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
作者:张其敏王光明刘竟成
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15年第05期
[摘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强化职业训练为手段、产学合作为保障。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监控主体单一、监控对象片面、监控内容失衡、监控方式僵化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两个主体、两条主线、两个结合”的构建思路,从监控组织、监控内容、监控方式、自我评估机制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了努力方向。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 ;质量监控 ;体系
[作者简介]张其敏(1972- ),女,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光明(1970- ),男,山东沂蒙人,重庆科技学院高教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刘竟成(1981- ),男,四川荣县人,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应用技术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3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111022)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3-0029-03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精湛的技术技能、优秀的职业品质区别于学术型人才,以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应用和较强的工程能力区别于一般技能人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强化职业训练为重要手段,产学合作为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培养目标与培养途径的差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与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比,需要在监控主体、对象及内容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改革。
一、当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监控主体单一。目前监控主体主要以学校为主,且监控职能附属于教务处,社会、企业参与较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心,而该环节
中缺乏企业的真正参与,使得对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监控流于形式,无法对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养成做出客观评价。
2.监控对象片面。培养过程的监控中,重视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忽视学生学习行为效果的监控,尤其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习惯、自我管理、学习动力缺失关注。对教学服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管理过程缺少监控,有检查无落实、有号召无行动、有制度不执行、有反映无反馈现象都表明了对教学服务管理人员监控的不到位。
3.监控内容失衡。表现在:一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目前高校的监控体系多是沿袭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中也往往偏重于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对实验、实习、实训等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尤其是分散实习,监控难度更大。二是重教学过程,轻教学建设。平时的听课检查乃至讲课比赛,都给予了教学过程很多的重视,但是对实验室实习基地条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建设是否与人才培养需要相匹配却很少有人关注。三是重过程,轻效果。课程学习结束后,主要通过教师个人组织实施的课程考核分数来检验学习效果,而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样的启迪,是否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在学院学校层面很少得到监控。
4.监控方式僵化。目前的监控主要为常规监控,如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教学检查,信息化建设滞后,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不足,不能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提升缺少应有的监控,应有一定数量和类别的实验操作和仿真实习基地的实践环节监控。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想
1.两个主体:学校与企业监控并行。学校作为监控主体,关键要做到“两化”:常态化和专业化。常态化,要求对培养过程监控制度化,执行到位,持之以恒,防止时有时无,以免淡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专业化,主要指从专业目标、标准的角度监控评估培养效果。企业作为监控主体,关键做到准职业化,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到实习实训过程与效果的监控,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相应评价。两个监控主体应体现“岗位能力形成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以…够用‟为度”的人才标准定位。
2.两条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监控并重。理论教学监控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但课程建设应注重与实践的对接,作为体现,质量监控标准应有体现基础技术知识、核心技术知识的课程模块的表征;实践教学监控应注重时间、场所、设备设施的保障,实践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技能评价以及毕业设计所体现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的评价。这两条主线旨在保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合理确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穿插进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实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随时随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讲授,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教、学、做合一。
3.两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评价结合。校内,教师评价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学生评价教师教学和教学管理,专家评教;校外,企业对实习实训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价,社会中介组织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毕业生对学校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政府组织对学校教学水平进行评估。
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
1.健全监控组织。一是成立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为更好地实现对教学监控,根据管理需要灵活开展各项教学质量专项评估,学校新成立了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以“校内第三方”定位,实施监控、评价职能,实现管评分离,专职对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价。其主要职能是:开展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组织校内的各类教学质量专项评估;采集分析全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组织专业认证与评估;撰写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协助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工作。二是健全教学指导委员会。调整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结构,实行“三三三”制,即校院领导占1/3,教授、骨干教师占1/3,行业企业专家占1/3。调整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能,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共建方案以及实施措施由行业企业专家主导制订,其他成员审议其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修改意见。借助行业专家之智力支持也是充分体现依托行业的办学行为之一。三是健全产学合作委员会。为借助行业企业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产学合作委员会调整职能,在实习实训监控方面加大力度,负责组织校内各教学单位与实习实训基地、企事业单位、政府有关部门的实习实训联络和工作协调;负责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负责反馈实习实训基地对实习学生和学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负责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数据库,按行业领域分类管理,服务学校人才选聘。委员会实行年会制,对学生实习实训情况审议为年会的首要议题。
2.增加监控内容。一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监控,通过产学合作机制,发挥企业优势,主导负责监控实习实训环节的同时,企业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校企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制订实践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实验实习教学专项检查,针对实践教学监控薄弱的问题,教务处提出“实践教学科的主要工作岗位应该在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常态化监控。特别是校内实训课堂,不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进实验室,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把脉”,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开展实验室评估调研,针对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绩效三方面进行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促进学校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管理。二是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开展自习检查,学工部每周一次对早晚自习纪律、人数进行检查通报,自习室安装监控系统,随时掌握自习动态。监控课堂学习,学校教学督导人员、校院领导听评课,增加对学生学习纪律、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开展学风调研,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学风调研,掌握学风动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三是重视教育教学效果监控。通过调研,对教学管理服务、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用人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横纵向比较毕业率、就业率、英语过级率、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考研率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实习结束由企业指导教师考核并填写鉴定报告。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测评,将意见及时反馈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