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中心学校八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苏科版-精
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十章第一节《压强》参考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十章第一节《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2. 压强的单位;3.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5. 压强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将压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海绵、重物、尺子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实验,将一块重物放在海绵上,让学生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提问:为什么海绵会凹陷?这个现象与压强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1)教师介绍压强的定义,解释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P=F/S,单位为帕斯卡(Pa)。
(2)讲解压强的单位,让学生理解1Pa的含义: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3)分析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举例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是10N,受力面积是2平方米,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P=F/S计算,得出答案。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如:“一个重50N的物体,放在受力面积为0.01平方米的支撑面上,求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
”5. 实验探究:6.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举例说明。
7. 压强的应用实例:讲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胎为什么要有气压?液体压强计的原理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第二课时教案-新版
一、压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增大压强的方法(2)知道减小压强的方法。
(3)会估测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和想像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推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探索观察实验、计算训练,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设计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自学交流三个一环节,而所有的体验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同时,通过体验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培养了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小组互相学习、合作,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往复的、多通道、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在这种全方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教学策略:让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归纳出压力、压强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难点:压强知识的应用。
突破策略:在应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概括等思维方法理解压强概念。
四、教学资源:1、教师用:装沙子的容器、烧杯、气球、多媒体、铅笔、饮料瓶、重物。
2、学生用:橡皮泥、文具盒、塑料尺等。
五、教学设计: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1《压强》教案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教学难点
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准备
海绵、砖、图钉、锥子、细线、肥皂、砝码
教学
教法
导读法 实验法 演示实验法 讨论法 训练法
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压力的大小
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受力面积
压强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公式:P=F/S
压强单位:(N/S)Pa
做一做: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按图8-1的方法做一做。
感受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上面的例子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 。
(二)引入新课:
⒈压力
①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各图(板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画一画:
②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_________ ,指向_________ 物体。
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学活动
调整意见
提出问题师 生 互 动 探 究 新 知
压强现象
压力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强
阅读课本:
想一想:பைடு நூலகம்
1.人在松软的雪地上滑行时,脚会陷下去,而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⒉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_________ 。
②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③单位:牛顿/米2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压强》教案(第2课时)(苏科版八年级下)
【目标】(1)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这一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2)能用压强公式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和进行定量的计算。
【重点】压强的概念理解和压强公式的应用。
【难点】压强测量的实验设计。
【问题1】压强的测量和计算〖活动〗测量一个人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方案〗①如何测量人对地面的压力?。
②如何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受力面积?。
③需要准备器材:。
④简述实验过程:。
⑤记录实验数据:〖辨析〗当人行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少?。
〖说明〗受力面积不规则的物体,如测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脚底的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测出其面积.我们可以利用画方格纸的方法,然后在纸上踩上脚印,数出脚印的格数(不满一格的算半格),然后乘以单格的面积,就可以得出脚的底面积.这种方法可以用在测不规则形状的面积上.格子越小越精确.〖练习〗1.小明学过了压强后,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他首先测出自己的质量为56kg,然后站在方格纸上并描出自己站立时一只脚的鞋印,如图所示。
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面积是5cm2,据此可算出这只鞋印的面积约为 cm2(计数时凡大于半格、不满一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最后算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g取10N/kg)【问题2】增大和减小压强〖思考〗①压强是越大越好,还越小越好呢?人的质量m/kg对地面的压力F/N地面的受力面积S/cm2对地面的压强p/Pa②如何去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活动〗观察课本及以下相关图例,了解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总结〗〖练习〗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 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 F变大,P变大B. F不变,p 变大C. F变大,P变小D. F不变,P变小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3.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0.02m2,(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2)骆驼的脚掌约为马脚掌面积的三倍,这么大的脚掌对它有什么好处?【问题4】典型例题例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A.50N 103PaB.50N 104PaC.500N 103PaD. 500N1.增大压强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1压强
压强(第一课时)一、设计思想“压强”是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的首节内容,课堂教学依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思路,通过画压力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总结压力的特点,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压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从压力的作用效果出发,认识到建立压强概念的意义。
通过实验探究,利用比值法建立压强概念。
本节课紧紧围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引导学生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并分析和讨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测量、学会合作、学会计算、学会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目标1、学习画压力的示意图,理解什么是压力。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阅读教材,尝试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Pa)。
三、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难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压力小桌、砝码、海绵、沙盘、钩码、方木板等,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气球、铅笔、盛水矿泉水瓶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与引入(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2)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3)用手将一枚图钉按入墙内,让一名同学演示,并感受回顾并说出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怎样表示力的三要素复习有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力能将图钉压入墙内,为压力教学作准备●观察与作图,建立压力概念要求学生在课本图10-1中画出锤子对钉子的压力、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迁移:钉子对墙面的压力该如何画?从定义、作用点、方向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压力。
再通过“练一练”,拓展对压力的理解。
画图后,引导比较各图并讨论:(1)压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吗?(2)物体越重,压力越大吗?(3)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手对钉子的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如何画出压力示意图?画出图中锤子对钉子的压力和钉子对墙的压力。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中心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10.1压强教案2苏科版
①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引导鼓励同学分类举出生活中我们应用的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如:书包带平而宽;吸管一头 尖一头钝;椅子用宽而平的板平不用一细杆等等。同时让同学们参与做对比小实验,这样不仅说明问题又能活 跃课堂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又懂得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况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的和表达能力,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和学习信心有很好的作用。
【阅读感知】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图9-7中四个图例。了解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想一想】如 何去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决课前 提出的问题。
由P=F/S分析出:
【小结归纳】(板书)
(1)增大压强的的方法:
①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提问】教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他受到的重力大(质量),鞋底的面积小。
【议一议】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
(1)如何测量人对地面的压力?
方法:用体重计测量。
(2)如何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受力面积?
【点拨】教师:直接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受力面积比较困难,可以让人站在方格纸上,用铅笔画下鞋印,数出方格纸中不满一格的方格数,除以 2,再加上完整的方格数,这是计算不规则开关物体面积的有效方法。如课本图9-6所示。
压强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这一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压强的概念和压强公式;
(2)压强公式的应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一、压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一、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介绍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压强的计算: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3. 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讨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介绍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或减小压强。
2.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海绵、砖块、细线、针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压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压强的定义:通过PPT课件,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 讲解压强的计算:展示压强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4. 探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5. 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结合实际例子,介绍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压强1. 概念: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计算公式:p = F/S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a. 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a.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b.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情况下的压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压强教学设计
文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主要涉及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p = F/S,其中 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重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海绵、尺子、滑动变阻器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压强问题。
2. 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3. 演示实验:用压力计测量不同压力下的压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5. 举例讲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随堂练习:请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压力为 10N,受力面积为1m²,求物体的压强。
答案:p = F/S = 10N/1m² = 10Pa2. 题目:一个容器内气体压强为 1.0×10⁵Pa,容器内气体受力面积为0.1m²,求容器内气体的压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1压强
10.1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掌握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课前准备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 什么惯性?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二、激发学习动机观察图片,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三、讲授新知识1.压强、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产生原因:物体之间相互挤压时产生的。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在性质上属于弹力。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一支铅笔,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装置:小桌、海绵、砝码;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在桌子上加减砝码;怎样改变受力面积?桌脚朝下或桌面朝下。
【教师归纳】具体说:在压力相同时,改变压力作用面积,看物体形变多少。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1《压强》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1《压强》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本节课程——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1《压强》。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压强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确定了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实验器材(如压力计、海绵等)、PPT和作业练习。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应用。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取了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疑问等方式。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认为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实践活动有效,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压强概念上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我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1《压强》这节课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压强概念的环节,是我认为最为关键的一步。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压强的存在。
我选择了让同学们用手挤压海绵的方式,因为这是一个简单且易于理解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观察到海绵的变形,从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并示范的环节也是重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例,让学生们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我会使用PPT和实物展示,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压强的计算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一、压强 教学设计
苏科版第十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2.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教法:启发谈话与讨论相结合。
学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大小钉板、压力小桌、砝码、气球、钩码、木条、面粉、海绵、铁钉。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视频播放:表演者站在鸡蛋上,而鸡蛋没有破.大家相信吗?学生产生怀疑,不相信之所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带着疑问去进一步思考和深入深入问题本质教师提问:怀疑和相信的同学之所以认为鸡蛋没有破或者破的原因是什么?引入压力,并例举出大量存在压力的现象老师提问:这些力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做课本上的两种体会并要求谈出感受学生回答:因为人站在鸡蛋上了,有了力的作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一、压强 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信息,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法、比较归纳法。
教具准备:气球、大头针、压力小桌、砝码、钉子、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趣味实验:拍破气球比赛。
二、进行新课1. 探究生活中的压力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压力作用现象中,通过示意图的对照分析,归纳出压力作用的共同性,即: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不是重力。
2.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⑴感受压力作用效果:提出问题亲身感受、观察影像信息等。
⑵大胆猜想:猜想尽可能有据引导学生表述猜想时尽可能完整。
如: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等等。
⑶讨论方案:体现控制变量法⑷实验验证:如何控制变量⑸合作交流:共同参与、分析信息、完善结论对比多组实验记录,定性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压强》教案 (新版)苏科版
10.1《压强》教案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总课时数:28【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区分压力和重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
难点:压强的计算。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细砂、玻璃杯、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一端削尖的铅笔。
【前置作业】(体现“先学后教”教学模式)1、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重力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C.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们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一个物体重为20N,把它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4、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重为G,受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时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压强为: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活动(一)10.1 观察与作图1、归纳所画的力的图示的共同点:。
2、压力的概念:。
活动(二)10.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1、。
猜想2、。
实验思想:采用什么样的物理研究方法?检验:利用图10.4器材进行验证:思考:如何改变压力?如何改变受力面积?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压强的物理意义:。
2、压强:。
3、压强= ,P= ,其中P表示: F表示: S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面积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注意: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接触面积。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中心学校八年级物理下册 10.
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的;(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再慢慢地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动一周,又能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演示】演示图9—18实验,当易拉罐自然冷却时,外壳被压瘪,此现象说明什么?【观察体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说明大气有压强【做一做】教师把准备的实验器材摆在讲台上师:利用所给器材,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大气有压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设计实验并演示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估测大气压的值(1)感受大气压的大小讲述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做一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式挂钩相互压紧,再将它们沿轴的方向拉开【学生体验】两个学生拉衣钩,体验用力的大小,感觉到大气压力比较大(2)估测大气压的值【议一议】大气压的值有多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估测一下。
【点拨】要测大气压的值,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先测出大气压力F 和受压面积S【设计实验】出示实验器材后学生设计实验过程:①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利用所给器材,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大气有压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1《压强》教案(4)
《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三、教学器材:海绵、小方桌、砝码、气球、木板、刻度尺、盒装奶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当_____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师:思考在前面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二)压强的定义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称为压强。
根据公式P=F/S可以知道当S一定,F增大,则P____;当F一定,S减小,则P____。
当S一定,F减小,则P____;当F一定,S增大,则P____。
以及此实验的优缺点,以供别人借鉴。
学生分组讨论后填写学生认真观察,同桌相互讨论。
学生讨论并思考学生总结,得出压强的定义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内化,培养其学习物理的能力及时练习、及时反馈,有利归纳:增加压强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师:总结得不错,下面谁能把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想一想我们学到了什么?●拓展思维1、红军叔叔在过草地时,不慎陷入沼泽,无力自拔,处境危急。
8年级 物理苏 科版下册教案《 压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 压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认知水平背景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力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储备,这有助于本节概念的构建,但在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应该还存在一些障碍。
具体而言,关于“压力”,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力的示意图等知识,但在其“压力”的前概念中,对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关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很容易提出“与压力有关”这一猜想,但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就不易想到,关于“压强”,大多数学生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很容易将“压力”和“压强”混为一谈的,所以生活经验并不支持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建立。
不过,通过速度概念的学习,学生对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三、目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确定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建构压强的概念,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并能用该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Pa)”。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
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最高力最大的男
可以通过做】用两摞书作桥墩,一张偏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有时等
图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记
克和拖拉机却可以行动自如呢?
的实验.让学生利用一支一端削好的短铅笔,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
较两次疼痛的感觉。
让同学们猜测并讨论,同时说明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但一定
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时要注意运用让同学们猜测并讨论,同时说明猜想是科学研
备课评价:年级主任(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