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专题八+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课件:第十章 写作 专题七
曾见有钓者否?童子摇头。抛钩向水,久之, 是说“喻”
浮子竟不动。正疑惑之际,方见浮子上下蹿动,
忽而泛出,忙奋力用竿,见有鱼如梭,凌波而
出,继而蹿跳于岸、草之间,此中乐趣,不为 外人知也。
人生之趣,亦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在有 章法与无章法之间。
这两段由说 说“本”, 同钓鱼之趣
明知其不可尽知而努力知之,生活中有章 法而不全按章法,方得人生之趣。苏东坡一面 “把酒问青天”,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一面又懂得“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此深识人生乐趣者也。王子猷于夜雪初 晴乘兴访友,到人门口却掉头回家,自谓“兴 尽而返”,也算得上是“潇洒走一回”了。
但是,隐士的心境岂是尘世之凡人所能体会的?梭罗明白, 纷争,用心慢慢体会,才是真正的“活着”。
这段文字“诗化”的技巧在于:①高度浓缩“他”的典 ②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你或他;③出之以描写的笔调,运 美句及修辞;④通用格式是“情景+未名人物的表现、事迹 物名称+人物事迹的论点分析”。
形象说理法之三:议论语言形象化 议论语言多呈现思维的抽象性,如果在语言中加点“味精”, 形象典雅,新奇生动。 1.以形象动词替换抽象概念 时评《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中,“一些网友不分 上来就挥棒子、扔石头、吐口水,这些都是严重不负责任的做法”一 “妄加批评的现象”转化成了“挥棒子、扔石头、吐口水”等动词短 的恣意、态度的粗暴都跃于字里行间,作者对这类网友的态度和情感 “罗尔感到‘爱如潮水’并被善款砸晕”“影评人‘亵渎电影 张艺谋”“该赔钱的时候又显得无比精细,处处拿出法律条文来抠 “砸晕”“炮轰”“抠”等词将形象的动作携入时评,贴切而富有穿
Ⅲ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
1.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 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采用比喻论 一段话。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专题一+Word版含答案.docx
专题一审准题意1.(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步骤:(1)细读材料①请分别提取出两段文字中的关键词,再从两段文字中提取出共同的关键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段中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作者人品、一致。
第二段中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作者人品、背离。
共同的关键词:作品的格调趣味(文品)、作者人品(人品)。
②如何理解“作品”“格调”“趣味”“人品”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作品,重在理解其范围。
可以指文学作品,还可以指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喜剧和影视作品),甚至扩大为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
b.格调,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c.趣味,指情趣、旨趣、兴趣,这里应为审美趣味。
d.人品,意谓人的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细读要求①在任务性要求中,哪些是重点性要求?哪些是一般性要求?(可以圈出)重点性要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重点性要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8+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增分练8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yǔ)弊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zhǒng)。
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婉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B.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shē)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住宅的寒伧.(chen),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C.周家在年三十晚上赶走侍萍,强.(qiáng)迫留下长子,让她带走刚出生三天而病得奄.(yǎn)奄一息的次子。
侍萍走头无路,跳河自尽。
D.你到那边的紫杉树底下直躺下来,把你的耳朵帖着中空的地面,地下挖了许多墓穴.(xuè),土是松的,要是有踉跄.(qiàng)的脚步走到坟地上来,你准听得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甲】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
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
【乙】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让人如坐春风....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个世界中自然是全然荡去。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丙】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空虚B.孑立C.如坐春风D.别无一物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面语段中有些词语使用不简明,请找出需删去的词语。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二 含答案
[专题引语]千古文章“意”为高,文以“意”胜,这是不争的事实。
准确审题,做到文之有“意”,写作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但是,立意深刻、新颖,是一切优秀作文的核心条件。
当然,想做到恐非易事。
其实,只要我们静而思之,思维深入,做到辩证立意,达到目标不是不可能。
(20xx·浙江)题目见专题一“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借“有字之书”品人生浙江一考生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
特别注意画线句子中的三个词:而、却、只。
这可不是寻常的转折词,背后包含着该考生的勇气和质疑精神:不盲目顺从作家,不同于其他考生尽说“心灵之书”。
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
”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
“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在“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
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
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专业与高深?关键理由。
“当然”一词转得好,它意味着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否定,体现了“反者正之”“一分为二”的辩证立意。
后三个反问句的使用,不只是质疑精神的体现,更形成了语言特色。
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
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也许早已沦为平庸中的一员。
反观周有光先生,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
事例支撑理由。
《乌合之众》中曾有言:“群众的意识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
”当众人一味沉浸于“三本大书论”时,我们更应擦亮双眼,借“有字之书”品味人生百态。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有字之书”绝非放在玻璃橱窗里供人观赏的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命脉。
,点出了“有字之书”的本质。
亮点点评对于这篇考场作文,阅卷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三 含答案
[专题引语]在新材料作文命题“一统天下”之际,考生在考场上总有这样的写作习惯:写好正文后匆忙起个标题。
这里,拟题的先后并不重要,问题是仓促拟题,也只能拟个大众化的题目,根本起不到“抢眼”“亮眼”的效果。
“题好一半文”“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这些格言俗语固然说明了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考生上述习惯暴露出未把标题当成文章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问题,甚至说在深层意识里根本没有把拟题当回事。
因此,本训练试图唤醒你的拟题意识,与你一道探讨妙拟标题之法,以期让你的文章标题“抢眼”“亮眼”。
一、20xx年高考作文佳题赏析1.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全国卷Ⅰ,湖南一考生)赏析:该标题整齐、对偶,“长”“香”合辙押韵,“一横”与“长”,“一点”与“香”含有对比的意味。
最妙的是引用,从春晚歌词“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中精心选取“长城”“茉莉”这两个最富中国味的意象,将“长城”“京剧”与“中华美食”三个关键词贯通起来,共同演绎中国历史的悠久与中国文化的余香,温柔纤细,深婉动人。
2.苦辣酸甜神州味,生旦净末华夏情(全国卷Ⅰ,河南一考生)赏析:该标题对仗工整,颇有中国味,而且巧妙地把“中华美食”与“京剧”具化为丰富的词语,让其隐然在其中,点题似无实有,似实又虚,别有风味。
3.惊鸿一面即沧海——致外国青年留学生(全国卷Ⅰ,安徽一考生)赏析:该标题同样化用老子名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更妙的是与材料对应得好:以“大音希声”对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大智涌泉”对应“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前者强调的是对他人妙解“赞许默声”的胸襟,“自知、知人之明”;后者侧重的是智慧与创新。
如果向前思考一下,文章的层次与思路已就此展开了。
6.虚拟吃灵魂(浙江卷,浙江一考生)赏析:该标题用拟人手法,或者化虚为实,阐明了虚拟现实的危害性。
如果细想一下,该标题是仿写而来。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训练:第10周 作文审题练10 含解析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
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熟悉。
一天,华人妇女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
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在那儿,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抛弃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标题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审题提示本则材料是对比型的材料,主要是华人妇女与英国青年因对“正当职业”的不同理解而展开的对话。
两人的不同看法实际上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不同价值观的体现。
华人妇女由于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没有将“沿街卖唱”看作是“一个正当的职业”;而受工业文化熏陶的英国青年则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正当的职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对比:各自的工作分别是说唱、打工;各自的工作环境分别是本镇、国外;各自的追求分别是快乐、高薪;各自工作的动力分别是自己喜欢、获得报酬;各自选择工作造成的现状分别是亲人团聚、远离亲友。
立意时首先可以从对待说唱的态度展开,如说唱是正当职业吗,什么样的职业是正当的,到国外教书的利弊等。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则应该明白,这两种态度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文化差异,可以据此立意:①由以说唱为业看东西文化的差异;②人本思想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③传统职业观与当代青年职业等。
其次还可以从材料的现实意义出发。
本则材料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考生思考当代青少年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像文中的华人妇女那样,为追求高薪而远渡重洋,还是学习英国青年,固守家乡相伴亲人。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10-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是对一群喜欢 自然的孩子的调查,材料二中是“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的调查表, 这两则材料是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 对“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阐述,是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理 论依据。然后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出要点即可。
-11-
断此项是正确的。D项,根据材料四中“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关闭 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可判断出 A 此项是正确的。 解析 答案
-9-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4分) (1)事实依据: (2分) (2)理论依据: (2分) 参考答案:(1)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 物。 ②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 惧感。 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 危险。
二、(2017· 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 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 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 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 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 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 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 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 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6-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 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 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 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 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 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 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 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 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 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讲义:专题十八 写作 第八讲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八讲精巧构思(记叙类)——文似看山,尺水兴波[讲前引语] 精巧而新颖的构思往往是赢取读者青睐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作文创新的重要标志。
善于谋篇,长于布局,精于筹划,巧于运思,不但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它决定着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
尤其是供阅卷老师评等级赋分的考场作文,在构思方面若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做到独特、新颖、匠心独运,那么文章升格获得高分将会成为现实。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巧妙的构思就像天上的云锦,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出自心中。
记叙类文章尤以精于布局,巧妙构思取胜。
那么,该如何精于布局,巧于构思呢?本讲将会给你答案。
满分佳作冬日的阳光和我有关一考生记忆里常常出现一幅画,年轻的妇人坐在院中的藤椅上,一个小女孩趴在妇人的膝头,冬日里珍贵的阳光使她昏昏欲睡。
妇人时不时地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慈爱地望着膝头的孩子.那是年幼的我与母亲。
大约是五六岁的光景,我总是很依赖母亲,一天到晚缠着她,以至于母亲常常半是抱怨半是自豪地对人说我太“黏人”了。
过去的冬天很冷,家中并无空调、取暖器一类的东西。
于是每到午后,母亲忙完家务,就搬张藤椅坐在院中,一边晒晒太阳,一边给我织着毛衣。
陪伴她的是我和一只黄色的花猫。
那些日子真的很温暖,听着毛线球在塑料袋中随着母亲的织针快乐的跳动声,逗着花猫从东跳到西,从西跳到东,我心中充满了安宁与温馨.如今,我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趴在母亲膝头酣睡的小孩。
母亲也日渐衰老,岁月在她原本光洁的额上刻上了深深的印记,晒晒太阳对于高二的我来说,近乎一种奢侈,何况家中有比太阳更暖和的空调.而今天,我从房间走出来,伸伸懒腰,打算享受一下难得的假日里的午后阳光时,竟然发现母亲坐在院中的藤椅上,睡着了。
她靠着椅背,像个孩子一样蜷缩其中,头斜歪向一侧,随着均匀的呼吸有起伏地微动着。
过去她引以为自豪的黑亮秀发里,竟爬上了不少银丝,在温暖的冬日阳光下,闪耀成金色。
望着母亲酣睡的样子,我心里一阵酸楚,这几天因为老太太过世十周年,母亲实在太累了,不停地张罗这张罗那,连觉都睡得很少,以至困成这样。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八写作清单2教材写作指导教学课件
基 础 知 识 清单
(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 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 的某一事理。
(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 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 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基 础 知 识 清单
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迁移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四和后面的《如何论证》。 5.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从下列任务中任 选一项完成,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前拟一个提纲,列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和依据;交流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意见并加 以思考。 (1)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 “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 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 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迁移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单元研习任务”三和后面的《深化理性思考》。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10+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增分练10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与自私者为友,像把自己的灵魂挂在秤钩上,价值锱.(zī)铢,形容萎琐。
真的朋友,是天平两端的法码,是长鸣裂空的南飞雁阵,是前仆后继、坠涧不惧的鹿群。
B.文稿正面是译文,背面是余光中写给范我存的情书,犹如一件艺术品,一个做坯.(pēi),一个加工,合作得珠连璧合。
他们的鹣鲽情深得到社会公认。
C.梁漱溟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服膺.(yīng)儒学,并亲自践行。
但他绝对不是一味墨守成规的腐儒,因而对曾国藩的这一嘉言亦推崇备至。
D.广西山水之胜,一直盘桓.(huán)于心,期待证实。
如果有人写一本《大明山虞衡志》,该是公德无量的吧。
不过,在浮躁日甚的今天,大约不会有人愿意烧这柱冷香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跟随原声电影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大部分电影中角色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者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B.由于微信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犯罪分子的“新天地”,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软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值得大家关注。
C.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D.巴金“讲真话”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同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作家,其中萧乾是受巴金影响最深的一位。
3.依次填入以下这段文字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儒、道、易、玄、佛、禅、理等诸家思想,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
,,。
,。
,所以中国的审美文化史有可能以上述思想史为纵贯线而得以架构。
①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学说浑整、互洽的特点,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流变往往不是受到一家一派思想的影响②但对于当时的审美文化总是起着深层次的调控和统合作用③而是与各家各派都有关系,形成非常复杂的源流关系④它们产生和形成的时间有早有晚⑤而后者也总是如影随形地与之同流转、共起伏⑥譬如,起初往往出现“一源多分流”的景象,到后来则常常形成“众源汇一流”的格局A.⑤③①⑥④②B.⑤③④⑥②①C.④②⑤①③⑥D.④⑥②①⑤③4.下图是沼气使用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将这个示意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
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1+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增分练1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各种“校园贷”应.(yīng)运而生,在给大学生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也暗藏陷阱,勒.(lè)索、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由此滋生蔓延。
B.自“太极拳师20秒被格斗教练KO”的视频播出后,传统武术不敌现代搏击的质疑声四起,各方唇枪舌剑,太极拳被卷入骤起的舆论旋.(xuàn)涡,处境尴尬.(gà)。
C.78岁院士坐高铁时仍争分夺秒修改图纸,被网友盛赞为“民族的脊.(jǐ)梁”,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老院士淡然回应:出行途中工作很平常,希望不要再让此事发酵.(jiào)。
D.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标竿项目,备受关注的城市铁路S1线将于明年投入载.(zài)客运营,它将构建温州城市框.(kuàng)架,串联各大公园,成为温州城区的靓丽风景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也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但.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中国家庭最关注的焦点话题。
【甲】从古至今,多少父母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就是为了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培养“孝悌忠信”,于家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
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乙】家庭教育、知识和能力教育固然..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如果说知识、能力的教育是砌筑人生攀登高峰的台阶,那么品德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丙】正如但丁所言,“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就始终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B.呕心沥血C.固然D.薪火相传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六辩证说理[专题引语]写作实践表明,一个对辩证法一无所知的人,是无法透过事物表象或命题者所给的文字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
当然也就无法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不少考生写论述文不会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问题的某一侧面,极力夸大或缩小,以偏概全,陷入极端,从而得出片面性、绝对化的结论。
看来,真该好好补一补辩证法这一课,从而学会如何辩证说理。
真题回放(201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满分佳作中国,成长中河北考生标题令人眼前一亮,当别人纷纷写“辉煌”“壮美”“科技”之中国时,一个“成长中”暗含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刚下高铁时的“迷雾摇缀”,还是街头小黄车的错落有致?是满汉全席的惊艳,抑或对食品安全的蹙眉担忧?朋友,今天我不粉饰太平也不标榜荣耀,只为你呈现一个成长中的真实中国。
成长中的中国定是美丽与污染并存的。
诚如你所见,满天黄沙飞扬,雾霾蔽日是真实的。
但你要记得,黄沙雾霾覆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掩不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柔美,挡不住“长河落日圆”的壮阔。
我想让你知道,那些美妙的山河美景不会被空气污染涂抹掉灿烂的颜色,并且你不也看到了,那一排排可爱的共享单车正是我们为保护环境、开启低碳生活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所以啊,朋友,请欣赏那个辽阔壮美、刚柔相济的美丽中国,请在一定程度上宽容如今这个为了天更蓝而做出努力的成长中的中国。
在发展中看问题,就要看到中国的两面性:美丽与污染并存。
浙江专版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用书
专题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字斟句酌,细加揣摩——高考真题感悟(202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
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
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
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
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六辩证说理[专题引语]写作实践表明,一个对辩证法一无所知的人,是无法透过事物表象或命题者所给的文字材料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
当然也就无法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不少考生写论述文不会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问题的某一侧面,极力夸大或缩小,以偏概全,陷入极端,从而得出片面性、确定化的结论。
看来,真该好好补一补辩证法这一课,从而学会如何辩证说理。
真题回放(2021·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同学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秀丽乡村、食品平安、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生疏的中国,写一篇文章挂念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满分佳作中国,成长中河北考生标题令人眼前一亮,当别人纷纷写“辉煌”“壮丽”“科技”之中国时,一个“成长中”暗含辩证法的进展观点。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刚下高铁时的“迷雾摇缀”,还是街头小黄车的错落有致?是满汉全席的惊艳,抑或对食品平安的蹙眉担忧?伴侣,今日我不粉饰太平也不标榜荣耀,只为你呈现一个成长中的真实中国。
成长中的中国定是秀丽与污染并存的。
诚如你所见,满天黄沙飞扬,雾霾蔽日是真实的。
但你要记得,黄沙雾霾覆不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掩不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丽,挡不住“长河落日圆”的壮阔。
我想让你知道,那些奇特的山河美景不会被空气污染涂抹掉绚烂的颜色,并且你不也看到了,那一排排可爱的共享单车正是我们为爱护环境、开启低碳生活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四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四善分论点[专题引语]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
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又多不会“分解”与“剖析”,尤其不会设置分论点和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
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晰,还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入。
本专题就试图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安排技巧。
(2017·浙江)题目见专题一“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品读人生之“书”浙江一考生人要读三本书:“有字之书”“心灵之书”“无字之书”。
三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人的一生所必备的财富:知识之滋养、生活之洗礼及心灵之修炼。
引述材料。
亮明自己的观点。
毋庸置疑,“有字之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问,一个人如果没有品读过文字的智慧,感受过知识的滋养,又怎能拥有“充盈之思想”呢?诚然,在如今的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他们将读书等同于考试,将读书仅视为一种工具。
但读书决不应局限于此,它不应是与名利挂钩的,而应是思想上的自我提升,人格上的不懈追求,更应是精神上的诗意栖息。
品读“有字之书”,感受知识的滋养。
分论点一。
且置于前面分析论证后,有水到渠成之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人的一生还需细细品读一本“无字之书”。
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无字之书”指的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历练。
史铁生曾说:“真正的皈依不是某个地点,而是在路上。
”无独有偶,泰戈尔也曾言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好。
”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大师,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人生经历的重要意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生中有太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学习与品味。
芭蕉的大叶子往往成为人们避雨的工具,蚂蚁的游乐园也在无形地告诉我们:一味地扩大自己往往会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都在无形中教会我们人生的哲理。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十章 写作 专题八 含答案
[专题引语]关注现实,拥抱生活,是20xx年高考改革元年语文命题的特点之一。
随着高考命题导向功能的强大,高考作文越来越呈现关注时事的趋势。
于是,时评文也越来越走俏,越来越被阅卷老师青睐。
确实如此,时评文本身就具备立意深刻、选材鲜活、短小精悍的特征,加上“时代”的不断强化,我们十分有必要把这种文体练好、写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名主持人乐嘉带年仅4岁半的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孩子跟大人一样徒步4天走完近76公里。
一路上,孩子的两条大腿上密密麻麻生出大块的红疹,脚上也起满了水泡,晚上睡不好……乐嘉说:“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学会独立和坚持。
”也有人认为,这简直是在折磨孩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是锻炼还是折磨?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主持人乐嘉连发多条微博,分享了他与女儿首次参加沙漠徒步活动的过程。
视频中,乐嘉年仅4岁半的女儿蹒跚前进,跟大人一样徒步4天走完近76公里。
舆论场中的意见分为两派,有人认为这对孩子是积极的锻炼,塑造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吃苦精神;也有人认为,这简直就在折磨孩子。
引述材料,是时评文常见的开头方式。
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的理念各有不同,但核心观念有一个:孩子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天赋的基础上进行。
但这对中国家庭中天然拥有权威的父母而言,并不容易做到。
他们往往倾向于简化与子女的交往关系,不愿意也不可能受子女的约束。
因为他们制订了游戏规则,当然不愿意受它的制约。
若干年前,美剧《成长的烦恼》热播,着实震撼了我。
原因就是,儿子麦克竟然直呼老子杰森之名,两人竟还勾肩搭背,如朋友般聊天。
无须讳言,许多中国家长没能意识到,独立性与自主性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联想,宕开一笔,评述外国的家庭教育。
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对乐嘉究竟是在锻炼还是在折磨女儿太过纠结。
高考语文(江浙版)一轮讲义:专题十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纲解读分析解读近几年浙江卷秉承“文化味”“书卷气”的传统,综合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在注重考查语文素养的同时,重点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应用。
命题旨在考查理解、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同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思考问题,倡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重视对文化的认同。
选文侧重于论说性文章。
预计以后会更加突出对实用性、多样化、思辨性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一般以2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的形式命题,赋分一般为10分。
预计2019年将继续近两年的考查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考点并没有考到,但是复习时考生依然不可忽视。
五年高考A组2013—2017年高考·浙江题组一、(2017浙江,7—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
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
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
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
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
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
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
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
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
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
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 类传播行为。
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
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写好时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名主持人乐嘉带年仅4岁半的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孩子跟大人一样徒步4天走完近76公里。
一路上,孩子的两条大腿上密密麻麻生出大块的红疹,脚上也起满了水泡,晚上睡不好……乐嘉说:“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学会独立和坚持。
”也有人认为,这简直是在折磨孩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是锻炼还是折磨?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主持人乐嘉连发多条微博,分享了他与女儿首次参加沙漠徒步活动的过程。
视频中,乐嘉年仅4岁半的女儿蹒跚前进,跟大人一样徒步4天走完近76公里。
舆论场中的意见分为两派,有人认为这对孩子是积极的锻炼,塑造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吃苦精神;也有人认为,这简直就在折磨孩子。
引述材料,是时评文常见的开头方式。
不消说,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何况,如何教育孩子,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无论是虎爸虎妈,或是慈父慈母,皆无原罪。
如此说来,乐嘉的教育方式引发的争论固然热闹,实际上不过是他人多管闲事。
展开评论,先肯定双方都有道理。
然而事实并非人们说得那样简单。
在这场讨论中,十分关键却又为舆论所忽视的,是乐嘉女儿的所思所想。
乐嘉的教育方式究竟是锻炼还是折磨,对此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孩子本人。
可如今,众人将大把精力花费在争辩何种教育方式更可取上,并没有在意孩子的想法。
话锋一转,指出双方的不足:没有在意孩子的想法。
而这一现象的发生,恐怕不是偶然的。
中国家庭在传统观念里推崇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
《颜氏家训》等经典著作,无不将“教子”置于首要位置。
这也意味着,家庭教育容易被异化为单向的灌输,将父母的三观强加给子女。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记者就其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向乐嘉提问时,他如是说:“她的问题在于她喜欢走,她很开心,但她走到一半的时候想放弃。
不可能让她放弃,如果放弃了,她以后一辈子都会因为这件事情沮丧,她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给自己找借口,她过了这个坎儿以后,做任何事情她都会告诉自己要坚持。
”这段回答值得玩味。
因为女儿“喜欢”,所以带她参加艰苦的沙漠徒步活动,这本无可厚非。
可乐嘉所忽视的是,女儿同样应该拥有放弃的权利。
至于她这一辈子是否“会因为这件事情沮丧”,不该由乐嘉来判定。
结合材料进一步分析。
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的理念各有不同,但核心观念有一个:孩子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天赋的基础上进行。
但这对中国家庭中天然拥有权威的父母而言,并不容易做到。
他们往往倾向于简化与子女的交往关系,不愿意也不可能受子女的约束。
因为他们制订了游戏规则,当然不愿意受它的制约。
若干年前,美剧《成长的烦恼》热播,着实震撼了我。
原因就是,儿子麦克竟然直呼老子杰森之名,两人竟还勾肩搭背,如朋友般聊天。
无须讳言,许多中国家长没能意识到,独立性与自主性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联想,宕开一笔,评述外国的家庭教育。
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对乐嘉究竟是在锻炼还是在折磨女儿太过纠结。
关键在于,选择怎样的成长方式,应由乐嘉与女儿共同决定。
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才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真正实现人生价值,造福社会。
重申自己的看法,总结全文。
亮点点评(1)结构谨严。
由开头的引述材料、简要评论,到中间的就事论事、适当联想,再到结尾的重申观点,符合时评文结构谨严的特点。
一、时评文的特点时评,就是时事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事实或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说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观点。
简单地说,就是评论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针对一类事情、一类问题进行评论。
评,就是做出评价,评判其真假美丑、是非优劣等;论,就是论证说理,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用事实和道理对自己的评论进行佐证。
它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
说它特殊,是指它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和思想性,在形式上不拘一格,结构自由,笔法多样,用语洒脱,谈笑风生。
二、时评文的基本结构1.开头:引、评所谓引,就是引述时政素材,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它,并把它作为“由头”。
时评往往抓住时政素材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个侧面,或者是能够“小中见大”的“点”。
评,就是评价,就是立论。
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褒或贬,实话实说,敢于“亮剑”。
其次要有创见。
时评的首要价值在于从材料中提炼出独到新颖的观点,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2.中间:议、联所谓议,就是就事(开头的时政素材)论事,要对该事或该类事件层层“剥笋”,剖析本质。
先要全面地分析与判断事件,找出事件产生的各种关系和原因,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现象存在的背景,探究现象的本质,分析现象发生的危害或意义。
议,是时评的主体部分。
联。
时评文的写作一般不能只就事论事,否则文章内容就会显得单薄,缺少厚度,同时文章也会显得呆板,缺少变化。
因而它往往需要一个类比联想、延伸拓展的部分。
这一部分叫“联”,即关联相类的事实,并要生发针对性的议论。
这里的“联”,首先是个思维过程,要学会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甚至相反联想。
可以联系古代的类似事件,也可以比照外国的做法等。
其次是一个分析过程。
要学会由此及彼,由果析因,对比分析等等。
3.结尾时评文的结尾也很讲究:或重回问题,重申论点;或由点及面,升华主旨;或给出方案,发出呼吁;或宕开一笔,另辟蹊径,等等。
“结”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必须做到简洁明了,收束有力。
三、时评文的写法特点1.就事评事,观点集中时评文不求面面俱到,不要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与延伸,只要就材料本身评议,选取材料中的一个切口,深入剖析,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
形式有两种:(1)就事论事评论时事,不停留在事件的本身,而是通过对事件来龙去脉的把握,找到事件形成的原因,揭示带来的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示其意义,指出受到赞赏的理由等,从而彰显思想的深刻性。
①析好处。
对正面素材中能展现真善美的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延伸到人性、社会公德等正面意义的倡导呼吁。
例如:都安中学校长莫振高,三十多年来一直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 000多万善款,帮助了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
他用爱与责任,托起了数万瑶山孩子心中的梦,矢志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的瑶山;他用一生奉献,诠释着一位师者的崇高。
斯人已逝,榜样长存。
我们的建设事业,需要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工作者——让爱和责任薪火相传。
(刘志明《担起责任,勇于奉献》)作者引入评价人物事迹之后,重点对其进行评析。
评析采用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对莫振高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的精神予以热情赞颂,并对发扬其精神表达了热切的期待。
②讲危害。
多用于反面评价对象的分析评价,就是针对议论的人、事,分析其负面效应。
危害分析有三个角度,即个人、集体、民族。
危害分析有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现实,分析其已经造成的危害;二是着眼于未来,用假设的方式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例如:认为图片中的那位老师,安然享受学生撑伞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这位老师可能认为,学生是自己在私人苗圃里培植的树苗,可以随心所欲地拿来当作自己的手杖。
这说明,他的师生观念还远远地停留在古老的封建时代。
这在人类文明发展到追求自由、平等的今天,是极不相宜的。
更何况,老师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把这种封建思想传播给了自己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污染了学生的心灵。
如果我们的社会,容忍、接纳,甚至去倡导、享受学生撑伞这样蕴含奴仆意识的行为,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意识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则只能是背道而驰的。
(李青《平等友爱,花满人间》)作者先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求质分析法指出“享受学生撑伞”的错误;接着对其危害进行分析,危害分析指向已经造成的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和可能带来的社会恶果两个方面,剖析深刻,促人深思。
③挖根源。
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延伸到事情发生的本源,上升高度,体现深度。
在评析行为现象的根源时,应把主客体的动机与手段方式两相结合分析,尽量综合时事材料中明示或暗示的大历史大时代背景和个人条件或现场环境等小背景,才能作符合客观现实的探讨。
请看下面两例:例1作文题: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
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段]小聂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才支付了赡养费,这确实反映出他责任感缺失;可外出打工多年,却只能借钱来支付赡养费,反映了什么?小聂半年不付赡养费,是没能力支付;借钱支付,是为解除“失信”,继续工作方可支付后面的赡养费。
故说小聂不孝不守法,是只看到问题的一面。
小聂被法院判为过错方,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他不支付赡养费,而在于为什么他无力支付赡养费而老聂却没有其他养老方式?“养生丧死有憾”谁之责?故,问题根源在个人道德不高、经济环境有待提高和社会养老制度不完善。
所以,养老是社会之重责,需要全体公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而非一判了事。
(《养老,社会之重责》) 该段把动机与手段方式结合论述,既看到小聂心理动机上对父不孝,又分析了小聂借钱支付赡养费的方式和老聂只靠儿子赡养的养老方式。
两者结合得出“养老,社会之重责”的结论,论述有理有据,深挖了现象背后的根源。
例2作文题:近日,成都医生任某在网上晒出新买的一件一万多元的羽绒服,惹来热议。
部分网友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理应发扬光大,身为医生如此炫富实为不妥。
有网友认为医生靠合法手段挣阳光收入不可耻。
也有网友认为钱来得正当,旁人无权指责,但做人还是低调克制为好。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段]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害人违法,就不应被指责。
任医生依靠自己的正当收入买万元羽绒服没有危害别人,也没有违反法律,这完全是他的自由,是法律允许的。
现在网络流行分享信息分享生活,“晒”是我们当下的一种网络生活方式。
任医生在自己的微博上晒自己的羽绒服,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炫一下自己的“得意之服”,这和那些炫恩爱的、炫技能的类似。
他虽然高调“晒”服,但这在法律允许的言论自由内,不该受到指责。
任医生买服、“晒”服两个行为都谈不上可耻,外人拿不节俭不低调的道德舆论指责他,纯属无稽之谈。
(《医生“晒”万元羽绒服,不可耻》)文段兼顾了大小背景,同时分析了法治社会、网络分享生活的时代大背景和医生个人职业、网络习惯的小背景,把小背景置于大背景下说理,更符合当下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