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师院校提升化学师范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及对策

合集下载

提升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竞争力论析

提升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竞争力论析
重 要 的 措 施 就 是 积 极 打 造 师 范 类 毕 业 生 就 业 的 “ 心 竞 争 核 力 ” 。 二 、 范 生就 业“ 心 竞 争 力 ” 缺 失 及 其 原 因 分 析 师 核 的
二 是 课 程 结 构 滞 后 。 造 就 合 格 的 教 师 , 须 要 有 比较 坚 要 必
教 育 纵 横
提 升地 方高师院校 师范生就 业 竞争 力论析
口 刘 建 荣
摘 要: 长期 以 来 , 方 高优 秀教 师 的任 务 , 了应 对 宏 观 就 业 地 为
形 势的 变化 所 带 来 的 就 业 难 问题 , 高师 院校 应 着 力提 升 师 范类 毕 业 生的 “ 心 竞 争 力 ” 核 。本 文 就 高 师院 校 师 范类 毕 业 生在 打 造 自身 “ 心 竞 争 力 ”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析 其 产 生 的 原 因 , 而 核 过 分 进
面 , 向选 择 , 自主择 业 ” 各 综 合 大 学积 极 盘 活本 校 教 育 教 双 。
学 资 源 , 办 教 育 学 院 或 师 范 学 院 , 毕 业 生 以较 强 的 综 合 素 举 其 质 , 已成 为 高 师 院 校 师 范 生 就 业 竞 争 的 强 有 力对 手 。 之 国 业 加
实 的 学 科 教 育 , 须 让 他 们 学 习 并 掌 握 好 教 育 科 学 理 论 、 育 必 教 教 学 规 律及 教 学 方 法 、 巧 , 有 对 教 育 工 作 的责 任 感 和 服 务 技 具
教 育 的 志趣 ,具 备 创 造 性 地 解 决 教 育 过 程 中的 实 际 问题 的能
f 师 范 生就 业“ 心 竞 争 力 ” 缺 失 一1 核 的
打 造 地 方 高 师 院 校 师 范 生 “ 心 竞 争 力 ” 的起 始 点 不 力 。 而 , 范 专业 原 来 的专 业 设 置 和 课 程 体 系 已经 明显 不 能 核 然 师 足 — — 生 源 质 量 普 遍 下 降 。 一 方 面这 是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导 致 适 应新 的形 势 发 展 的 要 求 ,不 能 培 养 出适 合 教 育 市 场 需 要 的 的必 然 结 果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由于 优 秀 高 中毕 业 生基 本 流 向 一 人 才 。 些 社 会 影 响 大 、 专 业 好 的综 合 类 大 学 或 者 省部 级 重 点 师 范 大 学 , 方 类师 范 院 校 招 生 的 选 择 面 相 对减 少 。 地

以就业为导向全位培养化学师范生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全位培养化学师范生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全位培养化学师范生竞争力————————————————————————————————作者:————————————————————————————————日期:以就业为导向全方位培养化学师范生竞争力-建筑论文以就业为导向全方位培养化学师范生竞争力颜世娜韩庆奎程超赵斌孙学军(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对高师化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学科的特点,建立了符合高师院校特点的新体系,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化学;课程建设;就业Optimizing Curriculum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from Multi-channelYAN Shi-na HAN Qing-kui CHENG Chao ZHAO Bin SUN Xue-ju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China)【Abstract】Some commo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in college chemistry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chemistry curriculum,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was establishe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had been improve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Key words】Chemistry; Curriculum; Employment近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师 范 生就 业现 状分 析
当前 , 许多师范生综合素质 “ 欠缺 ”使用人 单位失去 了对 他 , 们 的信 任 。同 时 很 多 师 范 毕业 生 宁愿 把 简历 投 给 公 办 教 育 机 构 , 而 对 于 一 些 民办 教 育机 构 以 及 农 村 中小 学 则 少 人 问 津 ,于 是 造 成 很 多 师 范 生 “ 业 即失 业 ” 困 窘 。另 外 , 着 高 校 扩 招 和 非 师 毕 的 随 范院校加盟教师教育 , 各级院校对师资 的要 求普遍提 高 , 而相对 饱 和 的基 础 教 育 师 资 与 不 断 缩减 的 中小 学 生 源 之 间 也 开 始 发 生 矛盾 。 很多用人单位纷纷打出学历( 学位 ) +相关工作经验的招聘 大旗 , 把许 多 “ 满腹经纶” 缺乏实践经验 的莘 莘学子挡在求职 但 大 门之 外 。师 范 生 就 业 难恰 恰 暴 露 出高 师 院校 实 践 教 学 的欠 缺 与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
结 语
随着 大学生就业体 制改革 的逐 步深 入,双 向选择 、 自主择 “ 业 ” 观 念 已深 入 人 心 。但 大 学生 就业 是 一 项 系统 工 程 , 要 社 的 需 会、 学校 、 业生等各方面协 同配合 。 因此 , 毕 建立一支 高水平 、 专 业 化 的 就 业 指 导 队 伍 ,使 就 业 指 导 - 作 顺 应 新 形 势 发 展 的要 [ = 求 已成 当务 之急 。加 强实践教学 , 改革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 提升 师范生就业竞争力是解 决师范生就业难 的根 本途径 ,但改革之 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4 . 加强择业观教育 , 鼓励师范生 自主创业
高师院校应积极引导毕业 生树 立多元化 的就业 思想 ,培养 他们 良好 的心理承受 能力 和适应环境能力。[ 3 1同时 , 还应积极鼓 励 师 范 生 自主创 业 。在新 形 势下 , 范 生不 仅 需 要 敢 于 逾 越 观 念 师 樊篱的勇气 , 更要尽早磨砺个性化 的职业理念 。毕业生 自主创业 既 是 时 代 的 要求 , 是 我 国 高 校 就业 体 制改 革 所 大 力 提 倡 的 。 自 也 主创业 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 的理论功底 , 立思考 、 独 勇于创 造的 科 学 精 神 , 怕 困 难 、 然 面对 逆 境 的 良好 素 质 。这 一 切 都 对 大 不 坦 学生就业指 导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此, 认 为难 以满足正 常的教学 与生活 的条件 , 不 能 发 挥 自身 价
据不完全统计 , 2 0 1 2 年全 国 高校 毕 业 生 达 到6 8 0 万人 , 2 0 1 3 年 全 国高 校毕业 生达6 9 9 万人 。 未来5 年。 高校毕业 生就业 规模 保持 在年 均7 0 0 万左 右 .再 加其 他 中等职 业 院校 毕业 生 等, 总量 达1 0 0 0 余 万人 。而师范生 , 2 0 1 0 年全 国高等 院校 师范 类毕业 生 总数 将超 过6 0 万 ,而整个教 育系统 提供 的用人需 求
的一个 重要课题 , 这 已 成 为 一 个 不 容 回 避 的社 会 问题 , 严 重 影
目前高 等师范 院校培养 的学生 大部分还 是 面向 中小 学教 育。 而体 音美学 科教师 岗位较少 , 在 一些学 校及教 育领 导认 为 体 音美等科 目都是 “ 副科 ” , 不 重要 , 上不上 , 谁教都 行 。 所 以有 许 多 中小学 校 的体音 美课 都是 有其 它非专 业 的教 师来 承担 , 尤 其是边缘 的农村 地 区更 为严重 , 不是 没有 岗位编制 , 而是不 设 岗位与 编制 , 这样不但 严重影 响 了学 生综合 素质 的培养 , 同 时给体音 美毕业生 就业带来 了 困难 。
市。 虽然 一 、 二线城 市的就业机 会多 。 但 由于求 职者多 , 对 职 位
的需求 量大 , 所 以职 位竞争较 三线城 市要激烈 得多 。 对于应 届
毕业生来 讲 , “ 闯一 闯” 的 t k , 态 依然存在 , 三、 四线城 市 的“ 发 展 空间 大” 并 不足 以吸引应届生 的关 注。 还 有一部分 毕业生 偏 向
理论前 沿 2 0 1 3 年第 1 2 期

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说起

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说起

201 0年 2月
F b20 10 e .
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 究
— —
从 教师 专 业化 发展 说起
李 宏
( 渤海 大学 教育 学院 ,辽宁 锦 州 11J ) 2 o3

要:改革人 才培 养模式是新世 纪高师院校急需进行 的一项重要 工作 ,也是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状况的
第 1 第1 2卷 期
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 n l fLio i g Unv ri fTe h olgy S ca ce c dt n o r a a n n ies yo c n o ( o il in eE io ) o t S i
V 1 2No 1 o. , . 1
在必行 。
职前培养 专 业化教 师需要亟 待解决 的几个 问题


因此 建 立 多样 化 综合 教 师 培 养 体 系便 成 为 切 实可行 的创新 点 。例如 :本专科 “ + ” 3 1 2 1 、“ + ”或
“ + ”模 式 ,本 科 “ + ”或 “ + ”教 育硕 士模 22 32 42 式等 。其具 体做法 是 :先进 行学 科知识 的学 习与研
教育学 科 的专 业培养 并从师 任教 ,其 余则在本 院系
毕业 。
育 工作 协会 ” ,发表 了 《 师范 院校 积极 参 与教师 非 教 育行 动宣 言 》 ,这 标志 着 我 国师 范 教育 体制 正发
生根 本性 的转变 ,结束 了师 范院校一 统师范 天下 的 局面 。尽管如 此 ,就 目前 及今后 很长 一段时 期 内,
识和 实践 能力 的培养 并 重 ;在 课程 设置 上 ,应体 现

师范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师范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联系实际, 针对 具体 的体育课程选择合适 的教学媒体 , 运用相应 的教 学方法 , 优化教学设计 , 杜绝追 求花样 、 形式使用教 育技术 等做文章 。 这对促进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实践有机整合 , 使现代 教学技术能够真正为优化体育教学过 程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 养体育人才做 出贡献。 32 .. 2体育教学信息化应具时效性 。 教育技术倘若 利用得 当 , 可以极大地推动教育改革 ; 利用不
当 , 会 造 成 极 大 的浪 费 。 则
体育教育信息化对 于克服传统教学弊端 , 促进 教学 改革 , 提 高体育院校教育质量 和效益 ,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体育创新人才 具 有 深 远 的 意 义 。A C 2 0 E T 0 5定 义 对教 育 信 息 化 的启 示 与思 考 , 对体育教学信息化具有 非常重要 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作为当前 体育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 , 应抓住 机遇及时转变思想 和观念 , 更新知识体系 , 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 , 大力推动体育院校教育 信 息 化 建设 。
博知识 和实践能力 , 不是 当前社会业 困难 。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工作经验 , 为 认 师范类毕业生要求 多 , 但不 能吃苦 , 乏动手能力和 团队精神 , 缺 好高骛远 , 眼高手低 , 不好用 , 不愿用。
1 就业观念较 陈旧。 . 3 大学生们在多年的寒窗苦读后 ,希望毕业后能够找一个理 想 的工作 , 希望 在工作 岗位上能够发挥 自己的专业特长 , 是合情 合理 的事情 。 可是 , 要想让所有 的高校毕业生即时 、 顺利地就业 , 根本不可能做到。 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 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 望值和社会需求之间差距较 大 , 毕业生就业期 望值较 高 , 理想与 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尽 管就业形势严峻 、 竞争 激烈 , 但多数毕业 生 的求职期望实际降幅不大 , 这体现在毕业生并不 急着 签约 , 还 要不断 的挑选斟酌。 了薪酬要求 有所下 降外 , 除 对地域 、 行业 、 发

新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向综合化转型,转型后教师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范性缺失;办学定位出现偏差,教师培养质量降低;教师教育远离中小学教学实践,教师职后培训弱化。

为此地方高师院校需要加强师范性特色,合理规划、科学定位,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转型;问题;对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师范教育制度实现了转型,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从概念上“教师教育”逐渐取代了“师范教育”,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地方高师院校在改革的浪潮下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有的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多数通过兼并或合并转变成了综合型学院或大学。

然而,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后,教师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各校积极地面对。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后存在的问题(一)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师范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出现、独立、科学化到弱化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自从师范教育出现后,师范性被具体化。

简单地将师范性与师范教育或师范院校捆绑在一起的理解过于局限和片面。

对师范性的理解,因不同社会类型、不同社会时期而不同。

当前,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后教师教育主体地位发生动摇,师范性缺失。

这几年来,师范院校曾争相脱去师范的帽子,国内的师范类院校不断撤并、升格,从中师到师专、从师专到本科,有实力的师范大学甚至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很多师范院校在合并过程中消失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高师院校甚至不顾校情,一味追求综合性,甚至急于更换校名,脱掉“师范”帽子,淡化或削弱了原有的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以至于后来教育部师范司不得不反复强调,高校合并不能削弱师范生招生计划。

“随着师范院校转型,非师范专业得以产生,与师范专业形成了竞争,且大有攻城略地之势,非师范专业正在蚕食着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原有的资源优势正在日益被削弱。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针对其就业竞争力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相应的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提升策略一、引言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从大学校园到步入社会这一巨大的人生转变。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找工作岗位,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还是看自己是否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办学方向的限制,培养的师范生基本都是面对基础教育工作岗位,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教师的需求量远远赶不上其增长的速度,师范生的就业压力显得特别突出。

因此,怎样在突出师范生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是高等师范院校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就业竞争力内涵据相关资料阐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其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实力、智力、精力、体力的大较量,也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的大较量,是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①。

也有资料提到,所谓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②。

三、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1.优势(1)具有较全面的基本素质。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较注重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政治方向。

除了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外,师范生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科学地利用所学知识,较快进入理想的工作状态。

(2)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师范生在校期间都会进行教师综合技能训练,这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较强,有其自身优势,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上复杂多变的环境,将自己推销出去,更快融入社会。

新时期高师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优质就业的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新时期高师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优质就业的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2 0 年校级综合素质课程立项项 目 “ 08 求职策 略与技巧” ( 编号 : ) “ 8 和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 编号 : ) 9
的阶 段性 成 果 。
收稿 日期 :2 1— 0 1 0 0 1— 2 作者简介 :曾浩 ,男,硕士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研究方 向为大学生生涯发展 ;杨军 ,男 ,硕士,就业指导 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 向为大 学生就业指导实践 ;钟文锐 ,男 ,本科 ,就业指导 中心七级职员 ,研究方 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
的 重 要 因 素 。 因 此 ,结 合 近 年 来 工 作 实 践 ,笔 者 认 为 夯 实
制 ” ,是高 师院校亟 需解决 的问题 。堂校 层面 ,应 在校毕
业 生 就 业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之 下 , 设 立 由就 业 主 管 部 门 牵 头 , 后 勤 、保 卫 、学 工 、教 务 、校 友 办 等 部 门 负 责 人 参 与 的 年 度 就 业 工 作 联 席 会 议 , 为 全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工 作 “ 驾 护 保 航 ” 。 院 系 层 面 ,应 在 院 系 毕 业 生 就 业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之 下 ,定 期 召 开 有 学 工 、教 学 、行 政 负 责 人 及 工 作 人 员 的 碰
就 业 与 剜 业
新时 期高师 校提升 就业竞争力 院 学生 \推进 优质就业的 探索
以华 中师范大学为例
曾 浩 ,杨 军 ,钟 文锐
( 中师范大学就 业指导 中心 ,湖北 武 汉 4 0 7 ) 华 309
摘 要 :新 时 期 高 师 院 校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服 务 工 作 是 一 项 系统 工 程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围 绕 夯 实 学 生 就 业 竞 争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与建议(一)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与建议(一)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与建议(一)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开展;转变观念;队伍建设论文摘要: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不长,内容不全,方式单一,师资素质不齐,因此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全过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前提,积极转变师范生观念是重点,建设战斗力强的就业指导队伍是保障。

我国高等院校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基本经历了“统一计划、统一分配”、“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三个阶段,师范类毕业生逐步告别了包分配的就业模式。

这一系列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师范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的机会。

然而由于很大一部分的师范生就业知识的缺乏,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造成这一结果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师范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对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成才,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上有着重要作用。

一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市场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目前并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专门针对师范类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因此,当前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非师范院校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一)时间不长,内容不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而展开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

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大四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仅是包括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的介绍以及就业政策的宣讲等。

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不全,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职业决策方面指导较少,难以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教师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却始终是这个职业领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有很多,如就业途径狭窄、招聘要求过高、行业竞争激烈、院校培养模式滞后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就业途径狭窄现如今,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就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但是师范类毕业生在这方面却显得比较单薄。

一方面是受限于国家政策,二是师范生的专业方向与行业需求存在差异。

对于存在这样问题的师范生来说,应该加强就业途径的拓宽,包括通过招聘会、网络求职平台等多种渠道为他们开辟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适度调整专业方向。

二、招聘要求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使得各大学校在招聘师范生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类似情况,师范类毕业生应该在大学时代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增强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竞争较为激烈的求职市场。

三、行业竞争激烈如今,教育行业已经不再单纯地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需要具备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而在这种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求职就变得更加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毕业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所学、参加实践活动、策划展示自己的能力,以此展现自己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强调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实力的增强。

四、院校培养模式滞后另外,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滞后。

针对这个问题,师范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强化学生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同时提供更多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和体验式教育和知识输出的互动交流环境,较大程度地匹配社会发展需求,维护学生的权益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使用建议的措施和思考,可以更好地解决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这次探讨也表明,我们当下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摘要]随着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确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及教师编制趋于饱和,师范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准备不足、就业观念陈旧、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指导教育欠缺、就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从高校、政府和师范生自身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新形势就业问题自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设立算起,中国师范教育走过了百年历史。

我国设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地方高师院校为主力,招收培养了大批师范生。

自20 世纪90年代末人才招聘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师范生就业逐步告别了统分统配。

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知识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大量师范生毕业后未能及时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师范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师范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

(一)自主择业渐成主流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生的就业方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国家“包分配”的就业方式,使师范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权,用人单位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权,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加上社会上就业机会减少,使得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师资来源日趋多样化《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各地逐步开始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对新任教师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的专业界限。

非师范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就业市场,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师范生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难度。

关于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说起

关于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说起

关于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说起论文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高师院校急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状况的根本所在。

为适应日益变革的时代要求,高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到从素质培养出发,树立以精神塑造和责任感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全力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注重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将学术能力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并举;在保持师资培养规格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就业率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变革,在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多层面、多规格的,单一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竞争力大大降低,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师范院校,在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大门逐渐敞开之后,其原有的垄断优势正日渐丧失。

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对原本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变革势在必行。

一、职前培养专业化教师需要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一)变封闭的教师教育体制为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2003年11月,教育部师范司在厦门主持召开“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研讨会”,成立了已经有七十所高校参加的“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协会”,发表了《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行动宣言》,这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正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结束了师范院校一统师范天下的局面。

尽管如此,就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还不可能建立起完全开放型的高师教育培养制度,而是以封闭的、定向型为主,开放型来提供补充,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因此,师范教育开放化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要在短期内实施师资培养高等教育化,依托独立的师范体系十分困难,必须采取多种模式,逐步建立多样化、混合型的师范教育机构。

根据我国国情,一些师范大学可向综合大学发展,一些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可并入综合大学。

中小学教师由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等多渠道培养。

高师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师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探究
三、 拓展高师毕业生就 业渠道的探索
次把就业的责任放在 高校 ,也对 师范专业有很 大冲击 。
目前社会评价都是 以初次 就业率为杠杆 , 初次就业 率高
的专业社会评价就好 ,初次就业 率低 的社会评 价就差 ,
这 对师范专业来说是很不公 平的 , 因为各地教师 的招聘

般都放在下半年 进行 , 这就会严重影响师范专 业 的初
由于高校 的扩招造成 高师毕业生人数 的增 加 , 当 而
( 二)毕业 生就业 市场 的不 完善加 剧 了高师毕业 生
的 就 业 压 力
前社会 对教师 岗位 的有 限需求 影响 到 了高 师毕业 生 的 就业 。如何提高 大学生 的就业竞争力 , 拓展高 师毕业生
的就业渠道是每一所高师院校都要探 索的课 题。
后使 得学生报考师范 的热情迅速 下降 , 很多学校特别 是

( 教育系统用人机制的改革给师范生就业带来挑战 四) 就业制 度 的变 化及 用人制 度 的改 革给 了教育行 政
些 专科学校或近几年升本 的师范院校生源严重不 足 ,
在 这种情 况下 只能降分 录取 , 而导致读 师范 的是 “ 从 强 的不来, 的不 强 ” 特长生更 是凤 毛麟角 , 当部分 学 来 , 相 生综 合能力差 , 琴棋书 画一样不 会 , 吹拉弹唱无一 能通 , 五音不全 、 体质虚弱 、 组织 能力缺乏的学生大有人 在 ; 其
第 1 卷
21 年 02
第6 期
6 月
廖 素
Unie st Edu ai v riy ct on
Vo . NO6 11 .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探究
冯 超 周 宪斌
桂林 5 10 ) 40 0 ( 林 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 桂 广西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一、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1.办学定位不准确许多高师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综合化、研究型和国际化,导致办学定位模糊,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优势。

同时,由于盲目扩张和过度竞争,导致师范类专业的比例下降,教师教育职能被削弱。

2.学科建设水平不高高师院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缺乏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例如,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元化和前瞻性;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较少,科研合作缺乏深度。

3.师资力量不足高师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目前许多高师院校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由于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够灵活,导致部分教师无法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是高师院校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许多高师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机的体系。

二、我国高师院校发展的应对策略1.明确办学定位高师院校应该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突出师范性、学术性和实践性。

在办学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和发扬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追求综合化、研究型和国际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和特点。

2.加强学科建设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竞争力。

要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科研团队,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

同时,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多元化和前瞻性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要注重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和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第 6期
【 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刘 伟 。张 迪 b .
( 阳师范学院 n招生就业处 , . 咸 . 6远程教育 中心 。 陕西 咸阳 7 20 ) 10 0

要: 时影 响 高师 院校 毕业 生就 业 的主要 因素进 行 了分析 , 从政 府 、 并 学校 、 业生及 用 毕
人 单位 等 四个层 面提 出解决 高师 院校毕 业 生就业 难的相 应 对策 。 关 键词 : 高师 院校 ;毕业 生 : 就业
中图分 类号 : 6 83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6 2 2 1 (0 6 0 - 0 9 0 G 5. A 1 7 - 9 4 2 0 )6 0 6 — 3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2月
咸 阳师范学院学报
J u a f a y n r a i e t o r l Xin a g No m l n o Unv  ̄i y
De . o 6 c2 0
VO _ 1 No 6 I . 2 Nhomakorabea第2卷 1
11 .. 2专业设 置 失衡 . 分 专业发 展过 快 部
已 .没 有 必要掌 握 多么 高深 的学 科 专业知 识 和教 育
专业 知 识 。 这种 思想 的指导 下 , 在 师范 院校科 研意识
科研 水平 不高 , 远远 赶 不上 综 合性大 学 。一些 高 等师 范 院校 的专业 设 簧不 尽 合理 。课 程 内容 落 后 , 高 等师 范 院校 的教 师还在 为 “ 重视 ” 学 而贬低 教 育 教 陈旧, 教学 方式 、 学 手段 落后 , 教 理论 与实 际脱 节 , 影
近 年 , 础教 育领 域 改革 在新 的教育 理念 、 育 困难 。 基 教 .. 3师资 力量 薄弱 . 师动 力 不足 教 手段 等方 面都 有很 大 的发 展 ,师 范 院校 的人 才培 养 11

新形势下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几条途径

新形势下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几条途径

2014年4月总第313期新形势下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几条途径王宏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前就业压力超前和教育结构面临调整的形势下,让师范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抓住机遇、争取主动,是师范院校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师范生就业能力入手,思考了现阶段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几个途径,以此对师范生进行积极引导。

关键词:师范生;就业能力;途径2014年,全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又创历史新高,加上以前未就业以及辞职换岗位者,这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更大。

为了确保增加的就业岗位得到落实,作为今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湖北省规定继续招聘8180名农村新进教师,而且必须今年完成招考和录取指标。

3月22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谈到,中国教育结构将进行调整,全国近700所地方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

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就业压力超前和教育结构面临调整的形势下,师范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在竞争中抓住机遇、争取主动?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师范生就业能力有关“就业能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欧洲共同体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实现就业的能力”。

国际劳工组织(IL0)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

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EFS)将就业能力界定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

本文所指“师范生就业能力”,是指师范生获得首次就业机会、保持工作和获取新的就业机会所要具备的能力。

二、现阶段在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1.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师范生从进入大学起就深感就业方面的压力。

不少学生由此产生了焦虑情绪,有的以为掌握了一些技能就可以成功就业,因此急于掌握一门技能,希望教师只教实用的技能,对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

师范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探析

师范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探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它涉及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化学专业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师范院校,如何培养优秀的化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如何探索师范化学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服务于广大毕业生充分就业,是我们学生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深入分析2009年至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师范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措施和建设好化学专业的设想。

一、近五年来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3年五年本科毕业生共912人。

其中875人就业,年终平均就业率达到96.4%。

统计表明: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良好。

2.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2009—2013年,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于党政机关的2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28%;就业于国家事业单位的41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46.86%;就业于国有企业的4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03%;服务基层项目的109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2.46%;考取硕士研究生的9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0.29%;自主创业的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91%;入伍的6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69%。

统计表明:师范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依然以工作相对稳定的教育事业单位为首要选择,就业逐步向基层倾斜,基层就业项目成为就业热点,同时,为缓解激烈的就业竞争,考研升学也开始成为很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自主创业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3.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

2009—2013年,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云南工作的有665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6%,其中选择在昆明就业的有202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3.08%;选择在省外工作的毕业生有91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0.4%。

调查发现,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学校提供的招聘信息为主,部分来自家庭,绝大多数毕业生是在校园招聘会上寻求工作机会,“故土难离”的观念和信息渠道来源单一是影响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之一。

专业化发展:提升化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发展:提升化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发展:提升化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

一般都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刘捷博士在其著作中就谈到,专业化是21世纪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

而了解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之后,我想,现在谈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主题就相对简单了。

我们认为,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专业化发展,也正是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要着重强调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二是要紧密结合中学化学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三是要注意突出化学教师自身的发展情况。

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既是对化学教师队伍当前状态的描述,又是使整体水平能力不断深化的过程。

化学教师要能了解学科现状、发展趋势,与社会生活生产方方面面的关系,以及当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遇到的挑战,要重视专业的自我发展,并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遵守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发展,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乃至成“名”成“家”。

一、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学化学教师为何要注重专业化发展呢?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贯穿于教师入职前的准备时期一直到退休的整个时间跨度内。

教师如何在这段漫长时期里及时自我更新、获取良好的专业发展,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和学生个体,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教材教学内容、编写体系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紧扣了当前化学学科的发展潮流,强调了以学生的视角看化学,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角度接触化学,知识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

化学学科的新变化需要一批专注于教学专业化内涵发展的优秀化学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知识,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探究思考中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景,准确的理解化学。

而中学化学的教学现状是重视了学生成绩的提升,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强调了教师的埋头苦干,相对忽视了教师也要抬头看路。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下化学师范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下化学师范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下化学师范生就业工作的思考随着新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改革和实施,化学师范生的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思考和挑战。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对于化学师范生而言,他们应该认识到新教师资格证制度带来的变化,积极适应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化学师范生应该加强自己的核心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化学师范生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化学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具备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师范生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教育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化学师范生还应该注重培养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要求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化学师范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化学师范生还可以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和理论,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师范生还应该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

新教师资格证制度对教师的要求不仅包括专业素养,还包括教育情怀、师德修养等方面。

化学师范生需要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高师院校提升化学师范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及对策
作者:李炜旭衷明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7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韩山师范学院卓越化学教师职前培养及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针对其就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从学校和学生自身因素提出相应的提升化学师范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卓越化学教师职前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一、引言
在当前时代,高等院校化学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我国目前有高等师范院校上百所,每年有几十万化学师范毕业生涌入市场求职,再加上来自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就业压力剧增已成为不争事实。

而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从大学校园到步入社会这一巨大的人生转变。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日益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找工作,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而大学生是否具有就业核心竞争力,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能否找到工作的关键要素。

高师院校由于办学方向的局限性,所培养的化学师范毕业生基本都是面对基础教育工作岗位,而化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每一年都在增加,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社会对教师的需求量,毫无疑问,化学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

本科阶段的师范生培养属于职前培养阶段,这个时期决定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决定教师的视野和可挖掘的潜力[1]。

因此,在新时代下,在突出化学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化学师范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每个高师院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涵义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什么都只会一点点不能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关资料表述,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以其综合素质为基础的集中体现,是实力、智力、精力、体力的大较量,是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也有资料提到,所谓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以理论积累和其他知识的储备来增强自己在人才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在以后的职业生涯道路上能够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特有的智力和服务,从而由材料变成人才,在职场道路上走得更远。

三、韩师卓越化学教师就业竞争力现状
1、优势
(1)具有较全面的基本素质。

韩师化学院培养卓越化学教师,较注重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思想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政治方向。

除了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外,他们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所学知识,能较快融入工作环境中。

(2)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

韩师卓越化学教师在校期间都会进行教师综合技能训练,这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较强,有其自身优势,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上复杂多变的环境,更快地融入到社会当中。

(3)实践能力相对较强。

韩师卓越化学教师除了在校内掌握好专业知识理论,他们也经常到校外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观摩、讲课、参加各种校外化学比赛等等。

因此,许多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面对用人单位一些实操方面的要求,能够从容应对,不会显得无所适从。

2.劣势
(1)就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

很多卓越化学师范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

因此,在与人竞争职位时,竞争优势不明显。

(3)自我定位不准确。

目前韩师化学院校培养的卓越化学师范生大多数还是面向中小学教育,而某些地区较好的学校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盲目追随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学校,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从事化学教育工作,过于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和单位的经济效益,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最后导致无法顺利就业。

四、提升化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对于学校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指导体系规范化,引导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笔者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应从大一开始,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地开设,把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观、职业道德、求职技巧、职业准备的教育与培训等内容贯穿于学生四年学习的全过程,让卓越学生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拓宽就业渠道,最终能够顺利就业。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将课程设置合理化。

韩师化学院在培养卓越化学教师时,能够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并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即必修课程与非卓师学生一样,选修课程则更多偏向于教师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能够迎合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化学教师的需求。

因此,各高师院校在化学教师培养中也应针对社会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应及时取消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不断充实新课程,更新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卓越的化学教师。

(3)注重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韩师化学院在培养卓越化学教师时,为学生安排了的教学见习、观摩、讲课等活动,并加大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因此,各高师院校在培养卓越化学教师时,也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并与相关中小学联系,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4)注重师范生综合技能的训练,突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韩师卓越化学师范生在校期间,各项技能能够运用自如,例如:试讲、说课、演讲、朗诵、三笔一话、课件制作等。

因此,各高师院校在培养卓越化学教师时,可适当举行一些教师综合技能的训练或比赛,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使他们自身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突出其就业核心竞争力。

2.学生自身因素
(1)加强化学师范专业的学习,稳扎稳打,勒实理论基础。

化学教师用人单位在招聘化学教师时看重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应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以卓越化学师范专业为例,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选择化学教师的工作,因此,首先要学好教学法、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基础学科,其次要学好各门与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等等,这样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2)主动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卓越化学师范生在校期间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在大学一年级时,课时相对较少,这时可多参加一些志愿服务、勤工俭学之类的活动,从而培养
自己的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二年级时,所学专业知识的相对深入,这时学生可参加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活动,如试讲、说课、义教等活动,不断提升自我,修正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调整好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

卓越化学师范生应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到需要的地方去奉献的观念。

另外,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允许的话,可选择到条件相对艰苦的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从事化学教育工作,为祖国的化学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化学师范毕业生乃至师范生都应该认清自身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提升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为祖国尽自身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中利,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2]陈忠平,杜品,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3]徐国强,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