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朗读兴趣几点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刘满

【关键词】示范;比较朗读;分角色;课本剧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我们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正确的朗读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唱读”、“多读”、“漏读”、“读破词”、“整篇一个调”等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以至于课堂上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朗读兴趣,让朗读回归课堂,已是近年课改的共识。

在实际教学中证明,选择恰当的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做好示范,感染熏陶学生

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如《观潮》中“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只有用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才能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这就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多了,耳濡目染,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当然,有的老师自己朗读不是强项,没关系,很多朗读名家的录音是可以借鉴的,只是老师要做精心的指导,把学生们感受不到的朗读魅力点拨出来,才能逐渐的培养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

在学生精读理解时,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开头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其中的动词“去”用得令人叫绝:在理解此句“飞”字之精妙时,我让学生把“去”换成“飞”进行比较朗读,有的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理解了这个“去”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这拟人化的“去”正对应下句的“来”,如果改成“飞”会给人一去不返的感觉,很唐突,失去了原有的美。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到这层意思,我让他们反复进行比较朗读。很快,在比较中理解到了原文的精美所在。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提高了朗读兴趣。

三、分角色朗读:培养朗读兴趣的一大法宝

学生读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是把课文中的文字经过理解,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就很有特点的把这一过程展现出来。分角色朗读不仅能让读的学生更集中注意力,还能让听的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如:《军神》一文中有两个角色:刘伯承、沃克医生。在指导朗读时,我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个性:刘伯承———从容、镇定、刚毅;沃克医生———善良、睿智、有正义感。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垫,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同时也明确了要读出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忍耐力,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然后分角色朗读。读完后要大家评,评完了再读,最后可以按小组分角色读,这样能带动一些弱差生也参与进来。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统一。在这分析、朗读、评价、再朗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四、演好课本剧,培养朗读素质

常言说,“听其声,视其形”,我们不但要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我在教《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课时,首先自己给学生编了一个小剧本,然后让同学们观看视频《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最后再请几位小同学表演。结果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态,把感叹号的高嗓门、小问号的不服气、小逗号的头头是道、省略号的深奥、句号的高水平等都表演的恰如其分,特别是表演字典公公的学生也将老人对小孩子说话的神态、

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情感,但他们的模仿力强。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传授朗读知识,培养朗读兴趣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对学生讲授一些朗读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使学生逐渐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开始训练时,可引导学生用符号标出朗读时运用的技巧。如古诗《登鹳雀楼》,可标示“白日辕依山尽,黄河辕入海流。欲穷辕千里目,更上辕一层楼。”学生通过标示,知道了读音的缓急。多次标示训练后,学生便会自觉地运用停顿与重音。在朗读课文时,告诉学生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基调,如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要舒缓、坚定;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要轻松愉悦,不可一概而论。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正如喜欢京剧的人要掌握一定的戏曲知识一样,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有驾驭它的能力。

当然,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看图法、配乐法、揣摩感情法等。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朗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踏踏实实地培养朗读兴趣,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