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12年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南

合集下载

未雨绸缪 科学防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建设侧记

未雨绸缪 科学防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建设侧记
好 “ 大 急 、救 大灾 ”积 累 了经 验 。 应
狠抓落 实 ,强化应对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处置能力
2 0 年3 1 0 9 月 8—2 0日 ,全 国 地 质 环 境 管 理 工 作 会 议 在 南 京 召 开 。在 这 次 会 议 上 , 国土 资 源 部 副 部 长 汪 民 提 出 , 国
综合 报 道

2 0 年1 3 09 月1 日,国土资 源部 副部 长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 长汪 民在 中国地质环境监 测院调研 时强调 : 经过 多年努 力 ,我们逐 步探 索和 建立 了适合 中国国情 的地质 灾害群测群 防体 系,并在 防 灾减 灾 中发挥 了 非常重要 的 作 用。但是 ,我 们还 没有特 大型 地质 灾 害应 急 处置 的经历 ,缺 少应 对特 大型地 质 灾害的 经
2 [- 8 ]- t - 资源 2l年2 号 Oo 月
国土 资源部 副部 长 汪民 ( 前左 一 )在 中国地质 环境 监测 院调 研
害 应 急 工 作 和 方 案 的编 制 , 院 长 侯 金 武 提 出 : “ 建 应 急 处 置 机 构 ,加 快 试 验 组 基 地 建 设 ,完 善 监 测 网络 布 局 ,开 展 矿
湖北 省 黄 石市 板 岩 山地 质 灾害 现场 进 行 :飞机 在上 空 盘旋 、飞 艇在 低 空 漫游 、三 维 激 光 扫描 仪和 人 工便 携 站 在地
面 不 同方位 缓 缓 移动 ,应 急指挥 车 载 系统 将 多个 角 度拍 摄 的地 质 灾害 险 情高 清 画面 切 割后 实 时传 送 到北 京 … … 设在 北 京 的 中国地 质 环境 监 测 院地 质 灾害 应 急会 商 室 , 国土 资源 部 有 关部 门领 导 和地 质 灾害 防治 专家 通 过视 频 系统 ,与远 在 千里 之 外 的板 岩 山地质 灾 害 现场 专 家会 商 “ 大 崩 滑险 情 ” ,并提 出应 急处 置措 施 。 特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镇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3.1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本镇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2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本镇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本镇有感时,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3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当本镇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二、组织机构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镇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三、主要职责(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运作,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

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灾情收集与上报分管民政的镇领导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

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镇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镇长或党委副书记负责人员抢救工作。

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各村(居)。

(1)组织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3.伤员救治分管医疗卫生的镇领导负责伤员救治工作。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实施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4)1.1.建设背景 (4)1.2.现状描述 (4)1.3.管理目标 (4)1.4.建设目标 (5)1.4.1.实现防控防治管理 (5)1.4.2.实现联动联防管理 (5)1.4.3.实现预警分析 (5)2.建设内容 (6)2.1.建设原则 (6)2.2.建设内容 (7)3.系统设计 (9)3.1.总体设计 (9)3.2.设计方法 (10)3.3.系统架构 (10)3.4.硬件配置 (11)3.4.1.网络硬件 (11)3.4.2.专属设备 (13)4.功能设计 (16)4.1.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16)4.1.1.首页展示 (16)4.1.2.地图操作 (17)4.1.3.地灾查询 (17)4.1.4.地灾统计 (18)4.1.5.地灾专题图 (19)4.1.6.隐患点管理 (19)4.1.7.避灾点管理 (20)4.1.8.其他字典表管理 (21)4.1.9.防治工程管理 (21)4.1.10.隐患点巡查管理 (21)4.1.11.预警信息管理 (22)4.1.12.地质灾害点评估专家库管理 (22)4.1.13.地质灾害点评估备案 (22)4.2.地质灾害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22)4.2.1.监测点管理 (23)4.2.2.监测点专题图 (23)4.2.3.监测数据查看 (23)4.2.4.实时监测数据展示 (24)4.2.5.监测数据分析 (24)4.2.6.预警分析处理 (24)4.2.7.预警分析结果审核 (24)4.2.8.预警发布 (24)4.2.9.预警信息处置反馈 (25)4.2.10.在线监测数据解析 (25)4.3.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25)4.3.1.气象数据接入 (25)4.3.2.雨量监测点管理 (25)4.3.3.降雨量实时分析 (26)4.3.4.降雨量等值分析 (26)4.3.5.降雨强度报表 (26)4.3.6.降雨强度图表分析 (27)4.3.7.气象预警分析处理 (27)4.3.8.预警分析结果审核 (28)4.3.9.预警发布 (28)4.3.10.预警信息处置反馈 (28)4.4.地质灾害移动应用系统 (28)4.4.1.巡查任务执行 (29)4.4.2.巡查问题上报 (29)4.4.3.问题处置和反馈 (29)4.4.4.防治工程进展记录 (29)4.4.5.预警信息签收 (29)4.4.6.预警信息处置和反馈 (29)4.4.7.现场多媒体信息采集和上报 (30)4.5.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 (30)4.5.1.定位灾情 (30)4.5.2.灾情分析 (30)4.5.3.救灾疏离 (30)4.5.4.航拍数据载入 (30)4.5.5.战时指挥 (31)4.5.6.视频接入 (31)4.5.7.灾情评估 (31)4.6.数据互联互通接口 (31)4.6.1.省厅数据汇交 (31)4.6.2.区县数据汇交 (32)4.6.3.数字城市接口 (32)4.6.4.市级应急指挥平台接口 (32)5.实施计划 (32)6.建设预算 (33)1.项目概述1.1.建设背景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气候频现和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为因素对地灾发生推波助澜,使地灾频发、损失加剧,国家省市关注民生重视地灾工作。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六、重视人才培养,强化队伍活力
一是不断加强职工思想建设。两年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了"科学发展观与观念转变"、"执政为民与作风转变"、"资源环境大政方针与职能转变"、"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环境院五个能力建设与结构调整"、"实践三个服务与做好本职工作"等专题学习,通过组织职工赴狼牙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党课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知识竞赛等方式,着力加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我院中心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始终坚持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及时梳理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在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营造了有利于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
五是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04年共组织4次义务捐助活动,2005年组织开展了"东南亚海啸地震灾区"、"贫困母亲"和"救助白血病小患者"4次捐助活动,共捐款4万余元。我院边静同志将刚刚在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届职工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获得的3000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素不相识的双胞胎小白血病患者。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在《党群工作信息》及《北京信报》均对此事进行了宣传报道。我院也对边静同志进行了通报表扬,并开展了"学习身边人物献爱心"活动,短短两天就募集了5650元,这也是我院创建活动丰硕成果的一个很好的见证。
三是实行分级管理和责权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年初以"工作目标责任表"的形式予以明确,对综合治理、宣传教育等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做到机构落实、经费落实、措施落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作为对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的依据,考核结果实行"五挂钩"。

地震应急演练指南

地震应急演练指南

地震应急演练指南【法规类别】地震预测预防【发布部门】中国地震局(原国家地震局)【发布日期】2011.07.15【实施日期】2011.07.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地震应急演练指南(中国地震局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为加强对地震应急演练工作的指导,促进演练工作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1.1 演练目的(1)检验预案。

查找地震应急预案及相关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

检查应对地震事件所需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

检查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

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

普及地震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地震风险的防范意识、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应对能力。

1.2 演练原则(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着眼于提高地震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专业部门的处置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重视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

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安全和社会稳定。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统筹规划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演练效益。

1.3 演练分类地震应急演练按组织单位划分,可分为政府演练、部门演练、企事业单位演练、基层组织演练;按演练形式划分,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按演练内容划分,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按演练目的与作用划分,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行)

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行)

自动化监测
降水
降雨 含水率
地表形变
位移 裂缝
其他
倾角 加速度
区域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监测雨量 预报雨量
预警分级
蓝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系统监测数据表现有一定变化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有明显的变形特征,在数周内或数月内大规模发生的概率 较大
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有一定的宏观前兆特征,在几天内或数周内大规模发生的概 率大
监测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应监测点的地质环境条件,具备防雷、防 水、防尘及耐高低温等基本性能
监测设备选择
监测设备应经过具有法定计量测试资质的机构校准或标定合格,且校准记录和标定资料 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普适型设备原则上以内置高性能电池供电为主。采用太阳能供电的仪器设备,配套的蓄 电池容量必须保证监测设备在无日照条件下至少连续工作30天采用一次性电池供电的 低功耗仪器设备,在1小时采集和上报一次的工作频率下,应保证电池至少能供设备正 常工作1年(即电池更换周期为1年)
主要倾斜变形块体
含水率
主剖面,且应安装在滑坡主滑段、泥石流物源丰富段
泥位计
客观、准确反映沟道内泥石流泥水位变化特征、监测断面规则、沟床稳定的沟段
现场声光报警器
安装在受威胁的集中居住区附近或道路、水体两侧,以便及时提醒警示居民或过往车辆 船只行人。
当灾害体处于急剧变形阶段时,不宜布设监测孔开展深部位移监测,可结合地质灾害应急监测 规范开展应急监测;对于需要接收空天信号或通过公网进行通讯才能工作的仪器设备,监测点 位布设应优先满足通讯要求
裂缝
宜测项
位移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方案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同时也是由于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具有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布范围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4.8%,地质灾害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及国民经济的威胁极其严重,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地质灾害应该如何监测?让店铺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方法吧。

地质灾害监测任务和监测目标监测任务是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勘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依照各项规范要求,在地质灾害的关键点、特殊点上,采用表面位移、雨量、视频、地声/次声、泥(水)位等监测技术,对诱发灾害的各种物理参数进行远程自动实时监测,并与各级应急平台数据中心实时通信,通过专业监测预警软件系统进行预警分析,采用远程报警技术,对灾害体附近受威胁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1)实现对地质灾害相关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计算、分析,实时掌握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2)直观显示各项监测、监控信息数据的历史变化过程及当前状态,为管理人员提供简单、明了、直观、有效的信息参考;3)一旦出现紧急异常情况(如位移量或位移速率超过警界值),系统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4)能实现安全监测系统的远程登录、远程访问、远程管理、远程控制和远程维护。

地质灾害监测联动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第一层,为监测地质环境的具体指标(如:地表形变监测、土体含水率、裂缝位移、地下水水位、大气参数、水雨情等)的前端采集器;第二层,为数据通信模块,支持上、下双向通讯,可选择采用GPRS/SMS/北斗卫星等通讯方式。

采集器所获数据可通过监测预警平台的通信模块,上行发送至监测控制中心后端接收器;第三层,为监测控制系统平台。

通过对各层设备和系统功能的整合,通过与GPRS/SMS/北斗卫星连接,在平台上实现对前端采集器的命令下发,上传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及管理,从而实现监测设备的实时联动。

对家园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自我诊断——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

对家园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自我诊断——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

监测预警
监 测 预 警 体 系 由 隐 患 点 所 在 村
做好 防灾应变准备工作 。
地 质 灾 害 险情 或 灾 情 出 现 要 立 即 上 报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点 险 情 信 息 ,报 告 内 容 包 括 地 点 、 时 间 、 灾 种 类 型 、规 模 ( 积 ) 、可 能 的 引 发 因 素 、 发 展 体
采 置 例 似 尚 跆 缄 u 雄 文 芏
獭 尚跆 线 。 卿 呆 口 J ,米 耿 冉 万 、j U 盘



r、 '
场所,如村小学、村委会或安全空地 土和防水等排险防治措施。必要时,
的群众准备启动应急预案。乡 ( 镇)

报告县 ( )级人 民政府请 求指导 。 市
趋 势 、涉及 的人 员数 量 和 重要 财 产 等 。对 于 已发生者 ,还要包 括伤亡和 失 踪 的人 数 以及造 成 的直接 经 济 损
失。
应 急响 应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点 的应 急 响 应 按 照
点监测 预警与应急响应 。对 于超 出本
级 单 位 防 范 能 力 的 重 大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 )负责人 /监测人 、简 易调查监 社 测设备 ( 尺 、油漆、钢钉 、罗盘、 卷 位 移报警器等 )、通信报警设备 ( 手 机 、手提扩音器 、铜锣 、报警钟 )和 乡 ( 镇)国土资源所负责人等组成。 信 息收集包括 定期实地 巡查宏观
变 形 现 象 、 测 量 记 录 裂 缝 变 化 、 收 听 天 气 变 化 信 息 、 累 积 雨 量 记 录 、 降雨 特 点 ( 续 降 雨 、 台风 暴 雨 )、 收 集 持
周 围环境变 化 ( 水库蓄水 、矿 山开采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陈红旗教授应邀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陈红旗教授应邀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陈红旗教授应邀来我所开展学
术交流
佚名
【期刊名称】《《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2018年9月18日下午,应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徐锡伟所长和吕悦军研究员的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陈红旗教授应邀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陈红旗教授作了题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初步认识”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我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剖析了近年地质灾害典型案例,以及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治工作方面取得的经验与认识。

【总页数】1页(P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陈伟炯教授应邀出席并主持“科技查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 [J], 无
2.南京大学卢定伟教授应邀到包头稀土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 [J], 金培育
3.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陈亨博士应邀回国在我院讲学我院举行仪式聘请陈亨博士为名誉教授 [J], 高明乾
4.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中心邀请Santosh教授开展学术交流 [J], 张博;奥琮
5.方新贵、王燕鸣、陈贵云三位教授应邀来我校参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并进行学术交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灾防控:“隐患点”单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效

地灾防控:“隐患点”单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效

缘起:精准锁定隐患难,一个数据推动转变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是全世界受地灾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发生地灾约3.4万起,造成1234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登记在册地灾隐患点28万余处,潜在威胁约1243万人和6409亿元财产。

2020年8月,甘肃省陇东南地区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后发生特大群发性地质灾害。

尽管各地全力以赴,地质灾害仍是防不胜防。

统计表明,近年来大量地灾发生在已查明隐患点之外。

以往仅仅“盯住”已知隐患点的方式,显然不足应对。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灾情,叠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如何更加精准、全面地管控风险隐患,是摆在地灾防治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

打破僵局的是这样一个数据。

在全面总结分析后,专家们发现,90%以上新增地灾隐患都发生在圈定的风险区内。

因此,改良升级隐患调查排查模式,精细识别风险区,推动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单一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成为防治工作推进的方向。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就是既要管控好在册的地灾隐患点,又要管控好潜在地灾风险区。

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综合遥感识别、地面调查、监测预警、预警响应、避险搬迁、综合治理等方方面面。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隐患点管控与风险区管控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减轻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二者对地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也是相同的,即需要实现从调查确认、监测预警、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到销号等防灾减灾工作全过程管理。

不同之处在于管控对象和管控措施。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主任杨旭东指出,隐患点管控侧重于开展单点“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防御响应、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风险区管控则侧重于分区域分类型控制性监测预警、防御响应、源头管制和科普宣传与培训演练。

开展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并非平地起高楼。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监测预警保障方案课题验收会顺利召开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监测预警保障方案课题验收会顺利召开
151 ̄160.
[9] 吴奇峰ꎬ汪磊ꎬ孙鹏飞ꎬ等. 加载条件下多尺寸原水管道受力特征
FANG MingꎬLIU ZhenꎬZHOU Cuiyingꎬet al. 3D numerical simula ̄
tunnel[ J] . 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ꎬ 2011ꎬ 8
WU QifengꎬWANG LeiꎬZHOU Junꎬ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model of raw water pipeline under loading con ̄
ditions [ J] .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ꎬ2019ꎬ15(4) :
«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救援监测预警保障方案研究»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应急救援监测预警的现状ꎬ总结了以往监
测预警的经验ꎬ建立了应急救援监测预警情景ꎬ梳理了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和装备ꎬ明确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保障体
系ꎬ汇总了应急救援监测预警平台的信息ꎬ提出了政策、人员队伍、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建议ꎮ
Pipelines to Large Fault Movements [ J] .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 ̄
neeringꎬ1998ꎬ44:833 ̄837.
[16] 张旭. 由于地基沉降引起柔性管线的内力和变形的试验研究
[ D] .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ꎬ2013.
( 责任编辑:袁文静)
199 ̄208.
[12] LEE K Mꎬ ROWE R K.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the three ̄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5.08•【文号】国土资厅发[2009]49号•【施行日期】2009.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快速高效,部组织编制完成了《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细化各级预案。

各地要按照《方案》,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预案中要突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能。

二、加强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做到应急处置有机构、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扎实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

三、强化应急装备。

要积极协调安排资金,落实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装备。

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市)国土资源厅(局),要在今年内部署无人驾驶小飞机到位。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2009年5月8日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一、为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快速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结合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国土资源部应急响应依据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等信息情况,设置A、B、C、D和E(常规方案)等五个级别的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分别由部长、副部长、地质环境司司长、地质环境司副司长和地质环境司工作人员带领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地方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一、演练目的1. 检验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提高检验科员工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增强检验科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4.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检验科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上午9:00-11:30三、演练地点检验科办公区域及实验室四、演练参与人员1. 检验科全体员工2. 检验科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3. 演练指挥小组及应急队伍4. 观摩人员五、演练场景1. 演练开始,模拟地震发生,震级为5.0级。

2. 地震发生后,检验科内出现强烈晃动,部分设施损坏。

3. 员工在地震中受到惊吓,部分人员受伤。

4. 地震导致检验科断电,网络通信中断。

5. 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泄漏等。

六、演练流程第一部分:地震发生及初期响应1. 地震发生:模拟地震发生,震级为5.0级,检验科内出现强烈晃动。

2. 紧急疏散:地震发生时,检验科员工应立即停止手头工作,迅速寻找安全地带躲避。

3. 人员受伤:模拟部分员工在地震中受伤,应急队伍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4. 断电及通信中断:模拟地震导致检验科断电,网络通信中断。

5. 次生灾害:模拟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泄漏等。

第二部分:应急响应及救援1. 启动应急预案:检验科领导接到地震报告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指挥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灾情,部署救援任务。

3. 救援队伍集结:应急队伍迅速集结,携带救援工具和药品赶赴灾区。

4. 伤员救治:救援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组织伤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5. 次生灾害处置:针对火灾、泄漏等次生灾害,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6. 应急通信恢复:模拟应急通信恢复,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部分:灾后评估及恢复1. 灾后评估:应急指挥部对灾情进行评估,分析地震对检验科的影响。

2. 设施抢修:针对损坏的设施,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3. 恢复正常办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正常办公。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桌面演练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桌面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单位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组织开展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桌面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30三、演练地点XX会议室四、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演练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演练指挥部:由领导小组组长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演练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3. 演练参演人员:各部门员工,包括应急小组成员、现场救援人员、信息报送人员等。

五、演练内容1. 演练背景:模拟我国某地区发生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可能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演练科目:(1)应急响应启动:接到灾情报告后,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各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2)信息报送:演练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准确地向指挥部报告灾情和现场情况。

(3)现场救援:演练参演人员根据预案分工,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包括疏散群众、救治伤员、维护现场秩序等。

(4)应急物资调拨:演练参演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协调调拨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应急结束:灾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救援工作完成后,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各部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9:00-9:15)(1)主持人介绍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和参演人员。

(2)领导小组组长宣布演练开始。

2. 演练实施阶段(9:15-10:45)(1)模拟灾情报告:演练参演人员接到灾情报告后,向指挥部报告灾情和现场情况。

(2)应急响应启动:演练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各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3)信息报送:演练参演人员及时、准确地向指挥部报告灾情和现场情况。

(4)现场救援:演练参演人员根据预案分工,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包括疏散群众、救治伤员、维护现场秩序等。

(5)应急物资调拨:演练参演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协调调拨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一、演练背景为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某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2.检验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3.检验各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配合度。

三、演练流程1.演练准备:–充分调研当地地质情况,确定模拟地质灾害类型。

–搭建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和通讯机制。

2.演练启动:–应急指挥部接到地质灾害报警,启动应急预案。

–各单位迅速响应,前往事发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3.演练展开:–伤员救治:医疗队迅速赶往,组织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

–疏散安置:公安、民政等部门组织人员疏散和安置。

–物资保障:保障人员所需救援物资的到位和使用。

–搜救工作:消防、武警等单位展开搜救工作。

4.演练总结:–应急指挥部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各单位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应急预案。

四、演练成果1.应急责任明晰:预案中明确各单位职责,执行效率明显提高。

2.应急响应迅速:各单位通力合作,迅速响应,形成合力。

3.演练效果显著:伤员得到及时救治,被困人员被成功营救。

五、演练启示1.强化演练意识:定期组织地质灾害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协同配合:各单位需加强合作,形成整体效应。

3.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演练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通过此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各单位对于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

以上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仅供参考。

地质灾害预案演练记录

地质灾害预案演练记录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单位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检验地质灾害预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特组织本次地质灾害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2年10月25日三、演练地点我单位所在地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四、参演人员1. 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3. 应急救援队伍:由单位各部门员工组成,负责现场救援、物资保障等工作。

4. 观摩组:由其他部门员工组成,负责观摩学习。

五、演练内容1. 地质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与接收。

2. 应急响应启动与指挥调度。

3. 疏散转移与安置。

4. 救援队伍的集结与现场救援。

5. 现场应急处置与物资保障。

6. 演练总结与评估。

六、演练过程1. 演练开始,模拟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号,领导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

2. 指挥部按照预案要求,发布疏散转移指令,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

3. 各部门员工按照预案要求,有序进行疏散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4. 疏散转移过程中,发现受伤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立即进行救治,并送往安全区域。

5. 演练现场,模拟发生山体滑坡,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开展现场救援,清除障碍物,确保道路畅通。

6. 演练过程中,指挥部对救援工作进行实时调度,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7. 演练结束后,指挥部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七、演练评估1. 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员工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2. 预案实用性较强,能够指导实际救援工作。

3. 部分环节存在不足,如疏散转移过程中,部分员工对预案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疏散速度较慢。

4. 部分救援设备使用不规范,需要加强培训。

八、改进措施1. 加强对员工的地质灾害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对预案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2. 优化预案内容,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通用10篇)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通用10篇)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通用10篇)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通用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篇1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1. 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白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

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

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应急桌面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桌面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意识,本方案特制定地质灾害应急桌面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四、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办公室:负责演练的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收集演练资料等工作。

3. 演练专家组:负责对演练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演练内容1. 演练背景:模拟XX市XX区XX街道发生突发地质灾害,造成部分居民房屋受损,人员伤亡。

2. 演练科目:(1)应急响应启动:演练开始后,模拟接到地质灾害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信息报送: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准确地向演练领导小组报送相关信息。

(3)应急处置: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如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拨等。

(4)灾情评估:演练结束后,对灾情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各部门根据预案要求,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流程、参演人员及职责。

2.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各部门进行应急处置,模拟真实场景。

3.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演练领导小组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明确自身职责,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八、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意识,为实际灾害发生时提供有力保障。

九、附则1. 本方案由演练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指南最新版全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指南最新版全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指南最新版全文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一种,其突发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并准确预警地质灾害,科技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技术。

本指南旨在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提供一套全新的指导方针。

以下是本技术指南的全文:第一章: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概述1.1 地质灾害的概念与分类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原因而导致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的现象。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各类灾害。

1.2 应急监测预警技术的重要性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因此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及时准确地发现地质灾害迹象,对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手段2.1 传感器技术利用各类传感器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包括测震仪、位移仪、倾角仪等。

通过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

2.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快速调查和监测,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应用案例3.1 某地山体滑坡监测利用传感器网络对某地山体滑坡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滑坡迹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群众安全。

3.2 某地泥石流预警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和实时监测手段,对某地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区域进行预警,并及时疏散受灾人群,减少人员伤亡。

结语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科技人员不断努力和创新。

本指南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全新的指导方针,希望能够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指南最新版》全文,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的概念与分类、应急监测预警技术手段以及应用案例。

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电站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电站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电站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电站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检验电站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电站所在区域发生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对电站设施、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威胁,要求电站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三、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30四、演练地点电站所在地及周边区域五、演练组织1. 成立演练指挥部,由电站总经理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各部门、班组负责人为演练成员,负责本部门、本班组的演练工作。

六、演练内容1. 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2. 应急响应启动3. 人员疏散与安置4. 设施设备保护与修复5. 环境监测与治理6. 信息报告与协调7. 演练总结与评估七、演练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组织参演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前的动员。

(3)检查应急物资、设备、通讯工具等,确保完好可用。

2. 演练实施(1)模拟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启动应急预案。

(2)各参演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行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进行人员疏散与安置,确保人员安全。

(4)对电站设施、设备进行保护与修复,恢复电站正常运转。

(5)进行环境监测与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6)信息报告与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3. 演练结束(1)现场指挥部宣布演练结束。

(2)参演单位进行总结汇报。

(3)指挥部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评估1. 演练效果评估(1)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应急物资、设备、通讯工具的完好性。

2. 演练问题总结(1)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2)参演人员操作中的不足。

(3)应急物资、设备、通讯工具的不足。

3. 改进措施(1)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可操作性。

(2)加强参演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南2012年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应急办)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目录一、总则二、适用范围三、基本定义四、演练目的五、演练原则六、演练形式七、演练对象八、演练等级及组织报批九、演练规划与计划十、演练准备十一、演练实施十二、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十三、演练保障措施十四、有关演练的其他工作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南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规范和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等有关文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对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的基本程序、内容、组织、实施、评估、总结与成果运用等方面做出一般性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

三、基本定义(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

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四)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而开展的应急监测预警、调查评估、避险撤离和抢险救援等活动。

四、演练目的(一)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查找问题与不足,积累实战处理经验,优化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机制。

(二)锻炼和提高地质灾害应急职能部门决策指挥与组织协调能力;锻炼和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技术队伍应急处置和技术判定能力;锻炼和提高应急抢险队伍快速反应与科学救援能力;锻炼和提高基层群众应急避险和防灾自救能力。

(三)推广和普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

(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演练原则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应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统筹规划。

应急演练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科学统筹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整体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

(二)因地制宜、合理定位。

应急演练应结合本区域实际,针对性设置演练内容。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围绕演练目的,遵循地质灾害发生、变化、控制、应急疏散的客观规律,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注重过程、讲求实效,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四)厉行节约、确保安全。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定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

六、演练形式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形式分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

(一)桌面推演桌面推演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地质灾害种类和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

桌面推演通常在室内完成,一般针对应急预案演练流程检验、示范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多采用桌面推演形式。

(二)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地质灾害种类和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况,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

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实战演练从流程和内容上划分,还分为以下两种方式:1.综合演练由地质灾害应急责任部门参与的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的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其目的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的多个环节或功能进行检验,并特别注重检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及联动机制。

其中,社会综合应急演练由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个单位共同参加。

2.专项演练专项演练又分为应急技术演练、应急抢险救援演练、应急避险撤离演练。

应急技术演练指单纯进行调查评估、监测预警、专家会商、应急处置等地质灾害应急技术领域方面的演练活动。

主要是锻炼和提高应急技术队伍的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时技术支撑能力,探索地质灾害应急新技术、新方法,为实战积累丰富的技术经验。

应急抢险救援演练是针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而开展的抢救人员生命及财产、灾害险情应急处置、灾民救助和安置的演练活动。

应急避险撤离演练是指针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而开展的避险区域选择,自我保护、自救互救,按照事先划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撤离的演练活动。

七、演练对象演练对象包括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与指挥机构、技术处置机构、涉及到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

重点是受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

八、演练等级及组织报批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按照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可分为特大型演练、大型演练、中型演练和小型演练四个等级。

(一)特大型演练特大型演练是指以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和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情景设定的演练。

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由国家或省级政府地质灾害应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二)大型演练大型演练是指以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和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情景设定的演练。

大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由市级政府地质灾害应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三)中型演练中型演练是指以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和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情景设定的演练。

中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由县级政府地质灾害应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四)小型演练小型演练是指以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和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情景设定的演练。

小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由乡(镇)级政府地质灾害应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经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并备案。

九、演练规划与计划(一)规划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应针对当地地质灾害的特点对应急演练活动进行3-5年的整体规划,包括应急演练的主要内容、形式、范围、频次、期限等。

各级演练规划要统一协调、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各级演练之间的顺序、日程、侧重点,避免重复和相互冲突,演练频次应满足应急预案规定。

(二)计划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相应应急演练计划。

制定计划须做到以下几点:1.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满足演练的基本条件。

2.根据季节和天气确定演练的时间和地点。

3.合理制定应急演练规模、频次和形式。

4.制定演练的应急预案,防止演练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

演练的计划应包括:演练的主要目的、类型、形式、内容,主要参与演练的部门、人员,演练经费概算等。

1.应急演练目的与要求。

2.应急演练场景设计:按照地质灾害的内在变化规律,设置情景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状态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等要素,进行情景描述。

3.参演单位和主要人员的任务及职责,一般可下设演练保障、信息保障、应急调查、技术会商和观摩评估等五个小组,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应急演练的评估内容、准则和方法,并制定相关具体评定标准。

5.应急演练总结与评估工作的安排。

6.应急演练技术支撑和保障条件,参演单位联系方式,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方案等。

(三)设计演练脚本应急演练脚本是指应急演练工作方案的具体操作手册,帮助参演人员掌握演练进程和各自需演练的步骤。

脚本描述应急演练每个步骤的时刻及时长、对应的情景内容、处置行动及执行人员、指令与报告对白、适时选用的技术设备、视频画面与字幕、解说词等。

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脚本一般分为“信息接收与处理→启动预案→应急响应→响应终止→总结评估”等程序。

1.信息接收与处理。

地质灾害信息的接收、核实、上报。

2.启动预案。

据预案和方案,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方案。

3.应急响应。

传达指令,调配资源,进行应急准备,组织应急避险撤离、技术处置、抢险救援等工作。

4.响应终止。

完成各项应急响应工作,经报请批准后宣布终止响应。

5.总结评估。

汇总资料,技术总结评估,归档备案。

(四)制定评估标准根据需要编写演练评估标准,主要包括:1.相关信息。

应急演练目的、情景描述,应急行动与应对措施简介等。

2.评估内容。

针对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各个环节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定。

3.评估标准。

应急演练目的实现程度的评判指标,评判打分按好、较好、一般、差、很差5个等级。

4.评估程序。

针对评估过程做出的程序性规定。

(五)安全保障方案主要包括:1.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其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演练的安全设施与装备。

3.应急演练非正常终止条件与程序。

4.安全注意事项。

(六)动员培训在演练开始前要对参演人员进行演练动员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

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现场规则等方面的培训。

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要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十一、演练实施(一)演练启动按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和脚本设定,由指定人员宣布演练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