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年级:高三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教版4、所属章节:第三单元第一节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影响②美、德、日为摆脱危机的不同选择③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从课文提供的历史图片,资料中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感性认识历史,理性分析原因,影响。

②通过分组讨论,学习,联系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进行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民生负责的使命感。

●内容分析:课标要求: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德,日两国为何不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原因。

学生已经在必修课时完整而详细的学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部分的内容,对大危机已经存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课本的重点是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是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课,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深刻背景的一个总叙述,它对学好后面7课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已经培养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初步根据教材中的史料观察,提炼历史有效信息。

并辩证的得出自己的历史结论见解。

所以教师以指导学生读课文,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合作,讨论为主。

●设计思路:依据高三学生的特点,课文的内容。

我主要根据课文提供的各种文字,图片,史料创设教学情境,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课标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描述四、教学反思与困惑1、教材的历史问题容量大,如何巧妙设计问题,在45分钟之内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金融危机的爆发除了社会制度的影响,还有复杂的经济运作规律在里面,教材的内容和所提供的相关史料能否使学生深刻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3单元-第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3单元-第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含解析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学习目标:1。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

重点: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

难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教材整理1德国入侵苏联1.背景(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2)德国优势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②希特勒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3)苏联不足①战争爆发前,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②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2.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袭击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3.初期战况(1)战争初期,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损失。

(2)两个月后,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德军攻占基辅.(3)到1941年11月,苏联在欧洲部分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居民达7 000多万.[深度点拨]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之所以失利,一是因为德军夺取了欧洲巨大的经济和战略资源,拥有精良的装备和“闪电战”的经验,准备充分;二是因为苏联对德国侵苏的时间估计错误,备战迟缓,战略部署失当。

教材整理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原因(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2)日本侵略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3)美、英、荷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使美日矛盾激化。

(4)1941年,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2.战况(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

(2)同时,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5“学思之窗”,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巴黎和会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3课华盛顿会议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
类带来了什么?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课冷战的开始
第3课美苏争霸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第2课越南战争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6课两伊战争
第7课海湾战争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总复习。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3大战的新阶段教案人民版选修3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3大战的新阶段教案人民版选修3课件

2017-2018学年⾼中历史专题3第⼆次世界⼤战3⼤战的新阶段教案⼈民版选修3课件三⼤战的新阶段教材整理1 德、意、⽇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1)原因①第⼀次世界⼤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孤⽴。

②他们试图打着“反共”旗号,达到互相⽀持、扩⼤侵略的⽬的。

(2)结盟:1937年11⽉,意⼤利加⼊德、⽇《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形成,说明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1)原因:法国败降后,德、意、⽇三国进⼊了全⾯合作的新阶段。

(2)结盟:1940年9⽉,德、意、⽇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教材整理2 苏德战争爆发1.战争爆发(1)爆发:1941年6⽉22⽇,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动,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2)影响:它标志着第⼆次世界⼤战进⼀步扩⼤。

2.初期战况德军长驱直⼊,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3.莫斯科保卫战(1)爆发:1941年10⽉初,德军进攻莫斯科。

(2)结果:苏联军民在斯⼤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3)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课中思考] 从军事⾓度看,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1)战争初期,苏德双⽅⼒量对⽐对苏军不利。

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脏地带,拥有了强⼤的经济、军事资源。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3)战前,苏联建⽴的“东⽅战线”,侵犯了⼀些⼩国的利益,战争初期⼀些⼩国反⽽⽀持德国。

教材整理3 ⽇本偷袭珍珠港1.原因(1)⽇本提出了建⽴“⼤东亚共荣圈”的⼝号,并派军侵⼊法属印度⽀那,加剧了⽇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盾。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1)态度及其原因: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主要原因是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

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1944年,一方面,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美英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认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主要是由英、美、苏三国战略利益重点的不同引起的;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加剧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严重影响了战时盟国关系;出于战胜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三国最终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美国)海军部预测德国可能在8月入侵大不列颠岛。

11月,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撰文称:如果英国被打败,大英帝国解体,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将被控制,美国将无法进行全面战备;同时,英国战败后整个西半球就会暴露于轴心国的魔爪下,美国将没有基地和德国在欧洲作战,处境会相当危险。

斯塔克还明确阐述了“欧洲第一”的战略思想,意在说服决策者加强与英国的合作,在大西洋保持强大攻势,而在太平洋进行相对保守的防御。

该文后来被称作“猎犬计划”,很快得到总统罗斯福和军方的认同。

不久,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据此,美国共向英国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这是美国走向参战的重要一步。

为保证法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

1941年1月,英国欣然接受“猎犬计划”,并表示迫切需要美国给予护航帮助。

2月1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为新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开始组织跨大西洋护航。

——摘编自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猎犬计划”得到广泛认同及推行的原因。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 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 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 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 课鸦片战争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 课辛亥革命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 课抗日战争第17 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 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 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 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 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 课开辟新航路第6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 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 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20 世纪初— 21 世纪初 )—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 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 课罗斯福新政第19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 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 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 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 课宋明理学第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 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 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 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 课毛泽东思想第18 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 课文学的繁荣第23 课美术的辉煌第 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 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 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 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 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 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 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 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 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 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 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 课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第2 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 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 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 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 课明治维新第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 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 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 课百日维新第4 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 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 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 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 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 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 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 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 课巴黎和会第2 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 课华盛顿会议第4 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 课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 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 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 课冷战的开始第3 课美苏争霸第4 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 课朝鲜战争第2 课越南战争第3 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 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 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 课两伊战争第7 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 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 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 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 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 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 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 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 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 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 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 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 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 课圣雄甘地第3 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 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 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 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 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 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 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 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 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 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 课 20 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含解析

第1课朝鲜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

2.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重点:朝鲜战争的深远影响.2.重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整理1朝鲜战争的爆发1.背景(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①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

②概况a.南部: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8月,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

b.北部:9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2.爆发(1)时间:1950年6月.(2)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3.扩大(1)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3)影响:美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教材整理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保家卫国,援助朝鲜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

3.经过(1)第一阶段: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役.(2)第二阶段: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深度点拨] 朝鲜战争中美国失败的原因①美国出兵朝鲜,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士兵士气低落。

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

④中国对朝鲜的大力支持。

教材整理3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课件人民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课件人民版

3.莫斯科保卫战 (1)概况:1941 年 10 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开展 莫斯科保卫战,至 1942 年初,苏军取得胜利。 (2) 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 “闪电战 ”的破产。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 1.背景 (1)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 ”计划, 加剧了日本与英、美等国的矛盾。 (2)美、英对日本采取禁运战略物资、冻结资产 等措施, 日本决定同美国开战。 (3)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得到日本御前 会议的批准。
[深化认知]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在反法西斯同 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的目的也不 尽相同,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共同的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 它们团结起来,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 相援助,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探究点一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深化认知]
法西斯国家结盟的原因在于其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有共同的 利益要求;法西斯国家为了麻痹西方大国打出了“反共产国际” 的旗号。
清单二
大战规模的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与日本偷袭珍珠港
(一)苏德战争爆发 1.战争爆发 1941 年 6 月,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2.初期战况 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2)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宣布要给予苏联力所能及的一切 援助;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 (3)1941 年 8 月 14 日, 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 《大西洋宪章 》 , 表明彻底摧毁纳粹暴政的决心。 (4)1942 年元旦,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 同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 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课件: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课件: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专题三
第二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大战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 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 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第1课
(3)结果:西班牙反法西斯力量遭受打击,德意支持的法西斯势力气焰嚣张。
(2)滔天罪行
①在 南京 沦陷后,日军制造了大屠杀,中国遇难者总数达30万人以上。
②七三一 等日军部队在中国实施了极其残忍的人体细菌实验、细菌战和
化学战。
③日军在华北游击区实行了大规模的“三光”政策,其野蛮和残暴程度,
使其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杀的污迹。
史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46.2% 史料二
德国
40.6%
英国
28.4%
法国
16.5%
日本
8.4%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
剩的人口。 只有本民族的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 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纳粹党的早期纲领
(3)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答案 实质: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影响: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增加了德 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此后,日本加紧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步伐,制定了“ 基本国策纲要 ” ,
明确指出日本的战略目标是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
面向 南方海洋 发展,提出了南北并进的方针。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不

2017年高二 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

2017年高二 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

一个不可思议的诡异循环出现了,华尔街借出去 的钱,被希特勒拿过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 下的工业托拉斯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 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金钱的血 液周而复始不分昼夜地流动着,结果是一端生长 出了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端美国的诸多 庞大工业帝国,在艰难时世中维持甚至扩大了生 产和市场,罗斯福新政能够奏效,也未尝不对此 多赖借助。
是不是经济危机让德日走向战争?? 是不是经济危机一定让德日走向战争??
……此和约不仅违背了 同盟国在休战前对德国 的所有承诺,……凡尔 赛和约对德国的种种惩 罚、限制,则是侮辱德 国的标志,……德国哀 鸿遍野,这个原先富裕 的欧洲强国现在变成了 一片废墟。《凤凰资
讯——没有无辜者的竞技 场》
从国民的心理角度来 讲,他们需要一个更 加安全的居所,尤其 是1923年关东大地震, 是日本人再次感受到 了自己生存环境的恶 劣,冲出去,掠夺, 侵略的想法也就更加 强烈。《走进日本》 解说词
国际金融的推波助澜
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的军费相当于德 国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不断扩大的军 备需要刺激着军火工业和相关产业的畸形繁荣发 展。“熟练的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工人修筑 高速公路”,这些失业大军进入劳动力市场后, 尽管平均薪金很低,但是社会的总体购买力增加 日本法西斯统治它没有出现像德意法西斯那样的 了。 政党和党魁,也不是采用议会斗争的形式夺取政 权的,而是在军部的推动与策划下 …… 军部独立 于内阁之外, …… 直辖于天皇的军队实际上无所 约束,自成中心。这就便利了军部自我意识的膨 胀和政治军事力量的独立发展。
过度的军事化方针
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 20余年的军事 合作。苏联展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从德国进口 的总值约20亿马克。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到 苏联遭受德国全面进攻,苏方提供了价值4.7亿马克的 战略物资…… 从二战以及波兰的历史上,毫无疑问波兰是颇为值得 同情的;然而波兰在巴黎和会以及1937年淞沪抗战时 期两次公开支持日本。而抛弃公理的波兰在中国人看 来或许只是得到了应有的教训。 一战结束,古老的秩序也告结束,欧洲开始按照现代 概念规划国家,本着民族自决的原则建国,于是出现 了那个著名的无解方程:“一个国家究竟是一块土地, 还是一群同种同源的人民?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3.扩张 (1)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 役制。 (2)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目标导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习导引
四、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1.背景 (1)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社会严重动荡。 (2)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一些军 官利用日本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 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极力鼓吹对 外扩张。 2.建立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 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3.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摆脱危机的方式和道路 (1)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以缓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和社会矛盾。最终使美国摆脱了危机, 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 (2)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三、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1.背景 (1)德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工人失业与农民破产交 织在一起,造成德国国内矛盾空前尖锐。 (2)德国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 建立独裁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 (3)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大肆活动,他们利用德 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的普遍不满情绪,煽动极端民族主义 情绪。 2.建立 (1)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2)1933年,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 统治在德国建立,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3.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分别对德国和日本造成的重要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2、理解: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3、了解: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分析,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由社会经济危机进而演变到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归纳: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过程,比较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过程,探究其各自形成的历史根源以及各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征。

3、问题评价:评价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其中的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

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思想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当中。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1、开始: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大危机由1929年10月美国股票行情猛跌而引发,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十月”,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带动了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

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到260亿美元。

股票市场的变化,冲击了美国的金融体系,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这又动摇了企业界的信心,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1929~1932年,银行破产达到100多家,企业破产达到约11万家。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教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教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分析理解并识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分析经济危机引发的几类矛盾并理解各国走上不同道路;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记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分析法、材料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学生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其中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并由此引发了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课内容在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重要,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世界大战的重要推动因素,正是它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才使得一些国家在无法采用改革的方式应对矛盾的情况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讲述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实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内容对教育学生认识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罪恶、认识人类为争取和平付出的惨重代价、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热爱和平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的编排有很清晰的逻辑,环环相扣,因果相连。

教材的中心主题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围绕主题有四个小标题。

第一个小标题是“危机的爆发”,第二个小标题“危机打击下各国的选择”,第一个小标题是第二个小标题的原因,后面两个标题“德国扩军备战”“日本扩张”是把第二个小标题“各国的选择”具体化。

后三个标题实际上都是危机爆发的影响。

教材编排的重点是后三个标题,即危机的影响。

本课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掌握政权的原因和影响。

本课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首先学生学习过必修2《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其中第一课也详细讲述了这次经济危机,只是那一单元的侧重点在美国新政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标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目标导航] 1.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

2.了解经济危机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重点)。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1.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狂潮。

2.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①美国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购买力受限。

②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危机的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出现矛盾。

3.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要点图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二、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1.背景(1)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2)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面临崩溃。

(3)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2.表现(1)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思维点拨]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应当寻求得力措施,趋利避害,尽量降低危机的冲击。

2.“新政”与德日的法西斯专政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3.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建立一党专政,主要表现为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获胜并实行一党专政,其取得政权是合法途径,而日本法西斯势力则是通过武装暴动取得政权的。

三、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1.希特勒上台(1)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

②政治原因: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

(2)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3)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德国的扩军备战(1)政策上: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2)行动上:1936年德军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易错提醒]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根本前提是得到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而不是纳粹党骗取了广泛的群众支持。

2.正确认识“二二六”政变1936年,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二二六”政变,最终确立法西斯在日本军部的统治地位,而不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四、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1.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

②现实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军部法西斯势力利用社会动荡乘机而起。

(2)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3)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2.对外扩张(1)九一八事变:1931年,侵占中国东三省。

(2)军部分歧①北进派:陆军以对抗远东苏军为目标,主张同德国夹击苏联。

②南进派:海军以对抗美国、确保太平洋的制海权为目标。

(3)基本国策: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4)全面侵华: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教材互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走上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称霸世界道路的开端,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岳麓版)知识图示主题一经济危机及其影响史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史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 40.6% 28.4% 16.5% 8.4%[史料解读](1)说明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大幅下降,表现出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强。

(2)说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造成巨大破坏,美德两国尤其严重。

[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一,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史料二中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

答案(1)状况: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大幅度降低。

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

(2)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

结果: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发展,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

影响: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形成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史论总结]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从局部看: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①经济上: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各国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政治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国工人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各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③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引起了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

主题二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史料一识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图一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图二希特勒进行战争宣传史料二亚洲的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

工人失业、农民破产、职员减薪,造成严重社会动荡。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史料三在日本的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

其中的一些军官利用日本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

[史料解读](1)图片表明法西斯势力夺取了政权并开始对外战争,说明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2)说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特别严重,日本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3)说明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他们对内通过暴力建立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问题思考](1)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谈谈图一和图二所示现象的主要影响。

(3)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方式。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说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纳粹运动的迅猛发展;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2)德国走上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原因: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军部法西斯势力的要求。

方式: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及对外扩张等形式建立。

影响: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史论总结]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1)相同点①德国、日本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②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

③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支持法西斯上台以维护其利益。

(2)不同点①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的法西斯专政;日本则是依靠现在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

②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势力大增,在1932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答案 A解析依据“改变历史进程”可判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联系与二战爆发相关的事件,即A项。

2.1936年,德国采取了破坏以往条约的某一行动,英国政府以这只不过是希特勒要收回“自己的私人宅旁花园而已”为理由,对法西斯德国姑息纵容。

据此判断,当时德国的“某一行动”是( )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B.占领莱茵非军事区C.成立国联D.参与签订《凡尔赛和约》答案 B解析结合材料中“自己的私人宅旁花园而已”信息,说明此处原属于德国所有,即莱茵非军事区。

3.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B.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C.七七事变D.“二二六”政变答案 A解析材料中“日本”和“满蒙”是两个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使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故选A。

B项纳粹党是德国政党,C项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且是对华北的侵略,D 项是日本内部的一次军事政变。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

垄断资产阶级对此极为不满,越来越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

德国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

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大肆活动,他们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的不满情绪,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希特勒宣称: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有权统治全世界;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种族,应该被消灭,使日耳曼人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他宣称要向法国报复,再消灭苏联,在欧洲建立起一个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请回答:(1)据材料,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2)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经济危机的打击;垄断资产阶级倾向建立独裁政权;纳粹党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2)分别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

[基础达标]1.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股市一景,引发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 D解析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世界,②③④均是引发该危机的原因,①表述错误,故选D。

2.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C.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影响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到1932年最严重,国内市场萎缩,所以为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向中国大量销售商品;B项是在1931年;C 项是从1927年到1937年;D项是在1946年,时间都不符合要求,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