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4200字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4200字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4200字摘要: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整合低碳态度、从众心理、低碳知识技能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发现,低碳出行意愿对低碳出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低碳态度、从众心理、低碳知识技能对低碳出行意愿有显著正效应。

关键词:低碳出行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行为影响模型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激增、私家车的快速普及,加强对城市交通主体出行行为的规范与引导已经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在交通出行理论的基础上,将城市交通主体出行行为与碳排放进行关联分析,试图揭示个体交通出行碳足迹的影响机制。

例如,苏涛永指出识别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首要前提;Chatterton等通过对英国交通部个人碳足迹计算工具的态度调查,分析了环境信息对不同成员出行行为造成的可能影响;马静等通过对北京居民日常出行行为的实证研究,以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居住空间、主体行为与交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然而现有研究在低碳出行模式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同时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也相对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模型,对影响城市居民出行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发现低碳出行意愿与低碳出行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影响路径。

二、研究模型与假设由Ajzen Icek(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是目前广泛接受的解释个人行为模式的基础理论,并在环境行为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本文主要探讨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属于个人行为模式的研究范畴,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展开对低碳出行影响因素的研究。

据有关环境态度的文献,人们对环境的基本态度决定了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

低碳态度是指个人对客观存在的低碳事物支持与否的一种情感状态,对未来低碳社会的期待程度,其可以解释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城市绿色出行研究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城市绿色出行研究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城市绿色出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交通方式的高排放量和能源消耗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因此,研究如何推动城市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绿色出行的相关问题,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一、城市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城市绿色出行是指在城市出行过程中,采用低碳、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从而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色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城市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传统交通方式如汽车、摩托车等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城市绿色出行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传统交通方式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资源浪费。

而绿色出行方式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绿色出行可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不仅影响市民出行效率,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

推动城市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机动车辆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城市绿色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城市绿色出行的障碍与挑战尽管城市绿色出行具有诸多优势,但在现实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与挑战。

首先,城市绿色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车站等。

然而,目前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地区缺乏相关设施,使得市民出行不便,难以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其次,城市居民习惯难以改变。

长期以来,城市居民习惯于使用汽车等机动车辆出行,难以接受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

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习惯需要时间和教育,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影响因素研究陆欢;干宏程;王馨玉;黄玥;王雯静【期刊名称】《交通运输研究》【年(卷),期】2022(8)6【摘要】为更全面地分析影响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关键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出行政策,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为框架,在考虑TPB基本变量的基础上,引入出行习惯、环保意识、预期后悔3个扩展变量,构建基于扩展TPB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然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变量间路径关系检验,分析关键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绿色出行行为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的行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基于扩展TPB研究绿色出行行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在所有绿色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中,行为意向对绿色出行行为的总效应为0.45,为所有变量中的最大者;知觉行为控制的直接效应为0.37,间接效应为0.07,总效应为0.44,仅次于行为意向变量;出行习惯的直接效应为0.25,间接效应为0.05,总效应为0.30,仅次于上述两变量;此外,预期后悔的直接效应为-0.17,间接效应为-0.05,总效应为-0.22;出行态度、主观规范和环保意识的总效应分别为0.12,0.15和0.20。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宣传绿色出行理念,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加强绿色出行设施建设,提升绿色出行服务品质;完善绿色出行相关政策,培养居民绿色出行习惯,引导城市居民选择绿色出行。

【总页数】9页(P63-71)【作者】陆欢;干宏程;王馨玉;黄玥;王雯静【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超网络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相关文献】1.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全国20个城市的调查数据2.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划行为和规范激活理论3.城市居民体育休闲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4.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探讨5.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环境价值观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设方法-精品

最新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设方法-精品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设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

截止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是2003年汽车保有量的5.7倍,其中3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北京市超过500万辆(京华时报,2014)。

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带来的大量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城市,机动车所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以及颗粒污染物占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比例高达40%~60%,同时机动车所排放的污染物在城市总污染源中的比例正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北京晚报,2010)。

2013年,雾霾成为我国年度关键词,同时也几乎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第一词。

这一年,我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波及25个省份,创52年来之最(中国网,2013)。

中科院发布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结果表明,雾霾中有4类有机组分,其中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羟类有机颗粒物占18%。

以北京为例,机动车尾气排放为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25%。

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提倡居民绿色出行,且绿色出行理念已宣传多年。

例如,我国把每年的9月22日定为“中国城市无车日”,许多城市也已开展诸多相关活动。

但目前对于绿色出行的宣传和引导,多呈现“动员式”特点,很少有系统化的长效激励机制和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居民的绿色出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常态化的引导。

因此如何将绿色出行理念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自由选择和自觉行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对绿色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进行探究,为政府制定针对性的促进城市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引导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文献述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被归纳为出行者特性、出行特性和交通工具特性三个方面(Bowman et al.,2000:1;宗芳等,2007:48),其中出行者特性主要包括出行者的年龄(Palma et al.,2000:43)、性别(Abane,1993:4)、收入水平(陈团生,2007)、水平(Sinha,2003:331)、职业(Wan et al.,2009)、家庭结构(岳芳,2008)和小汽车拥有量(Limtanakooi et al.,2006:36);出行特性主要是指出行距离、出行目的、耗时性、出行紧迫性、出行时间(Guo et al.,2002;Jungyul,2005:36;解放日报,2011);交通工具特性则主要是指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经济性(万菲等,2012:306)。

绿色住宅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绿色住宅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22
房地产市场
CHINA REAL ESTATE
图 1:初始模型路径图
绿色住宅认知
H8
自我效能
H9 H1
H2
H3 经济性
购买态度 H5 购买意愿
H10
H11 H4
H12 H6
H7
居住态度 符号刺激 社会刺激
出研究假设,构建模型,拟合并修正模型,得出绿 色住宅购买意愿的影响效应系数,为绿色住宅的 普及与推广给予对策。
1 相关概念与理论 1.1 绿色住宅
绿色住宅是具有居住功能的绿色建筑中的一 类,绿色住宅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绿色 环保技术,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为住户 创造舒适怡人、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 建筑、自然有机统一的新型住宅产品。绿色住宅遵 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具有舒适性、环保 性、地域性、便利性、亲自然性等特点,消费者对 绿色住宅的购买行为将是未来住宅市场的最大亮 点之一。
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以桂林市消费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 300 份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
型分析法,得出影响消费者绿பைடு நூலகம்住宅购买意愿的深层次因素,并提出政府引导与支持、技术驱动与支撑、
市场细分与推广三个层面的建议对策,以期促进绿色住宅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住宅;购买意愿;结构方程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2 确定影响因素与提出研究假设 2.1 知觉行为控制维度 2.1.1 绿色住宅认知
该研究变量主要讨论消费者是否了解绿色住 宅,并设计 6 个测量指标:对绿色住宅的概念认 知;对绿色住宅节约用地的认知程度;对绿色住宅 节能的认知程度;对绿色住宅节约材料的认知程 度;对绿色住宅改善室内环境的认知程度;对绿色 住宅购买成本的认知程度。绿色住宅的信息对消费 者的决策尤为重要。消费者掌握到更多绿色住宅信 息,对其有更深入的认知与了解,则越能提高购买

城市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

城市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

城市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催生了绿色出行的需求,促使人们转变传统出行方式,选择更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意识进行调查,以了解其认知水平及行为选择。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以多样化的样本覆盖范围,收集城市居民对绿色出行的看法和实际行为数据。

二、样本特征样本总数为1000人,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

样本年龄分布为18-60岁,各年龄段均有适当比例。

社会、经济地位也有一定的覆盖范围。

三、调查结果3.1 对绿色出行的认知程度问卷将绿色出行定义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骑行等环保出行方式。

结果显示,有78%的受访者对绿色出行有一定的了解,知晓其重要性。

其中,5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空气污染,43%的受访者认为它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出行可以提高个人身体健康。

3.2 绿色出行的实施情况a) 公共交通:调查发现,近60%的受访者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来进行出行,其中包括地铁、公交车、轻轨等。

志愿者接触到的一位受访者表示:“公共交通是我日常出行的首选,它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b) 步行和骑行:超过80%的受访者会选择步行或骑行的方式进行短距离出行。

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经济、环保且有益健康。

不过,仍有20%的受访者认为步行和骑行的时间成本较高,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c) 汽车出行:约有3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私家车进行长距离出行。

他们认为私家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有一些受访者反映出行成本较高,且交通拥堵对出行体验造成了一定影响。

3.3 影响绿色出行的因素a) 设施建设:有45%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绿色出行发展受到公共设施建设的影响。

例如,缺少自行车道、公交站牌不便等问题会影响人们的出行选择。

b) 交通安全:40%的受访者表示对交通安全的担忧是他们不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绿色出行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研究

绿色出行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研究

绿色出行的促进与阻碍因素研究绿色出行指的是以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等为目的,采用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

在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绿色出行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绿色出行的普及还面临着促进与阻碍因素。

一、促进因素1. 政策支持政府制定一系列环保政策,如限行、提高燃油税等措施,可以鼓励人们采用绿色出行方式。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采购环保车辆、设立充电站等方式促进环保交通工具的发展。

2. 媒体宣传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广告、报纸、电视等渠道,宣传绿色出行的理念和优势,可以引导人们形成环保出行的意识,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电动汽车、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工具,这些新技术在未来的交通出行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的创新可以降低绿色出行的成本,提高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二、阻碍因素1. 传统习惯由于长期的出行习惯,大部分人仍然习惯选择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如开车、坐公交等。

这使得环保交通方式的普及遇到了一定的难度,需要人们积极改变传统出行习惯。

2. 高成本绿色出行的成本较高,例如购买电动汽车、安装充电桩等需要高额资金投入。

而且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需要一定时间,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出行中遇到充电问题也是一个困难。

3. 集中和分散问题城市与农村环境的差异,也导致出行方式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

根据结构的不同,城市出行需要选择快捷、低成本的出行方式;而乡村则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环境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

三、促进绿色出行的措施1. 政策扶持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环保政策来推广绿色出行,例如建设更多的可充电桩、购买环保车辆等,激励公众大力投入绿色出行。

2. 高科技设备科技创新将是未来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向,政府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源资金支持,以降低绿色出行的成本。

3. 提高环保意识人们需要逐步深入认识到绿色出行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毕竟只有人们意识到了绿色出行的重要性,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绿色出行。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共3篇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共3篇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共3篇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然而,相较于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私家车、滴滴出行等高碳出行方式在城市中的占比依然较高。

这不仅会引起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研究城市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

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中,低碳出行方式的占比相对较高,而私家车出行的占比相对较低。

对于收入中等以上的家庭来说,逐渐过渡到低碳出行需要的经济投入较高,因此私家车的占比相对较高。

2.城市交通配套设施城市交通配套设施的完备程度也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

如果公共交通设施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市民就会选择私家车出行。

如果骑行和步行的道路设施完善,市民就更容易选择这些低碳出行方式。

3.生活和工作地点距离生活和工作地点距离的远近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因素之一。

如果生活和工作地点距离较近,那么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更适用。

相反,如果生活和工作地点距离较远,市民就更容易选择私家车出行。

4.城市文化氛围城市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居民的出行方式。

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更适合具有环保意识、低碳意识的文化城市,这些城市鼓励居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

而对于汽车文化和城市塞车的城市,私家车的占比更高。

综上所述,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鼓励居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引导策略:1.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系统设施,提高其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市民能够更方便更舒适地使用公共交通。

2.设立低碳出行倡导机构设立低碳出行倡导机构,倡导低碳出行,并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低碳出行意识。

3.提供低碳出行的经济支持提供低碳出行的经济支持,如对于骑行、步行和使用公共交通的市民提供优惠和补贴,让市民更愿意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扬州市为例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扬州市为例

基 金项 目:国家 自然基金 (41271189、416711 74) 江苏高 校优势学 科建设 工程 资助项 目;江苏 省科 技项 目 (2015011)。
作 者简介 :崔继 昌,男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 科学 学院 ,硕士研 究生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土地资源 管 理: 方 斌 .通信作 者.男.南京师范大学地理 科学学 院 .江苏省地理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 同创新 中心 ,江苏省物质循环 与污染控 制重点实验室 .教授 ,主要 研究方向为土地 资源管理 任 亚.扬州市国土资源局 广陵分局。
市 功 能 分 区 、住 房 与就 业 制 度 等 多 谌 丽 利 用 GIS分 析和 多 项式 逻 辑 回归 两 项指 数分 列 第 3位 和 第 2位 ,而对 比
基 于 结 构 方 程 模 型 的城 市居 民 通 勤 满 意 度 影 响 因 素分 析 一 一 以扬 州市 为 例 I崔继 昌 方斌 任亚
文章编号 :1009-6000(2018)04-011 5—08
中图分 类号:u121
文献标 识码 :B
doi:10 3969/】issn 1009-6000 2018 04.016
Abstract:Comm u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residents’daily lif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factors inf luencing residents’com m uting satisfaction can be em ployed to enhance residents’quality 0flife and thus promote social harm ony.Based on data collected on Yangzhou residents’comm uting situation,this pal}er build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residents’com muting satisfac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ac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m ensions including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ccupation perception and environm ent.Particularly,occupation perception and environm ent have signif icant inf luence on the com m uter satisfaction.Research suggests that im proving working stability and wages,perfecting the public facilities,protecting the environm ent ar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com muter satisfaction. Key wards:com m uting satisfac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fluencing factors;Yangzhou city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南宁市居民出行方式探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南宁市居民出行方式探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南宁市居民出行方式探究作者:茅丹单悠然吴宇豪莫娇杨渚桢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0期摘要:为响应十九大的号召,促进“绿色出行”理念的践行,我们对南宁市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了探究。

在搜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出行方式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根据分析结果,对南宁市政府及相关企业提出参考意见,着力于提高南宁市的交通运输力,缓解路面通行压力,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从而实现真正的“绿色出行”。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绿色出行;交通供给属性近几年,共享单车,滴滴打车等新型出行方式大量涌现,使人们的出行方式的种类变得丰富。

同时,十九大也提出了“绿色出行”的理念,增加了人们对出行方式的关注度。

下面,以南宁市为例,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探究。

由于影响南宁市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因素众多,且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包括: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偏好、出行距离等,外在因素包括:选取个人属性、交通供给属性和城市规模等。

因此,梳理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明晰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是构建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前提和基础,而上述影响因素间以及其与出行方式间的互动机理可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来揭示。

一、出行方式结构方程模型的构造SEM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组成。

其中,出行测量模型由外因测量变量和内因测量变量组成,他们满足一组线性函数:结构模型是影响出行的各潜在变量间的关系模型的说明,其表达式为二、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分析(一)外因潜在变量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外因潜在变量主要包括:个人属性、交通供给属性和城市规模,这三个变量对出行方式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47、0.42、0.47,对出行方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也就是说个人的性别、年龄等,目的地停车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规模的大小对居民的出行的选择呈正相关的关系。

(二)内因潜在变量对出行方式的影响内因潜在变量主要包括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这三个变量对出行方式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20、0.11、0.36,对出行方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居民的出行目的、时间、距离的不同与出行方式的选择呈正相关的关系。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城市社区居民出行行为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城市社区居民出行行为
1、公园设施对游憩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公园设施的完善和提 高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游憩体验和满意度;
2、环境质量对游憩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同样显著,说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空 气质量能接影响路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表明公园 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态度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游憩满意度;
其次,年龄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中老年居民更倾向于选择 公共交通工具,而年轻居民则更倾向于选择私人交通工具。这可能是因为中老年 居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信任度和依赖度较高,而年轻居民则更注重个人出行效率 和灵活性。
此外,居住区域对居民出行距离具有显著影响。居住在市中心的居民出行距 离较短,而居住在郊区的居民出行距离较长。这可能是因为市中心的居民可以方 便地步行或骑行到达目的地,而郊区的居民则需要依赖汽车等私人交通工具来完 成长距离出行。
2、加强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交通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公共交通工具 的信任度和依赖度;
3、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增加居住区与工作、购物和休闲娱乐场所之间 的可达性,以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参考内容
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结构 方程模型的视角
引言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游憩场所,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 意义。游憩满意度是衡量居民对城市公园游憩体验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的重要指标。 结构方程模型(SEM)作为一种先进的统计方法,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的 复杂关系,准确估计各个因素对满意度的贡献程度。本次演示将采用结构方程模 型的方法,探讨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的现状和发展。
3、提高城市公园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态度,注重细节服务,提升居民的 满意度;
4、丰富城市公园的游憩活动,策划多样化的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 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参考内容二

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文库 第11期37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王 娅 金欢欢 胡欢欢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加快,城市居民对交通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

其中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方式对城市交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探究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愿的影响因素。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他在生态文明问题上讲到要缓解大城市病,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要走出城市的特色之路。

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出行,建设美丽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经济、文化、旅游业发展及市区建房速度加快,人口和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交通不堪重负。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同步和匹配,交通系统结构单一、公交公司管理经营存在不足以及非法运营情况严重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城市交通存在许多问题。

这说明绿色交通的发展是人、车、环境三者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居民不仅作为城市的主体,也是交通发展的主体,选择何种交通出行方式对交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我们发现以往学者大体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绿色交通理念及对特定地区居民出行方式等方面。

如:许丽桦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自行车出行方式,倡导自行车的绿色出行方式。

杨冉冉探讨东部地区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行为驱动机理,提出了促进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相关政策建议等。

1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指出行距离、时间(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环境、政府宣传力度等。

对出行距离,出行距离较短,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大多是在步行、自行车等环保交通工具;出行距离较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公交、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周文竹等人通过对出行距离长短划分,研究了不同出行距离选择不同出行方式:步行适合短距离出行,自行车适合短距离、中距离出行,小汽车适合中距离、长距离出行。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直接影响着交通状况的良好与否。

因此,研究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优化城市交通系统。

一、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1. 家庭收入水平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选择的出行方式。

较高收入的家庭更有可能拥有私家车或能够支付大量公共交通费用,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开车或乘坐出租车。

而较低收入的家庭往往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节省出行成本。

2. 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城市居民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会考虑当地的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

交通设施的覆盖范围、线路密度以及站点的距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出行方式选择。

若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站点分布合理,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

而若交通设施不便利,缺乏步行道或骑行道,居民更可能选择开车或打车。

3. 时间成本时间成本是城市居民在选择出行方式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若出行所花费的时间长、交通拥堵情况严重,那么居民更可能选择其他快速的出行方式,比如开车或打车。

相反,若公共交通工具运行频繁、道路畅通,那么居民则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

4. 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家庭人口多、存在年幼子女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开车,以方便携带物品和照顾孩子。

而单身居民或年轻人则更可能选择步行、骑行或使用共享单车等方式。

此外,工作地点的远近和所在居住区的便利程度也会影响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

二、政策建议1. 改善交通设施完善城市的交通设施是促进居民选择多样化出行方式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并加强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覆盖范围和线路密度。

同时,应设立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便利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

基于Logistic模型对居民弹性出行影响因素建模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对居民弹性出行影响因素建模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对居民弹性出行影响因素建模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对居民弹性出行影响因素建模研究摘要:居民出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弹性出行更能体现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灵活性。

本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构建了居民弹性出行影响因素的建模方法,并对现有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居民弹性出行受到个体特征、出行目的、交通条件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1. 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也日益多样化。

弹性出行作为一种灵活的出行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出行需求。

因此,研究居民弹性出行的影响因素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相关研究2.1 弹性出行的概念弹性出行是指出行人员在面临不同的交通条件和出行需求时,能够灵活选择出行方式的能力。

相比固定出行方式,弹性出行更能满足个体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2.2 弹性出行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居民弹性出行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特征、出行目的、交通条件、经济因素等。

然而,当前研究中缺乏对这些因素进行多维度、综合性分析的方法。

3. 数据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居民出行行为数据,并选取了个人特征、出行目的、交通条件等因素作为研究变量。

据此构建了Logistic模型,并使用现有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

4. 结果与讨论4.1 个人特征对居民弹性出行的影响经模型分析发现,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对居民弹性出行具有一定影响。

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弹性出行方式,而年龄较大的人群则更倾向于固定出行方式。

4.2 出行目的对居民弹性出行的影响根据模型结果,出行目的对居民弹性出行的选择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如购物、娱乐等休闲出行更容易选择弹性出行方式,而上班通勤等固定出行则倾向于选择固定的交通工具。

4.3 交通条件对居民弹性出行的影响交通条件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交通拥堵程度、公共交通设施等因素都与居民弹性出行存在密切联系。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与环境影响研究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与环境影响研究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与环境影响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和出行频率,都会对空气质量、噪音污染、交通拥堵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与环境影响,对于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对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传统的私家车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排放的废气和噪音污染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鼓励居民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等,是减少交通尾气排放、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关研究发现,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和完善的非机动车道,可以有效减少私家车使用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其次,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也与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居民对城市设施的利用程度,会对出行距离产生影响。

若居民能在附近就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将减少长途出行,降低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研究发现,城市人口较密集的地区,相较于郊区人口稀少的地区,居民出行距离更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最后,城市居民的出行频率也影响着环境的负担。

频繁的出行不仅增加了交通拥堵的发生概率,还增加了能源消耗。

因此,鼓励居民合理规划和安排出行频率,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是减少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能的重要途径。

一些国家和城市通过引入交通限制措施、推出优惠政策等,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

研究表明,限制车行规定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综上所述,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与环境影响,有助于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城市规划、调整人们的出行习惯和行为等方式,可以降低交通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市民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绿色出行的意识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绿色出行的实施。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个重点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南京、天津和西安。

调查对象为这些城市的居民,我们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1. 绿色出行意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表示对绿色出行有一定的了解,77%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2. 绿色出行方式在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上,59%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步行或骑行,32%的受访者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仅有9%的受访者会优先选择私家车。

3. 绿色出行障碍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支持绿色出行,但调查结果也显示了一些绿色出行的障碍。

最主要的障碍有以下几点:- 缺乏便捷的绿色出行选择:34%的受访者表示绿色出行方式不够方便,缺乏足够的绿色出行设施。

- 排放标准不一致:26%的受访者认为私家车尾气排放标准不一致,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 保持形象压力:15%的受访者表示追求形象和社交压力限制了他们选择绿色出行的意愿。

4. 个人绿色出行意愿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绿色出行,其中52%的受访者表示能接受每天绿色出行,3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部分时间选择绿色出行。

五、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向相关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绿色出行的实施:1. 改善绿色出行设施: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路,提供更多的公共自行车服务,方便居民实施绿色出行。

2.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运营频次,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 减少私家车使用:通过限行、提高停车费用等措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城市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影响路径

城市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影响路径

文章编号:1672-4747(2022)04-0003-11城市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影响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方法熊仁江,赵航,段梅花,黄勇,魏薇,刘思敏,贠艺涵(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摘要:电动汽车是实现低碳绿色社会的重要手段,人们采用其出行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于贵阳市中心城区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调研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 ),探索影响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的多元路径。

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易用性和环境意识变量可单独构成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的必要条件,其余变量均不满足。

通过组态分析得到5条居民强电动汽车出行意愿的路径组合,总体覆盖率达到0.858,包括感知易用弥补型、环境意识型、感知有用型、主观规范型和知觉行为控制型,不同路径刻画了不一样的用户群体,揭示了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其中,主观规范、环境意识和感知易用性成为触发居民强电动汽车出行意愿的重要核心条件,而环境意识在所有路径中均出现。

因此,围绕环境意识和感知易用性构成了原始覆盖率和唯一覆盖率最高的组合路径,凸显了引导居民树立环保意识以及加快充电站建设的重要性。

研究结论为政府提升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交通工程;出行意愿;计划行为理论;组态效应;环境意识;感知易用性中图分类号:U491.1;U471.2文献标志码:ADOI :10.19961/ki.1672-4747.2022.09.007The influence path of urban residents ’electric vehicle travel intention:based on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XIONG Ren-jiang ,ZHAO Hang ,DUAN Mei-hua ,HUANG Yong ,WEI WeiLIU Si-ming ,YUN Yi-han(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 :Electric vehicle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a low-carbon green society,and their adoption is of great relevance to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of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travel by electric vehicles in the central city of Guiyang,the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ison method (fsQCA)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multivariate paths affecting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travel by electric vehicles,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the variable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can individually constitu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residents ’electric vehi-cle travel intention,while the rest of the variables are not satisfied.Five path combinations of strong electric travel intention were obtained through group analysis,with an overall coverage of 0.858,in-收稿日期:2022-09-13录用日期:2022-10-02网络首发:2022-10-10审稿日期:2022-09-13~09-16;10-01~10-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64008)作者简介:熊仁江(1997—),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出行行为、交通地理,E-mail :*****************通信作者:赵航(1981—),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出行行为、交通地理,E-mail :*************引文格式:熊仁江,赵航,段梅花,等.城市居民电动汽车出行意愿影响路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22,20(4):31-41.XIONG Ren-jiang ,ZHAO Hang ,DUAN Mei-hua,et al.The influence path of urban residents ’electric vehicle travel intention:based on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2022,20(4):31-41.第20卷第4期2022年12月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Vol.20No.4Dec.2022cluding perceived ease of use compensating type,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ype,perceived useful-ness type,subjective normative type and perceptual behavior control type,and different paths por-tray different user groups,revealing the complexit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residents’willingness to travel by electric vehicles.Among them,subjective norm,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become important core conditions that trigger residents’strong electric vehicle travel in-tentions,whil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ppears in all paths.Thus,the paths arou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constitute the highest combination of original coverage and unique coverage,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guiding residents to establish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s well as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ging stations.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government to enhance residents’willingness to travel by elec-tric vehicles.Key words:traffic engineering;travel intention;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configuration effect;en-vironmental aware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0引言在我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城市交通碳减排问题亟须解决[1]。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异质性分析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异质性分析

第22卷第1期2024年03月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Vol.22No.1Mar.2024文章编号:1672-4747(2024)01-0128-11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异质性分析胡含1,李昕光*2,孙崇效1,于文昌2(1.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266000;2.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青岛266000)摘要:为揭示居民低碳出行决策过程的内在机理,识别个体异质性对低碳出行决策的影响,本文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引入环境意识、政策因素和出行时间感知构建了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模型。

首先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98份有效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识别模型中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然后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进行异质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规范、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均有显著直接影响;政策因素与环境意识、出行时间感知可通过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低碳出行意向;潜变量对低碳出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按总效应值排序为:个人规范(0.405)、政策因素(0.359)、态度(0.325)、环境意识(0.294)。

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出行时间可以调节潜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于出行时间较短的青年人来说,态度是影响其低碳出行意向的主要因素;对于出行时间较长的中老年人,个人规范对其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更大。

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引导策略,促进城市低碳客运交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交通工程;低碳出行意向;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息规范理论;多群组结构方程;出行时间感知;异质性分析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志码:A DOI:10.19961/ki.1672-4747.2023.09.002 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 urban residents’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HU Han1,LI Xinguang*2,SUN Chongxiao1,YU Wenchang2(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266000,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266000,China)Abstract: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residents’low-carbon trave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 on low-carbon travel de-cision-making.This study combines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and the value belief norm theory(VBN)and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policy factor,and travel time perception to construct a model of urban residents’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First,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398valid data to identify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the model.Next, heterogene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a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sonal norm,attitude,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and subjective norm have a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 on residents’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Policy factor,environmental awareness,and travel time perception can indirectly influence 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 based on the mediating vari-ables.The main effects of the latent variables on 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 in the order of the total收稿日期:2023-09-05录用日期:2023-12-12网络首发:2023-12-19审稿日期:2023-09-05~2023-09-15;2023-10-12~2023-10-23;2023-11-19~2023-11-26;2023-12-12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G017);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2101167)作者简介:胡含(199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低碳出行行为,E-mail:*****************通信作者:李昕光(1978—),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安全和低碳交通,E-mail:******************.cn引文格式:胡含,李昕光,孙崇效,等.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异质性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24,22(1):128-138.HU Han,LI Xinguang,SUN Chongxiao,et al.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 urban residents’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2024,22(1):128-138.effect value are personal norm(0.405),policy factor(0.359),attitude(0.325),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0.294).The multigroup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ge and travel time can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nt variables.For young people with a shorter travel time,attitude i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ir 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However,personal norm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low-carbon travel intention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with longer travel tim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mulating differentiated low-carbon travel guidance strategies for urban residen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 cities.Key words:trafficengineering;low-carbontravelintention;TPB-VBN(Theoryofplannedbehaviorand the value Belief Norm Theory);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travel time perception;heterogeneity0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具有积极影响。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过去的城市交通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城市交通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居民作为交通活动的实施主体,其出行行为影响着城市交通结构的构成,是造成交通碳排放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就居民交通出行和相关行为对交通碳排放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在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所必需的交通条件前提下,引导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化出行方式,解决城市居民出行以及与之相关的能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居民低碳行为为研究视角,探讨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使其从传统燃油汽车依赖型消费转向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上,从而实现减少城市交通碳排放的目标。

本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可持续消费、计划行为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首先,应用非集计理论及效用理论,构建了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揭示了居民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机理。

具体地,论文基于多项Logit模型提出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并利用陈述偏好调查法获得的北京市居民出行偏好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对了解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对居民交通出行选择行为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对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次,论文提出了改进的居民出行交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因素分解方法,构建了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系统分析了社会经济、能源要素、居民行为等因素对居民出行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作用。

具体地,论文对现有关于居民出行交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改进,提出了基于不同交通工具逐年变动的排放系数和年行驶里程的,使交通碳排放核算更易实现,且更契合现实状况。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交通分析与评价-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交通分析与评价-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傅鹏明【摘要】基于南京市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影响居民出行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居民出行过程中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结果指出,个人特性、家庭属性、居民出行目的以及到达地性质对出行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模型的分析结果指出在推行公交优先策略发展方面,加强对公交月票的使用管理、合理的限制小汽车的发展、推进自行车及电动助力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及其与其他出行方式的有效衔接与换乘等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出行方式;结构方程;公交优先;城市发展1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之产生的居民的日常出行行为更加频繁。

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多的交通问题,交通拥堵的恶性循环,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差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性降低等。

各大城市通过对机动车的限制措施以及优先发展公交战略措施来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如通过单双号来限制小汽车出行、大力发展轨道和BRT等等。

对居民出行行为特性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影响居民出行选择影响因子及其影响机理才能深刻理解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为居民的出行选择和城市交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影响过程复杂,如何准确地理清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成为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1][2]。

在对居民出行选择影响因素的以往研究中,影响因素被总结为出行者个人特征、出行者家庭特征以及出行目的和出行地特性等[3][4]。

1984年澳大利亚学者Bertram引入出行特性阈值的概念改进传统logit模型对墨尔本城市居民出行进行研究[5]。

加拿大学者Eluru等在对蒙特利尔居民通勤出行进行研究是考虑了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出行特性以及政策等因素,同样运用多项logit模型对居民出行中的方式选择进行了研究[6]。

Scheiner在其研究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德国科隆地区的居民出行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受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7]。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多 因素 整合 模 型 为 基 础 , 分 析 影 响 城 市居 民 绿 色 出行 意 愿
B a mb e r g a n d o t h e r s c h o l a r s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i r d l u e n e -
李赤林 ,黄 勇 { ̄ I X 9管 理 学 院, 湖 北武 汉4 3 0 0 7 0 )
L I C h i - l i n , HU A N G Y o n g ( Ma n a g e me n t S c h o o l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Wu h c m 4 3 0 0 7 0 ,C h i n a J
i n g f a e t o r s o f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t s t r a v e l i n t e n t i o n s b y t h e s t r u c —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 mo d e l i n g .T h e a i m i s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u r b a n t r a f f i c t r a v e l s t r u c t u r e ,g u i d e t h e r e s i d e n t s g r e e n t r a v e l r e a — s o n a b l y ,r e l i e v e t he u r b a n t r df i e p r e s s u r e a n d c r e a t e e n v i r o n — me n t — i f ' i e n d l y a n d e c o n o mi c a l u r b a n t r a v e l e n v i r o n me n t s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 得我 国私 家车保 有量不断增
加 ,私 家车的普及性和便 利性 使得人们 更倾向 于将 其作 为首 要 的 出行 方式 ,这给城 市交通 系统带 来 了巨大压 力。作为 交
通 出行 的 主 体 ,城 市居 民 选择 何 种 出行 方 式 对 城 市 的 交通 状
况有着 直接 的影响。 文章 运 用结 构方程 ,以 B a m b e r g等提 出
0 引 言
2 0世纪 5 0年代 以来 ,城市化迅猛发 展的同时也带 来 了交通 拥堵 、能源危机 、环境 污染等 问题 ,可持续 发展概念 的提 出, 使得 以环境 保护为 日标 的 “ 绿 色交通”应运而生 _ l I 。绿 色出行指 绿色交通理念 指导下的 出行 ,即出行过程 中,尽 量减少能源 消 耗和环境污染 ,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 的f { J 行方式 ,例 如 自行 车 、公 共汽车 、步行 、地 铁等 。 与传统 出行 方式 相 比,绿色 出行具
的 因素 , 旨在优 化城 市交通 出行结构 ,合理 引导居 民绿 色出
行 ,缓 解城 市 交通 压 力 , 营造 环 保 、节 约 型 城 市 出行 环境 。
关键词 :结构方程 ;绿 色出行意愿 ;多因素整合模 型
中 图分 类 号 :F 5 7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Ab s t r a c t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e e o n o my ma k e s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p i r v a t e c a r h o l d i n g s i n C h i n a .T h e p o p u l li a z a — t i o n a n d c o n v e n i e n c e o f p iv r a t e c a s ma r k e p e o p l e mo r e i n — Ke y wo r d s :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 ;g r e e n r t a v e l i n t e n t i o n s ;n ml i f — f a c t o r i n t e g r a t i o n mo d e l
L o g i s t i c s S c i - T e c h N o . 1 2 ,2 0 1 6
物流科技
2 0 1 6年第 l 2期
・交通运输 ・ 文章编号 :1 0 0 2 — 3 1 0 0( 2 0 1 6 )1 2 — 0 0 8 5 — 0 5
鳓 翱
c l i n e d t o r e g a r d i t a s t h e p r i ma r y mo d e o f t r a v e l , w h i c h b r i n g s g r e a t p r e s s u r e t o t h e u r b a n t r a ic f s y s t e m. Ur b a n r e s i — d e n t s a l e t h e ma i n b o d i e s o f t r a ic f ,t h e wa y h o w t o t r a v e l t h e y c h o o s e h a s a d i r e c t i mp a c t o n t h e c i t y ' s t r a f i f c c o n d i — t i o n s .B a s e d o n mu l t i - f a c t o r i n t e g r a t i o n mo d e l p u t f o r w a r d b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