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5章(Helen)

国际经济学第5章(Helen)


悲惨增长发生的条件:
(1)生产要素的增长偏向出口;
(2)该国是一个“大国”,出口 数量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咖啡
(3)出口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即
价格下降,需求不会大幅上涨)。
5、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
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增长和积累可能会改变一国比较优势的形 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要素增长可能变成比较劣 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
2、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受自身绝对收入水平的限制,也会受周围 与自己收入水平相近或相同的人群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影响,因 而其消费模式中有受别人影响的现象。同样,收入水平较高国 家的消费模式及其演变对收入水平较低国家消费模式的升级也 具有示范作用。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这种消费模式的传播,对发达国 家或收入水平较高国家产品的出口十分有利。消费模式传递 对发达国家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国 家生产的耐用消费品等产品在满足了国内需要以后,一部分 产品可能被发展中国家或收入水平处在上升阶段的国家所吸 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国内已经饱和,甚至 处在衰落期的产品形成源源不断的需求。 因此,发达国家的厂商既可以从本国逐步变化的消费模式 中获利,也可以从发展中国家仿效发达国家消费模式中获利。 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业却难以发展。因为一方面发展中 国家在消费模式上追随或模仿发达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对高层 次消费品的需求不是建立在本国相应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另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在追随本国代表性需求变化时,一开 始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强有力的竞争。一般而言,这些产品 多是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果的产品。当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开始 发展本身的产品生产时,他们所面临的是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规 模经济程度的同类企业的竞争。因此,示范效应适合发达国家 经济的需要。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标准贸易模型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标准贸易模型

根据相对供给和相对需 求确定均衡相对价格(贸易 条件)。
PA/PB
RD’ RD
RS RS’
相对供给上升→贸易条 件恶化;
相对需求上升→贸易条 件改善。
(PA/PB)E
E” E
E’
(QA+Q*A) (QB+Q*B)
利利用用提提供供曲曲线线分分析析贸贸易易条条件件
➢ 相对价格变化,生产和需求改变,生产与需求之间差别通过贸易弥补。 如图所示,在原有的价格下,出口量为EF,进口量为CF;出口价格上 升后,出口量为E’F’,进口量为C’F’。
QB)之间的替代关系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根据企业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原则,生产选择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商品
相对价格(PA/PB)之处。(此时,在给定价格下,国内生产的名义总 产值也达到最大,请思考理由?)。QB
➢ A商品相对价格上升 →生产由点E转变为点E’ →A商品相对供给增加。
QB/Q
➢ 但如果对受援国提出必须采购本国产品的要求,本国对外国的援助所 引起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可以减少。
大国的关税和出口补贴同时影响供给和需求,对贸易条件形成影响。 关关税税
本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国内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相对供 给增加、相对需求减少→进口商品世界相对价格下降→本国贸易条件改善→ 有利于增加本国福利。
③ 出口产品相对价格较低时,提供曲线凸向出口商品
出口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后, 一方面,在生产上,由于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增加生 产单位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 进口商品国内生产的边际成本下降;另一方面, 在 需求上, 进口商品对于出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减少。 因此, 随着出口的增加,单 位出口要求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11
标准贸易模型
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
粮食产量, QF
D2
D1
Q1 Q2 VV1(PC/PF)1 TT VV2(PC/PF)2 棉布产量, Q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12

过改变世界相对需求曲线来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 世界对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会由于以下原因发生 变化:
• 消费者品位的改变 • 技术的改变 • 收入的国际流动
流动问题
• 国际流动如何影响贸易条件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25
收入的国际流动: 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
Slide 5-14
标准贸易模型
• 为了确定PC/PF ,就必须找到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和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叉点。
–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 向右上方倾斜,因为随着 PC/PF 的提高,两国都会增加棉布的产量而减少粮食 的产量。 –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随着PC/PF 的 提高,两国都会把各自的消费组合从棉布转移到粮 食上来。
标准贸易模型
经济增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 经济增长意味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TT). • 有偏增长
– 当TT 曲线在两个坐标轴方向上扩张程度不一致时就 会发生。 – 基于以下两个原因发生:
– 一国单一部门的技术进步 – 一国单一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五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五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凯恩斯本人并没有提出系统的贸易保护理论,但其后的 经济学家在其就业理论和投资乘数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提出了贸易保护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籍奥地利 经济学家马克卢普(P.Machlup)在1943年所著《国际 贸易与国民收入乘数》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理论。
最优关税图示
W
C
A
B
O
t1
t2
• 横坐标表示关税率, 纵坐标表示征收国的 福利水平,曲线AB表 示关税水平对本国福 利的影响。
A点的位置高于B点, 表明B点的福利水平 低于A点。A点对应的关税为零,即OA代表自 由贸易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水平。T2表示禁止 性关税,对应于该关税水平,国内经济又回 到了封闭状态下,所以当关税水平大于或等 于T2时,社会福利水平要低于自由贸易下的 福利水平。曲线AB在C点的切线斜率为零, 即在这一点,进口国的福利达到最高,对应 于这一点的关税税率为T1,该税率即为最优 关税。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
3. 肯普标准:外部经济标准
肯普认为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 -巴斯塔布尔标准,也不一定需要政府的保护。因为,对于投资 者来说,决定是否投资的依据不是当前的利益,而是未来的预期 利益。如果未来预期利益的贴现值能够补偿保护成本,那么投资 者就会投资,而无需政府提供支持或保护。但是,在存在外在规 模经济的情况下,由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偏离,会导致该产 业私人投资的萎缩,这样产业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情 况下,政府提供的支持或保护才是必要的。
汉密尔 顿主张
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对 国家利益关系重大,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 护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第二节 产品周期理论 与技术差异类似,技术变化也是国际贸易的 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即所谓的技术差异的动态 因素。从这一角度出发,一些有关技术变革与 国际贸易的理论产生出来。其中,由经济学家 维农(Raymond Vernon)首次提出的产品周期 理论,就是关于技术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 一个重要理论。
3. 结论: . 结论: (1) 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 件。 (2) 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 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 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 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4. 关于重叠需求理论的意义及其适用性 . (1) 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阐述了部门内发贸易 发展的原因,因而是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补充。 (2) 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对于解释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间,特别是产业内贸易做出了巨大 贡献。 (3)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 适用 范围。概括而言,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 范围 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产业间贸易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 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 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产业内贸易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需求、 第五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本章简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一 个相对平缓时期,要素禀赋理论已经日臻完善,在国际贸 易理论中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但这些理论在对贸易问题 的解释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从 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技术差异、要素禀 赋差异等供给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决定,而关于 需求方面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决定作用则并未涉及。 2. 基于生产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比较注重于静 态分析,总是假设供给方面条件一成不变。而现实中,这 些国际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停地 演变,有鉴于此,一些学者脱离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航 道”,从其他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新基础。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两种。

短期和长期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长短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在长期条件下,假设生产要素是同质的。

由于同质性,不同部门中的生产要素可以互相使用。

另外,在长期条件下,厂商所使用的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可以自由调整。

也就是说,长期条件下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完全自由流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一章所介绍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长期分析,是在长期条件下,从供给方面来探讨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间的关系。

要素禀赋理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又将短期因素引入到要素禀赋理论框架中,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理论。

本章着重介绍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与前面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相比,特定要素模型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可以更好地解释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根源。

第一节特定要素模型的假设一、特定要素的含义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是由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罗纳德·琼斯(Ronald Jones)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国的不同部门自由流动,而在国家之间不可以流动。

尽管在长期内会发生要素投入在产业之间的流动,但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实物资本纺织机等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它不能被立即被用于汽车的生产。

所谓特定的要素是指短期内不能够流动的要素。

这里仍然假设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

在短期内,通常,我们视资本为特定要素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即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而劳动为非特定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可自由流动。

但资本的特定性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长久存在。

当时间足够长时,所有部门的资本都可以调整。

例如,纺织行业的资本可经加速折旧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转向汽车行业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国际经济学第8版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中文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8版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中文答案

第五章 标准贸易模型1、答:如图,贸易后,两国原先的无差异曲线都移动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两国人民都更幸福,社会福利增加。

2、答:(a )如左图,假如过度捕鱼引起的鱼产量大幅度减少,则挪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变化,导致等价值线向下移动,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了较低的水平上,导致福利下降。

(b )如右图,当过度捕鱼引起鱼的产量减少,在市场上鱼的供给减少,导致相对价格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弥补鱼的产量损失,甚至会带来福利的上升。

3、答:如图,以粮食和棉布为例,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直角时,贸易条件改善增进了本国福利。

生产点位于直角顶点,消费点是等价值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得等价值线的截距增加,即等价值线直角顶点向外偏转(由于没有流动要素,生产点固定)。

经济体达鱼 车 鱼车瑞典 F C本国鱼 车 鱼车挪威 挪威挪威到获得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从直观上来看,产出并没有发生变化,经济体获益主要是通过相对于进口产品购买力的增加来实现的。

4、答:由于购买产品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

贸易条件的改善使该国达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沿着从原点出发的射线移动,其顶点始终在该射线上,射线的斜率为两种产品的比例,贸易条件的改善使无差异曲线远离原点。

5、答:日本贸易条件是制造品价格比去原材料价格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变动决定。

(a )中东石油供应的紧缺使得原材料的供给减少,这导致了制造品的相对供给增加,RS 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

(b )韩国扩展了汽车生产能力增加了世界汽车的总供给,使得世界汽车的相对供给增加了,RS 曲线向右移动,世界市场上汽车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日本的贸易条件恶化了。

(c )美国工程师以核反应堆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减少了对石油,即原材料的需求,这导致了原材料相对价格的下降,RD 曲线向右移动,制造品的相对需求上升和相对价格上升,日本的贸易条件得以改善。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课件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课件
一、经济学知识准备
(一)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在两种商品的平面上就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些特征
国国家家BB
P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格线
PA
国家A
PB
·C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三)一国孤立状态下的均衡
国家B
分工所得为扣除交易所得后,因产量发生变化引起的消费者满意 程度变化情况。
国家A
PA=PW=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四、固定成本模型和成本递增 模型中分工的差别
成本固定下,两国为完全分工,或只少 一国是完全分工。
成本递增下,两国都为不完全分工。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五、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Pw
PB
X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作业:
P68 (3)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国家A
PB=2
1PA=1/2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二、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 础
国家A
国家B
PA’=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PB’=1
三、成本递增下贸易的利益
(一)两国整体贸易利益
国家B 国家A
PA’=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PB’=1
(二)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交易所得为当开放贸易后商品的比价发生变化,而生产数量发生 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满意程度变化情况。

国际经济学教程课件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国际经济学教程课件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二)新H—O模型的基本内容
C a W aR
C '(a) W ' aR '
C(a1) C '(a1) 即:C(a1) C '(a1) 0 W a1R W ' a1R ' 或:a1 (W W ') /(R R ')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三)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情况与统计数据的加总有关,即 与人们选择哪一级的SITC数据作为产业划分标准 有关。
❖ 考察第i产业的G-L指数:
Bj
X ij M ij X ij X ij M ij
的问题并没有定论,即生产品种是不确定的。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七、产业内贸易指标
(一)沃顿指数
Sj X j /Mj
❖ 其中,Xj表示某一行业产品组J的出口,Mj表示相 应的进口。
❖ 若Sj接近于1,则表明贸易结构属于产业内贸易; 若该数值远离1,如无穷小或无穷大,则为产业间 贸易。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
❖ 本国的厂商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满足本国的需求, 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呢?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05《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05《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本章总结
End
11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一)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 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 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 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 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End
6
三、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
WX
VMP′LX 图5—1 VMPLY F WY
VMPLX
WF W′ W OX LX
E′
E
W′ W OY End
7
L
L′
LY
特定要素模型的说明(一)
上图是一个上端开口的埃基沃斯方框。方框 底边的长度表示劳动总量L,其他两边分别表 示X、Y部门中的劳动价格或报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分 别为: wX = PX×MPLX, rX = PX×MPKX wY = PY×MPLY, rY = PY×MPKY
End
4
二、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 除了关于要素流动的假设条件不同外,其他方面 基本相同。由于本章的目的主要是解释短期内国 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所以,这里仅以 一国为例,模型不涉及其他国家。模型的基本假 设包括: (1)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 动;
End
13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三)
(一)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由于两个部门的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PX上 升导致X部门的劳动投入量增加时,X部门的边际劳动 生产率将下降,而Y部门由于劳动投入量减少,边际劳 动生产率则上升。这意味着w/PX下降,w/PY上升。也 就是说,贸易后该国的工资水平将提高,但提高的幅 度小于X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 若其全部收入均来自于工资,则其实际收入水平在贸 易后是否提高取决于其消费结构。如果劳动者的消费 偏好于X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如果劳 动者的消费偏好于Y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上升。 End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是研究跨国经济交往的学科,主要探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其中,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贸易模式等。

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理论展开讨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18世纪的亚当·斯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关键要素理论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新兴的贸易理论也相继涌现,如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之一,由亚当·斯密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进行的,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通过比较各国在不同产业的边际成本差异,国家可以选择将生产要素配置在其相对优势的行业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进行的,即一个国家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它产品,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关键要素理论由荷兰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纳吉提出。

关键要素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模式取决于不同国家拥有的要素禀赋差异,即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分配与利用的不同。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在贸易中的地位取决于其要素禀赋的优势。

除了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近年来新贸易理论也不断涌现,并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角度。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它认为,国际贸易的模式是由不同国家在产品设计、品牌建设、研发投入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的。

同时,战略贸易理论也是新兴的贸易理论之一,主要关注于国际贸易中的策略行为和竞争。

国际经济学-际国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际国贸易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03
主张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以促进其
成长壮大。
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认为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外部经济理论
强调外部性,如技术溢出、专业化分工等,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 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雷蒙德·弗农提出,认为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市 场策略。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0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涉及到的研究工具有计 量经济学、博弈论、比较制度分析等。
02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面,微观层面 主要研究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宏观层面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的 经济关系和政策协调。
VS
挑战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面临着许多挑 战,如贸易保护主义、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环境问题等。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 应对这些挑战,推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健康发展。
07 国际经济学与世界贸易组 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促进自由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推动自由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 济交流与合作,从而增加全球福利。
国际贸易理论不仅有助于解释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还有助于预测贸易趋势,为国际 经济合作和竞争提供指导。
02 国际经济学概述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家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 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国际贸易、国际 投资、国际金融等。
2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 资源交换和配置,以及国家之间经济政策的相互 影响和协调。
04 贸易政策和措施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___标准贸易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___标准贸易模型

第五章标准贸易模型第一节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一、对以前模型的概述前面已经分析介绍了三个不同的模型。

每一个模型对生产可能性的决定因素都作了不同的假设。

为了突出重点,每一个模型都略去了其他模型强调的现实中的一些方面。

这些模型有:1.李嘉图模型。

生产可能性由单一要素(劳动)在两个部门的分配情况所决定。

该模型阐述的实质观点是比较优势,但无法让我们对收入的分配进行讨论。

2.特定要素模型。

当劳动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时,其他的要素对于具体的产业而言都是特定的。

对于理解收入分配来说,这是个理想的模型,但难以用来讨论贸易模式。

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生产中的多种要素可以在部门之间自由移动。

该模型比前两个模型都难以掌握,但对于资源是如何决定贸易模式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将结论建立在所有模型综合的基础上。

例如;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的主要变动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出口迅猛增长。

这些国家或地区都经历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发展。

要讨论劳动生产率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应用第2章的李嘉图模型。

贸易模式的变动对美国的不同集团有不同的影响。

要理解环太平洋贸易的增长对美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需要应用第3章的特定要素模型。

最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资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由于它们积聚资本,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从而使非技术工人变成了稀缺要素。

为了理解这一变动产生的影响,我们要转向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

尽管这些模型有许多具体区别,但都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特点:l.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2.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对供给曲线。

3.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和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了世界均衡点。

由于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可以将已经研究过的模型看成是一个更具一般性的世界贸易模型的特例。

这个一般性模型可用于分析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课题。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ppt课件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ppt课件
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两个国家在生产这两种商品 时都是机会成本递增的。国家1每多生产20单位X,必须减少越来 越多的Y的生产,向下的长度递增的箭头说明了这一点。
9
1.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不同国家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的原因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资源)禀赋 —不同国家生产技术不同
随着要素或生产技术的变化,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也会发生变化。
3 孤立均衡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 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 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 置上。两条切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 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17
3 孤立均衡
nation 1
nation 2
21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4.1 基础和所得 4.2 不完全分工 4.3 小国情况 4.4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4.5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22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在贸易中,国家1生 产更多的X(具有比较优 势的商品)的同时,仍 继续生产一部分Y。同样, 国家2在贸易中仍继续生 产一部分X。
34
案例分享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 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 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 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前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运用劳 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且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 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 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 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指发展 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制造业的生产,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 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 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国际经济学5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5新贸易理论

• 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就长, 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因此,反应 时滞取决于: – 规模效益;
– 贸易壁垒;
– 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
掌握时滞取决于:
• 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 • 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 • R&D经费; • 技术基础; • 生产条件
结论
• 贸易的基础:技术差距
重叠需求图示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不同
•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 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 品之间的贸易。
•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 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 第三,来自政治和政策的动力。 • 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无论是已 经饱和的产业(如钢铁等),还是可以进 行自由贸易的公司(如半导体公司等), 都希望通过游说继续获得政府的贸易保护 ,或者希望政府给予帮助。愈演愈烈的贸 易保护主义要求,使得经济学家和政策制 定者们需要从理论上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
H-O 模型与产业内贸易
• • • • H-O模型:基于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差异; 产业内贸易: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 H-O模型:贸易前相对价格能预测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不能准确预测贸易 模式; • H-O模型: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报 酬 • 产业内贸易: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使所有 要素获得收入;产业内贸易与产品零部件国际贸 易的发展关系密切。
• 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 • 代表性需求与规模经济 •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