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研究》 科研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们xx初中于今年3月向xx县师训中心申报立项,承担——《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今年4月获得正式立项,由于拿到立项通知都是今年6月,接近期末,到本期开学,教务处忙于义务教育资料、学籍管理系统上传,所以时间是一推再推,今天,我们才得以正式开题。
该项课题于20xx年,由当时政教处牵头就开始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该课题没有申请立项,最终夭折。
本课题基于我校农村初中特色,基于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基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下面我就课题研究方面的问题给在座的专家、老师介绍一下。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背景:1、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
所以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自主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是我们传统的保育主义、干涉主义、严格主义的反应,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甚广。
学生自治自理究竟应包括哪些范围?学生应该自治自理的事体,究竟有哪几种?规定学生自治自理的范围,又应有何种标准?施行学生自治自理,又应应用何种途径和方法?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总起来说,就是学生自治自理问题。
2、学校德育的需要传统德育过分强调学校、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管学习、管纪律、管生活,时时事事处处对学生能力与自觉自理采取不放心的态度。
不容许有丝毫的主见,更不容许学生尝试自己管理自己,学生的一切皆由学校、老师严加看管、包办,传统的教育模式大部分政策是以学校和教师为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管理,其主要形式是“管”、“卡”、“压”、“整”,有些方法已不再适合现代教育形势,在大力加强普法宣传的情况下,家长、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得由单纯的“人治”向“德治”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的改革中逐步推进学生自治,体现管理的人性化和个体化。
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研究》实施阶段总结
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研究》实施阶段总结一、自治能力培养的背景与思考。
1、“80后”,“90后”,这个词语代表的是年轻、自我、个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说,单说张扬的个性来说,他是一家三代生活的核心。
而这类人就是我们的学生。
故在素质教育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日益重要。
2、一些夏令营活动,也旨在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但由于时间等方面的原因,自理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3、我们认为:让学生参与管理是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让学生直接参与管理是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能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铺就一条条坚实的道路。
二、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理论指导。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而教育要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成长、科学发展。
2、早在1994年,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心是人”。
为此,教育必须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3、前国家教育副主任柳斌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
”4、海尔集团的经营理念是:领导者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
同样,教师也要创立一个让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
三、自治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组建自治委员会权力机构。
对于一个农村初中来说,组建自治自理委员会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很多城市初中,也未必有自治自理委员会。
但要想约束农村孩子不规范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治自理的能力,组建自治自理委员会迫在眉睫。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汪家中学自治自理委员会已初具规模。
自治自理委员会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也受到了领导教师们的赞同。
但自治自理委员会毕竟不到百人,不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日常管理当中来,自治自理能力全面提高。
培养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常用版)
培养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沧州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培养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黄宝龙申报单位:吴桥县马奇学区马奇中学结题时间:2021年5月课题名称: 培养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黄宝龙课题参研人员:蔡胜学、王国英、陈龙、郭克胜、丁文龙、王晓艳、闫金水、王志霞、杨凤爽、郑亚娟、焦秋雯摘要;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以我校为代表的农村中学,尽管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摸索,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然而,近年生源质量不高,升学压力很大,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
这与当今教育大环境极不适宜。
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养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
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兴校为关键,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让科研服务于教学,在教学中从事科研,相互促进。
研究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法、调查法、统计法。
研究内容为:1.从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层次出发,探索农村初等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模式。
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报告课题实施计划方案
《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梁山县堌堆初级乡中学课题实验组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问题。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趋高潮,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课堂教学上的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众所周知,课堂是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学生的生命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原则,坚持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开拓思路,让学生自主地感受教学的思想、方法;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学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教学的生命。
目前,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开始重视新课程中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在实施推广方面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
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开展“培养农村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积极地意义,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与技能,从而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但长期以来,广大农村教师偏重于“满堂灌”,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重知轻能、重教轻学,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报告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报告背景分析当今世界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迫在眉睫。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为顺应社会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主体参与性”等。
可如今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与祖国的未来。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体系之上的建构成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身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要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学习过程作为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最重要的一点是决定每一位教师的课堂45分钟及其积累教学时间的运用。
理想的课堂首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的状态,理想的课堂,迅速不是压抑的,冷漠的,也不是狂躁的,敌视的,而应该是开放的,欢快的。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个体的创造潜力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在相互的协同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精神,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调查情况分析:我对九年级(1)班4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情况如下:一、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然后让同伴来解决。
(19人)二、先自学,然后教师讲。
(16人)三、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讲给你听来解决。
(1人)四、教师讲,我听;和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然后让同伴来解决。
农村初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村初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作者:钟清文刘碧华来源:《神州》2012年第01期一、探索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1.课堂方面:(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的方法。
如利用概括新课内容巧设问题法,利用人物故事巧设问题法,利用影视剧情景巧设问题法,利用图片巧设问题法,利用实验产生的现象、结果巧设问题法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
如带着问题快速浏览法,抓住关键词句快速阅读法,对重点段落重点知识部分反复阅读思考法,阅读归纳提纲法,阅读提问法。
(3)指导学生设问的方法。
如引导学生设问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在认识矛盾的焦点部分、前后知识的衔接处等。
(4)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如对地图、图片、实物、实验的全面观察法,重点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
(5)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
如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思考题或提供材料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法、求异思维法、类比思维法、创造思维法等。
(6)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
如小组讨论法,班级讨论法,师生讨论法。
(7)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
(8)指导学生小结的方法。
如课堂小结法,单元小结法,归类小结法等。
(9)指导学生评价的方法。
如自我评价法,学生互评法。
2.课外学习的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
如学期总体目标和学科目标制定法。
(2)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如短期详细计划法,阶段性的计划法。
(3)指导学生珍惜时间的方法。
如巧用零碎时间法,制定时间表法。
(4)指导学生积累运用资料的方法。
(5)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如回忆教科书法,看相关参考书法,将知识整理成提纲法等。
(6)指导学生提高运用能力的方法。
如系统练习法,一题多解法,薄弱环节反复练习法等。
二、探索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1.单元学习按以下模式进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复习——检测——小结。
明确目标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自主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复习即将教材中学过的知识由学生采用提纲或其他的方式,掌握其结构,在同桌或小组间互相交流、抽查掌握的情况。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课题研究中期论证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题研究中期论证报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能够成才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相对来说,其经历和见识不如城里的学生多,因此更要求我们的老师认真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将来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世纪初,我校积极申报了《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探讨》这个课题。
开题后,我校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研究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我们遵循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教育是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的谆谆教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努力培养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动性,向“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努力。
2011年下半年,我校组织了“新课程改革实践评优课”活动,两位老师结合课题上的公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研究过程:1、课堂教学上,让每一个教师明确导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只有带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自主地把握学习方向。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老师在导入新课之时就将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达到的要求及注意的地方,清楚地告诉学生。
让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在每一个学习的小环节上都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明确学习的途径。
教学结束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反刍”,加深印象。
其次,教学目标要定得适度、适量,即学生通过一定的自学时间可以达到的程度。
如果教师的目标定得过高、过难,学生完成目标的期望就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小,激发的力量也就显得较低,反之,如果教师制定的目标太低,那么目标的价值就显得较低,也无激发力量可言。
此外教学目标还应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形成班集体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题《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
课题批准号:【2021】JKGH-26《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河南省濮阳市某县某某镇中学某某某(主持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摘要:新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生应“具有独立学习能力”,《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是知识吸收、消化的积淀过程,而自主又是合理延伸和补充,学生自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高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及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接受新知识一、课题的提出(一)21世纪教育将有更大的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评价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教育将不再是教人们学会谋生的工具,而且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将伴随着人的一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大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监护人往往是自己的爷爷奶奶,长辈的呵护让孩子自己缺少了自主,长辈的溺爱更让孩子缺少了自主学习。
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体验的学习及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的培养。
这主要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把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而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储存知识为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感悟;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轻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由于传统课堂带来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对于学习的理解还处在老师教学生学的阶段,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当中间出现更换教师的变故时,学生往往很难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成绩出现明显退步,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学校同学自主学习力量的培育》课题争辩工作报告报告题目:农村学校同学自主学习力量的培育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农村学校同学自主学习力量培育的争辩工作,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育措施。
通过对农村学校同学进行自主学习力量培育,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爱好,使他们更加乐观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引言随着农村教育的进一步进展,农村学校同学的学习压力也渐渐增大。
然而,相比于城市孩子,农村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相对较弱。
因此,针对农村学校同学自主学习力量的培育问题进行争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1. 学习动力不足:农村同学在学习上缺乏长久的动力,简洁消灭学习爱好递减的状况。
缘由分析:农村同学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生活环境相对单调,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学习氛围。
2. 学习方法不当:农村同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无从下手,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
缘由分析:农村同学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欠缺科学性和系统性,长期以来过于偏重学问的灌输,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育。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学习方案不合理:农村同学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案,简洁铺张时间和精力。
缘由分析:农村同学缺乏科学规划和明确指导,学习方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三、培育措施1. 增加学习动力: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同学对学习的爱好。
家长要留意赐予同学乐观的鼓舞和支持,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动力。
2. 培育科学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示范,挂念同学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鼓舞同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培育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 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学校应当引导同学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并进行指导和监督。
老师能够挂念同学明确学习目标,合理支配学习时间,制定清楚的学习方案。
四、实施效果及反馈依据以上培育措施,对农村学校同学进行了实施,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看和实践。
探究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培养
探究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培养【摘要】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可以探讨采取哪些方法和策略。
学校教育改革也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终,对于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共同合作,而且需要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多方努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培养、影响因素、方法、教育改革、评价体系、多方合作、重视。
1. 引言1.1 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获取、整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未来的工作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能力。
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未来领导和创新的能力。
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只有通过加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初中教育一直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之一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较弱,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对学习缺乏积极性,抄袭、借鉴等不良习惯普遍存在。
因此,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研究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探讨与实践,寻找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以某农村初中为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同时,缺乏学习策略和方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法,学习效果较差。
此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缺乏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1.改善学习环境。
学校应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针对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购置图书、电子教学设备等措施改善学习条件。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设多样化的学科活动和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或者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学校可以建立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宽学习途径。
农村初中学生小组自治管理研究课题论证报告1
农村初中学生小组自治管理研究论证报告三台县八洞镇初级中学校课题组执笔彭琼燕课题类别:三台县教育研究室“十二五”课题学科类别:班级管理研究课题负责人:章友勇所在单位:三台县八洞镇初级中学校农村初中学生小组自治管理研究课题论证报告三台县八洞镇初级中学校课题组执笔彭琼燕一、“农村初中学生小组自治管理研究”的产生我们提出“农村初中学生小组自治管理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国家教育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推进分层教学……”,特别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任何学校教育都应当贯彻落实。
二是教育历史陈疴。
我国长期以来施行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机制在教育目标上的特点是“以班集体建设为中心”,即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责任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等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并形成了我国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大特色之一。
但是,这种群体教育过分强调了共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这一负面特性还有连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形成了另外一个怪现象:班主任在班级和不在班级时班级秩序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这对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现实教育问题。
我校所在的八洞镇是一个有着3万多人口的大镇,一直以来,学生人数较多,学校教师缺编较严重,不得已只得实行大班教学。
其中,最大班额的学生多达七十人以上。
这样既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管理难度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现状预测,这种大班额情况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
大额班级管理,其存在的问题很多,过分注重教育的短期效应,没有把“人”今后的素质、个性与特长发展调整到恰当的位置,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平等性、民主性,硬把学生向教育者主观制定的教育管理目标上“生拖死拽”,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价值(一)、课题提出背景1.曾经“优秀”学生为何不再优秀我校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以高分考入了重点高中。
可是后来到了高中,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许多事情都不会做,适应能力较差,读了一年后竟然辍学了。
而与他一起去读高中的另一位同学,初中时成绩远不如他,而到高中后,却较快地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生活自治能力强,高中毕业考上了一本。
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们发现了以前教过的一些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走上社会后,却并未显现出他们的优秀,有的甚至十分的失败。
而一些在学校中并不“优秀”的学生,他们走上社会后,却做得十分成功。
除了生活中的机遇、多元智能和社会转型期等因素影响外,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生活能力对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的重要性。
同时,也使我们对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2.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初中学生的生活能力日渐下降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上农村家庭家长文化层次相对不高,缺乏对教育孩子的科学认识,不能正确地对待“爱”,而且普遍是三代同堂,多位老人呵护一个小孩,隔代长辈普遍对子女较为溺爱,长辈们对孩子在物质上百依百顺,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引导,从而造成现在农村初中学生自私、懒惰、孤僻、不合群、依赖性强、意志软弱、缺乏竞争意识等不良性格的人数逐年增多。
还有不少学生生活能力弱、适应能力差、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这些已成为制约学生健康成长和步入社会后走向成功的主要因素。
这些学生一旦离开父母,面对独立的学习、生活、激烈的竞争,往往败下阵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质量。
3. 应试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还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审视我们当前学校教育现状,且不说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淹没在书堆题海中而枯燥乏味,即使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由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仍有较为严酷的升学竞争,多数老师和家长还是把学习成绩看成是学生最重要的,所谓一俊遮百丑。
所以,多数学校的教育重心,还是放在学生的分数教学上,很难真正转移到培养一个个真正的人上面来。
即使开设的劳技课、综合实践课,也主要培养一些以动手能力为主的浅表的生活能力,班团队活动课也多半是教师用来引导学生如何走上好成绩的课,很少有对学生生活能力形成的专题、系列教育,很少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的社会课程,。
在农村家庭中,家长和学生依旧存在“书包翻身”的陈旧观念,很多家长为了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进城工作,对孩子学业上的压力和要求也就更高。
为了成绩,可以不让孩子做任何别的什么事,对于一些家长来说,饭来能张口,衣来能伸手已经是很好的了。
生活能力的缺失,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灾难。
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研究,就试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弥补农村初中学生生活能力教育相对缺失。
(二)、课题研究价值1. 生活能力,学生健康成长之翼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学生从校门走出成为一个社会人后,就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工作、生活和生存,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得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就要独自作出很多判断,就要承担起一份责任……。
所有这些,如何以积极有效的态度应对,这是一个人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这种素质,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它要比书本知识等要重要得多,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2. 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初中阶段是最佳时机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转折点,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也是对学生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
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面对困难、与人交往、自觉学习、承担责任、吃苦精神等生活能力的培养,可以收到其他阶段无法替代、无法达到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弥补农村学生自身不足在农村成长的孩子,有许多的优秀品德,例如:性格淳朴,为人诚实,吃苦耐劳,具有爱心等。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部分农村孩子的性格也一些不完善之外,例如:语言表达、交往沟通能力差,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弱,知识面、综合能力面较窄,以及一些独生子女特有的不良个性等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能力培养和教育,可以使农村孩子的人格、性格和能力更加完善,更利于升入高一级学校和踏上社会的成长与成才。
鉴于以上因素,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着手准备课题立项工作,2007年4月9日举行了课题开题论证至今,开展了前期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一)课题涵义界定1. 自治能力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为学生自治做出了如下定义:“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从学校这方面来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学生自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治组织对学生进行的自主管理。
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管理的主体是学生。
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评价的各类主体性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创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良好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治自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寻求到更好的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2.研究范围本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是以汪家中学所在的农村学校为代表的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普通百姓物质生活充足,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计划生育等政策落实充分,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时间范围,即初中阶段。
3. 实践研究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生活能力的现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开发有关校本课程,通过班级活动、学科教育、德育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途径和形式,引导教师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
通过实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生活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全面提高,为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夯实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学生生活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改进生活能力培养的形式,探索出一些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生活能力培养经验和模式,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二)课题的理论支撑与假设1.理论(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方向转变。
这三个“学会”,正是青少年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具备的能力。
(2)德育理论:自治能力是孩子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基础。
没有自治能力,即使其他各方面素质很高、能力很强,也如同“废人”。
(3)青少年发展理论: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的良好品质对人的一生具有奠基作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不仅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也是可以使青少年在今后成长中终身受益。
2.理论假设(1)学生的自治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前提。
学生升入高中、大学后,都要高开父母过寄宿生活,一定的生活能力,可以使之更快地适应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他的学习更易走向成功。
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生活能力更是一个人在社会高质量生存所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如果没有较好的自治能力和适应能力,要走向成功,将是十分困难的。
(2)初中阶段,是进行学生生活能力的最佳时机,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
在初中阶段,强化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可以收到其他任何时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对我校初中学生自治能力的现状作出研究。
2、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传统德育活动现状,丰富和充实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对我校初中学生进行自治能力培养的实践。
3、探索在新形势下初中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新型生活课程内容、形式。
4、开发学校初中学生“自治能力培养”校本课程,形成我校鲜明的德育工作特色。
(四)课题研究步骤研究步骤本课题实验计划两年完成。
1、准备阶段(2009.2——2009.8)(1)学习有关理论,明确课题目标、意义。
(2)撰写课题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工作。
(3)抓好实验人员培训工作。
(4)做好制定实施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09.9——2013.8)(1)课题组按计划实施研究,课题成员每学期完成一篇实验总结(论文)或专题教案。
(2)课题组写好阶段研究报告,做好中期汇报工作,开展教学汇报活动。
3、总结阶段(2013.9——2014.8)课题负责人写好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研究论文和教案汇编。
(五)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运用教育叙事手段,进行实验和经验总结,在课题的总结阶段主要采用分析统计和经验总结法,提炼出有指导价值的经验、策略,原则和方法。
(六)实施措施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虽然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的效果,受到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还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
所以,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如下的一些措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1.加强对课题教师的培训全体课题组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在实施过程中的持之以恒,在研究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是本课题研究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在课题研究之前、之中,都要加强课题组教师与课题相关理论的培训,强化教科研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与责任心。
2.转变课题组教师的观念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当前还较为浓烈的应试教育现实的制约,一些教师还把获得高分的能力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去培养,而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学生今后成长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要通过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3.转变家长的成材观念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
只有切实转变家长的人才观,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才能让孩子在家里学习一些自治能力的技巧,接受一些生活自治的观念。
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
目前,许多家长受偏面人才观的影响,仍把追求孩子考试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还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偏颇,逼迫孩子去通过钢琴、书法、绘画等名目繁多的等级考试,这些看似关心孩子的做法,实质都在以成人的生存观剥夺了孩子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