未开始,备考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

在考生中流传一句话,“得申论者,得天下”,可见,申论是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在申论考试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

华图教育专家为了帮助考生把握和备考这类题,在此有一些高分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

一、材料的重要性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考查就是通过给出一段材料,然后作答。

所以,对于申论来讲,材料是作答的主要参考,离开了材料,做题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申论考试中高效快速地选择出材料当中的要点。

二、找要点要从材料中找到得分点,我们一定要先读问题,阅读问题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知道出题人问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回到材料当中要找什么,那么如何在材料当中选择要点呢?在这里给各位考生一个方法——跳读法。

【例】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

全省普通高校81所,比上年增加8所,全年共招生20.68万人,增长6.69%,在校学生63.9万人,增长18.95%;招收研究生1.07万人,增长23.95%,在校研究生2.61万人,增长34.3%,其中博士4742人,硕士21341人。

各类民办学校833所,在校学生63.6万人。

【解析】通过阅读这段材料,我们会发现这段材料是由大段的数据构成的,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跳读法,也就是跳过数据,只读文字集中处。

通过运用跳读法,我们会发现这段材料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那么这也是我们这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跳读法的运用大大节省了我们很多的作答时间。

三、小结当然,我们提醒考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选择要点的方法,比如说快读法、标志性词汇等,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加以掌握并且可以运用到答题的过程中去。

2015年国考申论深度解读

2015年国考申论深度解读

2015年国考申论深度解读
2015年国考申论试题是一场考验考生综合素质及应变能力的考试。

本文将从试卷整体性质、试题命题特点、考生应对策略三个
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此项关键考试。

Ⅰ、试卷整体性质
国考申论试卷呈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内容涵盖了国内
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

试题呈现多种形式,涉及阅读理解、观点阐述、综合分析、论述写作等多个方面。

试卷分为两个部分,即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占较大比重。

Ⅱ、试题命题特点
国考申论试题命题特点突出了政治理念的重要性,试题注重对
政策的贯彻执行、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考察,试题
设计也较为严格。

试题难度分层次,逐渐升高,具有挑战性。


题要求考生处理信息能力强、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规范,能够积
极思考问题并论证自己的立场。

Ⅲ、考生应对策略
1、准确把握试题要求
考生应在限定的时间内,深入理解试题的语境,切实领悟试题中埋藏的深意,准确把握试题的要求。

在作答过程中,考生应尽量紧扣主题,思路逐步展开,形成有条理、有层次的思路。

2、启发性思考
考生应通过试题的启发性思考,掌握重大政策的发布、热点争议的反应以及重要事件的发展及其影响等头绪,对国内外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增强整体分析能力。

3、语言表达规范
考生应根据试题要求,精炼语言,合理掌控篇幅,切勿冗长,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体现发达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对于2015年国考申论试题,考生应在各个方面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备考、保持信心,才能够顺利通过此关键考试。

2015年河南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试卷_真题-无答案

2015年河南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试卷_真题-无答案

2015年河南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试卷(总分8,考试时间90分钟)1.给定资料1.伴随着密集出台的反腐禁令,每逢佳节倍思“清”,渐渐成为中国官场的新常态,而不少事业单位基层员工和企业白领也没了以往的节日福利。

不仅中秋节,过年也是“福利归零”。

人们坚决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职工应有福利的做法也引发了争议。

以中秋节为例,在“节日反腐令”的背景下,月饼甚至成了一个敏感词。

某单位员工小罗说,往年单位在中秋节时还会给员工发月饼,从去年开始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就没有呗,我觉得无所谓啊。

”今年他准备自己上网订几盒月饼。

在一家国企分公司工作的白领小姚说,以往过中秋节大家喜气洋洋地去领盒月饼,今年就感觉冷冷清清的,“给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饼,也感觉公司想着我们,有种大家庭的感觉,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确实让人很失望。

一盒月饼不在价值,没有了,就也没了人情味。

” “谁敢发啊,万一撞到枪口上怎么办?”一家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吴某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其实我觉得发几盒月饼问题不算大,不过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查得这么严,发了不一定有问题,不发肯定没问题,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另一家国企单位领导则表示,反腐败跟发福利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泼脏水把孩子也倒掉了,该发的还是要发。

记者反问他:如果有的领导趁机给自己多发福利呢?这位领导沉默了一下说:该抓的还是要抓。

2.多年来,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到风景秀美的地方开会,并且冬天到南方暖和暖和,夏天到北方凉快凉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候鸟式开会”。

早在1998年,中央就下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2014年又再次出台规定,明令禁止到21个风景名胜区开会,并且加大监管力度,使不良会风明显好转。

但是,仍有少数地方一时还不适应这种变化。

仍习惯于“打擦边球”的老一套做法,比如有意选择在风景名胜区附近的地方开会,方便会后组织所谓的“文化考察”活动。

选调生申论热点:高考道德加分是悖论

选调生申论热点:高考道德加分是悖论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选调生申论热点:高考道德加分是悖论高考加分项目历来被人诟病。

原因所在,并非首先在于这些项目是否对个人的成长有利,是否被社会需要,而首先在于肆无忌惮的造假行为。

且事实证明,闸门一开,如洪水滚滚、喷涌而出,种种造假行为根本是无法扼制的。

以至于某些着名学校干脆不承认某些省份的加分项目。

去年9月中下旬以来,31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在各地加分项目大瘦身同时,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竟出台道德加分项目,甚至加到20分,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法制晚报》)(新闻链接)既然在其他项目上加分都扼制不住肆无忌惮的造假行为,那么,在道德项目上加分也扼制不住肆无忌惮的造假行为。

实际上,相比较而言,体育、奥赛等项目毕竟还存在“硬杠杆”,而品德项目则基本上是红口白牙“说是就是,不是也是”,那几乎是天底下最容易造假的东西了。

且道德加分项目本身形成为悖论。

在我们的道德观念中,希望每一个人在力所能及时帮助他人,并不自以为恩赐,不索取、更不能强行索取报酬,不能让你自己在这一时的急公好义沦落为他人一生一世都还不尽的负债。

所谓道德加分项目则正相反,要求你自己将所谓好人好人事说出来,且必须添油加醋地说出来,否则就不能加分、不能加更多的分。

循此逻辑,就是制度认为:如果做好事不留名、不夸张,不肆意地将自已在某一时刻的急公好义变成他人一生一世的负债,则此事不值得称道、其人为傻子。

结果是什么?往好的方面说,可能就是今天阿乙扮蒙面歹徒殴打阿丙,阿甲路过,大喊一声:“歹徒不要猖狂,俺阿甲来也,咚咚锵,咚咚咚咚锵……”然后,阿甲立功,评为道德模范,而明天、后天,阿乙、阿丙也分别评为道德模范,于是就都可以加分。

往坏的方面说,则关系到了,钱到了,戏都不用演,直接就是道德模范、可以加分了。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高分有秘诀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高分有秘诀

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高分有秘诀省考备考QQ群:35094686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未开始,备考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之作文。

许多考生对申论的写作比较头疼,因为很难写出亮点,自然就难以得高分了。

华图教育专家为了帮助考生把握和备考这类题,在此有一些高分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2014河南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

一、如何对待范文有的考生看了很多范文,但自身写作水平并没有提升,在实际答题写作文时,事先背的范文也融不进去,结果还是抄材料居多。

考生要明白:第一,事先背诵的范文再好,也无法直接转换为自己的文章,除非范文所针对的问题和试卷一致。

这种情况不仅罕见,而且一旦写了相似度较高的文章,难免会和其他人雷同,难以脱颖而出获得高分,说不定还会被判为作弊。

第二,例文只能启发立意的思路和提供结构的示范,你可以总结,一篇文章是能够立意到那样的高度,写成那样的结构的;还要进一步分析,之所以那样立意,是因为把握到了高层次论点和低层次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了一个论证的过程把这种联系揭开,给人以合理、有说服力的感觉。

第三,真正有效的范文使用方法应该是忘其形而得其意。

也就是说,记住立意的方法和结构的方式、论述和语言的技巧,把这些方式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具体论点和具体内容仍然要靠自己的选择、积累和发挥。

二、高分秘诀第一,考生自身积累。

实际上是积累些论据性质的素材,不是背范文的原文。

比如要让工人有力量,应该就能想到富士康,想到如何改变血汗工厂里的工人境遇,这就是一种素材积累。

这些素材必须是与题目有联系的,没有关联的无法用,有关联的就可以通过联想、搜索记忆来调取。

第二,选择和发挥。

这是针对给定资料的,材料不是不可以引用,但要有发挥,有自己的评论,相当于对材料中的事例、案例、经验等做出点评,变材料为自己的论据,有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既是有选择的,又有所发挥,才不会让阅卷者感觉是抄材料,从而使材料成为文章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起到提分、增好感的作用。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录取公平才能彻底消除“高考移民”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录取公平才能彻底消除“高考移民”

2015年河南省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录取公平才能彻底消除“高考移民”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预计在2015年8月中旬,面试时间预计在11月份。

如何更好地复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及面试,是考生们在备考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的重中之重。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为你精选河南公务员考试与面试相关的辅导资料供广大考生练习。

吴元中攻读本科专业四年,临近毕业却因涉嫌“高考移民”被校方取消学籍。

武汉市一高校女生多方申诉后,向法院起诉校方。

武汉市洪山区法院日前通报:此案经过一审、二审后,均因校方程序违规,法院判决撤销取消学籍决定,但同时认为学籍问题属于校方自治范畴,需要校方依据相关程序审核决定,也驳回了该生恢复学籍的请求。

既不代替校方行使职权,又不认可其违规决定,这应当是一个合法有据的判决。

当然,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规定,“以虚报、隐瞒或仿造、涂改有关材料及其他欺诈手段,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的考生……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由高等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尽管此前的决定被撤销,但校方仍然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并根据已经充分的证据材料重新作出取消学籍决定,那位学生恢复学籍的愿望很难实现。

无可否认的是,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相互间很难了解底细,必然使得“高考移民”被举报和处理事件只是个别现象。

即便再严格纪律,也会存在敢于铤而走险者和见钱眼开、敢于违规为其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

“高考移民”既然根源于各地高低有别的分数线或不同录取几率,只要这种区别性的录取机制继续存在,“高考移民”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范先佐说,“由于我国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省的教育水平差距太大,导致一些人通过‘高考移民’这种方式来占便宜。

”他认为,只有教育发展平衡,各省之间差距缩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

高考移民固然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有关,但范院长只有各地发展平衡了才能根本杜绝“高考移民”的观点,却无法让人苟同。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时政热点:“合规不合理”的高考加分要查清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时政热点:“合规不合理”的高考加分要查清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时政热点:“合规不合理”的高考加分要查清一所学校享受高考加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占到全省的1/10,比绝大多数地市都要多;位列省文科前10名的该校3名“学霸”全都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模拟考全校文科前20名中,14名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一个800人参加的武术比赛产生了近400名国家二级运动员。

在漯河市高级中学今年高考74人获体育加分遭质疑事件中,这些常人看来极不合理的事情,竟全都发生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各方还都振振有词声称,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都符合规定。

校方说,学生参赛拿到名次申报二级运动员合规;市体育局说,自己按程序审核、公示、发证合规;市招生办说,自己按规定接收、初审、上报加分材料合规;省招生办说,自己依政策组织测试、录像、公示合规;省体育局说,自己按规定举办赛事公平公正打分给成绩合规。

从记者连日来的采访看,表面上,也确实没有发现相关职能部门有明显违规之处。

于是,一系列看似合规的运作之后,就产生了如上种种荒谬的结果。

政府主管部门只发个声明说“程序合规”,而对荒谬的结果视而不见,对如潮的质疑声也充耳不闻,显然是极不恰当的。

结果不合理,说明程序肯定有问题。

高考加分事关重大,公众有权追问相关政策到底存在哪些漏洞,政府更有义务主动介入,深挖细查,搞清楚到底是哪些环节、哪些人出了问题,给公众一个明白的交代。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熬得金榜题名,却因体育加分引来无数质疑,恐怕也非这74名考生所愿见。

公开透明的调查和应对,不仅是对这74名考生负责,也是对今年河南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负责,更是对高考制度负责。

此事的不良影响已经造成,切莫因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而让这个不良影响更加“不良”。

(李亚楠)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2015国考申论范文:加分之乱 公平之伤【陕西华图】

2015国考申论范文:加分之乱 公平之伤【陕西华图】

2015国考申论范文:加分之乱公平之伤【陕西华图】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于全力备战2015国考的考生们来说其实已经非常紧迫了。

如果还有考生在申论部分茫然无措,那么不如从模仿范文开始,学习他人申论佳作的精彩之处,加以借鉴利用再逐渐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提升成绩的速成法。

【背景材料】1.在考生人数下降的背景下,加分却愈演愈烈,随之暴露出的一系列加分乱象令人忧心。

伴随左右的,是互联网论坛上,关于中考加分改革及存废的讨论。

加分乱象引发了对于加分政策的质疑,有些网友甚至提议要废除中考加分政策。

梳理各省份加分政策,除多地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华侨归侨子女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优待外,亦有不少“地方色彩”浓厚的自选动作。

如某省会城市规定,凡在该市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即10分)录取;还有城市规定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侨眷子女,在重点高中统招生和配额生录取时加2.5分,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统招生录取时加5分。

纷繁荒诞的加分乱象不断见诸报端,中考加分的灰色操作空间,滋生了大量“猫腻”。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这项各省份多年来普遍存在的常规动作近年也频遭质疑。

2.“公平是教育的生命线。

中考对学生的考察应该根据分数和能力来配置,加分项目应该少而精,科学设置。

如今很多加分被人操纵,客观上为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说,诸如“拼爹”加分、巧立名目之类乱象,让升学从某种程度异化为“金钱标准”和“权力标准”,严重损害教育公平。

据了解,哪些项目可以加分、加多少分等问题上,不少省区市都有自由裁量权,这为权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力寻租留下了机会。

在有些加分项目上,判断某个学生是否符合加分条件的标准和依据不明,完全取决于考官的主观判断,对加分项目的考核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2015河南高考政治评分细则及阅卷体会

2015河南高考政治评分细则及阅卷体会

2015高考政治阅卷心得林州一中政治组郭亮今年,我有幸参加了高考评卷工作,最大的感受是公正、公平。

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和懈怠。

于此带来的是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这也正是石磊老师曾对高考阅卷工作的评价:不可不去,不可再去的缘由所在吧。

下面我就阅卷工作的几点体会总结一下:一、难易程度从评卷过程中的感受,其他老师的评价以及专家组的意见中可以反映出:今年的难易程度与以往相比较为稳定,但更加突出了基础知识运用。

二、得分率主观题的得分率普遍较低十分的题目平均分只有2.2分。

三、失分的原因我们都做过高考试卷,与标准答案相比,我们觉得我们的答案有失手甚至是相差甚远。

其实大部分考生也是如此,如果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给分,很多考生是得不到分数的。

所以在我们接触试卷之前,专家组已经把标准答案变更为评卷细则了。

而且在评卷细则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和拓展。

比如38(1)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其中有一点答案是: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和执行预算。

这实际上是课本语言和材料语言结合的一个答案。

平常我们要求学生答题,理论结合材料。

实际上是独立的两句话就像1+1=2,但是标准答案是0.5+0.5=1,是一句话。

大部分的考生都没有这样写,所以评分细则改为:要依法行政,还可以替换为依法管理、按法律程序、依法治国、法治政府。

只要写出任何一个都可以给分。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考生的分还如此低下?1.关键词:虽然较为宽泛,但如果以一个关键词也没有体现是不给分的。

2.审题不清楚:比如39(2)为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考生答题的方向是怎么做。

认识。

实际上答案应为:认识具有主题差异性或主观能动性3.基础知识不系统还以39(2)来说:问为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感受?应该从两大方面来答题:⑴人的认识受主体况的制约,由于知识水平、立场、价值观、角度等因素的不同(2)人的认识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者写成“事物本质的暴漏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受纪录片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2015河南省考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道德模范

2015河南省考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道德模范

2014河南省考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道德模范许昌公考交流群:326325770道德模范【背景链接】道德模范是具有牺牲小我幸福,而维护大我幸福的言行,且事迹典型和突出人或集体,能够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的人士一定是在思想、言行举止上超越了普通人所达到的境界。

原安徽六安的全国道德模范何涛在当初评选时确实做出了令人感动不已的事迹,然而短短数年之后,一位令人钦佩的道德模范竟利用护士工作之便,从单位非法获取《出生医学证明》而沦为阶下囚,由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撤销了其省、市道德模范称号。

【标准表述】道德模范是全社会人们仰望并学习的一个标杆,它代表着过去的荣誉,更代表了未来的责任和担当,专家认为我们固然不能以道德模范的高标准来要求她一辈子都是模范、都是标杆,但我们也难以接受一位在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上有高造诣的人触犯法律的底线,违背了一个社会人最起码应该有的原则。

原道德模范何涛在过去确实是一个好女人,她原籍江苏扬中市,2004年与安徽六安小伙子侯灿在上海打工相识并结合。

2005年10月,侯灿遭遇车祸高位截瘫,还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但何涛不离不弃,陪其回到六安老家长期照顾,并伺候半身偏瘫的婆婆。

2006年在何涛照顾下,侯灿病情逐渐稳定,她毅然来到侯灿老家落户,愿当“拐杖”,护理下半身瘫痪的侯灿,养育她和侯灿的孩子,伺候半身偏瘫的婆婆。

对截瘫丈夫不离不弃,对偏瘫婆婆尽心尽力,确实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之下符合“模范”的标准,为其颁发“全国道德模范”的标准让全社会人们来学习、效仿也是应该的、正确的,有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

但所有这些都只是代表了过去何涛的行为符合道德标杆的标准,全社会也不强行要求道德模范们以后仍然按照过去的标准要求自己,但至少要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以法律这一最低底线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的秩序。

我们不得不说,利用工作之便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来牟利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分,不仅不符合道德模范的标准,更不是一个社会公民应该有的行为。

2015河南省考申论范文参考

2015河南省考申论范文参考

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马斯洛需求原理指出: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将会追求社会交往乃至自我实现的精神目标。

然而当下的中国民众却陷入了不断追求物质而无视精神价值的无限循环中。

无论是“还不完”的房贷,还是“换不完”的汽车都成为了压在现代人生活脊背上的重担。

精神空虚、生活焦虑、情绪紧张让人们的神经时刻紧绷。

倘若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永不停息地追逐,那么茫然、迷失甚至极端都会成为埋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社会隐患。

可见,构建物质化时代下的精神家园已是当务之急。

构建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要条件,又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题中之义。

当前,人们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已达到了步步紧逼的境地,而精神上的虚无又使得人们无法对现有的物质条件感到满足。

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下提升中国国民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加快丰富精神文化内涵、打造精神文明形象、树立精神品质楷模有助于减轻国民生活压力、提升生活品质、提升国民素养、实现国泰民安、生活富足的远大社会理想。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毫无疑问是主导、是先锋、是掌舵人,把握着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和条件。

同时,民众是主体、是主角、是主心骨,决定了精神家园建设的成败与得失。

在全社会掀起广泛的精神文明建设风潮,需要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的参与。

工人的参与能够让工程降低偷工减料几率、市民的参与能够让好人好事在城市中传递、学者的参与能提高科技含金量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

化解焦虑,弘扬正气,让坚强、诚信、奉献的旗帜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飘扬。

为了建成精神家园,更为了民众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我国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培植好精神土壤:既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完善社保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又要在政府职能上下狠手,提高服务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更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决心,树立道德楷模,传播优良风尚。

从以上方面来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既能提升生活品质,又同时营造了精神文化环境,一石二鸟,让精神家园牢牢矗立在华夏大地之上。

河南省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24日河南省考行测真题答案解析1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文化传统。

从积极意义上讲,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秉持了儒家忧天下、哀民生的社会责任心,也涵养了道家亲自然、轻功利的超脱情怀;从消极意义上讲,士阶层中的平庸之辈以儒家为做官的蚊门砖,以道家为归隐的安慰荆,不沦是何种情形,中国士人的内心都是纠结的。

在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即使是优秀分子,其社会责任心也被限制在恕君意识的范圈内,其起脱情怀也往往成为仕途失意时的自我安慰。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儒道思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之本∙ B.中国知识分子秉承了儒道两家之所长∙ C.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道思想的影响∙ D.皇权体制造就了儒道互补的士人传统D主旨概括题,找文段中心句。

文段开头提出核心观点“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文化传统”,接着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又指出,中国士阶层之所以呈现“儒道互补”的特征,主要是“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所以,整个文段核心话题是“儒道互补”,D项与文段话题一致。

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2奠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其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

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

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

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

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究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C主旨概括题,找文段的中心句,文段前面分析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最后用一个结论关联词“正因如此”,得出结论,莫高窟历经千年却保持完好。

高考热点3

高考热点3

热点3:对“高考品德加分”的思考华图教育崔淼✓热点概述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在紧张备战的同时,许多考生及家长也将目光集中在了高考加分政策上。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均已出台今年高招办法,其中加分政策均有调整。

此轮大规模调整,颇受冲击的是保送生,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二、三等奖,及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将自今年起,不再具备保送资格,保送资格“收紧”为一等奖且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同时部分省份对于其他的诸如体育特长生、三好学生等加分标准进行了提高。

而另一方面北京、四川、海南等13个省(区、市)都提出思想品德突出者以及见义勇为考生可以享受高考加分。

其中,北京、四川、湖南可加20分投档。

海南省规定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应届考生,报考省内外学校可增加10分投档。

山东省甚至在自选项目里仅保留了“见义勇为”这一项加分。

尽管“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被列入高考加分项目并非今年首创,但在各地高考加分政策大幅瘦身、多项高考加分项目纷纷下马的背景下,这项老政策在今年高考季又成了新话题。

✓请问,你对于高考“品德加分”的看法。

✓参考解析在社会大力提倡公平公正的情况下,高考也在逐步改革,其中对于加分政策的改革更体现了这一精神。

减少了一些在前些年争议比较大的加分项目,比如奥赛等,而同时加大了对于考生思想品德的要求,某些省份的加分力度也比较大。

提出“品德加分”,对于以往追求分数至上的高考教育有了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体现了国家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指导思想。

同时对于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加强思想品德的养成。

最后对于学生自身的自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政策出台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

首先是对于何种程度的品德应该加多少分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其次品德的要求是平时行为的表现,而对于其进行高考相应的加分带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可能会导致一些有意表现“有道德”情况的发生。

面试--翟鹏程--高考的品德加分,你怎么看?

面试--翟鹏程--高考的品德加分,你怎么看?

高考的品德加分,你怎么看?高考改革的话题近日在中国社会持续延烧。

各地新近披露的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特别是“品德加分”的项目又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此项加分政策提出质疑,你怎么看?,参考解析高考改革的话题近日在中国社会持续延烧。

继“英语拟实行社会化考试”之后,各地新近披露的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特别是“品德加分”的项目又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此项加分政策提出质疑。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近年来每年都有90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

由于是“千万人走独木桥”,往往1分之差,就会改变很多考生的命运。

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初衷是弥补分数这一单一录取标准的不足。

但近年来,这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却出现加分项目泛滥、弄虚作假等问题,使其公平性受到公众质疑。

加分项目普遍瘦身的主要原因正是为规避这些政策与行政权力过度挂钩的现象,力图治理加分泛滥和加分腐败现象。

我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到的高考改革思路,都要求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让政府在考试、招生中扮演宏观管理者的角色,不能参与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决定学校的招生。

无疑,清理高考加分是改革的大势所趋。

《决定》同时指出,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个省市均已正式出台高考新政,此轮高考加分政策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科技类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其中,最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开始取消奥赛获奖生的保送资格,无论是全国级别还是省级,甚至有不少省份连对这类考生的加分也取消了。

锱铢必较,是人们对于此轮各省高考加分调整最直观的感受,正因此,品德加分项目才会如此引发关注。

锱铢必较,是人们对于此轮各省高考加分调整最直观的感受,正因此,品德加分项目才会如此引发关注。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高考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探索改革之路的脚步应该越来越坚定。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导向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综合评价”,从“单一”到“多元”的综合评价录取机制应该指向“多位一体”:让统一高考成绩从唯一标准变为“标准之一”;让高中学习过程与高考“挂钩”,在录取标准中导入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成绩;通过建立学生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课外活动等方式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考录取刚性标准与多元评价的结合。

热点时评:高考加品德分值得商榷

热点时评:高考加品德分值得商榷

热点时评:高考加品德分值得商榷近日,部分城市高考增加“品德加分”引起舆论关注。

北京市今年开始在高考加分项目中增加“品德加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高考将近,关于高考加分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北京、浙江、四川等13个省份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列入加分名单,甚至一次能加20分,更是引发了热议。

笔者以为,把思想品德作为一项加分标准,出发点无疑是好的。

现今,市场经济的浪潮更深地影响着人们,人们对利益过多追求,而包括仁义、孝道等传统美德却逐渐被淡化。

在高考中重提品德,旨在提醒学生,在做学问的同时,也要注重做人的品德。

同时,加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共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这对传统美德深入下一代也是有力的推动。

然而,高考毕竟是一项让学业成绩更好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考试,思想品德对于学生来说固然重要,但高考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在高考中,每一分的差距都可能改变成百上千人的命运。

因“品德”而一下给某个学生加20分,这是否有利于高考公平,实在值得深思。

首先,如何评判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个问题。

思想品德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是难以量化的。

在道德加分的描述中,“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只能凭感性的判断,而没有具体的实施标准。

其次,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体现在他长期的行为中,评判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好坏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通过一两件事来认定某个学生品德比其他学生高,而且这一高就是20分,实在难以服众。

再次,在现行的高考加分制度中,加分腐败一直广被诟病。

在其他加分项越来越难加到分的时候,对于难以量化的思想品德加20分,是不是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风险?谁来保证给学生打分者的公正?其实,以品德来选拔人才,古已有之。

汉代察举制中的举孝廉科目,就是推举孝顺、清廉的人走上仕途。

高考“道德加分”有必要

高考“道德加分”有必要

高考“道德加分”有必要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4年第12期郑根岭媒体评论员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道德缺失现象,屡屡引发关于道德式微的讨论,这也从反面证明了“道德加分”的必要性。

对于高考“道德加分”,一些人表示质疑,更多的则是担心由此打开权力寻租、关系和金钱勾兑的门缝,损害高考的社会公平。

有担心怀疑可以理解,但切不可因噎废食,反对乃至废止了这项规定,毕竟高考“道德加分”的设计初衷良善,落实推广之后假以时日,也定会对改良社会风气、促人向善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不少人忧虑“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并且对业已长大成人、正在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独生子女自私自利啧有怨言,可以说“道德加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祛邪扶正。

社会是个共同体,像个大家庭,作为社会成员,无论男女老幼贵贱贫富,都有必要遵循起码的社会道德,否则这社会就会失序混乱,因此,对符合社会主流道德模范,尤其是做出了公众认可、交口称赞好事的人,社会理应通过一定的公共资源予以奖励,所谓精神鼓励、利益驱动,高考“道德加分”就不失为一种辅助手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高考“道德加分”虽然最近才成为沸沸扬扬的热门话题,但却不是全然陌生的新生事物,我国汉代在选拔人才当中就实行过“察孝廉”(孝悌、清廉)、“举贤良”(贤良方正)的制度,到了明清两代“孝廉”更是演变成了对举人的称呼。

揆诸当今时代,早在1987年原国家教委就提出,对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分数录取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004年教育部又具体规定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可获高考加分(不超过20分)。

如今全国十多个省份不约而同实行高考“道德加分”,正好说明在眼下社会发展大环境中确有必要。

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在学校学习知识很重要,同时社会化的道德教育也不可缺少。

我国多年来的教育方针都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后又扩充为“德智体美劳”,还有“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德育为先,这些教育理念都把道德放在了首位。

高考将思想品德列为加分项目不靠谱.doc

高考将思想品德列为加分项目不靠谱.doc

高考将思想品德列为加分工程不靠谱有媒体报道,31省市区高考“加分”政策有较大调整,有13个省市区“加分”工程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10省市提出对“见义勇为”的考生“加10分”作为奖励,京、浙、川三地奖励那么到达20分。

高考将思想品德列为加分工程,出发点甚好,对品德高尚者予以奖励,彰显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视。

然而,经媒体报道,却引发人们质疑,这或许是政策制定者未能想到的。

人们对这样加分质疑不无道理,因为思想品德本来是对人的道德要求,一旦变成量化的分数,势必变味;而且对思想品德很难用具体标准丈量,没有明确标准的加分工程,拿什么来保证公平公正?尊老爱幼,礼貌待人,保护公物,拾物不昧,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这些都是思想品德高尚的表达,教育孩子,我们历来都是如此要求的,而且我们许多孩子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的。

思想品德好,是对人的一种根本要求,这是社会文明必具的条件。

我们不少学生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受后天教育的影响,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让他们有了是非观、荣辱感。

他们的高尚行为很多都是不带功利性的,好比人要吃饭、睡觉、穿衣、洗脸一样。

但用加分的方式奖励思想品德者,无疑让思想品德染上了功利色彩。

对于那些思想品德优秀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因被加分而显得不那么自在,因为他们表现好本来是按照学校、家庭、社会对人的要求而为之的结果,如今却多了分数的标签,反而会感到为难。

对于那些思想品德不佳学生而言,可能会误认为既然优秀的可以加分,自己不想优秀,于是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个别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为了加分,可能会利用各种关系伪造思想表现,明明品德不怎么样,却因为善于伪装善于拉关系而意外获得加分。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过去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就有这样的投机者。

思想品德加分,之所以引起质疑,还在于思想品德评价很难有具体的丈量标准。

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便很难保证公平公正。

各类比赛获奖加分,至少还有具体的比赛成绩作为依据让人信服,尽管这些比赛有误导教育之嫌,也有注水的证书混杂其中,但至少比赛的成绩判定还是有标准可依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河南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对于高考“思想品德”加分你怎么看?
【导读】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在有限的河南公务员备考时
间内,考生面临着严重的复习任务,希望考生有效地备考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更多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
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hnhuatu。

新高考加分政策出台,对于“思想品德”加分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主要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是中国(港、澳、台除外)最重要的入学考试。

国家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将学生分
配进与其自身能力和素质匹配的学府。

因此,高考的公平公正公开直接决定了人才
选拔的质量与人才分配的合理性。

而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
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

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
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
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因此,高考加分制度
设置的初衷和本意是好的,它能够使不同特长的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但对于怎么加,加多少,一直存在广泛争议。

此次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增加了“思想品德”加分
项目,目的是为了提倡社会公德,更好的鼓励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道
德观。

但在具体落实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思想品德标准难以量化衡量。

思想品德是一种行为道德水准的约束,参
加高考的学生都还是些孩子,他们的思想也好,品德也好,均需要在继续求学深造
和社会的摸爬滚打中锤炼、定型。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都一个个又红又专,跟活雷
锋似的,对于他们,我们可以设置思想道德的下线,譬如不可违法乱纪,但却不应
设置思想道德的标杆,甚至同高考分数挂钩,引导他们竞相追逐。

此前爆出的福利
院孤寡老人一到学雷锋日就被洗十几次脚,就是这种思想品德僵化量化引导思维下
诞生的怪相。

同时,将思想道德作为加分政策保留,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不道德”行为。

因为其标准模糊,因为其弹性大、好运作,也就为权力寻租和招生腐败留下了空间。

一二十分的差距,足以决定一些考生的前程和命运。

至于将见义勇为列入加分政策,在此前就有过激烈争论。

孩子是该有正义感,但遇事最好的选择不该是奋不顾身、
与歹徒搏斗,而是报警和求助。

鼓励孩子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这
种加分政策的导向本身就同现代社会理念格格不入。

因此,对于“思想品德”加分政策,我们要思考的还很多。

我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在高考加分正在减少的大背景下,大趋势下,如果品德不是必须的加分项,就不必纳入。

尽管,没有人否认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最理想的学生,品德也应该是人才的应有内涵;但是,高考不是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高考毕竟是专业人才的选拔。

在常识层面上,评价专业人才,更主要的标准是其专业的素养与潜力,而不是其品德。

所以,品德作为参考内容或许更符合高考选拔的本质,同时,这也不妨碍录取“指挥棒”对高考考生品德的引导。

第二,应公开品德加分的具体化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设定监管机构,层层审核鉴定,事件属实才能予以参考。

防止高考制度公平公正的缺失。

最后,无论品德是否列入高考加分项目,提倡社会公德,加强个人美德建设都应成为我们社会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学校与社会必须肩负的责任。

更多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hnhuatu。

提示:下次访问本站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