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学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定义
大众文化定义: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主要特点属性的商品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 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普遍需要, 为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而且,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因此,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 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
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 不承认其商品特性, 或者有意淡化它, 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 就浑身沾满了铜臭, 亵渎了审美的圣洁。
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 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
反之, 作为文化商品, 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这样一来, 文化产品不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个体创造的产物, 而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结果, 从创意策划、筹措资金、生产制作到宣传发行和实际消费,文化产品都是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进入市场的。
因此, 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商品化规则, 以追求商业价值为目标。
如果文化企业盈利的目标不能实现, 那么其运行过程势必受到影响, 甚至导致文化企业的亏损、停业或破产。
因此, 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照生产经营规则, 把握文化市场脉搏, 顺应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 以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幻, 最终达到把文化产品销售出去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大众文化在技术世界中已经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 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 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B. 文章和博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 文化论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 亚里士多德4、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D.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 表现论6、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 以语言论为基础 E.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7、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 文学即文章 B.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 文学即博学8、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B. 作品C. 艺术家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C.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D.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选择一项:B. 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B. 蕴藉C. 假设D. 模仿3、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趣味。
B. 个性化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B. 象征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5、大众文化文本是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意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C. 工业化6、中国古代文学层面论学说,一般包含。
A. 字音、意义等四层面说B. 字面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说 D. 粗精两层面说7、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取的语言模式,主要有再现型文本、及多元呈现方式。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的狭义解释是()。
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2.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4.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C.实用论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B.体验论6.()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8.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以语言论为基础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5.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E.艺术家第二章章节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意蕴层、语言层、余意层、衍意层,其中()应为第一层。
分析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
分析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引言在研究通俗文学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到范伯群先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老先生的这两本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化史的著作,为研究现当代通俗文学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后来的研究者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通俗文学史的研究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功,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对于通俗文学的历史定位经过了否定,肯定,又否定,又肯定的历史循环中对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我们认为还有十分很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新观点,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自古以来,文学、文化和历史就是无法分开的,俗称文史不分家,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啊,在冲突中达成妥协,在对抗中不断发展本文将就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关系的研究进行的阐述,以期提出富有独创性的看法和见解一、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表现1.通俗文学表现形式学术界普遍认为通俗文学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该派文学建立在市民社会上;第二种是海派通俗文学,海派文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通俗文学那时候的海派作家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就是写给普通的市民大众看的,他们的读者群体也是较为固定的到了张爱玲的时候,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了第三种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现在解放区的文学和国统区的都市文学解放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以农民为主,并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在都市文学中,出现了像通俗文学,又不像的作品典型的解放区的通俗文学作品的代表是赵树理先生,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就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除了上面的几种形态之外,还存在以下的表吸纳:第一,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体现,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传统的市民文学的继承在过去白话文还没有成为官方正式用语的时候,白话文小说只在传统的市民阶层之间流行,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下,白话文才成了开启民智的工具,并逐渐成为了主流大众的语言第二,通俗文学与海派文学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既存在相互包容的地方,也存在互相冲突的地方第三,左翼大众文学的本质是对大众进行教育而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因此,左翼大众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例如,以瞿秋白为例,他在创作《东洋人出兵》这部文学作品时,就使用了两种国语和地方方言上述三种关系的表述充分展现了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2.大众化语境下的市民文学其实,在文学史上,关于市民文学的定义还是存在较大的争论的,如果把描写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就叫做市民文学显然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未能抓住市民文学的本质如果那这个定义去套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市民文学,就发现这个定义的悖论了以老舍的文学作品为例,不管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还是《我这一辈子》都是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社会,但老舍的观念并非属于市民的观念,他更加注重于对这种市民阶层的批判,甚至将自己作为市民的对立面去从事文学创作的但是老舍的文学作品究竟还是属于市民文学自范伯群先生开始了对通俗文学的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通俗文学近些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便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学也随之兴起二、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现当代文学史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的历史现当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古代文学都是一脉相承的,在现当代的文学形式中,仍然有着许多的文学表现形式来目于古代文学文学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学界普遍将描述大众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通俗文学,因此,通俗文学的慨念范围是十分广泛的,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反映,而通俗文学又对一定时期的大众文化进行了必要的描绘和阐述,让人们对一定时期的社全经济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现当代通俗文学的特点(1)大众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俗文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一系列武侠、传奇、言情等小说等文学作品,表现出了文学是由经济基础的决定的特质上述通俗文学作品,表现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和取向,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对社会层面的揭露和曝光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对于社会底层一些现象的描述,像**镖帽、拐卖妇女等问题,这种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改革开放之后文学的生命力得到了张扬(2)媚俗化在大众化的特点下,是通俗文学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媚俗了人类的物质欲望及对传统文化的解构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出现,通俗文学的媚俗化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中得到了彻底的阐释媚俗的罕有贬义的色彩,也就是文学作品抛弃了它本寻的价值,急功近利的向社全大众讨好当然,这种媚俗化也是高雅相对应的,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通俗和高雅两种文学形式2.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关系上来说,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发现通俗文学发展的某些趋势:(1)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是由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所决定的审美、调节社会关系、娱乐都是文学的功能和价值,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纵观整个文学史,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可以发现文学的情趣、审美和价值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媒体的出现,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将会更加的顺畅,便随而来的就是通俗文学的高雅化,以及高雅文学的通俗化,也就是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将不再那么分明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在网络文学诞生之初,并不为主流的社会所认同,但及至令日,网络文学的地位逐渐得到了社会白毓人可网络文学概念的外延也更加的宽泛了,其读者也不再局限于青少年了(2)通俗文学的数字媒体化通俗文学自产生以来,就是和传统的媒介共同的发展的随着大众传媒传播功能的加强,大众文化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通俗文学在这个潮流之中,也必然会顺应着传统媒介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让传统的印刷文学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虽然网络文学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糟粕和垃圾,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一方面确实有些十分功利化的作品,给已经充满物欲和功利的社会加油打气,但是另一方面,也让一些潜心创作的作家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从这个澡度上来看,未来一定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恐怕将会以网络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当然,这正好说明了通俗文学强大的生命力结论综上所述,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关系,而它们与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的关系,也体现在通俗文学的表现形式、特点上整个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中,通俗文学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通俗文学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大众文化氛围下的张欣小说创作
大众文化氛围下的张欣小说创作
作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鼎足而立的现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与都市的繁盛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潜在而强势地影响着都市文学。
本文即以大众文化为切入点,将主要视角集中在张欣小说对于当今大众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巧妙架构,论述张欣都市小说对当今大众文化发展态势和运行轨迹的独特表现及其深层文化价值。
全文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张欣的都市小说的产生及其与大众文化的特定渊源出发,探讨张欣在大众文化底色上对现代都市传奇的执著书写。
作家在“现实”的商品化逻辑中,超越性地关注着都市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传统和现代的对接为观照基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现代都市的消费景观,并由此而深入地触摸了现代都市的脉搏。
其次,以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欲望”书写的角度,探究张欣小说直面都市欲望及其多元欲望形态展示的建构意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时尚性、商业性,决定了它与都市欲望的直接互动关系。
在这一意义层面上,张欣小说抓住了欲望这一现代都市的主角,并鲜活地展示了物欲、情欲、性欲、功利欲等现代都市的多元欲望形态,以及都市大众生存方式和欲望链的建立的依据;从而使其小说的大众文化特色和欲望书写的现实意义,都进一步得以彰显。
再次,主要从女性对此岸爱情理想的追求的角度分析张欣小说对现代都市女性在爱情婚姻方面的现代性选择和个性
化表现,探究张欣“言情小说”的深层社会价值和人文主义理想;由此也可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大众文化通论关系的;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 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6. 大众媒介性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7. 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8. 类型性大众文化理论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来自学界的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社会里的各种、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中国21世纪大众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人文化发展方向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大众文化研究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形态;纵观其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大众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和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和反映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人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科学化发展方向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文化力和的关键因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形态要跟上时代步伐、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知识、运用先进科学方法和整合当代科学精神,从而使自身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否则,就有可能是虚妄和病态的,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国际化发展方向21世纪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广泛、及时地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文化主潮流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协同;具体到最贴近百姓生活、最能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来说,它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需要通过广泛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和创新其表现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水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民族化发展方向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快餐”式大众文化是传媒低俗化的文化根源2010年第14期传媒低俗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内容上以“窥私”姿态、猎奇心理观照世界,将凶杀、暴力、色情甚至是封建迷信、人类灾难等信息还原、放大,将重点放在花边新闻、犯罪和暴力事件、公众人物隐私等方面,不仅“星、腥、性”等各种低俗场景出现在新闻媒体上,而且“冷血新闻”、“恶搞新闻”、“炒作新闻”频现;二是在表现形式上过分强调故事性、趣味性,标题设置极具煽情化,版面处理追求视觉冲击,走新闻故事化、戏剧化的道路,感情因素和细节被大肆渲染,甚至以色情画面、挑逗性动作和粗俗肉麻的语言来迎合低级趣味;大众传播中低俗化现象的不断蔓延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异的过程,其实质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从文化学角度来看,目前“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兴起正是传媒低俗化现象形成的根源所在;大众文化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概念,是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它是在工业化技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它通过大众传媒承载、传递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承载、传递,具有高技术性、可复制性、娱乐性、平面性、零散性等特性;以营利为目的,迎合大众,追求时尚,特别注重对大众低层次欲望和官能的满足,是一种抹平了精神深度的物质文化”;20世纪末期随着社会的转型,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三种文化即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体现百姓文化追求的大众文化和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具有批判意识的精英文化共存的局面;这三种文化形态相互融合和对话,各种思想彼此交流、冲突与碰撞,形成了一个比较开放的文化态势;主流政治文化正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其他文化形态持日渐宽容的态度,其绝对强势地位逐渐下落;精英文化陷入尴尬境地,退守边缘;大众文化则迅速崛起和蔓延,逐步登上主流文化的舞台,成为当今中国文化格局中最壮观、最庞大的一支队伍;传媒低俗化正是在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占据统治地位、主流文化日渐衰微、文学出现危机、高雅艺术沉沦的文化格局中各媒体相互竞争以及传媒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增加中形成的;它是严肃文化走向通俗化、大众化时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现象,是商业文化对大众传媒的侵蚀;1、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特征;对此,美国着名学者詹姆逊曾明确指出:“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本身——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同步——像晚期资本主义的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而且完全与当今普遍的商品体系连成一体;”受消费文化商业浪潮的冲击,作为大众文化生产、消费、蔓延和扩张载体的现代传媒,在走向市场运作的过程中,为追求商业利润努力挖掘受众的消费潜力,以哗众取宠迎合一些受众的猎奇心理,甚至是以低级趣味来诱惑人的不健康需求;新闻报道过度渲染性与暴力,突出隐私;影视作品热衷于描绘宫廷秘闻轶事、争权夺利、沉湎于情情爱爱、无病呻吟、嬉笑打骂……从政坛秘闻、名人私生活再到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社会新闻,都堂而皇之进入了大众文化消费领域;有的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抓住眼球经济甚至突破社会公德的底线,缺少对现代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体悟与真正弘扬;2004年9月央视国际今日关注栏目关于俄罗斯别斯兰市中学人质危机的报道中竟推出了手机短信竞猜死亡人数的游戏;上海东方卫视在我国赴阿富汗工人遭遇武装分子袭击后竟然让观众有奖竞猜袭击者身份;一些所谓的网络红人凭着异于常人的丑态、媚态在网络上肆意狂欢;他们为了出名不惜以极度扭曲的恶俗来挑战传统道德,颠覆主流价值观;这种现状实则是在大众文化异军突起的背景之下,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迎合甚至是培育低俗化市场的结果;2、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官娱乐性;“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的东西;而且一定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大众文化“不断地表现并再造‘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作为大众文化特征之一的娱乐元素已经几乎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到美国总统奥巴马拍死只苍蝇都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噱头,恰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大众文化摒弃“严肃”、“神圣”、“深刻”,消解重大价值和意义,追逐享乐等通过大众传媒得以传播和不断完形放大;在泛娱乐化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不断制造大众感兴趣的“笑料”来赢取市场,人世间众生百态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和放大,正如巴赫金狂欢话语中对话的喧哗一样,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们粉墨登场,肆意地享受着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所带来的个体精神满足;传媒对重大问题的不严肃炒作、新闻制作方式的煽情化和娱乐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缺少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淡化媒介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大众在消费大众文化的娱乐中丧失崇高感,“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放弃理想和道德追求,甚至丧失现实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娱乐节目就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甚至带有妄想企图的价值观,诱使很多青少年放弃艰苦努力而痴迷于走一夜成名的捷径;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大众传媒一方面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在娱乐化背景下大众传播的低俗化、庸俗化倾向已屡屡触及我们社会传统的道德底线,甚至是在颠覆我们原有的传统观念;在大众文化铺天盖地的裹挟之下,为迎合大众求乐的心理,大众传媒用娱乐场面来复制大众的兴趣口味和生活方式;大众娱乐、明星炒作涵盖众多媒体的诸多版面和播出时段;如2008年7月对刘嘉玲梁朝伟结婚的报道,各媒体毫无节制地加以热追恶炒,其八卦程度令人咋舌;更有甚者,悲剧事件和暴力事件也被赋予了极其强烈的娱乐化色彩,荒诞取代了严肃,戏谑取代了真实,麻木和冷漠取代了社会责任;如对马家爵案件的报道,从各种将他塑造成一个暴戾凶残的校园杀手的报道,到大张旗鼓地进行子虚乌有的爆料,再到对事件进行种种娱乐形式的包装等等,媒体以不负责任的娱乐态度消解了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传媒低俗化是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作用到传媒的表现,是大众传媒一味追逐大众文化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结果,其实质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异化;传媒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一切去追求发行量、收视听率和点击率,盲目扩张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特性,最终会导致某种程度的低俗化倾向,污染精神家园;大众传媒作为价值观念的主要引导者和传播载体竞相走低俗化甚至于恶俗化之路,对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产生了瓦解与破坏作用,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丧失与社会道德的失范;传媒低俗化严重影响和侵害着受众的文化素质、欣赏品位和价值取向,必须引起传媒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和警醒;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应该正确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传播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摒除人类文化的糟粕,从而构建文明向上的媒介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引导大众文化和社会大众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上述两种含义是不应该混淆的;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不要忘记,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应该说,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俗”和“雅”,都有自己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提高问题;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大注意对“雅”和“俗”的两种含义加以区别,由此造成了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例如在某些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等等;在这些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是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他们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作了唯一的标准,无形中已经预先地包含着脱离现实、轻视群众的成分,从而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从我们的现代观点看来,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对“文化世俗化”的现象应有冷静的思考“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而在涉及根本文化立场的问题上,我们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宗旨;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精英文化”却在市场上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清晰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每一个不把自己同大众对立起来的人,都不应该视之为“危机”和“失落”,而应视之为一种“归位”和“落实”;因为多年来,为我国广大群众所乐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形式和活动并不丰富、并不充分,实际上是太简单、太贫乏了;至于“雅文化”的“失落”,则应该从其他方面找原因;12。
2021年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
2021年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20__年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说明:1.试卷号:2848;2.课程代码:01546;3.考试平台:://.ouchn;4.课程考核:本课程形考形式为网核,比例为50;终考形式为机考,比例为50。
第一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 1-5题(题目为随机)1.___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反映论 2.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___”思路。
体验论 3.文学的狭义阐释是___。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4.文学的原初含义是___。
文章和博学 5.文艺摹仿说以___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亚里士多德 6.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___”。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文学 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___。
文化论 8.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___”倾向。
实用论 6-9题(题目为随机)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___。
(全选)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___和观众。
作品;艺术家 3.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___。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4.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___的文论倾向。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民间文化(folk culture)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
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文化。
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所自发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自我的文化形态。
主流文化(又称官方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
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学。
在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
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太大,马克思主义文化才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
关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而来的评价问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
特点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作为文化工业的大众文化,遵从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在文化与大众的双向互动发展过程中,生产与消费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在本质上生产决定了消费,大众文化的生产在深层次上决定了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通过意识层面对大众的文化素养施加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大众文化生产的品位,可以达到改造国民素质的根本目的.可复制可获利电影和电视看法大众文化产物不乏智慧《鬼子来了》亚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文学创作中的大众文化元素
文学创作中的大众文化元素近年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文学创作中融入大众文化元素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大众文化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诸多渠道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思想和审美的重要来源。
因此,将大众文化元素引入文学创作,既能为读者提供娱乐享受,又能展示社会现象,丰富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首先,大众文化元素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氛围。
在当代都市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主人公与手机、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紧密相连。
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能真实地反映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还能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当主人公在小说情节中遭遇困境时,他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痛苦,这样的情节设定更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状态,也让读者更容易与主人公建立情感联系。
其次,借助大众文化元素,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传达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例如,在武侠小说中,许多作家通过塑造武功高强、正义感强烈的侠客形象,传递着价值观念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这些作品通过赞美善良、揭示邪恶,引发读者对社会不公和道德问题的思考,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而当代青年文化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通过描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内心矛盾和困惑,作家能够直观地展示年轻一代的思想特点和社会问题,引导社会对年轻人的关注和思考。
再者,大众文化元素的运用也能促进文学作品在市场上的流行和传播。
当代读者对于具有时代感和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被吸引。
因此,作家加入大众文化元素可以提高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比如,陈忠实的《许三观卖血记》以农村贫困青年的血泪奋斗塑造了一个形象深入人心的主人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犀利观察和幽默语言的运用,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这样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取得了成功,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元素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增添作品的背景和氛围,还能传递社会现象和价值观,促进作品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文学如何促进文学与大众文化的交融
网络文学如何促进文学与大众文化的交融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文学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流,迅速席卷了大众的阅读领域,成为了文学与大众文化交融的重要桥梁。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为文学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络文学的兴起,首先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文学创作和传播的门槛。
在过去,文学作品的出版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包括寻找出版社、编辑审核等,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作者难以崭露头角。
而网络文学平台的出现,为广大作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和发表的空间。
无论你是专业作家还是文学爱好者,只要有创作的热情和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上一展身手。
这种低门槛的创作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作者投身其中,他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网络文学的互动性也是促进文学与大众文化交融的关键因素。
在网络文学平台上,读者可以实时与作者进行交流,对作品发表评论和建议。
作者能够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创作思路,使作品更加贴近大众的喜好。
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密互动,不仅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也让文学创作不再是作者的孤独之旅,而是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智慧结晶。
例如,一些网络小说的情节走向会根据读者的投票和意见进行改变,这种互动式的创作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热情。
网络文学的题材多样性也是其促进交融的重要方面。
从玄幻修仙到都市言情,从历史穿越到科幻未来,网络文学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够想象到的题材。
这些丰富多样的题材,一方面满足了大众不同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得文学能够更加广泛地与各种文化元素相结合。
比如,一部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网络小说,可能会融入当时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享受了故事的精彩,还了解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网络文学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之广,也是其推动文学与大众文化交融的有力手段。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网络文学作品能够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
一部热门的网络小说,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
大众文化
就文化的审美而言,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 美和艺术都疏离普通民众;而在今天,借助于大众媒介、文化工业等手段,美和艺术普及化了,审美的经典性与 日常性从针锋相对走向了和谐统一,原先遭受经典美学打压的欲望、诱惑、利益等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处于 文化中心或热点的不再是传统的经典艺术,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广告、时装、模特表演、网络文学、畅销书 以及动漫、网上视频、网络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短信等审美形式不断涌现。
2004年,杨臣刚的网络爱情歌曲《老鼠爱大米》一夜走红,不仅迅速占领了mp3下载排行榜榜首,并且创下 互联网有史以来同一首歌同一时期1亿人次的最高点击率。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平台,为面广量大的受众群体提供 了传播的条件,以至一时间,大城市小乡镇,街头巷尾、校园内外,到处传唱《老鼠爱大米》。由此可见,利用现 代大众传播媒介,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受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
关系
一、先进文化能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
1.文化建设是“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一方面,先进文化只有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时才能实现其 功能和价值。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必须植根于群众的生活中,必须深入到大众的心理层面,塑造正确 的价值观,从而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是创造、实践和享受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的 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它既是一个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更是文化进一步发 展、创新的基础和环境,直接决定了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方式和质量。因此,先进文化建设就是建设先进的 大众文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大众文化的前进方向。
2.大众文化在先进文化的行列中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先进性决定的。因为,大 众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封闭状态和单一格局,实现了文化的大众性与共享化,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 荣与文化产业的形成,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密切了文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强了现代意识与 时代精神。
分析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不提到范伯群先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老先生的这两本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化史的著作,为研究现当代通俗文学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让后来的研究者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通俗文学史的研究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功,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对于通俗文学的历史定位经过了否定,肯定,又否定,又肯定的历史循环中对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我们认为还有十分很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新观点,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自古以来,文学、文化和历史就是无法分开的,俗称“文史不分家”,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啊,在冲突中达成妥协,在对抗中不断发展本文将就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关系的研究进行的阐述,以期提出富有独创性的看法和见解
一、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表现
1.通俗文学表现形式
学术界普遍认为通俗文学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该派文学建立在市民社会上;第二种是海派通俗文学,海派文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通俗文学那时候的海派作家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就是写给普通的市民大众看的,他们的读者群体也是较为固定的到了张爱玲的时候,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了第三种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现在解放区的文学和国统区的都市文学解放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以农民为主,并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在都市文学中,出现了像通俗文学,又不像的作品典型的解放区的通俗文学作品的代表是赵树理先生,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就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除了上面的几种形态之外,还存在以下的表吸纳:第一,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体现,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传统的市民文学的继承在过去白话文还没有成为官方正式用语的时候,白话文小说只在传统的市民阶层之间流行,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下,白话文才成了“开启民智”的工具,并逐渐成为了主流大众的语言第二,通俗文学与海派文学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既存在相互包容的地方,也存在互相冲突的地方第三,左翼大众文学的本质是对大众进行“教育”而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因此,左翼大众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例如,以瞿秋白为例,他在创作《东洋人出兵》这部文学作品时,就使用了两种国语和地方方言上述三种关系的表述充分展现了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现代都市文学与大众文化的文化关联
庞大的大众群体。大众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它的界
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延伸。现代都市, 大众作为一种重要的
李
社会现象呈现出来, 茫茫人海, 任何个人都只能是沧海之一粟, 任何独立
丽
特行的人, 迟早也都会被淹没在大众人群之中。现代都市的一大文化特
芳
征就是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大众文化是一种类型文化、消费文化, 它无 个性, 主要满足于大众 类 的需求。现代大众文化还是与传媒紧密结合
现代都市文学 与大众文化的文化关联
一 现代都市与大众文化
都市, 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现代人活动的主要环境。
都市, 除了地域特征之外, 更多的包含着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特征, 有一系列配套的法律、道德、习俗、行为规范, 并形成一定结构状态
的生存环境; 同时, 也体现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是东方, 城市均是对自然的背离, 但中西城市的功用还是有着很大差别。
西方传统城市主要是经济堡垒, 从事经济活动; 而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是封
建社会政治、军事中心, 商业功能、经济活动一直受到抑制。都市则是近
代的产物, 发展于工业革命之后, 是社会高速度发展的产物。
都市和城市的发展, 除统治者和管理层之外, 主要形成并生活着一个
一特征。
二 现代都市与现代都市文学
现代都市大众群体重要的精神消费之一, 就是文化消费, 其中当然 51
也包含着文学消费。 文学是一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古老的文化形
式。文学对应于现实生活, 通过写作这种中介形式, 将感性、零散的生活素材进行重新整合, 形成一个有 序的整体。文学叙事往往改变着人存在的时间和空 间感觉, 叙述者不仅仅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生活, 也讲 述尚未经历过而存, 既是一种虚拟性、可能性的生存 状态, 也是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构想。因而, 文学叙述 者自古以来都是智者、思想者, 同时也是行为的主动 者。叙述者在创造文学文本的同时, 也是在重新寻 找自己的生命感觉, 确立存在的价值意义。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评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进行搜索一、单项选择题(1-5题、题目为随机)1.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答案]B.体验论2.(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答案]A.表现论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答案]A.文化论4.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答案]A.文学5.文学的狭义解释是( )。
[答案]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6.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答案]A.文章和博学7.文艺摹仿说以( )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答案]A.亚里士多德8.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答案]C.实用论二、多项选择题(6-9题、题目为随机)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答案]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 )的文论倾向。
[答案]A.以语言论为基础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
[答案]A.作品E.艺术家第二章章节测评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进行搜索一、单项选择题(1-5题、题目为随机)1.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都市文学与大众文化
会文化的转型。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与转型 ,中国社会 、尤 其 是 城 市 , 由于经 济 基 础 的 变 动 ,
呈 现 出一种 前所未 有 的社会一 文 化形态 ,即 “ 消 费社 会 ” 、
个 历史 阶段 的 中国城市 ,其共 同点是 ,除开 上海这 样 的少 数 城市 ,内陆大多 数城 市 作 为经 济 中心 的功 能并 不 突 出 , 主要是作 为政 治 ( 战 时 是 作 为 军 事 ) 的 中心 而 存 在 ,中 国城市 乃至 整个社 会经 济 比较 落后 。城市 的物 质生产 、经 济 生活 ,并没 有从 本质上 改变 中 国城 市 的文化生 产和其 留 居者 的精 神存 在方 式 。居住在 城市 的大多 数人 ,就其 生活
并有 不 同程 度 文 学 实 践 的 “ 新写实” 、 “ 新 状态文学” 、
文化 的合谋 与反 叛 ,文 学关 于城市 的想象 与城 市人 的实 际 存 在 状态 的绘写 ,都市 与性别 关 系的互 动等等 ,在某 种程 度上 又深 化 了都 市小 说 的内涵 。 中 国都市 小 说 方兴 未 艾 ,
景观 ,展 示都 市人在 现代 社会 的 生存状 态 、文化 性 格 ,反 映都 市情 绪 ,彰 显都 市精神 。在整 个人 类文化 发展 长河 中,都
市文学及 其所 属 的大众 文化在 某种 意 义上是 文化 艺术 的必然 。
[ 关键词 】都 市 文学 ;都 市 文化 ;大众 文化 [ 中图分 类号 ]1 2 0 6 [ 文 献标识 码 ]A
就其处理生活及其叙事方式而言 ,还未完全摆脱市井气;
就其 表达 的观 念而言 ,还 沾染着 现代 派的余韵 ;仅 就是在
对城 市 的反讽性 描写 和 对更 粗 鄙 的生 活状 态 的表现 方 面 , 才展 示 了新 的都市景 观 。
《2024年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范文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文化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分析其特点、影响及发展趋势。
二、大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大众文化是指以工业化社会为基础,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被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的文化现象。
其特点包括通俗性、流行性、消费性等。
大众文化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多样化、市场化。
三、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1. 文学题材与内容的变化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当代文学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众文化的通俗性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娱乐性,追求与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都市言情小说、网络文学等,以其轻松、有趣的特点吸引了大量读者。
2. 文学形式的创新大众文化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创新空间。
网络文学、微博文学、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为作家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的平台。
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性也促使文学作品在形式上追求新颖、独特,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3. 商业化与市场化的趋势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当代文学作品逐渐走向商业化与市场化的趋势。
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通过购买文学作品的版权,将其改编为影视剧、游戏等,实现文学作品的商业化运作。
这种趋势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市场效益,也促使作家更加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喜好。
四、当代文学现象的案例分析以网络小说为例,近年来,网络小说在大众文化的推动下迅速崛起。
许多网络小说作品通过影视化、动漫化等方式实现了跨界传播,吸引了大量读者和观众。
同时,网络文学的创作形式和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涵盖了玄幻、言情、科幻等多个领域。
这些作品不仅在娱乐性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还通过描绘社会现象和人性思考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五、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在大众文化的推动下,当代文学将继续保持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大众文化如一股洪流席卷而来,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价值观。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众文化?它有哪些特点?又如何在现代性语境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文化形态,具有商业性、普及性、娱乐性等特点。
它将文化、艺术、科技等不同领域融为一体,既满足了公众的娱乐需求,又反映了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大众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还反映了当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多样性强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时下,大众文化的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层出不穷。
例如,各类网络社区如、抖音、B站等平台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可以算作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些平台上的用户通过创作、分享自己的作品,传播观点和情感,已经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外,全球范围内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传播与流行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趋势和大众审美。
那么,面对大众文化,我们该如何思考并应对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大众文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还是一种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力量。
它既可以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也能够传达社会信息和价值观念。
我们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对大众文化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
例如,在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中,有时会过于强调市场和销量而忽略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文化产品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影响。
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形式,满足了公众的精神需求,传播了社会信息和价值观念。
我们也需要以开放和批判的心态去理解和应对大众文化。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大众文化来提供娱乐、消遣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需要保持对它的批判性思维,其内在价值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文学与大众文化[摘要]都市文学是指20世纪末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通过绘写现代都市景观,展示都市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文化性格,反映都市情绪,彰显都市精神。
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都市文学及其所属的大众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艺术的必然。
[关键词]都市文学;都市文化;大众文化1前言都市文学在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这样的一批大城市里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上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转型,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形态,即“消费社会”、“后现代”的社会形态。
20世纪90年代文化形态和历史语境的急骤变化,同时带来了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审美风尚的嬗变。
基于这一背景,一种不同于早前的文学创作样式—都市文学应运而生。
它以当下时代为背景,以现代都市为场景,抒写都市生活,塑造都市新人,并揭示出了一定的现代都市的内在情绪和独有的精神风韵。
这是一种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都市文学有着文学渊源但又迥别于上述文学形态的一种新的文学—文化现象。
都市文学植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市文化,通过绘写现代都市景观,展示都市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文化性格,反映都市情绪,彰显都市精神,从而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与美学内涵。
都市文学已经并将继续表征并催生着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的转型、生成与建构。
2都市文学的生存状态从历史上看,都市文学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传统中国文学从清末的“市民小说”到后来的“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的一个合理的承续和发展,有着丰厚的文学资源和明确的文学个性。
就现实来讲,90年代以来所倡导并有不同程度文学实践的“新写实”、“新状态文学”、“新体验文学”、“新生代(或曰晚生代)小说”,乃至以性别区划的“女性写作”。
这些文学实践都成为都市文学的背景和重要构成方面。
这类小说对“欲望化生存”的表现,对于“欲望化”的“仰视”、“顺应”,态度。
让人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
在新感觉派那里,对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夜半歌声,奢靡与贪欲,赏玩多于针砭。
在一个日益物化的社会里,人为“商品”而生活,“消费”成了人的唯一存在和灵魂,从消费“物”(商品)到消费“身体”(另一种“物”),直到消费“生命”、消费“爱情”……这畸形的现象也反映在那些以上海人生为对象的都市文学。
①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城市文化大略可分两段去看。
即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这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城市,其共同点是,除开上海这样的少数城市,内陆大多数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并不突出,主要是作为政治(战时是作为军事)的中心而存在,中国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比较落后。
城市的物质生产、经济生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中国城市的文化生产和其留居者的精神存在方式。
居住在城市的大多数人,就其生活方式而言,基本上是乡村式的。
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变局。
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动,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的观察社会的视角的变化;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初步形成,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对增加,消费主义倾向的萌芽,大众文化的逞盛,最先在城市尤其是部分发展较快的城市得到了反映。
都市文学因此有了新的背景和坐标。
大众文化语境赋予了都市小说以新的审美特征,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催发了新都市文学的发展,而都市文学对大众文化的合谋与反叛,文学关于城市的想象与城市人的实际存在状态的绘写,都市与性别关系的互动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又深化了都市小说的内涵。
中国都市小说方兴未艾,就其处理生活及其叙事方式而言,还未完全摆脱市井气;就其表达的观念而言,还沾染着现代派的余韵;仅就是在对城市的反讽性描写和对更粗鄙的生活状态的表现方面,才展示了新的都市景观。
我们对于当下都市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艺术持强烈批判态度,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严肃文学如此地迅速衰退,而我们极力排斥的作为大众文化的都市文学却广为接受,这难道仅仅是梅内尔意义上的“好的艺术并不是总是流行的”吗?②毫无疑问,当下大众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艺术的市场化导向、内容的媚俗与形式的粗制滥造等等都是为批评家所诟病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它不同于传统文学或严肃文学审美价值的性质。
这里所谓的传统文学或严肃文学,更多的是指自“五四”以来的以启蒙和救亡为主导的新文学,它是西方近现代科学、民主意义上的启蒙主义和在民族危机关头以救亡为己任的国家民族主义文学,尽管它和我国古代传统的讲究修、齐、治、平,讲究立德、立言,讲究经国之大业的文章有所不同,但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大众放在受教育的对立面,传达出强烈的功利目的和说教意识,强调大众应如何如何。
如果说在近百年中国历史的特定语境下,这种文学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
而对于现代化过程中今天日益世俗化的大众,则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他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的享受、各种欲望的追逐和满足以及闲暇的娱乐性消遣。
对于长期生活在虚假意识形态下的人们来说,无论是以国家、民族名义所设计的乌托邦工程,还是启蒙主义的理想与自由,在世俗欲望的享受与满足面前,都褪去了往昔的色彩,不再对大众具有吸引力。
而大众文学所表达出来的对于各种世俗欲望的关怀与肯定,对于生活的游戏态度和十分轻松的娱乐方式,却极大地符合了大众的口味。
不过,客观地说,任何一种文化,无论其表现如何世俗,都包含有一种价值关怀。
大众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世俗欲望。
虽然为传统或精英所抵斥,但却为大众所接受,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古今中外,处于社会上层的统治阶层或精英阶层,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总是扼制大众的欲望,这当然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欠发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而他们自己则通过占有大众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食、色、虚荣、贪欲。
同时在文化上炮制出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迷雾来愚弄老百姓以维持社会秩序。
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人的解放,不仅仅是精神和思想的解放,也是人的欲望和身体的解放。
古希腊时代、文艺复兴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每一次在一定的程度上世俗欲望都得到较大的肯定。
现代社会工商业高度繁荣,实际上使大众世俗欲望的满足成为可能,大众对物质欲望的要求自然而然超出传统社会统治阶层或精英们所允许的范围,传统和精英们所炮制的抵制大众世俗欲望的精神文化价值系统遭大众遗弃。
而大众文化所表现出的对世欲欲望的肯定,应该说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的,马克思在其《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曾把人类社会发展描述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个性自由的时代。
人的依赖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只能依靠群体和他人才能生存,物的依赖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的时代,个体从人的依赖关系中独立出来,却又堕入物的关系之中。
③这一阶段也是为人类进入个性自由时代所必经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成所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3大众文化时代对于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最为人诟病的就是艺术创作为市场所左右而沦为商品,因而失去了艺术的“自律”。
用阿多诺的话说即是从“自为存在”成为“为他存在”。
阿多诺本人就是对大众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最典型人物。
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被中国当前许多人拿来当作当前文化批判的武器。
问题是传统文学创作(大众文化之前)的“自为存在”真的是真正的“自为”吗?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实际上这都不可能,西方的“寓教于乐”和中国的“文以载道”都说明了这一点。
传统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为帝王、为权贵、为上流社会、为宗教、为精英,总之是眼睛朝上,为王牧民。
然而牧人和羊的关系又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艺术没有成为当代工商业社会意义上的商品,但无疑是一种谋生工具,为稻粮谋,图个好身价,或作进身之阶,这是历史上的事实。
另一方面,目的不外是维持既定秩序和既得利益。
传统社会,受教育作为一种特权,能够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本身就是上层社会的事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近现代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渴望知识分子通过市场可以养活自己,可以摆脱依附地位获得人身独立和自由……大众文化时代,艺术成为一种商品,艺术家要得到认可在更大程度上需要大众的认同,退一步说,迎合大众和迎合权贵,在今天看来,后者并不更值得推崇。
究竟什么是迎合,我想,不论是传统的迎合权贵,还是今天的迎合大众,决不仅仅是艺术的献媚。
无论是得到少数上层社会和精英的肯定,还是得到大众的市场,重要的是骨子里站在哪一方的立场去创作,关键是艺术创作的立场取向。
如果这也称迎合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真正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得不去迎合。
一个作家在某种意义上总是代表一定阶级、一定阶层、一定群体来说话。
而表面上的一味献媚和取悦无论在为少数人的传统艺术,还是在今天的大众文化中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今天大众文化的精品,为大众承认的艺术品绝不仅是表面的、肤浅的、不关痛痒的媚俗与搞笑,它是从大众立场出发,含有一种平民化的、对大众世俗生活的人文关怀,当然不同于精英社会的高高在上和颐指气使,更不是牧人和羊的关系。
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中确实也存在大量粗陋的作品,这正是为精英所批判的,但并不能代表全部。
好莱坞影片固然有不菲的商业价值,但其成功绝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媚俗,其众多影片获奥斯卡金奖就是明证。
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民主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1]茅盾.茅盾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英]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M]. 刘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赵金凤.林语堂翻译转向的原因[J].济南大学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