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8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含2012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的加速度减速上行,下列
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缆车平稳匀速上行和减速上行时,缆车对游客的摩 擦力平行钢绳索向上 B.缆车平稳匀速上行和减速上行时,游客对缆车的作 用力均竖直向下 C.缆车减速上行时,缆车对游客的作用力是平稳匀速 上行时的 1 D.缆车减速上行时,缆车对游客的支持力是平稳匀速 上行时的
失重 状态。 宇航员处于_____
知识点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加速度 (1)整体法: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_______ 整体 分 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_____, 整体 列 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_____
方程求解的方法。
相互作用的内力 时, (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_______________ “隔离” 出来,分析其受力 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_________ 隔离 出来的物体 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_____ 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超重和失重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比较:
超重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 压力(或对悬挂 大于 概念 物的拉力)_____ 物体所受重力 的现象
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现象 物体对支持 物的压力(或 对悬挂物的 等于零 拉力)_______ 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 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 小于 物 力)_____ 体所受重力 的现象
【规律总结】超失重的两点注意
(1)不管物体的加速度是否沿竖直方向,只要其加速度 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2)发生超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 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
生变化。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答案:见解析
考点扫描·重点透析
通热点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要点透析
(2)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 的物体惯性大, 质量小 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 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
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4.物理学史: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各物理学家的观点如下:
(1)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 运动 ,没有力的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回扣教材 考点扫描 真题在线
回扣教材·梳理知识
夯基础
知识整合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 的力迫使它 改变 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力是产生 加速度 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 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 惯性定律 .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定 的应用
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 的理解和瞬时
顿 加速度的求解
第 二 定
动力学的两类 基本问题
T15
律
动力学的图像 问题
T21
牛 对超重、失重
顿 的理解
运 动
动力学中的连 接体问题
T21
定
律 的
动力学中的临 界极值问题
2018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继续学习
物理
考点全通关 3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4.辨析惯性与惯性定律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涉及物体运动的一条动力学规律. (2)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无关;牛顿第一定律是有条 件的,其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而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的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取决于物体是否受力或所受合外力是否为零.
继续学习
物理
考点全通关 5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同向性 公式F=ma是矢量式,任一时刻,F与a同向
a与F对应同一时刻,即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 瞬时性
力
因果性 F是产生a的原因,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
同一性 F=ma中,F、m、a对应同一物体或同一系统
独立性
①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 继续学习
②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③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
局限性
Fx=max,Fy=may ①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情况,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情况 ②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物理
考点全通关 6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三、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 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关系得出的实验定律.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
专题3.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实际问题.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高频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例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它表明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C.它表明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D.由于现实世界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用处【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B正确。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热点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重难点 3
牛顿第二定律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的分析
1.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 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
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 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 速度.
向上的分量,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同理只要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下的分量,物体就 处于失重状态.
即时突破
判断正误.
1.物体处于超重时,是指物体的重力增大了.( × ) 2.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是指物体的“视重”减小了.( √ ) 3.物体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对支持它的支持面压力为零.( √ ) 4.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消失了.( × )
0-v0 【解析】 由图(b)可求出 0~t1 和 t1~2t1 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 a1= 、 t1 -v1-0 a2= .设斜面的倾角为 θ,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时-(mgsinθ+μmgcosθ)= t1 ma1, 下滑时 μmgcosθ-mgsinθ=ma2, 联立可求得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及斜 面的倾角 θ,A、C 正确;从以上两个方程可知,物块质量被约去,即不可求,B 错 v2 0 误;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H= sinθ 可求,D 正确. 2a1
隔离 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 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_________ 的方法.
2.动力学图象
(1)三种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 (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3)三种应用: ①已知物体的运动图象,通过加速度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已知物体受力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具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_ 无关 (选填“有 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_____
关”或“无关”)。 (4)惯性不是力,没有方向。不能说“惯性力”或“向 前的惯性”等。 知识点 2 牛顿第三定律 Ⅱ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 定律是相互独立的。 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 顿第二定律来回答。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 归纳推 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1.[2017· 武汉模拟]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 1 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 ,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 6 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1 A.惯性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重力不变 6 1 B.惯性和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6 1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解析
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因质
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 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 的重力是个变量, 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 G 月= g地 G地 mg 月=m·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 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 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必考部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 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 定律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牛顿第一定律
Ⅱ
1.牛顿第一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
静止 改变 这种状态。 _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_____
2018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含2012年高考真题 精品
f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1.(2012上海卷).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答案:A解析:对于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共同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θ,隔离滑块B,由于摩擦力只能与接触面相切,所以CD错;由于B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分量,所以A对B的摩擦力必须水平向左,即A正确.2.(2012北京高考卷)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υ─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t图像,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Δυ1和第2s末的速率υ2;(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 ma由a─t图像可知,F1和F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a1=1.0m/s2,a2=-1.0m/s2F1= m(g+a1)=2.0×103×(10+1.0)N=2.2×104NF2= m(g+a2)=2.0×103×(10-1.0)N=1.8×104N(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内a─t图线下的面积Δυ1=0.50m/s同理可得,Δυ2=υ2-υ0=1.5m/sυ0=0,第2s末的速率υ2=1.5m/s(3)由a─t图像可知,11s~30s内速率最大,其值等于0~11s内a─t图线下的面积,有υm=10m/s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等于重力mg,所求功率P=Fυm=mg⋅υm=2.0×103×10×10W=2.0×105W由动能定理,总功W=E k2-E k1=12mυm2-0=12×2.0×103×102J=1.0×105J3.(2012山东卷).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AC解析:由v—t图像可知前3 s内,a=△v/△t=2 m/s2超重状态,选项A正确;最后2 s内加速度a′=△v/△t=-3 m/s2故吊绳拉力不为零,选项B错误;根据v’=v/2=3 m/s可知选项C正确;第3 s末至第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匀速上升,货物机械能增加,选项D错误.4.(2012四川卷).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mkx μ-C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gx μ0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0kmgx mg μμ-答案:B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μmg=ma ,即a=(kx-μmg )/m ,当kx>μmg 时,随着形变量x 的减小,加速度a 将减小;当kx<μmg 时,随着形变量x 的减小,加速度a 将增大,则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kx0)/m-μg ,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当kx=μmg (a=0)时,物体的速度最大,然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当物体与弹簧脱离后做加速度为a=μgA 选项错误,B物体脱离弹簧后做加速度为a=μ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3x 0=1/2*μgt2,解得t=gx μ06,故C 选项错误;根据功的计算式可得,物体开始向左端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功为W=-μmgx ′,又x ′=x0-μmg/k ,解得W=-μmg(x 0-μmg/k)μmg(x0-μmg/k)D.7.(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 正确C 错误.没有力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B 错D 正确.5.(2012安徽卷).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答案:C解析:未加恒力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θμθcos sin mg a mg -=,而加上F 后,)cos sin )((θθmg mg mFg a ++=',即a a >',C 正确.6.(2012全国新课标)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 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 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答案:(1)mg F θμθμcos sin -=了 (2)λθ=0tan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 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分解,按平衡条件有N mg F =+θcos ① f F =θsin ②式中N 与f 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N f μ=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mg F θμθμcos sin -=④(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用θs i n f ≤N λ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θλθcos sin -≤Fmgλ⑥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 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θλθcos sin -≤0 ⑦使上式成立的角满足θ≤θ0,这里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值为λθ=0tan ⑧7.(2012上海卷)如图,将质量m =0.1kg 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 ,使圆环以a =4.4m/s 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 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 =10m/s 2).解析:令F sin53︒=mg ,F =1.25N ,当F <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由牛顿定律F cos θ-μF N =ma ,F N +F sin θ=mg ,解得F =1N ,当F >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下,由牛顿定律F cos θ-μF N =ma ,F sin θ=mg +F N ,解得F =9N ,8.(2012安徽卷)Ⅰ.(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 和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 M =2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B. M =2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小车、砝码、打点计C. M =4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D. M =4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 、G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s =4.22 cm 、BC s =4.65 cm 、CD s =5.08 cm 、DE s =5.49 cm 、EF s =5.91 cm 、FG s =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Ⅰ答案:(1)B ;(2)C ;(3)0.42解析:要使砂和砂桶的重力mg 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首先要平衡摩擦力,然后还要满足m <<M.而平衡摩擦,不需挂砂桶,但要带纸带,故(1)选B ,(2)选C.(3)用逐差法2CD BC AB FG EF DE T9s -s -s -s s s a ++=,求得2/m 42.0a s =. 9.(2012安徽卷)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t v -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取g =10 m/s 2, 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 .解析:(1)由v —t 图像可知:小球下落作匀加速运动,2/8tva s m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f mg =-解得Na g m f 2.0)(=+=图2(2)由图知:球落地时速度s m /4v =,则反弹时速度s m v v /343==' 设反弹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动能定理得2210f )h (mg -v m '-=+解得m h 375.0=10(2012江苏卷).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加速度mkvg a +=,随着v 的减小,a 减小,但最后不等于0.加速度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所以选C.11.(2012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有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A .2()f m M M + B .2()f m M m +C .2()()f m M m M g M +-+ D .2()()f m M m M g M+++ 答案:A解析:整体法m m ma g m M F =+-)(,隔离法,对木块,m Ma Mg f =-2,解得MM m f F m )(2+=.12.(2012重庆卷)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 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 ,比赛时, 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a 的加 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 到v 0时,再以v 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 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级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 ,如题图所示.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⑴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⑵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球速v 变化的关系式⑶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率仍为v 0 ,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的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 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解析:⑴在匀速运动阶段有,00tan kv mg =θ 得00tan v mg k θ=⑵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 ',有ma kv N =-'θsinmg N ='θcos得00tan tan v v g a θθ+=⑶以速度v 0匀速运动时,设空气的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 ,有0cos θmg F =球拍倾角为βθ+0时,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设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有 a m F '=βsin设匀速跑阶段所用时间为t ,有a v s t 200-= 球不从球拍上掉落的条件 r t a ≤'221 得20002cos 2sin ⎪⎪⎭⎫ ⎝⎛-≤a v v s g r θβ。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3-1: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精品
考纲展示
知识点
要求
高考瞭望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 应用
(实验、探究)加 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本章主要考查考生 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
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方法解决运动和力
的问题;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A.1.8 m/s2 B.0.2 m/s2 C.2 m/s2 D.1.8 m/s2 解析:用90 N的水平推力时:F-Ff=ma1,得到Ff
=9 N,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摩擦力, 因此Ff=ma2,得到加速度的大小为a2=0.2 m/s2.
【例1】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 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 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 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
1.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
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解析: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因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A正确;质量是
解析:对小球P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Pcos 30°=a,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P=
g,
.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利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两个力的合外力方向就是加速 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 的合成法比较简单. 2.分解法 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 常用正交分解法.分解方式有两种: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教师用书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第 1 节 牛顿第必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浙江考试标准 ]考试要求知识内容命题规律必考加试牛顿第必定律 c牛顿第二定律 d d力学单位制 b 1. 对惯性、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2.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剖析,c 牛顿第三定律c剖析物体的运动过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d d( 特别超重与失重b 3. 将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是与图象相联系 ) 等知知趣联合进实验 4研究作使劲与反作√行综合考察;使劲的关系4. 与实质生活应用相联合 .实验 5研究加快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第 1 节 牛顿第必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考点一 | 牛顿第必定律1.内容全部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边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类状态.2.意义(1) 指卖力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即力是产生加快度的原由.(2) 指出了全部物体都有惯性,所以牛顿第必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 牛顿第必定律描绘的不过一种理想状态,而实质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协力为零时,其运动成效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必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往返答.牛顿第必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状况下经过科学抽象、概括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拥有保持本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独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广泛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全部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况和受力状况没关.(4)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遇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简单改变.1.(2017 ·台州模拟) 伽利略创建的把实验、假定和逻辑推理相联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使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3-1-1 所示的装置做以下实验:小球从左边斜面上的 O点由静止开释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边斜面上涨.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拙程度逐渐降低的资料时,小球沿右边斜面上涨到的最高地点挨次为1、 2、 3. 依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照,能够获得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导学号: 81370088】图 3-1-1A.假如斜面圆滑,小球将上涨到与O点等高的地点B.假如小球不受力,它将向来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假如小球遇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遇到的力一准时,质量越大,它的加快度越小A [ 依据题意,铺垫资料粗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涨的最高地点高升,当斜面绝对圆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所以能够上涨到与O点等高的地点,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可以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 ]2.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颠覆“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原由”这个看法的物理学家及成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B [ 伽利略经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进而颠覆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由”的错误看法;牛顿在概括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必定律,即惯性定律,应选项B正确. ]3.对于牛顿第必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81370089】A.牛顿第必定律不可以在实验室顶用实验考证B.牛顿第必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保持C [ 牛顿第必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应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状况下所按照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 即牛顿第必定律) 则是反应物体在必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 C 不正确;由牛顿第必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保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一定有力的作用,所以 B、D 正确. ]4.以下对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只有在忽然运动或忽然停止时才有惯性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C.在太空中飞翔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消逝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能否受力和运动没关D [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相关,与物体的地点、能否受力和如何运动没关.应选项A、 B、C 错误,选项 D 正确. ]5.(2017 ·云南昆明模拟)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因为躲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迫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对于这举事故原由的物理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持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因为汽车紧迫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持续向前运动C.因为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战胜其惯性,所以持续向前运动D.因为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3A [ 因为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持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相关,与运动状态、受力状况没关,A正确. ]考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使劲和反作使劲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三同、三异、三没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状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一样;②受力物体不一样;③产生的成效不一样.(3)“三没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没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关;③与物体能否和其余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没关.3.相互作使劲与均衡力的比较( 加试要求 )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一对均衡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逝不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逝不一样点两力作用成效不行抵消,不行叠加,不两力作用成效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可求协力求协力,协力为零必定是同性质的力性质不必定相同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定律中的“老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固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一样,所产生的成效 ( 运动成效或形变成效 ) 常常不一样.(3)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只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使劲,不可以牵涉第三个物体.2.差别作使劲、反作使劲与均衡力的简单方法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作用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应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均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二是看产生的原由,作使劲和反作使劲是因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必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1.(2017 ·义乌市联考)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81370090】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合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合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快运动时不合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合用D[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合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全部的力,并且不论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如何、能否相互接触都合用,比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相同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论接触不接触,都相互吸引,所以A、B、C 错误, D 正确. ]2.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坏了.对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使劲,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遇到的力大于玻璃遇到的力,不过因为榔头能够蒙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使劲应当是等大的,不过因为榔头能够蒙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余受力状况,所以没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使劲的大小关系C [ 榔头与玻璃间的相互作使劲必定是等大的,而玻璃碎裂,是因为相互作使劲大于玻璃能够蒙受的力的缘由,应选项C正确. ]3.如图 3-1-2 所示,大人很轻松地就能将儿童拉过来,假如用两个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就很简单地显示两个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导学号: 81370091】图 3-1-2A.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大小老是相等B.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大小不相等C.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作用时间不相等D.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方向相同A [ 所给拉力争象对于t 轴对称,表示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大小一直相等, A 正确,B 错误;从图象看出,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作用时间相同,C 错误;图象上两人的拉力一正一负,表示作使劲和反作使劲方向相反,D错误. ]4.如图 3-1-3 所示,某人用轻绳拉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3-1-3A.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是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B.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均衡力C.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不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逝D.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必定大小相等D [ 此题考察相互作使劲与均衡力的差别.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人拉绳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均衡力,应选项A、 B 错误;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是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必定同时产生、同时消逝,选项 C 错误;人拉绳的力和车拉绳的力大小相等,而车拉绳的力与绳拉车的力大小相等,应选项D正确. ]5.( 加试要求 ) 一同重机经过一绳索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 忽视绳索的重力和空气阻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 81370092】A.当货物匀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索的拉力是一对均衡力B.不论货物怎么上涨,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索的拉力大小C.不论货物怎么上涨,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D.若绳索质量不可以忽视且货物匀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小必定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B[ 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对绳索的拉力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不论货物匀速、加快仍是减速上涨,大小都相等, A 错, B 对;当货物匀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重力是一对均衡力,货物加快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的重力,货物减速上涨时,绳索对货物的拉力小于货物的重力,C、D错. ]考点三 ( 实验 4)|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1)研究过程:如图 3-1-4 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结在一同,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能够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挪动.这时,弹簧测力计 A 遇到B的拉力 F′,弹簧测力计 B 则遇到 A 的拉力 F.注意察看 F 与 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再把A 拿下来,向双侧分别拉 A、B,再察看 F 与 F′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图 3-1-4(2) 实验结论:在拉弹簧测力计的整个过程中,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A、B 弹簧测力计示数老是知足大小相等.1.如图 3-1-5 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联络在一同,当使劲迟缓拉a 弹簧测力计时,a b发现不论拉力 F 多大, a、 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老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图 3-1-5A.这是两只完整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C[ 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显示b弹簧的拉力和a弹簧的拉力,这是一对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悉,它们的示数老是相等,说明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弹簧测力计没关,故两只弹簧测力计不必定完整相同,故A错误, C正确;此实验不可以说明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B 错误;弹簧测力计的运动没有改变,故此实验不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故D错误. ]2.如图 3-1-6所示,小孙同学使劲传感器 A 和 B 做“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实验,当用 A 匀速拉动固定在滑块上的B时()【导学号: 81370093】图 3-1-6A.A对应示数比B 大B.B对应示数比A 大C.A和B对应示数有时不相等D.A和B对应示数任何时辰都相等D [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D 正确. ]3.如图 3-1-7 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关系的实验中:图 3-1-7(1)对于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A.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相等B.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不相等C.若滑块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的拉力与 B对 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D.若滑块做变加快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 A 对 B的拉力与 B对 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2) 以下图,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边放上一点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A.为了增大指针遇到的阻力B.能够帮助我们记录下指针示数的最大值C.防备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间的摩擦D.防备测的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丈量范围【分析】(1) 弹簧测力计 A 对 B 的拉力与 B 对 A 的拉力大小关系与运动状态没关,作使劲与反作使劲老是大小相等.应选项 A 正确. (2) 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边放上一点泡沫塑料,能够做成带“记忆功能”的弹簧测力计,在实验中泡沫塑料停在拉力最大的地点上,方便我们记录指针示数.应选项 B 正确.【答案】(1)A(2)B4.在“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 3-1-8 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 ________,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 ________.甲乙图 3-1-8(2)( 多项选择 ) 由图乙可获得的实验结论是()A.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相等B.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方向相同C.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同时变化D.两传感器间的作使劲与反作使劲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案】(1) 时间 ( t )力(F)(2)AC5.在“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的关系”的实验中(1) 在紧靠弹簧测力计指针旁边放小泡沫塑料,做成两支带“记忆功能”弹簧测力计A、B.现把这两支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 A 连结小木块, B 用手拉,如图3-1-9所示,问哪一支弹簧测力计小泡沫塑料地点有错误?________( 选填“A”或“B”) ;图 3-1-9(2)正确搁置后,拉动木块先加快,后匀速,最后减速,直至停下,则泡沫塑料地点是记录以下哪个阶段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A.加快阶段B.匀速阶段C.减速阶段D.停止阶段(3) 使劲传感器研究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关系,电脑屏幕上显示以下哪个图线?________.【答案】(1) B(2)A(3)C。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2. [对惯性的考查](2017 届广州名校期末)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 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 球筒的上端,则( )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 【答案】D • 【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 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 的上端出来,D项正确.
•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2017届海南三亚月考)消防员用 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 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 •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答案】B
•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2017年北京检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 原因 • 【答案】C • 【解析】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具有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 质,所以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A错误.物体的惯 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B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故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选项C正 确.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选项D错误.
• 二、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或 静止 __________ 状态的性质. • 2.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 改变 运动状态的________ . 质量 质量 • 3.量度: ________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________ 大 质量 的物体惯性大, ________ 小的物体惯性小.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答案】
D
提分秘笈 1.惯性现象的“一只”、“二有”、“三区别” (1)“一只”: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二有”: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三区别”: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与力的区别;惯性与速度的区别. 2.惯性的“两种表现” (1)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 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 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
例1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两个力作用效果可抵消、可叠 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叠加性 的性质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例3
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 (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 )
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本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共129张PPT)
θ 知 l1>l2cos θ,所以小球
的高度升高,A 项正确。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5.(2013· 课标全国Ⅱ,14,6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 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 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答案】 AC 细线剪断前,a受细线向上的拉力F1=3mg,还受重力mg以及弹 簧S1向下的拉力F2=2mg。细线剪断瞬间,线的拉力F1突然消失,但弹簧S1对 其拉力不能突变。此时,a受的合力F=3mg,方向向下,由F=ma知,其加速度大 2������������ ������������ 小a1=3g,故A正确,B错误;此瞬间因弹簧形变未来得及发生改变 ,此时仍 Δl1= ������ ,Δl2= ������ 有 ,所以,Δl1=2Δl2,故选项C正确,D错误。
M∶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4.(2014· 课标全国Ⅰ,17,6分)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 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 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配套K122018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配套教案
三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惯性即惯性定律.(×)(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4)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一定是相互作用力.(×)(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6)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2.(多选)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都适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解析:选AD.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B、C错误,A、D正确.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B.卫星内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消失了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可增大铁饼的惯性,使铁饼飞得更远D.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1/6,但是惯性没有变化解析:选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A、C错误;失重或重力加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B错误、D正确.4.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选 C.榔头对玻璃的作用力和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大小一定相等,但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效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C正确.考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总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D 正确.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能称为惯性,C错误.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解析:选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的“三点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通过伽利略斜面实验等大量事实推理得出的.(2)牛顿第一定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化情况.(3)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考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3)作用力、反作用力不同于平衡力1.(2016·吉林实验中学二模)两人的拔河比赛正在进行中,两人均保持恒定拉力且不松手,而脚下开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两人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谁的力量大D.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解析:选D.人拉绳的力与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错误;两人对绳的拉力不一定是一对平衡力,要根据绳子所处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选项B 错误;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选项D正确,C错误.2. 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选 B.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B对.物体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错.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斜面上的压力,D错.3. 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m/s2)解析:A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k(L-L0)-mg-F=0解得:F=-4 N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方向竖直向下B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N-mg-F′=0解得:F 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答案:9 N正确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两点技巧”(1)抓住特点: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的.(2)明确力的作用点:要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最直观的方法是看作用点的位置,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上.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选 A.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 点等高的位置,A项正确.而小球不受力时状态不变,小球受力时状态发生变化,是在假设和逻辑推理下得出的结论,不是实验直接结论,所以B和C选项错误;而D项不是本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故错误.2.(多选)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选A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A正确;伽利略假想将轻重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时,重的物体会因轻的物体阻碍而下落变慢,轻的物体会因重的物体拖动而下落变快,即二者一起下落快慢应介于单独下落时之间.而从绑在一起后更重的角度考虑二者一起下落时应该更快,从而由逻辑上否定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并用实验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规律,C正确;物体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是牛顿总结的,对应于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故B、D皆错误.3.(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解析:选BC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笛卡儿对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完善,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儿的理论,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4.(多选)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解析:选BD.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砖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反向,B项对;对砖受力分析,则F N-mg=ma,F N>mg,D项对.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 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 错误;设绳子的张力为F ,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 ,若m 甲>m 乙,则由a =F m得,a 甲<a 乙,由x =12at 2得,在相等时间内甲的位移小,因开始时甲、乙距分界线的距离相等,则乙会过分界线,所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选项C 正确;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 错误.6.(多选)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 .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解析:选BD.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碗向右洒出,故B 、D 正确.7.图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 .(M +m )gB .(M +m )g -maC .(M +m )g +maD .(M -m )g解析:选B.对竿上的人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有mg -F f =ma ,则F f =m (g -a ).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 f ′、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 N,有Mg+F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 N′=Mg+F f′=(M+m)g-ma,故选项B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解析:选 C.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9.火车在长直的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底板给他一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很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具有和车相同的速度解析:选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竖直跳起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人将保持和火车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落地时仍在车上原处,故正确选项为D.10.(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选BC.列车加(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相对于车向后(前)滚动,选项B、C正确.11.(多选)抖空竹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最早的空竹是两个如同车轮的竹筒,中间加一个转轴,由于外形对称,其重心在中间位置,初玩者能很好地找到支撑点而使之平衡.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如图所示的不对称的空竹也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的空竹大多是塑料制成的,也有天然竹木制成的.关于抖空竹,在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要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B.空竹的转动是依靠绳子的拉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C.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惯性作用D.空竹从抛起到接住,转速会减小,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解析:选AD.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此时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否则空竹就要翻倒从绳子上落下,选项A正确;空竹是利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转动的,因此绳子选用比较粗糙、摩擦力比较大的比较好,选项B错误;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然后下落,选项C错误;空竹从抛起到接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转速比抛出前减小,因此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选项D正确.12.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解析:选A. 由于滑轮光滑,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质量大,则由甲拉绳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绳子拉力.得甲攀爬时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所以乙会先到达滑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时,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应同时到达滑轮,选项C、D错误.1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A.8 N和0 B.5 N和7 NC.5 N和3 N D.7 N和7 N解析:选C.对A由平衡条件得F T-G A-kx=0,解得F T=G A+kx=3 N+100×0.02 N=5 N,对B由平衡条件得kx+F N-G B=0,解得F N=G B-kx=5 N-100×0.02 N=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是3 N,C正确.14.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F f B.Mg-F fC.Mg+mg D.Mg-mg解析:选A.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其受重力mg和杆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对杆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其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对它的摩擦力F 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F f′+Mg=F 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弹力大小,则F N′=F N=F f+Mg,故应选A.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由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由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三、力学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s).3.导出单位有牛顿、米/秒、米/秒2等.[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2)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其加速度一定大.(×)(3)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4)物体由于做加速运动,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5)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6)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7)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2.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 .m 2·kg·s -4·A -1B .m 2·kg·s -3·A -1C .m 2·kg·s -2·A -1D .m 2·kg·s -1·A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单位制的认识.由1 J =1 V·A·s=1 kg·m·s -2·m 可得,1 V =1 m 2·kg·s -3·A -1,因此选B.3.如图甲、乙所示,两车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质量都是M ,人的质量都是m ,甲图人推车、乙图人拉绳(绳与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的力都是F ,对于甲、乙两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MB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M +mC .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F M +mD .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 M解析:选 C.对甲图以车和人为研究对象,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甲图中车的加速度为零,A 、B 错误;乙图中人和车受绳子的拉力作用,以人和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大小为2F ,所以乙图中车的加速度a =2FM +m,C 正确,D 错误.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在拉力F 作用下,A 、B 共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则( )A .a 1=0,a 2=0B .a 1=a ,a 2=m 2m 1+m 2a C .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 D .a 1=a ,a 2=m 1m 2a解析:选D.撤去拉力F 前,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形变量为x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撤去拉力F 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保持不变,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1.(2012上海卷).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答案:A解析:对于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共同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θ,隔离滑块B,由于摩擦力只能与接触面相切,所以CD错;由于B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分量,所以A对B的摩擦力必须水平向左,即A正确.2.(2012北京高考卷)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υ─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t图像,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Δυ1和第2s末的速率υ2;(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 ma由a─t图像可知,F1和F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a1=1.0m/s2,a2=-1.0m/s2F1= m(g+a1)=2.0×103×(10+1.0)N=2.2×104NF2= m(g+a2)=2.0×103×(10-1.0)N=1.8×104N(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内a─t图线下的面积Δυ1=0.50m/s同理可得,Δυ2=υ2-υ0=1.5m/sυ0=0,第2s末的速率υ2=1.5m/s(3)由a─t图像可知,11s~30s内速率最大,其值等于0~11s内a─t图线下的面积,有υm=10m/s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等于重力mg,所求功率P=Fυm=mg⋅υm=2.0×103×10×10W=2.0×105W由动能定理,总功W=E k2-E k1=12mυm2-0=12×2.0×103×102J=1.0×105J3.(2012山东卷).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AC解析:由v—t图像可知前3 s内,a=△v/△t=2 m/s2超重状态,选项A正确;最后2 s内加速度a′=△v/△t=-3 m/s2故吊绳拉力不为零,选项B错误;根据v’=v/2=3 m/s可知选项C正确;第3 s末至第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匀速上升,货物机械能增加,选项D错误.4.(2012四川卷).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mkx μ-C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gx μ0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0kmgx mg μμ-答案:B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μmg=ma ,即a=(kx-μmg )/m ,当kx>μmg 时,随着形变量x 的减小,加速度a 将减小;当kx<μmg 时,随着形变量x 的减小,加速度a 将增大,则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kx0)/m-μg ,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当kx=μmg (a=0)时,物体的速度最大,然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当物体与弹簧脱离后做加速度为a=μgA 选项错误,B物体脱离弹簧后做加速度为a=μ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3x 0=1/2*μgt2,解得t=gx μ06,故C 选项错误;根据功的计算式可得,物体开始向左端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功为W=-μmgx ′,又x ′=x0-μmg/k ,解得W=-μmg(x 0-μmg/k)μmg(x0-μmg/k)D.7.(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 正确C 错误.没有力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B 错D 正确.5.(2012安徽卷).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答案:C解析:未加恒力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θμθcos sin mg a mg -=,而加上F 后,)c os sin )((θθmg mg mFg a ++=',即a a >',C 正确.6.(2012全国新课标)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 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 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答案:(1)mg F θμθμcos sin -=了 (2)λθ=0tan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 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分解,按平衡条件有N mg F =+θcos ① f F =θsin ②式中N 与f 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N f μ=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mg F θμθμcos sin -=④(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用θs i n f ≤N λ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θλθcos sin -≤Fmgλ⑥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 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θλθcos sin -≤0 ⑦使上式成立的角满足θ≤θ0,这里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值为λθ=0tan ⑧7.(2012上海卷)如图,将质量m =0.1kg 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 ,使圆环以a =4.4m/s 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 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 =10m/s 2).解析:令F sin53︒=mg ,F =1.25N ,当F <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由牛顿定律F cos θ-μF N =ma ,F N +F sin θ=mg ,解得F =1N ,当F >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下,由牛顿定律F cos θ-μF N =ma ,F sin θ=mg +F N ,解得F =9N ,8.(2012安徽卷)Ⅰ.(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 和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 M =2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B. M =2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小车、砝码、打点计C. M =4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D. M =4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 、G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s =4.22 cm 、BC s =4.65 cm 、CD s =5.08 cm 、DE s =5.49 cm 、EF s =5.91 cm 、FG s =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Ⅰ答案:(1)B ;(2)C ;(3)0.42解析:要使砂和砂桶的重力mg 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首先要平衡摩擦力,然后还要满足m <<M.而平衡摩擦,不需挂砂桶,但要带纸带,故(1)选B ,(2)选C.(3)用逐差法2CD BC AB FG EF DE T9s -s -s -s s s a ++=,求得2/m 42.0a s =. 9.(2012安徽卷)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t v -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取g =10 m/s 2, 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 .解析:(1)由v —t 图像可知:小球下落作匀加速运动,2/8tva s m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f mg =-解得Na g m f 2.0)(=+=图2(2)由图知:球落地时速度s m /4v =,则反弹时速度s m v v /343==' 设反弹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动能定理得2210f)h (mg -v m '-=+解得m h 375.0=10(2012江苏卷).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加速度mkvg a +=,随着v 的减小,a 减小,但最后不等于0.加速度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所以选C.11.(2012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有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A .2()f m M M + B .2()f m M m +C .2()()f m M m M g M +-+ D .2()()f m M m M g M+++ 答案:A解析:整体法m m ma g m M F =+-)(,隔离法,对木块,m Ma Mg f =-2,解得MM m f F m )(2+=.12.(2012重庆卷)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 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 ,比赛时, 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a 的加 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 到v 0时,再以v 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 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级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 ,如题图所示.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⑴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⑵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球速v 变化的关系式⑶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率仍为v 0 ,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的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 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解析:⑴在匀速运动阶段有,00tan kv mg =θ 得00tan v mg k θ=⑵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 ',有ma kv N =-'θsinmg N ='θcos得00tan tan v v g a θθ+=⑶以速度v 0匀速运动时,设空气的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 ,有0cos θmg F =球拍倾角为βθ+0时,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设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有 a m F '=βsin设匀速跑阶段所用时间为t ,有a v v s t 200-= 球不从球拍上掉落的条件 r t a ≤'221 得20002cos 2sin ⎪⎪⎭⎫ ⎝⎛-≤a v v s g r θ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