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20170813
如何创设充满“生命力”的有效课堂
如何创设充满“生命力”的有效课堂一、引言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为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效课堂,教师需要掌握创新教育思路,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二、统筹课堂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东西。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确保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分析与设计。
同时,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课程表现有所期待。
2、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程度、背景和需求,以此来设计课程,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观察方式了解学生:包括课堂观察、课后跟踪以及与学生的个别交流。
3、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应该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
课堂应该充满活力,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达到记忆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4、提高授课技能授课技能是教师充分发挥和充分运用课程资源的重要工具。
通过运用各种授课技能,教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三、建立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氛围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和猜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有趣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实例或者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并试着回答问题等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好奇心。
2、提供丰富的资料和素材当一个学科的学习内容生动有趣时,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被进一步激发。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配合音乐等手段,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资料,让学生有更多的参考和素材。
3、鼓励学生互动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可以探索和互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提供讨论的邀请和框架,而不是只是在课堂上讲述课程内容。
4、支持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单向的传递知识,教师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因此,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问题选题。
创建拥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拥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摘要]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
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每一个生命的最大价值,正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创建拥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让生命之花在教育的沃土上灿然开放。
[关键词]挖掘课本资源让“节外”“生枝”捕捉生成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基点,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每一个生命的最大价值,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深入挖掘课本资源,培育生命的深度我们的教材经过国家教育委员会编辑人员的精心编排,设计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文字流畅优美,对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关心体贴长辈,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等方面道德情操的渗透可谓于细微处见伟大。
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设计了两封信,第一封是“告别信”——亲爱的妈妈:今天,我不得不离开您,离开家,因为……虽然我很丑,可是……我多么希望……再见了,亲爱的妈妈!丑小鸭x月x日这封告别信凄恻、悲惨而又充满眷恋,不是无可奈何,谁又忍心离开自己的妈妈呢?还用说别的吗?相信补充完这封信,对于丑小鸭的理解已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字字珠玑呀!另一封是“报喜信”——亲爱的妈妈:春天来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为了这一天,我……今天,我想对您说:“谢谢您把我养大,我已经长大了!”我还想对全世界说……丑小鸭x月x日这封报喜信,渗透了一个成功者的欣喜,然而谁又会忘记他那段艰辛的奋斗历程。
这让我想起冰心的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丑小鸭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亲自补充好这两封信,这种真真切切的思维与情感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们已经经历的,或者将要经历的,相信对于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一生都会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可能因此而变得坚强、勇敢、执着,可能因此受益无穷……课堂上我听到一个孩子这样补充了那封报喜信:今天,我已经长大了,谢谢您把我养大。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摘要:教师要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建设途径和方法,重新定位生命教育的起点,营造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美好样态,完善生命教育的多维度课程内容体系,体现教育的生命本体价值,有针对性地解决生命教育课程“碎片化”的困顿,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全人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基础教育生命教育生命化课堂学科教学是以教师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体验为手段,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活动。
“学科教学生命化课堂”就是在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材的作用,有目的、有组织地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最终实现生命个体的幸福成长,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生命活力课堂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深化,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是学科教学从工具价值转向生命价值的体现,是教育本真的回归。
一、构建生命活力课堂的意义生命教育倡导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以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进而实现个体生命的自由、幸福与成长。
对此,生命活力课堂的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生命价值、生命质量联系在一起,使生命活力课堂常态化,以弥补生命教育的不足,对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延伸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当下,教师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仍停留在初级层面,表现为虽然注重生命安全的知识提升、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生存技能的训练,但是缺少对生命体验感、行动感和价值感的追寻,对生命的态度、情感以及自我能力方面的关注不足。
生命化课堂建设能够将生命教育的内涵延伸,完善生命教育的发展谱系,体现生命教育的价值。
(二)能够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心理疾病”是学生容易发生的现象,既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究其原因,除家庭和社會环境存在问题外,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不足是主要原因。
只有深挖教材内容的生命资源,做好生命化课堂建设工作,才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命素养,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堂课,教师准备充分,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师生互动心情舒畅,视共同学习为极大的快乐,这是应该倡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至少把握以下两点:1、把微笑带进课堂,不断提升情感素养。
教师也是人,工作、生活及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可能有不愉快,但一定不能带进课堂。
否则,学生感觉到了老师的不愉快学习也不会愉快。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它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一剂良药。
微笑意味着友好、平等、尊重、乐观、自信。
带着微笑进课堂,学生少了压抑、焦虑从而轻松、乐观、自主、自信地参与课堂。
微笑会缩短师生距离,使学教双方灵感自然产生,对课堂效果起到催化升华作用。
如果老师整天板着面孔,动不动大发雷霆,训斥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身心放松自如地学习的。
教师的微笑也可以让学生看到你的自信和鼓励,从给在充满笑声的快乐气氛中轻松收获知识。
2、民主、开放、活而不乱的和谐课堂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关键。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那种“视学校如囹圄、视师长如寇仇”的教学氛围必定会使教育失败。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积极交往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中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但他们有思想,有自己观察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想法、观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充分地表现自己,学生就能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
即使学生观点出现偏颇,教师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及教参中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感到自己在学术上、人格上与老师是平等的,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
由此可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片生命的绿洲,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第二、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创设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不变 ”的本质 ,从 “ 变”的 些事项 ,如何 避免差错再次 出现.只要平 不 视觉 型 的;有 的学 生喜 欢 动 手操作 ,是 象 中发现 “ 形象 思 维型 .在表 达 同一 问题时 ,有 的 本质 中探索 “ ”的规律 ,由此可帮助学 时解题进行反思 ,并且养成 习惯 ,就会对 变
2 0 ,2 ( ) 0 6 62
”同样 ,数学离不 开反 思. 李政道教 学生 的紧张 感 与焦虑 感 ,给予 其充 分 的 则殆.
心理 自, 目的是要 做
,学 问就 是 学 习问 问题 ,学 习怎 样 与创 造思 维.这 样 ,思维 才能得 以拓 宽 , “ 问 ” 学
例和辨析题制 造认 知冲突 ,可帮助学生把 其 他 的方 法 ,哪 种 方 法 最 好 ;能 否 变 通 成
[ ]张晓拔 . 学教 学要 重视 培养 学 5 数
亲 自把 这 些知 识 发 现 出 来 ” ,而 数 学课 堂 值 ,彰显智慧与修养 的人生舞 台 ;同时也 堂 ,站在三尺讲 台面对学生 的时候 ,不仅
教学正是要 引导学生把 浓缩的经历 当作他 是学生绽放生命色彩 ,历经增长心智 、丰 仅应该只是传道 、授业 、解惑 ,同时我们
们探 究 这 些 知 识 的 历程 , 因此 这 就 需 要 我 富素养 ,健康成长的一段人生历程 ,因此 也要传递给学生饱满的热情 ,积极 向上的
“ 课堂是师 生共 同成 长的地 方 ,课 堂是师 性 的必要条件 ,如何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醒 、鼓励 ,而没有兴奋 的情绪 怎么能激励
生相处 、交流互动的时空 ,是师生心灵交 呢?在 我们 一面苦心钻研 各种方法与手段 人 ,没有 主动性 怎么能唤醒 沉睡的人 ,没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生物课是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第一次接触,也是学生对生命和科学的最初认识。
因此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命意识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上构建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生命的美丽和科学的魅力呢?一、打造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化氛围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态环境、植物、动物等生物元素来打造生态文化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美妙。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并感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生物爱好者俱乐部、组织实地考察、举办生物展览等活动来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活力,培养对生物的浓厚兴趣,加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二、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生物课堂的生命活力。
利用生物模型、影像资料、实验演示等手段来展示生物的奇妙世界,让学生可以直观、生动地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技术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扩大生物课堂的视野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在线讨论、网络竞赛、科普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感受生物知识的无穷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学科交叉与应用生物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注重学科交叉与应用可以增加生物课堂的生命活力。
教师可以将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的知识融入到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拓宽生物知识的边界,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注重生物知识的应用也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项目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生物科学的实用价值。
打造充满生命活力和灵性的生命课堂
(注:已刊登)打造充满生命活力和灵性的生命课堂宁夏中卫第四中学刘新民 755000(邮编)打造充满生命活力和灵性的生命课堂是新一轮课改的根本要求。
生命课堂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学生生命激情的迸发和体验,更是在师生间的有效交往中获得感动和收获。
可见,生命课堂是师生之间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的双边和谐有效的各种交流活动。
1 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让死知识化为活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一旦我们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会,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索,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中也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世界、科学世界,然后再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
生物学作为一门和社会息息相关的现代学科,如果将日常生活事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热点信息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让生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紧跟时代脉搏,还会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激情,让学习过程趣味盎然。
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时,联系日常生活请学生思考:盐拌黄瓜、糖腌西红柿时盘子里为什么会出现很多水?菜贩子为什么要不时地给菜洒点水?在学习“病毒”时,引入禽流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为什么禽流感难以控制?吃鸡蛋和鸡肉会传染禽流感吗?等问题,让学生会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在学习“合理膳食”一节时,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迷恋洋快餐等不良饮食习惯,抛出“你能否用15元钱为全家准备一顿营养搭配合理、经济实惠,又能体现家庭特色的饭菜?”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特色菜谱很快陆续出台了……在不知不觉中,合理膳食的观念已潜入学生脑海。
2 直面“意外”,让教学“五味俱全”初中学生是活跃的群体,即使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得很周全,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会给你很多意外。
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我们的必修课。
学生们的天性是好奇、充满活力和渴望探索。
因此,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方法。
1.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打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来说至关重要。
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积极、支持、尊重和充满信任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与此同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发挥到最大。
2.提供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如果你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生命力,就必须为他们提供趣味性的学习体验。
这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来实现,比如在课堂上加入有趣的小游戏和活动,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入不同的教育元素,比如音乐、艺术、文化活动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课堂讨论、小组分工合作、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能够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能够增加学生间的合作,提高他们的表现。
4.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对于打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也非常重要。
老师要确保课堂不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和无聊。
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鼓励的地方,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感到自在,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老师可以通过激励学生,鼓励学生,以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来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5.注意个性化教学打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意味着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化需求。
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方法。
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学生共同探索学习的乐趣,这也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打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老师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焕然一新的教育理念,带来的必然是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打造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课堂上,不再存在单调的讲述,取而代之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真实地参与、体验和感悟,是师生共同成长后的收获与喜悦。
一、互动交流,感受“生命”的灵动“生命化课堂”是生生不息、师生互动的课堂。
师生在交流与互动中进行沟通与理解.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与思想.共同体验着课堂互动的乐趣。
于是,在我的生命化语文课堂中经常出现了这样的语言“这节课我们按以下内容学习……你们觉得如何”、“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老师的这个想法,你们同意吗”、“你们还有什么意见”等,以征求意见形式将学生提到与教师同等地位的做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看重,自己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员,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这些语言大大提高学生民主的意识,让学生打心里觉得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学生说话的胆量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焕发的色彩。
生命化课堂中,教师要时刻思考着怎样用最新的理念潜入孩子们的心灵,思考怎样用最巧妙的语言和方式来激活孩子们的天性,让师生在彼此的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灵动和幸福。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越轨”,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异想天开,提倡大胆争论。
生命化语文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学生个体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化语文课堂生成也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必须有应对的基础,要“灵动”的预设以及捕捉,而不是迁就的适应。
我最喜欢的预设是“你最喜欢文中那一句话,为什么?”“你最喜欢文中那一个人,为什么?”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学生都有生成的广阔的舞台,而且在无法确定结果下,如同探索未知世界,因为神秘而倍感有趣。
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让静态的知识充满生命活力教师要走出教材的误区,打破“圣经式”的教材观,让教材活起来、宽起来、实起来。
新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知识、立体化的语文知识,坚决杜绝僵化的、死板的机械知识。
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对“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等词语采用现场表演的方式,教师充当小稻秧,学生充当杂草,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杂草与小稻秧之间的营养争夺。
最后扮演小稻秧的老师无力地垂下了头。
教师把静态的知识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经历生命的体验中完成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再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不是进行苍白的语言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世界中徜徉,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师:“儿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要坚持让儿子把鱼儿放掉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爸爸的话。
”学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教师:“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学生:“我喜欢这样的爸爸。
他有爱心,教育‘我’爱护野生动物,‘我’在爸爸的影响下,也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学生:“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无论什么时候,都严格遵守规定。
”教师:“汤姆有遗憾吗?后悔吗?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脑海里?”学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教师:“生活中哪些规定我们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说说。
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一、营造创新氛围,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
具体做法的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学会倾听,并且不是站在讲台上听,而是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威者,而是听自己意见的朋友。
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
如:我在上《赤壁之战》一课时,当学生自读了“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一段时,我叫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并说说各人的心里话。
一学生说:“我觉得士兵们很无辜!”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说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最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曹军虽是战争的发动者,但士兵们是执行军令而已,他们的死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值得同情,只要人人热爱和平,天下才能太平!因为老师的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二、改变学习方式,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
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
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动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张扬个性、激活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多种形式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舞台变得精彩?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自己的梦想呢?一、创设“梦”的情境教师倾心营造和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有利于孩子的自主体验、想象放飞、个性张扬,能诱发和促使“梦”的发生。
毫无疑问,儿童与阅读的文本间存在着必然的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只有当儿童与文本间产生了某种撞击,文本才会展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儿童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
而情境,正是二者联系的纽带。
情境召唤着“梦”,就像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儿童“梦”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
例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可以让学生表演其故事情节,使学生对全诗加深理解,学生们用他们的动作、神态、表情演绎了一段鲜活的故事,也是在表明自己对这首诗的诠释,一举一动皆是创造、一颦一笑皆蕴感情,跨越了遥远的时空界限,真正做到了读者与诗人的心灵沟通。
学生学得开心、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其创造性想像得到了发展。
二、放飞“梦”的翅膀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束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走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放飞梦想。
语文的世界是广豪的,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时空、倾心对话。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彻底打破“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己说话”。
如《月光曲》一课,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用心去感觉,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的境界。
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已见。
浅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所以说,语文课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对于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而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激情的人性对话。
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教学更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用自己丰厚的专业知识及人文关怀驾驭好课堂,而且还要具有人性化的思想及语言,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让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浓浓的“人文味”,培植情感乐园我们都知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它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是挖掘人的潜在能力的宝库。
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
具体地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
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还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记得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
”如今,我们有多数学生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私、惰性强,根本提不起什么保家卫国了。
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
因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人文思想及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语文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活力,特别是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让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1.让课堂充满情感。
“情”不能凭空产生,它来源教材和生活,要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本文着重明确起点资源,捕捉疑点资源,探究错点资源,挖掘亮点资源四方面,引导教师利用学生的有效资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起点疑点错点亮点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我们教学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许多教师很少利用课堂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导致课堂教学缺失生命的活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资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一、明确起点资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他们已具备有哪些知识和经验,他们可能还存在什么问题?把握学生的这些起点资源,是课堂生成的基础,也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前提。
可能教师在教案的预先设计中,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直接经验已经有所估计,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预选的估计有不一致的地方,教师应该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调整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增强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例:我上《草船借箭》这一公开课。
为了“例行公事”,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提出来。
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来提问题。
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
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的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诈’箭,为什么要用‘借’呢?”当我听到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教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
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
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但书中明明是‘借’啊!这可是干百年流传下来的典故呀!”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不然诸葛亮怎么称得上是军事家呢?”又一个学生说:“从现在的法律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一个小数目,诸葛亮犯了诈骗罪。
创建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
创建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之一。
课堂要活起来,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学生学的“活”首先要教师教的“活”,产生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要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起来,就要有活的教学目标,活的教学设计,活的教学内容,活的教学过程,活的教学评价,活用教学媒体和手段。
一、教学目标要活一个“活”的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努力,方向明确,学得有趣。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要备学生,做到心中要有学生,如果教师心中只有抽象的群体意义上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必将是全班一律的。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使目标“活”起来:一是变抽象的学生为具体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变静态的目标为动态的目标,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引入新课经常寓于游戏之中。
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耳目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鼠标练习的教学中,我们只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利用“纸牌”、“扫雷”游戏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小诀窍和一些参数的设置,这样我们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同学,使他们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再如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WORD的操作,我们演示一些生动活泼的例子,从最简单的文档,到较复杂的小报,学生看了以后颇感惊异,“我们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文档吗?”二、活的教学设计我们发现“看、玩、做、比”这四部曲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且能熟练的进行运用。
1、看。
通过“看”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看画面,由于中学生大多数是初识电脑,对电脑知识了解不多,因此让他们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图片,精彩的动画,让他们赏心悦目,从而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看实物、图片等,如看计算机中的一些硬件设备、图片等,有利于形象记忆;看课本,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看网络,通过网络学习,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处理一些有用的信息。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态意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
传统的生物课堂往往存在教学内容枯燥、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我们需要创新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往往注重对生物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探究生物知识。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趣的动植物行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数据,来深入了解生物的奥秘。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我们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远程互动等手段,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生动的视频、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模拟实验、利用远程直播进行生物观察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物的生动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我们需要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实验演示、问题解答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观点,让他们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生物科普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生物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命观的重要场所。
如何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成为了每位生物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帮助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极具生命力的学科,涉及到丰富多样的生物现象和奇妙的生命机制。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比如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验室实践,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选取跟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生物学的联系和应用。
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并从中获取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讨论、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比如互动白板、在线游戏和虚拟实验等,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相关的科普读物或学术论文,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并进行思考和探究;对于对实际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生物实验或实地考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传递正能量、倾听学生的心声,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竞赛、科研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让生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育研究者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聪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但长期以来,咱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动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聪慧活动的踊跃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讨的精神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咱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好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爱好,才能高快乐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想让咱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第一就要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寻觅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舞,给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
明白得和酷爱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明白得和同意,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朗诵、、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能够在接触、交谈(交谈环境要适宜,气氛要和谐)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增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
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忙。
一旦发觉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确信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作好心理预备。
关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落伍,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
固然分寸要适当,要使全班同窗明白得教师的用意和诚恳。
尽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何适度助学?
–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解 – 点拨能解决的不详解
创新激励制度
• 激励对象
– 学生个体(注意因生源而异的差异性激励) – 学习团队(加强凝聚力、营造学习共同体)
• 激励手段
– 建立过程管理的过程评分制度 – 当众表彰,私下批评 – 搭建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平台
优秀教学设计+良好教学素养=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良好的教学素养
思想教育的无痕性
•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而非 口号式的说教。学生在案例学习中潜移默 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 思想教育的内涵
– 家国情怀 – 生态环保 – 社会公德 – 可持续发展
积极的学习评价
• 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 精准、规范
• 评价内涵的包容性
– 尊重独创见解 – 允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知识的认知
教材编写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描述 某区域地理位置的能力。
如果教师给出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结论, 以弥补教材编写的“缺陷”,然后让学生牢记, 并通过反复操练强化学生的记忆。虽然在考试 中学生能顺利“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但却 偏离课标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穿新鞋走老 路”。后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学习思维的活跃性
• • • • • 学生能自主思维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敢于提出独立见解 敢于质疑 对同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
生成资源是丰富的
• 生成资源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现场生成的、 对达成学习目标有教学价值的问题、问题 解决的方法、观点等。它们往往超越了教 师的预设。 • 生成资源主要产生于学生。 • 生成资源的丰富多彩是课堂生命活力的重 要表现。因为它反映出学生积极的学习状 态,展现出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性。
地理位置的教学建议
教师示范(地理位置描述的地理要素、描述方法) 学生独立实践(描述没有现成答案的某地位置)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完善个人独立实践成果) 教师点评(要素的全面性、描述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辨析:
技能训练扎实
• 读图析图方法指导细致到位 • 技能训练时间充足
学习状态的主动性
• 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 小组讨论热烈有序 • 课堂发言踊跃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 立体式学习
– 阅读、辨析、读图、计算、描述、归纳、交流、 绘图、观看视频等学习方式多样 – 手、脑、口、耳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消除疲劳
教 学 理 念 教 学 目 的 课 堂 文 化 教 学 方 式 教 学 策 略 教 学 效 果
比较两种教学理念下讲授的差异
• 基于传统教学理念的讲授
–系统讲解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详细讲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借助直观教学手段降低新知的学习难度 –目的:让学生复制教师的思维
• 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讲授
引领合作学习
• 什么是合作学习?
– 要旨—分工协作、分享成果、相互借鉴、取长 补短 – 精髓—聚焦差异、明辨是非、求同存异、升华 认知
• 怎样引领合作学习?
– 先自学后交流 – 规范小组合作的秩序(分工明确、有序讨论、 求同存异) – 科学点评(肯定、纠错、激励、鞭策)
倡导多元思维
• 鼓励学生大胆创见
• 创设策略
• 问题引领—看待平凡事件的新视角 • 贴近学生—贴近学生已有生活和学习经验 • 素材新颖—完全沿用已有经验难以释然
鼓励自主学习
• 什么是自主学习?(不同于放羊式自学)
–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
• 怎样引领自主学习?
– 给定明确的学习任务 – 具体指导自学方法(读图技能示范、读书笔记 示范、疑难问题记录归档、习题答题规范等) – 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
什么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 • • • • • • • 学习内容是有效的 学习状态是主动的 学习方式是多样的 学习思维是活跃的 生成资源是丰富的 思想教育是无痕的 学习评价是积极的 学习效果是高效的
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 • • • • 紧扣课标要求 贴近学生实际 重点把握精准 详略处理得当 技能训练扎实
– 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方法等) – 鼓励质疑教师和教材的见解 – 关注创见的思维过程
• 对学生的创见给予充分肯定和科学评价。
– 口头表扬 – 加分机制 – 正本清原
坚持适度助学
• 助学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 • 过度助学将障碍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
– 替代学生学习过程(想象、辨析、归纳、综合、绘图、 析图、比较等思维与技能操作过程) – 不利于培养学习毅力、探究精神、创新意识 – 不利于获得成就感、求知欲 – 不利于学会学习能力的提升
存在问题
• 缺乏对“位置”分析的方法指导。这是课 标的重要要求。 • 设计中“金蛋”内的当堂检测题没有写出, 是否突出教学重点无法知晓; • 对学生学习困难的预设不足。
地理位置描述
• 课要求标
•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 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创设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厦门六中 李钢 2017年8月
认识课堂
• 教学生态环境—教与学的生态平衡 • 学生、教师、教具与学具、教室环境(坐 位的排布、墙面文化) • 传播知识技能与学科思想的场所; • 培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场所 • 改善思维品质与催生新思想的场所 • 塑造健全人格与提升道德境界的场所
具体评析
• 6、学习问题的设计合理科学。让学生独自 完成的是基础题目,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完 成的则是较有探究性、综合性的问题,兼 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 7、充分利用学生成果投影、学生上台板书、 上台指图、角色扮演等多种展示形式,让 学生互相纠错,互相点评,教师适时点拨 思路、指导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知识归 纳、知识迁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具体评析
• 3、能突出学的主体地位。整堂课紧紧围绕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为中心,注重让 学生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体现先学后教, 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 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4、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突破教材的束缚, 重新梳理知识,环环相扣,讲练结合,课堂结构 合理。 • 5、能注意留给学生较充足的合作时间,各组同学 能就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体现“兵教兵”,教 师进行巡视,指导学习方法。
–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指定的城市及铁路、公路 – 利用中国地图设计若干地点间的旅游线路方案 – 利用指定图文资料,说明该旅游线路沿途自然景观的 变化 – 利用指定区域地形图描述地形特征 – 利用指定区域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明气候特征及比 较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 –……
创设学习情境
• 学习情境的本质是问题情境。其中,问题的内涵由欲学习 知识内容决定,情境素材由学生已有经验(已有知识、生 活阅历)决定,通常是生活化的图文素材。 • 创设原则 • 紧扣目标—学习重点知识;学科思想方法 • 引发兴趣—身边的事;认知冲突; • 力所能及—最近发展区 • 激活思维—容易产生认知差异的事;一果多 因;一 因多果
教材呈现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 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 南部延伸到赤道以 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 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 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 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读图6-1, 完成下列任务。 1 说出欧洲大陆部分所处的纬度范围,找出欧洲濒 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 2 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议题—交流学生对新知的观点 –目的—形成正确的认知、建立自信、鼓励 创新 –方式—置后点评,以理服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讨论
• 在课堂讨论中,学习与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前 置学习的,是学生最感兴趣或最困惑的内容, 是学生最希望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内容,同 时也是最容易引发争议的内容。这样,知识 掌握的就相对牢固、持久。 • 同伴间分享“错误”是一种教学过程,个体 的错误是一种学习资源,学生们在对个体错 误纠正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指导,原来 犯错的同学悟出了新知,指导解疑的同学的 认知水平得到升华,切实实现了异步共进的 目标。
– 多数学生知识技能达标 – 部分学生学有创见 – 多数学生能举一反三 – 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广 – 课堂气氛动静有序
怎样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 • • • • • • 指明学习目标 创设学习情境 鼓励自主学习 引领合作学习 倡导多元思维 坚持适度助学 创新激励制度
指明学习目标
• 将课标要求细化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告知 学生。例如:
具体评析
• 1、在教学中注重图表应用,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善于引导学生读图、用图,注意发现学生用图 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有效提升学生从图 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 2、教学情境创设恰当有效。利用图片、视频、 阅读材料,地图、角色扮演等形式,密切联系 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世 界、思考问题,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 和适应能力,体现了学习对生活、对终生发展 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宽厚扎实的教学理论与学科知识
•良好的亲和力 •规范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 •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 •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
•娴熟的板书板画技能
教学案例评析
• 案例1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 与农业的教学设计
认识区域的课标要求
• 1 .位置与分布 •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 征。 •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 2.联系与差异 • 举例说明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 3.环境与发展 •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 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 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