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3
合集下载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41张PPT)
子曰“何伤乎?亦 各言其志也!” 妨害
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 不同呀。”
孔子说:“那有什 么妨害呢?不过是各自
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通“暮”
已经穿上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
雩(yú),咏而(表修饰)
归。” 状语后置句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
春秋时一辆兵车,
轻率急忙
配甲士三人,步卒 指军队 七十二人。称一乘。
子路轻率急忙地回
夹 子路率尔而(表修饰)对
•
答说:“拥有千辆兵车
曰:“千乘(shèng)之国,
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
摄乎大国之间,加(加 接着
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 接着又遇饥荒,如果让
到……上)之以师旅,因之 泛指饥荒 我治理,等到三年的功
❖春游图
性格: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皙的“暮春 者……咏而归”。
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 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朋友,带上六七个童 子,去一路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yí) 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yú)台上临风起舞, 兴尽时放歌而归。
从象征意义上说,这段文字描述了哪些方面内容?(为什么“吾与点也”)
• 冉有: 侧重富民
• 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有 侧重,
但都愿意在 仕途上创一 番事业, 都 是参加政治.
铿的一声
同“稀”“点,尔何如?”
起身、站起来 孔子又问:“曾点, 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
曾点弹奏瑟的声音逐
瑟而(表顺承)作,对 渐稀疏,接着铿的一声,
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 不同呀。”
孔子说:“那有什 么妨害呢?不过是各自
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通“暮”
已经穿上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
雩(yú),咏而(表修饰)
归。” 状语后置句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
春秋时一辆兵车,
轻率急忙
配甲士三人,步卒 指军队 七十二人。称一乘。
子路轻率急忙地回
夹 子路率尔而(表修饰)对
•
答说:“拥有千辆兵车
曰:“千乘(shèng)之国,
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
摄乎大国之间,加(加 接着
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 接着又遇饥荒,如果让
到……上)之以师旅,因之 泛指饥荒 我治理,等到三年的功
❖春游图
性格: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复述曾皙的“暮春 者……咏而归”。
暮春时节,微风习习,吹动我轻薄的衣裳, 我要邀约五六位情投意合的朋友,带上六七个童 子,去一路领略春天的气息。我们将去沂(yí) 水中洗去尘土,到舞雩(yú)台上临风起舞, 兴尽时放歌而归。
从象征意义上说,这段文字描述了哪些方面内容?(为什么“吾与点也”)
• 冉有: 侧重富民
• 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有 侧重,
但都愿意在 仕途上创一 番事业, 都 是参加政治.
铿的一声
同“稀”“点,尔何如?”
起身、站起来 孔子又问:“曾点, 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
曾点弹奏瑟的声音逐
瑟而(表顺承)作,对 渐稀疏,接着铿的一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 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 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华夏文明因他而 灿烂。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下
孔子其人
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 子 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 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 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志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胜任
端: 名作动,穿着礼服Fra bibliotek之:代词,代这些事
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
如:或者
愿: 希望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拜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解析
志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
一个“小相”。
性格 评价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 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恭谦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
观点一
孔子游仕于诸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 在“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之后, 恬退避世的思想渐渐开始凸显。曾点远离俗世的 悠然场景引起孔子的深沉感触。
观点二
曾点所描述的暮春出游图是儒 家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太平 盛世”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 最高境界。
观点三
指古代“雩祭(春天求雨)仪式”。 《礼记》:“舞雩,祭水旱也。” 春秋时,国君亲临城南郊外主持雩祭 ,读过祭 文后,使童男童女和巫师“舞而呼雩”。 曾点描绘“古礼”,寄托理想。这与孔子“礼 乐治国”思想相契合。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 “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华夏文明因他而 灿烂。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下
孔子其人
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 子 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 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 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志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胜任
端: 名作动,穿着礼服Fra bibliotek之:代词,代这些事
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
如:或者
愿: 希望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拜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解析
志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
一个“小相”。
性格 评价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 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恭谦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
观点一
孔子游仕于诸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 在“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之后, 恬退避世的思想渐渐开始凸显。曾点远离俗世的 悠然场景引起孔子的深沉感触。
观点二
曾点所描述的暮春出游图是儒 家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太平 盛世”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 最高境界。
观点三
指古代“雩祭(春天求雨)仪式”。 《礼记》:“舞雩,祭水旱也。” 春秋时,国君亲临城南郊外主持雩祭 ,读过祭 文后,使童男童女和巫师“舞而呼雩”。 曾点描绘“古礼”,寄托理想。这与孔子“礼 乐治国”思想相契合。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 “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ppt课
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分析:子路篇 • 人物形象分析:曾皙篇 • 人物形象分析:冉有篇
目录
• 人物形象分析:公西华篇 • 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探讨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论语》及其作者孔子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 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子,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 四十二岁。公西华是鲁国人(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也有说是卫国三河 人。唐代追封为“邵伯”,宋度宗咸淳三年追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 称“先贤公西子”。
侍坐场景描绘与意义
侍坐场景描绘
孔子和四位弟子围坐在一起,气氛和谐而庄重。他们谈论着各自的志向和理想, 展现出儒家学派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曾皙:名点,字皙,又称曾晳、曾点,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 沂市平邑县南武城村)人。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 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 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 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公西华形象在《论语》中地位和影响
在《论语》中的地位
公西华是《论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孔子的教诲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公西华的谦虚有礼、善于言辞和忠诚可靠的性格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典范。他的 形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分析:子路篇 • 人物形象分析:曾皙篇 • 人物形象分析:冉有篇
目录
• 人物形象分析:公西华篇 • 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探讨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论语》及其作者孔子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 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子,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 四十二岁。公西华是鲁国人(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也有说是卫国三河 人。唐代追封为“邵伯”,宋度宗咸淳三年追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 称“先贤公西子”。
侍坐场景描绘与意义
侍坐场景描绘
孔子和四位弟子围坐在一起,气氛和谐而庄重。他们谈论着各自的志向和理想, 展现出儒家学派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曾皙:名点,字皙,又称曾晳、曾点,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 沂市平邑县南武城村)人。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 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 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 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公西华形象在《论语》中地位和影响
在《论语》中的地位
公西华是《论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孔子的教诲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公西华的谦虚有礼、善于言辞和忠诚可靠的性格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典范。他的 形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可译为“比”。尔:你们。以:同“已”是“止”的意思。居:平日、平时。 则:作“辄”解,常常,总是,就。知:了解,知道。 如:连词,假如,如 果。或:代词,在这里指人。以:用,做。
特殊句式——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 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里说:‘(别人)不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抓住关键词语, 培养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 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 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 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树立理想,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的有为青 年。
弟子述志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
[fǔ] (名作动),愿为小相焉。” •如:连词,或者。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古代用整幅 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 作动词用。
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胜任,只是愿意学习。祭祀祖先的事务,
诵读正音
请同学们听读朗诵音频后,分角色朗读
饥馑 jǐn 曾皙 x ī 冉有 rǎn 哂笑 shě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yí
冠者guàn
喟然 kuì 俟 sì
特殊句式——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 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里说:‘(别人)不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抓住关键词语, 培养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 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 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 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树立理想,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的有为青 年。
弟子述志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
[fǔ] (名作动),愿为小相焉。” •如:连词,或者。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古代用整幅 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 作动词用。
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胜任,只是愿意学习。祭祀祖先的事务,
诵读正音
请同学们听读朗诵音频后,分角色朗读
饥馑 jǐn 曾皙 x ī 冉有 rǎn 哂笑 shě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yí
冠者guàn
喟然 kuì 俟 sì
高中语文必修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PPT课件课件
(2)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 帽)
• 三子者出,曾皙后(走在后头) • 冠者五六人(戴……帽子) • 浴乎沂,风乎舞雩(吹风) • 鼓瑟希,铿尔(弹奏)
提问:本文讲了什么事?你是怎样 理解文章的层次?
• 本文记述了孔子启发弟子们畅谈自 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 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论语》是
体散文,是
的
的言行。
记录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 入世;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 弟子。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
(由) (点) (求) (赤)
侍
坐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自谦
称名
解 题
二、检查预习: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 jĭn 曾皙 xī 哂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冠者 guàn 喟 kuì 俟 s ì 撰 摄 shè 毋 w ú 冉 răn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一段师生之间的平常对话非常有
前 名也非常重要,对答期间,师生各自述其 政治理想和志向,子路的爽直不谦让、冉
言 有的有志于邦国、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 洒脱飘逸无不宛然如见。孔子欣赏他们, 对他们的志向加以点评,让人有如沐春风 之感,充满着愉快、热烈、祥和而又亲切 的气氛。即显示了儒家浓郁的入世情怀, 也反映了其潇洒自在的人生意趣。
冉有(求)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 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 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性格: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fǔ] (名作动),愿为小相 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47页)
侍坐
陪长者闲坐交谈
长辈对晚辈说话 谦称自己
称名
解 题
整体把握
问 • 第一部分(第1、2段) 是孔子 志 述 •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弟子 志 评 •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 孔子 志
课文详解
很短的时间 因为
相当于“于”,介词, 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不用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性格: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精神强国
终极目标:
(曾皙)
幸福、充盈
子路强国:国家安定 冉有富民:仓廪实、衣食足 公西华文明知礼:社会和谐
人物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晳
小结:先贤述志
述志
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小结:先贤述志
人物
述志
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子路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
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 强国
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道理。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 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 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生 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 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 乐治国的共同理想。
这种理想,在21世纪的人 们心中依然激荡起轰然巨响……
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
指小相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 “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 让,所以我笑笑他。”
陪长者闲坐交谈
长辈对晚辈说话 谦称自己
称名
解 题
整体把握
问 • 第一部分(第1、2段) 是孔子 志 述 •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弟子 志 评 •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 孔子 志
课文详解
很短的时间 因为
相当于“于”,介词, 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不用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性格: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精神强国
终极目标:
(曾皙)
幸福、充盈
子路强国:国家安定 冉有富民:仓廪实、衣食足 公西华文明知礼:社会和谐
人物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晳
小结:先贤述志
述志
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小结:先贤述志
人物
述志
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子路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
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 强国
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道理。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 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 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生 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 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 乐治国的共同理想。
这种理想,在21世纪的人 们心中依然激荡起轰然巨响……
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
指小相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 “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 让,所以我笑笑他。”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PPT教学课件
①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②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古 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③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乎:于,在。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④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 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⑤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⑥比及:等到。 ⑦且:连词,并且。 ⑧知方:知道为人的正道。方,道,指是非准则。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 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这段话其实是在讲:虽然《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 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 但是不代表它不具有文学性。就像杨绛先生所讲的: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 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问题三:四位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各自体现了怎样的性格?
1、子路谈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②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行加冠礼)。 ③童子:少年。指未成年的男子。 ④喟然:叹息的样子。 ⑤与:赞成。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 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这段话其实是在讲:虽然《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 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 但是不代表它不具有文学性。就像杨绛先生所讲的: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 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问题三:四位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各自体现了怎样的性格?
1、子路谈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②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行加冠礼)。 ③童子:少年。指未成年的男子。 ④喟然:叹息的样子。 ⑤与:赞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43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论语》相关基础知识
《论语》相关基础知识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 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 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 陛下致太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和《论语》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曾皙: 盛世愿景, 为国以礼
志向虽各有侧重,有骄谦之分,但
都是入仕参与政治。
符合孔子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 “风乎舞雩,咏而归”暗合孔子礼乐治国的政 治主张; 曾皙言志委婉,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
的观点?这背后体现了 大同社会:
孔子怎样的思想内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明确:曾皙描绘的悠闲自得、自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由祥和、和平宁静等美好的普通人的 矜(同“鳏” guān)、寡、孤、独、废
生活图景,背后定是一个社会和谐、 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经济稳定、天下太平、人民富足有序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的大同社会。曾皙描绘的“太平盛世” 图,正是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的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六艺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 入仕。
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 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相关基础知识
《论语》相关基础知识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 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 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 陛下致太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和《论语》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曾皙: 盛世愿景, 为国以礼
志向虽各有侧重,有骄谦之分,但
都是入仕参与政治。
符合孔子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 “风乎舞雩,咏而归”暗合孔子礼乐治国的政 治主张; 曾皙言志委婉,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
的观点?这背后体现了 大同社会:
孔子怎样的思想内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明确:曾皙描绘的悠闲自得、自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由祥和、和平宁静等美好的普通人的 矜(同“鳏” guān)、寡、孤、独、废
生活图景,背后定是一个社会和谐、 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经济稳定、天下太平、人民富足有序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的大同社会。曾皙描绘的“太平盛世” 图,正是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的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六艺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 入仕。
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 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件(共17张PPT).ppt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端章甫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
小相 大相
3 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不吾知也 不知吾也(不了解我。)
则何以哉 则以何哉(那么打算怎么做呢?)
尔何如
尔如何(你怎么样?)
②介宾短语后置句
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
加之以师旅
有军队来攻打它
浴乎沂,风乎舞雩 到沂水洗澡,
到舞雩台吹风
四、课文结构
(1-2)孔子问“志”(师长风范)
线 索 : (3-13)弟子述“志”(各展抱负) 言 志
(14-21)孔子评“志”(借评传志)
五、分析人物志向和性格
人物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仲由) (冉求) (公西赤) (曾点)
千乘之国
志向 有勇知方
小诸侯国 可使足民
宗庙会同 浴乎沂 愿为小相 风乎舞雩
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十三号的“三人半年”,中 国人的飞天梦一步步实现了。
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呢?你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呢?请写一 篇日记。
⑯曰:“夫子何哂由也?” ⑰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⑱“唯求则非邦(国)也与?” ⑲“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⑳“唯赤则非邦也与?” ㉑“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 重点文言词语
①一词多义 如或知尔 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
如果 或者 至于
⑤“求,尔何如?” ⑥对足民。如其礼乐,以(来)俟(等待)君子。”
⑦“赤!尔何如?” ⑧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诸侯朝见天 子),端章甫,愿为小相(xiàng) 焉。” ⑨“点,尔何如?” ⑩鼓瑟希(稀),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 者之撰(才能)。”
北京版语文选修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3
《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华侍坐》
•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 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 吗?”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 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 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 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
冉有(姓冉名求)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 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 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
性格: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
志: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 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 相”。
侧重以礼治邦
性格: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 子路: 侧重强国 • 冉有: 侧重富民 • 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shĕ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kuì 俟
sì
wú
yí 撰 zhuàn
冉
shè 比及 bì 毋
răn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由
点
求
赤
侍
陪长者闲坐
•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 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 吗?”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 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 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 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
冉有(姓冉名求)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 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 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
性格: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
志: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 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 相”。
侧重以礼治邦
性格: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 子路: 侧重强国 • 冉有: 侧重富民 • 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shĕ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kuì 俟
sì
wú
yí 撰 zhuàn
冉
shè 比及 bì 毋
răn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由
点
求
赤
侍
陪长者闲坐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第1课 篇目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先进》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论语的语言表达 语言素养目标: 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 思维素养目标: 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
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 文化素养目标: 点。
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3.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吾与点也”? 明确:“莫春者”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 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 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 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 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 点也”。
③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 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
④对曾皙:孔子与之。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形象,感悟孔子的教育观 及治国理念。 明确: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 而坐。
因为
比 不要 “已”,停止
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闲居, 平日在家时
了解
有人
如果
那么 做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4.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
明确:①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 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 之”。
《论语·先进》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论语的语言表达 语言素养目标: 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 思维素养目标: 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
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 文化素养目标: 点。
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3.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吾与点也”? 明确:“莫春者”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 为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 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 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 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 点也”。
③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 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
④对曾皙:孔子与之。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分析孔子形象,感悟孔子的教育观 及治国理念。 明确: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 而坐。
因为
比 不要 “已”,停止
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闲居, 平日在家时
了解
有人
如果
那么 做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4.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
明确:①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 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 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孟子·梁惠王上》
拓展思考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拓展思考
课文总结
文言巩固
实词
实词
文言巩固
虚词
虚词
作业布置
拓展思考
朱熹: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 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 叹息而深许之。(《四书章句集注》)
拓展思考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拓展思考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 语·公冶长》)
拓展思考
“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于治道亦有次第。霍乱勘定,而后可 施政教。初时师旅饥馑,子路之使有勇知方,所以勘定祸乱也。乱之 既定,则宜阜俗,冉有之足民,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则宜继以教 化,子华之宗庙会同,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俗美,民生和乐,熙熙 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曾皙之春风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夫三代 之英,能不喟然兴叹?”——张履祥《备忘录》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论语》
新课导入
拓展思考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拓展思考
课文总结
文言巩固
实词
实词
文言巩固
虚词
虚词
作业布置
拓展思考
朱熹: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 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 叹息而深许之。(《四书章句集注》)
拓展思考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拓展思考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 语·公冶长》)
拓展思考
“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于治道亦有次第。霍乱勘定,而后可 施政教。初时师旅饥馑,子路之使有勇知方,所以勘定祸乱也。乱之 既定,则宜阜俗,冉有之足民,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则宜继以教 化,子华之宗庙会同,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俗美,民生和乐,熙熙 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曾皙之春风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夫三代 之英,能不喟然兴叹?”——张履祥《备忘录》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论语》
新课导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定稿ppt3
语言描写
公西华 愿为小相 “宗庙之事,谦恭有礼,娴于辞 如会同”——从政 令。忍让、虚心
语言描写
曾 皙
莫春者……咏而归。 异乎三子者之撰
淡泊于功名、从容 动作、神态、 不迫。豁达、洒脱、 语言描写 自得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表格二:
译文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 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 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 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夸口)说能够做 到(怎样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 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作课:郑晓宁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 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 吸取孔子的智慧” 。
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 jĭn 曾皙 xī
冠者 guàn喟 摄
哂
shĕ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kuì 俟
sì wú
yí 撰 zhuàn
冉
shè 比及 bì 毋
răn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范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知识渊博,见解独到
他对各种问题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
善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
冉有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创新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 案。
公西华之忠诚耿直
1 2
忠诚于国家,尽职尽责 公西华作为孔子的弟子,忠诚于国家和社会,尽 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坚守原则,不阿谀奉承 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为了个人利益而 阿谀奉承他人。
《论语》篇章结构灵活多样, 既有对话体,也有叙事体,语 言简练生动,富有哲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 是一篇记录孔子与四位弟子谈 论志向的文章。
作者生平及成就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政治改革,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未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
礼制观念在场景描绘中呈现
场景布置
文中对场景的细致描绘,如座位 的安排、人物的服饰等,都体现
了儒家礼制观念的影响。
人物言行
人物们在对话中的谦恭有礼、恪 守规矩等行为举止,也体现了儒
家礼制观念的要求。
社会秩序
文中通过人物们的言行举止展现 了一个秩序井然、尊卑有序的社 会场景,体现了儒家礼制观念对
社会秩序的重视和维护。
曾皙
谦虚、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 平和与自由。
冉有
务实、稳重,注重实际行动和 效果。
公西华
善于言辞、机智敏捷,但略显 浮华。
寓意深远,启迪心灵
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的教育方法,强调个人修养和品
德的重要性。
表达了儒家思想中“仁”的核心 观念,即关爱他人、追求和谐社
会的理想。
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注重内心修养和品德提
他对各种问题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
善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
冉有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创新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 案。
公西华之忠诚耿直
1 2
忠诚于国家,尽职尽责 公西华作为孔子的弟子,忠诚于国家和社会,尽 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坚守原则,不阿谀奉承 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为了个人利益而 阿谀奉承他人。
《论语》篇章结构灵活多样, 既有对话体,也有叙事体,语 言简练生动,富有哲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 是一篇记录孔子与四位弟子谈 论志向的文章。
作者生平及成就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政治改革,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未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
礼制观念在场景描绘中呈现
场景布置
文中对场景的细致描绘,如座位 的安排、人物的服饰等,都体现
了儒家礼制观念的影响。
人物言行
人物们在对话中的谦恭有礼、恪 守规矩等行为举止,也体现了儒
家礼制观念的要求。
社会秩序
文中通过人物们的言行举止展现 了一个秩序井然、尊卑有序的社 会场景,体现了儒家礼制观念对
社会秩序的重视和维护。
曾皙
谦虚、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 平和与自由。
冉有
务实、稳重,注重实际行动和 效果。
公西华
善于言辞、机智敏捷,但略显 浮华。
寓意深远,启迪心灵
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的教育方法,强调个人修养和品
德的重要性。
表达了儒家思想中“仁”的核心 观念,即关爱他人、追求和谐社
会的理想。
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注重内心修养和品德提
《侍坐》ppt3
“太平社会之缩影。” 和孔子“仁政”“礼乐” 治国的理想吻合。
孔子的“志”
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 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犹可逾也;仲尼,日月 也,无得而逾焉。
_子贡
文本拓展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 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 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 孔子的智慧”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 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 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 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 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
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 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 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 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 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
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
如
连词,如果 连词,至于 连词, 或者 连词, 或者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 乎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词, 比 介词,在 介词,和、跟 介词,到、在
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遂与外人间隔 4、唯求则非于“吗”。 动词,结交 (所与:结 交的人,即同盟者)
5、失其所与,不知。
孔子学院标志
全 球 汉 语 热 催 生 孔 子 学 院
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图文并茂)
孔子“吾与点也”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尽管子路、冉求、公西华的志向彼此
不全相同,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 即“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 且都偏于直接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 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 不必在我,而着重在于文教德化方面; 政治目的,不过在于求得富强康乐。 一幅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图含蓄地 道出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 “吾与点也!”
做司仪官
性格:谦恭实在
同“稀”
铿的一声 放下 起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何妨 通“暮”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介宾短语后置
介宾短 语后置 风,动词,吹风。
对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是一个大政
治家的见地,只是话说得非常谦虚罢了。 主持“宗庙会同”,操办各国国君参加的联 合会议,事关重大;公西华还说是小意思, 学习学习。讲得谦虚,志向并不小。所以 孔子反问,如果这是一件小事,天下还有 什么大事呢?孔子不是否定公西华志向, 而是肯定公西华具有以礼从政的素养与才 干。
三、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 3、尔何如?(宾语前置 ) 4、何伤乎?(宾语前置 )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状语后置) 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 7、则何以哉(固定句 ) 8、尔何如( 固定句 ) 9、是故哂之( 固定句 )
四、古今异义(古/今) 1、加之以师旅( 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 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 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比 在 和、跟 到、在
(5)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 …的样子,相当于 “然”。 ,象声词 3、鼓瑟希,铿尔 铿的一声 4、尔何如 你
(二)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穿着礼服,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戴着礼帽。 弹奏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最后出 4、冠者五六人 戴……帽子 吹风,乘凉 5、浴乎沂,风乎舞雩
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对子路:哂其“不让”赞其 “知方” 哂其要民“知方”,而自己 却不“知方” 对其他三人表示肯定,犹其 是曾皙,深得孔子的赞赏。
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晳并没 有说出什么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 图,孔子还赞成他。是什么意思。 杨树达先生评论这幅图时说: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所 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正道,是非标准。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成“为人的道 理”。 2、赤也为之小, 小的国家,大的国家 孰能为之大?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回答
使……富足
(三)特殊句式——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找出你喜欢的人物
你欣赏谁的人生理想
孔 子 呢?
结构图示:
孔子 问志 如 或 知 尔 , 则 何 以 哉
弟述志
子路 方也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
孔子评志
哂之 其言不让 非邦也与?
冉有 三年,可使足民。如其 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
非诸候而何?
曾皙 而归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 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 吸取孔子的智慧”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词句。
2、学习本文通过个性化语言反
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写作特点。
3、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内容。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 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 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读全文,研讨解决疑问。
(1)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儒家学派 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现过 的一个字来概括。
礼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
( 2 )师徒五人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或将怎样做?找出你喜欢的人物, 并说明理由。
古代汉语的否定 古代汉语的疑问 句中,代词作宾语, 句中,疑问代词作 宾语前置。 宾语,宾语前置。
(2)介宾状语后置 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5、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6、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四)特殊句式——省略句 (其)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 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2、毋吾以也
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 jĭn 曾皙 xī 冠者 guàn喟 摄 哂
shĕ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kuì 俟
sì
wú
yí 撰 zhuàn
冉
shè 比及 bì 毋
răn
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
(1)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3)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 ?学生讨论。
侍坐
孔子诱导言志:平等民主。 子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鲁莽直率,好胜自诩。 四 冉有: 可使足民。 子 ----谨慎谦逊,不卑不亢。 言 志 公西华: 愿学焉,愿为小相 ----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曾皙: 暮春者“浴”“风”“咏” ----从容稳健,机敏好学。 释“哂”由“与”点之因。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 比(bì ):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到;比及: 何伤(妨害)乎 等到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候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智 ( D) A.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暮 B.莫春者,春服既成 稀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用作动词: 4.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 穿着礼服;章甫:布制礼帽,用作动 项是( D ) 词:戴着礼帽。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 吹风,乘凉 小相焉 走在后面 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三子者出,曾皙后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下列四组句子,全是反问句的一组 是( D ) 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求,尔何如? B.赤,尔何如?/点,尔何如? C.何伤乎?/夫子何哂也? D.宗庙会同,非诸候而何?/赤也为之 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 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练习
shè n g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A.千乘(ché 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ǐn) B.以俟(sì )君子 风乎舞雩(yú ) C.端章甫(fǔ) 愿为小相(xià ng)焉 D.夫子喟(kuì )然而叹曰 夫子何哂(shěn)由也
吾与点也
三、整体感知: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 (1): 孔子问志。 第二段 (2--12): 弟子述志。 第三段 (13--16): 孔子评志。
四、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 子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 由
冉有 求
公西华 赤
曾皙 点
弟子四人各是如何述志的?谈谈自己的 感想。
“祭礼宗庙,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 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 那么谁又能做大事呢?”无疑而问,反问语气明显, 二者都是反问句。
6.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 C ) 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或者 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儒 家学 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 入仕 张 礼治 ,鼓励人们 , 即“出来做事”。
语录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 门人 再传弟子 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 20 《为政》《八佾》《里仁》等共__篇, 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 大学 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___》 中庸 孟子 《___》《___》合称为“四书”。
7.在括号内解释下列句中的“方”或 “与”。
A.夫子喟然而叹曰:吾与(与,赞同 ) 点也 B.方(方,纵横 )六七十,如五六十 C.唯求则非也邦与( 呢,反问语气词 ) D.可使有勇,且知方(是非准则)也
8.下列语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B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在一 弟子站,孔子坐 起。 B.以吾一日长乎尔,吾以也。 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 认为这样就不敢讲了。 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 译:治理国家要用礼仪,(可是)他得理不让人, 家大事呀? 因此笑他。 “得理不让人”改为“讲话不谦虚” D.安见方六七十如一六十而非邦也与? 译: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是国家 大事呢?
如果 至于 或者 或者
(2)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纵横,方圆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是非标准 (礼仪)。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正、才
(3)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给予
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赞成
3、遂与外人间隔
跟、和
4、唯求则非邦也与? “欤”,相当于 “吗” 5、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 (所与:结交的人, 即同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