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下《呼兰河传》wor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呼兰河传》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呼兰河传》教案

呼兰河传学习目标:1、品尝作品对于童年生活的描绘,领会小孩天真绚丽的个性。

2、频频朗读有关片段,学惯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3、在怀疑中领会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神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重难点剖析:教课要点:1、学惯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2、领会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神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课难点:领会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的神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讲堂学习:一、创建情形导入:1 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想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喊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有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相反,今日老师就率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觉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绚丽。

倾听歌曲和老师的叙述,进入课本。

2 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认识她的崎岖经历,做到知人论文。

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需的记录。

二、迅速阅读,整体感知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文章回想了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2、作者是用如何的感情去回想和描绘这些人和物的?3、读完文章唤起了你哪些联想?学生带着问题迅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虑三、频频朗读,学惯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入:大家都还没有忘掉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吧!作者把它描述得这样令人神往,可好多人到了真实的百草园却很绝望,感觉事实上百草园没有那么诱人,是鲁迅语言艺术运用得好,相同的,平时的大花园在萧红笔下的也充满活力与活力,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片段频频朗读,领会作者语言艺术的独到之处。

在老师指引下频频朗读有关片段,推测语言特点。

例:第 27、28 节,1、文字充满对自由的神往。

2、文字充满生命的活力。

3、文字里有小孩对生命的敬畏4、文字里充满着诗意。

教师小结:本文语言清爽开朗,充满灵气,很好地表现了天真绚丽的童趣。

课后学习:模拟作者的语言特点,描述一下你儿时生活过的园子或到过的菜地,来表现你的童趣。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呼兰河传》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呼兰河传》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呼兰河传》教案苏教版教学时间课题课型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过程和方法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生机盎然的花园中的天伦之乐;情感态度价值观3.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细节品味,理解文章具体描写“我”在后园玩耍的细节,体会文中生机盎然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二次备课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学2. 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自主阅读。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①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③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④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诱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学习,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

②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出示幻灯片】批注要点:(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带着笔读书,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

此外,带着目标学习,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批注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能动笔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4.小组合作。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

【要求各组用书面的形式对这四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

这就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 12《呼兰河传》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2《呼兰河传》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呼兰河传》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及祖父的形象。

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贴切鲜活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2、难点: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在中国北方著名的河流松花江北岸,有一条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名叫呼兰河,却因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写下了一部以这条河流命名的作品,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标。

这位作家就是萧红,这部作品就是《呼兰河传》。

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呼兰河传(节选)》,品读发生在呼兰河畔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文章,请同学们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幻灯片展示:试着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板书:我、祖父、园子。

)2.你能否用一个词来修饰这种生活?生答预设:(充满生机、自由、快乐、幸福)3.你认为在这些词语中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生答预设:(自由)(板书:自由。

)4.这是个自由的园子,细读全文。

你能从文中哪些描写园子的语句中读出自由?①一边读,一边可对文中的一些体现自由的句子圈点勾画,在文字旁做批注。

生答预设:【第28小节】我选择的是第28段。

我觉得这一段最能表现一种不受约束的自由。

②这些语句是如何来体现自由的?生答预设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写了倭瓜、黄瓜、玉米、蝴蝶愿意怎样就怎样,没有一点约束,自由自在的。

生答预设2:要……就……,愿意……就……,连续用了相同的句式,这段里面一共出现了十一个“就”,不显得重复啰唆吗?如果我们平时写文章,可能就会用省略号来代替了。

(11个“就”连在一起,构成排比句式,读来语气轻松,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园中一切都在自由生长的状态。

)生答预设3:我觉得这正是孩子眼中最真实的一切,作者是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讲述着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将万物最原始的状态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间传达出的自由。

苏教版语文九下呼兰河传word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下呼兰河传word教学设计

呼兰河传[教学目标]一、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述,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述,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当人们转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熟悉老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

体会这种情感。

教学时刻: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咱们学过哪些回忆童年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时记趣》)这些作品中对童年的描述都是欢喜的,天真的,充满孩子气的。

二.学习目标一、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述,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三.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

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

黑龙江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诞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期喜爱绘画和文学,因招架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

1934年与萧军一路离开哈尔滨。

同年从青岛到上海。

在鲁迅的关切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

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

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

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

抗日战争时期,她前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

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前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呼兰河传》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呼兰河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呼兰河传》,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萧红及其文学地位,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对家乡、亲人的热爱与怀念,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2. 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2. 欣赏作品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呼兰河传》。

2. 相关资料:关于萧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与《呼兰河传》相关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萧红。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标记出自己觉得有趣或优美的段落。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自主学习中的收获,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探讨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重点分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中家乡、亲人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家乡、亲情题材的小说,如《平凡的世界》、《草房子》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亲情和家乡的主题。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呼兰河传》改编的电影,比较文字和影像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中的表现,评价其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思考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读后感中的表达能力,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把握。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协作效果。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1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十二课《呼兰河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呼兰河传》是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文,是萧红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节选的文字是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飞蝶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目标:(1)积累、正音“狗尾巴草”、“倭瓜”“谎花”“蚌壳”、“蚂蚱”等词。

(2)感悟作品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

能力目标:(1)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情感目标:(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

体会这种感情。

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仔细品味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童年生活。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导学案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通用8篇)

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通用8篇)

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通用8篇)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感受作者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3、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

学情分析: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九年级学生从整体来说,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强的。

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创造力强,敢于质疑。

而《呼兰河传》(节选)一文,通篇都洋溢着儿童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感情,是一篇童真童趣很浓的文章,很容易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向往,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文本是他们学习的凭借,而且文本内容浅显易懂,要在鲜活灵动的语言中感悟作品的精妙之处。

因此,这节课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

2、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

体会这种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音频(《童年》MP3)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事先朗读课文、解决生词、了解作者及作品。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童年是美好的,是难忘的,童年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呼兰河传》教案设计.docx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呼兰河传》教案设计.docx

九年级—班—教案课题呼兰河传课型新授课节数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阅读散文体小说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童真童趣,善于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教材分析重点1.通过朗读品味自然、真挚、朴素的语言中的童真童趣。

2.通过质疑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难点 3.学习作者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模式三疑三探课时共1课时学法自学合作探究主案副案(修改栏)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在每个人记忆的小匣子里,定有一处存放了自己金色的童年。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沈复的《幼时记趣》将自己童年时的物外之趣诉诸笔端。

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女作家在30岁时写下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看看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画卷。

(板书:呼兰河传萧红。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1>并说一说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彼此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2、自拟文题,加深理解:这五彩斑斓的童年画卷是原小说的节选部分,但亦可独立成篇,遗憾的是编者偷了懒,没给它命名。

我们来帮编者给课文加个题目,如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对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10分钟)自探提示1、并说一说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彼此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2、自拟文题,加深理解:这五彩斑斓的童年画卷是原小说的节选部分,但亦可独立成篇,遗憾的是编者偷了懒,没给它命名。

我们来帮编者给课文加个题目,如何?3、作者笔下的童年是怎样的童年呢?作家迟子建说:“好文章仿佛只有读出声才觉得过瘾。

文章被朗读,如同食物被咀嚼,你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

”请选择你喜欢的片断,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作者笔下的祖父是怎样的祖父(归纳祖父的性格特)?并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精选5篇)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精选5篇)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呼兰河传》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赏析清新活泼而充满灵气的语言,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

2、理解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品味生动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内心情怀,理解文章深层的寓意。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那些花儿》)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你觉得最美好的是哪一段时光呢?(童年)你记忆中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巴尔扎克曾说:“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下面让我们随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走入一片让人怀想的馨香园地,回到一段自由快乐的童年时光。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让学生介绍,老师补充: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

19岁时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

1934年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她的代表作《生死场》。

鲁迅亲自为《生死场》校阅、作序,并列入他主编的“奴隶丛书”。

萧红由此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

萧红与萧军的情缘,在结识六年后的1938年最终走到尽头。

之后,萧红遇上端木蕻良。

1940年,国难之际,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便是此时写的,1941出版。

她说“若是那时能回呼兰我的家乡去该多好啊!”而故乡已经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呼兰河传 (节选)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呼兰河传 (节选)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呼兰河传(节选)呼兰河传(节选)萧红教学目标:1、鉴赏语言,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2、体会文中生机盎然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

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出示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

2、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3、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二、自学指导:(一)简介作品。

1.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检查自读效果。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提示: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1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十二课《呼兰河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呼兰河传》是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文,是萧红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节选的文字是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飞蝶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目标:(1)积累、正音“狗尾巴草”、“倭瓜”“谎花”“蚌壳”、“蚂蚱”等词。

(2)感悟作品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

能力目标:(1)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情感目标:(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

体会这种感情。

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仔细品味清新活泼,鲜活灵动的语言,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童年生活。

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导学案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苏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
教学设计大全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
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
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
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
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
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
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
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学习《呼兰河传》这篇课文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鉴赏本文的
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呼兰河传》精
彩教学设计吧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
呼兰河传(人教版高二选修)呼兰河传(人教版高二选修)
呼兰河传(节选)教学案萧红与《呼兰河传》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2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学设计《呼兰河传》教学反思(2篇)《呼兰河传》板书设计(3篇)《呼兰河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8《呼兰河传》教学设计7苏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萧红与《呼兰河传》《呼兰河传》说课稿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呼兰河传(节选)(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呼兰河传》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案例)《呼兰河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当人们回头去看自己的童年时,对新鲜的、活泼的生活的认识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并有了更清楚的界定。

体会这种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回忆童年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时记趣》)这些作品中对童年的描写都是欢喜的,天真的,充满孩子气的。

二.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三.关于作者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

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

黑龙江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

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

同年从青岛到上海。

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

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

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

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

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

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四.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五.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1.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她的童年生活)
2.主要人物是谁?各自的年龄有多大?(祖父和“我”;祖父快七十了,“我”四五岁)
3.地点在哪儿?(祖父的后花园)
4.能大概看出是在什么季节吗?从文章的哪里得知?(春夏;锄谷子,韭菜,摘黄瓜,追蜻蜓,绑蚂蚱)
5.“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受如何?(喜欢、怀念)
6.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7.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
8.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机勃勃、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自由)
9.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的人呢?举例说说。

六.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尽量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结合具体细节和情节说说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二.品味语言
1.读第28自然段,体会十一个“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前三个“就”,表示强调的语气;后八个“就”表示自由自在,不加任何约束。

这十一个“就”,非常有表现力,语气轻松,一气呵成,形象而有力地表现了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

为“我”的童年生活提供了自由自在的生长环境。

2.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有表现力的词句,设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结:本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真切地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心情。

用字造句,充满儿童的稚气和欢愉。

语言清新活泼,笔触所至,皆有灵气。

三.提高与拓展
1.园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活泼的、自由的,园子里的人也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由的。

人与动物、植物一道,共同体现出了生命的美。

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好,多么值得渴望,多么让人怀念啊!
讨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回想起以前的美好生活?
2.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
她童年生活很美好,很自由,而成年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在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的童年是一种精神寄托。

对于萧红而言,真正想回到的,真正眷恋的是后花园、祖父和她构成的温馨世界,是过去自由、幸福的生活。

3.很多人去过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都觉得平淡无奇,根本没有鲁迅描写的那样让人心动;同样,如果现在给你机会去一下萧红笔下的后花园,也许那些事物根本没有她所描写的那样鲜活有灵性,这又是为什么?
许多人的童年都有这样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不知道成人世界的各种忧患与烦恼,所以无忧无虑,能在一片小天地里寻求快乐,别无他求,幸福无边。

而成人不得不为生计奔波时,往往会怀想童年,所以童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感觉,才会那样鲜明而富有朝气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理解,讨论全文的主旨
本文回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五.课后语文活动
1、阅读萧红《呼兰和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

2、回忆你的童年,写一段充满情趣的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