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试题训练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司法考试真题
中国法制史司法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2012年16.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B.“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C.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D.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17.《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
云:“夫暴卒。
”乃付吏穷治。
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
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
乃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
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泳。
泳使呼出,厚加赏方,问所知之由,并令鞫其事,盖尝害夫,亦用此谋。
发棺视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妇俱刑于市。
关于本案,张泳运用了下列哪一断案方法?A.《春秋》决狱B.“听讼”、“断狱”C.“据状断之”D.九卿会审18.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B.《北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C.《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仅含刑事内容的法典D.《大明会典》以《元典章》为渊源,为《大清会典》所承继2011年16.据史书载,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
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具有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A.“偶语诗书”B.“以古非今”C.“非所宜言”D.“失刑”17.关于明代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明朱元璋认为,“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B.明律确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刑罚原则C.《大明会典》仿《元六典》,以六部官制为纲D.明会审制度为九卿会审、朝审、大审18.清乾隆律学家、名幕王又槐对谋杀和故杀的有关论述:①“谋杀者,蓄念于未杀之先;故杀者,起意于殴杀之时。
”②“谋杀则定计而行,死者猝不及防、势不能敌,或以金刃,或以毒药,或以他物,或驱赴水火,或伺于隐蔽处所,即时致死,并无争斗情形,方为谋杀。
司法考试法制史第一章中国法制史试题
法制史第一章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正确答案:A2、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是哪个罪名?A.谋反B.谋大逆C.恶逆D.大不敬正确答案:B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A.1908年B.1909年C.1910年D.1911年正确答案:D4、唐律中的“化外人”,指的是()。
A.外国人B.文盲C.不知道法律的人D.少数民族正确答案:A5、旧中国起草的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A.《大明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正确答案:C6、清代创立的比充军更重的发充边疆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的刑罚是()。
A.迁徙B.充军C.发遣D.戮尸正确答案:C7、《大明律》仿效《元典章》的编纂体例,最大的变革是下列哪项?A.首置名例律B.附加敕令格式C.以事统类D.篇目改为7篇正确答案:D8、奸党罪名最早出现下列哪个律令中?A.秦律B.唐律C.宋律- []D.明律正确答案:D9、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元典章》D.《大明律》正确答案:D10、每年霜降后10日进行的对刑部判决的案件或京师附近的轨监侯、绞监侯重审的程序叫做什么?()A.秋审B.朝审C.热审D.冬审正确答案:B11、在法律上确认法官回避制度的是()。
A.明B.唐C.宋D.清正确答案:B12、元代专门审理宗室及蒙古人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哪一个?A.大理寺B.刑部C.宣政院D.大宗正府正确答案:D13、抽象的精神原则是中国古代的礼的含义之一,可归纳为“亲亲”和“尊尊”。
以下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亲压疏B.“亲亲长为首”C.“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D.“尊尊上为首”正确答案:C14、我国首次公布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的()。
2023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 宗法制2. 编敕3. 朝贡贸易4. 地丁合一5. 三三制参考答案:1.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周初系统地确立了宗法制。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而受封的诸侯对天子是为小宗,但在本诸侯国则为大宗,以下的卿大夫同理。
对于异姓贵族,通过联姻也纳入宗法关系。
全国上下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形成了竞相拱卫的等级体制。
2.编敕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
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3.朝贡贸易是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
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始终被明坚持。
4.地丁合一是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已固定的丁银数额平摊至田赋银之上,使丁银成为田赋银的附加税。
丁银的征收与田赋银的征收完全合一。
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丁合一”。
地丁合一制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役合并的演化,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进展,对社会经济的进展有肯定意义。
5.三三制是为团结各阶层人民参与抗战,抗日依据地的施政纲领规定,在政权建立中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夫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简答题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2.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3.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5.简述《大元通制》。
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特种刑事法庭。
参考答案:1.《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2009—卷一—13,单)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正确答案:A解析:典当是中国古代法中一种特别的民事制度,它在唐代已形成,唐末开始使用“典”或“典当”一词,典当作为一种法律关系,双方之间有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宋承唐制,典当制度进一步完善成熟。
所以,A项表述正确。
西周时期,买卖契约被称为“质剂”。
所以,B项错误。
宋代的买卖契约分为3种:绝卖、活卖与赊卖,其中活卖又叫典卖,即通过让渡物的使用权收回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赎权的一种交易方式,多用于土地的典当。
所以,C项错误。
《唐律》规定了6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即“六赃”,“坐赃”属其中之一,它是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所以,D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2.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9—卷一—14,单) 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D.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正确答案:C解析:《宋刑统》于宋太祖建隆四年开始修订,同年7月完成,由宋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所以,A项正确。
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借指使用借贷,宋代称“负债”,不用支付利息;贷指消费借贷,宋代称为“出举”,须支付利息。
所以,B项正确。
敕的本意是尊长对卑幼的一种训诫,南北朝以后成为皇帝诏令的一种。
中国法制史司法考试题
l.早期奴隶制法的鼎盛时期是:( c ).A.夏B.商C.西周D.春秋2.中国古代法制由早期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阶段是:( a )。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3.中国古代成文法法律体系全面确立时期是( b)。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4.中国古代传统法制的成熟、定型阶段是:(c )。
A.秦汉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 ( )。
5.中国古代法制走向极端专制的时期是:(d )。
A.秦汉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6.从1927年到1949年的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进行了广泛的立法,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令以及判例,形成了:( c )A.判例法体系B.习惯法体系C.六法体系D.中华法体系7.在中国历史上,对法律制度影响最深的思想理论是:( a )。
A.儒家学派B.法家学派C.道家学派D.墨家学派二、多项选择题l.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是指哪几个时期的法律制度:( abcd )。
A.夏B.商C. 西周D.春秋E.战国2.中国早期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abd )。
A.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B.法律是不公开的C.法律是公之于众的D.法律是不成文的E.以成文法为基本形态3.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有:<abe>A.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法律文化B.有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C.古代立法思想可以直接指导现代D.古代法制可以指导具体司法办案E. 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4.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特性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
A.与中国文化中重家族、重血缘、重理的固有特征相对应B.传统法律中表现出“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征C.此决定了古代司法办案中罪的有无、刑的轻重D.在法律上,同样一种行为,由不同主体实施,或是施加予不同的对象,其法律后果截然不同E.“伦理法”的制度在中国古代法中比比皆是。
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
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
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
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1分]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2.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分]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3.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
”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分]A.不制定法律B.不规定刑罚种类C.不需要判例法D.不公布成文法4.关于罗马法的法律分类,下列哪一类是以法律的适用范围为根据划分的?[1分]A.公法和私法B.人法、物法和诉讼法C.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D.市民法与长官法5.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分]A.《重大信条十九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6.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分]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7.南宋时,富人甲去世,妻已亡,家中有继子乙及在室女丙。
关于甲的遗产继承,依当时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分]A.乙享有全部财产继承权,丙没有继承权B.丙享有全部财产继承权,乙没有继承权C.乙享有1/4财产的继承权,丙享有3/4财产的继承权D.乙、丙都没有继承权,财产收为官府所有8.关于罗马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分]A.在公元前450年以前,成文法律是罗马法的一个主要渊源B.关于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以及遗嘱继承的方式,罗马法的规定不完备C.罗马法上的人格仅由自由权和市民权构成D.评论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为人们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9.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分]A.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B.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C.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D.商鞅提出“轻罪重刑”,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10.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分]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11.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分]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12.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1分]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13.关于古罗马法与近代欧洲大陆法律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分]A.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法学家阶层,为近代民法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和民商分立制度发源于古代罗马法时代C.近现代法律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之规定没有受到罗马私法精神的影响D.《德国民法典》采用了潘德克顿法学派按照《十二铜表法》阐发的民法体例14.关于英国陪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分]A.陪审制度是民主原则在英国司法中的具体体现B.陪审团既可以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判决,又可以对法律的适用提出意见C.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能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时,可以撤销该陪审团,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D.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对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视,陪审制度的运用逐渐受到了限制15.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
司法考试《法制史》精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法制史》精选真题及答案解析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司法《法制史》精选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08年)57.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
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B.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C.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取代了死刑复奏制度D.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答案】ABD【解析】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
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
所以A是正确的。
在死刑的执行上,唐代沿用了隋朝的死刑复奏制度,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先后怒杀了大理寺丞张蕴古和交州都督卢祖尚以后,因为错杀后悔不已,他认为实行三复奏用处不大,“比来决囚,虽三复奏,须臾之间,三奏便讫,都未得思,三奏何益?”遂决定改三复奏为五复奏,即处死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死刑应在复奏皇帝批准下达后执行,并且必须依法定方法执行,判决应斩而绞,或者应绞而斩,徒一年。
因此,B项说法是正确的。
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明英宗命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从此行政制度。
可见朝审制度只是对重案囚犯的一次审理,并不涉及到死刑的执行问题,所以C是错误的。
D项所述“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明显是正确的,不赘述。
59.关于法律权利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客观上加速了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促进了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律的形成B.美国宪法修正案中影响较大的是关于公民权利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南北战争后关于废除奴隶制并承认黑人选举权的修正案、20世纪以来关于扩大选举权男女享受平等权利的修正案等C.《法国民法典》根据“天赋人权”理论规定了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D.1888年完成的《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被认为过于追求罗马法化而忽视民族传统,注重资本家的利益而缺乏对弱者权利的保护而受到多方批评【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核罗马法的产生、美国宪法修正案、《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西周时期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五听”中的“目听”指:( )A.分析当事人的陈述内容B.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气色C.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眼睛D.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诉讼审判制度。
通过对长期司法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西周时期形成了审理案件的“五听”制度。
所谓“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
这是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
《周礼.秋官.小司寇》中载: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气听,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喘息;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听不清话;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2.按照周代的礼制,解除婚姻的制度称为“七出”。
该七种离婚的条件包括:( )A.前贫贱后富贵B.不顺父母C.服三年丧D.有所娶无所归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
按照周代的礼制,解除婚姻的制度称为“七出”。
所谓“七出”,又称“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的,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
其中,不顺父母(公婆)是“逆德”,无子是绝嗣不孝,淫是乱族,妒是乱家,有恶疾不能共祭祖先,口多言会离间亲属,盗窃则是反义。
故为人妻者若有此七项之一,夫家即可休弃之。
“有所娶而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有娘家可依,但被休时已无本家亲人可靠。
若此时休妻则置女子于无家可归之地,故不能休妻,属“三不去”即不能离异休弃的原则之一。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3.秦代“不直”罪和“纵囚”罪,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律文中指:( )A.罪应重而故意轻判为“纵囚”B.罪应轻而故意重判为“不直”C.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为“不直”D.不应当论罪而故意论罪为“纵囚”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律的“不直”罪和“纵囚”罪。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法制史单选题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法制史单选题16.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B.《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西周法制。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治国方针是“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汉代中期以后,这一思想才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
选项C错误。
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
选项D错误。
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主要是政治身份的继承,土地、财产的继承是其次。
17.清末修律时,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在“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中表示:“此次编辑之旨,约分四端:(一)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
(二)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
(三)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
(四)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
”关于清末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下列哪一表述是最合适的?()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坚持德治、排斥法治D.抛弃传统、尽采西说【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清末修律。
俞廉三的奏章,“(三)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体现了其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我国国情。
故其属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
18.“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
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名例律”的发展变化。
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 附答案详解
(一)单选1.(2003-1-6)《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答案】D【考点】《法经》的内容和历史地位【详解】本题考查《法经》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中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法经》一共有六篇,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予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
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此二篇列为法典之首。
从体例上看,《法经》为秦汉所直接继承,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并为以后的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
2.(2003-1-7)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答案】D【考点】《大清民律草案》的内容和制定过程,【详解】本题考查《大清民律草案》的内容和制定过程。
《大清民律草案》。
是在清末修律过程中,由沈家本、.伍廷芳、俞廉三等人主持的一项工作。
具体的编撰工作,自1907年起正式着手,聘请当时为法律学堂教习的日本法学家松岗正义等外国法律专家参与起草噩作。
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八月完成全部草案。
司法考试《法制史》精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法制史》精题及答案解析司法考试《法制史》精题及答案解析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司法考试《法制史》精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59.关于外国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罗马法中的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早期采取“限定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了“概括继承”的原则B.法国1875年宪法由《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三部宪法性文件组成,不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法典C.英国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对判例法进行调整、修改D.德意志帝国于1877年1月27日颁布《法院组织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规定审判权由独立的法院行使,审判只服从法律,法官实行终身制【答案】BCD【解析】罗马法中的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早期采取“概括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限定继承”的原则。
所以A是错误的,不应选。
法国1875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1875年宪法由三个宪法性文件组成,分别是《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所以B项是正确的,应选。
英国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判例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对判例法进行调整、修改,现代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门如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C 项说法是正确的。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于1877年1月27日颁布《法院组织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
规定审判权由独立的法院行使,审判只服从法律,法官实行终身制;设置了由区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帝国法院构成的普通法院体系,帝国法院为全国的最高司法审级。
因此,D项说法正确。
(2008年·四川)57.关于古罗马的《十二表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十二表法》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立法成果B.《十二表法》是在总结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成文法C.《十二表法》的“十二表”,是指该法的十二个编目D.《十二表法》的特点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实体法优于程序法【答案】BC【解析】《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也就是说是罗马国家时期的'立法成果,而不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立法成果。
司法《法制史》课后练习试题及答案
司法《法制史》课后练习试题及答案司法《法制史》课后练习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 )A.军法B.祀C.刑法D.士师2[单选题]夏朝解释和谁罪与刑的基本依据是( )A.奉“天”罚罪的法制观B.“明德慎罚”C.“亲亲”.“尊尊”D.“行刑,重其轻者”3[单选题]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A.“刑名从商”B.“听命于神”C.“敬天保民”D.“明德慎罚”4[单选题]西周时,定罪量刑要考虑犯罪的`主观要件,将偶犯称为( )A.非眚B.非终C.唯终D.眚5[单选题]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 )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6[单选题]战国时期,史称“改法为律”者是( )B.商鞅C.韩非D.吴起7[单选题]秦朝九卿中负责司法审判之官是( )A.卫尉B.廷尉C.少府D.奉常8[单选题]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 )A.律B.令C.科D.比9[单选题]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10[单选题]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死于律首,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律典是( )A.《新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1[单选题]“以格代科”,格成为一种法律形式始于( )A.北魏B.北齐C.东魏12[单选题]“官当”之名始出现于( )A.《新律》B.《晋律》C.《北魏律》D.南朝陈律13[单选题]第五次将“服制”列入律典中,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是( )A.《新律》B.《大律》C.《北魏律》D.《晋律》14[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枢机构的重要变化是逐渐形成了( )A.二省制B.三省制C.四省制D.五省制15[单选题]首次区别了律与令的性质的律典是( )A.《新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6[单选题]唐代的律书始作于( )A.武德年间B.贞观年间C.永徽年间D.开元年间17[单选题]唐代最早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减刑的是( )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D.《开元律》18[单选题]宋代将对审判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动,叫做( )A.编敕B.编例C.条法事类D.《宋刑统》19[单选题]金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皇统制》B.《续降制书》C.《大定重修制条》D.《泰和律义》20[单选题]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是( )A.刑部B.在宗府C.宣政院D.审刑院【参考答案】1.A2.A3.B4.B5.A6.B7.B8.C9.A 10.A 11.C12.D 13.D 14.B 15.B 16.C 17.B 18.B 19.A 20.B。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单项选择题1.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称为( )。
A.傅B.别,C.质D.剂2.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3.秦朝强制男性犯人服修城墙、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为( )。
A司寇B.鬼薪,白粲C.城旦,舂D.迁4.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定财物的刑罚是( )。
A赀刑B.赎刑C.夏作D.罚作5.最早确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皇帝是( )。
A汉武帝B.汉文帝C.汉献帝D.汉宣帝6,“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A.《晋律》B.《魏律》C.《唐律》D.《北齐律》7.首创流刑五等之制的是( )。
A.《北周律》B.《北齐律》C.《新律》D.《晋律》8.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中书省9.“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 )的规定。
A. 类推B.法律适用C.法律解释D.自由裁量10.宋代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A.举取B.举债C.负债D.出举11.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没有以下哪些A.依法案有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C.女犯不得刑讯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12.中华法系形成—个完整的体系是在()A.隋朝B.唐朝C.清朝D.明朝13.宋朝路一级设置的司法机关称( )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司C.肃政廉访司D.行御史台14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B.刑无等级C.重典治国D.德主刑辅15 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御史台16 廷杖制度设立于( )。
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7.明代地方省一级的司法机关是( )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使司C.肃政廉访司D.通政使司18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清例律集解附》B.《大清新刑法》C.《大清会典》D.《大清律例》19.“奸党”之条首创于( )A.秦律B.汉律C.元律D.明律20.明朝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汇总
2016单选15.西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事契约关系的发展。
《周礼》载:“听买卖以质剂”。
汉代学者郑玄解读西周买卖契约形式:“大市谓人民、牛马之属,用长券;小市为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长券为“质”,短券为“剂”B.“质”由买卖双方自制,“剂”由官府制作C.契约达成后,交“质人”专门管理D.买卖契约也可采用“傅别”形式16.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出现了诸如晋国赵鞅“铸刑鼎”,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等变革活动。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晋国赵鞅“铸刑鼎”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17.元代人在《唐律疏议序》中说:“乘之(指唐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
”表达了对唐律的敬畏之心。
下列关于唐律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促使法律统治“一准乎礼”,实现了礼律统一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立法技术高超,结构严谨C.是我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D.对古代亚洲及欧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其立法渊源18.南宋时,霍某病故,留下遗产值银9000两。
霍某妻子早亡,夫妻二人无子,只有一女霍甲,已嫁他乡。
为了延续霍某姓氏,霍某之叔霍乙立本族霍丙为霍某继子。
下列关于霍某遗产分配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霍甲9000两B.霍甲6000两,霍丙3000两C.霍甲、霍乙、霍丙各3000两D.霍甲、霍丙各3000两,余3000两收归官府19.1903年,清廷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D.《大清律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多选(无)2015单选16.《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系对周礼的一种评价。
中国法制史司法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是:(a )。
A.律B.令C.法律答问D.廷行事2.秦代君主或皇帝针对一时之事而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c )。
A.式B.法律文告C.令D.程3.秦代的“法律答问”是:(c )。
A.朝廷就某一专门事类正式颁布的法律B.朝廷统一颁布的规定官吏审理案件的准则C.朝廷和地方主管法律的官员对律令所的权威性解释D.各级官吏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告4.秦代的“廷行事”是:( b )。
A.廷就某一专门事类正式颁布的法律B.判案成倒,是秦代的重要法律形式C.各级官吏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告D.朝廷统一颁布的规定官吏审理案件的准则5.辜代的“非所宜言”犯罪所属罪名类型是:( a )。
A.危害皇权罪B.侵犯财产和人身罪C.渎职罪D.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6.秦代的“不直”、纵囚”、“失刑”犯罪所属罪名类型是:(c )。
A.危害皇权罪B.侵犯财产和人身罪C.渎职罪D.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7.下列刑罚中,哪一个属于是秦代的经济刑:( c )。
A.城旦舂B.耐C.费D. 收8.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专门掌司法的职官与机构是:( d )。
A.太尉B.御史大夫C.典客D.廷尉9.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负有监察和亲理诏狱职能的职官是:(b )。
A.太尉B.钾史大夫C.典客D.廷尉1O.秦代诉讼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b )。
A.官诉B.举发C.控告D.自诉11.秦代自诉案件中的“公室告”是指:( a )。
A.控告他人的杀伤和盗窃行为B.父母控告子女盗窃自己财产C.子女控告父母D.奴妾控告主人肆意加诸各种矾罚12.秦代司法机构的审讯记录和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案情报告.在《封诊式》中均称为:( d )。
A.解辞B.廷行事C.式D.墨书二、多项选择1.秦代的徒刑包括:( abcde )。
A.城旦春B.鬼薪、白粲C.隶臣妾D.司寇E.候2.秦代的死刑执行方法有:(cde )。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1)含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试题自测(1)含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于《法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B.《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此中,《杂法》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C.《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代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美确定了重要的基础D.《法经》是战国期间政治改革的重要成就,是战国期间封成立法的典型代表【正确答案】 B【答案分析】此题考察的是《法经》的相关状况。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
它是战国期间魏国魏文侯的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拟订的,在中国立法史上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 .《捕法》 .《杂法》 .《具法》,此中,《具法》是对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法经》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一,《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改革的重要成就,是战国期间封成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期间社会的一种一定。
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上一步完美确定了重要的基础。
【答疑编号6483,点击发问】【该题针对“ 《法经》与商鞅变法” 知识点进行查核】2.战国期间的《法经》是由下边哪位政治家拟订的?()A.李悝B.吴起C.商鞅D.管仲【正确答案】 A【答案分析】此题考察的是中国春秋期间的立法活动。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它是战国期间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宣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拟订的,在中国立法史上拥有重要历史地位。
【答疑编号6484,点击发问】【该题针对“ 《法经》与商鞅变法” 知识点进行查核】3.明朝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3) 含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3)含答案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的描述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十恶制度产生B.“准五服以制罪”C.建立了死刑复奏制度D.“官当”制度确立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内容的变化。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八议”入律与“官当”制度确立;“重罪十条”产生;刑罚制度改革;“准五服以制罪”的确立;死刑复奏制度。
【答疑编号6501,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的发展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为晋律作注的有()。
A.贾充B.刘劭C.张裴D.杜预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晋律》的有关内容。
在《晋律》颁布的同时,律学家张裴.杜预为之作注,总结了历代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经验,经晋武帝批准颁行,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故《晋律》及该注解亦称“张杜律”。
【答疑编号6502,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的发展变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
A.确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B.规定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C.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D.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临时约法》的内容。
《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
作为中国近代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从主流上说,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革命性、民主性。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罗马《十二表法》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诸法分立B.公法为主C.实体法优于程序法D.程序法优于实体法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十二表法》。
罗马《十二表法》的特点为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十二表法》的某些规定虽反映了平民的要求,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知识模块:法制史2.对罗马《十二表法》历史地位的概括,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B.总结了前一阶段的成文法C.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D.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二表法》的历史地位。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许多世纪以来,《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知识模块:法制史3.导致《十二表法》产生的因素很多,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奴隶的反抗B.法学家的决定作用C.元老院强烈要求D.罗马平民的长期抗争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二表法》的制定。
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前,罗马使用的是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
而这使司法官在适用法律时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便于对平民进行司法裁处。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平民经过长期抗争,要求制定明确的成文法并公布于众。
最终,迫于平民的压力,罗马元老院制定了《十二表法》。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知识模块:法制史4.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后,罗马主要使用的是:( )A.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B.公开的成文法C.不成文公开的习惯法D.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十二表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1.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为()A.质剂B.傅别C.婚书D.刑书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的契约主要有两种,一为买卖契约,当时称为质剂。
质剂又分为两种,像买卖奴隶或牲口这样的大买卖,要使用长券,也就是质;诸如买卖兵器或食品这样的小买卖则用短券,即剂。
另一种主要契约是叫做“傅别”的借贷契约。
质剂和傅别虽然都是合同,但两者在形式上不是完全一样的。
2.《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是()A.《囚法》B.《贼法》C.《杂法》D.《具法》答案:D解析:《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
《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
3.宋朝的中央司法机构不包括()A.御史台B.丞相C.刑部D.审刑院答案:B解析:宋朝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袭唐朝时期的制度,中央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其变动主要是刑部的职权扩大,尤其是复核职能增强。
宋太祖建隆年间另设审刑院,是宋朝初期的审判复核机关,同时也拥有的审判权和复核权。
4.大理寺在明清时期的功能是()A.审判机构B.复核机构C.监察机构D.慎刑机构答案:B解析:在明清时期,大理寺负责复核,刑部负责审判,都察院负责监察。
5.唐朝的“三司推事”是会审制度的重要开端,下列关于唐朝会审制度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三司使”审理的是地方上的重大案件B.监察御史作为“三司使”之一C.“三司推事”只负责审理中央重大案件D.对重大死刑案件的“都堂集议”是为表明慎刑答案:C解析:唐代中央或地方发生重大案件时。
由刑部待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有时地方发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则派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为“三司使”,前往审理。
6.“八议”是指封建贵族官僚中的八种人犯罪后,对他们所犯罪行实行减免刑罚的制度。
这种表现封建法律特权思想的制度首次正式入律是规定在哪一律典中?A.《晋律》B.《魏律》C.《九章律》D.《北齐律》答案:B解析:“八议”之法入律在曹魏时期,是封建特权制度正式法律化表现之一。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死刑秋冬行刑最早在汉代确立,而死刑复奏制度始于唐代的死刑三复奏B.宫刑作为死刑的替代刑源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愈演愈烈C.清代秋审、热审是死刑复审制度D.凌迟作为死刑的一种,直到南宋时期才正式成为法定死刑答案:C解析:死刑秋冬行刑最早在汉代确立,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秋天霜降后,冬至前执行,死刑复奏制度是奏请皇上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制度打下了基础。
据此A项表述错误。
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废除宫刑,北朝与南朝相继宣布废除宫刑,自此结束了使用宫刑的历史,据此B项表述错误。
清代秋审、朝审制度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奏制度,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
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举行,目的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前,疏理牢狱,将罪行不太重者决笞杖刑后释放。
据此C项表述错误。
作为死刑的一种,凌迟始于五代时的西辽。
宋仁宗时使用凌迟刑,神宗后成为常刑。
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据此D项表述正确。
8.下列关于唐宋时期法律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唐律中犯罪不管是否被举发,只要是主动到官府投案,就成立自首B.根据《唐律疏议》,除了老幼废疾之人,都可以使用刑讯C.从宋太宗时期开始,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督地方审判,详录囚徒D.首次以法典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的是《宋刑统》答案:C解析:唐律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是自首,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称为自新。
故A项表述错误。
唐律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罪。
一类是具有特权身份的应议、请、减之人;二是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对上述两种人,唐律规定“不合拷讯,皆据众证定罪”,故B项表述错误。
宋代地方州县仍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制度,但从太宗起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监督审判,详录囚徒。
据此,C项表述正确。
《唐六典》首次以法典形式肯定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因此D项表述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9.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
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
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
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
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A.死刑B.迁刑C.城旦舂D.笞一百答案:A解析:秦律规定,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的,即构成诬告罪。
诬告者实行反坐原则,即以被诬告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
甲所受的处罚为死罪,根据秦朝诬告反坐原则,乙应该受到甲被判处的刑罚死罪的制裁。
故本题答案是A。
10.《周礼.秋官》记载:“凡盗贼军,乡邑及空有,杀之无罪”。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的:A.区分故意和过失原则B.区分惯犯和偶犯原则C.罪疑从赦原则D.正当防卫原则答案:B解析:“凡盗贼军,乡邑及空有,杀之无罪”是我国古代区分惯犯和偶犯的规定,故B选项正确。
11.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
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
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
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A.发回原审州府重审B.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C.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D.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答案:答案:B解析:翻异别勘制度是被告推翻原口供而另行安排勘问、推鞫的重审制度。
分为原审机构改派同级他司重审的“移司别推”与上级机构差官重审的“差官别推”两种。
宋哲宗元符三年规定:“大辟或品官犯罪已结案未录问,而罪人翻异或其家属称冤者,听依司别推”。
宋宁宗庆元四年规定:“州狱翻异,则提刑司差官推勘;提刑司复翻勘,则以次至转运、提举、安抚司。
本路所差既遍,则又差邻路”。
但依《宋刑统》卷二十九:“应犯诸罪临决称冤,已经三度审结,不在重推之限。
”南宋时至少有五次以上翻异也要审理之令,表明已不限三次翻异。
因此,选项B正确。
12.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答案:C解析:唐律中的五刑为: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因此,C项正确。
13.清末设立的谘议局,法律地位如何?A.中央咨询机构B.承旨办事机构C.各省咨询机构D.各省地方议会答案:C解析:谘议局是1909年清朝在地方各省设立的,是各省的咨询机构。
14.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答案:D解析:《钦定宪法大纲》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是其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因此,A项错误。
《十九信条》缩小了皇帝的权力而非取消了皇权至上。
因此,B项错误。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中成立的中央咨询性机关,其性质与西方的议会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C项错误。
只有D项符合清末“预备立宪”内容,当选。
15.下面有关罗马法的内容和发展方面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十二表法》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B.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可划分为公法和私法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官方指定“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D.罗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答案:A解析:《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但是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是《国法大全》。
《国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法学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故A项表述表达错误,当选。
16.以下哪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A.《德国民法典》B.《日本民法典》C.《法国商法典》D.《拿破仑法典》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民法典》的意义。
《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习惯也称为《拿破仑法典》。
17.大陆法系分为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支系,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法系的基石,1896年《德国民法典》则构成德国法系的基石。
关于这两部民法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国民法典》强调个人权利为主导思想,《德国民法典》强调国家干预和社会利益B.《法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在民事责任方面实行过失责任与无过失责任并举D.两部法典都保留了封建制度的若干残余答案:B解析:《法国民法典》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强调个人权利为主导的思想,《德国民法典》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强调国家干预和社会利益。
据此A项表述正确。
《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但是没有规定法人制度,《德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据此B项表述错误。
《德国民法典》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对私人所有权进行适当限制,在契约的意志表示方面,意志自由开始受到限制,在民事责任方面实行过失责任与无过失责任并举。
据此C项表述正确。
《法国民法典》制定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保留了旧制度的若干残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法律制度,《德国民法典》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表现在对容克贵族的土地所有权予以特别保护,在亲属法方面带有明显的中世纪封建家长制的残余。
据此D项表述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B。
18.关于英国陪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陪审制度是民主原则在英国司法中的具体体现B.陪审团既可以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判决,又可以对法律的适用提出意见C.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能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时,可以撤销该陪审团,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D.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对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视,陪审制度的运用逐渐受到了限制答案:B解析:英国是现代培审制度的发源地。
这种制度在英国历史上被长期作为一种民主的象征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