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合集下载

胰腺尾部副脾上皮样囊肿1例报告 彭翰斐

胰腺尾部副脾上皮样囊肿1例报告 彭翰斐

㊀ 瑾 ㊀ 强 彭 翰 斐 ,龚 ,李
a a b
㊀ ㊀
文 章 编 号 : 1001 - 5256 ( 2018 ) 11 - 2413 - 02
A case of epidermoid cyst of intrapancreatic accessory spleen
PENG Hanfei GONG Jin LI Qiang. 510630 China
表 现 ,可 表 现 为 上 腹 部 疼 痛 、纳 差 、恶 心 、呕 吐 等 消 化 道 症 [], 亦 可 无 症 状 , 因 此 根 据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通 常 难 以 诊 断 ; 根 状 据 既 往 报 道 文 献 分 析 可 见 , 患 者 发 病 年 龄 主 要 集 中 于 30 60 [], []报 岁 发 病 部 位 以 胰 尾 部 为 主 , 根 据 文 献 道 发 病 人 群 以 亚 洲 人 群 为 主 , 男 女 发 病 率 由 于 病 例 数 量 较 少 尚 无 法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胰 腺 副 脾 上 皮 样 囊 肿 的 起 源 目 前 尚 无 明 确 的 说 法 , 有 学 者 认 为 由 间 皮 细 胞 陷 入 胰 腺 , 细 胞 增 生 并 化 生 为 鳞 状 上 皮 形 成 囊 []; []; 性 结 构 胚 胎 鳞 状 上 皮 内 陷 入 胰 腺 胰 管 突 入 胰 腺 副 脾 形 []等 假 说 , 结 合 该 病 在 亚 洲 人 群 中 相 对 常 见 , 与 种 族 可 成 囊 肿 能 相 关 , 那 么 在 种 族 的 基 因 上 可 能 存 在 某 段 或 某 个 位 点 的 基 因 导 致 该 疾 病 的 发 生 , 目 前 仍 需 要 更 多 的 病 例 报 道 及 相 关 的 临 床 CT 平 扫 一 般 为 低 密 度 灶 , 增 研 究 进 一 步 证 实 。影 像 学 检 查 中 , MRI 检 T1WI 低 T2WI 高 查 中 呈 信 号 、 信 强 时 表 现 与 脾 脏 相 似 , 号 , 相 比 囊 肿 并 没 有 突 出 的 特 征 , 影 像 学 上 不 易 判 断 , 确 认 副 脾 [], 组 织 存 在 是 诊 断 该 病 的 关 键 通 过 术 前 影 像 学 征 象 的 仔 细 [], 分 析 , 明 确 病 变 的 来 源 是 可 行 的 若 副 脾 组 织 较 少 时 则 不 易 明 确 诊 断 。 结 合 该 疾 病 的 发 病 症 状 、 实 验 室 检 查 及 影 像 学 表 现 , 该 病 易 被 误 诊 , 主 要 为 胰 腺 尾 部 囊 性 肿 瘤 , 包 括 胰 腺 假 性 囊 肿 、 浆 液 性 囊 肿 、 黏 液 性 囊 肿 、 淋 巴 囊 肿 、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肿 瘤 及 胰 腺 恶 性 肿 瘤 等 , 患 者 的 实 验 室 常 规 检 查 可 无 异 常 , 部 分 患 者 可 出 现 [ ]指 CA19 - 9 的 Higaki 等 升 高 , 出 胰 腺 副 脾 上 皮 样 囊 肿 患 者 CA19 - 9 和 CEA 升 血 清 高 是 由 囊 壁 内 衬 鳞 状 上 皮 产 生 后 释 放 CA19 - 9 指 入 循 环 , 本 病 例 的 术 后 标 下 降 也 符 合 该 理 论 。当 伴 有 肿 瘤 指 标 的 升 高 时 常 需 与 胰 腺 恶 性 肿 瘤 相 鉴 别 , 在 术 前 行 [], 细 胞 细 针 穿 刺 活 组 织 检 查 可 明 确 胰 腺 囊 性 病 变 病 理 诊 断 但 由 于 术 前 诊 断 不 能 除 外 恶 性 肿 瘤 , 明 确 为 胰 腺 副 脾 来 源 上 皮 囊 肿 需 足 够 的 副 脾 组 织 , 且 存 在 穿 刺 组 织 不 足 导 致 病 理 诊 断 不 准 确 、 穿 刺 导 致 肿 瘤 破 裂 可 能 导 致 肿 瘤 转 移 等 缺 陷 , 目 前 暂 不 推 荐 常 规 行 术 前 细 胞 细 针 穿 刺 活 组 织 检 查 , 有 待 更 多 病 例 在 大 CT 或 MR 型 循 证 医 学 检 验 后 以 明 确 。因 此 , 术 前 的 增 强 增 强 [ ], 是 诊 断 该 疾 病 的 首 选 辅 助 检 查 可 以 明 确 囊 性 占 位 与 周 围 软 组 织 、 器 官 及 血 管 关 系 , 亦 可 作 为 是 否 手 术 及 手 术 指 征 的 指 导 。 胰 腺 副 脾 上 皮 样 囊 肿 作 为 一 种 良 性 病 变 , 目 前 暂 无 转 变 为 恶 性 肿 瘤 的 文 献 报 道 , 囊 肿 较 小 且 无 症 状 时 可 随 访 观 察 , 但 由 于 有 上 皮 样 组 织 , 暂 不 能 排 除 会 不 会 出 现 恶 变 , 形 成 上 皮 样 细 [ ], 建 议 在 无 法 明 确 良 恶 性 胞 来 源 的 恶 性 肿 瘤 , 如 鳞 状 细 胞 癌 病 变 、 引 起 压 迫 症 状 、 高 时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 而 腹 腔 镜 CA19 - 9 升 下 或 开 腹 下 的 保 留 脾 脏 的 胰 腺 肿 物 切 除 术 是 可 行 的 术 式 , 在 脾 脏 并 无 明 显 异 常 , 术 中 明 确 为 胰 尾 良 性 肿 瘤 情 况 下 应 尽 量 做 到 保 留 脾 脏 。

游离脾囊肿1例报告

游离脾囊肿1例报告

物, 质韧 , 无压痛 , 边界清楚 , 活动度 良好 , 上达肋下 , 下至盆 腔 , 无
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正常。入 院后初步诊断为腹腔囊性 占位性病
变 , : 网膜囊肿 ; 考虑 ①大 ②肠系膜囊肿 ; ③左侧卵巢囊肿 ; 脾囊 ④
肿 ; 畸胎瘤 。妇科会诊 : 者左 侧腹腔游 离性肿物 为左侧 卵巢 ⑤ 患
较 胃体为重 , 与胃窦部黏膜对 H p感 染 的反应性 增加 有关 , 这种 反应可能是窦部对 H p感 染较高 的免疫反 应性 。慢性 胃炎 的 出血部位与此相同 , 胃窦部 >胃底 >幽门管 >胃体 , 时合并有 有 十二指肠球部炎症 。窦部和球部 出血并存也很 常见 , 出血量一般 不多 , 而大出血者在幽 门管 , 可能 与解剖部位 、 特有 的功能 、 胆汁 反流等 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常 以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 、 暖气上腹 饱胀 和柏油样便就诊 , 以血压下降 、 失血性休克就诊者 较少 , 本观 察组 中共 1 , . %。急诊 胃镜检查阳性率 较高 , 例 占3 3 内镜下与浅
表溃疡和急性 胃黏膜病 变很难鉴别 , 但慢性 胃炎在主要 出血病灶
周围常并存有散在性小 出血 点 , 而溃疡 出血则病灶 界线较 清晰 ,
【 收稿 日期 】 21 一 1 1 00 O — 8
游 离 脾 囊 肿 1 报 告 例
马 古 田 邵 丽娜
江市 医院外科 ( 吉林 临江 14 0 ) 3 6 0
中外医学研 究
21 0 4月 第 8卷 0年
第 8期 C I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临 床 j 蚕 ≯ I |譬 } 。誊 | 一誊: 薯誊|。 | t _誊 。 磊 誊挚 誊 - . 。季 譬 i 毒 2 爱 。 . 零 。 | 0j

脾表皮样囊肿1例

脾表皮样囊肿1例

脾表皮样囊肿1例龚智泉;史玉洁;轩昂;刘秋雨;薛霜【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3(026)006【总页数】2页(P548-549)【关键词】脾囊肿;脾表皮样囊肿;病理【作者】龚智泉;史玉洁;轩昂;刘秋雨;薛霜【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21 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5 a前体检时彩超示脾脏占位,直径约2.0 cm,无腹痛、腹泻、发热等并发症,未予治疗。

2012年体检彩超示脾脏实性肿物6.4 cm×5.6 cm,提示脾脏占位,于2012年8月13日入院。

CT扫描显示:脾实质下极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6.0 cm×5.3 cm,CT值19 Hu,脾门部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0.7 cm,增强双期均未见明显增强。

手术所见:脾脏下极一大小约6.0 cm×6.0 cm肿块,包膜完整,质硬,切开后其内呈白色碎豆腐渣样组织。

病理所见:脾脏标本大小16.0 cm ×7.0 cm ×6.0 cm,脾脏下极见一大小6.0 cm×6.0 cm×4.0 cm 肿物,肿物外有部分包膜,切面囊性,囊内为豆渣样物。

镜下囊肿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内为大量角化物。

2 讨论脾囊肿较为少见,各年龄均可发生,多发于中青年人[1]。

根据病因脾囊肿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2]。

非寄生虫性囊肿包括假性和真性囊肿。

假性囊肿约占非寄生虫囊肿的80%,多为单房性,常有外伤[3]、手术史,可形成巨大囊肿,囊内壁无内衬上皮细胞;真性囊肿少见,与假性囊肿的区别在于,囊壁内衬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根据被覆上皮类型分为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血管淋巴管囊肿等。

脾表皮样囊肿一例报道

脾表皮样囊肿一例报道

脾表皮样囊肿一例报道王建球;杨廷燕;周海华【摘要】文章报道1例脾表皮样囊肿病例.患者以中上腹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B超、CT等检查示脾脏多发囊肿,行脾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脾表皮样囊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合文献,对该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0)010【总页数】2页(P1315-1316)【关键词】脾肿瘤;表皮样囊肿【作者】王建球;杨廷燕;周海华【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2脾表皮样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

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症状,通常为体检发现,或囊肿增大、感染等因素引起相应症状而发现。

现对1例脾表皮样囊肿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中上腹不适3月于2009 年12月28 日就诊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患者无恶心、呕吐、腹痛,偶有腹胀。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全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

B超检查:脾厚度3.2 cm,肋下未见,内部回声欠均匀,脾上极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形态规则,较大者约7.6 cm×7.1 cm,诊断为脾内囊性包块。

CT检查:脾脏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性低密度灶,较大者约9.2 cm×7.2 cm,轮廓清晰,病灶内见粗大间隔,增强后病灶周围轻度强化,中叶无强化;胃底大弯侧受压推移,诊断为脾脏多发囊肿(图1)。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2.3 g/L,白细胞3.9×109 /L,中性粒细胞39.1%,淋巴细胞50.4%。

入院3 d后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约20cm×12cm×8cm大小,内见多处囊性占位,约占整个脾脏3/4大小,最大者为脾上极一直径约8.0 cm的囊性肿块。

脾囊肿1例

脾囊肿1例

患者女性 ,3岁 。上腹部胀 痛 2年 , 2 加重 1
个 月入 院 , B超 检查 : 脏 囊性 占位 , 界 清 , 回声 区 脾 边 低 2 . m×1 m大小 。C 0 5c 8c T检 查 : 脾脏 内可 见巨大囊 状低
密度灶 , 小 约 2 m ×1 . m, 大 0e 8 5c 与脾 脏 分 界 不 清 , 胃、 肝、 、 肠 肾受压移位 ( 1 。查 体 : 下界位于左季肋下 图 ) 脾
内常含血 液。C T表 现 同真性 囊肿 。此 病 例为假 性 囊肿 。
脾脏囊肿 治疗 一般主张行部分脾 切除或囊肿切 除术 , 全脾
中囊” 是其特征改 变 , 当囊肿 内囊 破裂时 , 内外囊有空气进
入 病灶 内呈“ 上 浮莲 征 ” 水 。真 性囊 肿 即原 发性 囊 肿 , 囊 肿 上皮 被覆有分泌功能 的上皮 细胞 , 其发生病 因不 明, 可
《 沈阳部队医药》

1 7・ 7
内容 。要针对部 队可能担负 的作战任务 , 当增 适 加对 核 、 、 物 武 器 的卫 生 防 护 知识 学 习 , 化 生 了解 其伤 害 途 径 、 用 时 间 、 生 防 护措 施 ; 对 致 伤 作 卫 针
因素 多样 化 、 伤类 复杂源自化 的特 点 , 加大 对应 急 救治
脾切除 。术后病 理 回报 : 组 织 , 脾 以红 髓 为 主 , 一 侧见 其
囊壁样结构 , 未见上皮覆衬 , 白髓成份少 , 脾假性囊肿 。
图 l 脾囊肿术前 C T图片 2 讨论 脾脏囊 肿是脾脏 组织 的囊性病 变 , 临床相对 少
圈 2 手术切 除的脾囊 肿标本 图 能与先 天发育异 常有关 。C T表 现单 发或 多发 圆形 , 圆 类

少年巨大脾囊肿1例

少年巨大脾囊肿1例

便 障碍 与之可 能 相 关 。再 次 请脊 柱 外 科 会 诊后 , 建
体 对应 的脊 髓 内 T1 wI为低 或 等 信 号 , wI 高 T2 为 信 号 。骨科 和 神经 内科 医生会 诊后 考 虑多 发性 硬化 可能性 大 , 给予 地 塞 米 松 2 / , 脉 滴 注 , 时 0mg d 静 同 配合 B族 维生 素治 疗 7d 症状 反 而 逐 渐加 重 , 全 , 完
麻木 , 轻时 重 , 时未 注 意 ; 时 当 3年 前 出 现 右 手 酸 胀 无力 , 重时 不 能 持 物 , 未 系 统 治 疗 ; 严 也 1年 前 患 者 上 山采野 菜 时突然 出现 眼前 发黑 , 物不 清 , 倒在 视 跌 地, 当时 患者神 志 清 醒 , 当 地 医 院治 疗 ( 在 具体 用 药 不祥 ) 约 1 , 0天后 患者基 本 恢复 正 常 ; 6个 月 前 开始
社 , 0 0: 3 9 20 12.
发性感 染 , 为此 应 尽 量 保 留脾 脏 。根 据 脾 动 脉 具有 树枝 状分 支 的特点 , 叶 、 段之 间存 在无 血 管 区平 脾 脾 面, 为脾部 分切 除提 供 可 能 。故 除囊 肿 位 于 脾 门 区
或为 感染 性外 目前 一般 主 张行囊 肿切 除 或部 分脾 切 除术 。此 术式 对儿 童尤 有 重要 意义 。如果 囊 肿位 于 脾 门或脾 体 的 中间部 位 可 行 全 脾 切 除 , 副 脾 可 予 有 保 留 ; 果病人 状 态 良好 , 如 可选择 健康 的脾 组 织行 大 网膜 囊 内脾 片移植 , 果囊 肿 位 于脾 上 极 或 脾 下极 如 可行 半脾 切 除或脾 部分 切 除[ 。随着 腹腔镜 技 术 的 7 ]
发性 硬化 可 能性 大 , 予 甲强 龙 10 / ,d i 给 0 0 mg d q ,v,

脾脓肿1例报告

脾脓肿1例报告


临床 札记 ・
穿刺置管引流 , 均抽 出脓 性液体 , 穿刺 后体 温降 至正 常。穿
刺脓液培养示大肠埃希菌 , 药敏试 验对 丁胺卡那 霉素 、 泰能
脾脓肿 1 例报 告
李 辉。 唐 环
敏感。共住 院治疗 2 , 8d 复查 上腹部 C T正常 , 治愈 出院 , 随
访 1 月未 再 复 发 。 个
s e t l i r a o yr ut no a e a o o [ ] c r c e o f m tnb d co f r r w l m t n J .J l i sno i o e i ty l i
V s ug 97, ( )5 -7 a Sr,18 5 1 :96 . o ( 收稿 日期 :0 90 -1 2 0 -1l )
是心血 管事件 及 不 良预后 的预 测 因素 J HE 。S P研
血 管疾 病 的发生 , 从而 降低 病死 率 。
[ 参考文献]
[ ]A s n C l nP, vr T t 1 mpr neo tr l us 1 smanG, ul E cs ,c a.I ot c f r i l e a aea p e
要重视 并尽可 能缩 小 P , P 以减 少靶 器官 损 害及 心 脑
[ ] H PC oe teR s rh r p r et no soeb t y 4 S E opr i e a o .P vn o r y n h・ av e c G u o i ftk ai
o tn ic d u r t n n o d r p r o s wi io a e s s i h ・ p re sv r g t ame ti r e e s n t s lt y t l y e h d oc p de so e n in.F n lr s l f t e s soi p re i n i h l e l i a e u t o h y t l Hy e tn o n t e E d ry s c s

罕见的脾囊肿1例

罕见的脾囊肿1例

罕见的脾囊肿1例江卓辉;袁远程【期刊名称】《广东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1(019)003【摘要】@@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7个月于2000年6月5日入院,曾先后多次到地市级、省级医院就诊,未确诊。

无外伤史。

体查:体胖,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示RBC 4.30×1012/L,HGB 133 g/L,PLT 173×109/L,WBC 5.1×109/L,分类小型白细胞比率0.277,中型白细胞比率0.151,大型白细胞比率0.572。

彩色B超示左侧后腹膜与左肾窝间囊性肿物,CT检查提示副脾囊肿。

于2000年6月9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发现脾上极有一球形囊肿并与脾蒂粘连,直径约12 cm,呈浅黄色;副脾存在,未发现副脾肿物。

遂行脾切除术。

术后标本穿刺抽出澄清、浅黄色液体。

标本送病理检查示“脾真性非寄生虫性囊肿”。

术后常规用抗生素,第7天拆线,治愈出院。

【总页数】1页(P196)【作者】江卓辉;袁远程【作者单位】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外科,;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相关文献】1.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护理 [J], 张菁菁;李巧玲2.关注罕见病,让爱不罕见——国内首本《可治性罕见病》策划体会 [J], 刘海波3.脾囊肿外科处理的变迁及今日观 [J], 马盼飞;麻勇;姜洪池4.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儿童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单中心经验 [J], 陈立才;刘江斌;徐伟珏;盛庆丰;吕志宝5.1例超声引导下应用猪尾引流管硬化治疗巨大脾囊肿的护理体会 [J], 李妍;彭丽丽;魏莹;曹晓静;赵朕龙;于明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1例

脾脏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1例

脾脏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1例高波;杨元【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1)007【总页数】1页(P521)【作者】高波;杨元【作者单位】211300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超声科;211300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患者女,53岁,于我院行腹部超声检查:脾脏上极见一大小为59 mm×56mm×55 mm团块状混合回声,边缘光整,界清,后方回声无衰减,内部回声不均匀,实性部分呈团状等回声,液性部分内见密集光点;CDFI示其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脾内混合性占位(畸胎瘤可能)。

增强CT检查:脾脏实质内见类圆形囊实性低密度影,病灶最宽处范围约54 mm×58 mm,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病灶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周围无明显水肿。

CT提示:脾内囊实性占位。

行全脾切除术。

病理大体标本见脾脏膈面距脾门2 cm处脾实质内见一大小50 mm×30 mm×30 mm囊肿;镜下囊壁见成熟鳞状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

病理诊断:脾脏表皮样囊肿。

图1 脾脏表皮样囊肿超声图像(SP:脾脏;M:肿块)图2 脾脏表皮样囊肿CT图像讨论:脾脏囊性占位较少见,表皮样囊肿更罕见。

本病属先天性疾病,病灶较小时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被偶然发现或在急性出血、感染时以腹部疼痛或腹部包块就诊。

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样瘤和畸胎瘤同属先天性肿瘤,均为胚胎发育期残存的胚层细胞发育而成,临床易混淆。

其中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因组织结构单一,超声图像多无典型表现,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界清,包膜完整,囊肿壁较厚,内壁光滑,亦可呈多房性改变,见条状分隔光带;囊内可见碎屑样光点。

本例超声表现为密集光点的囊性肿块,同时伴有等回声贴壁实性小光团,超声医师误以为畸胎瘤内的脂质成分而怀疑为畸胎瘤。

增强CT图像中也仅见囊壁明显增强的囊性占位,而非常见的畸胎瘤影像。

脾脏巨大囊肿1例

脾脏巨大囊肿1例

脾脏巨大囊肿1例病例简介:患者男,34岁。

间断性上腹胀痛半月余。

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为左上腹及剑突下胀痛,进食后加重,不向他处放射,伴恶心,无呕吐。

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志物阴性。

超声检查:左上腹脊柱左侧见一大小约11.9 cm×10.8 cm×9.8 cm 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细密、均匀,可见膜样结构,厚0.5 cm,CDFI包块内血流信号不明显。

CT检查:脾脏增大,近脾门区见大小约11.5 cm×10.6 cm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尚均匀,CT值约26HU,边缘可见点片状致密影(图1a);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1b,1c)。

手术及病理:脾脏增大,脾上极近脾门区见大小约11 cm×10 cm×10 cm圆形包块,质软,边界清楚,与胃壁及膈肌紧密粘连,内见大量浑浊黄褐色液体。

病理诊断:符合脾囊肿伴囊壁玻璃样变性(图1d)。

图1a左上腹见约11.9 cm×10.8 cm×9.8 cm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均匀细密;图1b,1c CT显示脾下区约11.5 cm×10.6 c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可见点片状致密影,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1d病理图片讨论:脾囊肿属罕见病,发病年龄20~50岁居多。

分真性和假性两类,前者其内壁有衬里细胞及内皮或上皮覆盖,后者无衬里细胞,多为损伤后脾脏陈旧性血肿或脾梗死灶液化后形成。

囊肿较小时通常无任何症状。

囊肿较大时可出现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不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确诊主要依靠超声或CT检查。

本例囊肿巨大,超声检查未能准确定位于脾脏,经CT检查确诊脾脏囊肿。

主要原因为超声检查跟操作者手法、经验及体位有关,诊断存在主观因素。

脾脏囊肿诊断较容易,关键在于定位。

CT图像能明确脾囊肿的大小、性质、部位、和周围脏器的关系,能为手术提供客观而准确的指导,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参考价值。

脾脏巨大囊肿报告1例

脾脏巨大囊肿报告1例

脾脏巨大囊肿报告1例
发表时间:2014-03-03T15:21:10.17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义录
[导读] 脾脏囊肿发病率较低,巨大性囊肿少见,本病例早中期无明显症状和体症到囊肿生长巨大才出现压迫胃肠道症状和腹部体征。

王义录
枣强县人民医院(河北枣强053100)
[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2-96-01
脾脏巨大囊肿,彩超、CT、均没有确诊为脾性囊肿,手术后确诊,却无并发症,愈后良好,报告如下。

患者,男,36岁,2012年6月27日因腹胀,食量减少,食后恶心、不适 18天来我院就诊,无痛,大小便正常,平卧位时胸闷不适,曾在家口服甲氰咪胍、山莨菪碱恶心无缓解。

查体:自动体位,腹部稍隆起,无腹壁肠形及静脉曲张,腹肌稍紧张,无压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左恻腹扣浊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腹部彩超示: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上到膈肌,下至盆腔底部。

腹部CT示: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上到膈肌,下至盆腔底部,与彩超表现相同。

无法判定生长那—部位。

初步诊断: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手术治疗:术前各项化验室检查正常,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正中切口,术中见肿物生长于脾脏,巨大囊性,呈圆拄状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钝性分离易分开。

远端至盆腔底部。

脾脏与囊肿一并切除。

住院7天出院,2周切口拆线。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2 讨论
脾脏囊肿发病率较低,巨大性囊肿少见,本病例早中期无明显症状和体症到囊肿生长巨大才出现压迫胃肠道症状和腹部体征。

巨大性囊肿为良性,手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脾囊肿术前误诊1例

脾囊肿术前误诊1例

及体 检所 见 , 断 一般 无 困难 。该病 人 病前 无 脾 肿 诊
大 与腹 部外 伤史 , 可排 除 脾 假性 囊 肿 的可 能性 。该
病人术 前 内 、 外科及 影像 学 医师 皆误 诊为胰腺囊 肿 ,
与 以下 因素有 关 : 病罕 见 , 该 接诊 医师 首先考 虑相对
心肺 无 异 发 现 。腹 软 , 未触 及 , 上腹 饱 满 , 肝 左 可
脾囊 肿 术 前 误 诊 1 例
吴 广 利
滨 州医学 院附属 医 院消化科
【 键词 】 脾脏皮样囊肿 ; 关 胰腺假 性囊肿 ; 剖腹探查 术
滨州 市
2 6 0 563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76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1 (00 0- 3-1 01 502 1)1 08 9 0 0
l gc s a t d n o v n in l p p n e lo me i o i me r su y a d c n e to a a a io a u s s ̄:Ame a a t _
n y i o r s e tv t d e o a i g c tl gc d a n ssa d 8 m・ l a ss fp o p c ie su i sc mp r y oo i ig o i n a n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5 1 ,5 2 0 :55 .
[ ]郑丽璇 , 7 谢芳 , 陈涤瑕.阴道镜下常规 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 变 18例分析[ ]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 ,03,9 3 19 0 J. 20 1 ( ):5 —
1 O 6 .
[ ]刘植华 , 8 李悦 , 李英勇 , 子 宫颈癌 的早 期诊断 [ ] 中国实用 等. J.

3D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脾脏间皮囊肿1例报告

3D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脾脏间皮囊肿1例报告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2 5 6 . 2 0 l 7 . 0 3 . 0 3 0 收 稿 日期 : 2 0 1 6—1 0— 2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6—1 I一 0 8
图5 3 D腹 腔 镜 下 上 极 切 除 后 脾 脏
l 3 o o 2i.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me s o t h e l i a l c y s t ;s p l e n e c t o my;l a p a r o s c o p y ;( ・ a s p r e p o l ‘ I s
1 病例 资料
无 外伤 史 。查 体 : 全 身 浅 表 淋 巴结 未触 及 肿 大 , 全腹 软, 未触 及肿 物 , 无压 痛 , 无 反跳 痛 及肌 紧 张。辅 助 检 查: 腹部彩超提示左 上腹黏稠囊性 占位 , 大小约 8 C I n X 7 n ,与脾脏 关 系 密切 。增 强 C T : 脾 脏 上 极 低 密 度 病
图 1 增强 c r r 提 示脾 脏上 极 低 密 度病 灶

: = 图2 3 1 ) 腹 腔 镜 下 脾 脏 图3 3 D腹 腔 镜 下脾 脏 上 级 肿 物

3 D腹 腔 镜 脾 部 分 切 除 术 。 患 者仰 卧 分腿 位 , 头 高 脚
低左 侧 高 , 首 先在 患者肚 脐下缘 建立 气腹 , 置入 l 0 m i l l 腹 腔 镜作 为 观 察孑 L 。左 锁 骨 中线 平 脐 水平 线 、
继而取出装有标本 的取物袋 ( 图6 ) 。脾窝处放置引流 管

患者 女 性 , 2 l岁 , 因体 检 发 现 “ 脾 占位 性 病 变 l

脾脓肿误诊为脾囊肿1例

脾脓肿误诊为脾囊肿1例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08投稿邮箱:sjzxyx88@268作者简介:张欣(1990-),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腹部疾病CT 诊断;通讯作者*:许传斌(196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病例报告·脾脓肿误诊为脾囊肿1例张欣,许传斌*,张武,刘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 室,黑龙江 佳木斯)摘要:目的 分析脾脓肿的临床特征,减少脾脓肿的误诊、误治。

方法 回顾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脾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三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部疼痛,呼吸时疼痛加重,无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症状,病人遂至佳木斯中心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为确诊来我院就诊。

查体:左侧季肋部压痛,可触及大小约10cm×7cm 的包块,行CT 增强检查示脾内类圆形低密度影,考虑脾囊肿。

因包块巨大,压迫周围脏器,达到手术指征,术中证实为脾脓肿,行脾切除术,术后对症处置,患者痊愈出院。

结论 对于无发热的脾脏占位性病变,也要考虑到脾脓肿的可能,必要时行剖腹探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关键词:脾脓肿;误诊;脾囊肿中图分类号:R657.6+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8.141本文引用格式:张欣,许传斌,张武,等.脾脓肿误诊为脾囊肿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8):268.1 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既往腹股沟疝手术史3年,胆囊手术史8个月,否认其他既往疾病。

于三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部疼痛,呼吸时疼痛加重,无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症状,病人遂至佳木斯中心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为确诊来我院就诊。

查体:T:36.5°C;P:72次/分;R:18次/分;BP:130/80mmg。

脾脓肿破裂一例

脾脓肿破裂一例

龙源期刊网
脾脓肿破裂一例
作者:滕青邱江涛林艳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6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29-01
我院近期收治脾脓肿破裂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 :女,44岁.农民。

因左上腹疼痛,伴发热2个月,加重1天入院.患者约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伴低热,未系统诊治,约1天前症状加重,全腹疼痛,伴寒战、高热。

体检:T39'C.P 88次/分,R24次/分,Bp110 /60mmHg,腹部稍隆起,无肠型及蟠动波,板状腹,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侧为甚,肠鸣音减弱。

彩超示脾大并腹腔积液。

急诊手术探
查。

术中发现脾厚约12 Cm,脾膈面与膈肌粘连,脾脏面有1个直径6cm脓腔,诊为脾脓肿破裂,行脾切除。

术后给予抗生素等治疗,痊愈出院.
讨论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一般情况下很少形成脓肿,只有当人体抵抗力减弱时,才可能形成脾脓肿.临床上很容易漏诊,如发现左上腹疼痛伴发热,应考虑到脾脓肿的可能。

作者单位:264400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影像科。

原发性单发脾包虫囊肿1例报告 刘 洪

原发性单发脾包虫囊肿1例报告 刘 洪

K e yw o r d s : e c h i n o c o c c o s i s ;s p l e n e c t o m y ;c a s er e p o r t
㊀㊀脾包虫囊肿是临床上少见的包虫病, 约占腹部包 虫病的 0 . 5 % 4 %。结合达州市中心医院最近收治 通过复习相关文献, 的 1例原发性单纯脾包虫囊肿, 简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机制, 总结了该病 的诊断要点、 手术方式及相应的适应证, 为临床治疗 提供建议, 现报道如下。 1 ㊀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4 4 岁, 因“ 左上腹胀痛 1 0d , 体检发现脾 脏囊性占位 6d ” 入本院。既往有 8年西藏居住史; 查 体: 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左右两侧不对称, 左侧腹部膨 隆, 腹软, 左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左上腹可触 及一包块, 大小约为 1 5c mˑ 1 2c m , 质软, 活动度可; 肝 脏肋缘下未触及, 脾脏 Ⅲ 度肿大, 肝肾区无叩击痛, 移 动性浊音阴性。外院腹部 B超: 脾脏囊性占位( 脾包虫 病可能)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腹部 C T : 脾脏类 圆形低密度影, 最大层面 1 5 . 2c mˑ 1 4c m , 提示囊性占位 ( 图1 ) 。肿瘤标志物: C A 1 2 - 5 3 7 . 0 7U / m l ; 血常规: WB C 1 1 . 7 6 ˑ 1 0/ 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 8 . 8 %, 嗜酸性粒细胞 0 . 6 5 ˑ 1 0/ L ,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6 . 8 %, 嗜碱性粒细胞 0 . 0 1ˑ 1 0/ L ; C反应蛋白 9 . 9 1m g / L ; 降钙素原 1 . 7 9 n g / m l ; 淀粉酶 4 8 1U / L ; 钾3 . 3 1m m o l / L ; 凝血功能、 大 小便常规未见异常。初步诊断: 脾脏囊性占位, 怀疑 脾包虫病、 脾囊肿。 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无手术禁忌, 全麻下

脾门区表皮样囊肿高密度CT表现1例

脾门区表皮样囊肿高密度CT表现1例

脾门区表皮样囊肿高密度CT表现1例
代景儒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03(014)001
【摘要】@@ 脾表皮样囊肿很少见,CT表现为高密度者更为罕见,国内曾有作者报道1例脾内高密度表皮样囊肿[1].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代景儒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北,沧州,0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6;R814.42
【相关文献】
1.胰腺炎并发脾门区及脾脏假性囊肿的CT诊断(附8例报告) [J], 李晓东;李琳;姚凤清
2.颅内高密度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J], 徐广玲
3.64排CT增强扫描在胰尾脾门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谢春;邱兴庭;郭少华;许红雨;吴颋
4.CT表现为高密度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1例 [J], 郭建松;张剑宁
5.眶额区先天性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附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陈玉胜;史河水;马荣国;柳曦;刘永华;田志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脂腺囊肿病历范文

皮脂腺囊肿病历范文

表皮囊肿治疗方法和病例分析皮下囊肿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

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

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

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开口。

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

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

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病因青年时期多发。

症状(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

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

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

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

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

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

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2)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

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

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

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

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

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

检查皮肤囊肿应与发生于体表皮肤的各类肿瘤相鉴别,有的手术中才能发现。

尤其是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

治疗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腹部 C T示左 上 腹部 脾 胃之 间可见 一 类 圆形 囊性肿 块 , 边缘光 整 , 壁 见 蛋 壳样 、 灶 内见 条状 囊 病
高密 度 钙 化 影 ( 1 , T值 分 别 为 1 U,2 图 )C 9 H 2 9— 2 8 H 大 小约 1 . m x1 . m。 胃受 压移 向右 5 U, 0 7c 8a 2 下方 , 胰腺 受压 向后 方 偏 移 , 肠 向 中下 腹 部移 位 , 小
山西 医科 大 学 学 报 ,2 1 0 2年 1 ,第 4 月 3卷 第 1 期

77 ・
脾 表 皮 样 囊 肿 1例 报 告
只 茂叶 , 何 若 冲 ( 山西医科大学第- I - N床医学院普外科, 太原 000 ) 301
关键 词 : 脾囊肿 ; 脾表皮样囊肿 ; 治疗
中 图 分 类 号 : R 5 .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0 676 0 7—6 1 (0 2 O 0 7 0 D I1 .99 JIS 07— 6 12 1 . 10 5 6 1 2 1 ) 1— 0 7— 3 O :0 3 6/ .S N. 0 6 1.0 2 O .2 1
41 .5×1 L,L 2 0/ P T 1 3×1 L, 0/ 中性 粒 细胞 百分 比 8 . % , 酸性粒 细胞 百分 比 0 2 ; 生化 示 : L 36 嗜 .% 血 AT 9U L, S 6 U L A B4 . / ; 血 检 查 : 血 / A T 1 / , L 7 3 g L 凝 凝
临床 上分 为 寄生 虫 性 和非 寄 生 虫 性 脾 囊 肿 j本 , 病例 为非 寄生 虫性 囊 肿 中的 表 皮样 囊 肿 , 主要 并 发 症包 括如 囊肿 破 裂 、 出血 及 继发 感 染 等 。表 皮 样 囊
肿破 裂后 由于囊 内容 中所含 胆 固醇 和其他 化学 物质
刺激 可导 致急 性腹 膜 炎 或 严 重 的 肉芽 肿 性 炎 症 , 临
年 ” 2 1 — 4— 5人 院。患 者于半 年 前无 意 中发 于 01 0 2
现左 上腹 部肿 物 , 就诊 后行 上 腹 部 C T示 : 腹部 囊 左 性病 变 , 建议 手术 治 疗 。遂 来 我 院就 诊 。病 程 中患
者偶 有恶 心 , 无腹 胀 、 痛 、 吐 、 热 等伴 随症 状 。 腹 呕 发 查体 : 上腹 部略 膨 隆 , 见 胃肠 型及 蠕 动 波 , 见 左 未 未 腹壁 静 脉 怒 张 。腹 软 , 上 腹 可 触 及 一 大 小 约 1 左 O c ×1 m包 块 , 硬 , 周 围组 织 界 限 尚清 , 动 m 3c 质 与 活 度差 , 压痛 及反 跳痛 , rh 征 阴性 , 脏 未触 及 无 Mup y 肝 肿 大 。肝 区叩击痛 阴性 , 移 动 性 浊 音 。肠 鸣音 约 无
床上 出现 严重 的腹 膜 炎 的症 状 和体 征 , 至危 及 生 甚
命 。本文 报告 山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 院普 外科 收治 1 脾表 皮样 囊 肿 的临 床 资料 , 该囊 肿 的临 例 对 床表 现 、 实验 室检 查 、 像 学 检 查 、 断及 治 疗 方 式 影 诊
善 ,I S N H S评分 改善 , 因此 对 昏迷患 者及 时作 出正 确
的诊 断及 适 当 的治 疗 至关重 要 。
参考文献 :
[ ] 常蜀英 , 1 周继发 , 李明 阳, 超早期静脉溶栓 治疗重症脑 干梗 等. 死 l例 [ ] 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 ,0 12 ( )3 1 J. 2 0 ,1 6 :8 .
酶原 时间 ( T ) 3 5 S 纤 维蛋 白原定 量 ( I 3 3 活化 部分凝 血 酶 原 时 间 ( r r 2 . , /, A , ) 5 5 s D一二 r 聚体 ( — )5 g m ; 项化 验结 果未见 明显 异常 。 D h 2 2n/ l各 影 像 学检 查 : 部 B超 示 左 上 腹 可 及 大 小 为 腹
脾囊 肿 (pe i cs) slnc yt 是一种 发 病 率非 常 低 的脾 脏组 织 的瘤样 囊 性 病 变 , 非 为 真性 肿 瘤 。脾 囊 肿 并
3— / n 未 闻及 血管杂 音 。 57 mi, .  ̄
实验 室检查 : 常规 示 , C 8 8×1 L R C 血 WB . 0/ , B
肿块 与脾 脏关 系密 切 , 密度 均 匀 , 积 稍 大 , 脾 体 胆囊
未见异 常表 现 。双 肾形 态 、 度 未 见 异 常 , 密 无腹 水 。 C T诊 断 为左上 腹部 巨大囊 性肿块 并钙 化 ( 图 2 。 见 )
暗带 , 以改善 预后 , 也是尿 激 酶溶栓 治疗 急性 脑梗 这
近脾 脏 , 界靠 近膈肌 , 界靠近 胰体 尾前方 。脾脏 上 下 包 膜光 整 , 实质 厚度 3 8 m, 脾 .3a 肋下 6 8 m, .8c 内回
声均匀 , 静 脉 宽 0 8 m, 余 脏 器 未 见 明显 异 脾 .9 a 其
常 。B超诊 断为 左上腹 部囊 实行 包块 , 大 。 脾
进行 总结 性分 析 。
1 临床 资料 患者 , 性 ,4岁 , 因 “ 现左 上 腹 部 肿 物 半 女 1 主 发
1. m ×1. f×1. m, 回声伴 高 回声 光点 7 1c 13Cl 3 9c 无 及强 回声光 团 , 伴 声 影 , 缘靠 近肝 左 叶 , 缘靠 后 右 左
学: 脑血管疾病分册 ,0 0,( ) 16—19 20 8 2 :0 0.
死最 基本 的理 论依 据 _。本 例 昏迷 患者 发 病后 2h 5 j 予静 脉滴 人 尿激酶 , 未见 全 身 其 他 部 位 出血 等并 发 症 。且症 状迅 速好 转 , 十分 钟 及 数 小 时后 明显 改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