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培-教师职业道德-第5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合集下载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2011)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2011)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导论1.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本质:(1)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作为一种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跟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③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④道德又具有其相应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

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

(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其主要表现为:①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具有特殊的规范性: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自愿”时,才能加以遵守得到实施。

②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如何理解)。

a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b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

师德教育第五六章

师德教育第五六章
4.“代沟”和“心理差距”的存在 5.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6.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厦大开高尔夫球课

2006年10月14日,在山东大学
的一次会议上,厦大校长朱崇实向 外界宣布:“两个月后,目前国内 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 大学建成投入使用。2006级厦大学 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 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 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 夫球。” 高尔夫成必修课
双方权利义务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在教育法的层面上, 由教育法律调整,形成师生之间的教育与受教育的法
律关系。
师生关系的异化

在传统社会,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格物 致知。如今,商业思维大肆侵蚀校园,大学被称为 “大学公司”。很多教授把提职称、凑科研成果、开 公司、拉项目等当作“本分”;而不少学生又把大学 作为混个文凭找份工作的手段。
中大博士称遭导师体罚虐待 女生被训 晕倒

网友“伤心博士”在天涯上 发帖讲述了他和一些硕士博士研 究生遭受过的经历。帖子标题直 接点名了批评对象,“中大微生 物专业艾云灿教授”,称“写这 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流泪。一个 又一个崭新的面孔走进艾云灿老 师实验室,不久又不惜任何代价 离开或准备离开。身为其中一员, 我看到的不幸实在太多。我最终 决定把真相说出来,希望有良知 的人们给以评断”。

类别: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可以分为冷漠型、紧张 型、关注型和密切型。

另一张不署名的问卷调查表是这样回答的:现在的大
学教授身兼数职非常普遍,他们常常一阵风地来去匆匆,
跟学生的关系就像陌生人。师生只能在课堂相见,课后不 再联系。教授对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师生之间毫无 感情可言。

——对宁波8高校近百名学生的调查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答案整理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答案整理

1、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糊口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道德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3、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傻呢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解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5、学生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6、真实的集体: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

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7、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8、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真的就教学活动本身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及时进行调控或改进。

9、科学研究中的“六敢〃:敢想、敢说、敢做、敢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10.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

11、学术的腐败的表现:抄袭剽窃,将他人的成果占为己有;伪造或拼凑包装;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大搞不正之风12、清除学术腐败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13、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目前,人们把高校教师以自己的学科专长为基础,除完成高校的本职工作外,还根据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i、学校本组织的兼职劳动统称为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

14.高等学校教师社会服务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诚信、公平竞争、效率、奉献15、他律: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受动的位置,其意志收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5章

教师职业道德5章
1.强化意识,发掘修养动力
2.学习理论,明确修养方向
3.注重实践,提高修养水平


1.说理疏导法
2.榜样教育法
3.实践锻炼法
4.对比教育法
5.情感陶冶法
1.致知
2.内省
3.慎独
4.学习
5.践履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3.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4.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职业的道德要求所开展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与道德内化的活动,通过外部的教育、督促以及个人的努力,使教育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将外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并付诸行动的活动。
是指党和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师范院校及师资培训机构、学校领导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职教师及在校师范生施加系统的职业道德影响,使他们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应尽的义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活动。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教师社会主义师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纠正不良教风、校风的有力手段。
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的挑战的需要



内容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2.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3.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4.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同内化的过程)

辽宁省高校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5 章

辽宁省高校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5 章

南开大学的镜箴 面必净,发必理, 衣必整,纽必 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老校长张伯苓箴制定的镜箴一 直流传于南开体系的各所学校中
(二)着装自然典雅 1.衣着整齐清洁,饰物典雅大方。
2.符合职业特点。
3.符合教师个人年龄特点、身体特征、个人
1.尊重学生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育者的明智就在 于他能够从似乎都 差不多的学生中, 发现每个人特有的 兴趣和爱好、特长 和志趣,大胆地让 每个人的才能得到 发展。
2.保护学生自尊心
2013年10月中旬,人民 网、新华网转载长沙 晚报的一则新闻,
《沈阳大学贫困生 申请助学金需演讲 比穷 学生称太伤 自尊》

(五)不准以个人的好恶,取消、取代或操
纵学生正常的自治团体活动; (六)不准利用教师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与 学生谈恋爱。 补充: (七)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索要财物或接 受学生的馈赠; (八)如果不是出于令人信服的教育目的或 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有 关学生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别是隐私方面的 资料;
第四节
高校教师的言表风纪的道德要求 一、高校教师的言语要求 (一)语言要文明纯洁 (二)语言要符合规范 (三)语言要准确清楚 (四)语言要简洁明了 (五)语言要优美生动
二、高校教师的仪表要求 (一)仪容仪表自然大方
◆首先是注重仪表:内在情绪——精神状态, 外在形象——不能浓妆艳抹、奇装异服、发 行怪异。 ◆其次是味觉形象塑造,葱姜蒜、烟酒。 发式 口腔卫生 面容 手部 小物品的整洁
第三节 高校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职业道德规范(重点)
一、理想层面: (一)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建立 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 (二)诲人不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岗培-教师职业道德-第5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岗培-教师职业道德-第5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三节 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重点; ————2002年考题:请联系实际,谈谈 如何做好高校或中专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调 节。 ————2003年考题:教师应如何确立以 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2005年考题:教师应该如何确立 学生主体的观念?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学生需要尊重; ————尊重学生是搞好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的需要【P105】; ————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 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既要尊重其人格,还要注意到尊重其个 性; ————结合教育实践,批判不尊重学生的现象。

4、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P99】(属于第二层次) ————一种心理互动、情感交融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有两种典型 模式:传统型模式、现代性模式。当然, 现代型模式是最适切的。

5、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属于第四层次) ————两个普通“社会人”之间的联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 种典型的类型,即:冷漠型、紧张型、关 注型和密切型。本教材认为:关注型比较 适合。【P100】




三、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02年、07年考题) ————是高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具有一般师生关系的共性,还有 “高校”的特殊性。 ————高校师生关系有如下四个特点: 1、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 性); 2、差异性:年龄,尤其是知识、专业能力、 科研能力、心理成熟程度上的差异;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学习时,问问您自己:为什么要 关心学生?(学生心理需要、师生感情培 养、教师职责、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等) ————哪些方面表现尊重?(学习、身 体、心理、行为、人格、个性等多方面的; 班主任和所有教师都要尊重学生) ————如何做到?(多了解、接触;多 交流、沟通;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等;别 伤害其身心健康,别做影响其前途的事)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ppt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ppt

第三节 师生关系的伦理调适
一、 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二、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 关爱学生 四、 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一、 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1.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2. 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 主导的作用。
案例一:灾难发生时老师应做什么? 四川桑枣中学:居安思危,地震发生后师生无一
伤亡 日本:地震时老师不能离开学生 美国:不能扔下学生不管
实践与案例
案例二
“学校永远有差异,学生永远无差生;教师要善 于面对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 提倡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 让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
3.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 权益。
二、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 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需要。 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
求。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它会对学生 产生特殊的教育效应。 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 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师的 基本要求。协调师生关系,对于教 育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师生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 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特有的身份、地位、思 想、情感和行为构成的社会角色通过教与学的 直接交流活动而构成的多层次、多内涵、多性 质的相互融汇、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系。
实践与案例
类似的事情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科任老师和学 生们谈心的时间少,交流的机会可借助于作业 评语。作业批改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检 查,而且也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很好时机。 借助批改作业,洞察和了解学生,把真心诚意的 指点和情真意切的鼓励以及对学生的期待倾注 于笔端。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在师生关系中,道德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涉及到教学、管理、评价等方方面面,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因此,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道德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师生之间的道德问题体现在师生相互尊重的态度上。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尊严,不得有违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的行为。

而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的权威和个人利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校风。

其次,师生之间的道德问题还体现在教学行为上。

教师应该认真备课,教学要有切实的效果,不能草率从事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应该偏袒和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此外,教师要有爱心,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再次,师生之间的道德问题也体现在评价和奖惩上。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客观公正,不应该带有个人偏见或成见。

对于学生的奖惩措施,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最后,在师生之间的道德问题中,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

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有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扩大。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在师生关系中,道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和合理评价,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希望教育者和学生都能够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师生道德关系。

教师道德第五章、第六章-6、7

教师道德第五章、第六章-6、7

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从性质上看)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 种不可选择的社会关系;是靠教育目标、 内容和组织形式维系的教与学的社会关 系。
②层次上具有差异性(从水平的高低看) 教师的政治经验、社会阅历、情感 意志和知识技能比学生成熟;教师处于 指导性的主体地位,承担相应的职责。
③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 ( 从双方的互动性上看) 师生情感是成熟的成人情感; 师生情感影响是双向的并对教学产生 积极地影响;师生之间角色期待是互 动的,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受社会评价多样性的影响,在 相互评价上具有冲突性
b. 发展性团结协作(重点): 1)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 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 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 关系,主动沟通; 2)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 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 3)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 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 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2. 教师集体中人际矛盾产生原因 P115~116: ①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不同; ②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彼此间易产 生矛盾冲突; ③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作为不同的利益 主体所引起的; ④由于历史的传统和当今社会生活的 变化所引起的。
3.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道德调节P117~135: ①关心集体 a. 团结和谐集体意义 和谐集体对教师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个人利益融于集 体之中(个人发展); 和谐集体能产生内聚力和向心力,使教师 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 实现(集体发展)。
b. 实现路径: 遵守集体纪律,爱护集体荣誉; 自觉维护集体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矛盾;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 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c. 关心教师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 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 实现。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高校师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和要求 2.1 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 2.2 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2.3 缺少必要的沟通 2.4 “代沟”和“心理差距”的存在 2.5 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2.6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3.1确立学生主体观念 3.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3.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3.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第六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分析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之实现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分析 1.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特点 1.2教师集体中人际矛盾冲突的原因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2.1 关心集体 2.2 尊重同事 2.3 团结协作 2.4 有益竞争
1.2 师生关系的关系 体系 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3高校师生之间关系的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 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 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调节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之实现 3.1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的内 在依据 3.2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 的外在条件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协调高校师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的师德要求
1.1 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 以特有的身份、地位、思想、情感和行为 形成的社会角色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 动而形成的多层次、多内涵、多性质的相 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系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家长对学生了解深入,更能反映学生在校外的真 实情况。 家长的知识层次在不断的提高,对教育学知识的 掌握使教师所听取的意见对教育大有裨益。

3. 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教师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家长,是教育公正的延 伸。不管家长的素质、身份、经济状况和社会地 位究竟如何。 以班级为基本教学单位而导致教师和家长之间没 有互相选择的余地,教师无权拒绝和任何一位家 长的合作。 教师的社会责任要求主动协调与家长的关系 。

第二节 家校关系的道德调适
一、 认识家庭和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职能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具有统一的模式,有严密 的组织,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群体教育。 家庭作为人降生后归属的第一个社会群体,使未成年人初 步掌握母语,形成生活习惯,自然地接受爱和主动地爱, 从而奠定人格与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



2. 教师片面的家庭教育观对家长产生了误导
“家庭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家长应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 教师在交往态度上对家长缺乏尊重


46%的家长认为一些教师以其“闻道在先、学有专 攻”,而缺乏对家长的尊重,以至于在与家长的 交流中缺乏耐心,甚至是以一种命令、训斥的方 式进行交流。 部分教师认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主要的责 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 调查结果显示: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批评的家长 仅为15%。76.2%的家长对此表示不满。



家庭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以个别的方式进行; 学校教育主要是给予教育,以集体的方式进行。 集体化的教育,虽然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获得相同程度 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以及智力发展和人格成长水平。 可见学校教育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学校教育的缺点正是由家庭教育来弥补的。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版)》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版)》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尊重,关键是在于教师自己怎么做。就有名师说过:为人师表,请从课堂开始。
(四) 方式上刚柔并济
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中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 同的策略,需刚柔并济。刚柔尺度的把握,一是看学生的个性,二是看处 理的场合。学生群体由个性鲜明、各有差异的个体构成,学生的个体差异 性很明显,对教师的教育接受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如学生的性格乖巧柔弱, 教师就该以柔和的方式相处;若学生脾气乖张、傲娇不驯,则相处时该适 当强硬一些。
同时,教师对自己也要有理性的认识,教师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 需不断学习、寻求专业发展的技术职务,所以不可以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傲慢地看待目前尚不成熟的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师长一辈,应提高自己的职 业素养,以宽容之心和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教师是有社会职责的人,与学生 的相处和交往应以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完成自身使 命为判断行为是否合适的标准,并且以此为所有职业行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同时不是一成不变 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自初始年级开学见第一次面之后,彼此之间关系的走 向具有动态的生成性。
师生之间如果交往顺利,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敬礼待师长,教 育教学活动中互动良好、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就会往友好和谐的态势发展;
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教师对学生太漠然或太严苛、甚至简单粗暴,学生 对教师不当回事或者积怨深重、甚至爆发激烈冲突,则这样的师生关系会 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不仅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 师生关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古人云:“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友好的师生关系 是思想道德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伴随着 主体思想、理论、观念灌输的不断交流的过程,其中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 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实践和案例
有这样一位家长,曾经投诉媒体,诉说自己所经历的由于教 师不尊重学生家长所导致的不愉快的事情。“子不教,父之过” 。儿子读小学时老师就认这“硬道理”。儿子行为不规范、成绩 差,老师脾气一上来,便有同学捎来口信:老师叫你到学校去! 我知道我又得进行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了。 那回同时被招呼去的有好几个家长,经常去的,都认识了。 但彼此不便多说,也没心思,诚惶诚恐地去办公室等着老师“传 唤”。五六个小男孩缩在墙角悔过。女老师年龄不大,谱很不小 ,斜靠在躺椅上说话。头一个被叫进去的家长就像自己犯了错误 ,毕恭毕敬,口中连连称是,然后领着屡教不改的儿子退出来。 还没走到楼梯口,便开始大声训斥。当女老师叫到我儿子的名字 了,我知道这是在“传唤”家长。
二、 建立学校与家庭平等合作的伦理关系


反思教师的“家长观” 学校和家庭之间作为一种不以任何一方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的准确把握,对于教师与 家长的和谐相处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与学生家长有着相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愿望 、一致的社会责任,而应该是一种不分主次,相互 协作关系。


实践和案例
我迟迟疑疑地走进去,老师没有问好、没有让座、甚 至不抬头正视我一眼。老师来势严厉地批评孩子,言 语间不断出现“你们这些家长”,似乎家长必须辞职 下岗全身心投入家教,似乎孩子不喜欢英语就是家长 的过错,听着这老师的呵斥,我觉得她很适合当一名 警察,并且是专审罪犯的那种…… 这名教师对家长如此不恭的态度,不仅严重地违 反了教师道德,甚至违背了人际交往最起码的礼仪。 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家长根本不可能产生发自内心 的亲近感,从而两者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是极 为困难的。
各抒己见:

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尊重学生家长? 为什么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 这样做有何益处? 如果家长意见和教师相左,该以什么样的心态 去面对?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3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重点(优选.)

2013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重点(优选.)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第一章 导论1.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③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2这是对道德本质的错误判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行为规范;是对一定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

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超阶级、超历史的道德。

3. 道德的目的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即个人发展完善的目的 + 社会存在发展目的的统一。

4. 道德的本质包括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一般本质是指其同其他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包括:①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的要求;③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它要成为人们行动的内在要求,并要靠人们的内心力量驱使才能发挥作用;④它是一种实践精神,虽然其表现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但它在实践中产生,引领人们的实践行动5. 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6. 道德的基本功能:调节、论证、教育、导向。

7.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③为人民熟练业务。

11. 职业道德的特征:①调节范围有限;②规范内容与具体职业相关,有职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③具体要求具有层次性;④表现形式多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①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尊重自我,热爱学生;③团结协作,开拓创新;④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还可以加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等)。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一、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P101)(老师归纳总结的)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P104)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1.师生对教育目标认识上的差异2.师生在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的认识上的差异3.师生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既有条件的差异4.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引发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

如何调整高校师生关系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

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

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

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造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教师的尊重是对学生能力、才华、人品的一种承认。

是对其人生的一种肯定。

(1)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1)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三、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P104)(出简答、论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

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活动的承受主体。

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

教师职业道德与师生关系建设方案

教师职业道德与师生关系建设方案

教师职业道德与师生关系建设方案导言:教师职业道德与师生关系的良好建设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教师职业道德已经成为教师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师生关系的理念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设方案,以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与师生关系的良好建设。

一、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基本素养的体现,其核心是师德。

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首先需要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意识。

这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评估,建立职业道德标准与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与追求。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理念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伙伴而非客户或下属,与之平等对待、尊重和理解。

教师应注重学生成长的全面性,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于师生关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教师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

四、加强沟通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师生关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心声,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关系。

教师还应提供良好的反馈机制和建设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与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注重情感教育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对于师生关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与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富有情感色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切和温暖。

六、倡导公平与公正公平是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之一。

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协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教师还应倡导学生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公正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P99】(属于第二层次) ————一种心理互动、情感交融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有两种典型 模式:传统型模式、现代性模式。当然, 现代型模式是最适切的。

5、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属于第四层次) ————两个普通“社会人”之间的联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 种典型的类型,即:冷漠型、紧张型、关 注型和密切型。本教材认为:关注型比较 适合。【P100】

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重点】; ————教育是双边活动,教师、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 ————要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教师应注意到 (即是对师德的要求): (1)尊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别忘记了教 师主导性的发挥;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满足其合理 兴趣,保障其合法权益,都是“学生主体”观念 的具体体现。


————在师生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 的主体身份都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是 “公民+教师”,学生是“公民+学生”。 由此,双方的权利义务也可以大致分为两 个部分,即:教师是“公民共有的权利义 务+教师特殊的权利义务”,学生是“公民 共有的权利义务+学生特殊的权利义务”。 ————师生关系受法律政策的多重调整。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学生需要尊重; ————尊重学生是搞好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的需要【P105】; ————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 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既要尊重其人格,还要注意到尊重其个 性; ————结合教育实践,批判不尊重学生的现点(02年、07年考题) ————是高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具有一般师生关系的共性,还有 “高校”的特殊性。 ————高校师生关系有如下四个特点: 1、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 性); 2、差异性:年龄,尤其是知识、专业能力、 科研能力、心理成熟程度上的差异;




二、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四个层次、五种关系的“关系体系”) ————【P97】这个体系有如下四个层次关系: 1、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属于第一层次) ————辈分特点;师生代际——朋友关系 (“亦师亦友”)模式比较符合(现代社会)师 生关系的实际。 2、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第三层次) ————依法律规范而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


3、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色上比一般师生关系 具有更强、更深层次的互动性; 4、(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 准上具有“易冲突性”。 ————我认为:是转型期更容易发生冲突; “易冲突性”比“冲突性”可能说法更准确,因 为,冲突不是必然的严重、激烈,而是在现代社 会,尤其是转型期的社会,还存在评价标准、价 值追求的不统一、难一致,故“易冲突”。(个 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本章是讲:在高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对高校教师的师德要求。 本章重点学习内容: 1、师生关系道德调节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如何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本章共三节内容。 2002年考题、2007年考题,论述题:高校 师生关系的特点如何?处理高校师生关系 的师德要求是什么?



3、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属于第二层次) ————一种行政关系; ————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典型 模式,即:强制性管理模式、民主型管理模式和 放任型管理模式。【P99】(我个人认为:这种说 法有问题。因为,管理关系不等于管理模式,尽 管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是源于某种管理模式。但, 要考它的东西,大家还是按教材说法做比较保 险。) ————民主型管理模式当然是最理想的,也是 唯一的正确选择。
第二节 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建议: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 来理解和记忆。 造成矛盾冲突的原因: 一、、对专业或课程的不同理解与要求; 二、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三、缺少必要的沟通; 四、代际和心理差距的存在; 五、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六、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三节 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提示:本节是考试重点; ————2002年考题:请联系实际,谈谈 如何做好高校或中专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调 节。 ————2003年考题:教师应如何确立以 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2005年考题:教师应该如何确立 学生主体的观念?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学习时,问问您自己:为什么要 关心学生?(学生心理需要、师生感情培 养、教师职责、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等) ————哪些方面表现尊重?(学习、身 体、心理、行为、人格、个性等多方面的; 班主任和所有教师都要尊重学生) ————如何做到?(多了解、接触;多 交流、沟通;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等;别 伤害其身心健康,别做影响其前途的事)



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严格的出发点是什么?(保护、 教育) ————严格不是严酷、不是严厉; ————严格是一门学问,注意方法; ————注意到:(1)严而有理;(2)严 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本人认为:本章学习完全可以结 合大家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进行;想想您 做学生时,希望教师如何对待自己;想想 您现在做教师,应该这样公正地对待学生。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去理解问题,既 易理解,又易记忆。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定义: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 教育目标,以特有的身份、地位、思想、 情感和行为形成的社会角色通过教与学的 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层次、多内涵、 多特质的相互融会、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系。 【P97】 ————理解概念时注意到:把师生关系 理解为一个“关系体系”,即是多种关系 的复合体,不是某种单一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