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面对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内忧外患的艰难国运,中华民族奋起抗争。
回答1~3题。
1.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B.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D.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2.恩格斯在甲午战争进行时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你认为“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将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B.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D.革命不彻底,没有推翻君主制度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阶段。
回答4—7题。
4.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指出: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
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2.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项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B.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3.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4. 光荣革命以后,仍有一些英王掌握实权,其中尤以乔治三世为甚。
在他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光荣革命的妥协必然导致此后果B.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绝非一蹴而就C.英国首相丧失了制约君主的能力D.《权利法案》已经变成一纸空文5.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时间有早有晚而已……”下列与该观点相符的历史事件有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圈地运动、美国两党制形成C.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黑人民权运动6.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24.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B.讲究胸怀宽容博大C.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D.提倡政治参与意识25.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选官不受身份限制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宗法关系仍受重视26.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
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A.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 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C.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27.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这一现象说明A.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B.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28.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
”这主要反映出A.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B.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D.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29.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表1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30.1939年1月,国民党发布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强调:“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开展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其中考试试题(历史)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其中考试试题(历史)高三年级考试历史试题2019.1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第I 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D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2.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制度之一。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据此可知,当时A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D .土地所有权已有明确的界定C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3.从武则天起,唐(周) 中央政府经常“就食东都洛阳”,但中央军队仍旧常年部署在长安及其周围;而唐中后期,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
这说明 A .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 C .唐朝时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向南迁移B .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 D .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4.汉代城市中由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
这反映了汉代A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B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C .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D .随葬品突破了身份等级的限制5.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部分农产品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期中考试(全科10份)山东省泰安市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考试历史试题2014.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耕、耙、耱等耕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
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小规模经营B.分工简单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2.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B.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D.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3.下列选项对研究汉代丝织业的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4.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5.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
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
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B.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D.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6.“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8.11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汉书·食货志》记载:“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农林牧业相互补充C.自给自足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2.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
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市场交易发展繁荣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C.专业市场开始形成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4.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
这一变化A.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B.导致丝绸之路受阻C.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D.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5.唐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颁行租庸调制。
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粟二石,户调随乡土所产,交纳绫、绢、絁(絁:shi,一种粗绸)各二丈,绵三两。
规定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果不服徭役,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这一规定A.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B.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C.农民的赋役负担极其沉重D.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6.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政治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实现了家国一体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历史学家钱穆说:“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3、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的”。
由此可见,罗马法A.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B.维护法官的权威C.是随意性较强的法律D.对后世影响较远4、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但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国王仍然具有一定的行政权D.国王的地位不可替代5、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
但十年后,却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6、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士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
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这反映了民国初年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C.军阀混战已是社会痼疾D.民主政治基础薄弱7、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试题数:51,满分:1001.(单选题,1分)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
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了一条“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权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
商到周天命观的变化反映了()A.国家治理不再借助神权B.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C.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D.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2.(单选题,1分)《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
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
”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危及中央集权B.周召二公开启古代丞相制度C.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D.天子过失冲击国家宗法制度3.(单选题,1分)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
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
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4.(单选题,1分)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
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曰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
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5.(单选题,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
“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
“佛图户”的增加()A.放松了人身依附控制B.加强了地主土地兼并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6.(单选题,1分)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5.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 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19世纪70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这反映出当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60年代初期中央对经济进行调整,1965年完成;据此依据材料“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大跃进时期由于大力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不平衡,故“均衡”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项。双百方针在1956年提出,故排除B。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是大跃进时期,C错误.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三 1952年,我国颁布《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实施纲要》。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法制轨道。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井田制的瓦解
B. 耕种技术的进步
C. 劳动人口的增长
D. 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知,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使地力问题得到一定解决,这主要是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故B正确;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不能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排除A;劳动人口的增长是连种制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小农经济的形成在一定推动了土地技术的进步,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