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39例内镜及临床特点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汤莉【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
结果本组56例,有50例合并其他动脉硬化性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6例,其中有3例服用避孕药。
56例患者中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次为腹泻者占96.4%,便血者占96.4%。
除2例腹膜炎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确诊为缺血性肠病坏疽型,其余均于48小时内进行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缺血性改变。
内科综合治疗54例,治疗2周后复查结肠镜,其中5例患者肠粘膜仍有散在充血、糜烂,1例有瘢痕形成。
外科手术治疗2例,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临床特点及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缺血性肠病的关键因素;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and summari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Methods Clinical results from 56 patients with ischemic bowel disease were col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 56 patients all had bellyache, 96.4% of the patients had diarrhea and blood in the stool. There were 50 patients who had basic disease, 6 parients had no basic disease and 3 of whom had oral contraceptives. Except 2 patients with peritonitis were treated by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were diagnosed intestinal gangrene. The rest were inspected by colonoscopy within 48 hours, the results suggested all of them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stinal mucosa ischemic changes. Medical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for 54 cases, only 5 cases with congestion, erosion and 1 case with scar formation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after 2weeks. Surgical treatment in 2 cases, postoperative recoveredwell.Conclusion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colonoscopy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diagnosis of ischemic bowel disease. Early diagnosis and timely treatment will have a good prognosis.【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105-107)【关键词】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作者】汤莉【作者单位】11660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缺血性肠病是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或血压低导致结肠供血不足,回流受阻引起的结肠缺血、坏疽、继发感染,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1]。
缺血性肠病 ppt课件
危险因素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 梗阻等
医源性因素有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 动脉搭桥术、肠切除术、肠镜、钡灌肠、妇科手 术等
药物因素有可卡因、达那唑、地高辛、雌激素、 苯异丙胺、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
5
二、肠道血液供应
21
缺血性肠病也是动脉重建手术后的严重并发 症(占1%-7%)。原因为:
修补腹主动脉瘤破裂时,主动脉横段钳夹的时间过长造 成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缺氧状态和血肿压迫脏器,致血 供减少
瑞士1987~1993年的全部腹主动脉和股动脉手术患者 并发症中肠缺血发生率2.8%
因动脉瘤破裂而休克的患者,其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缺 血发生率7.3%~9.5%
结肠手术肠系膜上动脉结扎影响侧枝循环的建立
长跑后发生急性腹痛可能是缺血性肠炎
22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
类别 大血管阻塞
小血管疾病 休克
病因
①外伤;②肠系膜动脉栓塞:血栓或动脉栓子、胆固醇栓子, 主动脉造影术、 结肠切除并肠系膜下动脉结扎、腹主动脉重 建术;③肠系膜静脉血栓:高凝状态、门静脉高压症、胰腺 炎
缺血性肠病 Intestinal ischemia
胡宝春
1
一、概述
2
缺血性肠病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供不足,导致不 同程度的局部组织坏死,以及一系列症状的病变
多以急腹症或血便而就诊 分类: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 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l)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
34
结肠镜检查联合D-二聚体、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4No.9Sep.20201192结肠镜检查联合D-二聚体、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张鹏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92440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联合D-二聚体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于2213—2219年间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54例为病例组,另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特点及D-二聚体水平。
结果5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中有46例均行结肠镜检查,44例发现阳性病变。
其中位于左半结肠37例,位于右半结肠4例,全结肠3例。
首次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肠病者44例(44/46,9545%)。
5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8例未见明显异常,40例表现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区域多发钙斑,1例肠系膜上、下动脉开口处不同程度狭窄,19例出现相应肠段肠壁增厚、水肿、周围渗出。
病例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V0.05)。
三种方法中,结肠镜检查对于缺血性结肠炎具有最高的诊断率。
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可出现D-二聚体升高,腹部CT可发现血管、肠壁改变,而结肠镜检查由于其高诊断率成为诊断缺血性结肠炎诊断的主要手段,还可以判断肠坏死的程度,判断预后。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D-二聚体;腹部CTdoi:19.3969/j.issn4004-5775.2022.09409学科分类代码:392.2424中图分类号:R475文献标识码:B缺血性肠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结肠、小肠血液供给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并最终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1\是由各种原因诱发的肠道血流灌注不足或者血液回流障碍而导致肠道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因尚不明确,涉及遗传、环境、微生物因素和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2-3]o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缺血性结肠炎98例临床分析
o l d ) . T h e r a t i o o f t h e me n a n d w o me n wh o h a d t h i s d i s e a s e i s 1: 2 . 8 .Wi t h i n t h e s e c a s e s 81 c a s e s
a n d p a t h o l o g y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 Al l t he pa t i e n t s h a d o n c o l o no s c o p y wi t h i n 1 0 d a y s a f t e r t h e y h a d t h e a b—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e s u l t s I s c h e mi c c o l i t i s d i s e a s e o t f e n o c c u r s i n o l d e r wo me n( a g e >6 0 y e a r s
d o m i n a l p a i n s y m p t o m s . A n d 7 6 c a s e s ( 7 7 . 6 % )w e r e t a k e n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b i o p s y , h i s t o p a t h o —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内镜下表现论文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分析【中图分类号】r54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09-01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属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是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导致结肠壁缺血、缺氧损伤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肠道病变,是消化道缺血性损伤最常见的形式,是下消化道出血第二常见的原因[1]。
ic可出现肠梗阻、穿孔、坏死及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若延迟诊断死亡率高达80%-100%[2]。
近年来随着血管造影、核素显像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老龄人群所占比例升高,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本文分析我们近3年诊治的经临床、肠镜及病理等确定的21例患者,旨在提高对本文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2009年间经临床、肠镜及病理诊断等确诊的21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50-83岁,平均(67±10)岁。
1.2临床特点:21例患者均有腹痛,为急性起病,其中5例有重度绞痛,以下腹部脐周为著,进餐后加重,发病4-72h渐出现血性大便18例,便血量50-300ml,其中鲜血便8例,暗红色血便5例,另5例患者仅便隐血阳性。
其中7例一过性便血在10-24小时内停止。
伴腹胀3例、呕吐1例。
仅腹泻无便血2例,为稀水样便,21例患者腹部均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17.5×10g/l其中白细胞升高14例,血小板正常,血色素84-142g/l。
全部患者行大便培养均未见致病菌生长。
1.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1周内行肠镜及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并排除其他结肠病变,治疗半月后复查肠镜。
2结果2.1基础疾病情况:冠心病6例(28.5%)高血压病(38%)心房颤动1例(47%)心功能不全1例(4.7%)糖尿病3例(14.2%)高脂血症2例(9.5%)。
2.2肠镜表现:18例镜下显示粘膜充血、水肿、可见多处新鲜斑点状渗血,2例可见纵形溃疡,环周病变1例。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局部肠壁供血减少或缺如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肠道病变,是消化道缺血性损伤最常见的形式。
ic多发生于老年人并伴有其他疾病,早期易漏诊或误诊。
一旦出现肠梗阻、穿孔、坏死及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80%~100%1。
因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与溃疡性结肠炎(uc)有易混淆之处,两者治疗方法不同,早期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1997~2010年收治19例ic患者与31例uc患者,现对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1997~2010年收治ic患者19例和uc患者31例。
ic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69~83岁,平均72±6岁;uc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2~72岁,平均45±10岁。
观察方法:除2例麻痹性肠梗阻高度腹胀而未行结肠镜检查外其余患者均于入院1周内行肠镜及取活检作病理检查。
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入院前发病时间、基础疾病史、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x2检验,p0.05)。
组织病理学特点:ic组多见黏膜血管明显扩张充血16例(84%),间质严重水肿18例(95%)及血管壁增厚10例(53%)。
而uc组则多见隐窝脓肿15例(48%)。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9,p=0.000)。
ic组中发现血管内纤维素血栓2例,含铁血黄素沉着2例,而在uc组中均未发现,两组在溃疡、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ic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由于肠系膜动静脉硬化及栓塞、全身微循环障碍、结肠内压升高等造成的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2,很多诱因可诱发本病,如动脉硬化、血栓等。
本研究显示ic患者常合并动脉硬化相关疾病(74%)与文献报告一致3。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治95例
临床 特点 、 结肠 镜 下特征 及 临床 诊 治 。结果 : 9 5例 缺血 性 结 肠 炎 中 ,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腹 痛 、 便血 , 腹 泻7 6例 ; 镜 下可 见病 变肠段 与正 常肠段 分界 较 明显 , 病 变部位 粘膜 弥漫性 片状 充血 、 水肿、 糜烂 , 粘
膜 下 红斑 , 点 状糜 烂及 纵行 或 不规 则 , 部 分病 例 可见 不规 则条 片状 凹陷性 溃疡 , 表 面覆 厚 白苔 , 触之
缺 血性 结肠 炎 是 胃肠道 缺血 性 损害 中最 常见 的类 型, 可 累及整 个 消化 道 。我 们 在 2 0 1 O年 1 O月 至 2 0 1 2
或 阵发性 绞 痛 、 隐痛 , 部 位 以 中下 腹 、 左下腹、 脐 周 为 主 。便 血为鲜 血便 或 暗红色 血便 , 血 水样便 8 例, 粪便 潜血 阳性 3例 。腹 泻 7 6例 , 发生 在发 病初 期 5 8例 , 腹 泻初 为黄 色水 样便 或 糊 状 便 , 之 后 出 现 鲜血 便 。伴有 里急 后重 感 3 2例 , 伴 恶心 、 呕吐 l 6例 , 发 热 6例 , 合并 心脏病 患者 大部 分 有 胸 闷 、 心 悸 。腹部 压 痛 3 5例 , 以
8 7 9 床资 料 , 观察组 患者 的治 疗效 果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观察 组 患 者术后 并 发症 的发 生率低 于对 照组 。
综 上效 显著 , 术后 并 发症较 少 , 值得 临床 应用 。
参 考文献
管介 入 治疗 止 血术 是一 种安 全性 较 高疗效 显 著 的治疗 方法 。本文 通 过分 析 4 6例 难 治 性 产后 出 血 患者 的 临
术 中发 生 难 治性 产 后 出血 中 的 应 用 _ J ] .当 代 医 学 , 2 0 1 1 ,
缺血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分析
I c患者大便培养均 未见致病 菌 . 细茵性痢 疾患者均培养 出致病 菌。结论 : 有 相关基础疾病的老年 患者 出现腹 痛后便血症状时 , 提示 I c可能性大 , 早期的结肠镜检查与 大便培养检 查是 I c与细菌性痢疾 的主要鉴 别方法。
关键词 缺血性 结肠炎 : 细菌性痢疾 : 临 床 特 征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i s c h e mi c c o l i t i s a n d b a c i l l a r y d y s e n t e r y J I A NG Y o n g, Z HA NG Z h i —
s h o w e d t h a t n o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r i a w a s f 0 u n d i n 2 9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C.w h i l e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ia r c o u l d b e f 0 u n d i n a l l 2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a c i l l a y r d y s e n t e y . Co r n c l u s i o n s I C s h o u l d b e s u s p e c t e d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 wh o h a d r e l a t e d u n d e r l y i n g d i s e a s e s , s u f e r e d h e ma t o c h e z i a a f t e r a b d o mi n a l p a i n . T h e e a r l y e n d o s c o p y a n d c o p r o c u hu r e w e r e t h e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一、定义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致肠壁缺氧损伤所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炎症病变,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慢性与急性;根据受累肠段分类,累及小肠的通常被称为肠系膜缺血,累及大肠的被称为结肠缺血。
二、慢性肠缺血1.小肠缺血又称肠系膜缺血、肠绞痛,多见于老年人(>60岁),女性占到75%。
病因多为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表现为反复餐后腹痛,体重下降,餐后痛的机制可能与餐后胃肠供血需求增大而导致小肠灌注不足加重相关。
查体特异性不强,往往症状重,体征轻,约一半患者可在腹部闻及收缩期杂音。
腹盆CTA对于该病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是确诊该病的金标准。
治疗:①内科治疗,戒烟、抗血小板、降脂治疗;②介入治疗,肠系膜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目前是首选治疗方案;③外科治疗,旁路术、动脉内膜切除术及血管移植术。
2.结肠缺血也称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老年患者,可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疾病,或伴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好发于肠系膜上、下动脉交接部位(结肠脾曲)。
临床表现为突发痉挛性腹痛(左侧多见),伴腹泻、血便;多呈自限性(侧支循环形成)。
治疗:休息、禁食、避免应用缩血管药物、胃肠减压,严重病例引起肠坏死者需手术治疗。
三、急性肠系膜缺血急性肠系膜缺血是指突发的小肠灌注不足,可有动脉供血或静脉流出的闭塞性或非闭塞性阻塞引起。
最常累及的血管是肠系膜上动脉。
1.流行病学(表-1)表-1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流行病学注:SMAE,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T,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NOMI,非阻塞性肠缺血;MVT,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FSI,局灶性节段性小肠缺血。
2.临床表现(1)共同特点1)早期:腹痛剧烈、定位模糊,症状重,体征轻。
2)晚期:腹膜刺激征、高AG代谢性酸中毒、LDH/淀粉酶升高。
(2)SAME:急性腹痛+心脏疾病±剧烈呕吐/腹泻。
(3)SAMT:既往肠绞痛+急性腹痛±血便±发热(腹痛程度较SAME轻)。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冯 琦,章 静,张 伟(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外科及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肠病36例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36例,全部伴有其它疾病,其中伴发高血压、冠心病22例,心瓣膜病6例,同时伴心房颤动8例、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肝硬化3例,合并腹腔感染性疾病2例;结肠癌1例;S LE2例。
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为主,36例于病后48h内行腹部B超检查,24例于住院后48h内行结肠镜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肠粘膜缺血性病变。
内科综合治疗20例,17例有效,1例死亡,2例无效转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共18例,14例有效,术后并发肠瘘、严重感染等死亡4例。
结论 ①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它基础疾病;②早期腹部B超及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诊断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③通过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伴发疾病大多数缺血性肠病可得到缓解。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诊治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20501(2007)0420392203 缺血性肠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供血不足而发生的肠壁缺血性疾病。
多发生于老年人,可累及全消化道,诊断有一定困难,常易误诊,延误病情。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关键,现将本院2000~2005年36例住院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
年龄38~84岁,平均68.9岁。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2例,心瓣膜病6例,同时伴心房颤动8例、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肝硬化3例,合并腹腔感染性疾病2例;结肠癌1例;S LE2例。
①病因及分型:36例中急性肠系膜缺血34例,慢性肠系膜缺血2例。
缺血性结肠炎23例,缺血性小肠病变13例。
诊断为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9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4例,原因不明13例。
缺血性肠病—病例分享
讨论
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好发于50岁以上
疾
病 的中老年患者;
特
点
我国90%IC患者为老年患者(≥60岁);
本病可发生于小肠及结肠的任何肠段,高血
压、心脑血管疾病、心房颤动都是本病的独
立危险因素 。 [1]Pe[1p]ersack T. Colopathies of the old adults. Acta Gastroentero1Belg,2006,69
讨论
腹 主 动 脉 及 其 分 支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的分
肠支 道 血 管 供 应
讨论
实验室检查
诊
X线检查
腹部血管超声
断
腹部CT及CTA
内镜检查
MRA
DSA
讨论
一般治疗原则
治
内科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疗
手术治疗
总结
老年女性,高
血压、房颤病
初步诊断:
(1)腹痛待查: 1.胃炎?2.胆囊炎?3.胰腺炎4.
其他? (2)高血压病 (3)心律不齐 心房纤颤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11.23×109/L,RBC 4.93×1012/L, HGB146g/L, PLT 111×109/L, 中性细胞比率 79.6%,淋巴细胞比率 14.2%。 血液生化:总胆固醇5.66 mmol/L;低密度胆固 醇 4.71 mmol/L ; D-二聚体:3.6 mg/L 粪便常规提示潜血弱阳性 。
尿常规、凝血四项、血尿淀粉酶均未见明显
辅助检查
腹部彩超:肝囊肿、胆囊壁欠光滑;肠系膜淋 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腹主动脉内膜毛糙,腹主 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斑块形成。 胃、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CT平扫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硬化, 肠内少量积气。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探讨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探讨作者:刘仲满戴晚华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19期刘仲满戴晚华株化集团公司医院内一科,湖南株洲 412004[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
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2月43例缺血性结肠炎的老年患者作为老年组,21例60岁以下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内镜表现、实验室主要指标及预后。
结果老年组100%合并动脉硬化相关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发生数高于对照组,老年组Hb、ALB浓度低于对照组, CRP浓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学意义(P<0.05)。
两组WBC、LDH、BP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结肠镜复查,老年组病灶消失率为83.72%,对照组病灶消失率为90.48%,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当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时及时行结肠镜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表现;预后[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001-03[作者简介] 刘仲满(1969- ),男,湖南新化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胃肠道、胰腺方面的疾病。
缺血性结肠炎(IC)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根据病变性质,分为血管性病变和非血管性病变。
该病上世纪60年代由Marston提出并命名[1],顾名思义,IC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肠道血供不足或回流受阻,从而继发肠壁缺血,组织坏死,是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较好,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轻型病例具有一过性特点,漏诊、误诊率较高,达60%以上,老年人是IC的高危人群,半数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从而继发腹膜炎、结肠穿孔、坏疽、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2]。
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供减少而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可引起结肠局部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
IC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缺血性损伤,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IC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疾病过程,包括一过性结肠炎、结肠坏死、穿孔、狭窄和慢性结肠炎等,但早期诊断较困难。
保持高度警觉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对疑诊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
半数以上IC患者呈可逆性、非透壁性病变,保守治疗有效,但透壁性病变须接受急诊手术。
病因与流行病学急、慢性有别急性结肠缺血常由于供应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阻塞或损伤引起,慢性结肠缺血则与相应血管的粥样硬化有关。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病乃至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
相关疾病或状况包括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脱水、心衰、休克、腹部放疗术后、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腹部血管手术)、肠道感染(包括志贺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和难辨梭菌)、便秘、疝气、结肠肿瘤、憩室炎等。
一些药物也可引起IC,如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雌激素、治疗偏头痛的麦角类药物、降压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伪麻黄碱和可卡因等。
流行病学自1963年IC首次被提出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估计每2000例急诊入院患者中有1例IC患者,而且该数值可能被低估。
IC更易见于老年人(>60岁),占我国IC患者总数的90%。
临床特征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腹痛、便急和血性腹泻。
常见表现为突发性左下腹(左侧腹)轻-中度痉挛性疼痛,有直肠刺激症状,在24小时内解出鲜红色或紫褐色血性粪便或单纯血性物质。
全身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
其他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等。
体检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低热、心率加快,有时左髂窝可触及“肿块”。
发生肠坏死时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等腹膜炎的体征。
肛指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缺血性肠病教学查房PPT课件
肠道血流量 减少,诱发 肠壁缺血
肠道血管痉挛
缺血性肠病病因——肠腔细菌感染性缺血
• 肠道内有致病菌存在; • 肠道缺血时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防御能力下降; • 上述原因从而使细菌侵入肠壁,形成急性炎症,导致局部 血管痉挛,肠壁缺血,甚至坏死、穿孔。 • 实验研究也证明在血管阻塞性缺血后,同时加用抗生素管 理,动物可不产生休克或避免不可逆的休克。
结肠血管供应模式图
Griffith 点
Sudek点
边缘动脉示意图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为主; 常见于心血管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风心病、血管 造影后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三联症:剧烈上腹痛或脐周痛而无相应的体征,器质性心 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胃肠道排空障碍; 以突发剧烈腹痛,伴频繁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约75% 患者大便潜血阳性,15%患者可伴有血便; 可表现为肠梗阻,肠穿孔; 发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可进展为 休克、急性腹膜炎。
25%患者无特殊表现; X线检查可除外肠梗阻、肠穿孔; 钡灌肠检查:可见受累肠段痉挛、激惹;病变发展后期, 可由于黏膜下水肿、皱襞增厚等原因致使肠管僵硬似栅栏 样;同时肠腔内钡剂充盈形成扇形边缘。溃疡形成后,可 见黏膜粗糙,呈齿状缺损。 钡剂检查可能加重肠缺血甚至引起肠穿孔,腹膜刺激征阳 性患者禁忌钡剂检查。
AMI影像学检查——腹部CT及CTA-间接征象
7: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轴面静脉期增强扫描,示肠 系膜血管增粗,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呈“缆绳征”。 8: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轴面动脉期增强扫描示肠壁 内积气,表现为肠壁内环形气体影。
缺血性肠病——腹部MRI检查
一般不作为急诊检查方法; 可显示肠系膜动、静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的解剖, 但对判断狭窄程度有一定假阳性率。
缺血性肠病(教学及宣教)
缺血性肠病疾病概述缺血性肠病亦称缺血性肠炎,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自1963年Boley、1996年Marston 报告该病以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不断增加。
凡全身虚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及其他某些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引起肠管的血供应减少而导致肠壁缺血、缺氧时,均可发生本病。
本病常伴有基础疾病,最多见为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 )、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IC)三类。
缺血性肠病发病机制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肠道血管病变及灌注不足。
1.血管病变大血管的病变多因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发生血栓,又因其从膜主动脉以锐角斜行分出,第一分支中结肠动脉开口又小,使来自心脏的栓子极易在此引起栓塞。
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心瓣膜病、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也可有栓子脱落。
各种使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如血小板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等易于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有时不一定有确切病因。
此外,各型结缔组织病性小动脉炎及各种血管炎亦可使相应肠管血运障碍。
2.灌注小足各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心排出量下降,使内脏血管灌注不足而致肠缺血。
在动脉硬化.尤其小动脉有硬化时,缺血性肠病的起因是血压的突然下降使肠道血液灌注由代偿到失代偿,而引起缺血。
治疗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可引起肠缺血加重。
病理肠道缺血、缺氧的影响首先累及黏膜,其次是黏膜下层。
缺血性肠病的主要病变有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及出血。
肠绒毛受累后虽可修复,但变短,为吸收不良的原因。
重者黏膜脱落及溃疡形成,引起显性出血,肠肌可能因病变激惹而痉挛,病变持续则可有痉挛后扩张数月后,病变部位可以出现纤维增殖现象。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进展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进展
杨清清
【期刊名称】《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15)003
【摘要】@@ 缺血性结肠炎为肠道供血不足所致的结肠损伤,是65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血管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以及新技术的使用,缺血性结肠炎在诊断方法、治疗手段方面均有了长足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247-248,封3)
【作者】杨清清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缺血性结肠炎诊治进展 [J], 余剑平;胡丹;张杰
2.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治的研究进展 [J], 王洁;黄杰安
3.缺血性结肠炎56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J], 杨昕
4.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 [J], 杨柳;吴本俨
5.4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分析 [J], 田孝锋;丁金琴;郑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