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领域中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与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 引言体育科学研究是指对体育运动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系统化、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体育运动需求的增加,体育科学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前沿领域。
本文将介绍体育科学研究的几个前沿领域,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以及运动技术创新等方面。
2. 运动生理学的前沿领域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其影响的学科。
在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中,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深入和精细化。
例如,研究者们正在探索运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此外,运动与基因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找到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方法。
3. 运动心理学的前沿领域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的学科。
在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中,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心理调控向更加深入的认知和社会领域发展。
例如,研究者们正在研究运动员的决策与行为、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以及团队合作与领导力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表现,同时也对运动训练和教练员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 运动康复与健康的前沿领域运动康复与健康是研究如何通过运动来促进康复和保持身体健康的学科。
在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中,运动康复与健康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研究者们正在探索不同运动方式对不同病症的康复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定制化的运动方案来提高康复效果。
此外,研究者们还在研究运动对老年人和身体不适者的健康促进作用。
这些研究为推动运动康复与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5. 运动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运动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运动表现和运动体验的学科。
在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中,运动技术创新正日益受到重视。
例如,研究者们正在研发智能运动设备以及运动仿真技术,以帮助运动员改善技术动作和预测运动结果。
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
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摘要】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就是为了培训、培养音乐教师而进行的教育,这样的操作不仅能够看到高师院校对于未来音乐教师培养的职业性质和培养规格的界定,也可以看到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以及在职后教育的连贯。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
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的内涵,然后分别从概念的重建以及课程的创新两个方面对如何构建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师;概念重建;课程创新对于现代化教育来讲,教师最主要的推动资源,也是义务教育得以保障的前提。
无论是哪个国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国民。
当前,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最主要的来源。
所以,为了确保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就应当构建现代化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模式。
一、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模式的内涵在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模式的运行中要把握几个特点,一是教学模式是处于动态的环境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际运用离不开教师的能力和智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发展;二是注重构建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
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配制、整合各种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容易接受,便于自主学习。
教师的任务在于通过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影响学生的知识建构;三是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过程是团体的作战过程,提出“音乐教育建设带头人”就是团体运作的体现,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达成合作。
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依据《教师法》和教育方针通盘考虑、整体设计的结果。
二、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模式研究——概念的重建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都是延续使用专业院校所制定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面对现代中小音乐教育时,却出现了无法满足、适应需要的情况,也同音乐教师培养规格存在一定差异。
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
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运动科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随着现代社会对健康和运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运动科学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运动科学的发展趋势。
一、跨学科融合运动科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领域,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各学科之间更加紧密的融合与交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生物力学将与神经生理学相结合,研究人体运动控制的机制;运动心理学将与运动生理学相互配合,探索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跨学科的融合将推动运动科学的不断进步。
二、科技应用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运动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运动追踪设备、生物传感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准确和详尽的数据。
这些科技应用不仅提高了运动科学的研究质量,也为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和精确的方案。
未来,运动科学将更加依赖科技的支持,推动其发展。
三、个性化运动定制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然而,传统的运动训练常常是一刀切的,没有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运动定制。
通过运动遗传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基因对于运动适应的影响;通过运动心理评估和体能测试,可以制定更符合个体需求的训练方案。
个性化运动定制将帮助每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训练效果。
四、运动与健康管理融合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健康管理也在逐渐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
未来,运动科学将与健康管理更加紧密地融合。
通过结合运动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健康管理的理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例如,在预防和康复上,运动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加有效的运动处方,促进康复和健康的持续改善。
五、运动对特定群体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特定群体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在运动科学中,对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例如,针对儿童的运动发展研究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针对老年人的运动健康管理研究可以促进他们健康老龄化;针对残障人士的运动康复研究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演进、前沿热点展望
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演进、前沿热点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历史演进 (6)2.1 初创阶段(1949-1978) (7)2.2 发展阶段(1978-2008) (8)2.3 新世纪发展阶段(2008至今) (9)三、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分析 (11)3.1 科研队伍结构分析 (12)3.2 科研经费投入分析 (13)3.3 科研成果产出分析 (14)四、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前沿热点 (15)4.1 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 (16)4.2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18)4.3 体育课程与教学创新 (19)4.4 体育信息技术应用 (21)4.5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22)五、未来展望与建议 (24)5.1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25)5.2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26)5.3 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27)5.4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29)六、结论 (30)6.1 主要研究发现 (31)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2)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国民体质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体育科研的发展,本文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当前的前沿热点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回顾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体育教学改革、运动训练方法研究,到现代的体育科技创新、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展示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领域。
本文将重点关注当前学校体育科研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运动损伤与康复技术的发展、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科研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为我国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简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简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组合和整合,以获得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学科在研究中相互交叉和融合,共同探索人体运动机制。
2. 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来进行研究。
运动员和团队可以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收集数据,从而改善训练和竞技表现。
3. 运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运动技术在训练和竞技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运动员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训练和技术改进,运动队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来分析比赛录像,提高技战术水平。
4. 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体育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团队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合作,共同解决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难题。
同时,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可以共同开展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实践和应用导向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实践和应用导向,追求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研究者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训练和竞技实践中,以提高运动表
现和运动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运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以及实践和应用导向的研究。
这些趋势促进了体育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一、概述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应运而生,旨在推动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育实践的创新。
这一运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同时,新课程理念也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显得尤为重要。
凯洛夫教育学作为苏联时期的教育理论体系,曾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过深远影响。
尽管其理论体系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但其强调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通过深入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的概念重建过程,把握其内涵与精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这两个主题展开探讨,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同时借鉴凯洛夫教育学的有益经验,推动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的背景与起源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其背景与起源可以追溯到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知识被视为一种静态的、固定的存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接受者,而教师则是知识的传递者。
这种理念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了教育的机械化和低效化。
随着全球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后期,当时一些教育家和学者开始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形成了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我国高校体育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分析高校体育研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理论演进和前沿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创新。
本文将分析我国高校体育研究的前沿和理论演进,并探讨其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一、前沿领域的发展1.运动医学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健身热潮的兴起,运动医学成为了高校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
运动医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人们提供科学化的运动指导和健康保障。
2.运动教育运动教育是高校体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前沿领域,它关注的是运动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运动教育以其全面发展人的身体、智力和品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体育研究者的关注。
在这一领域,研究者将探讨如何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体育管理体育作为一个行业,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体育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包括体育组织管理、运动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发展等。
研究者将通过对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提高体育产业的效益和服务质量,为体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理论演进的趋势1.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校体育研究的理论演进趋势之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一理论倡导者认为,高校体育研究者应该发挥优势,与相关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体育科学的发展。
他们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通过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研究项目的申报,解决体育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2.服务于国家需求3.推动学科建设高校体育研究的理论演进趋势之三是推动学科建设。
这一理论主张通过深化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学科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研究者将致力于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员,推动学科向纵深发展。
高校体育研究的前沿和理论演进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前沿领域的不断拓展下,高校体育研究将更加关注人们健康生活的需求,提供科学化的运动指导和健康保障。
体育学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体育学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体育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和体育活动的学科,旨在深入探讨人类在运动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体育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体育运动的规律性、发展趋势、运动训练、体育教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管理以及体育产业化等方面。
一、体育学的定义体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对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和目标有着不同的看法。
然而,可以说体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并以体育运动为核心,研究人类在运动中的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和社会行为。
二、体育学的发展趋势1. 高度专业化:体育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提升,人们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体育学在不同的领域中将进一步细分为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更为专门的学科方向。
2. 国际化与交叉学科:体育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而是面向全球,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进行研究交流。
此外,体育学也与其他学科进行了广泛的交叉,例如体育医学、运动营养学等,这种交叉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体育学的研究深入探索。
3. 数据化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据化研究在体育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运动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手段,可以收集到大量运动数据,这不仅为体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实证依据,也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4.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热点问题。
体育学将更加关注人们在运动中对于健康的需求和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
5. 体育产业化和管理: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学在体育管理和产业化方面的研究也将越来越重要。
体育管理不仅关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组织,还涉及到体育场馆建设、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以及体育品牌的推广等方面,这些都需要体育学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课程研究范式发展:趋势、特征及启示
课程研究范式发展趋势、特征及启示三、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基本特征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基本走势是课程内在规律运动的结果,是人类对课程不断探究使然,是人类科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集景”,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多维性和复杂性课程研究范式从单一追求普适课程原理和规则转为多维度课程理解,其多维性集中体现在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内容、方法论、文化语境、场域和主体等六个方面。
具体来说,即“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课程开发”转向“课程理解”、“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文化研究”涵盖“科学研究”、“封闭象牙塔”回归“开放田野”、“旁观族外人”转为“参与族内人”〔12〕。
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重构运动”后,课程论界广泛援引相关学科理论进行课程研究,从诠释学、浑沌学、现象学、心理分析、批判理论、过程哲学、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理论视角,采用批判性的、哲学的、文化的和解释性的多元话语,探究各自关注的教育和课程问题,提出了诸多新的课程概念、课程原理和课程实践主张〔17〕。
(二)互补性和共存性随着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课程研究范式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
这里的“推陈出新”不是新课程研究范式对旧课程研究范式的完全取代,而是对过往课程研究范式的反思、补充、完善和创新,不同的课程研究范式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课程开发范式中的课程编制和课程评价是其他课程研究范式都不可能绕过的,泰勒原理对其他课程研究范式仍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使课程编制有章可循,有助于促进课程编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17〕。
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比较注重课程目标及达到目标程度的实践操作层面,而后现代课程范式关注教育原理和学习过程中人的发展,注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美学等对课程的影响。
各课程研究范式从自身研究的思想、理论、视角、内容、方式等对课程进行不同维度的探究,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共存关系,共同推进课程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课程理论流派纷争人类自有教育活动以来就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却是20世纪初以后的事情。
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这个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运作的: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经验?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实际上这四个问题指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基本方面: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
虽然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质疑和批判,但事实上泰勒原理仍在课程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自此,对课程的研究趋于理论化和系统化,但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因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在实践中的影响不大所以本文不对其进行论述。
1、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
他们都把学科知识作为课程的中心,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主张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因此,学科专家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要素主义者认为,文化要素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课程是文化要素的系统组织,教学则是通过文化遗产的传递对学生的心智和道德进行训练的过程。
教师处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学生只是‚一种盛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因此,〃他们倡导‚接受教学‛。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将学科课程发展至顶峰,创立了‚学术中心课程‛。
结构主义者,倡导课程的学术化、专业化和结构化。
他们主张,应把科学发展中最前哨的学术性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并认为‚学科之间的某些区别可能是永恒的‛,所以不主张课程的相关化、融合化、广域化,而强调课程的专业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趋势
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趋势一、研究热点领域1.综合课程研究:综合课程研究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该方向强调整合各学科内涵,在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进行交叉、融合性学习;同时注重幼儿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和体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游戏教育研究:游戏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研究涉及到游戏的类型、目的、规则、方法等方面。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体验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3.教育评价研究: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教育评价可以帮助幼儿园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后续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4.情境教育研究:情境教育是一种基于幼儿园幼儿的真实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情境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控制力、学会自我表达和沟通。
二、研究趋势1.注重实践研究:幼儿园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找到对幼儿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2.注重个性化发展: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趋势。
通过认识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给予他们更符合他们天性发展的教育和服务。
3.注重跨学科融合:幼儿园课程研究要注重跨学科融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进行融合性学习,多角度体验生活,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注重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指教育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终结性评价则着眼于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教育评价,可以对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提升。
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与发展趋势
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与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及其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 课程创新的意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而课程作为教育的基石,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课程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1 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对于新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课程创新可以使课程内容更贴合社会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
1.2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3 培养创新能力课程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具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 课程创新的实践在教学计划中,课程创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来实现:2.1 引入多元化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资源,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2 倡导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倡导研究型学习来实现。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研项目,参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强调跨学科融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综合的。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强调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课程创新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界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创新趋势。
以下是几个对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有着重要影响的发展趋势:3.1 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将成为未来课程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为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性,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文化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至关重要。
运动生理学中的新领域与新问题
运动生理学中的新领域与新问题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运动对身体各系统产生的生理反应及机制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运动生理学不断涌现出新的领域和问题,成为许多科研工作者的热门研究方向。
一、神经可塑性与运动训练神经可塑性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产生可适应性变化的能力。
运动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具有显著影响,可以改善运动技能和协调性,促进认知功能的发展。
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如耐力训练、力量训练、灵敏性训练等)对神经可塑性具有不同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索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机制,为运动康复和认知训练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二、心理压力与运动健康心理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过度和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然而,不同类型和强度的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尚不清楚。
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不同形式的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运动心理学提供更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策略。
三、运动与代谢调节代谢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生理过程,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影响代谢调节,调整能量平衡和代谢过程,对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不同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代谢调节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未来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索运动对代谢调节的影响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四、高原运动生理学高原运动生理学是研究高海拔环境下运动产生的生理反应及其适应机制的学科。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高海拔地区的运动训练和比赛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高海拔环境下运动对身体产生的生理反应与低海拔环境存在显著差异,需要特别注意氧供需平衡、温度调节等方面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高原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和应用,促进高原地区的运动健康发展。
五、运动与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内共生的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发展趋势
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教材编写建议的解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体育与健 康教材编写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其教材编写建议的解读:
1、以学生为中心
教材编写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二、编写要求
1、内容全面
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应该全面覆盖体育知识、技能、健康知识、运动技能等 方面。同时,还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和兴趣为出 发点,逐步拓展其知识面和技能范围。
2、贴近生活
教材编写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运动技能为例,应当注重学生生活中的常 用技能,如游泳、篮球、足球等。同时,还需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 体构建与发展趋势
目录
01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 康课程的整体构建
03 参考内容
二、新时代中小学体
02 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 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变革和 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构建和发展趋势进行 深入研究,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数字化教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教学,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2)智能化设备:引入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监测自己 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状态,提高运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重社会化和终身化,具体而言,应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材建设面临着新的使命和挑战。编写教材时应 遵循全面性、生活化、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为教材编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需 要以该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化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应用、注 重健康教育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实际论述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一、课程的内涵1.1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的总称。
它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学原理和具体学科教学内容等方面。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程的内涵不仅仅是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1.2 课程的特点课程具有系统性、先进性、时代性、客体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
系统性是指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先进性是指课程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特点。
时代性是指课程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更新,保持活力和创新性。
客体性是指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宗旨。
实践性是指课程要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发展性是指课程要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系列有机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体质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目的。
课程目标一般包括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的发展趋势2.1 个性化定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将逐渐朝向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个性化定制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发展特点等个体差异,有选择地安排和组合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跨学科融合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可以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知识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通联和应用。
跨学科融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多元化评价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趋势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趋势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驱动的训练: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员的训练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运动传感器、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运动训练学研究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改善技能和提高成绩。
2. 认知与神经科学的研究: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运动训练中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通过研究运动员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过程,以及大脑在运动训练中的变化,可以揭示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原理,为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3. 脑电图和脑成像技术的应用:脑电图和脑成像技术如EEG和fMRI在运动训练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记录和分析运动过程中的脑电信号或脑区活动,可以了解大脑对不同运动任务的处理方式,推动训练方法的优化和个性化。
4.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运动员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训练,提高训练的效果和趣味性。
5. 综合训练方法的发展:传统的运动训练常常是单一的技能训练,而现代运动训练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综合训练方法的发展。
综合训练方法通过整合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技能要素,使运动员能够在不同方面的技能上得到提升,提高整体综合能
力。
总的来说,运动训练学研究的趋势是朝着数据驱动、认知与神经科学、脑电图和脑成像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以及综合训练方法的发展方向发展。
这些研究趋势有助于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推动运动员的技能和成绩提高。
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趋势
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趋势
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化和个性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运动训练理论越来越重视科学化和个性化。
运动训练不再是片面追求结果的机械训练,而是结合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和具体需求,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方法。
2. 多学科融合:现代运动训练理论趋向于跨学科融合发展。
除了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外,运动训练理论还结合了生物医学、心理学、营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提高运动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3. 数据驱动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动训练理论正逐渐向数据驱动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运动传感器、智能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数据,为训练师提供更准确的反馈和指导,提高训练效果。
4. 面向终身运动的训练: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主要关注竞技运动员的训练,而现代运动训练理论越来越注重面向终身运动的训练。
随着健身和休闲运动的普及,运动训练理论正逐渐关注普通群众的训练需求,提供适合各个年龄和健康状况的运动训练方法。
5. 健康和安全优先:现代运动训练理论越来越强调健康和安全的训练原则。
运动训练不再仅仅追求成绩,更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训练计划和方法会
更加合理和科学,以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伤害的发生。
知识点归纳 学科发展与教学变革中的前沿知识与趋势
知识点归纳学科发展与教学变革中的前沿知识与趋势知识点归纳学科发展与教学变革中的前沿知识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学科发展与教学变革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学科发展和教学变革中的前沿知识与趋势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跨学科教学的趋势跨学科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跨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获得更全面的视野,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跨学科教学的趋势在于将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整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个性化学习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
而个性化学习的趋势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技术的支持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擅长口头表达,有的学生擅长书面表达,有的学生擅长艺术创作。
在学科发展和教学变革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表达方式,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学科竞赛、艺术展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学科发展和教学变革的重要趋势。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远程教学,通过网络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科发展和教学变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课程发展趋势
课程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教育领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将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学,以及应对社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首先,全面发展将是未来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传统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而未来的课程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学术知识的传授,学生还需要培养创新、沟通、合作等能力,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任务。
未来的课程应该将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品质。
其次,个性化教学将成为未来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未来的课程应该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此外,未来的课程还需要应对社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可能会变得过时。
未来的课程应该与时俱进,关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未来的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持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未来的课程发展还需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起着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未来的课程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教师则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发展全面素质。
综上所述,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将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学,以及应对社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未来的课程发展还需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使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和个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本文为200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批号为DHA050116)和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号为05SJB8800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文彬(1966-),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孙玲(1980-),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一、概念重建运动兴起的背景与意义概念重建活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推动了课程研究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化,促使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转变,为70年代初“濒临死亡”的课程领域注入了新鲜活力,为课程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空间。
(一)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课程研究基本状况20世纪20、30年代,博比特作为美国课程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试图把科学方法应用到课程领域当中,他认为美学价值、个性特点和个体发展这些哲学分类是模糊的臆断,转而提倡对目标和技能进行分类,并把它作为定义教育目标的方法。
[1]从此,科学方法开始在课程领域中得到初步应用。
进入20世纪40、50年代,泰勒在“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哲学基础之上,把目标和方法截然分离,以使教学效率最大化,这就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的泰勒原理,它亦成为现代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从这个时候开始,泰勒原理作为“课程开发”话语的典范,并在过去50年中,成为课程领域中“一统江湖”的最高意识形态,指导并主宰着现代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成为考虑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的首要方法。
[2]至此,现代课程发展的早期研究模式———追求科学化方法得以初步形成,并逐渐在课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957年前苏联卫星的首发成功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进步主义教育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全国上下前所未有的强烈批判。
坦纳指出,这个时期学科专家开始主宰课程领域的发展,传统的课程理论、课程问题以及课程研究工作被排挤在教育研究工作的边缘,课程研究者、课程专家的话语遭到压制和排挤,以至课程研究领域中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与趋势徐文彬,孙玲(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概念重建运动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反思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推动了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转变,并彻底改变了课程研究领域的原始面貌。
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重建运动为课程研究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本文从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概念重建运动的基本立场与理念,并指出了未来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可能趋势。
[关键词]课程;概念重建;研究范式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7)10-0065-05①●课程・教材与教法—65—于在课程领域中,我们几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3]在此,现代课程发展的后期研究模式———追求科学化内容开始形成,现代课程开发范式真正成为主导课程领域的研究范式。
总而言之,20世纪70年代之前,目标和方法的分离、科学化管理模式、目标管理、等级差异、学科分离,等等,在课程领域中大行其道。
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在推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的同时,也使得课程领域的再发展变得毫无生气。
(二)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根据现代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课程理论成为技术性的东西,预先决定的行为目标是控制紧随其后的教学行为和评价行为的推动力,目标发展必须优先于课程规划,因为目标是指导所有课程编制者进行其他活动的首要标准。
这就使得课程理论家、教育者普遍认为“教育目标和学校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再生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规模的社会参与作必要的准备,它们左右着课程开发的宏观方向与具体内容”。
[4]与此同时,社会危机、精神危机、人文危机等浪潮,在二战后的美国此起彼伏。
在各种危机干扰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心理以及精神领域之时,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等,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去寻找摆脱危机的途径。
后现代主义也随之兴起,现象学、自传学、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各种哲学流派开始流行。
教育家、课程学者不失时机地借鉴并汲取了这些哲学流派的价值追求与基本理念,并把它们渗透于课程领域,对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发出挑战,[5]并为课程理论的概念重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纵观课程研究领域形成的基本历程,我们不得不承认,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末为止,现代课程研究范式从早期的追求科学化方法逐步转变到后期追求科学化内容,[6]这种转变使得课程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都完全受制于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内容,其发展也因缺乏内在的生成力和生命力日趋步入濒临死亡的困境之中。
人们开始质疑课程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否具有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973年,课程理论化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概念重建运动的正式开始,概念重建主义者作为一个共同联盟开始形成,他们从新的研究视角,依据新的研究理念,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课程问题,对课程研究进行“自我—风格”的概念重建。
[7]从此,课程研究领域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时代。
(三)概念重建运动的意义毫无疑问,对课程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考察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概念重建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课程开发范式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教育问题、课程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透析,放在起源和生成的过程中去追问,这是走出课程危机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当代课程理解范式产生的历史逻辑根源,对概念重建的历史地位和发展状况做出科学的判断,为课程的未来发展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概念重建是对传统课程理论和课程模式的全面的、彻底的集体反叛,它巧妙地消解了传统的课程话语,并为课程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生存空间。
不可否认,概念重建不仅是现代课程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之一,也是现代课程发展寻找内在生命力所面临的必然要求之一。
一方面,它推动了课程研究范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向当代的课程理解范式转化;另一方面,它也实现了课程理论的哲学基础、内在价值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当代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概念重建运动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众多课程学者,如派纳、舒伯特等,纷纷从课程的词源学角度对课程进行概念重建,并明确指出curriculum的词源是cur-rere,currere不仅仅指跑道本身,更是指跑的过程,它强调个体自身对他或她的自传性历史进行概念重建的能力。
[8]课程是一个社会进程,个体在社会进程中通过相互的概念重建,实现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更为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派纳则于1988年宣布概念重建已经完成,并指出美国课程领域经历了迅速且相当彻底的概念重建,课程可以被理解为政治学文本、现象学文本、自传学文本以及其他主要的学术性分支。
[9]格拉罕则于1991—66—年在《自身的阅读与写作:教育与课程中的自传》(ReadingandWritingtheSelf:AutobiographyinEd-ucationandtheCurriculum)中指出:自传学研究本身并非是一种原则或理论,它只是让我们更加接近有效的重要的信息源泉,以便重新审视与课程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种观点和概念,揭露并改造个体过去所隐藏或遗忘的方面。
[10]很明显,概念重建运动在20世纪80、90年代仍然保持着70年代课程领域中的重要历史现象,但是,派纳把概念重建的胜利描述成一种不证自明的事实。
事实上,在概念重建的过程中,概念重建主义者过分追求课程理论的完美,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离凸现在课程历史领域的课程实践发展过程中;[11]而且由于泰勒原理高度的简洁性,它并非如概念重建者所预期的那样在课程领域中走向式微,反而似乎变得更为强大;[12]因此,施瓦布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指出,课程领域中的危机现象,如从课程实践者的视角转变到他者的视角来提出和解决问题、课程理论者和实践者对课程历史的无知等等,并未因概念重建运动的兴起得以缓解,反而愈加严重。
[13]总而言之,美国课程领域仍然处于危机之中,概念重建不仅没有引导课程领域走出危机,反而是加剧了概念重建主义者旨在缓解的危机。
我们无法否认,当概念重建后的课程理论与现实的课程实践出现根本分歧或者彻底分离的时候,课程理论实质上就已经停滞了。
同时,概念重建后的不同理论观点、不同哲学流派之间长期的相互争执,并没有形成追求相互对话和理解的一致性努力,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兼容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生动活泼的课程话语世界。
这些严峻的事实迫使广大课程专家、学者、教师,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对概念重建运动本身进行历史性的回顾与反思。
三、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与趋势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概念重建就逐步成为课程研究领域中的主导话语,但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们也越来越不能忽视抵制概念重建运动的声浪。
赫利波维茨(PeterHlebowitsh)早在1993年就在《回顾激进理论》(RadicalTheoryRevisited)一书中猛烈地抨击了概念重建运动,并指出“概念重建主义者努力追寻全新的理解课程的方法这种行为,是以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放弃课程实践发展为代价的”。
[14]可以说,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概念重建就一直在支持与抵制、建构与解构、反思与批判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自身,并进而满足课程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践着自己的课程理想与追求。
(一)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1995年,课程理论化大会在田纳西州的高地民俗学校(HighlanderFolkSchool)召开。
高地民俗学校在很多重要的政治运动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包括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以及70年代到80年代的阿巴拉契亚人运动。
它是马丁・路德・金、罗莎・帕克斯以及其他非暴力民权活动家的主要作战阵地,也是概念重建课程大会召开的自然历史环境。
这次大会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批判理论、社会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同性恋理论和批判文化多元主义。
[15]这就表明,课程研究的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其关注的焦点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世纪之交,其他课程大会和杂志也相继出现,并成为理解和探索课程领域的新集中地,概念重建的愿景变得更为宏观与开阔。
其中最著名的有:奥斯汀于2000年在德克萨斯州召集的课程与教育学大会(C&P),国际课程研究发展协会(I-AACS)及其分支机构2001年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召开的课程研究发展美国分会(AAACS)。
[16]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程研究领域可谓是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2006年,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凯莉(LisaJ.Cary)在《课程空间:话语、后现代理论和教育研究》一书中写道:课程问题研究……一直呼吁理解,理解课程不仅仅是理解教科书,更是理解教室、教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