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共27页文档
大学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在唐诗发展繁荣的同时,中国诗歌又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新形式──词。
词于初盛唐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
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词,是配合音乐演唱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新诗体,所以,又叫“诗余”。
词即歌词,它跟乐府歌辞的辞是一个字,本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
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
这就是我们今天用以跟诗或曲对称的词。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有密切关系。
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还与酒令著辞有关。
词从孕育、萌生到词体初步建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隋代到初盛唐,传世作品有限,创作呈偶发、散在的状态。
词起源于民间,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前,研究中很难见到民间作品。
直到敦煌卷子中的词曲面世,才补救了这方面的缺陷。
敦煌词创作的早期性与作者成分来源的民间性,使作品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都表现出这些初起的词,初步脱离一般诗歌的大文化系统,开始独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
《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
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诉。
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望江南》:莫扳我,扳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者(这)人折去那人扳,恩爱一时间。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敦煌词造意遣词保存了民间词的素朴风格,富于生活气息。
如《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到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白居易、刘禹锡等较多诗人从事填词,这种文体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自觉。
张志和《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南的景色,渔父的生活,都写得极其生动传神。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人课件
第二、第三:
• 第二、温庭筠以前的词,无论形式风格, 多与诗相近似;到了温庭筠,在修辞和意 境上,才形成诗词不同的风格,词律也更 趋严整。 • 第三、他是诗词过渡期的桥梁。由于他在 词上的创作与成就,成为晚唐词人的代表, 开五代、宋词发展的道路。前人称他为 “花间鼻祖” 。
《忆秦娥》、《菩萨蛮》的作者:
• 此二词,不见于唐人载籍,北宋文人传为 李白所作,但从词中表出现的娴熟的作品, 很难产生于填词初期的盛唐时代,倒是明 代胡应麟说的此词为“晚唐人词,嫁名太 白”(《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 委谈下》),较为切合实际。
中唐的文人词:
• 到了中唐,倚声填词的风气渐渐在文人中 盛行起来,出现了张志和、韦应物、戴叔 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词作者,也 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文人词,其中较为突出 的是张志和、刘禹锡和白居易。
创作:
• 他对文艺多所通晓,凡歌词、书画、击鼓、 吹笛,无不精工,善于汲取各方面的营养 化为已用,《漁歌子》便是借鉴民间的漁 歌而成的。在五首《漁歌子》(又名《漁 父》、《漁父乐》)里,作者对自然景色 和漁父生活,作了非常生动地描写,充分 地表现出他热爱自然的人生观。
《渔歌子》: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四:
• 第四、由温词表现内容的狭窄和秾艳的艺 术风格所决定,词主艳情、香而软媚的传 统格局定型了。
(二)花间派词人
•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的局 势则较为安定。于是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 便联袂自中原南迁。而剑门关内的天府之 国,扬子江畔的鱼米之乡,这万里长江的 上下两岸,天险堪恃,地利可依,正是战 乱时代最理想的割据之处。因此,在这两 块绿洲上立足的前、后蜀和南唐,理所当 然地成了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度。 “西蜀”、“南唐”两大词派先后崛起。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温庭筠
• 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晚 唐善作“侧艳之词”的词人。今存词70余 首,多写闺情。辞藻华丽。风格浓艳,声 律谐和,词意含蓄。但题材比较狭窄,情 致单调,色彩过浓。是近体诗向文人词的 过渡,奠定了“婉约词”的基调。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温词浓艳香软 风格的代表作。通过对一位贵族女子晨起梳妆过 程的描述,含蓄蕴藉地表现了闺中女子盛年独处 的空虚、慵懒和孤寂。辞采华丽,意象绵密,刻 画工细。温词善于运用比兴、象征、暗示、烘托 等手法,创造绵密秾丽的意象、华美的构图和悠 远的情韵,并富有音乐美。温词也偶有清新疏朗 的白描,如《梦江南》(梳洗罢)描写女子清晨 便倚楼相望,直到日落过尽千帆,仍不见意中人 的从期待到失望的心理活动。情景交融,意境浑 成,笔调清新自然。
李煜
•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 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 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 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 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 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 《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 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 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 “往事”的无限留恋。
发展过程
• 兴起:燕乐 • 初唐、盛唐:在民間和部分文人中開始
創作(李白) • 中唐:詞體基本建立(白居易、劉禹錫) • 晚唐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強,藝術趨
於成熟(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煜)
★花间派
•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 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 部文人词选集。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 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他们的 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 人”和“花间派”。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 祖。特点是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 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 有欧阳炯、李珣、牛希济等
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词这种诗歌新形式,产生于民间,确立于中唐,成熟于晚唐五代。
词是唐代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学。
当时称之为“曲子”或“曲子词”,先有曲子(音乐),后有词(文辞),因此要以辞配乐,即按照定型的谱式(词调;分片;定字句;押韵)填写歌词。
一、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1 燕乐的兴起诗与歌是合二而一的。
诗经配的是雅乐,汉魏乐府配的是清商乐,都是先有辞后配乐;唐五代曲子词却是先有乐(配的是燕乐)后有辞。
燕乐是胡乐与中原音乐结合的产物。
胡乐以琵琶为主乐器,配以鼓、板等节奏;中原音乐在保留原先南北音乐因素的同时,更多地吸收胡乐的成分,形成了节奏明快、节拍鲜明、风格新颖的流行音乐。
这就是隋唐燕乐。
2 词的起源词起源于民间,证据是敦煌曲子词。
早期民间词,短小,朴素无华,不拘于字数、韵脚,有民歌味。
早期文人词,小令,如张志和《渔父》、白居易《忆江南》,通俗流畅。
二、花间词人:温庭筠1 《花间集》第一部文人词总集。
18位作家,500首词。
编成于十国后蜀时期。
其中既收晚唐作品,也有后蜀词作。
主要内容是男女情爱,风格艳丽。
这就是花间派的由来。
2 温庭筠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作家,是词由民间转入文人手里的确证。
他生活在晚唐,并未到蜀中与后蜀词人相处。
但是,后蜀词人奉他为宗主,所以他在《花间集》中,名列首位,入选66首词作,占1/8多。
他的词作以写女性情态之作最突出,脂粉味太重,香喷喷软绵绵,给人以性的暗示和挑逗。
花间派词人中,“温韦”并称。
韦庄词风格近于温庭筠,表现上虽有区别,内容上大致雷同。
三、南唐词人:李煜十国中的南唐词人没有合集。
重要词人有三位:冯延巳,李璟,李煜。
他们的作品共同写的是相思和忧伤之情。
后主李煜的作品有个性有特点。
李煜词发展了词的白描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他的真情实感,在词中得到了流畅自如的表达。
表现在:A 国破家亡的不幸,让人感动;B 挥洒自如的本色美,让人叫绝;C 人生悲剧性的反思,让人共鸣。
四、花间、南唐词人比较在创作倾向上,花间重娱乐,南唐重抒怀;在词作表达上,花间重场面,南唐重辞意;在风格上,花间艳丽,南唐疏淡;在格调上,花间俗气,南唐雅致;在影响上,花间婉约,南唐深情。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三)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1、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 不幸,非常感人;
2、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 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
3、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 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2、欧阳炯、李珣等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一、南唐词人:主要有元老冯延巳,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
二、李煜 (一)生平情况
李煜(903-960)字重光,25岁嗣位南唐国主, 39岁国破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三年,被宋太宗 赐药毒死。今存词三十余首。他多才多艺,诗文 书画音乐,均有很高的造诣。
二、燕乐的兴起 唐代音乐有三种类型:雅乐、清乐、宴(燕)乐。 燕乐之起可追溯到北朝。中原音乐吸收了胡乐的成分,胡乐也吸收了汉乐的
成分,融合渗透,形成了包含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外族乐等多种因素, 有歌有舞,有新有旧,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隋唐燕乐。
三、词的起源
配合燕乐演唱的歌辞并非一种,除长短句外, 还有齐言的声诗。前者依乐曲制作文辞,后者选诗 配乐,两者并行于世。同时又有一部分声诗,乐工 在演唱过程中,为与乐曲更好配合,杂以和声、泛 声等成分,后来演变在长短句词调。这一部分词在 产生过程中,经由声诗一环过度而成,在唐五代词 调中约占十分之一。考察词的起源,既应看到部分 词调这一形成过程,又不可以偏概全,认为词即由 五七言近体诗进化而成。
使之难以入睡,真是重重国忧,纷纷离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 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晚唐五代词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一、燕乐的兴起1、词的概念词是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诗体。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燕乐歌唱的歌词,在唐代称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
词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亦称乐章、歌曲、倚声、琴趣等。
2、词与诗的区别:形式和体制上:1]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不同。
汉魏乐府:先有歌辞,后配乐。
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有词,是“倚声填词”。
2]所配的音乐类型不同。
汉魏乐府是清商乐,而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
燕乐是中原音乐融合胡乐(主要是西域音乐)的产物。
雅乐——清乐——宴(燕)乐审美特质上:隐约含蓄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缪钺先生《论词》归纳了词不同于诗的四个特征如下:一曰其文小诗词贵用比兴,-------而词中所用,尤必取其轻灵细巧者。
······因此,词中言悲壮雄伟之情,亦取资于微物。
····盖词取资微物,造成一种特殊之境,借以表达情思,言近旨远,以小喻大,使读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也。
二曰其质轻·····所谓质轻者,非谓其意浮浅也,极沉挚之思,表达于词,亦出之以轻灵,盖其体也。
·····故凝重有力,则词不如诗,而摇曳生姿,则诗不如词。
词中句调有修短之变化,亦有助于此。
例:晏几道《鹧鸪天》词、杜甫《羌村》诗。
三曰其径狭文能说理叙事,言情写景;诗则言情写景多,有时仍可说理叙事;至于词,则惟能言情写景,而说理叙事绝非所宜。
此虽因调律所限,然与词体之特性亦有关系。
·····盖词为中国文学体裁中之最精美者,幽约怨悱之思,非此不能达,然亦有许多材料及辞句不宜入词。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音乐融合胡乐(主要是西域音乐)的
产物。
二、词的起源
燕乐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酒令著词 有关。
1、词的起源跟唐代经济发展、五七言诗繁荣、
2、词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大多为民间 词作品。其拙朴的风格,保存了早期词的 原貌,同时还具有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 特征。
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共语。
纤之玉指,拍按香檀。无不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
内容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词风自然缛采轻艳,绮靡温馥,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
里之倡风。” 在这种生活背景和文艺风气下所写的词都是供歌筵酒席宴演唱,
二、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精通音律,是晚唐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
蕴蓄于中也。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 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声,空阶滴到明。 梧 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片
浓丽,下片疏淡。通篇自昼至夜,自夜至晓。其境弥幽, 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迨至夜长衾寒之时, 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展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 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从
人不胜伤悲。此词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
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
词直”,“似直而纤”,别具风味。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一、冯延巳的词
冯延巳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人之首,其词内容
虽不出花间词范围,仍以相思离别、花柳风情为 题材,但却能着力表现人物的心境意绪,造成多 方面给的启示与联想。王国维《人间词话》谓冯 词“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 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 外”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温韦词的比较:
温庭筠是托物寄情。 温词非常客观,很少作主观的表达,多是描摹 图画,并不直接表达情感,用美感的联想加 深了词的意境。 韦庄是直抒胸臆。 韦词有了主观的抒情,以他真诚执着的情感直 接给读者带来感动,也使词从此脱离了“艳 歌”的地位。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五代词以西蜀和南唐为中心。西蜀词坛主要 以花间词派为代表,南唐词人主要有冯延巳、 李璟、李煜,高峰晚于西蜀。 前蜀907~925,后蜀933~965,南唐937~ 975。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 东。
后期作品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后期作品
2、李煜词的艺术创新
(1)李煜词用血泪抒写亡国破家的不幸,抒 情色彩相当强烈。
词的初创 与 晚唐五代词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燕乐的兴起
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 为燕乐。
——沈括《梦溪笔谈》
隋唐时期,原产于西域的“胡乐”传入中原, 与汉族原有的俗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 音乐——燕乐。
词的别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
四、唐代民间词
现所见唐代民间词多出自敦煌石室。 敦煌词多写男女之情,形成词的传统。 也有其他题材,内容丰富,保留了民间词的 原始面貌。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 (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照花前后镜, • 花面交相映。 • 新帖绣罗襦, • 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赏析
“小山重叠”,兴起人远之感;金明灭, 牵动别久之思。次句,写鬓丝撩乱,见出人 未起之容仪。 • 这句作者用云喻发,用香、用雪,即从气味、 颜色上来状妇人之美。 • “欲度”二字下得好,写出鬓之欲度未度的 散乱状态
全词的内容————全首从人物之态度、动作、 衣饰、器物作客观描写,而离愁别恨自萦绕 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
梦
江
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临镜梳妆,着意修饰,望眼欲穿,哀感失落。 特色————通俗易懂、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耐 人咀嚼。
孤独楼台、点点的船帆、悠悠流水、远远的小洲,都 耐人寻味,有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温词的风格
1 温词的风格以秾丽绵密为主, 多用比兴,以景寓情。 善于创造词的意境 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 句法的参差,韵律的繁变,情景的交融
第一节 词的产生及发展 一、词的含义:
“词乃配合燕乐歌唱之歌辞”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燕乐歌唱的 歌词,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 句的诗体。在唐代称为曲子词,后来简称 词。 词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亦称乐章、 歌曲、倚声、琴趣等。
中国诗乐结合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以前“雅乐”,所用的乐器, 主要是钟、鼓、琴、瑟。
第二阶段:汉魏六朝“清乐”,所用的 乐器主要是丝竹,即筝、瑟、箫、竽。 第三个阶段:隋唐“燕乐”,所用的乐 器有箜篌、琵琶、笛、铜钹、铜鼓、腰鼓、 羯鼓、驼铃等。
二
• • • • • 1 2 3 4 5
词与诗的区别
句式: 齐言与杂言 音乐:雅乐、清乐、燕乐 格律:平仄粘对与四声分明 押韵:一韵到底与多韵、限韵、换韵、互韵 风格:诗庄词媚 诗雅词俗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
(四)艺术风格 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
媚,充溢脂粉气。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
欧阳炯《花间集序》描述西蜀词人的创作情景: “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 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三、敦煌曲子词 (一)基本知识: 1.作者范围广泛,多下层,时间大抵自武则天末年
至五代。 2.最重要抄卷《云谣集杂曲子》,收词30首,时间
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三、敦煌曲子词 (二)题材内容上:界域宽广,词多言闺情风月。 1.敦煌词虽多写男女情,但有更广泛取材。如写坚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燕乐的兴起
(2)燕乐起于北朝→统称胡乐的边地及境外音乐 传入内地。
以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形成繁复曲折的曲调,
同时配有鼓类与板类节奏乐器。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燕乐的兴起 (3)配合燕乐演唱歌辞除长短句形式的歌辞外,
还有齐言的声诗。 ①前者依乐制辞,后者选诗配乐,两者并行于世。
发展。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四、早期文人词
盛唐和中唐的一些诗人如韦应物、白居易、
刘禹锡等,向民间词学习,开始了词的创作。
(P474—P475)
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
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四、早期文人词
还具有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特征。
12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3、燕樂的産生 ●文化大融合背景下的音樂融合:中原音樂、江南 音樂、西域音樂、域外音樂 ●沈括《夢溪筆談》:自唐天寶十三載,始詔法曲 與胡部合奏。自此樂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樂爲 雅樂,前世新聲爲清樂,合胡部者爲宴樂。 ●郭茂倩《樂府詩集》:唐武德初,因隋舊制,用 九:一曰讌樂,二曰清商,三曰西涼, 四曰天竺,五曰高麗,六曰龜茲,七曰安國,八 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國,而總謂之燕樂。
二、詞的起源
1、燕樂的歌詞形式 ●長短句 ●五七言絕句(旗亭畫壁) ●和聲、泛聲變成實字的長短句 2、教坊與詞調 ●唐代的音樂機構:太常寺太樂署、左右教坊 ●職責分工:凡祭祀大朝會則用太常雅樂,歲時宴饗則用 教坊(《宋書•樂志》) ●教坊的壯大:教坊自唐武德以來,置署在禁門以內。開 元以後,其人浸多„„散樂本隸太常,後稍歸教坊。 (《宋書•樂志》)
三、韋莊
1、生平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韋應物四代孫。以詩名, 因《秦婦吟》得名“秦婦吟秀才”。乾寧元年(894)年進士及第, 授秘書省校書郎。乾寧四年(897)與李洵宣慰西川,結識西川節度 使王建,回長安後改任左補闕。天復元年(901),離朝爲王建西川 節度使府掌書記。天祐四年(907)朱溫篡唐,奉王建爲蜀帝,爲宰 相。存詞54首,後人輯爲《浣花詞》。 2、風格 ●以白描爲主要手法,筆調清新,感情真摯 ○《思帝鄉•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 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 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菩薩蠻》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 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 鄉須斷腸。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词即歌词,它跟乐府歌辞的辞是一个字,本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
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
这就是我们今天用以跟诗或曲对称的词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有密切关系。
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也就在于以辞配乐,是诗与乐在隋唐时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
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
燕乐的乐器以琵琶为主,音律变化繁多,五七言诗体不容易跟它配合,长短句的歌词就应运而生。
词在内容、手法和声律上都显着地受到近体诗的影响。
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还与酒令着辞有关。
词起源于民间,敦煌词是一种证明。
词体在民间兴起并广泛流传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诗人,开始了对这一新形式的尝试。
在唐代文人词中,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是较早的作家。
元和以后,作词的文人更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萧湘神》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巴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频。
——刘禹锡《忆江南》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第二节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一、《花间集》的编辑及花间词派、花间词风五代后蜀赵崇祚辑于广政三年(940)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人词500 首,编为《花间集》十卷。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
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其中温又有“花间鼻祖”之称。
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得名。
词的初创和晚唐五代词
第二节
温、韦与花间词派
一、温庭筠的生平与思想作风 温(812?-866?)本名岐,字飞卿,“温八叉”, “温钟馗”。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过陈 琳墓》)。 二、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 把词的格律规范化,使词的风格、体裁和诗截然 分开,使词体独立。
三、温词的特征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美的 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 眼泪。”(法国 缪塞)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1、描写范围
后主词由唐五代词写女子爱情、相思离别,扩展 到直接用词抒写亡国之痛,描写“天上人间”的 广阔境界,使词成为可以抒情言志的新体诗。 2、语言 不假雕饰,自然天成。清人周济《介存斋论词杂 著》:“李后主词,如马生驹,不受控捉。毛嫱、 西施,天下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佳,粗服 乱头,不掩国色。(温)飞卿,严妆也;(韦) 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2、花间词:《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最早 的文人词集,其中收入的多是五代词人,被称为 花间词人或花间词派。又因他们多是西蜀文人, 故称为西蜀词人。 《花间集》共十卷,收集了温、韦等十八家词人 的五百首作品,是规模最大的唐五代文人词总集。 叶嘉莹: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爱情相思、伤春怨别。 《花间集》,宋人奉为词的鼻祖,其婉丽绮靡的 词风,被宋人当作词的正统。
四、韦庄的生平和创作 韦庄(836?—910?),字端己。 《秦妇吟》:“内库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 骨”——“秦妇吟秀才”
第二讲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花間詞人的創作
• 五代 歐陽炯《花間集序》:綺筵公子,
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牋,文抽麗錦; 舉纎纎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絶之 辭,用助嬌嬈之態。自南朝之宮體,扇 北里之倡風。
花間詞派的特點
• 縟采輕艷,綺靡溫馥 • 《花間集序》: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
巧;裁花剪葉,奪春豔以争鮮。
溫庭筠
• 溫庭筠(812—866),
• 雙調,四十五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謁金門
• 宋 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元宗樂府
辭云:“小樓吹徹玉笙寒”,延巳有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皆為 警策。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 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若陛下 小樓吹徹玉笙寒。”元宗悅。
李煜
• 李煜(937—978),
字重光,初名從嘉, 自號鍾山隱士,又號 蓮峰居士,徐州人。
浪淘沙
• 宋 蔡絛《西清詩話》:南唐李後主歸朝
後,每懷江山,且念嬪妾散落,鬱鬱不 自聊。嘗作長短句……含思淒婉,未幾 下世。
虞美人
• 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
虞美人
• 宋 王銍《默記》卷上:後主在賜第,因
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 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 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 云。
時後主於群花間作亭,彫鏤華麗而極迫 小,僅容二人,每與后酣飲其中。
搗練子
• 例作征婦懷念征人之詞。二十七字,三
平韻
破陣子
• 宋 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
部,秦王(李世民)所製,舞用二千人, 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 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 也。 • 雙調小令,當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為之。 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韻
一作廷筠,又作庭雲。 本名歧,字飛卿,太 原祁人。 • 第一個大量寫詞的晚 唐文人,花間詞派鼻 祖,傳統香軟詞風的 重要奠基者 • 《握蘭》《金荃》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
李煜词的特征:本真,自然。
①性情的本真自然:用真性情、真血泪写成,非常感人。 ②情感充沛: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一任真实情感奔涌 倾泻,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③手法、语言本色自然:多用白描和口语,不加雕琢,自 然流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二)“婉约”为宗探由―――词作为娱乐文化的产物 1、听者的娱乐需求: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周密《武 林纪事》) 2、演唱者的性别取向: (1)唐代唱者男女皆有
李清照《词论》:‚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 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 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 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 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 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 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2、李璟(916-961) 情感真挚,境界阔大,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 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三、李煜 (937-978)
其人和其词以39岁被俘为囚分为前后期。 1.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歌舞宴乐、男女恋情、离愁别恨,风格 绮艳,不出花间习气:《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菩萨蛮· 花明月 暗笼轻雾 》等。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 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2)题材相对宽泛: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在唐代发展繁荣的同时,中国诗歌又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新形式──词。
词于初盛唐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
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燕乐的兴起词的起源早期民间词早期文人词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有密切关系。
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兴盛,为适合市井需要的各种艺术的萌生与成长,提供了温床,“歌酒家家花处处”(白居易《送东都留守赴任》)的都市生活,不仅孕育了词,而且推进其发展与传播。
但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这些异于一般诗歌的特点,是由它“排比声谱填词,其入乐之辞,截然与诗两途”(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五)所造成的。
所以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也就在于以辞配乐,是诗与乐在隋唐时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
中国诗歌有与音乐相结合的传统,但各阶段辞与乐的性质及其配合方式有所不同。
汉魏乐府,一般是先有歌辞,后以音乐相配。
而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有辞。
汉魏乐府所配的是清商乐,而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
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云: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
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沈括指出迄至唐代所出现的三种类型的音乐:雅乐、清乐、宴(燕)乐。
雅乐属于周秦古乐系统,与俗乐相对,用于郊庙祭享,跟配合俗乐的词没有多大关系。
清乐在汉魏有平调、清调、瑟调,称相和三调,或清商三调(即宫调、商调、角调),行于中原。
“晋朝播迁,其音分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乐又与江南吴歌、荆楚西声相结合,在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得到长足的发展。
成为南朝音乐的主体;复又随政治上的南北统一,成为隋唐七部、九部或十部乐中的一部。
晚唐五代词
四、晚唐五代词(一)词的起源和发展词大约是在初唐产生、从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新诗体。
词即歌词,它跟乐府歌辞的辞是一个字,本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
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
这就是我们今天用以跟诗或曲对称的词。
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如[菩萨蛮]、[念奴娇]等。
由于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臵、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
比之五七言诗,词最显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子都长短不齐,因此又称为“长短句”。
为了乐曲的反复吟唱,每调一般分为上下二阕,称为上阕、下阕,或上片、下片。
也有不分阕的单调,如[十六字令]、[望江南]等小令。
至于分作三片、四片的长调,如[瑞龙吟]、[莺啼序]等就更少了。
配合词调的音乐主要是周、隋以来从西北各民族传入的燕乐,同时包含有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清商乐。
燕乐的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有二十八调,音律变化繁多,五七言诗体不容易跟它配合,长短句的歌词就应运而生了。
(二)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1、中唐以后,文人写词逐渐增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到晚年方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
温词现传六十首,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
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旧罗襦,双双金鹧鸪。
2、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
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
花间词人里的韦庄,向来和温庭筠齐名。
他的词风格清新明朗。
如[思帝乡]用白描的手法写一个天真烂漫追逐爱情的少女,比之其他花间词人作品里的妇女形象生动得多。
(三)李煜及南唐其他词人五代时期有几个与花间词人同时而稍晚的词家集中在当时南唐的首都金陵,这就是一般文学史所称的南唐词人。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共29页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பைடு நூலகம்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