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自信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加自信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刻标注下鲜明的印记。

这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节点——
中国已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亿万人民更加自信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定步伐。

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关口……
一字之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上新台阶
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奋进中腾飞;
壮丽的篇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续写。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
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

”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这是一幅描绘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
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
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新目标步步登高,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王军代表说。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

十八大代表、国情专家胡鞍钢说,这一过程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

“十八大的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

”十八大代表、经济学家蔡昉认为,新目标的设定将会倒逼中国攻坚克难,更坚定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而奋斗。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今后五年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的完成,将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十八大代表、浙江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说。

毛小兵
西宁市统计局: 来源: 创建时间:2012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科学发展经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传递着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力量。

特别是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人倍感振奋!”11月8日下午,十八大代表、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毛小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上地说。

毛小兵说,当前,西宁市正在全力打造幸福之城。

现在乃至今后,西宁市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学习借鉴外省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符合西宁实际的发展路子,着眼于为人民群众办强基础的实事、利长远的好事。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促和谐、惠民生,切实让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更加舒适、更加安心、更加幸福。

毛小兵说,因此,要把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报告的思想内涵、理论创新和精神实质,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努力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牢固树立精细理念,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勇于担当,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干事创业,努力在大力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西宁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宜居之地、休闲之都上实现新突破;在坚持扩大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毛小兵说,总之,就是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西宁的各项实践,立足西宁实际,以“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和新青海精神,做好西宁的工作,办好西宁的事情,服务好西宁人民,努力把西宁建设成为宜居之地、休闲之都和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西宁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克时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

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发展的有利时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之路。

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回顾这十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十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十年,是全市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实现大跨越的十年,同时也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十年。

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末的138.79亿元增加到2011年末的770.70亿元,实现六个跨越,继2004年突破200亿元大关后,2007年突破300亿元,2008年突破400亿元,2009年突破500亿元、2010年突破600亿元,2011年突破700亿元,达到770.70亿元,是2002年末的5.6倍,翻了2.47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5.5%,是我市经济总量提升最快的时期。

人均水平大幅提高。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由2002年的6894元(折合美元833美元)增加到34743元(折合美元5379美元),比2002年增长4.0倍。

人均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584元增加到2011年的5603元,是2002年的9.6倍,年均增长28.6%。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83亿元,比2002年增加78.43亿元,增长9.3倍。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25亿元,比2002年增长5.3倍。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十六大”以来,全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了持续调整和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2011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6:53.36:43.08。

第一产业比重比2002年下降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3.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人员就业结构逐步优化,2011年,从业人员三次产业比为19.93:31.12:48.95,与2002年比,一产从业人员比重下降19.8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上升9.6和10.2个百分点。

城镇化进程加快。

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为65.4%,比2002年提高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三、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调优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这个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7.41亿元,比2002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5.2%。

2011年蔬菜产量达到72.06万吨,比2002年增加44.48万吨,年均增长11.3%;油料产量达到9.83万吨,比2002年增加1.95万吨,年均增长2.5%;肉类产量达到7.19万吨,比2002年增加2.14万吨,年均增长4.0%;牛奶产量达到12.53万吨,比2002年增加6.67万吨,年均增长8.8%;禽蛋产量达到6528吨,比2002年增加1683吨,年均增长3.4%。

四、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生产增长迅猛,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园区工业异军突起
“十六大”以来,西宁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2011年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55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家),比2002年增加683家。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

201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生产原煤169.50万吨、发电量67.59万千瓦小时、粗钢139.49万吨、水泥285.54万吨、铁合金66.66万吨、原铝161.29万吨、金属切削机床1206台,分别比2002年增长81.5%、48.8%、2.3倍、1.2倍、5.8倍、4.6倍、1.8倍。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6.27亿元,是2002年的11.1倍,“十六大”以来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88.19亿元,年均增长23.0%。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3.1%提高到2011年的46.2%,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6.2%提高到2011年的56.8%,有力的拉动
了西宁经济的发展。

园区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以来,已发展成为集冶炼、精细加工、新材料、特色资源开发、医药、食品等为一体的综合工业园区,目前,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10家,拥有资产554.50亿元,从业人员4.46万人。

2011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97.7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2%提高到2011年的55.5%,已成为西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势增长极。

五、内外贸易繁荣活跃,旅游迅猛发展,消费升级换代
“十六大”以来,我市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商品日益丰富。

截止2011年末,全市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10个,限上批零贸易连锁企业10家,专业店6家,同时出现了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及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场,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购物,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28亿元,是2002年的3.7倍,“十六大”以来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410.32亿元,年均增长15.6%。

“十六大”以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对外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2011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8.16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6.55亿美元,年均增长19.8%;其中,出口额5.94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4.59亿美元,年均增长17.9%。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11年4346万美元,比2002年增加3832万美元,年均增长26.8%,其中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6年更是突破3亿美元大关。

旅游市场增长迅猛。

2003年以来,我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大旅游经营机制创新力度,引导全市旅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2011年,全市旅行社186家,比2002年增加103家;旅游接待总人数9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6.16亿元,其中外汇收入1500万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1倍、8.9倍和5.7倍。

消费结构升级换代。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性支出也在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551元,比2002年增长1.1倍。

住房、家用轿车、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成为持续升温的消费热点。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0辆,比2002年增加4.3辆;手机167.3部,增加115.9部;家用电脑47台,增加39.4台。

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十六大”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十六大”以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3.92亿元,年均增长23.7%。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累计用于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318.4亿元,年均增长20.2%;累计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投资451.06亿元,年均增长25.6%;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兰青铁路二线、丹拉国道西宁过境线建成通车。

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开工建设,西格二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和机场扩建等项目顺利实施,公共交通车辆由2002年的1086辆增加到2011年的1828辆;公交营运线路由2002年的41条增加到2011年的69条。

城市供水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新增管网495公里。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十六大”以来相继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截止2011年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0%和72.0%。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2年的6.07平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9.5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2年的23.6%提高到2011年的37.1%;环境卫生专用车辆由2002年的157辆增加到2011年的278辆;公共厕所由2002年的266座增加到2011年的489座。

七、交通运输业快速提升,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
“十六大”以来,我市交通运输线路不断延伸,运输设备不断更新,运输运量稳步增长。

全市货运总量由2002年的1907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3083万吨,增长61.7%;客运总量由2002年的2321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5050万人次,增长1.2倍。

近年来,青藏铁路、兰青铁路复线相继建成通车,大大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能力。

铁路货运量由2002年的176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485万吨,增长1.8倍,铁路客运量由2002年的22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397万人,增长77.2%;公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公路运输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845公里,公路货运量由2002年的1730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2597万吨,增长50.1%,
公路客运量由2002年的2083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4559万人次,增长1.2倍;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已有南航、国航、东航、深航等7家航空公司运营。

2011年民航客运量达93.88万人次,是2002年的6.3倍。

西宁至拉萨直飞航线的开通为西宁成为青藏高原航空枢纽中心奠定了基础。

“十六大”以来,我市邮政业务逐步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邮电通信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2011年我市邮电业务总量为20.88亿元,比2002年增长3.8倍。

电信业务总量19.82亿元,比2002年增长4.7倍。

移动电话用户达234.26万户,比2002年增加188.45万户。

互联网用户27.03万户,比2002年增加24.07万户。

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5842元,比2002年增加9398元,年均增长10.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4元,比2002年增加4795元,年均增长15.3%。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51元,比2002年增加5421元,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98元,比2002年增加4852元,年均增长17.1%。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就业人员持续不断增加。

2011年全市从业人员132.92万人,比2002年增加29.11万人,年均增加3.23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保持了比较平稳的态势,2003-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8%-4.2%之间。

深入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2年的每人每月155元提高到2011年的213元。

2011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64万人,比2002年增加10.0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23.17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3.9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15.86万人,比2002年增加9.30万人。

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2011年底,城镇保障性住房实际新开工32706套,开工率已达100.69%。

其中:廉租住房14120套、开工率101.36%,公共租赁住房11000套、开工率100%,经济适用房1327套、开工率102.08%,限价商品住房708套、开工率101.14%,城市棚户区1750套、开工率100%,国有工矿棚户区3000套、开工率100%,国有林区棚户区及国有林场危房521套、开工率100%,国有垦区危房改造280套、开工率100%。

农村危房改造开工户数19157户,竣工户数19157户,开工率106.43%;农村奖励性住房开工户数30250户,竣工户数28612户,开工率100%。

九、科教文卫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十六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教科文卫事业的财政投入、着力推进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艺术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03-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中累计用于教科文卫的支出达到158.14亿元,年均增长28.35%。

截止2011年底,我市拥有普通高校9所,普通中学137所,小学275所,幼儿园309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幼儿)总计42.04万人,专任教师(幼师)总计2.40万人,这两项分别比2002年增长19.9%和22.1%。

全市适龄儿童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5%。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

2011年,全市国有性质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6家,报纸15种,杂志49种,图书781种。

全市有电视台2座,电视节目6套,广播电台2座,广播节目7套;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5%,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9%,分别比2002年提高4.5和4.6个百分点。

公共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卫生机构数由2002年的321个增加到2011年的153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02年的8706张增加到2011年的13078张。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1人,比2002年增加23人。

加快三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西宁市城镇化质量西宁市统计局: 来源:西宁市统计局创建时间:2012年11月16日
一、城镇化的含义和统计上的划分原则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城镇人口的实质内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镇的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无论其户口性质属于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均视为城镇人口。

因此,城镇化率不是以户籍人口的户口性质来计算的,而是按城市和镇居住地的常住人口计算的。

为了科学、真实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城乡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准确评价我国的城镇化水平,2008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包括:(1)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2)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包括:(1)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2)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二、西宁市及三县城镇化水平现状
按照国家《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宁市城镇人口为140.69万人,城镇化率为63.7%。

三县中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城镇化率分别为33.14%、16.85%、25.76%。

三、西宁市三县与海东六县人口及城镇化率比较
按照国家《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宁市三县与海东六县比较,城镇化率最高的为平安县49.04%、最低的为互助县16.13%,大通县在九个县中居第二位、湟源县居第四位、湟中县居第八位。

但常住人口最多的是湟中县为43.78万人、其次为大通县43.59万人,平安县在九个县中人口最少仅为10.30万人。

四、西宁市三县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一)三县经济基础薄弱,增长后劲不足。

经济基础薄弱,不仅制约了三县城镇化进程,而且还制约了三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制约了与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西宁市三县和海东六县比较:2011年GDP增速最高的是民和县,其次是湟中县,而增速最低的两位分别是大通和湟源县;2012年前三季度增速最高的是化隆县,后三位分别是西宁市三县,在短时间内若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三县全年经济增速势必低于海东六县。

由于受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三县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城镇功能欠缺,小城镇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制约了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投入不足,速度滞后。

西宁市三县的财政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低于海东六县,制约了三县城镇化的建设。

从2011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看,前四位均属于海东地区各县,增速最高的是乐都县,其次是民和县,而西宁市三县仅排名第五、第七和第八位,且与最高增速的乐都县相比差73.6个百分点;2012年前三季度海东六县财政收入增速均远远高于西宁三县。

从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看,西宁市三县与海东六县差距明显,湟中县位居第一,但大通及湟源县居最后两位;2012年西宁三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与海东六县相比差距进一步扩大,海东六县稳居前六位,西宁三县居后三位,从而导致了西宁市三县和海东六县城镇化建设的差距逐步扩大。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三县小城镇规划问题被提到了日程,但仍存在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建设速度缓慢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