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 欣赏《雨林》教案2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6单元)全一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一册)第一单元:《歌舞青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青春舞曲》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3)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唱歌《青春舞曲》(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4/4 X.X X X| X.X X X|切分节奏:4/4 XXX XX XXX XX | XXX XX XXX XX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5 3 2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欣赏《雨林》+示范教案
《雨林》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2.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3. 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
教学重难点1.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2.创作不同情境下的乐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录音,辨别声音。
师:同学们都有过录音的经历吗?下面听几个录音,判断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小鸟的声音、风的声音、下雨的声音……2. 欣赏图片,导入主题。
师:请大家欣赏这幅图片,你能想到在这片森林里有什么声音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今天学习的乐曲——雨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各种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二、新课1.作品介绍迪因·爱沃森和他的音乐小组制作了名为《雨林》(Forest Rain)的音乐专辑。
这部专辑中录制了许多原始热带雨林的自然音响,并在这些音响的基础上加进了电子合成器、竖笛、竖琴、大提琴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声。
聆听音乐的时候,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的自然环境中。
这些音乐塑造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唤起人们关注自然、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感情。
2. 初听乐曲,欣赏主旋律。
师:这首乐曲分为A.B.C三段旋律构成,现在请和老师来熟悉一下乐曲的主旋律。
(弹琴用“LA”学唱主旋律)师:刚才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是很沉闷还是轻松的呢?生:轻松自由的。
3.再听乐曲,意义延伸。
师:旋律是表现情感的,在这首乐曲中优美的旋律和小动物的叫声是融为一体的,大森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茂密的树林;清新的空气;小鸟的歌唱。
大森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往往不尽如人意。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图片(人们破坏自然环境)。
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只顾着经济的发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怎样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怎样对待我们,大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是在惩罚着人类。
八年级音乐导学设计教案:《雨林》《橄榄树》《夜莺》
导学设计
1《雨林》2《橄榄树》3《夜莺》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电声音乐和基本成员,能够认识它们的不同作用。
2、通过学习歌曲《橄榄树》掌握一些简单的歌唱知识,能够准确的控制声音的力度和律动。
3、通过对电声音乐的欣赏,让学生对电声音乐产生兴趣,树立同学们对美的事物追求的信念。
4、了解雅尼及他的作品《夜莺》的音乐特点,感受中国古典音乐与现代电声音乐相结合的音乐魅力,学习电声乐队知识。
二、课前自学
1.预习新课、复习音阶
三、课堂互学(课前根据目标预设,设置的互学问题。
)
1.教师提问:电声音乐的成员?电声音乐的乐队的种类?
2.这段旋律与主题对比。
四、课堂展学(根据目标预设,检测和运用本堂课的知识。
)
1.通过观看视频,完整欣赏1《雨林》2《橄榄树》3《夜莺》
2.再次听引子和主题部分,学生跟唱主题,加深印象
3.通过小组活动邀请学生上台表演
五、课堂评学(以下三个问题通用,请勿删除它们!!)
1.本节课你给哪位同学做了精彩的点评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夸了他们具有音乐天赋。
2.本节课谁给了你精彩的点评呢?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3.除了老师给出的学习目标,你还学到哪些知识呢?
第 1 页共1 页。
雨林音乐教案模板语文初中
年级:初中学科:语文与音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雨林》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结合音乐,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重点:1. 感受《雨林》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运用音乐元素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文学创作中。
2. 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雨林》音乐及展示相关图片、文字。
2. 课文《雨林》文本资料。
3. 文学创作素材,如诗歌、散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雨林》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自然元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二、欣赏音乐1. 教师讲解《雨林》音乐的创作背景,介绍作曲家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跟随音乐,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自然景象。
三、文学创作引导1. 教师展示《雨林》文本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自然描写。
2. 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要用文字来描绘《雨林》中的景象,你们会怎样写?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音乐和文本资料,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
2.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作品,其他学生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雨林》音乐和文本中的自然景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上节课的文学创作中,是否成功地将音乐元素融入作品中?二、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学创作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文学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作品。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文学创作的结合。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篇以《雨林》为主题的音乐散文或诗歌。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雨林音乐教案
雨林音乐教案雨林音乐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雨林音乐的特点和起源。
2.了解雨林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4.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雨林音乐的特点和起源。
2.雨林音乐与文化交流。
3.雨林音乐的欣赏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雨林音乐表演的视频,并向学生介绍雨林音乐的特点和起源。
2.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雨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并向学生介绍雨林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3.欣赏教师播放一段雨林音乐,并鼓励学生仔细聆听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表达方式。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表达教师提供一些乐器和音乐工具,鼓励学生尝试演奏雨林音乐。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或者尝试使用身体发出声音,如拍手、跺脚等。
5.创作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雨林音乐进行创作。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节奏、旋律或者声音效果。
6.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对音乐创作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欣赏雨林音乐时的反应和表达能力。
2.评价学生在表达和创作中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3.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中的参与程度和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和视频资源。
2.乐器和音乐工具。
3.教师准备的讲解材料。
4.学生自己创作的雨林音乐片段。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雨林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自主创作和表达,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音乐的表达方式和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合作和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通过互动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雨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雨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背景本课教学内容是音乐《雨林》。
《雨林》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作曲家结合了中国传统器乐的演奏方法和南美洲的拍击乐器,使得这首音乐独具特色。
同时,本曲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雨林,可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自然的情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雨林》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特点;2.初步了解曲目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3.发扬个人创作能力,运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4.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雨林》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特点;2.了解曲目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难点发扬个人创作能力,运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1.听辨法: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方面了解和分析《雨林》;2.创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创作符合主题和意义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3.合作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4.课堂讲解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讲解,掌握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播放背景音乐,唤起学生强烈的听觉体验。
(2)引导学生回忆所听到的音乐特点,通过呈现音乐作品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特点等引导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上的体验。
第一阶段:学习《雨林》的基本特点(1)教师播放《雨林》音乐,让学生熟悉整个乐曲。
(2)教师分别引导学生听辨音乐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3)教师通过教材图片与文字图表的形式,呈现乐曲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
第二阶段:分析《雨林》的主题和意义(1)教师讲解乐曲《雨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曲目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2)提问互动,共同推理出乐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3)让学生听自己的音乐作品,分析是否符合主题和意义。
第三阶段:学生表演与互动(1)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
(2)由学生交流创作成果,并在同学及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完善。
(3)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雨林
雨林
1
欣赏雨林Biblioteka 2复习导入聆听电声乐器的音色,回顾其发声原理。
3
完整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 什么?作曲家运用了哪些声音来表现?
4
科技的发展和录音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音乐创作 和演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音乐作品中加入在自 然界采录的声音,突破了音乐演奏的局限,极大 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雨林》是一张有关关 爱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音乐专辑。由迪因·艾沃森 与他的乐队于20世纪90年代制作完成。在这张专 辑中,自然之音与创作的音乐通过现代录音技术 巧妙结合,让音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可真实感 知的热带雨林环境之声。
10
唱森林;
11
闯森林
12
诵森林
13
森林的阳光里 总是最新鲜的 在阳光里 我闻到牛奶的香味 青草和花朵的香味 露珠和绿叶的香味 ……
14
月光下 朦胧中 这是一场空前的演出盛会 神秘的森林深处 舞动的精灵们在尽情的狂欢 大黄蜂指挥的乐队已经奏响了盛大的交响乐 听 风儿弹起了琵琶 蟋蟀吹起了口笛 青蛙也唱起了绿色的歌曲 瞧 小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鸟儿们踏着大自然呼吸的节奏跳起了健美操
公 司 软 腭 为 人 体 热 饭 围 绕 捍 卫 条 约 人 体 也 日 夜 人 因 为 沿 途 统 一 欧 哟 与 体 育 体 育 人 体 也 有 体 育 课 接 过 槐 金 金 葵 花 进 口 货 更 好 的 回 答 让 他 觉 得 他 于 一 九 一 九 到 海 地 工 人 华 人 特 他 太 太 和 任 何 人 提 及 然 而 他 二 句 土 语 竟 如 同 人 体 二 条 儿 童 却 如 同 去 幼 儿 园 为 特 区 哦 他 [ 去 推 敲 人 提 起 瑞 特 辟 哦 却 人 推 入 桃 花 片 热 体 哦 聘 请 人 体 期 间 提 起 人 体 哦 聘 请 热 键 提 起 如 哦 行 业 我 日 夜 [ 区 近 日 哦 电 话 费 计 亏 损 的
雨林音乐教案
雨林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林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2.学习雨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雨林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雨林音乐是指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原住民所创造的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通常是由人声、打击乐器和弦乐器组成的,具有浓郁的节奏感和原始的民族风情。
在雨林地区,音乐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用音乐来纪念祖先和神灵。
因此,雨林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认同。
2. 雨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雨林音乐的节奏感非常强烈,通常采用复杂的打击乐器编排来表现。
其中,最常用的乐器是鼓类,如手鼓、木鼓、大鼓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乐器,如口哨、竹笛、葫芦丝等。
在旋律方面,雨林音乐通常采用简单的旋律和重复的节奏,以强化音乐的节奏感和民族特色。
同时,也会加入一些特殊的音效,如动物叫声、风声等,来增强音乐的自然感和原始感。
3. 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1.听音乐:让学生听一些雨林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雨林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模仿节奏:让学生模仿雨林音乐中的节奏,通过打击乐器或口哨等方式来表现。
3.创作音乐: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雨林音乐,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自然音效来增强音乐的自然感。
4. 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1.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首雨林音乐,通过分工合作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创新表现:鼓励学生在表现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通过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听音乐法:让学生听一些雨林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雨林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模仿表演法:让学生模仿雨林音乐中的节奏,通过打击乐器或口哨等方式来表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学设计《雨林》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学设计《雨林》教案《雨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
过程与方法:聆听和感受《雨林》选曲,训练学生的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段来描述音乐形象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听辨出音乐作品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及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
教学难点使学生听辨一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和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教具准备磁带收录机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并且它们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一首专辑《雨林》。
1、简介作者与作品2、教师讲解管弦乐及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
3、欣赏作品(1)聆听歌曲,带着问题欣赏。
①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你能想象出描绘了动物怎样的形象吗?②完整的欣赏乐曲一遍。
欣赏后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哼唱你记得最牢的音乐。
③再次欣赏(分段欣赏)。
引子:当听到 x xxxx xxxx xxx - 节奏出现时,你有什么联想?(互相讨论,知道乐曲主要表现森严的雨林气氛。
)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点击多媒体选择乐器——钢琴)A主题:a、主题第一次出现是由什么乐器家族演奏的?(回答:弦乐器家族)b、分组创作动作表现音乐。
B主题:听后想一想,像∩∩这样线条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回答:五次)听起来像什么声音?(回答:像动物发出的吼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钢琴)B主题:a、主题第二次出现与第一次出现有什么不同?b 、请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背唱出音乐主题。
(2)欣赏由钢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背景,低音提琴演奏出低沉笨重的旋律。
(3)欣赏第三部分。
两架钢琴奏出节拍交错的反向琶音进行,展现了微波荡漾的水面、阳光在清彻的水中直射水底、千姿百态的鱼群在悠游。
《雨林》音乐ppt课件
03
雨林音乐与自然环境
雨林音乐中的自然元素
鸟鸣声
雨林音乐中常常融入鸟鸣声,模 拟雨林中鸟类的歌唱,营造出一
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溪流声
溪流声也是雨林音乐中常见的元 素,模拟雨林中小溪流淌的声音 ,给人带来宁静、放松的感觉。
风吹树叶声
雨林音乐中还常常加入风吹树叶 的声音,模拟雨林中风拂过树叶 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呼
雨林的音乐风格
雨林音乐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 元素的音乐风格,包括电子音乐 、世界音乐、爵士乐和古典音乐
等。
雨林音乐的旋律通常比较复杂, 节奏感强烈,具有很强的实验性
和创新性。
雨林音乐还常常使用大量的音效 和采样,营造出一种神秘、原始
、自然的感觉。
雨林的影响与评价
雨林音乐在音乐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创新性和实验性 的音乐风格之一。
雨林音乐在环保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影 响也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推动环保事 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雨林音乐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人认 为它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而有些人 则认为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 价值。
02
雨林音乐赏析
雨林的旋律特点
01
02
03
旋律优美
雨林的旋律通常非常优美 ,富有诗意,能够给人带 来宁静、舒适的感觉。
节奏感强
雨林的旋律通常具有鲜明 的节奏感,能够激发听者 的情感共鸣。
变化丰富
雨林的旋律中往往包含着 丰富的变化,使得音乐更 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雨林的歌词是对自然、人生、 爱情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
寓意深远
雨林的歌词往往寓意深远 ,能够引发人们对生命、 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
语言精练
雨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雨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林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
2.学习欣赏运用人声、自然声音、民族乐器等形式的音乐作品。
3.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雨林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2.掌握欣赏和演奏雨林相关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环节
引入:让学生们看一张雨林图片,并让他们描述这张图片,引导他们理解雨
林的生态环境。
学习: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介绍雨林的文化背景,包括雨林内部的民族文化、雨林的重要性等。
欣赏:欣赏《雨林之歌》,并通过播放影片或展示图片,让学生们感受雨林
的自然环境。
分析:对学生们进行雨林物种的分析,让他们了解雨林中的各种生物,以及
它们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
演奏:让学生们合作,按照学习的感悟编写一首雨林的音乐作品。
2. 学生参与环节
欣赏:让学生们听几首和雨林相关的音乐作品,同时了解这些音乐作品中所
蕴含的文化和生态信息。
演奏:将学生们按照小组划分,然后让他们选择一个乐器或用嘴发声模仿雨
林中的声音,配合教师的指导,一起演奏出一段类似雨林的音乐作品。
讨论: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而且可以讨论自己所编的雨林音乐作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自主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和作品来给出评价,并对学生们进行奖励和鼓励,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音乐及文化学习资源。
雨林音乐教案美术初中
雨林音乐教案美术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带雨林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音乐和美术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热带雨林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热带雨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热带雨林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热带雨林的了解和感受。
二、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热带雨林相关的音乐,如《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等。
2. 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雨林氛围。
三、美术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一幅热带雨林的画作。
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热带雨林作品。
四、音乐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关于热带雨林的音乐作品。
2. 学生运用乐器和声音,创作出富有雨林特色的音乐。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第一课时创作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二、音乐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些著名的热带雨林音乐作品,如《雨中森林》、《热带雨林的呼唤》等。
2. 学生分析这些音乐作品的风格、节奏、旋律等特点,理解其对热带雨林氛围的描绘。
三、美术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创作一幅热带雨林的画作,可以参考之前的创作,也可以有所创新。
2. 学生动手创作,展示自己的美术才华。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音乐和美术创作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对热带雨林音乐美术课程的喜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热带雨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音乐课雨林教案
初中音乐课雨林教案教案标题:初中音乐课-雨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雨林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感受雨林的神秘和美丽。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雨林的特点和生态环境介绍。
2. 雨林音乐的欣赏和分析。
3. 创作雨林音乐。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源,向学生展示雨林的景象和声音,引发学生对雨林的兴趣。
知识讲解:2. 介绍雨林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包括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PPT、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音乐欣赏:3. 选择一段雨林音乐,向学生展示并进行欣赏。
引导学生聆听雨林中的自然声音和乐器声音,并分析其中的节奏、音调、动感等要素。
分组活动: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声音效果器材,模仿雨林中的声音,进行合作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雨林的氛围和特点融入到音乐中。
展示和评价:5.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创作的雨林音乐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拓展延伸:6.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雨林音乐的知识,可以提供相关的音乐作品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欣赏和研究。
教学评估:7.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评价学生对雨林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雨林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源- PPT或投影仪- 雨林音乐欣赏资源- 音乐乐器或声音效果器材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知识讲解、音乐欣赏、分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音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雨林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雨林教案
初中音乐雨林教案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雨林音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雨林音乐的特色,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了解雨林音乐的基本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巧,如节奏、旋律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雨林音乐的特色,学会演唱、演奏雨林音乐。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雨林音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雨林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雨林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初步了解雨林音乐: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雨林音乐的基本特点,如节奏、旋律等。
3. 学习雨林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雨林音乐的节奏、旋律等,可以通过模仿、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4. 创作雨林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雨林音乐的创作,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合作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四、教学方法1. 聆听法:通过播放雨林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雨林音乐的特色。
2. 模仿法:让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雨林音乐的节奏、旋律等。
3.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雨林音乐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 展示与评价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资源1. 图片:雨林的图片,展示雨林的美丽。
2. 视频:雨林音乐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雨林音乐。
3. 音乐器材:吉他、钢琴、非洲鼓等,为学生提供演奏雨林音乐的机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雨林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雨林音乐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雨林》、《夜莺》
课题第二单元电子音乐站第二课时《雨林》执教教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
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过程中,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音色的完美结合。
2、能用简单的电子设备采集、录制生活中的声音,与音乐相结合表现生活场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电子音乐优秀代表作品的同时,加深对电子音乐及其电声乐队的了解,感受到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电子音乐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关注电子音乐。
重点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音色难点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教学准备PPT以及一些相关素材等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新课讲授1、导入:教师播放电子琴、电吉他,电钢琴等电子乐器演奏的音响片段,请学生们听辨乐器音色。
并复习电子乐器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电子乐器与真声乐器发声原理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电子乐器的相关知识,卫本课电子乐器音色的辨别做准备。
2、欣赏《雨林》(1)完整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什么?音乐中都有哪些声音?音乐可以分为几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整体的感受。
(2)分段欣赏。
A.请同学们聆听第一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B.请同学们聆听第二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C.请同学们聆听第三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3)完整聆听音乐,请同学们说一说听后感受,并总结这不音乐作品在制作商的特点,并介绍现代录音技术。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然学生对这首作品机器创作手法有详尽的了解。
(4)集体讨论:《雨林》这样的音乐作品是否是属于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为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这首音乐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5)教师归纳总结:科技的发展和录音技术水平的提高给音乐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初中地理雨林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雨林教案人教版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雨林的分布、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2. 掌握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理解热带雨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热带雨林保护的重视。
教学重点:1. 热带雨林的分布和气候特点。
2.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 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1.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2. 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图片展示:热带雨林风光2. 提问:你们对热带雨林有什么了解?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热带雨林的分布和气候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热带雨林的分布区域:南美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
2. 讲解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全年湿润。
3. 讲解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
四、案例分析1. 展示热带雨林破坏案例:亚马逊雨林砍伐、热带雨林转化为农田等。
2. 分析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
3. 讨论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限制砍伐、推广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教育等。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点评并强调热带雨林的保护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带雨林的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 讲解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 讲解热带雨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氧气生成、碳循环、水源涵养等。
3. 讲解热带雨林的保护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等。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保护热带雨林做出贡献?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初中地理雨林教案及反思
初中地理雨林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带雨林的定义、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带雨林的定义和分布2. 热带雨林的特点3. 热带雨林的作用4. 热带雨林的保护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带雨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热带雨林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热带雨林的定义、分布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热带雨林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热带雨林的保护意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为保护热带雨林做出贡献。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热带雨林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说出热带雨林的定义、分布、特点以及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但在保护热带雨林方面,部分学生还缺乏具体的实践行动。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热带雨林保护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同时,我还计划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热带雨林的保护中来,如开展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活动。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环保意识,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创意的保护热带雨林的建议。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具备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而努力。
分段欣赏雨林教案
分段欣赏雨林教案教案标题:分段欣赏雨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雨林的特点和重要性;2. 学习如何分段欣赏雨林;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1. 雨林图片和视频素材;2.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3. 学生笔记本。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雨林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2. 引发学生对雨林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探究(15分钟):1. 展示一些雨林的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雨林的独特美景和生物多样性。
2. 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他们在图片和视频中看到的不同元素和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雨林中的植物、动物、气候等方面。
3. 学生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雨林元素或特点,向全班展示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解读(15分钟):1. 教师解读: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教师对雨林的不同元素和特点进行解读,介绍其背后的科学知识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元素和特点有机地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雨林。
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段欣赏雨林: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雨林元素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收集相关信息、观察实地图片或视频,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2. 学生笔记记录: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他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包括雨林元素或特点的描述、重要性以及个人的观察和感受。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回顾学生的研究成果,强调雨林的重要性和需要保护雨林的理由。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提问激发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你有机会亲自去雨林,你会选择观察什么元素或特点?为什么?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邀请生态学家或雨林保护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雨林的认识和理解。
2. 野外考察:组织学生参加雨林考察活动,亲身体验雨林的神秘和奇妙。
雨林音乐教案
雨林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雨林音乐的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雨林音乐,并了解雨林音乐的特点和由来。
2. 听取雨林音乐并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声音。
3. 通过创作自己的雨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雨林音乐的录音或视频素材。
2. 雨林音乐的乐器,如鼓、木琴等。
3. 学生们参与创作雨林音乐的素材,如自制的乐器或其他可以制造声音的物品。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雨林音乐的概念,并简要解释雨林音乐的特点和由来。
引导学生思考雨林音乐的特点,例如节奏多变、充满原始的声音等。
听取雨林音乐:(10分钟)播放一段雨林音乐,让学生们仔细聆听其中的节奏和声音。
引导学生们表达他们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探索雨林音乐的乐器:(1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雨林音乐常用的乐器,如鼓、木琴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鼓励学生们自由地试验这些乐器,以发现它们能发出的不同声音和节奏。
创作雨林音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可以制造声音的物品,如利用纸板做的鼓、利用瓶子做的木琴等。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创作的乐器,合作创作一段雨林音乐。
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让每个小组都能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表演他们创作的雨林音乐作品,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鼓励学生们讨论和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
总结和延伸:(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雨林音乐的特点和由来。
鼓励学生们思考如何将雨林音乐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舞蹈、戏剧等。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乐器试验和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参与和表现综合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 欣赏《雨林》教案2 新人教版
雨林教学内容:欣赏圣桑的《雨林》片段。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雨林》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如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课前的氛围!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放了一段音乐,你从里面听到了什么?他们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里是活灵活现的,你知道吗?美术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的讲述出来,那么音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动物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的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作品,迪因爱沃森的《雨林》,我们看一下他是怎样用音乐刻画动物形象的。
(1)欣赏第一部分播放音乐,思考问题:1、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2、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它的形象?板书乐谱(分析)(2)、欣赏第二部分播放音乐,回答问题:这是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奥菲士在地狱》中的一支轻快舞曲曲调,在这里改用很慢的速度演奏而加以丑化。
三、课堂小结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
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林
教学内容:
欣赏圣桑的《雨林》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雨林》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如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课前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放了一段音乐,你从里面听到了什么?
他们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里是活灵活现的,你知道吗?美术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的讲述出来,那么音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动物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的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作品,迪因爱沃森的《雨林》,我们看一下他是怎样用音乐刻画动物形象的。
(1)欣赏第一部分
播放音乐,思考问题:
1、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它的形象?
板书乐谱(分析)
(2)、欣赏第二部分
播放音乐,回答问题:
这是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奥菲士在地狱》中的一支轻快舞曲曲调,在这里改用很慢的速度演奏而加以丑化。
三、课堂小结
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
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