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有的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4、像压扁易拉罐、水结冰、给水加热、弯折铁丝、纸折玩具等,都只是物质发生了(形态)、(大小)的变化;而像火柴燃烧、蜡烛燃烧、铁生锈等,结果都有(新物质)产生。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也就说发生物理变化时,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发生化学变化时,就(有)新物质产生。
3、有的物质在发生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如在给白糖加热的过程中,先是白糖(熔化)—发生物理变化;再是(炭化)—发生化学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3、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4、淀粉和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的(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热空气中,它能慢慢(分解),释放初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热至2700C时会全部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3.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1)有的物质变化快,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2)有的物质变化是人为因素,有些是自然因素;(3)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例如压扁易拉罐、水结冰、给水加热、弯折铁丝、纸折玩具等,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例如火柴燃烧、蜡烛燃烧、铁生锈等,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豆子和沙子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2.白糖加热后由白色的糖变成黑色的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3.物质变化一般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例如:(1)蜡烛燃烧时,蜡烛熔化后变得越来越短是物理变化,发光发热并伴有气体生成是化学变化;(2)白糖加热时,先由固体的糖熔化后变成液态的糖,这属于物理变化。
接着液态的糖由透明变成黄色、红色、褐色,最后炭化后变成一种黑色物质炭,并伴有焦味,这属于化学变化。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本身不是甜的,但我们咀嚼过程中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中的(淀粉)在口腔里与(唾液)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麦芽糖)。
2.淀粉和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一种不同于淀粉和碘酒的新物质,这种物质是(蓝色)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
我们生活在(物质) 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 )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 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3.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2. 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1)取少量白糖放在纸上观察,我发现白糖的特点是:白色的晶体颗粒,晶体形状是立方体。
(2)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3)蜡烛燃烧中的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在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 加热白糖伴随的变化: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的蜡油化学变化: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6. 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蜡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7.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放进嘴里,一开始没有甜味,说明米饭没有发生变化;咀嚼一段时间,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
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 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易拉罐变形 (形状)
冰融化成水 (状态)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 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铁钉生锈
火柴燃烧
观察白糖的变化
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 火焰上,慢慢加热。预测白糖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 的盘子里冷却,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有“嗤嗤”声, 冒出了气泡, 产生了气体, 玻璃杯变凉了。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呢?
1、 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木条。(现象、 说明了该气体的什么性质) 2、往蜡烛上倒气体。(现象、说明了该气体 的什么性质)
反应后的剩余物质: 如果有白色粉末,是什么物质?怎 么证明? 如果没有白色粉末,是什么物质? 怎么证明?
2.化学变化的是: 2、6、12、14、15、18
√
C
D
红褐色
铜
× C
C
B
A
√ D
√
B
C
熄灭 新物质 化学
气体 二氧化碳
×
制作饮料
物理变化
橙汁饮料 把一个去皮的橙榨成汁,加入少量 的水,配成一杯橙汁饮料。味道还不 错,就是有点酸,如果加勺糖,会 比商店里买来的橙汁还好喝呢!
柠檬汽水
化学变化
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 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 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 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了。
1滴水成冰、2百炼成钢、3铁杵磨成针、4积少成 多、5磁铁吸铁、6镁条燃烧、7冰融化成水、 8玻璃破碎、9酒精挥发、10空气液化、11海水 晒盐、12食物腐败、13灯泡发光、14煤气爆炸、 15木材燃烧、16酱油拌饭、17书法创作、 18柠檬汽水 1、3、4、5、7、8、9、10、 1.物理变化的是: 11、13、16、17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3.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2.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1)取少量白糖放在纸上观察,我发现白糖的特点是:白色的晶体颗粒,晶体形状是立方体。
(2)加热过程中白糖的变化: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3)蜡烛燃烧中的变化: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在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加热白糖伴随的变化: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的蜡油化学变化: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1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6.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固体蜡变成液体蜡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7.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放进嘴里,一开始没有甜味,说明米饭没有发生变化;咀嚼一段时间,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XXX。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资料 教科版
1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碘酒是(红棕色)的,淀粉是(白色)的,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一种不同于碘酒和淀粉颜色的(蓝色)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它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0、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胡萝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肉类)。
9、小苏打是(固体),白醋是(液体),当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会出现(大量白色气泡),产生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二氧化碳)。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能够使燃烧的火焰(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
2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知识要点doc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要点1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P27 物质是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变化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或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变色、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分别说出加热白糖实验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开始固体的白糖在加热后变成液体状的糖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从白色逐渐变深直到变成黑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气味由无味到闻到焦味,这些现象属于化学变化。
P29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物的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有些物质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米饭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慢慢甜起来?米饭中的淀粉在我们咀嚼的进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与口腔里唾液发生化学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什么现象?P30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P31 哪些食物含有淀粉?类别食物名称含有淀粉的食物米饭、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芋头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小学背诵版知识点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
【背诵版知识点】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梳理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产生气体)、(改变颜)、(产生沉淀物)等。
13、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新物质附着),同时蓝的硫酸铜液体颜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4、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重要图片分析
1、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为液体,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闻到有一股焦糊味,变黑的物质在品尝时会苦,而不是甜,说明有新
的物质生成了,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2、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要注意:碘酒使用前要先用水稀释,滴碘酒时滴管口不能碰到食物否则会影响后续实验。
实验时我们有时看到淀粉遇到
碘酒颜接近黑,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是蓝紫。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花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谷类、面类:米饭、米粉、汤圆、年糕、麦片、面包、馒头、包子、水饺皮、馄饨皮、面条、烙饼、玉米、蛋糕、饼干……
根茎类: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莲藕、山药、番薯。豆类蔬菜:碗豆、绿豆、红豆……
10.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的细小晶体,粉末状。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液体,刺鼻酸味。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要点
1.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2.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书、橡皮、桌子,包括人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物质:空气、书、电、电灯、火、水、声音等;不是物质:想法、兴趣、理想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26.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7.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28.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29.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增大8倍。
30.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混合物。最早的火药出自炼丹术之手。
8.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在被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9.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类别
食物名称
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面包、馒头、山药、南瓜、香蕉、胡萝卜(含较少)、米饭、碗豆、绿豆、红豆、莲藕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发光发热 产生沉淀
物质变化和我们------知识点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 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 不含淀粉的食物有青菜,西红柿,猪肉,鸡肉,虾等
拓展活动:秘信制作
1.准备信纸、淀粉和干净毛笔。 2.调制好淀粉液,搅拌均匀。 3.用毛笔蘸淀粉液在纸上写字。 4.等待信纸上的字迹慢慢晾干。 5.在终上涂碘酒后显示字迹。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小结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 发生化学变化。
铁生锈了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铁
铁锈
化学变化
原因: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生锈速度:盐水中最快
防止生锈:隔绝水和空气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知识点
实验主题: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器材: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等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夹住铁钉,将半截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观察它们的反应。
2.两分钟后取出, 仔细观察液体和铁钉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蜡烛燃烧与电灯亮 了,它们都在发光 发热,它们都是化 学变化吗?
这两个图片中都有 气体产生,它们都 是化学变化吗?
小苏打与白醋 一杯热水
化
学
伴随的现象
变 化
实质:产生新物质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变化颜色 ……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沙和豆子混合 在米饭上滴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蜡烛燃烧 水变成水蒸气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
1.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2.白醋的酸味变淡了。 3. 白色的小苏打变少了。 4.玻璃杯的外壁有点凉。
教科版六下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教科版六下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空气、电、火、声音)等也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是(变化)的,有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前后没有变化、湿衣服凉干。
汽油挥发、积沙成塔、滴水成冰)的变化等。
3.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百炼成钢、食物腐败、粮食酿酒)的变化等。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熔化变色)等。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麦芽糖,所以咀嚼米饭会有甜味。
淀粉一→麦芽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淀粉)。
3.淀粉含量多的食物有:(米饭、馒头、番薯、马铃薯、玉米)等。
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摸玻璃杯外壁,(感觉比原来凉一点),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物质,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马上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它具有(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等性质。
第五课《铁生锈了》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资料.
2.1我们身边的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
2.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3.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大小,属于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质的变化可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原来的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如瓷碗破碎、冰化成水、粉笔折断、酒精(汽油)挥发等。
3、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成为化学变化。
如火柴燃烧、蜡烛的燃烧。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5、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也是判断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6、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首先熔化;白糖加热后先变成液体,但在有些化学变化很迅速或缓慢,很难观察到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7、化学变化的事例:蜡烛燃烧、铁生锈、燃放烟花爆竹、淀粉和碘酒、小苏打和白醋、加热白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8、给白糖加热的注意事项:(1)、加热时白糖要少放一些,约占勺子的四分之一;(2)、加热时手握在勺的塑料柄上,眼睛不能靠勺子太近;(3)、用蜡烛的外焰加热;(4)、加热结束把勺子放在玻璃片上,不能用手去摸加热部分;(5)、在观察和记录白糖变化的同时,也要注意蜡烛燃烧的变化。
9、实验题:实验的名称: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实验器材:玻璃片、蜡烛、火柴、勺子、白糖少许、盘子。
实验过程:<1>把蜡烛点燃,并固定在玻璃片上。
<2>用小勺取少许白糖,小心第移到蜡烛外焰上,慢慢加热。
<3>加热结束后,把小勺放到盘子里冷却,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1、状态的变化:固态颗粒状---液体状---固体状2、颜色的变化:白色---黄褐色---黑色3、气味的变化:无味---焦味实验结论:白糖加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复习资料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资料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第一步是物理变化,第二步是化学变化。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麦芽糖。
8、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紫色),产生了一种蓝紫色的新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棕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思考1:哪些物质你能直接观察到?哪些物质你能间接观察到?通过怎
样的方式观察?
直接观察:书本,桌子,动物,植物……
间接观察:空气,电,声音,磁场……
党 员 学 习 两 会思想 汇报范 文:学 习党的 理论
党 员 学 习 两 会思想 汇报:学 习党的 理论 【 编 辑 寄 语 】以下 是《党 员学习 两会思 想汇报 :学习党 的理论 》,供 大家参 考!相 关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 倒入一匙小苏打,盖上玻璃片。 3.仔细观察,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4.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
1.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2.白醋的酸味变淡了。 3. 白色的小苏打变少了。 4.玻璃杯的外壁有点凉。
5……
实验一:小苏打+白醋=? 思考1: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种气体具有什么特点?
•实验方法: 1.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和三枚同样的铁钉。 2.其中两个盘子分别装上水和食用油。 3.一枚铁钉放在空盘里;一枚铁钉放在油盘里,并完全浸入;还有一 枚铁钉放在水盘里,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 4.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结果:铁钉在菜油盘中没有生锈;铁钉在空盘中生锈了, 但是生锈速度很慢;铁钉在水盘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 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 水盘子:铁钉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气中。(水中有少量空气 ) 空盘子:铁钉放在空气中。(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菜油盘: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菜油基本上无水和空气)
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融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燃烧属于化 学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知识点
1.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变得有甜味了
• 同学们,你知道淀粉在唾液中的这种变化属于哪一类吗?说说你的理 由?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主要知识点我们生活在由物质构成的世界中,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并发生变化。
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等。
2.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和大小,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包括空气、书、电、电灯、火、水、声音等;而想法、兴趣、理想则不是物质。
5.蜡烛熔化、易拉罐变形、纸被撕成碎片、热胀冷缩、铁丝弯曲、水蒸发、水的流淌等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和大小;而火柴燃烧、铁钉生锈等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同样重要。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燃烧和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一种叫做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时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XXX。
2.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某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含有淀粉的食物包括谷类、面类(如米饭、年糕、麦片、面包等)、根茎类(如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等)和豆类蔬菜(如碗豆、绿豆、红豆等)等。
不含淀粉的食物包括花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和洋葱等。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晶体,呈粉状。
白醋则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一股酸味。
2.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产生气泡并发出“嗤嗤”声,同时杯子外壁会感到有点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物质的变化教科版 (2)
是( )。
(2)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 )、
(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叫( )变化。有( )产生的变化叫( )
变化。
(3)米饭里含有( ),吃在嘴里时和唾液酶发生反应会产生( ),所以
嚼米饭时会觉得有甜味。淀粉遇到碘酒还会变成( )色,常见的含有淀粉
的食物有( )、( )、( )、( )、( )。
实验探究
铁钉生锈的实验
①空盘子: 生锈但速度慢 ②水盘子: 生锈且速度快 ③盐水盘子:生锈速度最快 ④密封干燥的盘子里: ⑤菜油盘子:
实验探究
铁钉生锈的实验
①空盘子: 生锈但速度慢 ②水盘子: 生锈且速度快 ③盐水盘子:生锈速度最快 ④密封干燥的盘子里: 未生锈
⑤菜油盘子:
实验探究
铁钉生锈的实验
白糖加热先是变 成白色溶液,是 物理变化。 继续加热,变成 黄色、红色、黑 色时就已经产生 新物质(炭)了 ,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后颜色、硬度发生改变,锈不能导 电,不被磁铁吸引,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铁钉放进硫酸铜溶液里后会在铁钉表面生成一 种红色的物质(铜),多次反应后会产生沉淀 物,溶液颜色变浅。
①空盘子: 生锈但速度慢 ②水盘子: 生锈且速度快 ③盐水盘子:生锈速度最快 ④密封干燥的盘子里: 未生锈 ⑤菜油盘子: 未生锈
实验探究
铁钉生锈的实验
①空盘子: 生锈但速度慢 ②水盘子: 生锈且速度快 ③盐水盘子:生锈速度最快 ④密封干燥的盘子里: 未生锈 ⑤菜油盘子: 未生锈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哪些实验结 果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相信同学们能把学到 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多 动脑,多思考,去发现更 多的物质变化的规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_物质的变化_复习课
研究物质的变化是探索自然规律、揭示宇宙奥秘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同时,这一研究也有 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和综合能力。
02
物质的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定义及特点
定义: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状态的改变, 而不引起物质本身性质的变化。
不引起化学反应,没有新物质产生。
05
物质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食物的烹饪
在烹饪过程中,食物经历了许多化学和物理变化,如蛋白质的凝固、水分的蒸发等,使得食物变得更美味可口。
衣物的清洗和晾晒
清洗时,洗涤剂与污渍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渍分离;晾晒时,水分蒸发,衣物变回干燥状态。
物质变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冶金工业
通过高温熔炼、电解等手段,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还原出来,再经过精炼、铸造等工序,得到各种金 属材料和制品。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 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破坏水生生态系 统。通过污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等手段,可 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06
复习与总结
重点知识点回顾
物质的三态变化
学生需要掌握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过程,理解温度在这 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需了解物质的颜色、形状、密度等物理性质,以及物质在化学 反应中的性质。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物质状态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 察物质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 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记录物质
状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观察颜色变化
物质在发生变化时,颜色可能会有 所改变。学生需要记录物质的颜色 变化,并分析可能导致颜色改变的 原因。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第2单元 物质的变化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教科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知识要点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科学概念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2、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3、物质是在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
4、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
练习:一、判断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2、世界上的岩石、房屋、马路、不会发生变化。
()二、选择。
1、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玻璃杯掉到地上碎了B、柴燃烧C、铁钉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2、在下面四种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有()A、汽油燃烧B、在馒头上滴上碘酒C、水结成冰D、食物被消化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3、白糖加热熔化成液态时是物理变化,颜色开始发生变化直到烧焦是化学变化。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5、把豆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是物理变化。
练习:一、判断。
1、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2、物质在变化时,只要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属于化学变化。
()二、选择题。
1、夏天的饭菜容易变馊,发出一股酸味,这种现象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米饭烧焦B、面粉做成馒头C、秋天树叶变黄D、钢锭打成菜刀E、池塘中隔绝空气和水。
练习:1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磁铁铁片灰白色有无光滑较坚韧能导电能吸引铁锈棕红色无有粗糙较脆不能导电不能吸引6.科学概念: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期末复习要点
2、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 C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qìtǐ)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C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选择
第二单元(dānyuán)综
4(、xu影ǎ响n铁生锈的合因练素习(
zé )
C
)。
第六页,共29页。
第三课 米饭、淀粉和碘酒(diǎn jiǔ)的变化
❖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出现了蓝色的新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
❖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 特性(tèxìng),我们可以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 有淀粉。
❖ 像马铃薯、蕃薯、玉米、大麦、小麦、米饭 等含有大量淀粉。
第七页,共29页。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
6、(up火ààn药n)是d 古代的炼(z丹ō道n士gh发é明)的练。习( )√
7、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不是物质。( ×)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
9、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
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0、物质变化的速度基本一样。( ) ×
浸入
溶液变淡
铁钉会棕发红生色化附学着反物应,会看到________新_物,质铁钉
上有_________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_。
第二十页,共29页。
选择 (xuǎn
第二(dì èr)单元综合 练习
1z、é咀) 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B
实验
第二单元(dānyuán)
(shíyà 综合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我们身边的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
2.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3.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大小,属于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质的变化可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原来的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如瓷碗破碎、冰化成水、粉笔折断、酒精(汽油)挥发等。
3、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成为化学变化。
如火柴燃烧、蜡烛的燃烧。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5、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也是判断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6、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首先熔化;白糖加热后先变成液体,但在有些化学变化很迅速或缓慢,很难观察到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7、化学变化的事例:蜡烛燃烧、铁生锈、燃放烟花爆竹、淀粉和碘酒、小苏打和白醋、加热白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8、给白糖加热的注意事项:(1)、加热时白糖要少放一些,约占勺子的四分之一;(2)、加热时手握在勺的塑料柄上,眼睛不能靠勺子太近;(3)、用蜡烛的外焰加热;(4)、加热结束把勺子放在玻璃片上,不能用手去摸加热部分;(5)、在观察和记录白糖变化的同时,也要注意蜡烛燃烧的变化。
9、实验题:实验的名称: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实验器材:玻璃片、蜡烛、火柴、勺子、白糖少许、盘子。
实验过程:<1>把蜡烛点燃,并固定在玻璃片上。
<2>用小勺取少许白糖,小心第移到蜡烛外焰上,慢慢加热。
<3>加热结束后,把小勺放到盘子里冷却,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1、状态的变化:固态颗粒状---液体状---固体状2、颜色的变化:白色---黄褐色---黑色3、气味的变化:无味---焦味实验结论:白糖加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馒头)放在嘴里咀嚼一会儿,出现了甜味。
为什么?答这是因为米饭(馒头)里有淀粉,咀嚼一会儿,一部分淀粉在唾液里所含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了麦芽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缘故。
2、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
生成蓝色的新物质。
这是淀粉特有的化学性质。
3、米饭遇碘碘酒变成蓝色,这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
4、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在食物上滴碘酒,看是否有蓝色物质生成。
如果有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没有说明食物中不含淀粉。
5、课本P31含淀粉的食物有:玉米土豆红薯胡萝卜(少量)米饭不含淀粉的食物有:菜花番茄桔子白萝卜白糖苹果洋葱菠菜大头菜6、我们怎样看到用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得字?答:先在白纸上喷上碘酒,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的细小晶体。
2、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一股醋味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会熄灭。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把燃着火柴伸入玻璃杯中,会看到火柴熄灭5、空气中、我们喝的一些饮料、我们呼出的气体中都含二氧化碳气体。
蜡烛、火柴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6、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除此之外,玻璃杯中留下的液体是不同与白醋的一种新物质——醋酸钠。
7、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会感觉比原来凉一些。
8、实验题:实验名称: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火柴、药匙、适量的小苏打和白醋。
(2)实验过程:1、取一只烧杯,按3:1加入白醋和小苏打,盖上玻璃片观察。
2、用手摸烧杯的外壁。
3、用燃烧着的火柴伸入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3)实验现象:1.烧杯内有气泡产生。
2.能听到嗤嗤的声音。
3.摸烧杯的外壁感觉凉一些。
4.把燃着的火柴伸入杯内火柴熄灭了。
(4)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有新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5铁生锈了1、铁与铁锈在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等方面都不同,所以铁锈是不同与铁的一种新物质。
2、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3、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4、实验题:探究铁生锈的原因(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2)、我们的猜想(假设):铁生锈与水、空气中的氧气有关(3)、实验器材:三支试管、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蒸馏水、植物油、胶塞。
(4)、实验方法:《1》、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水接触。
《2》、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以赶走水中溶解的空气)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上面注入一层植物油,以隔绝空气。
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枚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在一周之内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并记录(4)、实验现象:只有第一支试管的铁钉生锈,特别是与水、空气接触的地方生锈最多。
(5)、实验结论:铁生锈是铁与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浅,铁钉表面附着有一层红色的物质,有沉淀物产生。
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
3、物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产生气体。
4、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1)、实验器材:烧杯、铁钉、镊子、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实验步骤(方法):《1》用烧杯配制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让烧杯稍倾斜,用镊子把铁钉放入烧杯口,让铁钉缓缓滑到溶液中。
《3》2分钟后取出铁钉,观察现象并记录。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浅,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有沉淀物产生。
(4)实验结论(结果):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1、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2、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3、铁钉在盐水中生锈的速度最快4、为什么铁钉在盐水中生锈的速度最快?答:这是因为盐水能帮助铁钉更快地完成电化学腐蚀,导致生锈速度加快。
5、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制品生锈?(至少说出三种方法)这样做有什么科学道理?答:1)、除了要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外。
2、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刷油漆3)、镀一层其他金属来隔绝空气和水。
4)、在铁表面紧包上一层塑料、橡胶等6实验题: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有关)请你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无锈的铁钉、水、菜油。
试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观察到的现象:A、空盘子里的铁钉前三天无变化,第四天有点生锈B、水盘子里的铁钉第二天生锈,第四天生锈更多C、油盘子里的铁钉一直没有生锈实验结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是铁与水、空气(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原因分析:铁钉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空气含有少量的水蒸汽,所以铁钉生锈较少;铁钉在水盘子,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有水和空气,所以会生锈较多;铁钉在油盘子中,油隔绝了水和空气,所以不生锈。
2、8物质变化与我们◆物质的变化一半分为两大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新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1、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2、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3、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举例说明。
(至少举出三种)答(1)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2)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里剧烈的化学变化。
(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我们加工木材,制成桌子椅子等家具为我们所用。
(5)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