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学生为本,发展核心素养
践行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践行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践行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课标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中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包括学科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创新素养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式的改革:践行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程设置的优化:践行课标理念,要求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发挥自己的潜能。
评价方式的改革:践行课标理念,要求学校改革评价方式,从传统的分数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学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发展的指导:践行课标理念,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践行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以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
以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发布时间:2021-04-20T10:09:27.38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作者:杨绪香[导读]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中心学校杨绪香 441604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自然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理念,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快乐,是我们研究与探讨的新方向。
下面就来谈一谈如何以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
一、以生为本,巧设教学环节,落实核心素养上好《道德与法治》,不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要求,更是一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重要学科,这就我们教师对自身有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解读教材,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精准把握,这是做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师只有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驾驭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提取教学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授课内容,并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教师授课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巧妙设计“三学模式(定标引领、独立预学,合作探究、展示互学,练习反馈、展示评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强调要坚持素养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新课标背景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学(以下简称“西山中学”)厘清育人目标,校准改革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体系,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更新理念,反思育人的功能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直接影响着国家课程有效落实的进程及质量,影响着师生的实际获得感,也影响着学校在应对各种现实挑战时的价值排序。
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重新反思定位学校的办学使命与责任,聚焦核心素养,使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价值取向,激发教师投身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动力,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为实现这一总的培养目标,在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表达中需要有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性要求,在课程实施中需要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用“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具体且直观的描述为时代新人画像,这是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新要求。
西山中学以“毓秀生态,涵润新人”的生态教育为办学理念,分解制订了位于学科知识和能力之上的学生发展五大关键能力,即团队协作、交流沟通、探索创新、积极行为、包容公正,并将培养目标融入整个学习生活之中。
这样从办学价值观到课程实施再到教学方式变革,就形成了逻辑一致的教育主张。
从办学价值观到课程观,是育人目标到育人实践的转化。
在课程建构中,西山中学开展“‘秀’课程:源于内生需求的生态育人实践”研究,从秀品、秀慧、秀健、秀艺、秀勤五个方面,构建“秀”课程,并以“秀”课程推动学校教育模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能力的突破与进化,进而以鲜活的学校实践践行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同时,学校也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舞台,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可以选择。
比如,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劳动教育、美育等个性课程既可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完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
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
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背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价值定位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
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18个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培养学生四能 践行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四能践行核心素养1. 引言1.1 学生四能的重要性学生四能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中备受重视。
学生四能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学科素养、能力素养和审美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思想道德素养是学生品德、道德观念和思想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学科素养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运用学科方法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能力素养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审美素养是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四能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至关重要。
1.2 核心素养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内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它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的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关键。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完善自身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过程。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责任感。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尊重师长、友爱同学、关爱他人,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培养学生四能 践行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四能践行核心素养【摘要】本文介绍了培养学生四能践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开拓新领域;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至关重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意识。
加强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培养,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教育界需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通过实现培养学生四能,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培养学生四能, 核心素养,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 意识, 实现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 教育改革, 创新.1. 引言1.1 培养学生四能践行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这些能力被称为四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基础,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适应并取得成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等。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养之一。
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培养学生的四能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只有通过全面而有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未来成功。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它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
培养学生四能 践行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四能践行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现代教育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四能并践行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能,即“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而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四能,促使学生践行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学会学习不仅是指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更是指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需要具备不断学习的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应该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校和老师只是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学校也可以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学生需要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不仅是指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指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解决问题不再是简单地应用知识,而是需要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开展一些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还应该注重科学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可以使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需要学会实践。
学会实践不仅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是指学生具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中,只有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具备动手的能力。
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四能 践行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四能践行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所谓的“四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四能”?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创新不仅仅是指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更是指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各种情境下表现出自己的创新特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设计一些创新性的任务,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
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或者参加一些创新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或者社会实践中,从而得到实际的成果和体验。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取实践经验和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任务或者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从中获得知识的成果。
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研等,让学生践行所学的知识。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素养培养的关键。
在实际社会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而团队协作能力也成为了一个人才必备的素质。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交流和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团队活动,比如集体运动、合唱团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素养培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沟通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肢体等多种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各种情境下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践行学生素养实施方案
践行学生素养实施方案
学生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践
行学生素养实施方案,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
下面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首先,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素养教育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素养教育课程,组织素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家庭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还应该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最后,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舞台,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素养教育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
总之,践行学生素养实施方案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建立
健全的素养教育体系,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性,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学生素养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学生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素养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学生为本,发展核心素养
衡南县第五中学王海艳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能力、与创新实践。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课堂教育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进而调动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启迪心智、优化思维、学会团结合作,提高发展社会活动能力。
作为一个高中教师应该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
我现在带高三两个文科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动手能力欠缺,我要改变以前只钻研教材和教案的习惯,应该多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要求学生多动手写题目,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来展示,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别的做法?”“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法设法让课堂教学“动”起来,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素质、能力的差异用其所长、尽其所能,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一定要改变老师追着学生喂、推着学生走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很多学生离开了老师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这样到了高年级就会出现学习成绩梯次掉队的情况,甚至感到力不从心,进入学习的瓶颈。
甚至有同学进入了大学,在学习上就
像只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无法正常的修完学业。
学习是每个人一生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让学生一生受益。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人从一出生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现在有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家长陪读!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让家长包办,导致很多学生到了初、高中阶段还不会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更不要说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了。
殊不知,这样学生的学习是高期望的、被动的、背负压力的,事实也证明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发挥到极佳,还遏制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有的同学进入了大学还要带着家长陪读,甚至还有适应不了大学生活的被迫退学的悲剧发生。
教师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提出了新的要求:立德树人。
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里写到: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