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症诊疗指南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失眠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失眠障碍一、概述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s)是指尽管有适宜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依然对于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引起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的一种主观体验,可单独诊断,也可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共病。
失眠障碍的患病率为 10%~20%,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和失眠障碍家族史等。
失眠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事业发展,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已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心身健康问题。
二、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一)分子遗传学机制失眠障碍的遗传度为 30%~60%。
候选基因研究指出,Apoε4、PER3、HLADQB1*0602 及5HTTLPR 基因可能与失眠有关。
(二)过度觉醒假说失眠障碍患者可能处于高觉醒状态,表现为 24 小时新陈代谢率和心率增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睡眠及清醒时脑电频率增快、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期延长。
(三)3P 假说3P 假说又称Spielman 假说,是用来解释从正常睡眠到慢性失眠进程的认知行为假说。
包括失眠的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如年龄、性别和失眠易感性)、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如生活事件和应激事件)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如不良行为和信念)。
(四)刺激控制假说该假说认为,如安静黑暗的环境是促进睡眠的相关刺激,而如使用手机或焦虑担忧是阻碍睡眠的刺激,当促进睡眠的因素不足或阻碍睡眠的因素增多即可导致失眠。
失眠的刺激控制治疗就是要将阻碍睡眠的刺激与睡眠分离,并重新建立促进睡眠的刺激与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五)认知假说慢性失眠患者往往存在与失眠相关的不良认知模式,如容易出现与睡眠障碍相关的过度担心和不愉快的侵入性思维。
失眠的认知治疗在于重塑这些适应不良的认知过程。
(六)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失眠继发于某些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而出现的失眠,一旦原发疾病得到缓解或治愈,失眠问题也大多会缓解或消失。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节选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节选作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09期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
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规范化的成人失眠诊疗框架。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师在参照本指南时仍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失眠的诊断失眠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
●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上述症状。
●患者主诉至少下述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①疲劳或全身不适;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⑥兴趣、精力减退;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⑧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⑨对睡眠过度关注。
失眠治疗的干预方式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目前,国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执业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多,单纯采用CBT-I也会面临依从性问题,所以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
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失眠药物治疗的具体建议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
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32
5HT拮抗/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推荐剂量:睡前8 mg
特点:吸收快(0.75~0.94 h),半寿期短(1.3 h);对认知影响小、反弹性失眠和滥用少
※用于入睡困难者
Mayer G, et at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6-month nightly ramelte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s with
24
non-BZRAs
扎来普隆、唑吡坦、唑吡坦 CR 和Indiplon选择性激活含 1亚单位的GABA-A受体, 但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没 有这种选择性
平滑的边缘表示不使受 体发生适应性改变
主要优势:对1作用有选择性,故副作用少。但是,不能消除苯二氮卓样副作用: 耐受、依赖、跌到、认知损害、白天功能损害、睡行症状、交通事故增加、疗效 逐时下降…….管理同苯二氮卓类
① 疲乏或无精力 ② 日间困倦 ③ 认知损害(例如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④ 情绪不稳(例如易激惹、烦躁) ⑤ 儿童行为问题(多动、冲动、侵略性等) ⑥ 职业功能受损 ⑦ 人际/社会功能受损 ⑧ 学习能力受损(儿童) ⑨ 对看护者或家庭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儿童)
14
※失眠障碍诊断标准( DSM-V )
Sullivan SS. Insomnia pharmacology. Med Clin N Am 2010, 94:563–580.
28
新型抗抑郁药(欧盟批准,FDA尚待批准) 兴奋ML1和ML2,拮抗5-TH2C 对急慢性抑郁性失眠者的睡眠均有促进,加速入睡、
减少觉醒、增加SWS睡眠
※优点:无宿醉、不加重白天抑郁
Neuropsiquiat r 2010; 68(4): 666-675.
中国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二)干预方式
失眠的干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明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
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 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 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 为治疗(CBT-I)。
2. 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 现上述症状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 2nd ed,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Westchester:One Westbrook,2005
➢ 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用于发作性睡病和日间 睡眠过度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 体动记录仪:替代评估夜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模式
➢ 神经功能影像学:诊断与鉴别开拓新视野但设备昂贵,难 以推广
• 失眠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2.3):
1. 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 、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无恢复感睡眠
会持续2~6年 一半以上中重度症状者病程超过2年 经过各种纵向报告我们得知,高达80%的严重
失眠者病情并没有得到缓
多分类系统:ICSD-2、DSM-Ⅳ、ICD-10
按表现形式分:入睡难、长时觉醒/早醒、浅睡
、矛盾性失眠、无休息感性失眠或兼而有之
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
按程度分:轻、中、重
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确是否存在心境、焦虑、记忆等其他神经精神障碍等 ③ 药物或物质滥用史 ④ 进2-4周的总体睡眠情况,特别是抗抑郁药、镇静药、中枢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专家于2006年发表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并于2018年发表了更新版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指南”)。
该系列共识、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越来越全面、规范、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失眠诊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失眠相应新型治疗药物的上市、新型诊疗方法的出现和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丰富。
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牵头,并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经广泛讨论后形成《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6月8日正式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
相比于2017版指南,2023版指南的主要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的临床评估内容;(2)更新了失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推荐意见;(3)新增了失眠的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推荐意见;(4)新增了青少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伴有或共病其他疾病人群失眠的治疗推荐意见。
新版指南在内容上更丰富,且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更具临床指导价值。
以下简要介绍部分章节的核心内容。
失眠的临床评估2023版指南指出,失眠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等手段。
对于每一例患者都应仔细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的病史采集应包括失眠表现形式、失眠程度、病程、失眠诱发和加重-缓解因素、睡眠觉醒节律、治疗情况及其他。
例如,失眠表现形式包括入睡情况、夜间觉醒次数、早醒及睡眠中异常动作和行为情况;日间功能损害是否有精神和体力状态、工作和学习情况,有无日间思睡。
失眠程度包括平均每周失眠的次数,每晚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持续时间、最后醒来的时间等。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涵盖与睡眠医学相关的多个科室(包括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的睡眠医学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以编制适合国情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特别是睡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和管理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并检索国内外的主要电子数据库(1999年7月至2015年9月)以获取相关文献。
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词为“失眠”及与失眠相关的评估、检测和治疗等内容的关键词。
二、推荐等级本指南采用了与AASM指南相同的文献证据级别以及推荐等级即“标准(Standard)”、“指南(Guideline)”和“临床建议(Option)”。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的失眠症定义、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等资料也作为“标准”来推荐。
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在既往文献中可能找不到依据,或现有文献的结论相互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进行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一、本文概述失眠症,即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或早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中医临床实践在失眠症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
本文旨在总结失眠症的中医临床实践,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指南。
本文将首先介绍失眠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阴阳失衡等方面。
接着,将详细阐述中医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辨证论治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治疗失眠症的具体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以及生活调护和情志调摄等综合性干预措施。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失眠症的中医临床实践,掌握失眠症的中医诊疗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也希望能为中医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医在失眠症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失眠症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不寐”“目不瞑”等,其病因多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诊断失眠症,注重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四诊并用,综合分析病情。
望诊方面,医者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外在表现,以判断其内在病变。
如患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可能提示气血亏虚;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可能提示阴虚火旺。
闻诊方面,医者通过听患者声音、嗅其气味来判断病情。
如患者声音低微,言语无力,可能提示气虚;声音高亢,口臭便秘,可能提示胃热炽盛。
问诊方面,医者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以获取更多关于病情的信息。
如询问患者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等典型失眠症状,以及是否有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等其他伴随症状。
切诊方面,医者通过切按患者的脉搏,以感受其脉象的变化,从而判断脏腑气血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
如脉象细数,可能提示阴虚火旺;脉象沉迟,可能提示阳气不足。
中医院不寐诊疗方案

不寐(失眠)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无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和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
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1)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2)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3)睡眠质和/或量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不寐多梦,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
(2)痰热内扰:胸闷心烦不寐,头重目眩,厌食呕恶,暧气吞酸,苔黄腻,脉滑数。
(3)阴虚火旺证:心烦,入睡困难,甚则彻夜难眠,多梦,心悸不安,腰膝疲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4)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饮食无味,肢倦神疲,舌质淡,脉细弱。
(5)心胆气虚: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治疗1>辨证治疗(1)肝郁气滞证症状:不寐多梦,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方药: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越鞠丸加减。
方药举例:柴胡15〜25g,半夏10g,夏枯草20g,黄苓10g,夜交藤30g,炒枣仁50g,生龙骨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茯神20g等。
若肝郁化火,目赤耳鸣,口干而苦,舌红,苔白,脉弦数,可加龙胆草10g,桅子10g,泽泻10g,车前草10g;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欲狂,大便秘结者,可加天麻10g、钩藤20g、大黄(后下)15g、芒硝5g(冲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活众多的白领和年轻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会出现晚上难以入睡形成失眠,白天会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
睡眠障碍由哪些原因引起
第一:不良的生活习惯
现代人其实都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等,具体如下:
1、喝太多咖啡。
很多白领都喝很多的咖啡或者茶叶来提神,但是这些饮品喝多了容易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最好不要过量饮用,并且在睡觉之前的几个小时也不要喝;
2、睡前抽烟。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这对我我们提高睡眠质量非常的不利;
3、过量喝酒。
酒精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会降低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千万别过量喝酒,同时也不要在睡前喝酒,如果喝酒可以喝积安堂枣花蜂蜜水解酒;
4、睡前精神兴奋或者紧张。
我们在睡觉之前最好能够放松一下,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安静的看一会书,最好不
要在睡前看球赛、吵架或者运动;
5、白天睡太多。
白天睡太多,很容易晚上就会睡不着;
6、睡前吃太饱。
太晚吃晚餐或者是睡前吃太饱,容易令我们睡不好。
所以晚餐应该早点吃并且别吃太饱或者是过于油腻;
7、作息不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候睡觉,不要轻易打乱。
第二: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范围非常的广,常见的就有失眠症、多动腿综合症等等。
失眠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晚上难以入睡,白天精神萎靡。
日常生活中郁结的负面情绪,例如焦躁、抑郁、身体疾病等等,都是引起失眠症的原因之一。
睡眠呼吸到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指的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是没有感觉
的,但是他会中断我们的睡眠,所以令我们睡眠不好。
如果患有这种疾病,那么一定要立即进行治疗,否则会危害到我们的生命。
多动腿综合症:这指的是患者在睡觉的时候会进行无意识的活动腿部,这就会导致腿部鸡肉出现疼痛和不适应,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第三:其他疾病
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身体患有一些疾病也是会影响睡眠的。
例如患有一些身体疼痛的疾病,如风湿病、胃病等等;一些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等,这些也会令我们睡眠不好;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例如哮喘病等等,睡眠不好就很常见了。
睡眠障碍症诊疗指南
1.生活要有规律:要制定一套合理的作息时间,而且也可以根据天气世界的变化来调整这方面的时间,遵从中医的自然法则,要做到呵护自然规律的休息时间,像在晚上的时候可以十点半就开始入睡,然后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了,在中午的时候可以小休息一段时间,但是中午的觉不要睡的太久,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起来,这样才有利于睡眠。
2、饮食要注意: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饮食,饮食不良也是很容易会引发失眠症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他们新陈代谢的能力以及慢慢的下降了,所以在对于调节方面还是很难转换,应该要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也少吃海鲜,最好是在饮食上吃得比较清淡点比较好,这样才不会容易引发失眠症的情况。
3、尽量不熬夜:由于现在社会竞争的激烈,这也就导致很多人在白天工作了以后,回到家里面还要继续加班的情况,得到晚上就靠浓茶,或者是咖啡了提神,这样方便他们能够继续的工作,长期这样的话,会打乱人的生物钟的情况,所以在睡觉之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一些具有兴奋方面的饮料。
而且也要避免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帮助睡眠的方法
1.核桃、杏仁、开心果
核桃富含色氨酸,而色氨酸可以促进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分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
杏仁富含镁元素,而镁元素是深度睡眠的必要矿物质。
开心果富含维生素B6,这种维生素和色氨酸一样,可以促进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产生。
2.生菜
找一片比较大的生菜叶,放在一杯水中煮15分钟,然后放入一点薄荷,吃完你就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3.火鸡
火鸡也是一种著名的催眠食物。
面对一盘焦香美味的火鸡,很多人可能大快朵颐,一不小心吃多了,反而不利于入睡。
不过,火鸡富含色氨酸,如果适量食用,确实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4.香米
据说,白米具有非常好的降压作用,可以让人沉入梦乡。
不过,根据《美国临床营养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香米的催眠作用更好,可以让人更快入睡。
5.不含咖啡因的药草茶
睡觉之前,最好不要摄入咖啡因,所以要避免那些含有咖啡因的茶水;喝一杯温热的甘菊茶就好,可以起到安眠的
作用。
6.蜂蜜
蜂蜜可以提高胰岛素水平,让色氨酸更容易进入大脑中,改善睡眠。
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它能够发挥镇静的功效。
牛奶中的钙能帮助大脑充分利用这种色氨酸。
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好是喝一杯加入积安堂枣花蜂蜜的牛奶,安眠效果最好。
7.麋鹿肉
根据《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麋鹿肉的色氨酸含量几乎是火鸡的两倍!所以,晚上吃点麋鹿肉应该对促进睡眠很有帮助。
8.三文鱼、金枪鱼
这两种鱼都富含维生素B6,可以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调节睡眠,克服睡眠障碍。
9.钙
钙并不是一种食物,不过缺钙之人的失眠概率比普通人高;钙元素可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因此,如果想要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钙麦片、酸奶等。
10.乳蛋饼
乳蛋饼主要由籼稻、黄油烹制而成,黄油可以给人体补充钙元素,促进睡眠。
为了更大程度地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往乳蛋饼中加入三文鱼,补充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