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复习导学案(岳阳楼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导学案:《岳阳楼记》一、导语《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叙述作者游览岳阳楼的经历,感慨人生之短暂、变幻和无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本课将以《岳阳楼记》为主线,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
二、课前预习1. 阅读课文《岳阳楼记》,了解作者简介以及作品背景。
2. 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三、课堂学习【导入】呈现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展示】导师在黑板上展示《岳阳楼记》的片段,让学生一起欣赏。
【导读】请学生跟读课文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段进行解读和想象。
【学习内容】1. 学生对范仲淹的生平、作品背景进行介绍。
可通过课本、参考书或者网络进行查阅。
2.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重点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体现诗词的韵律之美。
3. 学生分析文中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的语言技巧。
对比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探讨他们的联系和作用。
4. 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通过诗词表达的对人生、故乡和国家的思考和忧虑。
四、课后巩固1. 请学生写一篇总结性文章,通过以范仲淹的名义写一篇《岳阳楼记》的后记,对自己的人生、家乡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前景进行思考和感悟。
2. 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写一篇《我的故乡》的课文,通过描写自己的故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对《岳阳楼记》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感受作品所展现的景色和人物的美,同时也能够体味到作者对人生、故乡和国家的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导学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参与,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拓展延伸除了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之外,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和研究。
《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岳阳楼记》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3、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一、解释词语百废具兴具去国怀乡去把酒临风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朝晖夕阴晖登斯楼也斯则有心旷神怡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连月不开开薄暮冥冥薄谪守巴陵郡谪山岳潜形潜而或长烟一空。
或把酒临风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求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是进亦忧,退亦忧是退予观夫巴陵胜状状:樯倾揖摧摧:浮光跃金金:薄暮冥冥多会于此春和景明不以物喜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根据你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天涯海角涯:②日薄西山薄:③白头偕老偕:④如临大敌临:二、翻译句子春和景明:长烟一空: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三、阅读理解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是:二是: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旅游游记,整篇文章以"登高"为主题,叙述了作者游览岳阳楼的见闻和心情,格调优美,形象生动,并通过对楼台、山水、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感情和理想。
一、课前预习1.预习时先看题目和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概。
2.仔细阅读第一段,注意文中使用的一些比喻手法,如“溪流星散,烟霞云散”,描绘的景色和氛围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景色和氛围让作者感到“奇妙”?3.认真品味第二段中的句式,例如:“前不见庭,后不见路,旁不见人”,用什么修辞手法,是想表达什么?4.体会第三段“攀登”的过程,仔细品读每个细节,如何表现了作者的不畏困苦,不断向高处追求的精神?二、课堂学习1.引导学生分段分析本文的结构,整篇文章围绕“登高”为主题,分为“游览开端”、“入楼中”、“登楼之后”三个部分。
2.鼓励学生通过四线三格的方式,将文章中的比喻、排比、倒装等修辞手法标注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的表达和意义。
3.带领学生探讨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特点,如爱国情感的体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人性理想等等。
4.通过对文章中的人物、山水、楼阁等景現的描写,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风景描写的特点,从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人文情趣。
三、课后延伸1.通过课外阅读其他游记、名著,了解不同的地域、历史、人文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特点和风情。
2.采用组织春游、夏令营等方式,让学生在旅游和活动中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增强个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游记或随笔,以记录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或对景观、人事的感悟,从中发现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游山西村》这篇游记的学习,我们不仅有机会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旅游风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岳阳楼记》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岳阳楼记》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习重点】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学习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
知识链接1.作者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古州的太守。
后在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庆历六年六月,他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朋友的鼓励和安慰。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朝.晖()骚.人()霪.雨()霏.霏()薄.暮()冥.冥()岸芷汀..兰()潜.形()皓.月()樯.倾楫.摧()宠辱偕.忘()2.解释加点的字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②增.其旧制.增:制:③前人之述备.矣备:④然则..北通巫峡然则:⑤连月不开.开:⑥则有去国.怀乡去:⑦沙鸥翔集.集:⑧而或长烟一.空一:⑨把.酒临.风把:临:⑩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归:○11不以.己悲以:○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3.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同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4.一词多义①夫: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岱宗夫如何夫:②观:予观夫巴陵胜状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③极:南极潇湘极:感极而悲者矣极:④或:而或长烟一空或:或异二者之为或:⑤一:一碧万顷一:一片而或长烟一空一:完全5.翻译下列句子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学习】任务一:理清结构层次任务二: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任务三:作者写了迁客骚人怎样的览物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A层【归纳提升】1.归纳主旨并谈谈体会2.说说本文的艺术手法【巩固练习】中考链接【2019年广东省】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导学案(附答案)
27、《岳阳楼记》——范仲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字音。
2.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
3.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
4.熟读课文【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
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
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
著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
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3、写作缘由:《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预习导学】一、自读课文,形式:范读,个别读,自由读,小组读。
要求: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第二段写洞庭湖景色的文字,应读得雄浑。
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写景文字,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
第四段“至若”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
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二.小组借助课文注释,自行疏通文章句子,并画出疑难字词及语句,理解文章意思,整体把握文意。
【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滕子京()谪守()浊浪()怒号()(2)属予作文()朝晖()隐曜()波澜()(3)衔远山()樯倾()忧谗()沉璧()(4)汀兰()楫摧()锦鳞()虎啸()(5)骚人()宠辱()淫雨()潜形()(二)课文常识填空: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 导学案.doc
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课题岳阳楼记全文课时学习目标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重点难点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家简况、文章体裁、课文出处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后人称道。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岳阳楼记 导学案(附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2.了解文章大意。
3.培养合作能力及竞争意识。
一、课前预习:【题目解说】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走进作者】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
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背景链接】《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导入新课:1.课前提问:一听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吗?知道他的出处吗?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三、学习新课(一).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停顿不准的句子。
2)组内校正读音2.听读课文,注意读音、语气、语调及断句3.朗读练习(组长组织)4.朗读展示(二)疏通文章大意: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章大意(三)质疑四、课堂检测给加点字注音属予..作文予观夫.阴风怒号.日星隐曜.薄.暮冥冥忧谗畏讥.郁.郁青青宠辱偕.忘嗟.夫处.江湖之远噫.五、熟读课文,试概括文中的内容《岳阳楼记》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利用注释准确翻译课文前两段并背诵。
岳阳楼记导学案(带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2、培养翻译和朗读背诵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一.情境导入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二.自主学习任务1.文体: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 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3注音并朗读背诵课文:谪(zhé)属(同“嘱”zhǔ)淫(yín)霏(fēi)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4知识网络(一)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二)一词多义(1)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面山而居:居住。
(3)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达。
(4)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
(5)为:或异二者之为: 心情,心理活动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桃花源记》)(6)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7)和: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和暖。
(8)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9): 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众妙必备(具备)(《口技》)(10)国去国怀乡: 国都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极南极潇湘尽,远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12)薄薄暮暝暝迫近日薄西山迫近(三)补充词语:(1)山岳潜形潜:隐没(2)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面对(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4)横无际涯涯:边(5)宠辱偕忘偕:一起(6)吾谁与归归:归从,归依(7)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8)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9)连月不开开:放晴(四)重点虚词:(1)乃重修岳阳楼乃:副词,于是,就。
《岳阳楼记》复习导学案
《岳阳楼记》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清课文思路,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深刻理解作者的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复习重点】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复习难点】理清课文思路,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复习环节】学案自学---合作探究---班级展示---拓展迁移---自悟自得---当堂测试【资料链接】1、复习文体: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复习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学案自学】5、连月不开开:6、则有去国怀乡去:国:7、沙鸥翔集集:8、而或长烟一空一:9、把酒临风把:10、不以己悲以: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归: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进:退:五、通假字1、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六、一词多义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夫环而攻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极南极潇湘4、或而或长烟一空感极而悲者矣或异二者为七、翻译句子1)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2)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7、岳阳楼记导学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27岳阳楼记设计:王峙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3、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
一、导学预读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滕.子京()谪.守()迁客骚.人()檣.倾楫.摧()冥冥.()岸芷汀..兰()()忧馋.()畏讥.()宠辱偕.忘()嗟.夫()2.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薄暮冥冥,。
二、互动探读1、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朗读。
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等。
2、疏通文义根据已有文言知识借助课下注释试译课文,如有不会的做上记号。
3、把疏通课文时发现的问题提交小组解决。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章首先交代再写然后最后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翻译文段)三、巧拨赏读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用原句作答)3、课文第三、四段两幅画面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四、拓展延读1、阅读杜甫的诗《登岳阳楼》,比较这首诗与《岳阳楼记》在写景和抒情上的异同。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②乾坤:指日、月。
③戎马句: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
④凭轩:靠着窗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积累:我们想啊,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
九年级岳阳楼记导学案
九年级岳阳楼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3、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的深刻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2、写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到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贬到岳州。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在这篇记中,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淫雨霏霏()薄暮冥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浩浩汤汤()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越明年()③政通人和()④百废具兴()⑤乃重修岳阳楼()⑥增其旧制()⑦属予作文以记之()⑧予观夫巴陵胜状()⑨衔远山()⑩吞长江,浩浩汤汤()⑪横无际涯()⑫朝晖夕阴()(2)翻译下列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五、合作探究1、文章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二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岳阳楼的景象?分别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3、作者在第三、四段中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文章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六、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和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和规箴之意。
岳阳楼记复习导学案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因战国屈原作《离骚》而得名。
[览]看,欣赏。
[得无]莫非,岂不是。
[淫(yín)雨]连绵的雨。淫,过多,过甚。
[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排]冲击。
[曜]光辉。
[形]形体。
[樯(qiáng)]桅杆。
[倾]倒。
[楫]船桨。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17)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三、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然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
部编版九上语文《岳阳楼记》导学案
10 《岳阳楼记》学案(一)【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 学习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和骈散结合的语言。
3. 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旷达的思想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难点】1. 学习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和骈散结合的语言。
2. 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旷达的思想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前搜集资料加深认识。
1. 范仲淹:2. 背景资料:3. “记”文体知识: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4. 给加点字注音:谪.守()浩浩汤.汤()怒号.()山岳潜.形()薄.暮冥.冥()()岸芷汀.兰()宠辱偕.忘()5.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明年..()百废具.兴()际涯..()连月不开.()山岳潜.形()去国.怀乡()春和景.明()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微斯人,吾谁与归?三、感知内容:7. 本文围绕“岳阳楼记”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8. 第1 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 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
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导学案(鄂教版九年级)
《岳阳楼记》导学案(鄂教版九年级)一、阅读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并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的写法。
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目标链接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或观点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
也可称为表达方法。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记叙,亦称叙述。
用于叙述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比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
描写,用于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生动形象描绘和刻画。
比如: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的哭泣。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描写方法多样:有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人物描写(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有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细节描写等等。
抒情,用于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比如:多可爱的小生灵啊!抒情可直接抒情,也可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等间接抒情。
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比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说明,指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成因、关系、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的表达方式。
比如: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也不排除抒情、议论与说明。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但也会有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身影。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同时也往往会有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足迹。
所以,一篇作品往往并不孤立地运用一种表达方式,而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当然,这种综合运用必须用得自然、灵活、巧妙,方能起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三、阅读过程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导学稿 岳阳楼记
4、一词多义。
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开①开我东阁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旁开小窗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连月不开
一①一碧万顷临①把酒临风
②长烟一空②临溪而渔、
③传一乡秀才观之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具①故人具鸡黍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感极而悲者矣!
③百废具兴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中考演练】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习题。
1、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与人佣耕B、或以二者之为\不足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道也
C、不以物喜\何以战D、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
2、翻译句子。
是进亦忧,退亦忧。
3、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观点是怎么看的?
文学常识:
作者及作品简介
重点、难点1、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复习步骤:
预习交流
【课前检测】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
2、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3、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是
【知识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谪()守②朝晖()夕阴③霏霏()
④薄()暮冥冥⑤霪()雨⑥心旷()神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期末复习导学案——《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字,谥号,世称朝代:,称谓:、、。
二、重点字词——解释。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背诵与默写:
1、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2、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
3、“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4、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5、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6、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五、出自本课的成语:
六、简答题:
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2、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七、相关内容:
1、内容主旨:
本文热情的赞颂了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后的光辉政绩,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悲”、“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贬抑了一般“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从而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
2、写作手法:
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②大量使用骈句,兼以散句,语言凝练优美,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声调铿锵,富于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