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篇 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 (2). [兼容模式]
第二章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改
第2章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导学】中药药性理论是对中药作用性质以及特征的集中概括。
目前对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归经。
现代研究将中药四气分为寒凉药、温热药两类分析。
研究提示,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抑制性效应,使环核苷酸系统的cGMP水平升高,可抑制能量代谢,促进物质合成代谢。
而温热药则具有相反效应。
中药五味主要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辛味药主要含有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鞣酸。
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为主。
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苷类为多。
咸味药主要含有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中药的升降沉浮是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趋势和走向。
中药升降沉浮性能与药物的性味、炮制、质地、配伍等因素关系密切。
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目前对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四种:药效分析法;中药有效成分体内分布观察法;微量元素分析法;环核苷酸分析法。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现代研究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
2.掌握中药归经的概念。
熟悉归经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3.了解中药升降沉浮的研究现状。
【导学】本章介绍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和无毒的现代研究。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四气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对物质代谢和环核苷酸系统的影响。
中药五味与所含化学物质及其功效、药理作用的关联。
中药使用不当可产生的毒性作用。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现代研究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
2.掌握中药归经的概念。
熟悉归经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3.了解中药升降沉浮的研究现状。
4.掌握中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类型。
熟悉主要有毒中药毒副作用的表现。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以及主要特色。
中药药性理论是对中药作用性质以及特征的集中概括,是几千年来历代劳动人民以及医贤们对中药临床使用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2-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2).ppt [兼容模式]
cAMP/cGMP趋于正常
寒证 甲硫氧嘧啶造成小鼠“甲减” 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 M受体 —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
温热药和助阳药
cAMP
cAMP/cGMP趋于正常
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鹿茸、肉苁蓉、人参、 何首乌、当归
温热药
附子、肉桂、紫河车、 黄芪、何首乌、人参
附子、补骨脂、 淫羊藿、 冬虫夏草、刺五加、海马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热证病人
面红目赤 口渴喜饮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咯痰黄稠
寒证病人
形寒肢冷 口不渴 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
咯痰稀薄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植物神经
主要支配心脏、平滑肌和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热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 寒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与主要特色。 是中药作用性质及特征的集中概 括,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
四性(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 有毒和无毒
这是中药的属性,也是中药与西药的最大区别
一、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阴
寒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即有清热、凉血、 凉 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的药物。 四性 热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即有祛寒、温里、 温 助阳等功效的药物。
2013/10/9
第二章 中药药效学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 第四节 中药的不良反应 第五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与中药功效
的关系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学
第五节 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古人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毒副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急性毒性等生物碱。
(2)心血管系统 附子、雪上一枝蒿、蟾蜍等生物碱、强
心苷。
(3)呼吸系统 苦杏仁、桃仁、白果、商陆等氰苷。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和助阳药:提高垂体-甲状腺和细胞膜Na+、K+-ATPE
及耗氧量,促胞内ATP分解,cAMP增加,使cGMP/cAMP 比值恢
复正常(寒证和阳虚患者cGMP增高)。
寒凉药:相反,如生地、知母、黄连等。
5.对心血管、病原体等影响 温热药:加快心率、升高血压。 寒凉药:作用相反,多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2.长期毒性
(1)消化系统 苦参、大戟、芜花、巴豆等毒蛋白、脂肪
油生物碱。 (2)血液系统 芫花、斑蝥、雷公藤等。 (3)肝、肾 水解型鞣酸对肝有毒;马兜铃酸对肾有毒。 3.过敏反应 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目前已发现有一百多 种(150余种)。 4.致畸致癌作用 雷公藤、细辛、石菖蒲可致小鼠骨髓细
胞染色体畸变。槟榔、款冬花可致肿瘤生长和发生。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中药归经理论:是指中药对某一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1.中药归经与药效学关系 如归肝胆、肠经的药物对肝、
胆肠的药理作用相吻合如平肝(抗惊厥和泻下药等)。
2.中药归经与药动学关系 归经与药物在脏腑经络中分布,
不尽相同。这与现代对中医脏腑经络的认识有关。
3.中药归经与微量元素和受体关系 微量元素与组织的亲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的研究现状 中药升降浮沉有二个含义:
1.作用趋向与药理作用
升浮:作用上行向外。用于泻下、崩漏、脱肛、下垂、表症 不解等。药理作用对汗腺、平滑肌的影响。 沉降:作用下行向内。用于咳、喘、吐、便秘等症。药理作 用对中枢和平滑肌的影响。 2.质地轻重: 升浮:多为花叶质轻。 沉降:多为矿石、果实质重。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的基本作用;2、熟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及作用特点;了解中药药性的现代知识。
【教学方法与时数】课堂讲授;3学时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医治病的用药规律。
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将有助于揭示前人用药的现代科学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还可更加丰富和完善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常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核心为“四气五味”。
(一)四性的现代研究1、中医传统认识①概念又称四性(four properties),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
四气中、温一热(大温)、寒—凉(微寒)药性相同而程度不同,故四气也可看作寒(凉)、热(温)二性。
另:平性—药性平和,偏温偏凉之性不很明显,实际上平性药也有偏于温或凉的药物,称为微温或微寒,基本上属四气之内,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②由来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来概括的:凡能减轻或治疗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也是中医辩证用药的重要原则。
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临床获得的不同疗效,认为中药有四种药性——“寒、热、温、凉”。
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
寒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迟。
热证:面红目赤,畏热喜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痰黄而粘稠,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功能的药物)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等功能的中药)从现代医学角度怎样认识“四气”,我们认为“四气”乃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反应。
2第二章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2第二章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2第二章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2第二章 中药药性
5. 泌尿系统毒副作用
常见: 尿少、尿闭、尿频、尿急、浮肿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毒症、肾 功能衰竭 中药: 矿物类,如砒石、砒霜、雄黄、 水银、轻粉、红粉、铅丹、雷公藤、 斑蝥
马兜铃酸肾衰
马兜铃科药物如关木通、广防已、细辛、马兜 铃、青木香等,所含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毒性病理特征: 早期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坏死,萎缩或细胞脱落,造成肾小管功能障 碍 后期为快速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水 肿, 发展到终末期肾衰 纤维化机制: ①可以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 ; ②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 ,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③损伤肾血管壁, 使管壁增生、增厚,管腔狭窄,引起间质的慢
补中益气汤选择性地提高在体及离体动物子 宫平滑肌的张力, 加入升麻、柴胡的制剂作 用明显 如果去掉升麻、柴胡则见作用减弱而且不持 久, 单用升麻、柴胡则无作用
第四节
归经的现代研究
归经: 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 性作用
归经是从药物功效以及疗效总结而来 的, 是药物的作用以及效应的定向与 定位 许多中药可以同时入两经或数经, 说 明该药对机体具有广泛的影响
蟾毒类的基本结构与强心苷元相似, 所以对 心脏的毒性作用也与洋地黄相似。 蟾毒兴奋迷走神经中枢或末梢, 并直接作用 于心肌。电生理变化为静息期膜电位减小, 除极速度及传导速度变慢, 窦房结自律性降 低, 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 心室停搏等心律失常 万年青、夹竹桃叶毒性作用与强心苷相似
乌头类的毒性成分是生物碱, 以乌头碱的 毒性最强, 突出表现为可致不同形式的心 律失常
4. 呼吸系统毒副作用
常见: 咳嗽、呼吸困难、肺水肿、呼吸麻痹、 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 中药: 苦杏仁、白果、山豆根、桃仁、商陆等 白果、苦杏仁等含有氰苷、氰氢酸,氰苷水解 后产生大量的氢氰酸,对延脑各生命中枢先刺 激后麻痹,并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阻 碍新陈代谢,导致组织细胞的窒息 商陆可致呼吸中枢麻痹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1.概念2.研究内容3.学科任务4.学科性质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的探索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简况本章习题要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 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
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 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 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 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 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但也有例外:如 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 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 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 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 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 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 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 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 所不同。
如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
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 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 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 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指膀胱之腑。 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 虽都归膀胱经,但包含意义不同。
中药药性理论及其现代研究
生白术长于燥湿利水;炒白术长于补气健脾。
• 白术生用,功效重在燥湿利水,益气健脾,内含 较多的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燥性较大, 若经麸炒后,由于麸多孔,质松而有较好的吸 附作用,可以吸附部分挥发油,加之挥发油受 热挥发散失,可减少29%左右,因而其燥性相 对降低,所以临床多用炒白术。
定 义
•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 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 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 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
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的中药基本理论。
ksjhfkjhfakjfhjkfhkjhfkajfhkajhfahfkafhakjhfkahfkajfha,kjaka,hfa,jahfa,hf,hj,ah,jfhjafjafhk,fh,
ksjhfkjhfakjfhjkfhkjhfkajfhkajhfahfkafhakjhfkahfkajfha,kjaka,hfa,jahfa,hf,hj,ah,jfhjafjafhk,fh,
中药药性内涵的演变
药性即毒性 “ 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物以供医事。” ——《周礼》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素问》 “ 药勿瞑眩, 厥疾勿廖, ” ——《尚书· 说命篇》 药性即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 “ 药性有宜丸者, 宜散者, 宜水煮者, 宜酒演者, 宜煎膏 者, 也有一物兼宜者, 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 不得 违越。” ——《神农本草经序例》 药性即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和性能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作了补充, 他在《本 草经集注序录》中言“ 药性一物, 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 为本。” ksjhfkjhfakjfhjkfhkjhfkajfhkajhfahfkafhakjhfkahfkajfha,kjaka,hfa,jahfa,hf,hj,ah,jfhjafjafhk,fh,
第2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2.酸味药
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 成分: 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归经: 主入肝、脾、肺经。
功效:具有止泻、止血、治疗烧伤、促进胃溃疡 愈合等多种作用。
3.甘味药
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 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归经:主 入肝、脾、肺经。
功效:补益强壮、缓急止痛。 绝大多数的消食药、补益药和养心安神药为 甘味药,甘味药在利水药、止血药和收涩药中也 占有较大的比例 。
(4)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黄芩、芒硝、 柴胡、茵陈 、黄连、苦参、青蒿、秦艽、 生大黄、生地黄、番泻叶、芫花、常山等。 (5)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 :对肾脏有毒 性的中药有:斑蝥、木通、马兜铃、粉防 己、延胡索以及钩藤中所含的钩藤碱等。 (6)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洋金花、芫花、 斑蝥、狼毒、雷公藤等。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归经就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 的脏腑经络。 中药的归经是从功效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后总 结出来的。 黄连 泻心火、除心烦 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 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 归心经 归肝经 归肺经
天麻 桔梗
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羚羊角、 地龙、牛黄、全蝎、蜈蚣等22种中药均入肝经, 入肝经率达100%,显著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 药入肝经率(42.9%)。
寒证病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
中药四性对植物神经的递质、受体 以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热证 阴虚证病人:
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
寒凉药和滋阴药
cGMP
寒证 阳虚证病人 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 温热药和助阳药 cAMP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毒性是中药的最基本的性能,中药毒 性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中药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 目前,中药毒性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不良 反应”的概念。 • 中药毒性与四性五味一样,是中药药性理 论之一,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②热证与寒证患者的表现: 热证病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言语高 亢,有高热惊厥等中枢兴奋症状。 寒证病人:精神倦怠,安静、无声等中 枢抑制状态。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③热证与寒证动物模型的特点: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 • • •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的概念:
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 性,也可以看作寒(凉)、热(温) 二种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 生的反应概括而来。
4、三致反应
• 致畸胎 • 致突变 • 致癌
5、药物依赖性
• 如火麻仁,含大麻酚类物质,属于麻醉品。 其他有番泻叶、牛黄解毒片等。
• END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对多巴胺β羟化酶和尿17 —羟皮质类固醇 的影响。 前者可促使DA生成NA,后者为NA的代谢 产物。 寒凉药使DβH 活性降低,使17OHCS排出 减少。而温热药作用相反。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附子 有效成分:去甲猪毛菜碱 作用:强心、升压、抗休克 作用机理:兴奋α 受体和β受体。 兴奋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计量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 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趋势 和规律。
知识图谱
利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中药 药性理论的知识图谱,展 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结构和 关联关系。
05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中药药性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解毒药
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等,通过清热、解毒的 作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具有特殊的治 疗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中 药药性理论中指导药物应用的重要原则。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中所含的化学 成分密切相关,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科学依 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 引言 •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方法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 中药药性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应用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 要意义。
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02
探讨中药药性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揭示中药药性作
用的生物学机制。
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体系
03
制定中药药性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中药药性理论的评
价体系,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学术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国际化研 究,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药药理学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PPT课件
分布:化痰药、温肾壮阳药
归经:入肝、肾经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 药物的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 • 现代研究资料有限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 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药动学
1. 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一、中药药性理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热证——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经寒 凉药治疗后其症状明显改善)
• 寒证——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抑状态 (经温热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寒证和热证模型动物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发生 变化。如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
寒凉药或温热药引起的寒证或热症模型动物 也可见到类似于寒证或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的异常变化。
◆热证
1、病人呈现中枢神经兴奋 2、模型动物的痛阈和惊厥阈值降低→
中枢兴奋功能增强
注: 痛阈——动物经电刺激后,能使动物感觉到的疼 痛时的最小电流或电压。 惊厥阈——动物经电刺激后,能使动物刚发生惊 厥时的最小电流或电压。
3、大鼠脑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活性↑5-HT 含量↓
◆寒性药(如钩藤、羚羊角、犀 角等)→抑制酪氨酸羟化酶的 活性→NA、DA↓→表现为中枢抑
滋阴药(龟甲):可使大鼠血清中T3 、T4含量下降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注射大鼠可产生“甲亢”模型 小鼠饮服含有甲硫氧嘧啶的水,可产生“甲减”模型。
3. 内分泌系统功能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血清激素水平、
代谢产物排泄或激素生成的反应 速度、 受体水平及亲和力、 基础体温等
1、影响机体基础代谢的两大因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 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
(精)《中药药理学》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PPT课件
热证 寒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寒凉药
改善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温热药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
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 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
动物实验:
心率
尿中儿茶酚 胺排出量
DβH
耗氧量
体温
寒凉药 寒证模型
甲状腺 阳虚证模型
切除
温热药
寒凉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 温热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
中枢兴奋症状(表现) 寒凉药
改善
中枢受抑状态(表现) 温热药
动物实验:
单胺类神经递质
兴奋
抑制
NA DA 5-HT
温热药 热证模型
大鼠痛阈值 和惊厥阈值
寒凉药 寒证模型
寒凉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抗惊厥、解热、镇痛等) 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活动量↑等)
2. 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临床: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临床:
热证、阴虚 寒证、阳虚
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
寒凉药、 滋阴药
改善
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温热药、 助阳药
动物实验:
滋阴药
+
T3、HCA注射→大鼠阴虚→脑、肾β-R 最大结合点位数↑;M-R ↓
甲硫氧嘧啶po→小鼠“甲减”阳虚→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
+
温热药
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功能的亢进 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 M受体-cGMP系统功能的亢进
由于中药与相应受体有较大的亲和 力,这种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理论的 基础。中药归经就是药物选择性作用于不 同受体的结果,如细辛归心经,其含消旋 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心肌β1受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药性之偏,调节人体阴阳之偏,从而 达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
调整阴阳阳的任何一方过剩有余, 可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
热者寒之
阳热亢盛的实热病症 知母 寒性 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功能、抑制Na+-K+-ATP酶活 性,使产热减少,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病症。
4.苦味药
成分:苦寒药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多。
功效:能清、能燥、能泻,多有抗菌、抗炎、 解热 、利胆 、泻下等作用。
绝大多数的清热燥湿药和攻下药为苦味药。
如:大黄能泻火通便,杏仁能降气平喘,黄连可以泻火, 苍术可以燥湿,知母、黄柏可以滋阴降火等
5.咸味药
成分:主要含有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cAMP/cGMP趋于正常
寒证 甲硫氧嘧啶造成小鼠“甲减” 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 M受体 —cGMP系统的功能亢进。
温热药和助阳药
cAMP
cAMP/cGMP趋于正常
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鹿茸、肉苁蓉、人参、 何首乌、当归
温热药
附子、肉桂、紫河车、 黄芪、何首乌、人参
附子、补骨脂、 淫羊藿、 冬虫夏草、刺五加、海马
2013/10/9
第二章 中药药效学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 第四节 中药的不良反应 第五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与中药功效
的关系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正邪相争
扶正祛邪
疾病
中药
阴阳平衡破坏
调节平衡
一、扶正祛邪
扶正
采用提高机体防病和抗病能力的各种措 施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温热药 寒凉药
五味子
麻黄
中枢兴奋
麝香 钩藤、羚羊角
抗惊厥
黄芩、栀子、苦参
镇静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 知母、柴胡、葛根
解热
中枢抑制
热证病人 寒证病人
高热惊厥 语言声粗 精神振奋
安静 声不高亢 精神倦怠
中枢兴奋 中枢抑制
寒凉药
治疗后
症
状
改
温热药 善
治疗后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热证模型动物
电刺激后
寒凉药如龙胆草、黄连、黄柏、 金银花、连翘、生石膏等
5
2013/10/9
三、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中药的升降沉浮是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 向和趋势
1、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 阳 升浮药具有升阳、举陷、解表、祛风、散寒、
开窍、催吐、温里等功效 2、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 阴 沉降药具有潜阳、降逆、止咳、平喘、收敛、固
涩、清热、泻火、渗湿、通下等功效
如穿心莲、鱼腥草、野菊花、金银花、黄连、牡丹皮
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草药中,以寒凉性的清热解毒 药所占的比例最大。
如喜树、野百合、鸭胆子、三尖杉、长春花等
二、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酸、苦、咸、甘、辛
阴
阳
中药的五味是味道与功效的概括和总结。 如酸味药包括了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药:
酸味药
呈酸性的物质为有机酸 呈碱性的物质主要是鞣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下丘脑-垂体-性腺
寒凉药则抑制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
寒证动物
注射ACTH 注射LRH
温热药治疗
尿液17-羟皮质类 固醇达峰时间延迟
血液孕酮含量 达峰时间延迟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或性腺
3
2013/10/9
地塞米松 寒证动物
血浆皮质酮含量 子宫细胞浆中雌激素受体含量
如:生姜可以散寒,木香可以行气,红花可以行血等。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 更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如葛根味辛,与其口尝的味道(味甘,性平, 有发散风寒和解热生津的作用 )并不相符,但由 于葛根具有解表散邪的作用,与辛味的能散、能 行有关,故把葛根归于辛味药。
2.酸味药(酸涩药)
成分: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 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与主要特色。 是中药作用性质及特征的集中概 括,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
四性(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 有毒和无毒
这是中药的属性,也是中药与西药的最大区别
一、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阴
寒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即有清热、凉血、 凉 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的药物。 四性 热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即有祛寒、温里、 温 助阳等功效的药物。
与环核苷酸的关系: 许多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含量发挥作用
6种中药(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天麻、桔梗、延 胡索)对动物不同组织脏器中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不同:
环核苷酸含量变化显著的脏器与各药的归经有相近性。
与受体学说的关系: 中药与相应受体有较大的亲和力,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
由于中药的升降沉浮的性能,可利用其参与和 纠正失调的脏腑功能,或因势利导,逐邪外出,治 疗疾病。
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柴 胡、升麻、陈皮、炙甘草)
提高兔、犬在体或离体子宫平 滑肌张力。去掉升麻、柴胡则
作用减弱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引起 的子宫脱垂
兴奋子宫平滑肌
四、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归” 指药物作用的归属,即药物作用的部位 “经” 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 归经就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 经络。 中药的归经是从功效和观察药物的疗效后总结 出来的。
功能一致 “酸敛收涩”
4
2013/10/9
中药的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间存在 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
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功效:具有辛香走窜之性,能行能散,具有健 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
主要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厚朴、广藿香、苍 术、佩兰、砂仁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 香、石菖蒲、樟脑、蟾酥 )、温里药、解表药、 祛风湿药和理气药中。
升浮药:辛、甘,温、热,如:麻黄、升麻、黄芪等; 味、气 沉降药:苦、酸、咸,寒、凉,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药材质地 的轻重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 沉降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代赭石等;
加工炮制 的影响
升浮:酒炒能升、姜汁炒能散,生制能升; 沉降:醋炒能收敛、盐水炒能下行,熟制能降;
补益药 扶正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 补充物质及能量不足
祛邪
驱除体内的致病因子
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风、寒、暑、湿、燥、火”
风寒表证
病毒、细菌等引起 的疾病初始阶段
麻黄汤
发汗解表 抗菌、抗病毒
二、调节平衡
即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纠正机体阴阳偏 盛偏衰,达到阴平阳秘。
唾液分泌量 心率 体温 呼吸频率 收缩压 舒张压
热证 病人 寒证 病人
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原则,可分 别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治疗。
中药四性对植物神经的递质、受体以及 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造成甲亢
热证 阴虚证病人: 交感神经—β受体 —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
寒凉药和滋阴药 cGMP
黄连 天麻 桔梗 大黄
泻心火、除心烦 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 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 治疗实热、便秘
归心经 归肝经 归肺经 归大肠经
中药的归经是药物的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 向与定位。
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对429种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归经的分析,二者存在 着明显的规律联系。
如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羚羊角、地龙、牛黄、 全蝎、蜈蚣等22种中药均入肝经,入肝经率达100%,显著 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药入肝经率(42.9%)。
大肠为传导之腑
6
2013/10/9
2.归经与药动学的关系
分析32种中药与其体内过程的关系,药动学的总体情况、 吸收、分布、排泄等各个环节,都与药物的归经相关。
对23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进行 分析,发现其中14种中药归经所属的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 布最多的脏腑基本一致和大致相符,符合率达61%。
温热药治疗后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细胞膜钠泵活性
而纠正热症(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 量代谢。
Na+-K+-ATP酶是基础代谢下产生热能的主要酶,改变此 酶的活性,不但可以通过Na+ 、K+ 在细胞内外的运转调 节各种生理功能,同时调节机体的产热。红细胞钠泵是 整个细胞膜钠泵的组成部分,故阴虚、阳虚也可能对红 细胞钠泵产生影响。
功效:具有化痰、软坚、温补肾阳的功效 。
主要分布在化痰药(海藻、昆布、海蛤壳、海浮 石、瓦楞子、礞石)和温肾壮阳药(鹿茸、海马、 蛤蚧、紫河车)中,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
如:芒硝能泻下通便燥结,牡蛎能软坚、消散痰核等。 软坚散结 :指用软坚药物治疗痰浊瘀血等结聚有形病证的方法。 软坚,意为使坚硬之物软化。软坚药物味多咸。
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肝脏
具有止咳作用的杏仁等18味中药,祛痰作用的桔梗等23
味中药,和具有平喘作用的麻黄等13味中药入肺经率分别为
100%、100%和96%。
肺主呼吸、肺为贮痰之器
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
李仁、牵牛子等18种中药入大肠经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其
他411种中药如大肠经率(10.5%)。
功效:具有止泻、止血、治疗烧伤、促进胃溃疡愈 合等多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