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远程继续教育《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15917aaea998fcc220ec7.png)
精心整理植物保护学一、名词解释1.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3.4.5.1.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2.何谓病害的侵染过程?其一般分为几个阶段?(一)病害的侵染过程简称病程,指从病原侵入开始,经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引起寄主一系列病变,直到寄主表现症状,病原开始释放传播体为止的过程。
(二)侵染程序一般分为以下3个时期:???(1)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2)潜育期。
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
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发病期。
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
3.(1)的。
(2)(3)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
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次发病。
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
昆虫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习性: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与内部生理活动的复杂联系,使昆虫获得了各种赖以生存,繁衍和行为等生物学习性,谓之为昆虫的习性。
2.性二型:昆虫的成虫除雌雄第一性征不同外,在体形、体色以及生活行为等方面还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二型性或者性二型。
3.产卵期:4.5.一、1.答:123456鞘翅翅角质坚硬,翅脉消失,仅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如金龟甲\叶甲\天牛等甲虫的前翅.7半鞘翅翅的基半部为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如蝽的前翅.8平衡棒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飞翔时用以平衡身2.常见的昆虫触角有几种基本类型?昆虫的触角根据形状、长度与结构等特征分为12个基本类型。
植物保护技术题库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题库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b92cfb8f67c1cfad6b8ad.png)
《植物保护技术》题库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是()、()。
全国植保工作会议是()年召开的。
2.昆虫成虫体躯分()()()三体段。
3.昆虫的头式分三种()()()。
4.昆虫头部是()和()中心;胸部是昆虫的()中心。
5.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是()。
6.昆虫的口器类型有()()()()()。
7.蝗虫、蚕、甲虫、瓢虫、天牛等属于()口器;蝉、蚜虫、蝽象、蚊属于()口器。
8.昆虫胸足的主要类型有()()()()()()。
9.昆虫的繁殖方式有()()()()。
10.昆虫最普遍的繁殖方式是()。
11.昆虫的变态类型有两类()()。
12.全变态的四个虫态是()()()()。
13.昆虫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称为()。
14.昆虫的习性有()()()()()。
15.影响昆虫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二、单项选择1、昆虫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称为()A.世代 B.生活年史 C.龄期 D.羽化2、不全变态有三个虫态()A.卵幼虫蛹 B.幼虫蛹成虫 C.卵幼虫成虫 D.都不对3、跳蚤的后足属于()A.游泳足 B.携粉足 C.跳跃足 D.步行足4、昆虫的内脏活动和生殖的中心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后足5、蝗虫的口器类型属于()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虹吸式口器D.舐吸式口器6、引起滞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A.光周期 B.温度 C.湿度 D.遗传性7、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是()A.足 B.翅 C.足和翅 D.胸部8、属于携粉足的是()A.瓢虫前足 B.跳蚤前足 C.蜜蜂后足 D.蜜蜂前足9、影响昆虫的主要环境条件是()A.气象因素 B.土壤因素 C.生物因素 D.都对10、有效温度范围内,与昆虫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的是()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温湿系数三、判断对错(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2、温度越高,昆虫生长发育越快。
植物保护复习题(带答案)
![植物保护复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6757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f.png)
植物保护复习题(带答案)1 、昆⾍的体躯分哪⼏段?昆⾍有哪些⽣活习性?体躯:头、胸、腹⽣活习性:⾷性、趋性、假死性、群集性、迁飞扩散性2、引起植物发⽣传染性病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传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哪些?⼤量的⾼度感病的寄主植物、⼤量的致病⼒强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不适宜、⽔分失调、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中毒3、鳞翅⽬、鞘翅⽬、直翅⽬、双翅⽬、半翅⽬的昆⾍的前翅分别是什么?磷翅、鞘翅、覆翅、膜翅、半鞘翅4、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划可分为哪⼏个阶段?侵染循环分为哪⼏个环节?侵⼊前期、侵⼊期、潜育期、发病期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5、植物病害的病状、病征常表现为类型?变⾊、坏死、腐烂、萎焉畸形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6、植物病害诊断的⼀般步骤是什么?诊断植物病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间观察、室内鉴定、病原物的分离培养与接种区别病害与⾍害、⽣理性病害与病毒病的区别、病害症状表现的繁杂性、区别病原物与腐⽣菌7、昆⾍的头部着⽣有哪些附器?;因此昆⾍的头部的功能是什么?⼝器、触⾓、复眼、单眼感觉和取⾷中⼼感受光照强度,识别物体形状、图案及移动,8、能传播病毒的昆⾍主要有哪些?飞虱、叶蝉、蚜⾍9、昆⾍的繁殖⽅式有哪些?细菌、病毒的繁殖⽅式是什么?两性⽣殖、孤雌⽣殖、多胚⽣殖、卵胎⽣、童体⽣殖增殖、分裂、寄⽣10、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有哪些?⽥间病株、病株残体、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壤、粪肥、昆⾍或其他介体、温室内或储藏窖内11、昆⾍的蛹和卵期外观不⾷不动,⽽内部则发⽣巨变的吗?对12、病毒侵⼊植物的途径是新鲜微伤⼝吗?对13、具有捕捉⾜的昆⾍都是捕⾷性天敌昆⾍。
是14、⽣理性病害有传染性,在⽥间分布⽆规律性。
错15、所有的昆⾍都是害⾍。
错16、蜘蛛也是昆⾍吗?错,是节肢动物门17、凡是产⽣霉状物的病害⼀定是真菌引起的吗?对18、植物病原细菌都为杆状,均可在⽔中游动。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https://img.taocdn.com/s3/m/26486e7779563c1ec4da7174.png)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题记:资料比较多,比较详细,强烈推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四、论述题(共15分)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四、论述题(共18分)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病害:长期异常的环境胁迫和病原生物的侵染,超过了植物的耐受限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新陈代谢异常,导致植物出现病态表现,甚至死亡,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2分)2.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发病部位出现的病态表现。
(2分)3. 侵染过程:植物病害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接种体从越冬、越夏场所通过传播和寄主植物接触到寄主植物发病直至死亡的过程,包括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环节。
川农植物学复习单选题-汇总
![川农植物学复习单选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1eb68b928ea81c758f578d9.png)
选项C)线粒体
选项D)核糖体
答案:B
5.知识点:0102(植物细胞的大小)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识记
植物叶肉细胞的大小通常为( )。
选项A)1-10μm
选项B)30-50μm
选项C)0.1-0.5μm
选项D)100-200μm
答案:B
6.知识点:0104(质体)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下列属于质体的细胞器是( )。
选项D)侧生分生组织
答案:D
31.知识点:0202(分生组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木栓形成层属于( )。
选项A)保护组织
选项B)薄壁组织
选项C)侧生分生组织
选项D)机械组织
答案:C
32.知识点:0202(分生组织)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维管形成层属于( )。
选项A)保护丝
选项D)胞间连丝
答案:D
25.知识点:0116(细胞分化)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理解
在一定条件下,生活的薄壁细胞经过( )可恢复分裂能力。
选项A)再分化
选项B)脱分化
选项C)细胞分化
选项D)组织分化
答案:B
26.知识点:0116(细胞分化)难易度:适中认知度:应用
克隆、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
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 )。
选项A)孔纹导管
选项B)网纹导管
选项C)螺纹导管
选项D)梯纹导管
答案:A
54.知识点:0209(导管)难易度:较难认知度:识记
导管细胞端壁溶解形成( )。
选项A)气孔
选项B)气腔
选项C)皮孔
选项D)穿孔
答案:D
55.知识点:0210(导管和筛管的老化)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川农《植物保护学(本科)》15秋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川农《植物保护学(本科)》15秋在线作业100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ae2a64f46527d3240ce051.png)
《植物保护学(本科)》15秋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 高毒农药的急性毒性LD50(大白鼠经皮)为()(mg/kg)。
A. <200
B. 200~500
C. 500~1000
D. >1000
正确答案:A
2. 常见的有机磷杀虫剂有()。
A. 敌百虫
B. 杀螟丹
C. 杀虫双
D. 溴氰菊酯
正确答案:A
3. 螨类具有()特点。
A. 无复眼
B. 胸足3对
C. 有翅
D. 有复眼
正确答案:A
4. 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
A. 甲胺磷
B. 叶蝉散
C. 溴氰菊酯
D. 呋喃丹
正确答案:C
5. ()是多循环的病害。
A. 小麦腥黑穗病
B. 棉花枯萎病
C. 玉米丝黑穗病
D. 黄瓜霜霉病
正确答案:D
6. 真菌的有性孢子是()。
A. 卵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厚垣孢子
D. 分生孢子
正确答案:A
7. 真菌性病害是()。
植保试题及答案
![植保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799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0.png)
植保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保护的目标是什么?a) 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b) 保护植物的健康与安全c) 保护植物的环境d) 保护植物的种子答案: b) 保护植物的健康与安全2.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b)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c)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d) 生物防治方法和措施的采用答案: d) 生物防治方法和措施的采用3. 植物保护中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式?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b) 使用昆虫捕食者和寄生虫进行害虫控制c) 使用生物杀菌剂来控制病原真菌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 d) 所有选项都是4. 下面哪种害虫传播植物疾病?a) 蜜蜂b) 蚂蚁c) 白蚁d) 蚜虫答案: d) 蚜虫5. 农作物上出现黄化叶片和落叶等现象,这很可能是由于哪种病原引起的?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过度施肥答案: c) 病毒二、简答题1. 简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
植物保护是保护农作物、园艺植物和森林植物免受病虫害和其他有害因素侵害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植物保护可以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供应。
通过控制害虫、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作物因病虫害而受损或死亡的情况,保障农户的经济收益。
其次,植物保护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恶性的病虫害和杂草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
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等综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植物保护对于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也至关重要。
一些病原微生物和农药等化学物质会对农作物残留下来,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而植物保护措施的采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危害物质对食品的残留,确保人们食用的食品安全无虞。
2. 生物防治方法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益生菌等生物因子来控制害虫、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植物保护学题库与答案
![植物保护学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b4bd5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2.png)
植物保护学题库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 柑橘黄斑病是缺什么元素。
()[单选题] *CuMo√ZnBe2. 果树缺(),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直到完全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呈黄白色,而老叶仍保持绿色。
[单选题] *氮钾氯铁√3. 采用灯光诱杀害虫时,一般选用()[单选题] *黑光灯√紫光灯荧光灯红外灯4. 玉米粗缩病传播介质是()[单选题] *蚜虫灰飞虱√蓟马蝽象5. 多数真菌病害的发生条件是()[单选题] *高温高湿高温低湿低温高湿√低温低湿6. 玉米叶片呈横向排列虫洞是()害虫造成。
[单选题] *黏虫棉铃虫玉米螟√蝽象7. 蝼蛄是我国发生较普遍的害虫,分布最广的是()[单选题] * 华北蝼蛄新疆蝼蛄台湾蝼蛄非洲蝼蛄√8.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是()[单选题] * 玉米种玉米杆√玉米根土壤9. 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物为()[单选题] *细菌病毒√真菌线虫10. 黄瓜霜霉病病叶在湿度大时可出现()霉层。
[单选题] *白色褐色灰黑色√粉红色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1. 病原物从侵染到寄主植物病状出现一般分为侵入期、()和发病期3个时期。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潜育期)12. 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阶段,称完全变态昆虫,如水稻螟虫。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蛹)13. 植物病害田间调查时,不仅要观察和了解发病植株的个体表现还应调查病害的群体表现和()。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田外表现)14. 果树小叶病和玉米的白化苗是由于缺少()元素造成。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锌)15. 果树植株老叶叶尖和叶缘焦枯是缺少()元素造成。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5e8c53c1ec5da51e27086.png)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作业题一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
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⑴吸器,⑵菌核、菌索、子座。
2、植物病害的病状、病症类型有哪些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3、植物病毒主要有什么构成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植物保护》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c560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3.png)
《植物保护》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大多数植食性昆虫的头式为()A、后口式B、锉吸式C、前口式D、下口式正确答案:D2、鞘翅目、鳞翅目、叶蜂类幼虫的口器是()A、虹吸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舐吸式口器D、咀嚼式口器正确答案:D3、半知菌亚门属于()。
A、线虫B、细菌C、真菌D、病毒正确答案:C4、昆虫纲分为34个目,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个目。
A、9B、8C、6D、10正确答案:A5、最经济有效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A、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B、改进耕作制度C、合理密植D、育推广抗病虫的品种正确答案:D6、三化螟危害水稻时,苗期受害形成()A、白穗B、枯心C、虫伤株D、半枯穗正确答案:B7、西玛津主要用于()A、黄瓜地杂草B、菠菜地杂草C、水稻地杂草D、玉米地杂草正确答案:D8、下列属于植物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的是轮作换茬()A、轮作换茬B、喷施多菌灵C、以虫治虫D、灯光诱杀正确答案:D9、使花卉叶片形成缺刻、孔洞等为害状的害虫是()口器的害虫。
A、咀嚼式B、舔吸式C、刺吸式D、虹吸式正确答案:A10、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上升到温暖的表土层危害植物的季节是()A、春季B、冬季C、夏季D、春、秋季正确答案:D11、下列关于非侵染性病虫害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明显的发病中心B、零星分散发生C、没有病征D、有隐症现象发生正确答案:C12、蝼蛄的前足是()。
A、捕捉足B、携粉足C、开掘足D、跳跃足正确答案:C13、在病虫害发生6个月前发出的预报属于()A、长期预报B、中期预报C、短期预报D、超长期预报正确答案:A14、昆虫的运动中心是()A、胸部B、腹部C、头部D、尾部正确答案:A15、下列项中,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A、二甲苯B、甲苯C、洗衣粉D、2,4-D正确答案:D16、石硫合剂属于()A、植物性杀菌剂B、无机杀菌剂C、微生物杀菌剂D、有机杀菌剂正确答案:B17、小麦锈病的防治基础是()A、合理密植B、加强田间管理C、农药防治D、用高产抗病品种正确答案:D18、下列几种类型属于病症的是()。
(完整版)植物保护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植物保护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e9011e53a580217fcfe61.png)
植物保护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蚜虫的口器是()。
A.虹吸式B.咀嚼式C.刺吸式D.锉吸式2、菜粉蝶的食性是()。
A.杂食性B.多食性C.单食性D.寡食性3、昆虫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是()。
A.5—12℃B.8—15℃C.10—15℃D.15-25℃4、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
A.植原体B.菌核C.卵孢子D.接合孢子5、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类囊体B.子实体C.孢子体D.游动孢子6、子囊菌亚门的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卵孢子D.接合孢子7、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大多数都有明显的()。
A.病状B.吸器C.症状D.病征8、下列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B.温汤浸种C.以虫治虫D.合理密植9、敌百虫是()。
A.胃毒剂B.内吸剂C.拒食剂D.驱避剂10、乙膦铝主要防治的病害是()。
A.霜霉病B.角斑病C.病毒病D.线虫病11、西玛津主要适用于()。
A.玉米地杂草B.菠菜地杂草C.水稻地杂草D.黄瓜地杂草12、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一年发生()。
A.1 代B.2 代C.3 代D.4 代13、大豆灰斑病病原是()。
A.细菌B.真菌C.病毒D.线虫14、花生蛴螬是()。
A.直翅目害虫B.鳞翅目害虫C.鞘翅目害虫D.同翅目害虫15、防治玉米大斑病常用的药剂是()A.敌克松B.甲霜灵C.多菌灵D.苯磺隆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完全变态的昆虫个体发育为 3 个阶段。
()2、蝼姑的前足是开掘足。
()3、瓢虫科昆虫的食性有肉食性的和植食性的。
()4、植物病害病状类型有变色、魔点、腐烂、萎蔫和畸形五种。
()5、植物病毒是超微的、结构简单的细胞内寄生物。
()三、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真菌典型生活史是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_________、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2、植物病原细菌侵入寄主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和伤口。
《植物保护》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e9011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1.png)
《植物保护》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传播方式中,属于被动传播的是()A、真菌菌丝在寄主上生长蔓延B、细菌借助鞭毛在水中游动C、调运带病苗木D、线虫在土壤中蠕动正确答案:C2、在病虫害发生几天或十几天前发出的预报属于()A、中期预报B、短期预报C、长期预报D、超长期预报正确答案:B3、确切地说,子座是真菌的()A、菌丝体的变态B、繁殖体C、子实体D、营养体正确答案:A4、()病害,侵染后可引起烂种烂芽,植物基部可明显缢缩倒伏枯死。
A、棉花立枯病B、水稻纹枯病C、菌核病D、玉米大小斑病正确答案:A5、在子囊果的子囊内一般有()个子囊孢子。
A、6B、8C、4D、2正确答案:B6、常进行多胚生殖的昆虫是()A、家蚕B、小蜂C、寄生蜂D、蚜虫正确答案:C7、每一个胸节上的背板、侧板、腹板数目分别为()A、2,2,2B、1,2,3C、1,3,2D、1,2,1正确答案:D8、氧化乐果属()A、熏蒸剂B、内吸剂C、胃毒剂D、触杀剂正确答案:B9、对病原物侵入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A、湿度B、风力C、温度D、光照正确答案:A10、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是()A、多胚生殖B、两性生殖C、孤雌生殖D、卵胎生正确答案:B11、"稻飞虱俗称"蠔子虫",常见为害水稻以()为主。
"A、白背飞虱B、褐飞虱C、灰背飞虱D、灰飞虱正确答案:B12、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个体发育经历阶段的是()A、成虫期B、若虫期C、卵期D、蛹正确答案:B13、蝽科的昆虫属于()A、半翅目B、直翅目C、鞘翅目D、同翅目正确答案:A14、水稻三化螟防治中,将枯鞘率达到()的田块定为防治对象田。
A、15%B、18%C、10%D、5%正确答案:D15、适于低湿环境的害虫是()A、棉红蜘蛛B、棉蓟马C、棉铃虫D、棉蚜正确答案:A16、完全封闭呈球形的子囊果称为()A、子囊壳B、子囊腔C、子囊盘D、闭囊壳正确答案:D17、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在固体表面湿润与展布的助剂,称为()A、湿展剂B、乳化剂C、填料D、溶剂正确答案:A18、积年流行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A、无再侵染或再侵染次数很少B、以上三项均对C、多为种传或土传病害D、病害在年度间波动小,上一年菌量影响下一年的病害发生数量正确答案:B19、植物病毒的主要繁殖方式是()A、无性繁殖B、增殖C、孢子生殖D、裂殖正确答案:B20、小麦锈病化学防治目前应用最多药剂为()A、石硫合剂B、甲基托布津C、多菌灵D、粉锈宁正确答案:D21、寄主植物表现症状明显,发病严重,对产量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植物表现的()A、免疫B、耐病C、感病D、抗病正确答案:C22、()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2023年川农远程继续教育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川农远程继续教育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9a7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5.png)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照答案病理部分一、名词解释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旳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旳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旳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旳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种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体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旳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碰到旳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旳寄主植物,有毒力旳病原物以及合适发病旳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旳观点。
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似,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旳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旳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旳生物,相称于过去所提旳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旳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旳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旳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旳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旳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旳代谢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旳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毕到症状显露为止旳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旳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旳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旳遗传因子,呈环状构造,由双链旳DNA分子构成。
二简答题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旳流行学特点是什么?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
在一种生长季节中,病害旳发生程度无大旳变化,当年病害发生旳轻重重要取决于初侵染旳菌量和初侵染旳发病程度。
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
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种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到达流行旳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旳局部性病害。
2. 真菌旳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真菌旳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五种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旳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植物保护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f00292b160b4e767fcfe0.png)
植物保护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植物保护学一、名词解释1.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和非专化性抗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3.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4.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5.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二、简答题1.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病株的表面或者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的存在,有的侵染性病害在病部有明显的病征。
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
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2.何谓病害的侵染过程其一般分为几个阶段(一)病害的侵染过程简称病程,指从病原侵入开始,经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引起寄主一系列病变,直到寄主表现症状,病原开始释放传播体为止的过程。
(二)侵染程序一般分为以下3个时期:(1)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2)潜育期。
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间。
潜育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3)发病期。
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
16秋川农《植物保护学(本科)》
![16秋川农《植物保护学(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dc9f12685acfa1c7aa00ccec.png)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是单循环病害. 霜霉病. 白粉病. 黑粉病. 灰霉病标准答案:2. 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
. 甲胺磷. 叶蝉散. 溴氰菊酯. 呋喃丹标准答案:3. 子囊菌亚门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分别为()。
. 游动孢子、卵孢子. 分生孢子,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担孢子. 分生孢子、卵孢子标准答案:4. 真菌性病害是(). 白菜软腐病. 水稻白叶枯病. 稻瘟病. 番茄病毒病标准答案:5. 灭生性的除草剂有()。
. 草苷膦. 2,4-. 稳杀得. 拉索标准答案:6. 常见高毒农药是()。
. 敌百虫. 敌敌畏. 乐果. 甲胺磷标准答案:7. 井岗霉素防治()特效。
. 水稻纹枯病. 稻瘟病. 小麦白粉病. 黄瓜霜霉病标准答案:8. 螨类具有()特点。
. 无复眼. 胸足3对. 有翅. 有复眼标准答案:9. 在温带地区,昆虫的发育起点是()。
. 8~15℃. 8~40℃. 22~30℃. 30~40℃标准答案:10. 波尔多液是生产上常使用的无机杀菌剂可用它来防治()。
. 霜霉病. 白粉病. 锈病. 炭疽病标准答案:11.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
. 赤眼蜂. 瓢虫. 姬蜂. 茧蜂标准答案:12. 常见的无性孢子有()。
. 游动孢子. 卵孢子. 接合孢子. 担孢子标准答案:13. 在温带地区最适合昆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温度是(). 8~15℃. 8~40℃. 22~30℃. 30~40℃标准答案:14. 真菌的有性孢子是()。
. 卵孢子. 游动孢子. 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标准答案:15. 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
. 蝼蛄. 蝽象. 蝗虫. 蝶标准答案:16. 农业防治法的优点是(). 速效. 不受地区限制. 各种农业防治措施不与丰产矛盾. 最能体现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标准答案:17. 高毒农药的急性毒性L50(大白鼠经皮)为()(mg/kg)。
《植物保护》试题+答案
![《植物保护》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a6cb0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3.png)
《植物保护》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褐飞虱发生的世代数自北向南()A、1--8代B、4--15代C、5--15代D、2--12代正确答案:D2、稻瘟病的病征为()。
A、粉状物B、菌脓C、点状物D、霉状物正确答案:D3、下列害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A、金龟甲B、蟋蟀C、蝼蛄D、褐飞虱正确答案:D4、化学防治小麦赤霉病最有效的药剂是()A、粉锈宁B、甲基托布津C、多菌灵D、辛硫磷正确答案:C5、某植物感病后易造成烂种、烂芽,出苗后会产生病斑,逐渐扩展成明显溢缩甚至萎蔫枯死,在病苗、死苗的茎基部可见到白色稀疏菌丝状,此病描述的是()A、油菜菌核病B、小麦白粉病C、棉花立枯病D、水稻纹枯病正确答案:C6、蝗虫、蝴蝶的头式为()A、前口式B、后口式C、锉吸式D、下口式正确答案:D7、呈球形或瓶状,顶端有孔口的子囊果称为()A、子囊壳B、子囊腔C、子囊盘D、闭囊壳正确答案:A8、金龟子、天牛等的前翅是()A、鳞翅B、复翅C、膜翅D、鞘翅正确答案:D9、植物真菌性病害的病状多为坏死、腐烂或()A、粉状B、霉状C、锈状D、萎蔫正确答案:D10、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是()A、草蛉虫和蜘蛛B、赤眼蜂和蜘蛛C、姬蜂和茧蜂D、瓢虫和寄生蝇正确答案:C11、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A、小麦锈病B、水稻白叶枯病C、棉花黄萎病D、苹果树腐烂病正确答案:B12、我国现行的植保方针是()A、农防为主,综合防治B、化防为主,综合防治C、预防为主,综合防治D、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正确答案:C13、可传播病害的害虫口器一般是()A、咀嚼式口器B、锉吸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刺吸式口器正确答案:D14、缨翅目昆虫的口器是()A、虹吸式口器B、锉吸式口器C、咀嚼式口器D、刺吸式口器正确答案:B15、下列昆虫不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的是()A、二化螟B、玉米螟C、大螟D、稻纵卷叶螟正确答案:C16、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是()A、瓢虫和寄生蝇B、姬蜂和茧蜂C、草蛉虫和蜘蛛D、赤眼蜂和蜘蛛正确答案:B17、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又称()。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853d9c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2.png)
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植物保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章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1.什么叫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指当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扰时,其正常的⽣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导致⼀系列⽣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长发育出现异常,甚⾄死亡的现象。
2.什么叫病状和病征?各举⼏个病例说明。
病状是指在植物病部可看到的异常状态,如变⾊,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
马铃薯⼲腐病和⽢薯软腐病。
病征是指寄主在发病部位出现的病原物的⼦实体。
由于病原物不同,植物病害病征常表现出不同的形状、颜⾊和特征。
其中常见的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等。
如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病部可见⼤量霜霉状物。
多种植物的⽩粉病和⿊粉病等。
3.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者有何不同?侵染性病害:由⾮⽣物因素(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或⽣理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于没有病原⽣物的参与,因⽽不能在植株个体间互相传染。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病原线⾍和寄⽣性植物等,因此,按其病原⽣物的类型⼜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病害和寄⽣植物病害等。
侵染性病害在植株间能够相互传染。
第⼆章植物病害的病原1.寄⽣性和致病性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病原物的两个重要属性:致病性:是指⼀种⽣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这种⽣物称为病原物。
强调病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养分的能⼒。
寄⽣性:⼀种⽣物从其他活的⽣物中获取养分和⽔分的能⼒称为寄⽣性。
强调病原物破坏寄主的能⼒。
联系:①绝⼤多数病原物都是寄⽣物,但不是所有的寄⽣物都是病原物;②寄⽣性的强弱与致病性强弱没有⼀定的相关性2.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性繁殖和有性⽣殖的特点及其在病害发⽣和流⾏中的作⽤。
真菌的繁殖形式:有性繁殖和⽆性繁殖。
⽆性繁殖:是指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过程⽽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孢⼦的繁殖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病理部分一、名词解释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
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
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
2. 真菌的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真菌的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五种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3. 植物非侵染病害有什么特点?非侵染性病害主要由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以及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引起,其主要的病害特征为:同一病害症状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无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等。
4. 为什么说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症状是植物发生某种病害以后在内部和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
人们认识病害首先是从病害症状的描述开始,描述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选择最典型的症状来命名这种病害,从这些病害名称就可以知道它的症状类型。
当掌握了大量的病害症状表现,尤其是综合症和并发症的变化后,就比较容易对某些病害样本做出初步的诊断。
5. 植物线虫病害的特点是什么?植物病原线虫在田间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因此当观察到田间出现局部的植株黄化,矮缩以及根系生长不良等现象时,可以初步确定是病原线虫所致。
同时线虫病的病状还有虫瘿、根结、胞囊或茎叶坏死等。
我们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或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线虫存在。
6.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病株的表面或者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的存在,有的侵染性病害在病部有明显的病征。
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
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三、论述题1.植物的抗病性?主要有哪些类型?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终止或者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可遗传的特性。
按照寄主植物抗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抗病性与主动抗病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避病,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由于形态,机能或者物候等原因从空间或时间上避开了病原物传播体的大举入侵,就造成了避病;②抗侵入,在同一接种条件下,植物感病体表上接触有等量接种体时,如果某品种上的发病位点数显著少于其它品种,则为抗侵入;③抗扩展,是病原物侵入后,寄主对病原物的反应,最终表现为,潜育期长短、病斑数量多少、病斑大小及病斑扩展速度、病原物产孢量大小等;④抗损害(耐病),即寄主植物虽不能抑制或者抵抗病原物的侵入扩展和繁殖,但是能通过种种生理调节和补偿作用来抵抗病原物对产品形成的损害;⑤抗再侵染(获得抗病性),即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者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
2.简述各类环境因子对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影响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风、土壤养分及PH 值。
①温度,病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温度范围,病原物将停止生长发育或者丧失对植物的侵染性;②湿度,湿度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及芽管对寄主的侵入的影响最大。
同时湿度也影响真菌,细菌和线虫等病原物的生长发育及侵染植物时的活动;③光,光对病害的发展影响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小得多。
光的影响仅由于光的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影响;④风,主要是影响病原物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植物表面的湿度。
⑤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的供应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对病原物侵袭的防御能力;⑥土壤PH值,其主要对一些存活在土壤里的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发生影响重大,主要的原因是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
3.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对植物病害循环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①初侵染和再次侵染;②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
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次发病。
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
4.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真菌的孢子、菌丝段、菌核或其它休眠体;细菌的菌体;病毒的粒体;线虫的幼虫、成虫和卵,都需要借助某种力量把它们从发病的植物传播到健康的植物上去才能实现病害的传播。
传播的力量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病原物的本身,而大部分病原物主要依靠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外界力量来实现传播。
①气流传播,这是绝大多数真菌病害的传播方式;②雨水传播,是大多数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及部分真菌病害的传播方式;③昆虫传播,多数病毒病害和植原体病害均为介体昆虫传播,一些细菌和真菌病害也通过昆虫传播;④人为传播,播种带有病原物的种子,苗木或者其它繁殖材料,也或者是施用带病原菌的肥料,都可以把病原物带入田间引起发病。
同时,移栽、整枝、打顶等栽培管理也经常传播易于摩擦传染的病毒病。
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1.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年生活史:昆虫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的变态:昆虫从卵到成虫阶段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变态。
4.停育低温区:昆虫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一定范围内并不死亡,而是因温度低呈休眠状态,称为停育低温区。
5.二型性:昆虫的成虫除雌雄第一性征不同外,在体形、体色以及生活行为等方面还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二型性或者性二型。
6.习性: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与内部生理活动的复杂联系,使昆虫获得了各种赖以生存,繁衍和行为等生物学习性,谓之为昆虫的习性。
7.蛹期: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由幼虫到成虫的过渡阶段。
8.世代重叠:许多昆虫特别是1年多代的昆虫,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前后世代往往相互重叠,不同虫态相互并存,这种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9.两性生殖: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属于雌雄异体动物,多行两性生殖。
这种生殖方式需要雌雄两性交配,产生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个体。
10.有效积温: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虫态或世代)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乘积。
11.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
12.复眼:着生在昆虫头部的两侧,由很多小眼组成。
13.天敌:在自然界中,每种昆虫都有大量的捕食者和寄生物,昆虫的这些敌害称为天敌。
二、简答题1.昆虫的体壁由几大部分组成?体壁的功能是什么?昆虫体壁由底膜,皮细胞层,表皮层3大部分组成。
主要的功能为:①着生肌肉,固定体躯,保持昆虫固有的体型和特征;②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部机械袭击;③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外部有毒物质及有害生物的入侵;④接受感应,与外界环境联系。
2.昆虫的头式分为几种类型?分别例举两种不同头式的昆虫。
昆虫的头式可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和后口式。
下口式:蝗虫与天牛。
前口式:步行甲与草蛉幼虫。
后口式:蝉类与蝽类。
3.例举几类属于完全变态类型的昆虫?此类昆虫一生中要经历那几个时期?蛾类、蝶类与甲虫类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类型。
它们一生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4.咀嚼式口器昆虫与吸收式口器昆虫的中肠结构有何不同?分别例举两个代表昆虫。
咀嚼式口器昆虫的中肠结构比较简单,常呈均匀、粗壮的管状,例如,蝗虫与天牛。
吸收式口器昆虫的中肠演化成细长的管道,某些种类的中肠变得特别细长,特化成滤室结构,例如,蚜虫与介壳虫等。
5.螨类与昆虫的形态有何区别?螨类体小至微小,圆或椭圆形。
表1. 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昆虫螨类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头、胸、腹愈合不易区分触角有无足3对4对(少数2对)翅多数有翅1~2对无三论述题1.如何利用昆虫的习性来防治害虫,请举实例说明。
习性是昆虫种或种群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亲缘关系相近的昆虫往往具有相似的习性。
与害虫防治相关的有以下5种:①趋性,是昆虫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强迫性的定向运动。
在害虫的治理中,趋光性和趋化性应用较广,例如,灯光诱杀与性诱杀等;②假死性,是昆虫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抑制反应。
例如铜绿丽金龟,菜蝽和水稻负泥虫等,它们受到振动时就会麻痹坠落,人们利用其振落捕杀;③群集性,即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集中的特性。
人们利用害虫高密度集中的时期来集中防治害虫;④迁飞,是某些昆虫在成虫期有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⑤扩散,即大多数昆虫在条件不适或者营养恶化时,在发生地向周围空间扩散的现象。
了解昆虫的迁飞与扩散规律,对进一步分析虫源性质,设计综合防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2.如何利用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来防治害虫,请举实例说明。
生物因素与昆虫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生存、繁殖和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