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新亮点.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亮点解读2010ppt课件
心肺复苏亮点解读2010
复苏的历程
复苏=按压 ?
圣经记载:Elijah用身体按压三次后复苏儿童
复苏=通气?
• 古埃及时代
–Isis 使用口对口通气复苏丈夫的故事
• 200 B.C-A.D 500
–Hebrew人使用口对鼻通气复苏新生儿
• A.D 175
–希腊人Galen首次描述了风箱通气机制
风箱通气时代的气道装置
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病因
对于心脏骤停的儿童患者来说,人工呼 吸更为重要
儿童心脏骤停患者大部分因窒息所致,因 此需要通气与胸外按压同时进行,以达到 最佳结果
先呼叫还是先复苏?
有目击者猝倒的院外心脏骤停
先呼叫、同时开始 CPR 和尽快 AED 除颤
溺水者
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完成一个周期后
针对所有施救者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 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而不再是每分钟 “大约”100次) •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再用4-5厘米) • 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回弹 •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按压和通气哪一个更重要?
大多数成人心脏骤停,胸外按压恢复循 环最为重要
2010
2005
摒弃“看、听和感觉呼吸”
2010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2005年推荐
•BLS 摒弃“看、听和感 觉呼吸”等步骤
•医务人员进行 BLS 同上
•BLS 包括“看、听和感 觉呼吸”等步骤
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
2010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2005年推荐
•按压速率至少 100 次/分 •按压速率 “大约”100 钟 次/分钟
复苏的历程
复苏=按压 ?
圣经记载:Elijah用身体按压三次后复苏儿童
复苏=通气?
• 古埃及时代
–Isis 使用口对口通气复苏丈夫的故事
• 200 B.C-A.D 500
–Hebrew人使用口对鼻通气复苏新生儿
• A.D 175
–希腊人Galen首次描述了风箱通气机制
风箱通气时代的气道装置
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病因
对于心脏骤停的儿童患者来说,人工呼 吸更为重要
儿童心脏骤停患者大部分因窒息所致,因 此需要通气与胸外按压同时进行,以达到 最佳结果
先呼叫还是先复苏?
有目击者猝倒的院外心脏骤停
先呼叫、同时开始 CPR 和尽快 AED 除颤
溺水者
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完成一个周期后
针对所有施救者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 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而不再是每分钟 “大约”100次) •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再用4-5厘米) • 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回弹 •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按压和通气哪一个更重要?
大多数成人心脏骤停,胸外按压恢复循 环最为重要
2010
2005
摒弃“看、听和感觉呼吸”
2010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2005年推荐
•BLS 摒弃“看、听和感 觉呼吸”等步骤
•医务人员进行 BLS 同上
•BLS 包括“看、听和感 觉呼吸”等步骤
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
2010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2005年推荐
•按压速率至少 100 次/分 •按压速率 “大约”100 钟 次/分钟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ppt(新)
婴幼儿人工吹气方法(口对口鼻)
压额抬颏 包紧口鼻吹气
人工通气方法选择
(1)口对口人工呼吸—徒手抢救时首选方法 (2)口咽通气管/口咽吹气管 (3)袋面罩呼吸囊正压通气 (4)气管插管
注:小儿吹气时脖子不能使劲后仰,成人可以后 仰90度, 8岁以下50度,1岁以下30度。
缺点
• 氧浓度太低 (1)(2)有
基本生命支持(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延续生命支持(PLS)
三个阶段——核心技术
·第一阶段——第一个CABD
(基础生命支持,BLS) 公众普及
C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D除颤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专业人员普及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心律血压药物
征) • 20-30秒后呼吸停止 • 45秒后瞳孔散大 • 1-2分钟瞳孔固定 • 4-6分钟后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 2、心脏停搏 3、心电机械分离
引起心搏骤停常见原因
概括为:
6H
6T
6-H
• 低血容量----hypovolemia • 缺氧----hypoxia • 酸中毒----hydrogenion-acidosis • 低/高血钾----hypo/hyperkalemia • 低体温----hypo/ hypothermia • 低/高血糖----hypo/hyperglycemia
基本气道处理(开放气道)
• 方法
• 仰面举颏法—压额抬颚(Head tilt)法 • 托下颌法—下颚突出法(Jaw thrust)(疑颈椎受伤时
使用)
△对疑有颈椎损伤者,牙关紧闭者使用螺旋开口器 △对尚有呼吸心跳的昏迷者可采用复苏体位 △环甲膜穿刺套针适用:会厌肿胀、颌面创伤 气管堵塞、 喉头痉挛
心肺复苏2010-PPT文档
下 颚 推 前 法 用 于 颈 椎 骨 折 病 人
口对口人工呼吸-B
简易呼吸器使用-EC手法
电除颤
注意:进行除颤前确保周围人群没有与患者接触
复苏后姿势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原因: ❖ 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 ❖ 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 ❖ 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而定位头部和进行
★2010(新): ❖ 胸外按压≥100次/分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原因: ❖ 按压次数,中断时间,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 ❖ 这也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 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
比。 ❖ 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胸外按压不仅要把
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 按压不足或频繁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
心肺脑复苏的发展
❖ 196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正 式成立CPR委员会
❖ 1966年:第一次正式大会建议医护 人员全面接受CPR训练
❖ 1973年:第二次正式大会建议CPR 推广至一般民众
❖ 1992,2000,2005,2010年修订CPR原则
最主要变化:成人生命链变化
200 早期识别, 早期CPR
❖ 由于波形配置存在不同,从业人员应使用制造 商为其相对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120-200J)
电极位置
2010(已修改原有建议值): ❖ 前-侧电极位置是适合的默认电极片位置 ❖ 三个代替电极片的位置(前-后、前-左肩胛、
前-右肩胛) ❖ 将AED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上任意四个
电极片位置中的一个都可以进行除颤。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已对医务人员确认成人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
口对口人工呼吸-B
简易呼吸器使用-EC手法
电除颤
注意:进行除颤前确保周围人群没有与患者接触
复苏后姿势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原因: ❖ 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 ❖ 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 ❖ 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而定位头部和进行
★2010(新): ❖ 胸外按压≥100次/分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原因: ❖ 按压次数,中断时间,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 ❖ 这也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 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
比。 ❖ 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胸外按压不仅要把
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 按压不足或频繁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
心肺脑复苏的发展
❖ 196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正 式成立CPR委员会
❖ 1966年:第一次正式大会建议医护 人员全面接受CPR训练
❖ 1973年:第二次正式大会建议CPR 推广至一般民众
❖ 1992,2000,2005,2010年修订CPR原则
最主要变化:成人生命链变化
200 早期识别, 早期CPR
❖ 由于波形配置存在不同,从业人员应使用制造 商为其相对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120-200J)
电极位置
2010(已修改原有建议值): ❖ 前-侧电极位置是适合的默认电极片位置 ❖ 三个代替电极片的位置(前-后、前-左肩胛、
前-右肩胛) ❖ 将AED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上任意四个
电极片位置中的一个都可以进行除颤。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已对医务人员确认成人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ppt
–(8)纠正酸中毒 脑缺血后严重
的组织酸中毒,限制了细胞的继 续生存;因此改善组织酸中毒的
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脑功能恢复的有效指标
1.基本生命体征在20分钟内恢复
2.自主呼吸恢复愈快预后愈好 3.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4.出现痛觉反应
心肺脑复苏中几种药物进展
• 一、 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不推 荐常规使用高剂量肾上腺素,但如果1㎎剂 量失败,可以考虑使用高剂量(可以接受 ,但不推荐)。每次给药后均应再予20ml 注射用水静推,以确保药物向体内输送。
谢谢大家
• 二、多 巴 酚 丁 胺
• 左右心室受损时5ug/(kg·min)
• 心肌血流增加,存活率增加
• 剂量视情况而定
• 三、胺碘酮
•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使用可以阻断钠、钾 、钙通道以及α、β受体,适用于治疗房性或室性心律失 常,尤其伴有严重心脏功能障碍者。 • 胺碘酮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在相同条件下,促 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率也低。 • 目前建议其负荷量为150-300mg溶于20-30mL0.9%NS或低 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中快速静脉滴注,对复发或顽固性 VT/VF补充150mg静推,继以1mg/min静脉滴注6h,以后 0.5mg/min维持,24h总量不超过2g。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1、心室颤动的处理
• (1)电击除颤 心电图证实为心室颤动时,应立 即进行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首次成人可用 单 相360焦耳,双相200焦耳一次除颤,不成功者5个 CPR周期后可重复电击。若心室颤动波甚细微, 则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或/和垂体后叶素40单 位,待颤动波变大时再行电击。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最新ppt课件
新指南的新主张
心脏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之后立即行CPR 每2分钟检查1次心律
认可1~8岁儿童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
有条件的,1岁以下幼儿也可应用AED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步骤由A B C变为C A B(非专业人士,
避免延误首次按压) Why?
删除流程中的呼吸判断(看、听和感觉呼吸)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新指南的新主张
第一阶段——第一个ABCD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C 胸外按压 A 气道开放 B 人工呼吸 D除 颤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C (circulation) 胸外按压
非专业人士可仅判断意识,确认无意识后可不进行 人工呼吸即可呼救及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循环机理: 心泵(直接挤压心脏) 胸泵(胸内压的变化)
标准的胸外按压产生的CO为正常时的30%左右
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25%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PPT课件
• (1) 尽管在实施《2005 》后心肺复苏质量 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 量仍然需要提高;
• (2) 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 存活率相差较大;
• (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 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 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 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 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 活率。
非 专 业 施 救 者 成 人 CPR
启动急救系统—EMS(立即或后启动)
2010年: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还应同时获得 两点信息:
施救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以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
• 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根本不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即仅有濒死 喘息),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同时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 找到 AED(如果有),或者由其他人员寻找 AED
• 2005(旧):成人心 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 道开始,检查是否可 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 再进行 2 次呼吸。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 2010(新):已取 消程序中在开放气 道后“看、听和感 觉呼吸” 以评估呼
2005
•早期识别急症呼叫EMS或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 911(国内为120”)。 •早期目击者CPR:立即CPR可能使VF的SCA成功复苏 机会提高2到3倍。 •早期除颤:在3-5分钟内对SCA病人作CPR及除颤,其 存活率可达45%-75%。 •早期ACLS是HCP进行复苏后支持。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 (2) 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 存活率相差较大;
• (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 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 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 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 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 活率。
非 专 业 施 救 者 成 人 CPR
启动急救系统—EMS(立即或后启动)
2010年: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还应同时获得 两点信息:
施救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以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
• 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根本不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即仅有濒死 喘息),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同时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并 找到 AED(如果有),或者由其他人员寻找 AED
• 2005(旧):成人心 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 道开始,检查是否可 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 再进行 2 次呼吸。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 2010(新):已取 消程序中在开放气 道后“看、听和感 觉呼吸” 以评估呼
2005
•早期识别急症呼叫EMS或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 911(国内为120”)。 •早期目击者CPR:立即CPR可能使VF的SCA成功复苏 机会提高2到3倍。 •早期除颤:在3-5分钟内对SCA病人作CPR及除颤,其 存活率可达45%-75%。 •早期ACLS是HCP进行复苏后支持。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心肺复苏2010指南ppt课件
与2005主要变化-生存链 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 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 胸外按压的CPR; (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与2005主要变化-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 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 人工呼吸的作用,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 压、气道和呼吸 保证每次按压后的回弹,避免过度通气
BLS中“ABC” 为“CAB”的理由
• (3)施救者的意愿和可操作性—据统计不足50%的心 脏骤停者能得到在场目击者所施CPR。其原因很多, 但其中之一是ABC的顺序,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救 援者来说最为困难。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 停者得到CPR,特别对不能或不愿予人工通气者南未对除颤、电复律和起搏进行很大的修 改,强调在给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同时早期除颤是提 高心肺复苏存活率的关键。
电除颤
• 对一个室颤患者来说,能否成功地被给予电除颤,使 其存活,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进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 时间。 • 应尽早除颤,5分钟之内开始。除颤延迟1分钟,存活 率降低7—10%,超过10分钟再除,存活率仅为2—5%。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 胸外按压率应不少于100次/分钟,因为按压频率较低会减少向前 流动的血流量。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 足够的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例如, 检查脉搏不应多于10秒。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均已证明,在CPR 的最初数分钟,不间断的单纯胸部按压是常规CPR的替代方法, 其优势在于促使不愿做口对口通气的非医务人员参与其中。 • 在电击前后即刻进行不间断的胸部按压非常重要。除颤前胸部按 压1.5~3分钟,有助于将血液注入心脏内,从而增加除颤恢复自 主循环的可能。除颤后即刻胸部按压1~2分钟,有助于预防除颤 电击后常见的低血压和心搏停止。
心肺复苏-2010版 PPT课件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
消化科
Logo
历史回顾
2010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 的发表,标志着现代CPR经历了 50 周年。 1960年,Kouwenhoven、Knicherbocker和 Jude发表了心脏骤停后经闭胸式心脏按压 存活14例病人的文献,同年,在Ocean市召 开的Maryland医学会学术会议上介绍了胸 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的方法。
历史回顾
1962年,介绍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电单项波除颤法。 1966年,AHA编写了第一个心肺复苏(CPR)指南, 此后定期进行更新。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是基于公开发表的最新和最 全面的综述复苏文献、2010ILCOR(国际复苏联络
委员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研讨会
的推荐方法共同制定的。
大多数心脏骤停患 者院前未得到任何 旁观者的心肺复苏
无人施救的原因
多方面
其中A-B-C 程序可能是较大障碍。
于学忠教授说:“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或仅胸外按压, 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中国 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 --10月27 10版CPR摘要中国研讨会
同时实施按压和通气。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
2010(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2005(旧):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
道开始,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 后再进行 2 次呼吸。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②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 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 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消化科
Logo
历史回顾
2010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 的发表,标志着现代CPR经历了 50 周年。 1960年,Kouwenhoven、Knicherbocker和 Jude发表了心脏骤停后经闭胸式心脏按压 存活14例病人的文献,同年,在Ocean市召 开的Maryland医学会学术会议上介绍了胸 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的方法。
历史回顾
1962年,介绍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电单项波除颤法。 1966年,AHA编写了第一个心肺复苏(CPR)指南, 此后定期进行更新。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是基于公开发表的最新和最 全面的综述复苏文献、2010ILCOR(国际复苏联络
委员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研讨会
的推荐方法共同制定的。
大多数心脏骤停患 者院前未得到任何 旁观者的心肺复苏
无人施救的原因
多方面
其中A-B-C 程序可能是较大障碍。
于学忠教授说:“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或仅胸外按压, 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中国 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 --10月27 10版CPR摘要中国研讨会
同时实施按压和通气。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
2010(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2005(旧):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
道开始,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 后再进行 2 次呼吸。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②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 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 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新亮点
者启动急救系统,然后再给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2011-2-18
5.胸部不适时服用阿司匹林*:咀嚼阿司匹林
鼓励急救操作者为所有胸部不适的患者启动急救系统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没有阿司匹林过 敏病史或近期未有消化道出血,急救操作者应建议患者咀 嚼一片成人(非肠溶片)或两片低剂量“儿童”阿司匹林
2011-2-18
原因:
环状软骨加压方法是对患者的软状软骨施加 压力以向后推动气管, 将食管按压到颈椎上。 环状软骨加压可以防止胃胀气, 减少气囊面罩通 气期间发生回流和误吸的风险, 但这也有可能妨 碍通气。 七项随机研究结果表明, 环状软骨加 压可能会延误或妨碍实施高级气道管理, 而且采 用环状软骨加压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发生误吸。 另外, 培训施救者正确使用该方法的难度很大。 所以, 不建议为心脏骤停患者常规性地采用环状 软骨加压。
2011-2-18
2010版 CPR最主要改动
2011-2-18
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2011-2-18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 /分)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 道,并给予2次通气。
2005(旧):
开放气道实施时CPR的前提。 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 呼吸。 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在进行胸外按压!
2011-2-18
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