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 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  做一个钟摆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时做一个钟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教学后记:。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2太阳钟7教科版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2太阳钟7教科版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2太阳钟7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2024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第7章“时间的测量”中的第32课“太阳钟”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了太阳钟的历史、原理与制作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太阳钟来了解时间和季节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钟的历史和基本原理,理解时间与太阳运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太阳钟,学会简单的时间测量和季节判断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制作太阳钟,加深对时间单位及时间流逝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钟的制作原理及操作使用。

教学重点:时间与太阳运动的关系,以及太阳钟的历史背景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钟模型、多媒体课件、计时器。

2. 学具:制作太阳钟的简易材料(如硬纸板、针、绳子等),安全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太阳钟模型,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对太阳钟的好奇心。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太阳钟的历史和原理,阐述时间与太阳运动的关系。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钟的工作原理动画,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果现在是春分,太阳钟的影子会指向哪个方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答并解释原理。

4. 制作太阳钟(25分钟)分发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太阳钟,进行时间测量练习。

教师检查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太阳钟的原理时间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太阳钟的历史2. 制作太阳钟步骤3. 时间测量与季节判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太阳钟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制作一份关于太阳钟的科普小报。

2. 答案太阳钟原理: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通过影子的移动来测量时间。

应用:了解时间、判断季节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太阳钟的演变和应用,拓展知识面。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资料第1课时间在流逝复习知识点: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数数等。

2.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心情焦急、烦燥或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慢)。

易错题: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A. 白天快、晚上慢B. 白天和晚上一样快C. 白天慢、晚上快答案:B。

第2课太阳钟复习知识点:1.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单位是(时)、(分)、(秒)。

2.古埃及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

(说明:但夏季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3.我国古代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

时辰对应的时间十二时辰图子23-1点丑1-3点寅3-5点卯5-7点辰(chén)7-9点巳(sì)9-11点午11-13点未13-15点申15-17点酉(yǒu)17-19点戌19-21点亥21-23点2.(日)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或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2.在滴漏实验中,滴漏的漏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漏水孔的大小)等有关。

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漏水孔大,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水流速度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流速度会变慢。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如果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如果有土壤组的种子发芽了,而无土壤组的种子未发芽,说明土壤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2.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等不足。

我们可以采用增宽船体等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3.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

船首采用流线型(尖形),可以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

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1.用螺母测试船的载重量,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为了防止侧翻,应将螺母均匀地摆放。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摆钟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摆钟教科版

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我们来试试看。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摆长是指从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如这两个摆,摆绳重量可以忽略不计,摆的重心就是摆锤的中心。

这是摆长。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摆绳长40cm时摆在15秒摆动11次。

我们知道: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调整摆
时摆在15秒摆动16次。

请你想一想:要想使摆摆动15次,应该如何调整摆长呢?
时摆在15秒摆动15次。

这样一个15秒钟摆动15次的钟摆做成了,分钟可以摆动60次!
现在,我将这个磁铁固定在最低处(刻度1cm处),我们来测它
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又做好了。

我们可以从调节摆绳长短和调节摆锤重心高低两方面来调节摆长。

必要时,可以两种
通过制作一个简易摆钟研究控制摆的摆动快慢。

能通过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C.甲和乙摆动次数一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背背默默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背背默默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背背默默知识点教科版科学五下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小科背背(适合背诵的知识点)第1课地球-宇宙的奇迹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2.我们的地球(1)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

(2)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1000千米。

(3)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

(4)岩石圈平均厚度约30千米。

3.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水、合适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

4.火星大气基本不含氧气,气候会短期内反复地剧烈变动,不能提供生命必要条件。

火星大气中也基本没有氧气。

5.八大行星中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保证地球上有液态水。

6.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2)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接收者之一。

1第2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激发的。

2.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光污染、噪声污染等。

3.雾霾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4.氟利昂的使用会破损臭氧层。

5.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会导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

2第3课爱护保重水资源1.人们出产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资源首要是淡水湖、河道和局部地下水。

2.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

3.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我们担忧水资源问题的原因(1)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2)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欠缺。

(3)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爱护保重。

(4)水被污染。

5.水资源问题的首要解决措施(1)水污染防治。

(2)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

(3)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6.我们能为水资源问题做些什么(1)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

(2)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

(3)用盆接水洗菜代替间接冲刷。

(4)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防止造成水污染。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整理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整理教案

《环境与我们》单元整理【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从宏观入手,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了解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问题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研究每天都在接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垃圾处理问题、能源利用问题、资源再生问题,最后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促使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环境与我们》单元一共设计了 7 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 1~2 课学生整体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了解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二阶段,第 3~6 课学生从研究水资源开始,到了解垃圾问题,再到能源利用问题、资源再生问题,研究几个与生活贴近的环境问题。

第三阶段,第 7 课主要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以某市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改造为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七节课的学习,有了三个阶段的不同的认知,学生将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珍贵的环境条件,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学生还认识到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是宝贵的,能源是有限的,人类的日常生活消耗着大量资源并产生大量污水和垃圾,污水和垃圾危害环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仍然缺乏一个对单元整体的认知框架,需要再次梳理单元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如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2.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如再生纸。

3.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知道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是有效地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4.了解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新技术能帮助缓解环境问题,如农业滴灌技术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时间每时每刻都伴随这我们,孩子们对时间是熟悉的,但又模糊不清的,通过本科教学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可以被感受、估计和计量的。

学生将通过感受1分钟、10非中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并且意识到我们的实际行为很容易使自己估计时间是发生偏差,因此需要准确地、客观地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和方法1.运用各种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根据估计一分钟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地估计10分钟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2.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教学难点】如何更准确地估计一分钟的长短【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新课(2分钟)1、猜谜语,引入时间概念。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大家来猜一猜吧!课件出示: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但能跑。

每天匆匆过,从来不回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间)课件出示:师:时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上课时,它在我们专心致志的听讲中不知不觉地过去;玩耍时,它在我们兴高采烈的游戏中悄悄溜走;睡觉时,它随着我们的美梦一去不复返……2、小结揭题。

时间真的很宝贵,时刻伴随着我们,很容易从身边流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在流逝”。

(板书课题:时间在流逝)二、探究时刻,体验时长活动一:现在几点了(5分钟)1、同学们,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超过8点)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提示学生分室外和室内)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可能会有:野外:晴:观察太阳高度、炊烟、广播、人影长短。

室内:现在是第几节课,离上课过了多久来估计,然后再看表误差多少?4、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出示时钟)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5、要准确、具体地知道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活动二:认识钟表(3分钟)时钟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下面让我们再来认识它。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做一个钟摆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做一个钟摆课件
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 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
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

3、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
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吗? 金属圆片的位置该怎么调整?摆绳该怎么调 整?
课堂作业



一、填空 1、摆摆动的快慢与 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 没有关系,但与 摆线的长短 有关 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 慢 ;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 快 。 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 支架到摆锤重心 的距离。 3、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 上升 ;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 须让摆锤 下降 。 二、简答 1、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 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但与摆锤( 长度 )有关 摆绳长度相同, 摆锤越短,摆动越( 快 );
摆锤越长,摆动越( 慢 ).
固定 点
固定 点
摆长: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取两根长度一样的钢条作为摆锤,在其中 一根的底部加上一个圆片,预测并观察哪 个摆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圆片
为什么摆锤长度一样,摆的快慢却不一样? 固定点 固定点
距 离 短
重 心
距 离 长
重心
改变摆锤重心的对比实验
研究的问题 猜测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实验方法 摆锤重心的位置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 摆锤重心离固定点越远,摆动越 摆绳长度,摆锤长度 ,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做⼀个钟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是⼀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以学⽣猜测—实验—再猜测—再实验的主线理清教材重点,启发学⽣通过测量与⽐较的⽅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做出⼀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为第8课作⼀个铺垫。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的⼩组合作能⼒、动⼿操作能⼒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促进学⽣思维进⼀步的发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已经形成了⼀定的学习态度,⾃我控制能⼒较强,能进⾏有组织有⽬的的学习,并具有⼀定的思考能⼒操作能⼒。

在第6课中学⽣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教学⽬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测量与⽐较的⽅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组分⼯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3.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摆锤重⼼的位置影响摆动快慢。

五、教学准备1、学⽣实验准备: 每组⼀个带有可移动固定物(螺丝)的塑料管、铁架台、秒表、实验记录单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塑料管)长度不⼀样的摆各1个、螺丝、锥形标、挂钟、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出⽰⼀根塑料管,把它放在锥形标的顶上,让学⽣想办法让它平衡。

教师操作放在中间,平衡。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教科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在流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教学过程】一、引入:、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

(板书课题)二、现在几点了:、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三、1分钟有多长?、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4、我们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10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四、过去多少时间了?、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说课教学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说课教学课件
湖区渔业养殖户
我发现普通市民组提出的让湖景区游船船主放弃使用燃油发 动机的游船,改用电动游船的方法,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投入资 金来购买设备,这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湖景区游船船主
请同学们思考并整理出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所扮 演角色的利益有影响的方法,找出平衡协调的措施,将结果填写在 记录单上。
研讨
4.列举我们作为个人,能够用来帮助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一些方法。
1 不向湖里倾倒垃圾,将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桶;
我们可 以做到
2 提高个人环保意识,少用一次性用品;
向周边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大家 3 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课堂总结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实地调查
收集不同身份 人群加剧该环 境问题的行为
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观察摆钟的边时, 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 钩会卡住齿轮。
观察摆钟的齿轮操纵器
摆锤摆到最左边时,长 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 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 动一齿,断针部分的操纵器 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 转动。
摆锤
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可以 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 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相连,当摆锤来回摆 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 以跳过一个齿,这样摆锤每摆动一次,操 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 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1、组装一个齿轮操纵器 2、在齿轮中间安装一个指针和钟面,标
从不同身份角 度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
进行综合协调, 提出平衡协调 的措施
巩固提升
选择题:
B 1.污染后的城中湖不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
A.水质变差 B.鱼虾增多 C.水中生物减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第7课 做个保温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第7课 做个保温杯

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材P73~75)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做个保温杯,看看怎样能减慢物体热量的传递。

(板书:做个保温杯)【设计意图】针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问,使学生在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温的原理是尽量减少热的传递,为后面做个保温杯奠定基础。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比较哪杯水凉得慢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不锈钢杯、陶瓷杯和塑料杯。

)大家观察一下这三只杯子,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预设:不锈钢、陶瓷、塑料。

)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为什么?(预设:陶瓷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因为陶瓷的导热性能很差。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讲解:保温就是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陶瓷是热的不良导体,它可以减慢热量的散失,因此陶瓷杯中水的温度降得慢。

探索二:交流、测试、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1.过渡: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更慢一些呢?(教学提示:出示各种方法保温效果记录表。

)表中列举了五种保温方法,你们认为哪种的保温效果最好?(预设:将杯子嵌入泡沫塑料中。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2.提问:实验中哪些因素必须保持相同?(预设:杯子、倒入杯中的水量、水的初温、放置的时间。

)你们打算如何进行实验?(预设:先向各杯中倒入等量、相同温度的水,测量出水的开始温度,一段时间后,再测量出各杯中水的温度,计算降温多少。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倒入热水时小心,不要被烫伤;正确使用温度计。

)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4.小结:盖盖子比不盖盖子的保温效果好,利用热的不良导体——泡沫塑料包裹的方法保温效果最好。

探索三:制作一个保温杯1.过渡:大家对保温的方法已经有所认识,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这些方法来制作一个保温杯。

2.活动:引导各小组讨论保温杯的制作方法,要求杯外的包裹物厚度不超过3厘米。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共7课)(2022新版)2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共7课)(2022新版)2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材分析】本课是科教版科学五下《环境与我们》单元的第一课,即是单元的起始课。

本节课从宏观入手,感知地球是人类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迹。

本节课聚焦问题“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梳理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

探索环节,通过资料、视频、绘图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化的表达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研讨环节,通过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珍惜地球家园”以及“设计空间站”强化学生科学概念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感受地球是宇宙的奇迹,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我们的地球家园》、三年级《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和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和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上的空气、水等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对地球的独特性缺乏系统性认识,即地球的四大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地球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再通过绘图强化学生的认知。

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独特性,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要珍视、爱护地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2.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

2.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地球的独特性,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知道珍视、爱护我们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探索、记录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优质课件32太阳钟7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优质课件32太阳钟7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优质课件32太阳钟7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科学下册第32课《太阳钟》,主要围绕教科版教材第7章“时间与我们的生活”中的内容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钟的原理与制作,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通过太阳钟观察和记录时间变化,了解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钟的原理,掌握制作太阳钟的方法。

2. 学会通过太阳钟观察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钟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太阳钟的原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钟模型,计时器,课件。

2. 学具:剪刀,胶水,纸板,指南针,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时间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影子判断时间。

2. 讲解太阳钟原理介绍太阳钟的历史,讲解太阳钟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光线与影子的关系。

3. 制作太阳钟分组讨论制作太阳钟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出简单的太阳钟。

4. 观察和记录时间学生利用自制的太阳钟,观察影子的变化,记录时间。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时间点,让学生根据太阳钟的影子判断时间。

6.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观察太阳钟,练习判断不同时间点的影子长度。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太阳钟2. 内容:太阳钟原理制作方法时间单位:时、分、秒观察记录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太阳钟观察一天内影子的变化,记录时间,并绘制时间影子长度图表。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的数据,绘制时间影子长度图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太阳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太阳钟的制作,以及古代人们是如何通过太阳钟来计时的,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探索更多关于时间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怎样研究不同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 关系?
用变量控制实验进行研究。学生通过识别变量、 控制变量、运用典型的结构材料进行验证,反 思变量控制实验的结果。
第3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表面上看研究的是形状与沉浮的关系,实际上 研究的仍然是:轻重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沉 浮的关系。
什么样的体积才是真正的影响物体沉浮的体积? 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隐含了阿基米德原理。
本课是深人研究时间测量的第一课。他们将开始 对计时工具进行研究,学习内容涉及到时间测量 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建议
搜集一些相关的计时单位的资料,教师可以确定 资料收集的主题。
观察竹竿在太阳光影的变化规律,可以组织学生 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在探究过程中,如果时间充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 制作圭表或日暑,然后用自己制作完成的“太阳 钟”进行计时。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可以被感受、估计和计量的。 学生将通过感受1分钟、10分钟来感知时间的长短,
并且意识到我们的实际行为很容易使自己估计时 间时发生偏差,因此需要准确地、客观地计量时 间。
教学建议
活动 要与趣味游戏相结合。 本课是学生研究时间的第一课,教师们要给予 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
第2课 太阳钟
本单元教学建议
通读教材,了解修订的意图。 由于缺少统一配置的教学器材,所以希望教师
发挥聪明才智,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灵活选 用合适的材料。 对每一个实验教师都要事先进行实践,做到胸 有成竹。 希望避免两手空空地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第二单元 热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 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 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
让冷水变成热水,关注冷水除了温度升高了, 还有其他的变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 解释(或推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与我们生活》分层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与我们生活》分层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与我们生活》分层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蜡烛、燃香都曾经被用来记算时间。

2.太阳钟是根据来计量时间的。

3.手表与水钟相比,更容易携带的是。

4.石英钟表可以非常准确的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秒。

5.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精度达到每两万年才误差一秒。

二、判断题6.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是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表、原子钟。

()7.机械摆钟不受天气和温度的影响。

()8.在原子钟、圭表、摆钟等计时工具中,计时误差最小的是圭表。

()9.有周期性运动规律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

()10.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早的时间单位是天。

()三、单选题11.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按作息时间安排工作。

下列装置可以在太空中用于计时的是()A.水钟B.摆钟C.原子钟12.科科发现人们使用的多种计时工具都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日晷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记录时间B.在下雪的室外使用自制的水钟C.校园运动会的短跑项目中可以用秒表进行计时13.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有一定顺序,从不准确到准确的一组是(),A.日晷一水钟一摆钟一石英钟表B.水钟一日晷一摆钟一石英钟表C.日晷一水钟一石英钟表一摆钟14.以下三种生活情景,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

A.红绿灯的倒计时显示B.奥运会百米比赛计时C.学生到校时间15.龙龙发现有一些物体是可以用来粗略计时的,下列物体中不适合用来计时的是()。

A.B.C.四、连线题16.请将下面计时器与对应的计时原理连线。

五、综合题17.计时工具的改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古至今计时工具多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来计时,如圭表。

(2)圭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的天文仪器。

(3)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如果计时工具不精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设计者:萧山区党湾镇第一小学杨望祥【教材及学情分析】
《做一个钟摆》是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与测量》的第七课,是一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

在前两节课已经了解了摆的快慢与摆幅、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有关”三个概念,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摆长,摆长与摆的摆动快慢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并让学生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目的是为第八课作一个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经历三次认知冲突后意识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经历实验和数据分析,理解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科学态度: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制作活动意识到科学能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了解摆长是摆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理解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准备】
教师:带有可移动固定物的长钢条、短钢条、课件、秒表、挂钟
学生: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固定物的长钢条、短钢条、铁架台、学习单、
秒表
【教学过程】
3-7 做一个钟摆
从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想通过一次一次的实验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探究对摆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关表单】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单
30秒内摆动次数记录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