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货比三家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通过比较物品的价格和质量来做出合理的选择;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教具:电子白板、黑板、粉笔、计算器、练习纸;3.学具:与教材相对应的练习册、购物小票、不同品牌商品的价格表。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新课,提问学生:“你们在购物时会做出选择吗?”;2.引入“货比三家”的概念,解释其意义。
讲授(1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一组商品的图片,询问学生对哪个商品更感兴趣;2.引导学生比较这组商品的价格;3.教师出示不同品牌商品的价格表,说明同一种商品不同品牌的价格差异;4.教师强调质量和价格的关系,通过实际例子说明“好货不一定贵”。
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张购物清单和一些购物小票;2.学生根据购物清单在小组内讨论选择不同品牌商品,同时记录下每个商品的价格;3.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每组商品的总价,并填写在购物清单上;4.各小组依次汇报所选商品的价格以及总价,教师对照价格表进行核对。
总结(10分钟)1.教师让学生总结:为什么要“货比三家”?有什么好处?2.强调经过比较,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并节省购物费用;3.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商品的质量和性价比,不能单纯追求低价。
拓展(10分钟)1.给学生提供几个补充练习题,让学生继续运用“货比三家”的思路;2.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货比三家”的情境?四、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五、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货比三家”的概念有了较好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例子和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货比三家”的理解。
《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货比三家 -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货比三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2.培养学生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3.拓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何谓货比三家;
2.帮助学生明确如何使用货比三家的方法寻找最优秀的消费选择。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反应周期太慢;
2.学生沉迷于价格而无法全面考虑三家商品各个方面。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通过阅读故事《聪明的买家》引入货比三家,明确什么是货比三家、为什么要货比三家,以及如何货比三家。
第二步:学习方式
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一组商品的图片和价格,然后让学生根据商品的图片和价格进行比较,用红色、绿色、蓝色代表三家商品,用电话等留言工具与他人商量,然后各小组展示出自己的判断结果。
第三步:总结
将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总,组织学生对得出的最终结果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从价格、品质、售后等各个方面去考虑三个库存的优缺点、以及证明如何达到最优解。
第四步:拓展
将多组不同类型的商品,包括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托,让学生进行类似的货比三家的操作,进行拓展信托的实际应用,培养运用货比三家的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购物观念,经济学位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体会
“货比三家”是经济学中一个极具实际意义的知识点,而且在实际中也经常使用。
在数学教学上教会学生如何货比三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发现美的感知、逻辑思维、判断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货比三家∣北师大版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货比三家∣北师大版本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简单的货比三家。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运用货比三家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比较。
2.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区分价格和质量对购物产生的影响。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提出他们购物时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例如“商品价格”、“商品质量”等。
然后引入今天的话题——货比三家。
告诉学生,货比三家是指在购物时对几个超市或商店的商品进行比较,以便选择出最优惠的商品。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货比三家的步骤:1.选择商品:我们需要购买什么样的商品?需要对要买的商品有明确的了解,例如品牌、种类、规格等。
2.收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商品的信息。
如:各大超市、商场、网上购物平台等。
3.比较信息:对于同样的商品,我们需要比较不同渠道获取到的商品信息,如品牌、价钱、质量等。
然后根据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进行分析比较。
4.选择优劣:通过比较不同渠道获取到的商品信息,最后选择出价格合适、质量有保障的商品。
3. 实际操作(20分钟)老师给出三个不同超市的同类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学生们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货比三家。
然后选择出最优惠的商品。
例如:商品名称商品价格(元)商品质量调和油8.6元/L含胆固醇大豆油9.2元/L无胆固醇玉米油 6.8元/L低胆固醇学生需要将这三种油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出最优惠的商品。
4. 实际问题解决(20分钟)老师给出一个实际购物问题:小明要买两个苹果和一个橙子,他在超市、果摊和网上购物平台都找到了这样的水果,分别如下:商品名称商品价格(元)商品质量商品种类苹果 4.5元/斤新鲜嘎啦苹果苹果 5.5元/斤一般青苹果苹果 3.5元/斤新鲜红星苹果橙子 3.2元/个新鲜金钟橙橙子 2.8元/个新鲜橘子问小明应该在哪里购买这些水果,才能够使得花费最少。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道“货比三家”的含义。
2.能够使用比较法理解数据。
3.能够使用“同种商品比价法”进行货比。
4.能够使用“单种商品比价法”完成货比。
教学重点1.理解货比三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掌握同种商品比价法和单种商品比价法。
教学内容一、概念解释1.货比三家:指将同样的商品在三个以上的商铺进行比较,以求能够购得最优质的货品。
2.比较法:将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种类的物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认识其特点和规律,达到认识事物、掌握抽象概念的一种方法。
二、学习方法同种商品比价法和单种商品比价法。
1. 同种商品比价法同种商品比价法就是同时比较3个或3个以上商铺出售的同种商品的价格,从中进行筛选,选择价格合适、质量好的商品。
例:小华要买一支笔,他想知道哪家商铺出售的价格最低。
他到A商铺、B商铺、C商铺进行了比价,发现价格如下:•A商铺:1.2元•B商铺:1.3元•C商铺:1.4元在这三家商铺中,小华应选择A商铺,因为它的价格最低。
2. 单种商品比价法单种商品比价法是指只在同一家商铺内比较同种商品的价格,从中选择价格合适、质量好的商品。
例:小明在超市内要买一件薄外套,他想知道哪件薄外套才是最适合他的。
他发现超市内价格如下:•A件薄外套:12.5元•B件薄外套:14.8元•C件薄外套:15元因此,小明选择价格最合适、质量最好的A件薄外套。
三、教学案例小芳妈妈要给她买一个铅笔盒,她看中了下面这些铅笔盒。
请你帮小芳的妈妈进行货比三家。
•A商铺:10元•B商铺:11元•C商铺:9元请你在下面的表格中填上价格最低的铅笔盒所在的商铺。
铅笔盒A商铺B商铺C商铺价格10元11元9元价格最低的商铺C商铺四、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和家长一起尝试做和实践“货比三家”,选择自己心爱的物品,进行比价,选择价格合适、质量好的商品。
2.完成课堂上的作业练习。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货比三家”这一重要购物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购物成本。
《货比三家》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货比三家》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1)理解“货比三家”的含义,掌握购买物品时应该怎样比较、选择价格优惠的物品。
(2)分辨物品的数目和数量,并识别常见的货币符号。
2.能力要求:(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能够正确地计算和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能够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货比三家》1. 课程重点:认识货币符号,掌握价格比较的方法。
2. 课程难点:进行价格比较的实际操作,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师生互动(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购买商品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如何确定购买哪一种商品,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货比三家》。
2. 演示(10分钟)教师出示几组常见的货币符号,让学生进行认识。
然后老师出示不同物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手动练习排序,体验实际的比较、选择不同物品的过程。
3. 学生自学和交流(20分钟)学生自主在小组内完成一组商品的价格比较,通过小组内讨论学生交流想法、找出错误、认真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到不同商品的价格,以及相对比较优惠的价格,核对正确答案。
4. 教师巡回检查、点评(10分钟)5. 小结复习(5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解一些购买物品时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判断质量、防假货等。
四、教学效果评估方法1.课堂上通过小组比较的方式,实时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在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关购物的作业,检验学生对于货币符号以及价格比较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在上课中的参与度和实际表现情况,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和手段1.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一些商品的图片,以及一些常见货币符号的图片。
2. 教学手段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教师巡回检查等多种手段,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货比三家》教案
《货比三家》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经历与同学交流独立算法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熟练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其小数比较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一、情节引入1.师:同学们,你们在买东西或者陪爸爸妈妈买东西时,你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生可能有的回答:(1)买东西时,要会讨价还价……(2)买时还注意东西的质量……(3)买一样东西时,要多跑几家店,挑最便宜的一家买……2.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在买东西,一般都要多走几家店,看看哪家的最便宜,再买,也就是要货比三家。
今天我们就来货比三家,板书:货比三家。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1.开学了,你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我来介绍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
出示图片。
2.谁愿意来当奇奇、丁丁、豆豆,来介绍一下他们文具店里的商品及价钱?3.师:淘气和笑笑想去买文具盒,你认为到哪家去买好呢?(提醒:文具盒是一样的)学生思考后可以和同桌讨论。
4.提问:为什么要到奇奇店去买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大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奇奇店的要便宜。
)小组之间交流,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1)奇奇店的只要4.9元,丁丁店的却要5.1元,4.9比5.1元要少。
(2)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4元9角小于5元1角。
(3)5.1元比5元大,4.9元比5元小,所以4.9小于5.1。
师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还相同,那我们要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就这样比下去。
5.小数点的后面末尾有0的写法:4.90元可以写作4.9元5.10元可以写作5.1元6.看着这张图片,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货比三家教案 文档 (12)
货比三家
教学目标:
1.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在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2.学习收集,初步懂得选购商品的技巧,初步懂得应遵守的商业道德。
3.初步了解货币演变史。
活动准备:
学习准备:围绕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商店出售价格一样吗这一问题,学生课前进行小调查,并收集一些购物时的俗语。
老师准备:相关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陈老师购物的图片。
2.导出课题:货比三家。
二、教学过程:
(一)研讨影响价格的因素
1.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2.看PPT,边看边总结影响商品价格因素。
3.出示总结结果。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购物俗语
过渡:在购物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些俗语,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俗语的,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1.出示书上的俗语,指名说意思。
2.分组交流各自收集的俗语。
3.每组出示一、二个俗语贴在黑板上,指名解释。
4.师出示收集的俗语,并解释。
5.师生小结,从这些俗语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出示PPT
(三)师大总结,出示PPT
(四)初步了解货币演变史。
播放PPT。
《货比三家》教学简案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商品价格的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比较大小。
2、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与他人交流多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生活中买东西的技巧“货比三家”。
出示主题图,让孩子们看一看、说一说图上都有一些什么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其中特别注意例如:1.80元是1元8角,也可以写成1.8元)。
学生还要说出,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文具店价钱也不一样。
二、探索新知
比较:4.9元()5.1元
1、根据孩子们的发现奇奇文具店和丁丁文具店都有铅笔盒,而它们的价格却不一样顺势提出问题: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追问:要想知道哪个文具店便宜?其实质就是要比较什么?)
比较:4.9元()5.1元先独立思考,在同桌交流,看哪一组的孩子想出的方法多?
教师巡视并指导。
指名汇报并全班交流。
解决淘气想买橡皮,去哪家文具店买比较便宜?
2、让孩子们用上面的方法比较1.9元 2元 1.8元的大小。
3、回顾新课内容,小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例如:先看整数部分,如果相同就看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依次类推。
三、巩固练习
教材P83页第1、2、3题。
《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学会比较不同商店或商场的商品价格,能独立完成相关的数学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品价格的比较2. 货比三家的原则和方法3.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不同商店或商场的商品价格,能独立完成相关的数学题目。
2. 教学难点: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商品价格标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商店或商场的商品价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价格的差异,引出“货比三家”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货比三家”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商品价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货比三家》2. 主要内容:商品价格的比较货比三家的原则和方法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选择题:根据购物场景,选择最佳方案。
3. 计算题:计算商品价格,比较哪家商店更便宜。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不同商店或商场的商品价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价格的差异。
例如,可以展示同一商品在不同商店的价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价格的差异。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更划算的商品。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货比三家”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货比三家”的原则和方法。
解释“货比三家”的含义,即比较三个或更多商店或商场的商品价格,选择价格最低的商品。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
(3)在实践操作环节,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4)通过课堂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货比三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购物时不知道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货比三家”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货比三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较商品价格和质量的兴趣很高,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了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比较商品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价格比较时,容易忽视商品的质量因素。他们过于关注价格,而忽略了性价比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不仅要关注价格,还要关注商品的质量、实用性等。
(3)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设置实际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价格比较和决策。
2.教学难点
(1)商品价格比较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掌握直接比较、计算比较、图表比较等不同的价格比较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商品质量的判断。
难点解析:引导学生从品牌、口碑、售后服务等方面判断商品质量,学会综合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a.设计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比较价格、计算总价等。
b.制作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将数据整理、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
c.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总结“货比三家”的方法。
4.教学策略: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b.运用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任务。
c.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d.通过本次购物活动,对“货比三家”方法的体会和认识。
3.家庭作业:请同学们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b.如何培养孩子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能力?
c.家庭购物时,有哪些好的比较方法和技巧?
4.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提高沟通、协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比较任务。
3.学生对于统计图表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待加强,教师应关注这一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图表更直观地进行比较。
c.创设互动式课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5.教学评价:
a.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b.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他人能力的习惯。
c.设计总结性评价,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培养学生在实际购物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难点: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课堂参与度。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讨论购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预算、需求、环保等,并记录下讨论过程中的关键点。
作业提交形式:以日记或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下与家长的讨论内容。
5.拓展作业:了解其他城市的物价水平,比较不同地区同一商品的售价,探讨影响价格差异的原因。
提交形式:以图表、图片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
6.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货比三家”的实地调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诚信、公正品质和环保意识。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活动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表格内容包括:商品名称、商店名称、价格、数量、质量描述等。
2.根据调查结果,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在每家商店购买该商品的总费用,并比较哪家商店的价格最优惠。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注明使用的运算方法。
3.结合价格、质量等因素,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为什么选择在某一商店购买该商品。
短文要求:语言通顺,观点明确,不少于100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货比三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货比三家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商品价格选择出最划算的商品。
3.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货比三家活动,提高购物时的消费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
2.掌握货比三家的方法。
3.实际进行货比三家活动。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货比三家讲解货比三家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在选择商品时,不仅仅要看价格,还要看质量、服务等方面。
2. 货比三家的方法2.1 选择商品老师提供三种不同品牌的商品,要求学生先看商品,看品牌、包装、产地、重量等信息,然后再看价格。
2.2 比较价格在比较价格时,要求学生按单位价格进行比较。
比如:两辆玩具车的价格分别是20元和15元,但其中一辆的重量更轻,这时学生需要计算出它们的单位价格,即每克多少钱,来进行比较。
2.3 判断结果学生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判断,选择出最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在选择商品的同时,要注意服务、质量等其他方面的差异。
3. 实际活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货比三家活动,可以选择不同的商品,如文具、零食等。
学生要实地走访不同的商店,了解不同商品的价格信息和服务信息,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最划算的商品。
教学方法1.讲解法。
通过讲解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货比三家的基本知识。
2.实践法。
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货比三家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明确选择商品时要考虑的因素。
2.学生能够掌握货比三家的方法,对商品进行差异化比较,选择最划算的商品。
3.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货比三家活动,提高购物时的消费意识和能力。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数量大小的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货比三家”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选择、数量比较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节约意识,学会理性消费。
学生培养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学会客观评价和选择。
教学内容1. “货比三家”的概念:介绍“货比三家”的含义,即在购物或选择时,比较三个或更多选项的数量或质量,以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2. 比较物体数量大小: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大小,如多少、长短、高低等。
3.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货比三家”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选择、数量比较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数量大小的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货比三家”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货比三家”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或图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纸、笔、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货比三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大小,讲解“货比三家”的原理和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货比三家”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2. 内容:“货比三家”的概念比较物体数量大小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关于“货比三家”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或学校进行实践活动,如购物选择、数量比较等,记录并分享实践经验。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对“货比三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货比三家的基本内容,掌握货比三家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使用数字组合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加减法计算。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增强对团队协作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训练,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货比三家的方法和技巧。
2.数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1.学生对货比三家方法的理解。
2.通过货比三家方法进行数字加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3.1 教学内容1.通过课件的形式介绍货比三家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理解货比三家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货比三家的比较和分析。
3.讲解数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操练习。
3.2 教学流程安排第一节课1.课前导入•讲解货比三家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课中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货比三家的比较和分析。
•安排学生分享自己的货比三家经验和体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实际的货比三家活动,并将自己对活动的体会和心得写成一篇小议论文。
第二节课1.课前导入•汇总学生在上次课中进行的货比三家实践活动并进行介绍。
2.课中主体•讲解数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计算意识。
•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学计算实践,加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数字加减法的计算。
将计算题写下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核对。
写下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通过以课件的形式介绍货比三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货比三家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货比三家的方法和技巧。
三年级数学教案《货比三家》
《货比三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价格与商品的关系,培养比较价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商品价格,选择合适的商品进行购买。
2.教学难点:如何在众多商品中,合理选择并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商品价格标签3.学生小组活动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货比三家”的含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概念。
2.通过课件展示或讲述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比较价格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购物清单,清单上有若干商品及价格。
2.学生自主阅读清单,了解商品价格,并尝试比较价格。
(三)小组讨论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比较价格的方法和心得,互相学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发现比较价格的关键点。
(四)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商品,到讲台前展示。
2.各组代表介绍商品的名称、价格、购买理由等。
3.全班同学共同评价,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如何做到“货比三家”。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商品,尝试比较价格,找出性价比高的商品。
2.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共同提高消费意识。
五、教学反思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比较价格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比较价格的方法,提高消费意识,为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商品价格,选择合适的商品进行购买。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刚才都看了购物清单,那你们来说说,比较价格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商品的价格。
”教师接着问:“那如果两家店的价格一样,我们还要比较什么?”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价格,还有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比较三个数大小的方法;2. 能够运用货比三家的方法,找到最优惠的价格。
二、教学内容1. 比较三个数的大小2. 货比三家三、教学重难点1. 比较三个数大小的方法2. 货比三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四、教学准备1. 课件2. 三个小组的商品图片或实物3. 黑板、彩笔、教学挂图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购物时如何选择商品,引出货比三家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比较三个数的大小的方法(2)货比三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 练习与巩固(1)分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商品图片或实物进行货比三家实践,找到最优惠的价格。
(2)展示分组的结果,让学生讨论并比较各组的答案是否正确,并询问他们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3)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课后练习。
4. 教学总结和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总结,并给出反馈。
六、板书设计比较三个数的大小的方法:a>b,b>c,则a>c货比三家步骤:1.选择三个不同的商店;2.打开网购页面(或到店购买);3. 发现价格最便宜的店铺;4. 依次比较服务和质量,选择最优惠的商品。
七、教学反思教案中着重于讲解了比较三个数大小的方法和货比三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以此掌握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货比三家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者
目的要求:
1.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数据,感受针对相同的数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可能会给人造成的误导;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的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举例体会媒体数据对我们的重要性,并且经历查询数据作决策的过程,体会媒体是获取数据得重要渠道。
其中要能够认识到来自媒体的信息也不完全可信的。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设计:
一、情景创设
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对某个问题作出决策,我们必须寻求解决问题所需得数据,你知道获取数据有哪些方法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常用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民意调查、实地调查、媒体查询)
问题2: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的同一个问题的数据(信息)一定相同吗?这些数据(信息)一定准确吗?为什么?
(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个问题的数据(信息)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准确。
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不同方式、不同的立场看待同一个问题,结果肯定是不同的。
)
问题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媒体中提供的数据(信息)的?
二、探究活动
小明家准备购买一台冰箱,在选择A、B、C三种品牌时,全家意见发生了分歧。
小明的父母收集了这三种品牌冰箱的销售资料,但数据的处理上感到十分为难。
将上述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如下:
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小明认为,从这三种品牌的不同年份的月平均销售量变化趋势来看,A品牌冰箱越来越畅销,应选择A品牌冰箱。
问题4:你同意小明的意见吗?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品牌的冰箱,为什么?
(不同意,应该选择C品牌的冰箱。
因为C品牌的冰箱的销售量在逐年上升,且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总量都大于A品牌的冰箱。
)
媒体中的数据很多,但出现在媒体中的信息不一定都是可靠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解决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三、例题教学
例1.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保健食品合格率80%”,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这则新闻是否说明市面上所有的保健食品中恰好有20%为不合格产品?
(2)你认为这则消息来源于普查,还是抽样调查?为什么?
(3)如果已知在这次质量监督中各项指标合格的商品有92种,你能算出共有多少种保健食品接受了检查吗?
点拨:分析媒体数据信息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来源是否具有可靠性;(2)数据是否与实际相符,通常根据常识去判断;(3)数据的表达含义是否清楚;(4)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
解答:(1)不能说明;(2)抽样调查,因为普查很难实现;(3)92÷80%=115(种)
点评:广告中很多语言是不符合规范的省略语言,由于信息的来源很难确认,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很慎重的调查,才能作出结论。
例2.学校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体艺办的老师通过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了解第二天的天气情
况,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说,我市范围的天气是“阴”,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说,我市的天气情况是“阴,局部地区有小雨”,而扬州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说,我市的天气情况是“有小到中雨”。
综合三个气象部门的预报,你怎样判断我市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点拨:综合分析三个气象台的预报结果,判断扬州气象台的预报是可信的。
解答:首先,应该认为三个气象台的预报是不矛盾的。
我国地域辽阔,对一个较大范围进行天气预报,不可能说得很具体,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范围的特殊情况,更不可能进行详细的预报,随着预报范围的逐渐缩小,预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将会逐渐提高。
因此,应该认为我市第二天“有小到中雨”的可能性比较大。
例3.谈谈你看了下面这些信息之后的想法:
(1)一项网上调查表明69%的人了解无线网络知识;
(2)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硕士的年薪平均数要高于博士的年薪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对于学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参与调查者的主要行业分布为计算机、电信、电子);
(3)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平均每年进行商务旅行1~3次(数据来源于某商务杂志的调查,该杂志的参与调查者中有80%处于企业领导层);
(4)据央视调查,2006年春节晚会的收视率达到96%。
但图中所示的一项网上调查的数据却不尽相同。
点拨:根据你所了解的事实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
解答:(1)这个比例可能偏高了,因为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2)样本缺乏代表性,几个行业的情况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经济的需求;
(3)样本缺乏代表性,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中更多的处于非领导层;
(4)选取的样本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例4.“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浙江省有7个城市,图①、图②分别表示2006年这7个城市GDP (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增长速度,则对嘉兴经济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GDP 总量列第五位; B :GDP 总量超过平均值;
C :经济增长速度列第二位;
D :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平均值。
点拨:利用两个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比较,得到结果。
解答:B 图①:七个城市GDP 的
总量
图②:七个城市GDP的增长速度
四、练习巩固
教材:P.68~69
五、反思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想法和收获?与大家交流。
数据的获取可以是多渠道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然而获得的信息有时不一定是准确可信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形成对客观现象(事情)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正所谓的“货比三家不吃亏”。
六、作业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31
课后作业:《课课练》P.73~77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