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
苏轼对陶渊明的八字评价
苏轼对陶渊明的八字评价
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用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
纵观唐人“山水田园诗”诗,我们无法从中体味到东晋一代“山水诗鼻祖”陶渊明式的“归隐”情怀,便是有那也是惊鸿一瞥,总感到缺少了一点避世归隐的决心。
唐人山水诗大多以自然真趣为基调,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清新惬意,沁人心脾,他们创造出的山水诗大多优美宁静,素朴淡雅。
萧统《文选序》中所言:“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这个创作观念在唐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说唐人还是以无意学陶为主。
这一现象到了宋代渐渐有所改观,在宋代诗人同类风格的作品中,便有了“陶诗田园风格”的印记,尤其是宋代大文豪——苏轼。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渊明在苏轼的生命里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他带给苏轼的影响贯穿着几乎整个人生,尤其是在苏轼的贬谪生涯里,陶渊明可谓是苏轼一位不在场的知己,在精神上陪伴着苏轼度过自己的艰难岁月。
他以陶渊明为精神楷模,他们虽相去六百年,却被苏轼引为“知己”,有着很深的“陶渊明情结”。
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早年对陶渊明自由精
神的欣赏到后来以之为师,苏轼在创作上风格上和心境上逐渐向陶渊明靠拢。
这一由个人崇拜,则掀起了一股追随“陶诗”的热潮。
毋庸置疑,苏东坡作为宋代文坛领袖,当然他的文学嗜好,精神崇拜自然而然地会影响一大批文人。
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
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标题: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苏东坡(苏轼)与陶渊明都是备受尊敬的文学巨匠。
苏东坡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散文和书信被后人称颂不已。
而陶渊明则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以其清新自然、超脱世俗的诗风闻名于世。
苏东坡追逐陶渊明的诗歌,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学情感和精神共鸣。
首先,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在于对陶渊明个人及其诗歌创作的深切敬仰。
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高峰之一。
陶渊明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心灵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苏东坡对陶渊明的诗歌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他欣赏陶渊明诗作中的清新脱俗、深邃含蓄,希望通过追逐陶渊明的诗歌来领悟其胸怀和境界,从中汲取文学养料,丰富自己的文学创作。
其次,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还在于对田园诗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陶渊明的诗作以描绘田园风光、山水景色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的深沉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苏东坡同样对自然怀有热爱之情,他喜欢游历山水之间,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山水间的灵气。
在陶渊明诗作中,苏东坡找到了对自然、生活、心灵的共鸣,他希望通过追寻陶渊明的诗境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慰藉,感悟生命的真谛。
此外,苏东坡追逐陶渊明诗歌还有一层深刻的文学情感。
作为文学创作家的苏东坡,他不仅欣赏陶渊明诗作中的艺术魅力,更是从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文学创作。
陶渊明诗作中的意境、语言、情感都对苏东坡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深知文学创作需要不断汲取借鉴他人之长,他追逐陶渊明诗歌正是出于对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希望通过学习借鉴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诗歌作品。
综上所述,苏东坡追逐陶渊明诗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陶渊明个人及其诗歌创作的深切敬仰,也包括对田园诗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更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不懈探索。
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超越
苏 轼 学 陶 从 他 晚年 所 写 的 《 和 陶 渊 明 诗 引 》可 以 看 追 出。 《 引》 中说 : “ 于 诗人 ,无所 甚 好 ,独 好渊 明之 诗 。 吾 渊 明作 诗 不 多 ,然 其 诗 质 而 实 绮 ,癯 而 实腴 , 自曹 、 刘 、
友 。 末 言 心 先 醉 , 不 在 接 杯 酒 。 兰 枯 柳 亦 衰 , 遂 令 此 言 负 。 ”和 诗 与陶 诗 金石 合 奏 ,如 出一 手 。把 它 们放 在 一起 , 难 以看 出到底 出 白谁 的 笔 下 。洪迈 说 : “ 公 天才 ,出语惊 坡
人 , 东坡 百世 士 。 出处 虽不 同 ,风 味乃 相 似 。 ” … z 杨
张 东坡和 渊 明 诗 ,非 故假 诗 于 青睐 。对 其 接 受和 评 价始 于 南 朝 ,盛 于宋 朝 。在 我 国 古代 对 维桢 《 北 山和 陶集 序 》说 : “ 陶渊 明的接 受 史 上 ,只 有宋 人 对其 人 其诗 的存 在价 值 和意 义 作 出 了深 刻 的阐 释 。而其 中 ,关键 性 人物 当推 苏轼 。他 一方 面从 理 论 上对 陶 渊 明诗 文进 行 了创 造 性 的 阐释 ,一 方 面从 实 渊 明也 ,具解 有合 于 渊 明者 ,故和 其 诗 ,不 知诗 之 为渊 明为 东 坡 也 。 ” I ( 苏轼 亦称 其 和 陶 诗 得 意 处 “ 甚 愧 渊 不
和 诗 与陶 诗一 样 , 也追 求语 言 的平 淡 自然 。苏轼 主 张用 “ 言 ”写诗 ,他 说 : “ 常 街谈 市 语 , 皆可 入诗 ,但 要 人熔 化 ; “ 口出 常言 ,法 度 法前 轨 。人 言 非妙 处 ,妙 冲
‘ 少 儿 穷苦 , 每 以 家 弊 ,东 两 游 走 , 性 刚 才 拙 ,与 物 多 耳 ”_ ( 吾 1 l
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接受论文
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接受摘要:通过苏过的人生经历、相关作品及权威研究资料,我们发现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带有对陶渊明“接受”的内容。
加之以陶渊明作为中国文人的一个杰出代表,其文学作品、思想精神已具有的“文化符号”的意义,并为后世文人所追随。
本文试着从仕隐矛盾论苏过对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接受,以寄笔者对“和陶诗”研究的兴趣所在。
关键词:苏过陶渊明接受仕隐矛盾人生态度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
有《斜川集》问世。
至20世纪以来,有关苏过及《斜川集》的研究的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和专著数量并不多。
袁行霈在《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谈到“和陶是一种很特殊、值得注意的现象,其意义已经超出文学本身。
”“研究和陶诗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切入口”[1]。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鲁迅先生说:“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
”[2] 陶渊明是庶族地主阶级文人,虽“少年罕人事,游在好六经”(《饮酒》)少时深好六经,抱着“大济于苍生”的宏愿加之迫于生计出仕,但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羡荣利,最终他看淡宦海浮沉,与官场诀别,愤然离去,回采桑归隐,以躬耕自娱。
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等,东篱下的菊花,房前房后的五柳都是积淀着这个贫者隐士的安贫乐道的志向。
苏过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跟随其父苏轼频繁调动的十七年间饱尝人间冷暖,经历官场党派之争的相互倾轧的黑暗,苏过也迫于生计三次出仕。
在其中的体味他以诗歌明志,以诗歌慰藉自我。
与朋友唱和,借景抒情等都让我们看到陶渊明的影子。
就人生态度这一论点,通过比较来探讨在仕隐矛盾中,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到苏过箪瓢心的原因。
苏过在诗文创作中大量的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和沿袭陶渊明的思想,这不是偶然。
显然,苏过对陶渊明是赞赏的态度,同时在他的诗文创作中接受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的志向。
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我们假如把苏过看作是陶渊明作品在宋代的一个读者。
从宋词看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收稿日期:2003-04-10作者简介:周期政(1964—),男,湖南嘉禾人,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从宋词看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周期政(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摘 要:陶渊明作为意象在宋词中的广泛使用,说明陶渊明在宋代已被广泛接受。
宋人主要是从人格认同上来接受陶渊明的,他的真淳、自由、达观、傲世、安贫的人格深受宋人的喜爱。
他机智风趣、潇洒飘逸、超脱闲雅的魏晋风度也让宋人叹服,而对他愤世情怀的忽视与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在词中也是显而易见。
关键词:陶渊明;接受;人格;风度;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4)01-0112-05 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深受后世文人士大夫的景仰与爱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高尚的人格精神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立身行事的楷模,其优秀的诗文创作也为后世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然而,陶渊明在其生活的年代并不为人们所重视。
虽然《宋书》《晋书》《南史》都为其立了传,但都是入在《隐逸传》中,把他当做一位隐士高人来看待。
钟嵘的《诗品》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仅仅把他列在中品。
而《文心雕龙》则只字未提到陶渊明。
只有到萧统时,因其喜爱陶渊明的诗文并推崇他任真自得的个性,为其集作序,为其人作传,在其所编的《文选》中选录陶诗文9篇(而选录谢灵运的诗文达40篇,颜延之的诗文也达18篇)。
然而,他在当时仍未得到应有的地位。
唐以后,陶渊明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诗歌的恬淡风格与田园题材对唐代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孟、韦、柳四大山水诗人都明显受到了他的陶染。
故沈德潜有云:“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1](207页)白居易写出了《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已开始把他的诗歌当做一种诗体加以效法,说明陶渊明已开始广泛地为唐人所接受,无论在诗歌风格上,还是在题材方面,还是精神品格上,他都受到了唐人的喜爱。
苏轼追和陶渊明的饮酒诗,体现出苏对陶哪几点上的体认?
苏轼之《和陶诗》,从《和饮酒》开始,实际经历了由形似到神似的过程。
在《和饮酒》时期,苏轼一改其豪放(钱钟书以为“清雄”)诗风,转向恬淡自然的风格。
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中,引述苏轼的话,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追求的恰是这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格调与形式。
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一改对唐诗的因袭,而推尊陶诗的平淡自然开始,至苏轼大规模追和陶诗,不仅使苏轼本人诗风甚至宋诗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自然平淡成为宋诗的主要成熟的。
这在苏轼的《和陶诗》中,即有清晰的表现。
《和饮酒》是初和陶诗,但以东坡之才,首先实现了格调上的相似。
我们不妨以渊明的《饮酒》之五与苏轼的《和饮酒》之五,作一比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之五)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金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苏轼《和饮酒》之五)苏轼运用五言古体的形式,语言朴实自然,格调简古恬淡,与陶诗如出一辙。
但似陶而又非陶。
我们细读两诗,陶诗表现的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宁静淡远;苏轼的和诗,则让人感到外似旷达,内实苦涩,包含着淡淡的苦闷与忧伤。
在形式上,苏轼虽尽量收敛其锋芒,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生命流动、乐天知命的顿悟,都包裹在质朴平淡的外衣里。
这一切虽然与苏轼的个性、气质、风韵有关,但在实际上却是他努力经营的结果———追求以平淡蕴绮丽、简朴含深沉、情深而语淡的陶诗境界。
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由于时代与个人所处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个性气质与审美趋向的不同,所以当其内心情感化为诗歌时,表达方式乃至风格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苏轼在走近陶渊明的过程中,由于他与渊明之间的“心理距离”,要做到相同一致,自然是分困难的。
他只能凭借其诗才,首先达到了诗歌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他把自己的情感“移植”到陶渊明诗体形式里。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
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其纯粹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而脍炙人口。
在苏轼看来,陶渊明是一个文学天才,他的诗词无论是在语言、形式还是主题上都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境界。
首先,从语言上看,陶渊明的诗词表达简练、清晰,文字流畅自然,没有冗长或繁琐之处。
例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以简短的文字抓住了深秋时分的景象,表达出深深的诗意。
这样的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的特点吸引了苏轼的注意。
其次,陶渊明的诗词形式多样,并且善于运用韵律的变化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他的《归去来辞·其三》中写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种明快有力的韵律表达使人读起来感受到了强烈的节奏感,让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这样的形式多样性和韵律的运用,在苏轼看来,是陶渊明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再次,从主题上来看,陶渊明的诗词主题广泛,内容涉及到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
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归去来辞·其五》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陶渊明的这种主题多样性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普遍性和感人性,这一点也得到了苏轼的赞许。
苏轼在评价陶渊明的文学才华时,还提到了他的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
陶渊明在《归去来辞·其一》中表现出了激情的为国家天下忧虑,可见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和爱国情怀的人。
同时,他在《归园田居》中表达了对闲适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展现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种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喜爱,在苏轼看来也成为了陶渊明作品中独特的一面。
综上所述,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才华、人格品质和生活态度等方面。
苏轼认为陶渊明以其纯粹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和深厚的主题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境界;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使得他的诗词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论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22卷第5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罂!!:j2,604年9月JouRNALoFGuIzHouuNIVEI坞ⅡY(socialscience)sep.2()c珥:::::::::::=====================================================论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何海燕(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陶渊明的诗文在文学接受史的长河中呈现出十分独特的形态,经历了一个由晦到显的漫长历程,在宋代才得到众多文人的推崇,他的文学地位也在此时得以确立。
宋代文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推崇与解读揭示出文献在流传和接受过程中与时代文化精神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陶渊明;宋代文人;接受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04)05—0103—05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是在他当时的时代就确立了,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晦到显的漫长历程。
东晋六朝时期,陶渊明在文坛上甚是寂然,仅有少量文人对他加以关注。
在唐代虽然受到多数文人的关注,但仍是“绝无知其奥者”。
…到了宋代,陶渊明才备受推崇,成为最为时人瞩目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所呈现的独特的接受现象,吸引了不少的研究者,关于陶渊明的接受史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基本上形成了上述较为一致的观点。
惜对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及原因的论述力度不够,而宋代又为陶渊明接受史研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故撰此文进一步详加论述。
“渊明文名,至宋而极。
”[21钱钟书先生的这一论断精当地概括了陶渊明在宋代的接受状况。
在宋代,对陶渊明的喜爱是一种普遍现象。
无论是宋代的隐逸者,还是有志于政治仕途的文人,还是“穷理尽性”的理学家,抑或南宋慷慨激昂的爱国诗人,都对陶有一种普遍的认同感及仰慕感。
林逋在《省心录》中赞陶渊明“名节与功臣、义士等”;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则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邵雍在《读陶渊明(归去来)》诗中以继承陶诗风范为己任:辛弃疾在《鹧鸪天》序中称其“读渊明诗不能去手”。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作者:徐雅静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从高中诗歌学习的角度分析了陶渊明理念对苏轼创作诗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影响,在分析苏轼诗歌作品的思想意义以及题材情感等多方面的基础上,探讨苏轼诗歌和陶渊明理念之间存在的渗透关系。
关键词:苏轼诗歌创作陶渊明渗透从陶渊明创作的诗歌学习中可以发现,他是一个人品和诗品俱佳的作家,其德行和作诗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苏轼是宋代的文坛巨匠,他曾经在《与苏辙书》中说过这样的话,即“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以及“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由此可见,苏轼在诗歌创作中受到陶渊明作诗理念和为人德行的影响之深。
一.苏轼作品中的陶渊明苏轼作品主要包括诗歌和苏词两种,从苏轼创作的两千多首诗歌中可以发现,其多部作品中均有陶渊明的出现,例如在诗歌《次韵答孙侔》中说道“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词路中伺渊明。
”在诗歌《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中说道“陶潜自作五柳传,潘阆画入三峰图。
”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自号,陶渊明著有《五柳先生传》,五柳是宅前有5棵柳树的意思。
诗歌《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中的“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更是将陶渊明奉为自己的先师,可见陶渊明在苏轼心中的地位不仅仅停留在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其情感和生活的影响。
二.陶渊明理念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1.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也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散文具有自然质朴和意境深远等突出特点。
年少时,陶渊明就有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赢得了官职,但是身处动荡的年代,使他的远大理想和满腔抱负难以实现。
在进入官场以后,其不为五米斗折腰,也从不食官场的嗟来之食,即使身处混乱的官场仍然没有受到官场环境的影响。
陶渊明的品性高洁,对官场的腐败深感痛心,但是在生活条件的限制下无法实现改正官场不良作风的志向。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人谁的评价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
人谁的评价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人陶渊明的评价。
苏轼对陶渊明诗的评价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意思是对陶渊明的诗歌看似语言平实,实则含义深远。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我即渊明,渊明即我 苏轼对陶渊明的千秋爰慕
封面故事STORY我即渊明,渊明即我 苏轼对陶渊明的干秋爰慕文I黄修志r r 宋绍圣四年(i 〇97),已过耳顺暮年的苏轼饱尝党争倾轧d D 之害和颠沛流离之苦,正准 备在广东惠州“长作岭南人”,但又接 到朝廷贬他南迁的命令。
他告别留在 惠州的家人后,在幼子苏过的陪伴下, 与弟弟苏辙在半路相遇,同行至苏辙 的贬所雷州。
兄弟二人相处一个月后, 苏轼乘舟渡海,前往人生中M 南的贬 所——海南岛儋州。
虽然此后兄弟二人再未会面,但仍有书信往来。
—封“情书”这一年,苏辙收到哥哥的一封来 信,在信中,哥哥苏拭提起自己平生最 钟爱的一位诗人,虽然这位诗人是六百 多年前的古人,怛他已经成为苏的精神导师和千秋知己,以至于苏轼几乎 将他的诗都和了一遍,足有一百多首。
那么,这位诗人是谁?不妨来看 下苏拭给苏辙的这封信:方之诗人有扣古之作矣,未育追 和古人责也。
追和方人,则始子东坡。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柚好渊明之诗。
洲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綺.痏而 实腴,自膂、刘、鲍、谢、李、社谇人背 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疋百教十篇,至 其得意,目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I 而并 彔之,w d 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拈好其诗**裁?如其为 人,实有散焉。
渊明临終,跣告俨等: “吾少而穿苦,每沁家f ,东焱汫走。
伐剛才扨,与籾多忏,自量为己必貽帒 患,黾勉辞世,使女等幼而饥*。
”渊 明此语,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i t t 病而不半自知,半生出仕,W 犯世患,批所W ■:架服渊明,软M 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此信与其说是苏轼给弟弟写的家 书,不如说是给陶渊明写的“情书”, 情真意切,骄傲自得又苍凉坚定。
在 他看来,以前的诗人多有仿古体、效 古体、拟古体之作,却没有追和古人 的诗作,而自己则是第一个追和古诗 之人。
何为“追和”? 一般来说,“和” 诗是现实中朋友之间的诗词唱和、酬 唱、和答,如唐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在 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的酬唱诗,再如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众人严格按照同 韵同字而作的《咏内海棠诗》。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态 时是 这样 说 的“ 欲 仕则 仕 , 不 以求 之为嫌 ; 欲隐则隐 , 不 以 去 之 为高 ; 饥 则扣 门而 乞食 ; 饱 则鸡 黍 以迎 客 。 古今 贤之 , 贵 其真 也 。” 4 . 苏轼 诗 歌 创作 中陶 渊 明理 念 的 渗透 陶渊 明在 诗 歌 中曾有 过 这样 的 自我 评 价 , 即“ 性 刚才 拙 ” 和“ 守拙 归 园田” 等, 这 完全 是 陶渊 明 自谦 的提
团
学教 育
苏轼诗歌创 作对 陶渊 明理念 的渗透
圃 徐雅静
内容 摘 要 : 本 文 主 要 是 从 高 中诗 歌 学 习的 角 度 分 析 了陶 渊 明理 念 对 苏 轼 创作 诗歌 过 程 中产 生 的 主 要 影 响 , 在分析苏轼诗歌作 品的思想意义 以及题材情感 等多方面的基础上 , 探讨苏轼诗歌和 陶渊明理念之间存在 的渗
透 关系。
关键词 : 苏轼
诗 歌 创 作 陶 渊 明 渗 透
对官 场 的腐 败深 感痛 心 ,但 是在 生 活条 件 的限 制下 无法 实 现改 正 官场 不 良作 风 的志 向 。为 了不与 官场 同 流合 污 ,其 一直 都过 着半 仕 半 隐 的 生活 ,通 过诗 歌 表达 自己 的美好 理 想, 改善着 人们 的心 境和 情感 。 2 . 苏轼 苏 轼是 北 宋 的才 子 , 字子瞻, 号 东坡 居 士 , 是 文 学家 和书 画家 , 列 位 “ 唐宋 八 大家 ” 之 一 。在 学 习苏轼 的 作 品时 经常 会给 人 留下 豪迈 、洒 脱 和豁 达 的感 觉 ,由于 受 到生 活 的影 响 ,在苏 轼 的作 品 中可 以顿 悟到 深 刻 的人 生 哲 理 。苏轼 在2 1 岁 时凭 借 其 独 特 的学识 和 个人 智 慧进 入到 了 官场 中 ,他在 官场 上 的政 绩 十分 卓 越 ,但 是 由 于其 写 了一些 反 对王 安 石 变法 的诗 歌和 文章 ,使 其遭 遇 了 牢 狱 之灾 。尽 管 苏轼 在官 场 上经 历 了较 大 的失 意 ,出狱后 的生 活也 是 十分艰 难 ,但 是 由于 其具 有豁 达 的 情 怀 ,可 以在 诗 歌创 作 中满足 自己 精 神 上 的需求 。在 苏轼 经 历 了仕 途 上 的失 意 以后 ,其 创作 出的诗 歌 和 文 章具 有 了 明显 的哲理 性 和人 生领 悟, 例如 千 古名 篇 《 赤壁 赋 》 和《 念奴 娇. 赤壁 怀古 》 等。 3 . 陶渊 明和苏 轼之 间 的关 系 通过 上 述 内容 ,总 结 了苏轼 诗 歌 中 的陶 渊明 ,即在苏 轼 的作 品 中 经 常会 提及 苏轼 ,尽管 二人 并 没有 处 于相 同 的时代 ,但 是 苏轼 对 陶 渊 明 的感 情好 像并 没 有受 至 0 时代 的影 响。 作为 后辈 , 苏 东坡 对 陶渊 明非 常 崇敬 和仰 慕 ,他 的作 品 必然 会受 到 陶 诗的 影响 和启 发 ,例 如他 创作 了 1 2 4 首和“ 陶诗 ” 相关 的诗 。 从 人 生境
苏轼崇拜陶渊明: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
苏轼崇拜陶渊明: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苏轼崇拜陶渊明: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引导语:苏轼也是伟大的诗人,为何苏轼崇拜陶渊明,到了什么程度呢?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
如果说唐人还是以无意学陶为主,那么自宋苏轼以来,则掀起了一股“和陶”的热潮。
苏轼为一代文坛领袖,他的口味嗜好自然会影响一大批文人。
从历史上来讲,陶渊明有两大“粉丝”:第一是萧统,第二是苏轼。
粉丝之间还有倾轧,苏轼因萧统非议陶渊明的《闲情赋》,则说萧统是“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他连萧统的《文选》也看不上眼,说:“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
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
”(《东坡题跋·题文选》)不过咱们要客观的讲,《文选》对中国文学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他身体不舒服时,就找陶渊明的诗来读,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陶渊明的诗很少,他怕读完了,以后就没有用来排忧遣闷的了。
当然,苏轼肯定没少读陶诗,他以前也肯定通读过。
但好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那种感动,当你对文辞烂熟之后,就容易消失。
我也有过这种感觉,我非常喜欢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真是感动得掉眼泪。
但我既不背,也不常读。
因为我很珍视这种感动,往往是隔了好久,才再拿出来读一遍。
后来课本里选了这篇文章,没有办法,但我除了教学生时读此文,平时还是只字不看。
当然,我不是对待所有的好作品都这样,这是很特殊的情况。
所以我也能理解苏轼舍不得读陶诗的心理,怕失去那份感动。
对于陶诗,苏轼有很多赞美,也都说得到点上。
比如他评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
”他因为也干农活,所以能体会到渊明此语的妙处。
这正是一种别有会心的共鸣,与王维的“羡闲逸”有天壤之别了。
另外,他说陶渊明的'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苏轼写陶渊明的诗词
苏轼写陶渊明的诗词
苏轼与陶渊明是两位中国古代文学巨匠,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
苏轼曾在《陶潜集序》中称赞陶渊明:“吾与点也,自陶潜之后,
饮酒作诗,各为一体。
”意思是说,我和点都是陶渊明之后的人,因为两人都热爱饮酒和创作诗歌。
苏轼在文学上一直推崇陶渊明,他的许多诗词中也体现了对陶渊
明的崇敬之情。
例如,他在《赤壁赋》中写下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名句,表达了
对周瑜才华的敬佩和对赤壁之战的感叹。
苏轼还写了一首名为《和陶拟古九首其一》的诗词,其中有一首
的题目就是“陶潜归去来兮”。
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向往和赞赏,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除了文学上的表现,苏轼在家居生活方面也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
他曾写过一篇名为《归去来兮辞注》的文章,对陶渊明的归隐之路进
行了分析和解释。
他认为,陶渊明的归隐之路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
由和满足,而苏轼自己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由为追求目标。
苏轼与陶渊明之间的深厚渊源和互相欣赏,使得两人成为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好友和知己。
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思想精神,对中国文学的
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
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
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为苏东坡对古代文艺的深刻理解。
他深知陶渊明作品所表达的
智慧与情感,并努力探索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他的欣赏、
理解和研究都极其准确而深刻。
二是因为苏东坡对陶渊明诗歌的敬仰之情。
他认为陶渊明的诗歌文章,无论是宽广的哲理思想还是隐秘的心理感悟,都能触及人心;他也认
可陶渊明在描述风景时的细腻质感,例如“抱陶空游九华山,结发犹
恐万古之艰难”,这使他对陶渊明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是因为苏东坡认同陶渊明诗歌中的洞察人性的真理。
他非常欣赏陶
渊明的颂歌《蜀道难》,形容写得刻画不出浩瀚山川,只能把心中的
挣扎慌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也认同《渔父》橘井里居士渔网、活跃
生活的精神,分析其中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
综上所述,苏东坡追陶渊明诗歌的原因,主要与其对古代文艺深刻理解、尊敬之情以及认可文章中洞察人性的真理有关。
他的追求,使古
老的文化精华得以流传,使得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原来苏轼这样评价历代大诗人,你绝对意想不到
原来苏轼这样评价历代大诗人,你绝对意想不到评价陶渊明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简析】可见陶渊明简直是苏轼心中的NO.1,连李白、杜甫都比不上他。
“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成为后人评价陶诗的经典论断。
评价李白、杜甫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简析】苏轼认为李白、杜甫能够独振大雅,集前代之大成,在诗坛上并驾齐驱,千古罕有其匹。
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简析】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
苏轼对王维的这一评价,可谓经典。
评价孟浩然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简析】苏轼认为孟浩然写诗,有高远卓绝的神韵,但是才气不足,因而不免显得局促。
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简析】苏轼高度评价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对其钦佩之至。
评白居易、韦应物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简析】苏轼说白居易写了三千多首诗,可是他却更喜欢韦应物的五言诗。
言外之意,认为白不如韦。
评价孟郊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
【简析】苏轼认为孟郊的诗太过愁苦,但仍有动人的力量。
对元、白、贾、孟综合评价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简析】苏轼觉得元稹的诗轻佻,白居易的诗俚俗,孟郊的诗寒苦,贾岛的诗瘦硬。
评价柳永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简析】苏轼认为柳永词的高处,可以与唐人的优秀诗篇媲美。
评价黄庭坚其诗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简析】苏轼对黄庭坚的诗评价很高,称其为“山谷体”,曾经仿效“山谷体”,写过好几首作品。
元好问曾说“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苏、黄之诗,各有特色,二人互相推重,也可见古代“文人相重”的风气。
概括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歌的原因
概括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歌的原因
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到陶渊明诗歌影响,苏东坡深深地体会到其中宁静、淡泊、尊崇大自然的思想内核,也向往那种洒脱、超脱的生活态度;
二是陶渊明所表达的“千秋万代,一统江山”的愿景,深深的触动了苏东坡心灵,令其不由自主的投入到复兴中国的热情中去;
三是苏东坡为了表达对于陶渊明诗歌的赞赏,他将陶渊明诗歌中的一些主题、句式和结构等运用到自己的诗作当中;
四是苏东坡认为,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政治家,他在《桃花源记》中提出的改革方案为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为何点赞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为何点赞陶渊明古时候,隐士是受人尊敬的,有的隐士确实远离尘嚣,清心寡欲,对世俗名利视为粪土,陶醉于山林之间,或常醉不醒,自得其乐也。
但是,也有不少隐士被认为是假隐士,乃因仕途不顺,或有更大的“上进心”欲求不得,便撒娇斗气避退山林,却是“身在山林心在朝”,期盼有朝一日再入庙堂,这类归隐实际上是待价而沽,一直被后人鄙夷。
陶渊明诗陶渊明不是这样,《饮酒》诗里写得很明白,诗人没有隐入山林,但“心远地自偏”,尽管还陷在尘世中漩涡里,但心如止水,并实实在在不争权夺利,更甘于贫困而不愿五斗米折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流传名句。
诗人采菊东篱下,无意望山,是偶然抬头,静穆淡远的南山映入眼帘,在夕阳余晖里,群鸟归林,怡然自适。
这情景与诗人心境交融,物我合一,大辩不言,在悠悠忘情中领略人生真谛。
诗情画意这是高境界,真正的诗意境界,苏东坡点赞:“此诗景与意会,故可喜也”,所谓意会言传就是这个意思。
凡人在世不可无追求,今日社会大多数人很难“悠然见南山”,必须每日劳作挣得银子,而且又有几人甘于贫困!所以,读古诗词可以追求意境的感受,获得的是精神能量的补充,不可哭着喊着要去“采菊东篱下”,也没人会信你。
连环画《陶渊明》笔者读陶潜,有借力之意,借其洒脱并诚实而焕发出的入世不逆势之神力,在精神疲惫不堪的时候,默念一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会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这,已经很知足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所在,有了这些觉得自己还有矫情的资格吗?自古圣贤皆寂寞,心远悠然见南山——真隐士陶渊明隐士,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或是被迫或是主动拒绝出仕为官,归隐山林。
他们淡泊名利,心志高洁,令人敬仰。
故入仕的人常自嘲道:“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易经》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桃花源记》意境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及彭泽县令等职,后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
苏东坡不但是陶渊明的超级粉丝,更是他的隔世知音
苏东坡不但是陶渊明的超级粉丝,更是他的隔世知音在我国古代文学大家中,我特别喜欢苏东坡。
喜欢苏东坡,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诗文,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为人。
在我国文学史上,苏东坡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不但文章盖世,而且诗词书画无所不精。
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书法,他是“宋代四大家”之一,论写诗,整个宋朝,无人能出其右,论写词,他更是扩大了词的题材,开创了豪放词风,把词提高到和诗并列的地位。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因为喜欢,从酝酿到脱稿,前后耗费了十几年时间写成了《苏东坡传》,是今天人们了解苏东坡的重要作品。
在这部传记的序言中,林语堂先生满腔热情地对苏东坡大加赞美,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物,他也有自己的偶像,他是另一位伟大诗人的超级粉丝,更是他的隔世知音,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甘愿当超级粉丝源于高度精神认同陶渊明,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做过一些地方小官,后厌倦官场生活,辞官归隐,在家务农,饮酒作诗。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
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其《陶渊明传》里写到: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用今天的话说,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
陶渊明自己也曾著有《五柳先生传》,对自己进行过总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作者:杨菁伟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2期内容摘要:苏轼一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陶渊明影响了苏轼对待人事的态度以及文学创作。
苏轼的文学作品与思想是随着仕宦沉浮与人生经历的变化而变化,而陶渊明对其的影响也是随着变化而逐渐加深。
苏轼的文学作品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乌台诗案”以前、“乌台诗案”至被贬岭南和被贬岭南以后。
本文将按照这个时间脉络从思想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浅析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陶渊明接受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就曾在诗中表达过他对陶渊明的仰慕“搔首归赋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但这时的“归去”思想只是他对自己装有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自嘲,是政治不得志的牢骚情绪,是一种淡泊名利但更是一种激烈的反语,这时的他并不是真正接受,只是在不得志时找到一种精神寄托。
在被贬黄州以后是对陶渊明真正的领悟与钦佩,找到了自己“师范”的圭臬。
一.创作思想的变化——思想接受初入仕时,他怀揣着宏大抱负,力图干一番经世伟业。
这一时期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发轫期,以儒家积极入仕思想为主导思想。
苏轼幼时读《后汉书》中的《范滂传》曾“慨然叹息”并以范滂为榜样,少年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考得功名后远离家乡走上仕途。
但现实与他预期的有太大差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因此而受到排挤,抱负难以施展,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大多为抒发自己的愤懑不平: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为《沁园春》,写于赴任密州途中,寄予弟弟子由。
说道当年的苏式二兄弟正值风光时候,进京赴考得到美誉。
遥想当年,文采飞扬,致君尧舜有何难。
然而事与愿违,历经磨难的作者只好用入世与避世的态度来调节自己的心态,看似乐观的背后隐藏着失落和伤感。
不过尽管遭受了现实不温柔的对待,苏轼依旧对仕途怀揣豪迈感情与“功成”希望,怀有一腔热血与忧国忧民。
但是“乌台诗案”之后,经历过死亡与绝望的苏轼对政治生涯不抱希望,被贬黄州时期,在思想上越来越贴近陶渊明。
陶渊明弃官归隐,在大自然中寻求真趣,他通过渊明的作品自省并寻求解脱: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曽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在黄州已习惯田居生活的苏轼,再读陶渊明便引发了自己的共鸣,唯有渊明才是作者的前身。
这时作者与渊明跨越千年的前世今生之感充满了心酸,作者躬耕东坡、待罪贬官,心中愤懑,陶渊明的世界给他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归宿。
到了晚年的苏轼已经历过人生起伏,命运多舛的他看淡了功成名就,他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更多的人生虚无以及回归田园。
由于苏轼人生处境与思想的变化,他对渊明的理解就越加深刻,也就越发钦佩。
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逐渐靠向渊明,他开始真正接受陶渊明并学习渊明生活自得的一面: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不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周,聊从造物游。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
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苏轼一直羡慕渊明“种豆南山下的”的生活,有田地养身,有溪山养心,足以自慰。
开始享受卸下官职的乐趣,没有冠冕以及佩戴之物加身,造访林泉,心满意足。
他把自己视作农夫,开始追求山水田园之乐以及养生烹饪之趣。
苏轼有着十分沉重的苦难虚幻意识,但并不伤感。
他时常发出“吾生如寄”和“人生如梦”的感叹,并非不能自拔,而是力求超越和升华,因此他学习陶渊明,去寻找失落的个体价值,肯定自身。
从苏轼的创作思想来看,他的思想十分复杂,但是在不同时期会有某一方向的倾斜,初期他怀揣经世济时的思想,但是人生的安排无情地打击了他。
这时他发现陶渊明的为他建造了一片心灵绿洲,于是他选择接受陶渊明、追随陶渊明,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睿智超旷的思想与洒脱飘逸的气度。
二.文学创作的变化——文学接受(一)创作风格的变化在初入仕途时期,苏轼怀着宏大抱负唱到“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这个时期的创作汪洋恣肆、才情奔放。
他的自信与自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英气力透纸背,他的创作风格主要以豪键清雄为主。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沉重的打击与挫败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与创作。
苏轼开始对环境淡然处之,就像他自己在《初到黄州》中说到“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但是生活的困境依旧使他油然而生一种沦落天涯的悲苦感,他把自己比作“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
这一时期的风格由多变走向成熟,大都倏然超旷,大有“羽化而登仙”之感,例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詩人通过大自然来感悟人生,体现出这时的苏轼拥有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迈之气。
这种创作的简远之气就为后来岭南时期向陶渊明靠近平淡自然之气书写了基调。
如果说苏轼前期的作品锋芒毕露、大开大合,那么他后期的作品就走向平淡、回归生活。
苏轼曾在答复一个和尚的求教的时候说:“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
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他在诗论中一再推崇自然平淡,即自然成文而非人力。
他在《评韩柳诗》中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他对陶渊明的自然平淡品评十分深刻,渊明的自然在“自然”中有“妙味”,在“平淡”中内含韵味,是一种本色美。
于是,苏轼把他推崇的自然平淡作为艺术的终极目标,陶柳二集被他视作南迁二友,“和陶诗”也成为他的日常创作,他曾赞美友人:“心间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这两句也可以用来评价他这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例如: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汲江煎茶》是苏轼岭南时期的典型之作,整首诗清新灵动。
苏辙评价他这一阶段的作品“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黄庭坚评价“领外文字”“时一微吟,清风飒然,顾同味者难得尔”、“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
尽管苏轼在努力学习陶渊明,然而他们的诗风却不尽相同。
清代学者纪昀在《和陶〈读山海经〉》的批语中说“东坡善于用多,不善于用少;善于用奇,不善于平实”,元好问也曾评价其“和陶诗”气象还是苏轼,豪迈之气无法掩盖。
以苏轼自己的理解,陶渊明的高妙可遇不可求,是一种自然而成的天然美。
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豪放是苏轼的主要风格,但是在岭南时期他的作品倾向于自然风格,他在学陶的基础上保留了自己的文学风格。
(二)创作手法的变化苏轼在黄州时期对陶渊明仰慕备至,他因为躬耕其地而自号“鏖糟坡里陶靖节”,又把自己的东坡比作渊明的斜川,他的仰慕也影响到了他的文学创作。
对比他前后时期的文学创作,前期诗词更倾向于典丽精工,作品中更多用典用奇,这同时带来了伤奇伤快伤直的弊病和斗难斗巧斗新的习气。
在谪居黄州以后,他的文学创作逐渐倾向于自然平淡,语言趋于朴实,选取的题材更多贴近自然与生活,例如: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虚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首词作于1073年,这时作者37岁,壮年的心中依然充满希冀,虽然在词的结尾体现出疏放气度,但其中仍隐含希望自己可以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文风稍显繁复。
整篇词中多次用典,“双桨”句化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算当”二句说想起于此终老的严子陵,曾与刘秀同游,刘秀及帝位,子陵隐姓埋名,耕钓于桐庐南之富春山。
从作者的用典以及怀古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志向。
被贬黄州以后,苏轼逐渐靠向渊明,寫了很多有关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的文学作品,例如《东坡八首》: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苏轼被贬黄州,只是闲散官员,并没有俸禄,他过起了陶渊明似的生活,他对陶渊明生活与人格更加倾心。
他的作品更多的倾向于写日常生活,田园劳作以及自然风光。
这时的作品语言淳朴,一气呵成,文章自然平实。
这种创作手法在岭南时期更为明显,尤其是他的笔记小品以及书简,在字里行间里透着洒脱,似信手拈来、信口脱出。
如《人生有定分》:“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田以足饘粥耳,而所至访问,终不可得。
”苏轼喜欢用“行云流水”来评文,而他的诗文也具有云、水多变且无雕饰的特点。
他的随笔小品与记游文字片短意深、言少境多,具有自然率真、圆活流转之美。
这个时期苏轼的创作题材也有所变化,所选题材多为生活趣事如《记游庐山》《记游松江》、养生烹饪如《养生说》《论雨井水》以及哲理感悟《人生有定分》等,题材范围较之前更为扩大。
他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司空见惯的琐事却饱含复杂情绪,随手写出的小事一桩却有千沟万壑之姿。
参考文献1.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22.王水照.苏轼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5.53.苏辙.苏辙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7.104.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5.林语堂.苏东坡传[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6.王启鹏.苏轼文艺美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7.阮延俊.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8.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9.陶渊明.陶渊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作者介绍:杨菁伟,湘潭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