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症诊疗指南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失眠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失眠障碍一、概述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s)是指尽管有适宜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依然对于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引起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的一种主观体验,可单独诊断,也可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共病。
失眠障碍的患病率为 10%~20%,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和失眠障碍家族史等。
失眠障碍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事业发展,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已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心身健康问题。
二、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一)分子遗传学机制失眠障碍的遗传度为 30%~60%。
候选基因研究指出,Apoε4、PER3、HLADQB1*0602 及5HTTLPR 基因可能与失眠有关。
(二)过度觉醒假说失眠障碍患者可能处于高觉醒状态,表现为 24 小时新陈代谢率和心率增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睡眠及清醒时脑电频率增快、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期延长。
(三)3P 假说3P 假说又称Spielman 假说,是用来解释从正常睡眠到慢性失眠进程的认知行为假说。
包括失眠的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如年龄、性别和失眠易感性)、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如生活事件和应激事件)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如不良行为和信念)。
(四)刺激控制假说该假说认为,如安静黑暗的环境是促进睡眠的相关刺激,而如使用手机或焦虑担忧是阻碍睡眠的刺激,当促进睡眠的因素不足或阻碍睡眠的因素增多即可导致失眠。
失眠的刺激控制治疗就是要将阻碍睡眠的刺激与睡眠分离,并重新建立促进睡眠的刺激与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五)认知假说慢性失眠患者往往存在与失眠相关的不良认知模式,如容易出现与睡眠障碍相关的过度担心和不愉快的侵入性思维。
失眠的认知治疗在于重塑这些适应不良的认知过程。
(六)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失眠继发于某些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而出现的失眠,一旦原发疾病得到缓解或治愈,失眠问题也大多会缓解或消失。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节选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节选作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09期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
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规范化的成人失眠诊疗框架。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师在参照本指南时仍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失眠的诊断失眠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
●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上述症状。
●患者主诉至少下述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①疲劳或全身不适;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⑥兴趣、精力减退;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⑧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⑨对睡眠过度关注。
失眠治疗的干预方式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目前,国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执业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多,单纯采用CBT-I也会面临依从性问题,所以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
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失眠药物治疗的具体建议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
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32
5HT拮抗/再摄取抑制剂 (SARIs)
※推荐剂量:睡前8 mg
特点:吸收快(0.75~0.94 h),半寿期短(1.3 h);对认知影响小、反弹性失眠和滥用少
※用于入睡困难者
Mayer G, et at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6-month nightly ramelteon administration in adults with
24
non-BZRAs
扎来普隆、唑吡坦、唑吡坦 CR 和Indiplon选择性激活含 1亚单位的GABA-A受体, 但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没 有这种选择性
平滑的边缘表示不使受 体发生适应性改变
主要优势:对1作用有选择性,故副作用少。但是,不能消除苯二氮卓样副作用: 耐受、依赖、跌到、认知损害、白天功能损害、睡行症状、交通事故增加、疗效 逐时下降…….管理同苯二氮卓类
① 疲乏或无精力 ② 日间困倦 ③ 认知损害(例如注意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④ 情绪不稳(例如易激惹、烦躁) ⑤ 儿童行为问题(多动、冲动、侵略性等) ⑥ 职业功能受损 ⑦ 人际/社会功能受损 ⑧ 学习能力受损(儿童) ⑨ 对看护者或家庭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儿童)
14
※失眠障碍诊断标准( DSM-V )
Sullivan SS. Insomnia pharmacology. Med Clin N Am 2010, 94:563–580.
28
新型抗抑郁药(欧盟批准,FDA尚待批准) 兴奋ML1和ML2,拮抗5-TH2C 对急慢性抑郁性失眠者的睡眠均有促进,加速入睡、
减少觉醒、增加SWS睡眠
※优点:无宿醉、不加重白天抑郁
Neuropsiquiat r 2010; 68(4): 666-675.
中国成人失眠诊疗指南
(二)干预方式
失眠的干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明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
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 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 失眠患者亦是如此。 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 为治疗(CBT-I)。
2. 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 现上述症状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 2nd ed,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Westchester:One Westbrook,2005
➢ 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用于发作性睡病和日间 睡眠过度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 体动记录仪:替代评估夜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模式
➢ 神经功能影像学:诊断与鉴别开拓新视野但设备昂贵,难 以推广
• 失眠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2.3):
1. 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 、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无恢复感睡眠
会持续2~6年 一半以上中重度症状者病程超过2年 经过各种纵向报告我们得知,高达80%的严重
失眠者病情并没有得到缓
多分类系统:ICSD-2、DSM-Ⅳ、ICD-10
按表现形式分:入睡难、长时觉醒/早醒、浅睡
、矛盾性失眠、无休息感性失眠或兼而有之
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
按程度分:轻、中、重
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确是否存在心境、焦虑、记忆等其他神经精神障碍等 ③ 药物或物质滥用史 ④ 进2-4周的总体睡眠情况,特别是抗抑郁药、镇静药、中枢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最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专家于2006年发表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并于2018年发表了更新版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指南”)。
该系列共识、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越来越全面、规范、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失眠诊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失眠相应新型治疗药物的上市、新型诊疗方法的出现和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丰富。
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牵头,并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经广泛讨论后形成《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6月8日正式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
相比于2017版指南,2023版指南的主要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的临床评估内容;(2)更新了失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推荐意见;(3)新增了失眠的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推荐意见;(4)新增了青少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伴有或共病其他疾病人群失眠的治疗推荐意见。
新版指南在内容上更丰富,且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更具临床指导价值。
以下简要介绍部分章节的核心内容。
失眠的临床评估2023版指南指出,失眠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等手段。
对于每一例患者都应仔细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的病史采集应包括失眠表现形式、失眠程度、病程、失眠诱发和加重-缓解因素、睡眠觉醒节律、治疗情况及其他。
例如,失眠表现形式包括入睡情况、夜间觉醒次数、早醒及睡眠中异常动作和行为情况;日间功能损害是否有精神和体力状态、工作和学习情况,有无日间思睡。
失眠程度包括平均每周失眠的次数,每晚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持续时间、最后醒来的时间等。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涵盖与睡眠医学相关的多个科室(包括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的睡眠医学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以编制适合国情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特别是睡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和管理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并检索国内外的主要电子数据库(1999年7月至2015年9月)以获取相关文献。
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词为“失眠”及与失眠相关的评估、检测和治疗等内容的关键词。
二、推荐等级本指南采用了与AASM指南相同的文献证据级别以及推荐等级即“标准(Standard)”、“指南(Guideline)”和“临床建议(Option)”。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的失眠症定义、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等资料也作为“标准”来推荐。
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在既往文献中可能找不到依据,或现有文献的结论相互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进行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一、本文概述失眠症,即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或早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中医临床实践在失眠症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
本文旨在总结失眠症的中医临床实践,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指南。
本文将首先介绍失眠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阴阳失衡等方面。
接着,将详细阐述中医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辨证论治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治疗失眠症的具体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以及生活调护和情志调摄等综合性干预措施。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失眠症的中医临床实践,掌握失眠症的中医诊疗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也希望能为中医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医在失眠症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失眠症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不寐”“目不瞑”等,其病因多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诊断失眠症,注重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四诊并用,综合分析病情。
望诊方面,医者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外在表现,以判断其内在病变。
如患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可能提示气血亏虚;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可能提示阴虚火旺。
闻诊方面,医者通过听患者声音、嗅其气味来判断病情。
如患者声音低微,言语无力,可能提示气虚;声音高亢,口臭便秘,可能提示胃热炽盛。
问诊方面,医者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以获取更多关于病情的信息。
如询问患者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等典型失眠症状,以及是否有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等其他伴随症状。
切诊方面,医者通过切按患者的脉搏,以感受其脉象的变化,从而判断脏腑气血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
如脉象细数,可能提示阴虚火旺;脉象沉迟,可能提示阳气不足。
中医院不寐诊疗方案
不寐(失眠)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无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和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
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1)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2)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3)睡眠质和/或量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不寐多梦,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
(2)痰热内扰:胸闷心烦不寐,头重目眩,厌食呕恶,暧气吞酸,苔黄腻,脉滑数。
(3)阴虚火旺证:心烦,入睡困难,甚则彻夜难眠,多梦,心悸不安,腰膝疲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4)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饮食无味,肢倦神疲,舌质淡,脉细弱。
(5)心胆气虚: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治疗1>辨证治疗(1)肝郁气滞证症状:不寐多梦,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方药: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越鞠丸加减。
方药举例:柴胡15〜25g,半夏10g,夏枯草20g,黄苓10g,夜交藤30g,炒枣仁50g,生龙骨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茯神20g等。
若肝郁化火,目赤耳鸣,口干而苦,舌红,苔白,脉弦数,可加龙胆草10g,桅子10g,泽泻10g,车前草10g;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欲狂,大便秘结者,可加天麻10g、钩藤20g、大黄(后下)15g、芒硝5g(冲服)。
失眠治疗指南
失眠治疗指南失眠治疗指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会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失眠问题,制定一份失眠治疗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失眠治疗指南,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等方面。
一、生活习惯调整1. 睡眠环境优化:确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保持房间通风,避免光线干扰。
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床上活动与睡眠相关。
2. 睡前放松:在睡前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的心理活动。
可以进行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温水泡脚、冥想等,有助于放松身心。
3. 睡前习惯:建立规律的睡前习惯,如洗热水澡、喝一杯温牛奶、听放松音乐等。
避免在床上看电视、使用手机或电脑等刺激性活动。
4. 控制睡眠时间: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早上起床后不要再睡懒觉。
避免白天长时间睡眠,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二、心理疏导1. 建立良好的睡眠信念:不要过分担心睡眠问题,相信自己能够改善睡眠质量。
避免对失眠过于关注,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
2. 应对压力: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避免在晚上谈论或思考压力大的事情。
3. 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兴奋或消极情绪的干扰。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
4. 心理治疗:如情绪调节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的根源。
三、药物治疗1. 非处方药物:可以尝试一些非处方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等。
但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时间来服用。
2. 处方药物:在严重失眠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开具处方药物,如催眠药、抗抑郁药等。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并定期复诊。
四、其他辅助治疗1. 中医治疗:可以尝试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调理等。
中医治疗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
2. 物理疗法:如按摩、热敷等,可以帮助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3. 声音疗法:使用放松音乐、白噪音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睡眠障碍症诊疗指南
睡眠障碍症诊疗指南现代生活众多的白领和年轻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会出现晚上难以入睡形成失眠,白天会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
睡眠障碍由哪些原因引起第一:不良的生活习惯现代人其实都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等,具体如下:1、喝太多咖啡。
很多白领都喝很多的咖啡或者茶叶来提神,但是这些饮品喝多了容易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最好不要过量饮用,并且在睡觉之前的几个小时也不要喝;2、睡前抽烟。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这对我我们提高睡眠质量非常的不利;3、过量喝酒。
酒精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会降低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千万别过量喝酒,同时也不要在睡前喝酒,如果喝酒可以喝积安堂枣花蜂蜜水解酒;4、睡前精神兴奋或者紧张。
我们在睡觉之前最好能够放松一下,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安静的看一会书,最好不要在睡前看球赛、吵架或者运动;5、白天睡太多。
白天睡太多,很容易晚上就会睡不着;6、睡前吃太饱。
太晚吃晚餐或者是睡前吃太饱,容易令我们睡不好。
所以晚餐应该早点吃并且别吃太饱或者是过于油腻;7、作息不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候睡觉,不要轻易打乱。
第二: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范围非常的广,常见的就有失眠症、多动腿综合症等等。
失眠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晚上难以入睡,白天精神萎靡。
日常生活中郁结的负面情绪,例如焦躁、抑郁、身体疾病等等,都是引起失眠症的原因之一。
睡眠呼吸到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指的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是没有感觉的,但是他会中断我们的睡眠,所以令我们睡眠不好。
如果患有这种疾病,那么一定要立即进行治疗,否则会危害到我们的生命。
多动腿综合症:这指的是患者在睡觉的时候会进行无意识的活动腿部,这就会导致腿部鸡肉出现疼痛和不适应,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第三:其他疾病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身体患有一些疾病也是会影响睡眠的。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失眠障碍的术语和定义,规范了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评估、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及日常调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脑病科、神经科、中医科、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科(中心)、心血管科、老年病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51.2-2020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2020修订版)ZY/T001.1-94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睡眠-觉醒障碍 Sleep-wake disorders同“睡眠障碍”,其核心特征是个体通常以不满意睡眠质量、周期和数量为主诉就诊,并导致日间痛苦和功能受损,包括失眠障碍、过度嗜睡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异态睡眠[5,6]。
3.2 失眠障碍 Insomnia disorders属“睡眠-觉醒障碍”范畴,指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但在睡眠开始、持续时间、巩固或质量方面持续存在困难,并导致某种形式的日间损害。
日间症状通常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怒、全身不适和认知障碍。
在没有日间损害的情况下报告睡眠相关症状的个体不被视为失眠障碍[5,6]。
3.3 不寐 Insomnia disorders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不易入睡,睡眠短浅易醒,甚则彻夜不眠,白天困乏,精力不济,可伴见头晕、耳鸣,健忘等为特征的神志病[7]。
4 评估和诊断4.1 评估内容充分及准确的评估是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临床接诊时应从主诉、睡前状况、睡眠-觉醒节律、夜间症状、日间活动和功能、其他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精神检查以及家族史进行信息采集,还可借助主观测评工具,包括睡眠日记、睡眠相关量表如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睡眠障碍评定(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Th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等,对睡眠状况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或通过客观测评工具,如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ul t 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进行辅助诊断。
失眠诊疗方案(精选)
失眠诊疗方案(精选)失眠诊疗方案(精选)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失眠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定、早醒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失眠诊疗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找到减轻失眠症状的方法。
一、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之一,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和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来缓解失眠症状。
以下几个方面是行为治疗的主要内容:1. 睡眠环境优化:保持卧室安静、凉爽、暗淡,选择一个舒适的床和枕头,确保良好的睡眠环境。
2. 睡前放松: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睡前放松程序,比如洗热水澡、听轻音乐、做深呼吸等,缓解紧张和焦虑。
3. 睡眠限制:限制在床上的时间,让大脑和身体建立起床就入睡的条件反射。
4. 建立规律的起床时间:无论前一晚是否入睡良好,都要坚持规律的起床时间,帮助调整生物钟。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失眠症状较为严重且行为治疗效果不明显时的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失眠药物:1. 催眠药: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用于帮助患者入睡和延长睡眠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催眠药可能会导致依赖和药物滥用,因此在使用催眠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2. 抗焦虑药:对于因焦虑和紧张导致的失眠,抗焦虑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改善睡眠。
3. 抗抑郁药:对于同时伴随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抗抑郁药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处方剂量和注意事项,避免自行调整药物的使用方法或剂量。
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失眠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帮助患者调整心理和情绪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1. 认知行为治疗(CBT):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睡眠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建立积极的睡眠观念。
2.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探索和解决患者的潜意识问题,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思维方式,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指南
。
睡眠限制疗法
02
通过限制卧床时间,提高睡眠效率,重建正常的睡眠节律。
松弛疗法
03
通过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方法缓解身心紧张,促进入睡
。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有 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 眠质量。
睡前准备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 免刺激性活动,如剧烈运 动、看恐怖片等。
饮食调整
分类
根据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和临床 表现,可将其分为失眠、嗜睡、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异态睡眠等 几大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睡眠障碍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 生理、心理、环境、药物等多方面因 素。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习惯、 精神压力等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危险 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创新药物研发
针对目前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和副作用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创新药物 的研发,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推动神经科、精神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睡眠障碍 的诊疗工作,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睡眠障碍诊疗工作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普及睡眠障碍知识,提高公众对睡眠障碍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睡眠障碍带来 的困扰。同时,家属也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干预技巧,以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更 多的支持和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指南重点内容
1 2 3
睡眠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详细阐述了各类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及鉴别诊断,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诊断参考。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要点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二、推荐等级第二部分失眠症概述一、失眠症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标准):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
2.分类(标准):根据ICSD-3,失眠症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
与慢性失眠症相比,短期失眠症的诊断不要求病程≥3个月以及频度≥3次/周。
其他类型的失眠症仅在不能满足慢性和/或短期失眠症的情况下做出诊断,需慎重诊断。
二、失眠症的流行病学1.失眠症的现患率:2.失眠的自然病程:3.危险因素:(1)年龄:(2)性别:(3)既往史:(4)遗传因素:(5)应激及生活事件:(6)个性特点:(7)对环境的失眠反应性:(8)精神障碍:(9)躯体疾病:三、失眠症的影响四、失眠症的病理机制和假说1.过度觉醒假说:2. 3P假说:第三部分失眠症的评估与诊断一、失眠症的临床评估1.临床大体评估:(1)主诉:(2)睡前状况:(3)睡眠-觉醒节律:(4)夜间症状:(5)日间活动和功能:(6)其他病史:(7)体格检查:(8)家族史:2.主观测评工具:(1)睡眠日记:(2)量表评估:3.客观测评工具:(1)多导睡眠图(PSG):(2)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3)体动记录检查:二、失眠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根据ICSD-3,慢性失眠症诊断标准如下,且标准A~F 都必须满足:A.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4)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5)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对个体和社会均构成严重负担。
国内外曾发表多项失眠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但时间相对陈旧,涵盖人群和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有限。
中国睡眠研究会(CSRS)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国内睡眠医学领域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组,以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实用的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充分论证,结合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证据,历时1年,完成《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撰写。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睡眠医学领域人员提供规范化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框架,主要特点是:(1)基于最新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标准。
(2)依据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
(3)贴近临床实际,强调失眠障碍共病观点,提出失眠障碍的疗程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不再强调镇静催眠药的治疗时限。
(4)增加或丰富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和老年人失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5)强调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失眠障碍治疗中的地位,增加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本文拟对指南的编制过程和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一、指南的编制1. 制定还是改编编制指南之初,首先考虑是“制定”全新指南,还是“改编”现有指南。
改编的前提是既往有一个或多个高质量指南。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国外指南是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制定的《成人慢性失眠评价和管理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2008)],并发表一系列临床研究,即针对失眠每项具体临床问题的指导性文献,因此,AASM指南(2008)是在持续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质量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指南。
最具代表性的国内指南是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与AASM指南(2008)相吻合。
此外,根据《指南研究和评估第2版(AGREE II)》,AASM指南(2008)严谨性和透明性均较高,因此将该指南作为改编范本,但仍需大幅度修订、更新和补充:(1)为回顾性文献报道,一项指南平均3.60年后内容陈旧,应予以更新。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
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
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悼。
一、治疗方案推荐强度的划分标准本指南对治疗方案进行推荐时主要参考已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兼顾周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对于国内常用但未通过有效循证医学模式验证的治疗方法,参照其疗效评估、风险估计、经济负担和实用性等多方面因素,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进行推荐。
推荐的强度分为4级(I级最强,Ⅳ级最弱):I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1级证据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2级证据,若无禁忌可直接用于临床实践;Ⅱ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2级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识,适应证充分时可应用;III级推荐:基于循证医学3级证据或专家共识,可在与患者讨论后采用;IV级推荐:可选择性方案,需告知患者可能的潜在风险,不用于无适应证的患者。
二、失眠的定义与分类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失眠按病因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
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
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
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问题,指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质量差以及白天疲乏等症状。
根据ICSD-3的定义,失眠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失眠症和继发性失眠症。
原发性失眠症指无明显诱因引起的长期失眠,而继发性失眠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失眠。
二、失眠症的流行病学失眠症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约为10%-1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失眠症。
失眠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患病率更高。
此外,失眠症在心理疾病、慢性疾病和应激事件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三、失眠症的影响失眠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
此外,失眠症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第三部分失眠症的诊断一、诊断标准根据ICSD-3的定义,诊断原发性失眠症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存在睡眠障碍症状至少3个月;2)睡眠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状。
继发性失眠症的诊断则需要确定引起失眠症的原因。
二、评估工具评估失眠症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包括睡眠日志、睡眠质量问卷、白天疲乏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等。
第四部分失眠症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睡眠保健教育、睡眠环境调整、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睡眠限制、睡眠压力管理和睡眠卫生教育等。
睡眠保健教育包括睡眠惯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睡眠环境调整包括改善睡眠环境的噪音、光线和温度等。
物理治疗包括音乐疗法、温泉疗法和按摩等。
中医药治疗则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应该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依赖和滥用药物。
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依赖。
总之,本指南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等提供了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旨在提高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轻失眠症对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活众多的白领和年轻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会出现晚上难以入睡形成失眠,白天会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
睡眠障碍由哪些原因引起
第一:不良的生活习惯
现代人其实都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等,具体如下:
1、喝太多咖啡。
很多白领都喝很多的咖啡或者茶叶来提神,但是这些饮品喝多了容易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最好不要过量饮用,并且在睡觉之前的几个小时也不要喝;
2、睡前抽烟。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这对我我们提高睡眠质量非常的不利;
3、过量喝酒。
酒精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会降低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千万别过量喝酒,同时也不要在睡前喝酒,如果喝酒可以喝积安堂枣花蜂蜜水解酒;
4、睡前精神兴奋或者紧张。
我们在睡觉之前最好能够放松一下,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安静的看一会书,最好不
要在睡前看球赛、吵架或者运动;
5、白天睡太多。
白天睡太多,很容易晚上就会睡不着;
6、睡前吃太饱。
太晚吃晚餐或者是睡前吃太饱,容易令我们睡不好。
所以晚餐应该早点吃并且别吃太饱或者是过于油腻;
7、作息不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候睡觉,不要轻易打乱。
第二: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范围非常的广,常见的就有失眠症、多动腿综合症等等。
失眠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晚上难以入睡,白天精神萎靡。
日常生活中郁结的负面情绪,例如焦躁、抑郁、身体疾病等等,都是引起失眠症的原因之一。
睡眠呼吸到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指的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是没有感觉
的,但是他会中断我们的睡眠,所以令我们睡眠不好。
如果患有这种疾病,那么一定要立即进行治疗,否则会危害到我们的生命。
多动腿综合症:这指的是患者在睡觉的时候会进行无意识的活动腿部,这就会导致腿部鸡肉出现疼痛和不适应,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第三:其他疾病
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身体患有一些疾病也是会影响睡眠的。
例如患有一些身体疼痛的疾病,如风湿病、胃病等等;一些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等,这些也会令我们睡眠不好;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例如哮喘病等等,睡眠不好就很常见了。
睡眠障碍症诊疗指南
1.生活要有规律:要制定一套合理的作息时间,而且也可以根据天气世界的变化来调整这方面的时间,遵从中医的自然法则,要做到呵护自然规律的休息时间,像在晚上的时候可以十点半就开始入睡,然后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了,在中午的时候可以小休息一段时间,但是中午的觉不要睡的太久,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起来,这样才有利于睡眠。
2、饮食要注意: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饮食,饮食不良也是很容易会引发失眠症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他们新陈代谢的能力以及慢慢的下降了,所以在对于调节方面还是很难转换,应该要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也少吃海鲜,最好是在饮食上吃得比较清淡点比较好,这样才不会容易引发失眠症的情况。
3、尽量不熬夜:由于现在社会竞争的激烈,这也就导致很多人在白天工作了以后,回到家里面还要继续加班的情况,得到晚上就靠浓茶,或者是咖啡了提神,这样方便他们能够继续的工作,长期这样的话,会打乱人的生物钟的情况,所以在睡觉之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一些具有兴奋方面的饮料。
而且也要避免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帮助睡眠的方法
1.核桃、杏仁、开心果
核桃富含色氨酸,而色氨酸可以促进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分泌,调节人体的生物钟。
杏仁富含镁元素,而镁元素是深度睡眠的必要矿物质。
开心果富含维生素B6,这种维生素和色氨酸一样,可以促进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产生。
2.生菜
找一片比较大的生菜叶,放在一杯水中煮15分钟,然后放入一点薄荷,吃完你就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3.火鸡
火鸡也是一种著名的催眠食物。
面对一盘焦香美味的火鸡,很多人可能大快朵颐,一不小心吃多了,反而不利于入睡。
不过,火鸡富含色氨酸,如果适量食用,确实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4.香米
据说,白米具有非常好的降压作用,可以让人沉入梦乡。
不过,根据《美国临床营养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香米的催眠作用更好,可以让人更快入睡。
5.不含咖啡因的药草茶
睡觉之前,最好不要摄入咖啡因,所以要避免那些含有咖啡因的茶水;喝一杯温热的甘菊茶就好,可以起到安眠的
作用。
6.蜂蜜
蜂蜜可以提高胰岛素水平,让色氨酸更容易进入大脑中,改善睡眠。
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它能够发挥镇静的功效。
牛奶中的钙能帮助大脑充分利用这种色氨酸。
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好是喝一杯加入积安堂枣花蜂蜜的牛奶,安眠效果最好。
7.麋鹿肉
根据《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麋鹿肉的色氨酸含量几乎是火鸡的两倍!所以,晚上吃点麋鹿肉应该对促进睡眠很有帮助。
8.三文鱼、金枪鱼
这两种鱼都富含维生素B6,可以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调节睡眠,克服睡眠障碍。
9.钙
钙并不是一种食物,不过缺钙之人的失眠概率比普通人高;钙元素可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因此,如果想要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钙麦片、酸奶等。
10.乳蛋饼
乳蛋饼主要由籼稻、黄油烹制而成,黄油可以给人体补充钙元素,促进睡眠。
为了更大程度地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往乳蛋饼中加入三文鱼,补充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