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部、肩部
项背部肌肉
❖ 穿刺体位有侧卧位及坐位两种,临床上主要采用侧 卧位。穿刺点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一般取支配手
术范围中央的相应棘突间隙。通常上肢穿刺点在胸 3~4棘突间隙,上腹部手术在胸8~10棘突间隙,中 腹部手术在胸9~11棘突间隙,下腹部手术在胸12至 腰2棘突间隙,下肢手术在腰3~4棘突间隙,会阴部 手术在腰4~5间隙,也可用骶管麻醉。确定棘突间 隙,一般参考体表解剖标志。如颈部明显突出的棘 突,为颈下棘突;两侧肩胛岗联线交于胸3棘突; 两侧肩胛下角联线交于胸7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 联线交于腰4棘突或腰3~4棘突间隙。
12
于
间
下对 肌
位起 起
肋自 止
骨第 于
横突间肌
结 节 外 侧 的
颈 椎 和 第
7
相 邻 横 突
1 11
肋至
骨
上胸
缘椎
横
(3)肩胛提肌
位置:项部两侧,斜方肌深面。 起点:上4个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的上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其
下角转向内。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C4~6,臂丛分支)。
肩 胛 背 神 经
临床意义: 颈椎病时常常压迫该神经,引 起菱形肌痉挛产生背部压迫感。
肩胛提肌损伤的针刀治疗
损伤主要发生在其起、止点处,压痛明显。 1.第一支针刀松解肩胛提肌止点,
作用:控制颈部过度前屈及头 的左、右旋转。
如长期低头工作,过度牵 拉,可造成项韧带积累性劳损。
项韧带பைடு நூலகம்缩性颈椎病的针刀治疗
大“T”形针刀松解术 ①横线上5个点:中点为枕外隆凸,左右旁开2.5和5cm共4个点。
松解项韧带附着点、斜方肌起点,胸锁乳突肌后部止点、 头最长肌止点和头夹肌止点等。
保健按摩师各部位操作程序
保健按摩师各部位操作程序一、项肩部(俯卧位)1.拇指按揉颈项2.拿颈项3.弹拨颈项两侧大筋4.勾揉风池5.勾揉后脑枕部6.掌根揉冈上窝7.指压项肩部8.分推冈上窝9.拿肩井 10.叩击肩背二、腰背部(俯卧位)1.斜压肩臀2.掌按腰背3.指压背部膀胱经4.叠掌按压脊柱5.叠拇指弹拨背部膀胱经6.掌推腰背部7.横擦腰部8.叩击背部 9.掌拍背部 10.搓腰部三、下肢后侧(俯卧位)1.掌揉臀部2.掌按股后侧3.叠拇指按压股后侧4.弹拨股外侧5.按揉委中、承山6.拿下肢后侧7.掌推下肢后侧8.搓小腿(屈膝) 9.叩击脚掌(屈膝)四、下肢前侧(仰卧位)1.鱼际分推足背2.按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3.掌按股前部4.拿股前部5.揉髌骨6.搓下肢(屈膝)7.抖下肢五、腹部(仰卧位)1.鱼际揉腹部2.掌揉腹部3.四指摩腹部4.掌摩腹部5.分推腹部六、上肢部(仰卧位)1.掌揉肩前部2.四指托揉肱三头肌3.拿肱二头肌4.拿前臂5.按揉曲池、内关、外关、合谷6.捻手指7.拇指分推手掌8.鱼际分推手背 9.抖上肢 10.抖腕关节 11.叩击上肢七、头面部(仰卧位)1.开天门2.鱼际揉前额3.指按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穴4.勾揉睛明5.按揉太阳、迎香6.指按印堂至百会7.指压前额正中至头部两侧 8.四指分揉两侧颞部9.分抹前额、眼眶、迎香、人中、承浆。
【解剖学】9项背部肩胛区解剖
肩胛背动脉Dorsal scapular a. 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
旋肩胛动脉 Circumflex scapular a.
旋肱后动脉Posterior circumflex humeral a.
甲状颈干 thyrocervical trunk
颈横动脉 transverse cervical a.
项背部、肩胛区解剖
The scapular region and the back vertebral region
一、皮肤skin
切口incisions :
(1)自枕外隆凸至尾骨尖做一 纵行切口
(2)自枕外隆凸沿上项线至乳 突做一横切口
(3)自隆椎棘突向外横向切至 肩峰
翻皮:沿以上切口将皮肤向 外翻开
肋间后动、静脉的后支 腰动、静脉的后支
三、深筋膜deep fascia
项筋膜nuchal fascia 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上部的深筋膜较浅,下部的深筋 膜较厚,呈菱形,称胸腰筋膜, 分为三层,包绕竖棘肌。
前层anterior layer
中层middle layer
后层posterior layer
四、肌层muscular layer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
1.项背部肌the muscles of the back
斜方肌Trapezius
①浅层superficial layer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斜方肌Trapezius—副神经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胸背N 菱形肌rhomboideus —肩胛背N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肩胛背N
《保健按摩师》(中级)教程提要
《保健按摩师》(中级)教程提要计算机理论考试:选择题140道每题0.5分;判断题60道每题0.5分;总计200题总分100分。
手法测试:由手法测试仪随机抽取4个按摩手法进行测试,总分5分。
如滚法、擦法、推法、摩法、鱼际揉法等。
技能操作:随机抽取八个项目中任意三个操作,考核时间为25分钟,每超时5分钟,扣减1分。
上海市自1999年底施行多媒体按摩腧穴定位系统简称人体点穴考试,人体模型为身高1.8米男性,腧穴被黑色紧身衣覆盖肉眼不可见,考生手指触摸腧穴后按下按钮,信号转换进入计算机计分。
中级保健按摩师考试计算机随机抽取56个穴位中的10个穴位,生成试卷,每个穴位1分,总分10分,5个以上错误率,按0分处理。
头面部腰背部下肢部上肢部胸腹部百会大椎委中肩髃ou 膻中tan神庭肩井承山肩髎中脘wan印堂天突足三里曲池神阙que攒竹zan 天宗阳陵泉小海气海睛明肺腧shu 三阴交外关关元鱼腰心腧太溪内关天枢shu迎香膈腧昆仑合谷丹田水沟肝腧太冲劳宫承浆脾腧涌泉极泉太阳胃腧环跳手三里风池肾腧犊鼻du下关命门耳门八髎liao听会翳风yi feng技能操作一、项肩部操作(5分钟)身体不碰受术者头部;毛巾铺盖合理,无脱落。
1.按揉项部(双手均能操作,腕关节打开)2.拿项部(腕关节放松,无背伸、无抓抠动作)3.掌跟揉冈上窝(先右侧,再左侧,重心合理)4.分推冈上窝(双手拇指操作,动作平稳协调,能借助上身重心)5.拿肩井(动作灵活柔和,连贯有节奏,无抓抠动作)二、腰背部操作(15分钟)1.斜压肩髋(以掌斜压一侧肩髋另一掌斜压一侧)2.撑压脊柱(动作准确,两臂伸直交叉)3.指压腰背部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蹲跪,能借助身体重心,手指不抖,频率约5秒钟一个周期,2遍)4.指压腰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和八髎穴(蹲跪,能借助身体重心,手指不抖,频率约5秒钟一个周期,2遍)5.指压肩胛骨脊柱缘线(蹲跪,能借助身体重心,动作平稳而持续,1遍)6.掌跟按揉冈下窝(蹲跪,双掌相对)7.掌压背部两侧(掌根相对,能借助身体重心,动作平稳而持续,2遍)8.叠掌按脊柱(左侧立位,从上到下,2遍)9.压胸扳肩(右手按胸椎正中,左手扳左肩;右手按胸椎正中,左手扳右肩)10.搓腰背部(路线与脊柱平行,频率较快)11.叩击腰背部(成丁字拳,动作轻快有节奏)三、下肢后部操作(每条腿各3分钟)1.掌根揉臀部(能借助上身重心,腕关节放松,吸定环跳穴,左手逆时针打圈,右手顺时针打圈)2.指压股后部中线(并指压中线膀胱经,双手拇指相对,动作平稳有节奏,10个点2遍)3.拿股后部小腿(无背伸动作)4.掌推下肢后部(平稳流畅)5.撑压下肢(一手压臀一手压足跟内侧,使股内旋)6.擦涌泉(腕关节灵活,频率快,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7.屈膝伸髋(一手按髋部,一手托住膝部把腿向髋部后伸扳动,2遍)8.搓拿大腿(屈膝90°无抓抠动作)四、下肢前部操作(每条腿各3分钟)1.拇指推趾缝(拇指推,受术者足底立位)2.扳脚趾关节(2-3遍,受术者足底立位)3.扳踝关节(2-3遍,受术者足底立位)4.滚股内侧下部(左手滚左大腿;右手滚右大腿)5 摇髋关节(内旋外旋各2遍)6.屈伸膝髋(不要突发用力,2遍)7.拔伸下肢(膝盖顶住受术者一个脚底,双手拔伸另一个脚,受术者足底立位)8.横抖股四头肌(结合大腿四头肌外展、内收,抖动频率快幅度小,双手握住双足外侧,站受术者足底立位)五、腹部操作(2分钟)1.推摩脘腹(一指禅偏锋推,四指摩)2.掌震丹田3.分推云门(双手拇指沿锁骨下缘分推)4.横擦上胸部(掌背朝向受术者头部方向)六、上肢部操作(8分钟)扶持手姿势正确,先按摩右臂1.掌揉肩前部(按揉三角肌前部,腕关节放松)2.托揉肱三头肌(腕关节放松,不滑脱)3.拿肱二头肌(腕关节放松,动作连贯有节奏,无抓抠动作)4.拿前臂(腕关节放松,动作连贯有节奏,无抓抠动作)5.指压前臂中线(双手拇指一上一下按压,从肘向腕,8个点2遍)6.滚前臂(柔和)7.分推手背(鱼际分推,动作平稳有力)8.捏手指,勒手指(动作灵巧柔和,1遍)9.横抖股三头肌(食指压住受术者劳宫穴,水平方向抖上臂)七、头面部操作(5分钟)1.托揉项部(双手四指托揉)2.鱼际揉前额(右手大鱼际操作,动作协调而有节律)3.一指禅偏锋推抹眼眶(沿眼眶边缘8字移动)4.揉耳门、听会(取穴准确,双手中指无名指同时操作)5.擦耳根(前后上下擦耳根)7.指压头顶中线(动作平稳持续,善于借助身体重心,偏侧头,切勿面对受术者呼吸)8.拔伸颈椎(左手托下颌,右手托头部,持续10秒)9.抓五经(右手中指对头顶中线,五指分开,一抓一放,从前向后,3遍,受术者背后立位)10.拿肩颈(双手交替拿,受术者背后立位)11.叩击肩颈(双拳叩击,受术者背后立位)第一单元保健按摩基础知识1.中国按摩的发源地是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
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项背部、肩胛区和三角肌区神经、血管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为第十一对脑神经,自颈静脉孔出颅后,向下外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从该肌后缘中点斜越颈外侧区,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
如一侧副神经损伤,则斜方肌瘫痪,导致下垂、抬肩无力。
2.肩胛背神经dorsalscapular nerve(C5):起自臂丛的根部,穿经中斜角肌,斜向后下方,经肩胛提肌深面至菱形肌深面。
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3.肩胛上神经suprascapular nerve (C5、6):起自臂丛上干,向后与肩胛上动脉伴行,经肩胛横韧带下方入冈上窝。
支配冈上肌,主干继续向外绕经肩峰与肩胛颈之间,进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下肌。
4.腋神经axillary nerve(C5、6):自臂丛后束起始后,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穿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臂外侧上皮神经)。
5.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C5~7):已述于腋腔 6.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C6~8):已述于腋腔。
7.肩胛上动脉suprascapular artery :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下,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自肩胛横韧带上方进入冈上窝,与肩胛上神经伴行,绕肩胛颈至冈下窝,分布于冈上、下肌及肩胛骨。
8.颈横动脉transverse cervical artery:起自甲状颈干,行向外侧,经前斜角肌和膈神经的前方,越过颈外侧区下部,至肩胛提肌的前缘分为升、降两支。
降支经肩胛提肌内侧,沿肩胛骨脊柱缘下降,分布于行程附近的肌肉(如冈上、下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
有人颈横动脉缺如,则代之以直接起于锁骨下动脉的肩胛背动脉,亦可分为升、降二支。
此外,尚有已述于腋腔的腋动脉的分支:旋肱前、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等,均分支供给肩带肌、肩关节及附近结构。
项背部
第三章项背部一、教学要求1.熟悉体表标志。
2.掌握胸腰筋膜分层及各层的位置。
3.熟悉背部各层次肌肉的名称、神经支配。
4.掌握听诊三角及腰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5.熟悉枕下三角的位置、境界及通过的内容。
6.掌握脊肋角的位置与临床意义。
7.掌握腰上三角的位置、境界、通过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8.熟悉肩胛区的肌肉层次、名称、神经支配。
9.熟悉肌腱袖的构成、位置及临床意义。
10.熟悉肩胛动脉网的位置、构成及临床意义。
二、复习纲要(一)概述1.境界和分区脊柱区分为项部、背部、腰部和骶尾部。
2.体表标志(1)棘突在后正中线上,自上而下均可摸到各部椎骨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沿骶正中嵴向下,由第4、5骶椎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的孔为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为骶角,易于触及,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3)髂嵴和髂后上棘髂嵴是髂骨翼的上缘,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
髂后上棘为髂嵴后端的突起。
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第2骶椎棘突。
(4)肩胛冈为肩胛骨背面高耸的骨嵴。
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平第3胸椎棘突,外侧端为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
(5)肩胛骨下角呈锐角,两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第7胸椎棘突和第7肋。
(6)第12肋在竖脊肌外侧可触及第12肋,但有时甚短,易将第11肋误作第12肋,以致腰部的切口过高,有损伤胸膜的可能。
(7)竖脊肌在棘突两侧可触及竖脊肌,该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称脊肋角。
肾脏位于该角深部,是肾囊封闭常用的进针部位。
(二)背浅层背浅层的软组织由皮肤、浅筋膜和行于上述结构中的浅血管、皮神经等所组成。
1.皮肤皮肤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
2.浅筋膜浅筋膜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项上部的浅筋膜特别坚韧,腰部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1)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的皮支。
1)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附近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区皮肤。
《项背部肩胛区解剖》课件
目录
肩胛骨的解剖项背部肌肉的解剖肩胛区的血管和神经肩胛区的临床应用
01
CHAPTER
肩胛骨的解剖
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呈三角形或扇形,具有内侧缘、外侧缘、下角、上角等结构。
肩胛骨呈三角形
肩胛骨有上角、下角和内侧角三个角,其中上角是肩胛骨的最上面部分,下角是肩胛骨的最下面部分,而内侧角则是肩胛骨的内侧边缘与胸廓形成的夹角。
肩胛区疼痛概述
01
肩胛区疼痛是常见的疼痛症状之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肌肉劳损、颈椎病等。
诊断与治疗
02
肩胛区疼痛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预防与康复
03
预防肩胛区疼痛的关键在于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肌肉锻炼等,康复期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胸锁关节
02
CHAPTER
项背部肌肉的解剖
主要负责上提和下降肩胛骨的动作
总结词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的皮下,是一块较大的肌肉,呈三角形。它起自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下方走行,止于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其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上提、下降、后缩和旋内,此外,它还能使头向两侧转动。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主要负责内收和内旋肩胛骨的动作
详细描述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中部深面,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肌纤维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肩胛骨内侧缘的下半部。其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内旋和后缩。
总结词
主要负责伸展、侧屈和转体的动作
详细描述
竖脊肌位于脊柱两侧,为棘突间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向上分出多条肌束,穿过棘突间隙,止于椎骨的横突、肋骨结节和肋骨角。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脊柱的伸展、侧屈和转体等动作。
【彩色立体】项背部解剖汇总
【彩⾊⽴体】项背部解剖汇总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肌区项部上⽅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以斜⽅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的棘突,以及其它常⽤作定位的标志;在直⽴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肤和浅筋膜项背部⽪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神经主要由枕⼤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
枕⼤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项神经后⽀的⽪⽀,较粗⼤,在上项线⾼度穿斜⽅肌及深筋膜浅出,分⽀分布于枕部⽪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的⽪⽀,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肤。
背部的⽪神经为胸神经后⽀的⽪⽀,上半部者在靠近正中线的两侧穿出斜⽅肌⾄⽪下,下半部者则距正中线约4~5厘⽶处穿出(图5-7)。
图5-7 背部浅层结构腰部的⽪神经来⾃第1~3腰神经后⽀,它们从骶棘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除分⽀布于腰部外,主⽀越过髂嵴,分布臂上部⽪肤,叫做臂上⽪神经(已见于臂部解剖)。
与上述⽪神经伴⾏尚有细⼩的动脉⽀,它们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分⽀。
⼆、深筋膜1.项部深筋膜项部深筋膜包绕项部的浅层肌和深层肌,与颈部深筋膜相续。
2.腰背部深筋膜腰背部深筋膜叫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可分为三层。
浅层最厚,位于骶棘肌的表⾯,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向上与项部深筋膜相续,向下附于髂嵴和骶⾻背⾯;中层位于骶棘肌深⾯,即骶棘肌与腰⽅肌之间,在骶棘肌外侧缘处,与浅层愈合,共同形成包绕骶棘肌的筋膜鞘,同时为背阔肌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提供了⼴阔的起点;深层较薄弱,复于腰⽅肌的前⾯,叫做腰⽅肌筋膜,属于腹内筋膜的⼀部分。
项背肌锻炼方法
项背肌锻炼方法项背肌是人体背部肌肉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位于颈椎和腰椎之间,负责稳定和支撑上半身。
强健的项背肌不仅可以改善体姿,还可以缓解颈部和肩部的压力,预防和减轻颈椎病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项背肌锻炼方法,帮助你增强这一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
1. 俯卧撑: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背部和核心肌群锻炼方式。
俯卧撑可以有效地训练项背肌,同时还可以锻炼胸肌、肩部和手臂肌肉。
开始时,你可以选择膝盖着地进行俯卧撑,随着力量的增加逐渐过渡到脚尖着地的标准俯卧撑。
重复进行3-4组,每组10-15次。
2. 瑜伽猫牛式:这是一种常见的瑜伽动作,可以有效地拉伸和强化项背肌。
开始时,你需要跪在地上,双手和双膝与地面垂直,然后慢慢向上弯曲脊柱,头部向下,形成猫的形状;然后再慢慢向下弯曲脊柱,头部向上,形成牛的形状。
反复进行10-15次。
3. 双手举哑铃划船:这是一种专门针对项背肌的锻炼方法。
你需要两只哑铃,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住哑铃,躯干向前倾,保持背部挺直。
然后将哑铃向上拉至胸部附近,感受到背部的收缩,然后慢慢放下哑铃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进行3-4组,每组10-12次。
4. 仰卧举腿:这是一种可以同时锻炼腹部和项背肌的综合性动作。
你需要平躺在地面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将双腿抬起,尽量使腿部与上半身保持垂直,然后再慢慢放下双腿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进行3-4组,每组10-15次。
5. 悬垂训练:这是一种高强度的背部训练方式,需要一个悬垂杆或者悬垂器械。
你可以使用双手握住杆子,身体悬垂在空中,然后用背部肌肉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颌与杆子平齐,然后慢慢放下身体回到起始位置。
如果你刚开始练习悬垂,可以选择使用辅助带来减轻身体的负荷。
重复进行3-4组,每组8-12次。
除了上述的锻炼方法,你还可以尝试其他一些能够刺激和强化项背肌的训练,比如硬拉、倒立撑等。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记得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重量。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 背 部 皮 神 经 分 布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深筋膜
项筋膜 Nuchal fascia
位于斜方肌深面,上方附于上项线,向下
移行为胸腰筋膜后层。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覆于竖脊肌表面
上续项筋膜,内侧覆于胸椎棘突和
棘上韧带,外侧覆于肋角。
在胸背区较薄弱
在腰区增厚,分为前、中、后三层
竖脊肌鞘
腰方肌鞘 腰肋韧带
腰方肌筋膜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部肌肉分布及神经支配
表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斜方肌 (M.trapezius)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思考题:
1. 肩周围的肌肉是如何配布的? 2.什么是肌腱袖?有何临床意义? 3.三边孔和四边孔是如何构成的?其通过的
内容为何? 4.听诊三角在体表的标志为何? 5.腰上、下三角及枕下三角的位置、结构为
何?有何临床意义?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后锯肌)围成 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后壁薄弱区,易形成腰疝 肾周围脓肿可于此处切开引流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iangle) 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枕下肌围成 枕下神经(第1颈神经的后支) 椎动脉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项背区肩胛区及三角肌区解剖
二、肩胛区及三角肌区结构
实习目的与要求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例1. 引言1.1 病例背景这是一个关于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病例报告。
病人是一名35岁的男性,平时从事办公室工作,长时间处于坐姿,缺乏锻炼。
他主要的症状是颈部和背部疼痛,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确诊为项背肌筋膜炎。
这种疾病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和缺乏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和疼痛。
病人在进行常规理疗和中药治疗后,疼痛仍未有较大缓解。
我们决定尝试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这一病例,希望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将结合针灸的特点和理筋手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调理病人的气血状况,改善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恢复功能。
通过本次治疗,我们希望能够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病例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字数:241】1.2 治疗目的治疗目的是通过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缓解患者疼痛和不适感,恢复背部肌肉功能,促进肌肉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是一种较为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理筋手法来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废物的排除,达到消炎、镇痛、消肿的效果。
治疗目的也包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积极治疗和科学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疼痛症状,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重返美好生活。
治疗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病情的复发,让患者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
1.3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浮针结合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关键。
浮针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技术,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针头后轻轻推动,使针头在肌肉组织中浮动,刺激局部肌肉,舒缓肌肉紧张和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浮针的特殊技术要求操作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手法,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要根据病情和症状进行针灸的选择和调整。
练肩背的好处和功效
练肩背的好处和功效
1. 改善姿势:强壮的肩背肌肉可以帮助维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预防驼背和圆肩等不良姿势。
良好的姿势不仅让你看起来更加自信和挺拔,还有助于减少背部疼痛和不适。
2. 增强力量:肩背是上半身的主要肌肉群之一,通过锻炼肩背,可以增强上半身的力量。
这对于进行日常活动如搬运重物、抱孩子等非常有帮助。
3. 提高运动表现:肩背的力量和稳定性对于许多运动项目至关重要,如举重、游泳、篮球等。
通过锻炼肩背,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增加力量输出和运动效率。
4. 预防受伤:强壮的肩背肌肉可以提供更好的肩部稳定性,减少肩部受伤的风险。
对于经常从事重复性上半身运动或需要举重物的人来说,这尤为重要。
5. 改善呼吸:肩背的运动可以帮助扩展胸腔,增加肺部容量,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良好的呼吸对于身体的整体健康和运动表现都非常重要。
6. 促进心理健康:锻炼肩背可以释放压力,促进身体产生内啡肽等快乐化学物质,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总之,锻炼肩背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包括改善姿势、增强力量、提高运动表现、预防受伤、改善呼吸和促进心理健康等。
无论你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运动表现,都应该重视肩背的锻炼。
成人推拿试题
任务三使用推拿手法为颈椎病患者康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点是错误的?( )A.腰部斜搬法,患者采用患侧卧位B.腰部后伸搬法,采用俯卧位C.直腰旋转搬法,患者采用坐位 D.旋转定位搬法,患者采用骑坐位 E.以上都不是2.推法和擦法的区别在于()A.一为横向运动,一为纵向运动B.前者用于四肢,后者用于腰背C.前者用手掌,后者用肘D.前者速度较慢,后者速度较快E.以上都不是3.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拍法三者相同的操作要领是()A、着力点B、肩部为支点C、前臂主动摆动D、临床应用E、压力4.推法较强的手法应用()A、疏松筋骨,调和气血B、通经活络C、镇静安神D、温补通调,消郁散结E、滑利关节,通经止血5.点法的施力过程()A轻重轻B、轻重重C、重重轻D、重轻重E、轻轻重6.抖法在临床上常使用的部位()A、腰部B、手腕部C、四肢部D、下肢部E、以上都是7.搓法操作时宜()A搓动速度宜稍快,向下移动速度宜慢B、搓动速度宜稍快,向下移动速度宜快C、搓动速度宜稍慢,向下移动速度宜快D、搓动速度宜稍慢,向下移动速度宜慢E、搓动速度宜稍快,向上移动速度宜慢8.拇指与其它手指的罗纹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的手法称为()A、勒法B、捏法C、拿法D、握法E、拧法9.是关节作被动环转运动的手法是()A、勒法B、捻法C、摇法D、牵引法E、扳法10.下列关于滚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压力大,接触面积小B、以肩部为支点C、多用于项背腰臀及四肢部D、腕部主要摆动E、吸定点是食中环及小指的近指指间关节背侧11.抹法的手法作用是()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宣泄邪气12.摩法的手法作业()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宣泄邪气13.抖法的手法作用()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宣泄邪气14.摇法的手法作用是()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宣泄邪气15.拍法的手法作用是()A、消郁散结B、疏松肌筋C、镇静安神D、滑利关节E、宣泄邪气16.有关一指禅推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B、一指禅推法刺激偏强C、一指禅推法以力取胜D、着力部位与施术部位可以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E、一指禅推法在施术部位上的移动较快17.主要作用于皮下软组织的手法是()A、抹法B、揉法C、摩法D、擦法E、推法18.擦法的运动形式()A、单项直线B、往返直线C、环形D、弧形E、不确定19.下列手法最常用与下肢的是()A、搓法B、抹法C、擦法D、摩法E、推法20.下列有关按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拇指指端按压B、可用拇指指腹按压C、可用掌跟按压D、按住后移动E、常与揉法组成复合手法21.拿法可以看成一种复合手法()A、颈项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胁部E、肩部22.捻法一般适用于()A、肩关节B、肘关节C、指间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23.操作胸椎对抗复位法时,患者的体位一般为()A、俯卧B、仰卧C、侧卧D、站位E、坐位24.操作腰椎后伸搬法时,患者的体位一般为()A、俯卧B、仰卧C、侧卧D、站位E、坐位25.一指禅推法()A 、腕部放松 B、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C、坐位结束手法 D、可以没有吸定点 E、可产生摩擦感26.揉法()A 、腕部放松 B、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C、坐位结束手法 D、可以没有吸定点 E、可产生摩擦感27.曲肘按压法()A 、腕部放松 B、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C、坐位结束手法 D、可以没有吸定点 E、可产生摩擦感28.推拿时必须透热的手法为()A、摩法B、擦法C、抹法D、搓法E、振法29.活血祛瘀作用最强的是()A、摩法B、擦法C、抹法D、搓法E、振法30.在上肢部操作,作为推拿治疗结束手法的是()A、摩法B、擦法C、抹法D、搓法E、振法30.在上肢部操作,作为推拿治疗结束手法是()A.摩法B.擦法C.抹法D.搓法E.振法31.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作用的手法是()A.摩法B.擦法C.抹法D.搓法E.振法32.抖法的特点是()A.振动幅度小,频率快B.短时间屏气操作C.可与滚法结合使用D.振动频率高,着力稍重E.前臂边抖动边用力下击33.沉肩,屈肘成120°~140°,肘部外翘腕关节放松的揉法是()A.大鱼际揉法B.掌根揉法C.拇指揉法D.中指揉法E.肘揉法34.肘关节微曲,肘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的揉法是()A.大鱼际揉法B.掌根揉法C.拇指揉法D.中指揉法E.肘揉法35.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为动力源进行操作的揉法是()A.大鱼际揉法B.掌根揉法C.拇指揉法D.中指揉法E.肘揉法36.拍发()A.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委屈B.操作时用力快速而短暂C.操作时用力均匀,每分钟120~160次D.操作时幅度小,频率快E.操作时频率稍快,着力稍重37.肩关节摇法,哪项是错误的()A.动作要缓和B.用力要稳C.摇动时可超出生理活动范围D.作环转摇动E.以上都是38.下述哪句话见于《医宗金鉴》?()A.轻推、顺推皆为补B.按之则热气至则痛止C.揉以和之,可以和气血,活筋络D.肩井穴是大关节,推之开通气血,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通行E.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解剖背部浅层肌肉
(1) 斜方肌 深面肩胛提肌的浅面,寻找副神经
和与该神经伴行的颈浅动脉,它们由 上而下沿肩胛骨内侧缘
五、解剖背部深层肌肉
1、中层: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 后锯肌、下后锯肌
2、深层: 夹肌、竖脊肌
六、腰上、下三角
腰上三角: 12肋、腹内斜肌与竖 脊肌、下后锯肌围成 腰下三角: 背阔肌、腹外斜肌与 髂嵴围成 这两个三角为腰区的 薄弱环节
肩胛区及三角肌区
1、解剖上肢带肌
确认有六块:
①三角肌包绕肩关节前、外、 后方, ②冈上肌位于冈上窝;③在 冈下窝由上到下依次确认冈 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④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 即肩胛下窝
项背部
一、切皮、剥皮
1. 沿背部正中线向下到骶骨正中嵴 切开皮肤;
2. 自枕外隆凸向外沿上项线至乳突横 向切开皮肤;
3. 自第七颈椎脊突至肩峰横向切开皮肤; 4. 自纵切口下端向上向外沿髂嵴至髂前上
嵴切开皮肤;将皮肤由正中纵切口自上 而下向两侧切开
二、解剖浅筋膜
1.皮肤及浅筋膜
项部及背部的皮肤较颈前外侧部 厚,有 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汗腺,是疖肿的 好发部位。可将皮肤连同一些浅筋膜一 起翻开。但要保护深筋膜,观察从深筋 膜穿出的皮神经。
2. 寻找枕动脉
枕动脉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的枕骨附 着部之间的间隙内
3. 寻找枕大神经
紧靠枕动脉的内侧,在斜方肌附着部穿 出至皮下
4. 寻找枕淋巴结
斜方肌止点之外侧缘
三、解剖深筋膜
胸腰筋膜: 背部的深筋膜较薄,
但在腰部显著增厚呈腱 膜状。称为胸腰筋膜, 并分为浅深两层,包裹 深面的竖脊肌。还可观 察到胸腰筋膜是背阔肌 起点的一部分
二、解剖血管神经
(1)切断三角肌在肩胛冈、肩峰的 附着处,可看到腋神经及旋肱后 动脉的分支进入该肌
(2)解剖四边孔 确认四边孔的边界:上界为小圆肌; 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骨外 科颈;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3)解剖三边孔 确认其边界:上界为小圆肌;下 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 长头。剖查穿三边孔的旋肩胛动 脉、静脉。
(4)剖查肩胛上动脉、静脉和神经
感谢下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