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光福首届工艺文化节学术交流会发言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苏州光福首届工艺文化节学术交流会
演讲稿(初稿)
各位领导、工艺大师及业界同仁:
大家上午好!
作为此次活动协办方中国工艺文化城的代表,很高兴和大家在这次苏州光福首届工艺文化节学术交流会上探讨与分享关于“推动工艺产业发展模式探究”的一些想法。

同时,非常感谢太湖度假区管委会、光福镇人民政府对中国工艺文化城的信赖支持,为工艺文化城提供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和机会。

光福镇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孕育了门类多样、工艺精湛的工艺雕刻,是近代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等“苏作”、“苏工”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光福从事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光福“四大工艺雕刻”的人员达5800多人,超过全镇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具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的多达148人。

2011年,全镇工艺雕刻产品产值近10亿元,占全镇GDP 的30%以上。

近年来,光福镇多措并举,致力于对光福本地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切实加大对光福工艺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全方位、多层次加大扶持、推介力度,逐年增加投入,着力整合全镇工艺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使光福传统雕刻业呈现出蓬勃繁荣的景象,光福文化品牌得到不断提升。

然而,在各种成绩取得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这也是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几个感受。

首先,我要阐述的是“如何抓住机遇凸显区域集聚效应,树立核心工艺品牌,产学研合作推动工艺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在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上,苏州玉雕、光福核雕已经明确列为其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然而事实上,光福核雕与玉雕的声誉远没有达到国内知名品牌的效应要求,集聚效应和核心效应没有凸显,知名度仍有待提高,没有真正成为地方工艺产业的核心标识。

工艺文化城作为光福镇工艺文化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今年下半年将着重针对
地方聚集效应不明显的情况有针对的实施以下运营手段进行改善。

着手利用工艺文化城3区10号楼整幢,几乎于无偿的免租金的形式引进及集聚光福及周边各类核雕、玉雕从业人员入驻,以形成集聚区。

信息发布后,该区域现已有73家商户即将入驻,100余家商户意向入驻,现仍在持续招商中。

打造文化城文化齐聚区、突出工艺文化城齐聚点,让消费者从直观上了解工艺文化城。

充分体现集聚效应,重点塑造核心区域,重点突出文化城商业主题地位。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要塑造产业的品牌,同时,还要树立工艺大师的品牌。

提及大师品牌,以苏绣为例,姚建萍大师已经成为当代苏绣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她的地位是怎样形成的?除去其人技艺高超、作品本身质量过硬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口碑的影响力,简言之,就是推广宣传的巧妙运用。

重点扶持、培养及推广相关行业的带头人,目前已经入驻工艺文化城的本地核雕大师有徐忠英、玉雕大师孙林泉、玉雕新秀马洪伟等等。

同时,引进品牌商家及大师入驻。

至今,已有数十位国、省大师如国大师金文、马广进、袁广如,省大师樊军民、钟景德、顾志浩入驻经营。

目前已有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北京及台湾等地的400余户工艺品商家入驻中国工艺文化城。

工艺文化城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等各种国家、省、地市媒体进行免费的为个人或单位提供宣传机会,创造被媒体媒体采访的机遇,寻求宣传亮点,重塑品牌。

另外,光福雕刻和苏州的其他传统工艺一样,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例如:部分优秀传统技艺面临传承无人、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产业缺乏规划引导及有效的整合资源、行业发展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技艺人员培养机制、缺乏资本的再投入、缺乏有效的市场培育机制,产业集群能力较低;从业者大多以个体户、家庭作坊为主等。

一系列问题正在阻碍着这个产业的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立相关院校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升级、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等等。

中国工艺文化城已与各类艺术院校、知名文创企业、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合作结成战略联盟,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呈辉艺术设计中心,与苏州工艺美院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

与全国24所艺术院校签署了意向合作备忘录,拟在中国工艺文化城二期项目内打造呈辉艺术设计产业园。

使从业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相关方面的文化造诣和涵养。

让从业者不仅对专业技能的发展提高、对行业的感悟深化,而且对整个行业的后续力量都奠定坚实力量。

其次,和大家探讨的是,“如何寻求工艺产业发展新模式,优化工艺产业链,做好产业的运营发展。


从产业角度看,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对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或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有力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解决广大农村剩余
劳动力就业问题。

尤为重要的是,工艺美术产业利用较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是文化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从消费角度看,在消费转型升级的今天,对“艺术”的追求已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一种大众消费的时尚和形态。

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消费决定生产的意识,兼顾高中低档工艺美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问题。

2011年苏州全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50亿元。

但整体来说,目前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文化产值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并存在着创意产业园区、文创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力还比较低,产业集群优势尚未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领军龙头企业或创意产业园区;
积极培育一批实力强劲、在行业内拥有话语权、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龙头领军企业,形成创意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文化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其强有力的带动,促使产业集聚区的集群优势得以发挥,进而把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促进苏州文化产值的大幅提高。

同时,还将带动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旅游业、餐饮等服务业,以及促进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大发展。

其实,在中国工艺文化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用创新来实现中国工艺文化城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全产业链平台”的概念,即形成以原材料采购、创意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展销、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一条龙的内在产业链,以大师创意研发中心、交易中心、会展中心、鉴定中心、拍卖中心、托管收藏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产学研基地为一体的协同产业链,融资担保、大师经纪、艺术授权、人才培训、餐饮娱乐的配套产业链组成的三条配套产业链纵横穿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覆盖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形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最为关键的,则是为入驻商户和企业提升赢利能力和发展空间提供了完备的后续力量支持。

在今年下半年,项目拟申请考虑成立工艺文化城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由光福镇人民政府派出人员任主任,行业协会文化城组成工作班子。

税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对于光福镇政府而言,在工艺品行业暂未有完善良好的税收管理机制,不少从业者至今仍要到周边及外地地开具发票,每年流失大量的地税上的财政收入。

工艺文化城计划安排在每个月都有不少于一次的各类会展、展销、研讨、讨论及评选活动。

在2012年已先后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中国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峰会、名人书画艺术展、经营性保护非遗论坛、苏作红木家具展、光福雕刻艺术精品展、江苏艺术精品展等。

随着呈辉国际会展中心和艺术酒店的建成,各种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将成为常态。

接下来,我们将在9月21日至9月23日,举办2012全国商业企业家活动日,9月21日至9月24日举办2012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精品博览会;11月09日至11月14日2012苏州工艺美术及丝绸艺术大展暨首届“苏艺杯”精品评选等,同时,在此我也借这次机会诚挚邀请各位的届时参与。

谢谢!
再次,和大家探讨的是如何“实现工艺产业与旅游业的完美融合,塑造工艺美术产业旅游新名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


前面提到,光福镇自然风光秀美、光福景区同时作为吴中区捆绑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而工艺文化城项目规划之初已按AAAA级的景点标准来建设,并被苏州市旅游局授予“苏州旅游商品研发基地”。

在苏州走进“大城时代”以及市、区两级政府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规划全新布局的大背景下,随着辖区内基础设施的持续的完善,通过积极整合资源,提升光福雕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在这方面,中国工艺文化城已经在做着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初步形成规模优势。

利用旅游带来的人气,促进工艺品的销售和影响力的提升。

我认为,要做好一个产业市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产业的特点,同时需要突出其“专业性”,才能有序的进入开发和运营轨道。

艺术馆和珍宝馆是工艺文化城对外展示的两个核心亮点,也是工艺文化城配合政府体现旅游两点,对外旅游的核心基础,项目已经把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作用,是今年运营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工艺产业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发展态势多姿多彩,让我们携起手来,牢牢把握工艺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为苏州工艺产业的发展而努力。

谢谢!
字数:3130字,时间10分钟。

(说话正常语速: 120—200字/分、新闻播音速度在310—350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