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1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加快,铬污染问题成为了一个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铬元素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的特点,有机铬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尤其严重。
铬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就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进行探讨。
一、铬对土壤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铬是人类生存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当它在土壤和水中超过生态系统耐受性时,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铬污染对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
铬元素的分为Cr(Ⅵ)和Cr(Ⅲ)两种,其中 Cr(Ⅵ) 的毒性更强。
Cr(Ⅵ) 元素可以影响植物的营养生长,对平衡土壤对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对土壤的生理、化学和结构性质等都有很大影响。
长期接触Cr(Ⅵ) 元素会导致皮肤癌、喉癌、肺癌等病症。
二、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去除铬污染物。
例如,将污染土壤掩盖在防渗膜下,并进行各种生态修复处理;采用光热灭菌、超声波、离子交换、电离子等技术去除铬对土壤的污染。
(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学的手段来修复铬污染土壤,使其得到恢复。
生物技术修复技术分成两种类型:(a)增强土壤本身净化的能力。
例如,细菌用户较强的还原性能使Cr(Ⅵ)还原成为Cr(Ⅲ),达到修复的效果。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在含铬高达 1000mg/kg 的参芪土壤中设置 Sporobolus 有效地吸收了铬。
(b)添加生物修复剂:例如添加菌剂,减少铬对土壤的破坏,这能够显著提高铬污染土壤的生长状况,增加植物对铬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工作。
(3)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把含有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植物性物质和人造物质速溶于水,将水从高压喷洒到污染的土壤表面。
可用硫氽树脂交换去除土壤中的铬。
采用化学氧化使Cr (Ⅵ)转化为 Cr(Ⅲ)。
(4)物理-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该技术包括物理法和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去除Cr(Ⅵ)污染物。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多种方法,并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还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垃圾处理等,将重金属元素引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其自然背景值,进而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具有生物毒性和环境持久性,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且能在食物链中累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堆放、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大气沉降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各种健康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复杂,不易被察觉,往往在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治理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的修复工作。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研究内容包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风险评估、修复技术研发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这些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然而,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的修复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完善。
Cr污染土壤原位固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金属原位修复的研究开始于 2 世纪 5 0 0年代 , 人
们最 早用 吸附剂 固定 水体 中的重金 属 。原位 固定 化修 复作 为一 种修 复技 术 、 因其 成本 低廉 、 于实 易
施、 近年 来 发 展 较快 , 于重 金 属 污 染 土壤 、 别 对 特 是对 于轻 中度 污染 、 失为 一种 适 宜 的方 法 L 。 不 3 。J
文章编号 : 0 1 7—18 ( 00 0 —0 7 0 0 3 5 2 1 ) 2 0 3— 4
C 污染 土壤 原 位 固定 化 修 复技 术研 究 进 展 r
可 欣 张 毓 李延吉 王 琦 李润 东
10 3 116) ( 阳航空工业学院清洁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 沈 辽宁 沈阳
摘
基金项 目: 宁省 自然科学基 金 (0 7 04) 辽 宁省创新 团队项 辽 2021 ;
目( 0 8 11 ; 育 部 优 秀 人 才项 目( E 20 T 5 ) 教 NC T一 0 7— 0 6 ) 5 4
d l 采用了硅土作为粘合剂 , aI 对铬污染土壤进行 固定化修复 , 结果土壤 淋滤液 中六价铬的浓度从 试验前 的大 于 3m / 0 gL降低 到 5 gL以下。邵 m/
和 时 间上能更 好 的满 足重 金属 污染 土壤 土壤 修复 的要 求而 得到 了广 泛 的关 注 。
铬污 染土 壤 的 固定 化修 复方 法可 具体 分为 物 理 固定化 修复 、 化学 固定 化修 复 、 微生 物 固定化 修 复等 方法 , 每种 方法 都包 括异 位 和原位 两种 方式 。
要: 土壤原位 固定修 复是 通过添加不同外源物质固定土壤 中重金 属元素 , 到降低重金属 迁 达
移能力 和生物有 效性 的一种有效 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由于该 技术具有 操作方便 、 效果 快速 , 处 理成本低廉 等优 点 , 使得其在土壤 污染 防治过 程 中具 有不 可替代 的作用 。本 文较 为系统 的综述 了铬土壤 的原位 固定 化修复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 , 分析 了固定 化修复技 术 的局 限性 , 提
土壤重金属铬污染分析及修复技术论文
土壤重金属铬污染分析及修复技术【摘要】随着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不仅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就土壤受到重金属铬污染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修复土壤重金属铬污染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土壤;铬污染;来源;修复技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日益严重,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铅、铜、铬、砷、镍、铁、锰、锌等,本文将以重金属铬污染为例来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修复技术。
1.土壤中重金属铬的来源铬和铬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化工、冶金、制革、电镀等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业部门分布点多而广,每天排出大量含铬废水和废气,因此污染环境的铬主要来自于含铬金属工业部门排放的“三废”,其中,大气和水是污染土壤的媒介,大气污染物通过降水、沉降、溶解进人土壤,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排污、灌溉及地下水污染土壤。
土壤中重金属铬的污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1大气中重金属格的沉降从工业区吹来的大气中含铬颗粒的沉降或被含铬污染物被雨水冲刷到土壤中是土壤中铬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2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的使用由于传统无机磷肥的使用,进而导致土壤重金属cd、cu、cr、zn、ni的污染。
此外,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我国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肥料中cr、pb、as元素的含量较高,而土壤的环境容量(cr、as)又较低,因而使用这些废料可能会引起土壤中cr、as的较快积累,引起土壤中重金属铬的污染。
1.3污水灌溉河水和灌溉用水中铬的沉淀被土壤吸附是土壤中铬的来源之一,含铬灌溉用水中的铬只有0.28%~15%为作为吸收,而85%~95%累积在土壤中,并肌肤全部集中于表土中。
1.4其他来源污泥及城市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着市政污泥进人农田,使得农田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在不断提高;此外,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都有可能被溶出,形成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随着废水的排放或降雨而使其带人到水环境(如河流等)中或直接进人土壤,这些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铬污染现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
铬污染现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其中铬污染是一种特别严重的污染现象。
铬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常见的矿物、土壤和岩石在自然环境中存在。
铬的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对铬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了全球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铬污染现状铬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活动,其中包括金属制造、皮革加工、木材保护、氧化铝生产和电镀等工业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
铬污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还直接威胁了人类健康。
铬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因其形态而异,主要分为三种形态:铬(VI)、铬(III)和有机铬。
铬(VI)是工业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最有毒的形式。
铬(VI)污染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造成的,如涂料、氧化铬和电镀等;另一类是天然铬矿床,随着矿物的开采而被释放到环境中。
铬(VI)污染对土壤和水源的影响尤为严重,可能会导致人类和动物的慢性中毒以及重症疾病,包括肺癌、呼吸道感染、肝脏受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等。
铬(III)是一种中等毒性的物质,相对于铬(VI)更容易沉积在土壤中。
铬(III)主要存在于铬(VI)的还原产物中,也可以是人类和动物代谢铬元素的产物。
铬(III)的作用机理与铬(VI)类似,但毒性要低得多。
有机铬是由铬与有机物质结合而形成的,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远远没有两种无机铬形态那么严重。
当然,它们也可能导致医学上的问题,如慢性气道疾病和肺癌。
二、铬污染治理策略研究对铬污染的治理办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1、生物调控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植物或有机物浸渍等方式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可以高效地降解或减少污染物的浓度。
对于污染物,生物技术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和易于操作等特点。
微生物能够降解和还原铬离子,将其还原为无毒的铬(III)离子。
植物吸收铬(VI)并将其减析为无毒铬(III)离子,这种技术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完整的处理。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和生物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修复方法来减轻其影响。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和存活。
研究表明,一些木本植物如柳树、杨树、榆树等对铅、镉、铬等重金属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这些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重金属离子,将其富集在根部并转移到地上部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包括吸收和富集、化学还原、酸碱调节等。
木本植物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
植物的根系还能通过分泌有机物质来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还原,从而降低其毒性。
木本植物的根系还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促进重金属的转化和迁移。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考虑到植物的选择、种植技术、土壤条件等因素。
合理选择木本植物种类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一些快速生长且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植物如柳树和杨树被广泛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种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等,可以提高木本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条件。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也对木本植物修复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通过吸收、富集和转运重金属离子、化学还原、酸碱调节等机制,木本植物能够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木本植物修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修复时间较长、修复效果受土壤环境的限制等。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提高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在当今社会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难以忽视的问题。
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愈加严重的态势。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运用生物修复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将从生物修复技术的定义、应用价值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等方面阐述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一、生物修复技术的定义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在降解、转化、吸附或彻底去除污染物的过程中,达到修复或修补被污染的环境的一种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
它通过生物体代谢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来有效降解污染物,与传统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更加环保,损伤普遍较小且极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凸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节约成本生物修复技术比起传统的土壤治理技术,如化学法和物理法,不需要大量耗费人力和财力,且操作方便,仅需要少量植物和微生物动物等,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
2.可持续性生物修复技术将治理过程展现为自然、可持续的过程。
通过不断植入植物代谢,在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达到持续降解和修复土壤的目的。
3.保护人体传统的污染物修复技术,大多会经过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会扰动土壤的自然状态。
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是通过利用植物代谢作用获得自然修复的效果,从而可大大减少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4.多功能性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物治理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优异的表现,可以对多种有机和无机物污染物进行降解。
同时,在污染治理中还具有资源化利用价值,例如某些金属离子可以经腐殖质对其进行吸附而被开拓出新的应用形态。
三、现有技术局限性当前,生物修复技术的具体实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对重金属污染物的适用范围受限生物修复技术的具体实现针对的重金属种类存在限制,一些重金属污染物如铬、锌等,根据不同污染地点和气候条件,生物修复技术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大气环境中铬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大气环境中铬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多,大气环境中的铬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铬是一种有害物质,可以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研究大气环境中铬污染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首先,大气环境中铬污染会直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铬污染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使土壤变得更加酸性。
酸性土壤会降低土壤肥力,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进而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分解。
同时,铬污染还会导致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加剧土壤污染程度。
这些变化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了负面影响,限制了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其次,大气环境中的铬污染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危害。
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毒性。
高浓度的铬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合成和光合速率,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此外,铬离子可以进入植物细胞内,干扰细胞内多种生物化学过程,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
这些影响不仅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限,还会引起植物体内的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
因此,大气环境中铬污染对植物的影响不可忽视。
此外,大气环境中铬污染还会对植物-土壤系统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而植物的生长状态和代谢活动也会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铬污染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根系分泌物、生物量和残株对土壤的养分供应和结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因此,铬污染对植物-土壤系统互动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研究铬污染对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不仅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土壤与植物的耦合关系,还能为治理铬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大气环境中铬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首先,通过加强大气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减少铬污染源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铬污染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
其次,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将铬污染物从土壤中迁移至植物体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我国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五、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修复周期长、成本较高以及对复杂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不稳定等。因此,未来 研究应以下方向:
1、强化对关键修复过程的机理研究:深入探讨污染物降解、植物吸收和微 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等关键过程的机理,为优化生物修复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石油污染土 壤的修复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 进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国石油污染土壤的分布、成因及现状;通过实验研 究,探究不同修复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修复效果。
成果与不足
经过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本次演示得出以下结论:各种修复技 术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物理修复虽然见 效快,但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化学修复虽然能够迅速降低土壤中的石油含 量,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修复虽然环保、节能、成本低,但修复时间较长, 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 成本、减少二次污染以及优化生物修复等。
3、复合污染:由于多种重金属在环境中可以相互转化和迁移,使得土壤中 的重金属污染常常呈现出复合污染的特点。这不仅增加了治理的难度,也使得生 态环境的修复更为复杂。
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收、转化、降低 或消除污染的技术。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结论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演示 通过对现有修复技术的分析,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展望 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单一修复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组合应 用多种修复技术、研发新型高效环保的修复剂和添加剂、改良微生物和植物品种 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铬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
生物 量碳 的呼吸 量 碳 和总有 机碳 的比值 j 。
重 金属 污染 能 引起 微 生 物 生 物量 的下 降 , 土 而 壤 呼吸量 的增 加则被 认 为是微 生物 对逆 境 的一种 反
生存 的 主要 资 源 之一 , 是 物 质 生 物地 球 化 学 循 环 也 的储存 库 , 对环 境 变 化 具有 高 度 敏 感 性 … 。 随着 工
物 熵 均 呈 显 著 负相 关 , 与代 谢 熵 呈 显 著 正 相 关 。 而
关键词 : 重金 属 污 染 ; 活 性 ; 生 物 熵 ; 酶 微 土壤 微 生物 生物 量 ; 代谢 熵
中 图分 类 号 :5 X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Re e r h o n u n e o l to n I d x s a c n I f e c fCrPol in o n e l u
we e C h c h b t d t e s i u e s n aa a ea t i e o d f r n x e t h fe tv rc n e t a o i v o r l t n r r w i h i i ie o l r a e a d c tl s c i t st i e e t tn .T ee f ci e C o tn s ap st e c re ai n h v i f e h i o
第 3 第 8期 7卷 21 0 2年 8月
环 境 科 学 与 管 理
ENVI R0NM ENTAL SCI ENCE AND ANAGEM ENT M
V0. 7 1 3 No 8 . Au .2 2 g 01
文章编 号 :6 4— 1 9 2 1 )8— 0 1一 3 17 63 (02 O 00 O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探析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探析摘要:本文阐述了铬污染土壤的来源及危害,对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行说明,做出铬污染土壤修复展望,希望对我国土壤保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探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离不开工业的推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注意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部分城镇企业出现搬迁的情况,导致工业废弃厂数量激增,大量有害物质遗留在工厂,造成当地土壤出现污染。
有毒物质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工业废弃物中铬污染会导致土壤污染,生物、化学、物理方面都会对土壤造成铬污染。
铬被广泛运用到冶金、电镀、印染等多种行业,在实际生产中会造成大量的废气、废水污染,在设计中根据环境状况涉及多项修复技术。
铬金属会导致金属污染,在一定程度会致使土壤毒性,因此需要进行铬污染土壤治理。
一、铬污染土壤的来源及危害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铬是土壤污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业废弃土壤中含有大量铬元素,铬污染主要依据铬在土壤中的含量,依据冶金、电镀等行业的要求,涉及到土壤各项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的情况,结合土壤的污染状况和土壤重金属铬材料的要求,减少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现代农业社会的发展,铬元素被普遍应用在工业行业,铬污染超标会造成当地铬污染,铬元素在土壤中因水分、金属、土壤颗粒的情况,会造成元素在土壤中进行移动。
铬元素具有毒性、致癌性、可溶性及腐蚀性,在生产制造中,依据铬污染土壤治理的状况,实行植物农产品的生产,导致铬元素在人体内毒素会进行堆积。
二、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铬元素修复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将铬元素进行去除和浓度的降低,将铬元素逐步降低到土壤背景值,一种是根据铬元素的存在状况,将有毒的六价铬转变为三价,这样可以减少铬元素在土壤中的流动。
1、土壤修复中运用淋洗方法,可以减少或去除铬元素。
淋洗剂普遍运用清水或其他试剂作为材料,利用微生物的方法促进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实现活性剂与铬元素的相互结合,减少二次污染。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_王婷
3 土壤中铬污染的修复治理技术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过程不易被发现, 但污染后果却相当严重, 加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可逆性,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没有找到较为 理想的治理方法;怎样在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探索出重金 属污染治理的可靠途径是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同时,治理铬污染 土壤,也是需要不断探索,综合治理的长期过程。
【关键词】土壤;铬污染;治理技术
1 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现状
铬在地壳分布广泛,平均含量为 0.01%左右。 铬及其化合物广泛 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是冶金、电镀、制革、油漆、颜料、印染、制 药、照相制版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 。 近年来 ,伴随这些铬工业的不断 发展,含铬废水非达标排放,铬渣处理不到位不及时,对土壤和地下水 污染加重,给农业、动物以及人类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20 世纪 70 年 代,由于铬渣处理不当,日本东京爆发了铬公害事件;在我国,铬渣处 理不当也带来很大的影响,锦州、天津等铬工业地区,铬渣堆积如山, 废铬矿渣长期得不到处理,工业区附近的土壤被铬严重污染,该区域 的树木、植物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均 受 到 影 响[3];同 时 ,北 京 、上 海 、河 南 等地的土壤铬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其危害已经扩大到粮食作物[2]。 土 壤中的铬可以由植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 造成潜在危 害。
评估格拉斯哥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野外试验
( 用硫 酸亚铁 作Cr 还 原剂 已用于水处理工 业 ’。大约从 B块地深 1 挖 出 7 m 2 ) ¨ 。 m . 7
土壤堆积成土堆 ,总共 10 g 酸亚铁及 60升水 分几次用 桶加 到土堆 中,每加 一次 均用 0k 硫 0 铲斗彻底混匀。最后 返回 B块地 的空穴 。
& M cn ( h e s,9 84 7 4 3 i t s ( d ) 9 ,5  ̄ 6 ) 1
摘 要
对格拉斯哥 东南几个c r 污染小 区一批治理技术依据 实验 室和 野外试 验作 了评估 。我 们拥有异地还原 和稳定技术 ,其c ¨ r 还原率达到 8 %,潜 在 的可浸 出c ¨ 6 r 能够 降到 T L C P 试验规定 限 5 / 以下。类似 lC 6 mg L  ̄ r 下降亦在 实验室规模用 还原法 和固化法得到 。微 生 物 将c 叶 r转变为c r 的治理技术 只在 ( 土壤 )深部完成。为 了 进微 生物厌 氧条件 下还原c “ 促 r
(在厌氧条件 下硫酸盐还原菌活力受到激活,将加入 的硫酸盐转变为硫化氢 。然 3 ) 后硫化氢同c r反应,将其转变为三价的氢氧化铬。此试验从 c块地深 1 m挖 出9 m 土 . 8 壤堆积成土堆 。约 5 k 糖蜜 ( 0g 其中已部分发酵的约 8 g同 lk 尿在 6天前即接种于少 k Og
铬 渣出 自 13~97年格拉斯哥西 南几家化工厂 ,曾填埋 在该 市几个小 区。格拉斯哥 80 16 市议会 已确 认有 l 个 小 区 ( 5 深达 1m )有高浓度Cr ( 1。 由这些小 区收集 的样 品中 0 ¨ 图 )
有一半 浓度超 过 2 mg g 5 / ,根据 最近污染 区恢复部 际委 员会 的指示 ,此值是 阈值 ,超过 此 k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
氧化还原法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铬等污染物氧化或还原成 低毒或无毒物质,降低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
沉淀法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沉淀剂,使铬等污染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 从而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和生物有效性。
酸碱调节法
通过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铬等污染物转化为更稳定的状态,降低 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
利用某些植物的吸收和积累铬等污染物的能力,通过植物提取、植物挥发和植 物固定等技术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降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
微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铬等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能力,通过微生物的吸附、转化和 降解等过程,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降低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危 害。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铬污染土壤概述 •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 铬污染土壤修复的未来展望
01
铬污染土壤概述
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铬是一种银白色的坚硬金属,具有高熔点和抗 腐蚀性。
在土壤中,铬通常以二价、三价和六价的形式 存在,其中六价铬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迁移性。
铬的溶解度较低,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弱, 但六价铬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三价铬, 进而增加其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和迁移性。
铬污染土壤的来源
工业排放
铬矿开采、冶炼、电镀、制革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 铬废水和废渣,这些废水和废渣 中的铬会随着雨水渗透或废弃物
堆放而进入土壤。
农业活动
过量使用含铬的化肥和农药,以 及污水灌溉等农业活动也可能导
04
铬污染土壤修复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及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及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技术研究进展一、内容综述生物炭是一种富含碳素的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制备的固态物质。
具有良好的多孔性、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BNZVI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活性和还原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六价铬的浓度。
将BNZVI负载到生物炭上,可以提高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从而更有效地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
影响BNZVI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生物炭的种类、含量、预处理方式以及Cr(VI)的浓度和毒性等。
生物炭的种类和含量对BNZVI的还原能力有显著影响;预处理方式可改变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提高其吸附和还原性能;Cr(VI)的浓度和毒性会影响BNZVI的还原效率,高浓度和毒性的Cr(VI)会降低BNZVI的还原能力。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过程中,微生物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些具有Cr(VI)还原能力的微生物,如Stenotrophomonas、Dechloromonas等,在BNZVI的诱导下可以降低土壤中Cr(VI)的浓度。
一些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含有BNZVI的生物炭,释放出具有还原能力的纳米零价铁,从而提高修复效果。
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可进一步提高BNZVI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效果。
通过实验室搭建的小型模型和实际场地试验,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效果。
修复后的土壤中六价铬浓度降至国家排放标准以下,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
目前关于BNZVI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技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BNZVI的制备条件和工艺参数,深入挖掘其修复机理,以及开展实际场地应用研究等。
1. 重金属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问题背景和严重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植物对铬污染的适应与修复机制研究
植物对铬污染的适应与修复机制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而铬是一种十分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不良影响。
而对于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植物修复的方法正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生态修复技术。
本文将围绕着植物对铬污染的适应与修复机制,进行探讨。
一、植物对铬污染的适应机制1.植物的铬吸收和积累机制植物对铬污染的适应机制主要是通过吸收矿质营养物质,来降低铬在土壤和水中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一些植物种类对铬有着相对较强的吸收能力,有些植物根部可以吸收大量的铬,而有些则是通过叶片吸收。
另外,在土壤中添加一些有机物质,可以促进植物对铬的吸收和积累。
2.植物对铬的净化机制铬的净化主要是指植物通过化学反应和代谢作用,将铬离子转化为元素态,从而减少铬的污染。
实验表明,植物通过根际微生物代谢铬离子,将其还原成镉离子或者三价铬离子,这些离子不具有像六价铬离子那样的毒性,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净化铬污染。
3.植物防御机制植物对铬污染的适应机制还包括了一些防御性的作用,在铬污染的环境中,植物可能会产生一些物质来对抗铬的影响。
例如,经过长期的适应过程后,植物可以产生一些抗氧化剂,用来抵御铬引起的氧化应激;同时,植物可能还会通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来适应高铬环境的生长。
二、植物修复铬污染的机制1.植物生理机制植物修复铬污染的机制主要涉及植物的根系和生理特性。
一方面,植物的根系能够吸附和激活土壤中的铬,从而降低铬的浓度;另一方面,植物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生理特征,将铬转化为更安全的形态。
比如,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六价铬并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再由植物分泌出酸性物质,使三价铬沉淀在根系周围形成“铬结皮”,从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2.植物生态机制植物修复铬污染的机制还包括植物的生态特性和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与具有还原性能的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通过微生物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再由植物吸收和积累。
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作用,改变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的毒性、迁移性、可溶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本文将重点讨论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上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一、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分类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的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或吸附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根据生物修复技术所使用的生物体种类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多种类型。
1.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的化学键,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生物降解技术通常适用于有机物类污染物的修复,如石油类、芳香烃类和氯代烃类等。
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类、重金属类和放射性核素等多种类型的土壤污染物的治理。
下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物,介绍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
1. 有机物类污染物有机物类污染物是指土壤中含有的石油类、芳香烃类、氯代烃类等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生物降解技术是目前治理有机物类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筛选适合的细菌、真菌或酵母等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类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也可以利用植物吸收和富集有机物类污染物,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2. 重金属类污染物重金属类污染物是指土壤中含有的铅、镉、汞、铬、镍等重金属元素。
这些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且容易积累到食物链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多硫化钙修复Cr(Ⅵ)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研究进展
多硫化钙修复Cr(Ⅵ)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研究进展1. 引言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中。
它的无机形态主要有Cr(Ⅲ)和Cr (Ⅵ)。
Cr(Ⅲ)是一种对生物相对较为无害的形态,而Cr(Ⅵ)则具有高度的毒性和致癌性。
由于Cr(Ⅵ)的污染已成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严重问题,因此寻找高效、经济并且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
2. 多硫化钙的性质多硫化钙是一种无机硫化物,化学式为CaS。
它具有良好的可溶解性和稳定性,并且具有吸附、沉淀和还原等多种与重金属元素相互作用的能力。
多硫化钙还可利用自身所含的硫化物离子与Cr(Ⅵ)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其还原为相对无毒的Cr(Ⅲ)形态。
3. Cr(Ⅵ)的污染特点Cr(Ⅵ)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和毒性,容易造成环境和健康风险。
它的迁移主要受土壤粒子、溶液pH值、溶液中其他离子和有机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4. 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机制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机制主要涉及吸附、沉淀和还原等过程。
多硫化钙的大量添加可以增加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硫化物浓度,从而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
多硫化钙中的硫化物离子可以与Cr(Ⅵ)形成CrS沉淀,从而有效地去除和控制污染源。
5. 影响因素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多硫化钙用量、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等因素。
土壤和地下水中其他离子和有机物质的存在也会对修复效果产生影响。
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目前,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多硫化钙的合成方法和修复机制的深入研究等。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多硫化钙修复Cr(Ⅵ)的优化条件和机制,以提高修复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六价铬污染土壤还原处理后再氧化因素研究
六价铬污染土壤还原处理后再氧化因素研究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在土壤中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严重威胁。
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还原处理后再氧化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六价铬污染土壤还原处理六价铬在土壤中主要以Cr(VI)的形式存在,而Cr(VI)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化合物,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环境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针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还原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还原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和生物还原两种。
化学还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还原剂将Cr(VI)还原为Cr(III),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需要大量的还原剂,并且产生的废水需要进一步处理,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
生物还原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Cr(VI)还原为Cr(III),这种方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目前研究表明,一些细菌和真菌具有还原Cr(VI)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进行生物还原处理。
在进行了还原处理之后,土壤中的六价铬已经转化为了Cr(III),但是在氧化环境中,Cr(III)仍然可能被再氧化为Cr(VI),重新形成污染。
对还原处理后土壤中Cr(III)再氧化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氧化剂的作用在土壤中,氧化剂是导致Cr(III)再氧化为Cr(VI)的主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氧气、臭氧、过氧化氢等。
研究不同氧化剂在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控制Cr(III)再氧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微生物活动对再氧化的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对Cr(III)的再氧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细菌和真菌在缺氧或微氧环境下会促进Cr(III)的再氧化,而在好氧环境下则可能抑制Cr(III)的再氧化。
研究微生物活动对土壤中Cr(III)再氧化的影响,可以为控制再氧化提供重要依据。
3. 土壤pH值的影响土壤pH值对Cr(III)的再氧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土壤呈酸性时Cr(III)较不容易被再氧化,而在碱性条件下,Cr(III)再氧化的可能性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铬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姓名:王佩学号:2009361 专业:环境科学摘要介绍了铬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指出的是生物修复技术无二次污染,是一种支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修复技术,并以其高效、经济、清洁、美观等优势解决了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问题,占领了世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市场。
关键词:铬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金属1.引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存环境的冲击越来越严重。
铬及其化合物是冶金、金属加工电镀、制革、油漆、颜料等行业常用的基本原料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铬废气、废水和废渣,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
在自然状态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是不能被降解和消除的,而只能通过不同的形态转化,降低其毒性。
对于铬污染土壤,铬的存在形态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在土壤中常以难溶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溶液中的三价铬浓度很小,活动性差,一般危害较轻;六价铬溶解度大,活性较强,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作用,对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毒性比三价铬大得多,根据铬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将土壤中溶解度大的六价铬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转化为难以溶解的三价铬,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使土壤中铬的活性及毒性降低,达到污染土壤清洁与修复的目的[2]。
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也称生物恢复或生物治理,是另一种重要的环境修复技术。
近几年来,生物修复在相关专业刊物上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已经成为了流行名词。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在环境中对污染物质的降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即加速去除环境污染物的过程。
一般是针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而言,如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生物修复、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等。
生物修复既可以是一个受控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去除或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有多种方法,如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和生物的方法。
从一些主要的方法比较可知,生物方法是最好的,是最根本的和可以循环使用、永久受益的方法。
比较而言,生物修复技术有许多方面的优点,污染物被完全从环境中去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修复技术资金需要量小;不产生二次污染;原位修复可使污染物在原地被清除,操作简便。
生物修复技术虽然发展过程不是很长,但是形成了很多种各具特色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即原位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和异位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原位生物修复是将污染物质在其所在位置进行处理,无需将被污染的介质进行转移,如地下水和土壤等。
这样就使得处理工程简化了很多,费用也相应降低。
异位生物修复是要将被污染物污染的介质进行转运,如将污染土壤挖出,然后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又将回填到原处。
这种方法增加了对被污染介质的采掘与运送工程和费用。
比较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的两种方法,又可以发现原位生物修复的修复过程较难控制,因为被污染的介质在原位上,很难辅以人工措施。
而异位生物修复由于将被污染介质掘取出来,所以修复过程是可以进行控制的.治理效率更高。
原位生物修复对铬污染的治理与修复主要还是依靠原有被污染环境,应用植物和微生物来治理铬污染。
现在铬污染的治理主要集中于微生物方面,即利用原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向污染环境补充经过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通过生物还原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从而修复被污染土壤。
铬污染的生物修复目前的研究还仅限于把水溶液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对于植物修复,目前还没有找到可大量摄取铬的超累积植物,对铬在植物体内迁移机制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持。
目前从活性污泥、污泥消化池以及土壤中都分离出了对六价铬有耐受性质和还原能力的细菌。
从已有的关于生物修复的研究报道可以推断,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铬污染土壤是一条值得研究的方法。
相比于化学还原和化学清洗生物修复的优势在于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原地处理,操作简单。
菌种的选育、生物还原作用的机理、过程的模拟和优化等是提高铬污染十壤生物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3]。
3.铬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最新技术3.1微生物修复技术3.1.1常文越、陈晓东等[4]通过铬(Ⅵ)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土著微生物对六价铬污染土壤的还原实验结果,对还原前后土壤中有效铬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还原后土壤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暴露,检测了土样中六价铬浸出毒性,结果表明,经过土著微生物还原后的土壤中,水溶性态铬与可交换态铬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而且土壤浸出液中的六价铬也在不断地降低,说明微生物对六价铬的还原不仅能显著降低其毒性,而且还原产物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1.2龚汉雨程国军[5]从湖北省大冶市某矿区土壤中分离到 1 株可以在含 7 mmol L 铬(Cr6+) Cr 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菌株命名为 MD08 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以及 16S rDNA 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MD08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椭圆形中央有1个大的芽孢利用葡萄糖产气产酸,甲基红试验显示为阴性通过对该菌株的 16S rDNA 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芽孢杆菌的同源性达到 99%该菌株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 MD08,对多种重金属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性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和研究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3.1.3傅珊,张海江[6]通过现场采集土样及室内培养测定,对铬矿渣堆放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微生物的数量分布随污染程度的降低而上升,距离中心污染区越远,微生物 CFU的数量就越多;地下样品的CFU数量明显低于表土CFU 数量,显示铬污染向地下迁移的趋势。
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到的抗铬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霉菌。
细菌多为革兰氏阳性菌,且以芽孢菌为主。
其中有4株细菌抗总铬能力可达1 000 mg·g-1,并显示出一定的降铬趋势,在 100 mg·L-1实验条件下,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低于无菌空白对照 50%以上。
3.1.4刘文静 ,赵东风[7]以从铬矿渣堆放区土壤分离到的土著微生物为试验菌群,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检测 Cr(Ⅵ)浓度变化,筛选出 4株对Cr(Ⅵ)的清除率大于 50%的土著菌株,并设定为联合修复的微生物元素,与玉米幼苗作组合,对 Cr进行微生物-植物联合清除试验。
结果表明,在 Cr浓度为 100mg·L 的条件下,具有明显的降低培养液中Cr(Ⅵ)浓度的效果,实验条件下的清除率可达 70%;在Cr浓度为 100mg·L 的条件下,土著微生物的存在,还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种子萌发率,提高幅度高出对照 10%以上。
3.1.5姜华,魏晓晴等[8]采用微生物学法,通过生物耐受性诱导驯化,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了能抗重金属镉、铬、砷、汞和铅的4株霉菌,鉴定为变幻青霉、桔黑青霉、和链格孢霉.六价铬离子对菌株的MIC值分别为0.3 g/L、0.3 g/L、0.4 g/L、0.2g/L.由此证明淡紫拟青霉对铬有较强的耐性。
3.2植物修复技术3.2.1朱丹婷,李铭红[9]探讨互花米草群落对重金属元素的循环和富集特征。
利用样方法采集温州典型滩涂湿地的土壤和互花米草样品,结合互花米草生物量,研究 Pb、Cr、Cu、Zn在土壤库-互花米草植物体系的循环、富集和转运规律。
互花米草群落地上部分、根系和总生物量均随季节呈单峰型。
从春季到冬季,植物体内 Pb、Cr含量呈上升趋势,Zn、Cu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4种金属元素在互花米草中的循环特征为,吸收系数: Zn>Cu>Pb>Cr;利用系数:Cr>Cu>Pb>Zn;循环系数: Zn>Pb>Cu>Cr。
互花米草不同部位对 4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小均为根系>茎叶,转运系数为Pb(0.778) >Cu(0.665)>Cr(0.600)>Zn(0.370)。
从而得出互生花可看作是铬的超富集植物。
3.2.2张学洪, 罗亚平[10]对桂北某电镀厂排污口下游河道中的淤泥和附近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距排污口一定距离的淤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少; 测定了 8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量, 发现蒲公英 (Taraxacum)、双穗雀稗 (Paspalum distichum ) 对 4种金属 (Cu,Ni, Zn, Cr) 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其中双穗雀稗被认为是一种新发现的铬超富集植物, 其叶中Cr含量高达2 97717 mg/kg, 平均为 171 819 mg/kg, 叶中铬 /根茎中铬含量平均达 7185.3.2.3卢立晃 ,余建明等 [11]为选择超积累重金属和对气候具有耐性的植物 ,以达到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采用田间种植 ,比较了超积累重金属植物大叶红苋菜(298)与野苋菜、向日葵、玉米等 4种植物修复铬污染。
根茎叶经晒干灼烧 ,回收铬处理,而实现无二次污染修复土壤。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的根茎叶对皮革工业铬污染具有较强的吸收和积累能力 ,野苋菜的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是向日葵的 115倍、玉米的112倍、大叶红苋菜 (298)的 1105倍。
对于地下部生物量而言 ,4种植物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野苋菜 >大叶红苋菜 (298) >玉米 >向日葵。
4种植物的根茎叶对铬累积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野苋菜 >大叶红苋菜 (298) >向日葵 >玉米。
野苋菜能吸收富集铬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铬重金属的特性 ,基于其具有生物量较大、生长速度快、耐高温、耐干旱的特点,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2.4张学洪,罗亚平[12]通过对广西某电镀厂附近的植物和土壤的野外调查,发现了湿生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 。
结果表明,多年生禾本科李氏禾对铬具有明显的超积累特性 ,叶片内平均铬含量达178619mg/kg,变化范围为108412~297717mg/kg;叶片内铬含量与根部土壤中铬含量之比最高达56183 ,叶片内铬含量与根茎中铬含量之比最高达11159 ,叶片内铬含量与水中铬含量之比最高达517186。
李氏禾不仅对铬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而且具有生长快、地理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李氏禾的发现将为植物的铬超积累机理与铬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提供新的重要物种。
3.2.5田雨婷,吕金印等 [13]采用含不同浓度 K 2 CrO 4 (对照) ,0.4,0.8 和1.2 mmol/L)的 Hoagland 营养液处理黑麦幼苗,测定Cr 在黑麦体内的亚细胞分布、Cr 的化学形态及其不同部位的积累。
黑麦幼苗地上部和根部Cr 含量随Cr 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并且根部的 Cr 含量均明显大于地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