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讲第十六章结构设计(二十五)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和钢结构图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6. 钢筋的图例
构件中的钢筋有 直的、弯的、带钩的、 不带钩的等,在图中 需用图例表示清楚。 右表列出了一般钢筋 的常用图例。
名
称
无弯钩的钢筋端部
带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端部 带直钩的钢筋端部
无弯钩的钢筋 搭接
图
例
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和钢结构图
17
§16-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示方法
石、水及各种添加剂的混合物)。 养护:保持构件湿润,待混凝土凝固后拆模即成。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通过对钢筋的预先张拉,预加给混
凝土一定的压力以提高构件的强度 和抗裂性能。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和钢结构图
7
§16-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示方法
一、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的内容
模板图:即构件的外形图。对于形状简单的构件,可不 必单独画模板图。(点击此处看模板图)
mm(平面图上弯向上方或左方表示钢筋位于底层)。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和钢结构图
19
§16-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示方法
③号钢筋是两端带有向下直角弯钩的构造钢筋,在板的上层,
直径为8 mm,钢筋种类为HPB235,间距200 mm,伸入支座的
部分用尺寸注出;④号钢筋是中间支座的负弯矩钢筋,在板的上层,
直径8 mm,钢筋种类为HPB235,间距150 mm,跨过支座的长
度用尺寸标注出来。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和钢结构图
20
§16-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图示方法
若是现浇的单向板,习惯上在配筋平面图中不画出分布筋,因 为分布筋一般为直筋,其作用主要是固定受力筋和构造筋的位置,
不需计算,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放置,一般是φ8@ 250~300。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1 结构的定义1.2 结构的设计原则2. 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2.1 分析方法2.2 计算方法2.3 优化方法3. 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3.1 确定设计目标3.2 分析结构受力3.3 选择结构类型3.4 设计结构尺寸3.5 校核结构强度3.6 绘制结构图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结构受力分析、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结构受力、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3.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2. 教学素材:结构设计实例。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案示例:《结构设计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1 结构的定义1.2 结构的设计原则2. 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2.1 分析方法2.2 计算方法2.3 优化方法3. 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3.1 确定设计目标3.2 分析结构受力3.3 选择结构类型3.4 设计结构尺寸3.5 校核结构强度3.6 绘制结构图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结构受力分析、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结构受力、结构类型选择和结构尺寸设计。
3.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结构的设计》课件
适用性
结构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包括建筑 或机械的功能需求、环境条件等,以 确保结构的正常使用。
美观性
结构设计应考虑美观性,使结构既实 用又具有艺术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 需求。
02
结构设计的步骤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
通过与客户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结构设计的具体需求和期望。
需求分析
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类和评估,明确设计的主要目标和优先级。
《结构的设计》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结构设计的概述 • 结构设计的步骤 • 结构设计的要素 • 结构设计的实例分析 • 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
01
结构设计的概述
结构设计的定义
结构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分析、 设计和优化建筑、桥梁、机械等工程 结构的布局、材料、构造和施工方案 ,以满足安全、经济、适用和美观等 方面的要求。也较多,包 括载荷、稳定性、大跨度效应等。
详细描述
大跨度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包 括载荷、稳定性、大跨度效应等。在设计中 ,需要考虑到结构的跨度、载荷等,以及施 工环境、施工条件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到 结构的美观性和环保性,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
05
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结构设计
01
智能化结构设计是指利用先进 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 据分析,实现结构设计的自动 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02
通过智能化结构设计,可以大 大提高设计效率,减少人工误 差,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 性。
03
智能化结构设计还可以实现实 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 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结构 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概念设计
初步方案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初步的结 构设计方案。
第十六章结构设计(二十九)
二、受弯构件(梁) 1.强度计算1)抗弯强度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17-204)式中:M x 、M y ——分离为同一截面绕x 轴和y 轴的弯矩(对工字形截面,x 轴为强轴,y 轴为弱轴);M nx 、M ny ——分离为对x 轴和y 轴的净截面模量;当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为S1、S2、S3或S4级时,应取全截面模量,当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为S5级时,应取有效截面模量,匀称受压翼缘有效外伸宽度可取k 15ε,腹板有效截面可按《钢结构设计标准》第8.4.2条的规定采用(mm 3);γx 、γy ——分离为沿x 轴、y 轴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截面,γx =1.05,γy =1.20,对箱形截面γx =γy =1.05,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γx =γy =1.0,对其他截面,可按《钢结构设计标准》中6.1.2条采用。
2)抗剪强度(17-205)式中:V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 S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向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惯性矩; t w ——腹板厚度;ƒ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3)局部抗压强度当梁上翼缘作用有沿腹板平面的扩散荷载,且该荷载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17-206)式中:F ——扩散荷载,对动力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ψ——扩散荷载增大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ψ=l.35,对其他梁,ψ=l .O ;l z ——扩散荷载按45°蔓延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其值应按照支座详细尺寸决定。
梁的支座处,当不设置支承加劲肋时,也应按式(17-206)计算腹板计算高度下边缘的局部压应力,但ψ取1.0。
【例17-17/2014真题】设计一悬臂钢架,最合理的截面形式是:解:按照悬臂梁的受力特点可知,上翼縁承受拉应力,下翼縁承受压应力,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相同,故应挑选上、下翼縁面积相同的截面形式。
第十六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上课用)
14
§16-2 钢筋布置图的内容及图示方法 16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等,主要 包括立面图 表达构件的形状、大小及钢筋配置情况。 构件的形状 表达构件的形状、大小及钢筋配置情况。
一、立面图和断面图
1、图线规定:构件外形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钢 、图线规定:构件外形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外形轮廓线 绘制 横断面用 表示。 筋用粗实线绘制;钢筋的横断面用涂黑的圆点表示。 粗实线绘制;钢筋的横断面 涂黑的圆点表示 绘制 绘制钢筋的粗实线和表示钢筋横断面的涂黑 圆点没有线宽和大小的精确要求, 圆点没有线宽和大小的精确要求,即它们不表示钢 筋直径的大小。 筋直径的大小。
与钢筋代号写在一起的还有该号钢筋的直 径以及在该构件中的根数或间距。例如④ 径以及在该构件中的根数或间距。例如④号钢 筋是I级钢筋 直径是8mm,每200mm放置一根。 级钢筋, 放置一根。 筋是 级钢筋,直径是 , 放置一根 其中“ 为等间距符号 为等间距符号。 其中“@”为等间距符号。
24
四、配筋表
4、钢筋尺寸以mm为单位,图中不需要再说明 、钢筋尺寸以 为单位, 为单位
28
六、钢筋布置图的阅读
弄清该构件的名称、绘图比例以及有关施工、 弄清该构件的名称、绘图比例以及有关施工、 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弄清构件的外形和尺寸; 弄清构件的外形和尺寸; 弄清构件中各号钢筋的位置、形状、尺寸、 弄清构件中各号钢筋的位置、形状、尺寸、 品种、直径和数量; 品种、直径和数量; 弄清各钢筋间的相对位置及钢筋骨架在构件 中的位置。 中的位置。
33
配筋断面图的绘制
图中1 图中1-1、2-2是该梁的两个配筋断面图。一般断面图所用 是该梁的两个配筋断面图。 的比例比立面图大。断面轮廓用细实线绘制, 的比例比立面图大。断面轮廓用细实线绘制,断面内不再画混凝 土的材料图例。 断面图表明, 土的材料图例。1-1断面图表明,①号钢筋在梁下部的两角各有 一根; 号钢筋在梁的中间; 号钢筋分布在梁上部的两角处; 一根;②号钢筋在梁的中间;③号钢筋分布在梁上部的两角处; 号钢筋是矩形箍筋,两端带有135°的弯钩。 断面与1 ④号钢筋是矩形箍筋,两端带有135°的弯钩。2-2断面与1-1断 面相比,除②号钢筋已弯至上部外,其它无变化。 面相比, 号钢筋已弯至上部外,其它无变化。
结构设计原理_课件
结构设计原理_课件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结构设计作为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高楼大厦、桥梁还是各种机械设备,它们都离不开结构设计的支持。
本课件将为您深入解析结构设计原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技术。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是指在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组合材料、形状和尺寸,使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部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 功能性原则: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确保结构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和作用。
2. 安全性原则:结构设计必须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结构发生破坏或失效。
3. 经济性原则:结构设计应考虑经济性,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可行性原则: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确保结构能够顺利建造。
第四部分: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2. 计算法: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通过计算和分析进行结构设计。
3. 模型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结构模型,进行模拟和优化设计。
4. 实验法: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五部分: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1. 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2. 形状设计:合理设计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使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连接设计:考虑结构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部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荷载分析:对结构进行荷载分析,确定结构所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第六部分:结构设计的应用领域结构设计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
无论是高层建筑、大型桥梁还是精密机械设备,都离不开结构设计的支持。
第七部分: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结构设计原理,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构设计原理_课件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结构设计作为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各节教学设计
团泊镇中学电子教案教学内容: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教师:李国海课题第一节电压共 1 课时主备教师李国海使用教师李国海备课日期2016.10.1 上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电源的作用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4、通过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5、通过实验及相关现象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电压表的使用2.电压概念的形成课型新授课授课方法实验、探究、讨论、讲授教具准备电路示教板、电压表,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教与学的设计我的修改一、引入新课: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三、精讲点拨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2)、单位:伏特,符号V,还有千伏(kV)、毫伏(mV)1kV=1000V 1V=1000mV例:U=220V= kV= mV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2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边讲边演示一遍(3)、读数:○1确定量程……选择○2确定分度值……○3读数,写上单位四、当堂检测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在最后加入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自己小结。
作业布置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第一节电压一、电压二、电压表三、电压表的使用课后反思1.利用水果电池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动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第十六章 组织学习、变革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一节 组织学习 一、组织学习的性质
1.组织学习的定义 组织学习的概念由马奇(March, 1963)提出,经阿吉里斯在《组织学习:行为视 角的理论》(1978)加以系统展开后,受到了广泛关注。表16—1是对组织学习 的定义的不同界定。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表16—1 组织学习的定义 1.组织学习同个人一样,是一种利用个体成员作为工具,随着时间推移显示出的适应 性行为(赛厄特和马奇,1963) 2.组织学习是通过制度学习熟悉社会系统,并获得解决问题潜能的过程(克里麦基、 普罗布斯特和埃贝尔,1991) 3.组织学习是使组织形成对环境的解释,产生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认知系统和储存 记忆,是对组织的知识系统进行修改的过程(费奥尔和莱尔斯,1981) 4.组织学习是组织中防御性常规的改变,是组织文化的发展(阿吉里斯,1990;库克,亚 诺,1993) 5.组织学习是对组织成员行为导向的干预过程,通过成员对内容加以理解,经过行动 后反思强化实现(雷万斯,1982)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2.组织变革的阻力 (1)个体阻力的产生 变革中个体的阻力源来自于基本的人类特征,如知觉、个性和需要。下面 概括一下个体抵制变革的5个原因,如图16—5所示。 ①习惯。 ②安全。 ③经济因素。 ④对未知的恐惧。 ⑤选择性信息加工。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2.组织变革的内容 (1)技术变革 (2)人员变革 (3)制度变革 (4)文化变革
3.组织变革的类型 (1)渐进性变革 (2)激进性变革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二、组织变革的机理
1.组织变革的动力 (1)组织环境的变化 组织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企业组织而言,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 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二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三是顾客需求的变化。 (2)内部动力 同外部环境相比,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是引致组织变革更为根本的原因。 ①传统制度阻碍组织发展。 ②组织成员需要的多元化。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六章联轴器 离合器 制动器课件
按离合控制方法不同,可分为操纵式和自动式两类; 按操纵方式分有机械操纵式、电磁操纵式、液压操纵式和气压操纵式等; 可自动离合的离合器有超越离合器、离心离合器和安全离合器等,它们能 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地接合或分离。
对离合器的基本要求 分离、接合迅速,平稳无冲击,分离彻底,动作准确可靠; 结构简单,重量轻,惯性小,外形尺寸小,工作安全,效率高; 接合元件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散热条件好; 操纵方便省力,制造容易,调整维修方便。
按照弹簧的形状分:
螺旋弹簧 环形弹簧 碟形弹簧 板簧 盘簧 异型弹簧
按照承受载荷的循环次数N
Ⅰ类弹簧(N>106):内燃机气门弹簧;电磁制动器弹簧
Ⅱ类弹簧(N=103---105):调速器弹簧;安全阀弹簧,一般车辆弹 簧
Ⅲ类弹簧(N<103和受静载):摩擦式安全离合器弹簧 螺旋弹簧是用弹簧丝卷绕制成的,由于制造简便,所以应用
并紧不磨平端
YⅠ YⅡ
d/4
并紧磨平端
1
H0
d
(3/4)d
D1 D2 D
2)、拉伸弹簧 如图,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不受外力的自由状态,此时
弹簧各圈应互相并拢。
H0 p
D D2 D1
拉伸弹簧 的端部结构 形式
d
LⅠ LⅡ LⅧ LⅦ
2、基本参数及尺寸 圆柱螺旋弹簧的主要参数有: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涵盖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土木工程的行业中,结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桥梁、水坝、隧道等各种各样的结构体系。
结构设计不仅关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寿命和经济性。
因此,掌握结构设计原理是每一位土木工程师的必修课。
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学习结构设计原理的方式,通过实际的案例来探讨结构设计原理的应用。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部分: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论基础、设计案例分析以及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估。
整个课程设计将通过三个实际工程案例来展开,学生将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结构方案。
2. 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论基础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论基础是为学生提供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部分主要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分析等基本理论。
2.1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板壳理论、稳定性等方面。
在本部分,学生将学习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包括刚性连续体的受力分析、受力构件的设计、结构模型的简化和分析等。
2.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结构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损伤力学等方面。
本部分将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应力与应变、变形与应力、弹性和塑性行为等。
2.3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本部分将介绍结构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包括有限元分析、动力分析、热力分析、疲劳分析等方面。
学生将在此部分掌握基本的结构分析技术。
3. 设计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三个实际工程案例展开,分别是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桥梁的设计以及水坝的设计。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将亲身体验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实地勘测、结构初步设计、结构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等。
3.1 建筑物结构设计案例本案例将以高层建筑为例,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学生将掌握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包括建筑物的承重墙、梁柱结构等。
结构设计原理ppt课件
乌巢河桥位于湖南省凤凰县沱江源头的乌巢河峡谷的县道上。乌
巢河大桥全长241m,该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应用和发展 了中国近20多年来建设石拱桥的经验,建成桥宽8m、主跨为120m 的双肋石拱桥。主拱圈由两条分离式矩形石肋和8条钢筋混凝土横 系梁组成。拱轴线为m=1.543悬链线,拱矢度1/5,拱肋为等高变宽 度。采用20MPa的小石子混凝土砌100kPa的块石;肋宽2.5m,高 1.6m。该桥结构轻盈,造型美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石拱桥记 录的保持者,于1990年建成通车。
钢-混凝土组合板
钢-混凝土组合梁
总论
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Hybrid)Structures)
返回
总论
纤维混凝土(Fiber Concrete )
总论
总论
返回
总论
0.1 各种工程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1.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s)
总论
1.1 基本概念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桥为钢塔钢箱梁双索面五跨连续斜拉桥。索 塔为“人”字形塔,塔柱外侧圆曲线部分半径720m,高215m,设 4道横梁。其中下塔柱及下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C50混凝土。 其他部分为钢结构,采用Q370qD钢 。
总论
钢管混凝土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参考书目: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2版, 韩林海著,科学出版社,2007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与应用》,蔡 绍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说课稿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电压是在学习了电流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基本物理量,是历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下一章学习《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
2、通过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教学难点: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以及电压表量程的正确选择、连接和读数。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实验法、观察法、类比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联系实际——演示实验——对比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探究——拓展应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使用电压表,获得成功,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课堂结构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三)合作互动,交流分享;(四)实践体验,当堂内化;(五)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生疑设计活动:老师提问生活中与电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如有时家里灯泡忽明忽暗,是什么原因?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哪些有关电压的知识呢?引入本节课主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现象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既自然地过渡到课题,又体现出物理学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结构设计方法讲解
结构设计方法讲解结构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工程或其他领域中,用于创建有效、安全和可持续结构的方法。
这些方法旨在确保结构在使用期间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
以下将对几种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讲解。
1.静力学方法:静力学方法是最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之一、它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达朗贝尔定理的原理,通过计算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静力学方法适合用于简单的结构,如梁、柱等。
2.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用于结构分析和设计。
它将结构划分为小的单元,并对每个单元应变、应力和位移进行计算。
有限元方法能够求解复杂结构的行为,例如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
3.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是一种用于分析结构弹性反应的理论方法。
它基于胡克定律,假设结构在荷载下可以弹性地变形,并用应变能原理表示结构的平衡。
弹性理论适用于小位移、小变形的结构,如桁架、悬索桥等。
4.塑性理论:塑性理论用于分析结构在荷载下的塑性变形。
它基于材料的塑性行为,考虑结构在达到弹性极限后的变形和破坏。
塑性理论常用于钢结构设计,如框架结构、钢管柱等。
5.动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用于分析结构受到动态荷载(如地震、风等)时的反应。
它基于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参数,通过求解动力方程来预测结构的振动响应。
动力学方法适用于长跨度结构、地震设计等。
6.可靠性方法:可靠性方法用于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考虑了结构材料和几何参数的不确定性,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确定结构的可靠性。
可靠性方法能够帮助设计者评估结构的风险,并作出合理的设计决策。
7.优化方法:优化方法用于寻找结构的最优设计。
它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算法,通过调整结构的参数来最大化性能或最小化成本。
优化方法能够在多个约束条件下帮助设计者找到最优解,提高结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结构设计方法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
通过选择适当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者可以创建出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结构。
第十六章结构设计(二十四)
Word-可编辑(二)剪力滞后影响因素及逻辑窗裙梁剪切刚度与柱轴向刚度比:比值越大,剪力滞后越小框筒平面形状:翼缘框架越长,剪力滞后越大所处高度:底部大,顶部小(负)(三)筒体结构的设计规定1.筒中筒结构的高度不宜低于80m,高宽比不宜小于3。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对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2.框-筒和筒中筒结构的平面形状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矩形,内筒宜居中。
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否则在较长的一边,剪力滞后会比较严重,长边中部的柱子将不能充足发挥作用。
3.普通情况下,矩形平面的柱距不宜大于4m,框筒柱的截面长边应沿筒壁方向布置,须要时可采用T形截面;洞口面积不宜大于墙面面积的60%,洞口高宽比宜与层高和柱距之比值相近;外框筒梁的截面高度可取柱净距的1/4及600mm;角柱截面面积可取中柱的1~2倍。
4.内筒的宽度可为高度的1/12~1/15,如有另外的角筒或剪力墙时,内筒平面尺寸可适当减小。
内筒宜贯通建造物全高,竖向刚度宜匀称变化。
5.楼盖体系在筒体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承受竖向荷载,另一方面,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还起刚性隔板的作用,因而应具有良好的水平刚度和整体性。
对框-筒,它他起着维持筒体平面形状的作用;对筒中筒,通过楼盖,内、外筒才干协同工作。
楼盖构件(包括楼板和梁)的高度不宜太大,要尽量减小楼盖构件与柱子间的弯矩传递,可将楼板与柱的衔接处理成铰接;楼盖可做成平板式或密肋楼盖,减小端弯矩,使结构的传递体系越发明确。
内、外筒间距(即楼盖跨度)通常约为10~12m,普通情况下,不再设柱。
当跨度大于12m时,宜另设内柱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例17-9】承受水平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工作,但两者之间:A.只在上部楼层,框架部分拉住剪力墙部分,使其变形减小。
B.只在下部楼层,框架部分拉住剪力墙部分,使其变形减小。
结构设计简介 PPT
装卸区
18.85
18.80
18.30
成品酒库 1F
生产区
18.95
动力车间 2F
绿化
事故池 -1F
19.10
绿化
消防水池 -1F
18.50
18.10
17.70
19.35
H:3.5X5=17.5M 陶坛酒库 5F
陶坛酒库 5F
19.75
储酒区
6F
食堂 2F
19.45
400人宿舍 文娱
生活区
19.70 20.10
3、结构设计(结合实例)
图 纸目 录
第1页 共1页
序号
图纸名称
图号
规格 备注
广州市XX建筑设计院
甲级设计证书号: A123456789
3、结构设计(结合实例)
3、结构设计(结合实例)
3、1、5 结构设计后期跟进 A、图纸审查(当地建设主管单位对结构图进行审查) B、图纸交底、图纸会审(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和答疑) C、调整结构设计(依照销售、施工和现场条件作修改) D、现场跟进(是否依照图纸施工;构造是否满足要求) E、结构验收和结构竣工图
陶坛酒库 5F
20.10
陶坛酒库 5F
20.45
20.40
陶坛酒库 5F
32罐
19.70
3、结构设计(结合实例)
熟悉建筑立面
3、结构设计(结合实例)
熟悉建筑平面
3、结构设计(结合实例)
3、1、2 结构方案的构思和布置 A、结构体系的选择(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架-支撑体系…) B、结构布置(依照设计规范,进行结构构件估算) C、结构电算(依照布置后的结构进行验算和分析) D、依照电算结构调整结构(依照结构规则性,调整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抗震设计要点
一、一般规定
(一)设防依据
(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以下简称“区划图”,《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以下简称“抗震规范”。
(2)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与“区划图”中Ⅱ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或“抗震规范”中规定的地震烈度。
(二)设防范围
《抗震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三)设防分类
1.设防分类的考量
2.建筑工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入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害损失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l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4.设防水准及其概率水平(见表17-21)
表17-21
(四)地震影响
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表征。
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抗震规范”附录A中规定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
(五)抗震设计概念和基本要求
1.场地和地基
(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地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
(2)建筑场地为I类时,甲、乙类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建筑场地为III.IV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抗震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②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③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它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和防震缝
1)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类型分别见表17-23、表17-24。
平面不规则类型表17-23
竖向不规则类型表17-24
特别不规则类型见下表举例。
特别不规则,指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者,通常有三类:其一,同时具有表17-23和表17-24所列六个主要不规则类型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其二,具有下表所列的一项不规则;其三,具有表17-23和表17-24所列两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中有一项接近下表的不规则指标。
2)防震缝
体形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当不设置防震缝时,应采用符合实际的设计模型,分析判明其应力集中、变形集中或地震扭转效应等导致的易损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2)当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时,宜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以及可能的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
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②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1)项规定数值
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3)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3.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17-25确定。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表17-25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表17-25(续)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表17-25(续)
4.对抗震结构的要求
抗震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1)抗震结构体系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5)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6)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7)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2)结构构件
抗震结构的构件,应力求避免出现脆性破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以改善其变形能力;
(1)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
(2)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寸和纵向受力钢筋、箍筋设置,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钢筋破坏。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
(4)钢结构构件的尺寸合理控制,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
(5)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
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土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的整体性。
3)构件连接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2)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
(3)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宜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
装配式单层厂房的各种抗震支撑系统,应保证地震时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