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合集下载

绿色城市建设探讨

绿色城市建设探讨

绿色城市建设探讨绿色城市建设起源于1970年代,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

它强调通过科学规划、科技支撑、生态优先、保障民生等方式,使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绿色城市建设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城市建设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科技支撑、环保节能、民生保障等方面。

其中,生态优先是绿色城市建设的核心原则,强调以生态保护为先导,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科技支撑是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意味着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推广高效率、低排放的新技术、新设备。

环保节能是绿色城市建设的必要手段,主要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

民生保障是绿色城市建设的根本之道,旨在维护社会稳定,关注群众福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保证人民健康和安全。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质量不断提升,绿色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的绿色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绿色城市建设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个方面做好协调。

然而,由于城市体制机制较为僵化,缺乏创新性,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亦不尽人意,部分城市存在规划思路混乱、设计标准不足、施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其次,针对绿色建设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制定的绿色标准尚不够完整、完善,难以统一整合。

第三,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尚不够高,绿色城市建设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

四、绿色城市建设的未来趋势随着城市电动车辆的普及、城市绿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绿色城市建设将会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

首先,通过创新城市规划和设计,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实现节约环保、低碳、低排放的绿色城市。

其次,建立绿色标准制度和认证机制,鼓励企业开发出绿色建材和绿色产品,促进城市建设的生态化。

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创新与技术

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创新与技术

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创新与技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可持续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建设理念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关于可持续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除了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外,还有许多创新和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从城市设计、交通规划、水务管理等方面探讨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创新和技术。

城市设计的创新与技术城市设计作为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娱乐和交通等基本需求,还要尽可能减少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因此,城市设计的创新与技术也是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1. “德国小镇”模式“德国小镇”模式是一种城市设计新思路,它包括城市的结构、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等方面,以达到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景观宜人,同时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空间的开发。

中国的古镇景点多以仿古建筑和传统元素为主,很难体现现代的城市设计理念。

而“德国小镇”模式正是将现代城市元素和传统元素相结合,将小镇变成旅游胜地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2. 智慧城市可以说,智慧城市是一个创新与技术无处不在的城市。

智慧城市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等手段,实现城市治理、服务、交通、环保等各方面的智能化。

要实现智慧城市,需要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推广物联网技术、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信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交通规划的创新与技术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动脉,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

只有实现交通便利化,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交通规划的创新与技术也是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

1.交通系统优化方案交通系统优化方案是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建设中应用的一种技术。

交通系统优化方案可分为传统的流量平衡模型和综合的交通仿真模型。

优化方案主要用于交通流场分析、模拟和优化,通过优化车辆行驶路线、信号控制和交通管理,可缩短行车时间,减少拥堵现象,提高交通效率。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探究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探究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法探究绿色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环保为主导,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其总体规划和设计要以生态和资源保护、环境质量改善、低碳循环经济、人文建设等为目标,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和恢复,建设低碳、节能、环保的城市基础设施,并通过推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如今,绿色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国际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

规划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强调以下方面:1. 环保和生态系统保护: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景观的保护和恢复,包括城市绿地的保护和建设、湿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水资源的治理和管理等。

2. 低碳循环经济: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能源消耗的节制和低碳化,促进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广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低碳技术和模式。

3.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建设,包括低碳交通、低排放建筑、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等方面。

4. 城市人文建设: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的人文建设和社会和谐,包括住房和社区规划、文化和旅游建设、医疗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健康和舒适。

方法探究为了保证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体系之上,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区规划等不同级别的规划体系。

这些规划体系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保护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

2. 强化生态系统调控和管理:为了保证绿色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景观得到保护和恢复,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措施,包括生态红线划定、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3. 推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生态规划的创新实践

城市生态规划的创新实践

城市生态规划的创新实践城市生态规划是一种以保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的规划方法。

它通过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建设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进行生态规划的实践,探索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新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城市生态规划的创新实践,并讨论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生态湿地的建设与保护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护水源、防洪排涝、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始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

例如,在某市生态规划中,规划了一片面积较大的湿地公园,用于城市雨水的收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该湿地公园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二、绿色交通的推行交通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绿色交通的推行能够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交通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某市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骑行、限制汽车进入城区等措施,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这些举措使得城市交通更加绿色、便利、可持续。

三、建设生态廊道与绿色空间生态廊道是城市生态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连接不同生态系统的绿色走廊,能够促进物种迁徙、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些城市开始将生态廊道纳入城市规划中,并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在城市中划分出绿色空间,以提供给人们一个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

这种创新实践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城市农业的发展城市农业是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又一个创新实践。

通过在城市中开展农业生产,既能够提供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又能够促进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比如,在某市开展的垂直农业项目中,通过建设多层次的农业设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创新实践为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建设城市绿化是指城市在进行建设时使用自然绿色植被来装饰城市环境。

城市的绿色植被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风景,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代城市建设中,绿化项目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成为一种现代城市绿色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绿色空间的概念绿色空间是指城市中多样化的绿地、草坪、花坛、公园和森林。

这些空间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绿色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健身锻炼、社交交流、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

2. 绿色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最优化绿化空间的布局和配置,城市可以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和城市空气质量,增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充分体现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构筑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时,需要充分参考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市民的休闲锻炼、运动、文化娱乐等需求,同时兼顾城市生态需要。

此外,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如地形、气候、土壤和文化遗产等,为城市带来多样化的绿化项目。

3. 绿色空间建设的示范项目作为示范友好城市,中国有许多成功的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和规划项目。

例如,上海世博园区就是以绿色为主题,通过科技和艺术手段绿化了每一个角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绿色空间。

还有北京奥运村,通过加强绿化、清理空气、减少污染等措施,完美地展现了一个甚至是全人类所希望的良好环境。

此外,广州花都绿都是中国最大的集聚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和博物馆,同时建有大型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绿化设施。

花都绿都被誉为现代城市的绿色标志。

4. 绿色空间建设的难点现代城市的绿色空间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过程。

其中的难点主要包括:4.1 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充分尊重不同的生态和文化特色。

4.2 绿化项目的进展需要充分保障各个层面的利益,如社会、经济和环境等。

4.3 绿化投资和运营模式需要充分保证可行性和与实际需要相适应。

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

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罗海明李婷(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南京新城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南京210019)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各地低碳生态城工作普遍面临的四方面核心制约问题“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立足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实践,探索性的建立了一套集“指标、规划、技术、管理、市场、政策、行动”等七位一体的新模式,试图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河西;绿色生态城区;低碳生态城1面临问题和挑战据《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统计‘11,截止2012年3月,我国提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以上的城市约280个,但至今仍未形成公认的成功案例。

总的说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1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没建立。

国省市层面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要求,各生态城市也建立了一套低碳生态指标体系,但是与之配套的基本建设管理流程没建立,导致低碳生态和绿色建筑要求难以落地。

1.2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政府市场共建生态城格局未形成。

生态城工作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推进,市场活动不足;市场化发育不足。

节能服务公司、新型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队伍,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有待继续培育完善。

1.3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国内已有近300城市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截至当前尚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绿色建筑推广机制与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核心在于大家都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体现低碳生态城建成之后、运营期间的减碳、节能、节水等检测数据,以体现低碳生态城的实效。

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没建立。

如绿色建筑项目只重视设计和建设,但对于后期的运营维护却有所缺失,而运营管理恰恰是发挥绿色建筑实际绿色效果的关键所在。

1.4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中观规划超前,但实施设计滞后。

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

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

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受到了广大城市规划者和居民的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背景、原则和实施措施等方面,探讨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城市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则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模式。

二、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原则1.生态保护原则: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确定城市建设规模,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2.资源节约原则: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推广低碳、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降低城市的能耗和资源消耗。

3.空间优化原则: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绿地和景观资源,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4.社区参与原则: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增加他们对城市规划决策的影响力,使城市规划更贴近居民的需求。

三、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的实施措施1.空气质量改善:采取措施减少机动车使用,提倡公共交通工具,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路网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网络覆盖率,推广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生活垃圾处理: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减少垃圾的填埋量,提高资源回收率。

4.水资源保护:优化城市供水系统,加强居民用水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5.绿色建筑推广: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6.生态保护区设立:合理划定城市生态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和修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城市绿肺。

7.社区参与推动:建立社区议事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决策,推动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的实施。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生态城市建设是以生态环境为优先和核心考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

本文将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国家“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理念的体现。

其核心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着力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要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引导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合理、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1、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生态城市建设的后退开发模式属于此类型。

其中主要采用规划编制、土地调整等方式控制城市空间的增长速度和方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模式下政府对城市用地分配、土地利用、公共服务提供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

2、自下而上的集群模式以样板成为先锋,鼓励市民的积极参与,形成“先发集群”效应,促进全民参与,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另一种模式。

通过鼓励和促进市民参与公共事业的投资和建设,将公共意识和公共文明融合到生态建设中。

3、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作为设计渗透形态、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将设施与水系、溪流、地质、昆虫等自然环境进行融合,打造具有生命力的绿色生态空间,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另一种模式。

其目的是既美化人居环境,又不影响自然资源的均衡。

四、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1、南京枫林洲生态城南京枫林洲生态城项目以“在在南京地区建设出以规划、建设、管理一体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社区生态城市”为宗旨,实现了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

该项目主要采取了土地的集约利用、生态景观的打造、绿色建筑、垃圾分类和再生利用等措施,通过种植花草、光敏材料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环保。

2、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城市建设项目。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是什么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是什么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是什么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关键。

那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究竟是什么呢?过去,城市建设往往侧重于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灰色基础设施,而对绿色空间的重视不足。

如今,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一种新的模式是“生态廊道整合模式”。

这意味着在城市规划中,有意识地将分散的绿地、公园、河流等生态元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相互贯通的生态网络。

例如,通过建设绿道、水系廊道等,让动植物能够在城市中自由迁徙和繁衍,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比如骑行、散步、慢跑等。

“多功能融合模式”也是当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

不再将绿色空间仅仅视为观赏和休闲的场所,而是赋予其更多的功能。

比如,在公园中设置雨水收集设施,用于灌溉和补充城市水资源;在城市湿地中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同时,将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的交通、能源等系统相融合,例如在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社区参与共建模式”也日益受到关注。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仅仅是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职责,而是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通过开展社区花园、阳台绿化等活动,让居民亲身感受到绿色空间带来的好处,同时增强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例如,某个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改造了一块废弃的空地,将其打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社区花园,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智慧管理模式”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对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例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实现精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高绿色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

城市绿化建设有哪些新思路

城市绿化建设有哪些新思路

城市绿化建设有哪些新思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城市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传统的城市绿化模式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需求和复杂的环境问题时,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

因此,探索城市绿化建设的新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一、立体绿化:拓展绿色空间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为增加城市绿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阳台绿化等形式。

屋顶绿化可以将闲置的屋顶空间转化为绿色花园或菜园,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温度,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在屋顶种植耐旱、抗风的植物,如佛甲草、垂盆草等,同时设置合理的排水和灌溉系统,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屋顶的安全。

垂直绿化则是利用建筑物的墙面、栅栏等垂直表面进行绿化。

通过种植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等,或者安装模块化的垂直绿化系统,可以在不占用地面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绿化面积。

垂直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建筑外观,还能起到隔音、吸尘的作用。

阳台绿化是居民参与城市绿化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鼓励居民在自家阳台上种植花卉、蔬菜等植物,不仅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还能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

二、生态廊道建设:构建城市绿色网络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的带状绿地。

通过建设生态廊道,可以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湿地等生态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绿色网络。

在规划生态廊道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分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营造多样化的生境。

同时,要注重廊道的连通性和宽度,确保生物能够自由迁徙和传播。

生态廊道还可以与城市的交通系统相结合,如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形成绿色交通廊道,既能减少交通噪音和尾气污染,又能为行人和骑行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三、雨水花园与海绵城市理念雨水花园是一种自然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种植耐水湿的植物,如鸢尾、菖蒲等,以及设置渗透性良好的土壤和排水设施,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净化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生态城市与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与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与城市规划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愈发突出,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规划模式,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增进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城市环境保护,还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要注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与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生态、绿色、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生态城市与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特别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空气质量、水质,气温和湿度调节,以及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维持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适宜的公园、广场、绿化带、自然保护区等。

2. 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

但是,交通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优化交通组织方式,减少车辆使用,提高公共交通的比例,并倡导居民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在减少交通污染的同时,也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3. 建筑设计规划建筑是城市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能否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降低开销往往是衡量生态城市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从建筑材料、建筑外墙、屋顶绿化等方面来优化设计或改造建筑,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1. 新加坡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那么,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如何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推动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城市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保护,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使居民能够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

其次,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另外,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创新科技应用城市发展新模式要依靠科技的支持和创新的应用。

首先,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智慧城市建设。

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高效运作和优化。

其次,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

此外,科技的应用还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智能家居和智能化服务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三、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新模式需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首先,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废弃物的再利用。

另外,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鼓励居民合理使用水资源。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推动社会参与和合作市民的参与和社会的合作是推动城市发展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应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居民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其次,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另外,加强城市公民教育,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形成整个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通过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

本文将从生态城市的内涵、特点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一种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视角,它强调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充分利用人造和自然资源,实现城市运作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能够提供舒适、安全和健康条件,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居住环境。

二、生态城市的特点1、自然和人造环境的融合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环境,而是将自然和人造环境融合为一体。

建筑物、道路、劳动力和社区之间的联系都要获得很好的平衡,以追求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2、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注重减少污染和浪费,采用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措施,这种发展模式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3、社区协作和公民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还需要社区协作和公民参与。

社区是生态城市的基本单位,由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协力打造一种生态发展模式。

而公民参与则需要居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政策立法到措施执行都要打破人们惯性思维和非专业固化想法的束缚,参与到复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去。

三、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先行示范和标准评价先行示范是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标准评价则是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可信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因此,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和标准评价体系是构建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重要途径。

2、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核心在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
3 8 3 . 1
3 8 l 2 3 8 1 . 1
1 7 8 9 . 0
l 7 8 3 . 0 l 7 8 6 . 3
3 2 0 . 9 0
3 2 0 . 1 0 3 2 0 . 1 3
0 . 7 4
5 0 . O
4 6 . 0
政策 以及新实践由此派 生出来 ,这些 新的要求 也给 城市设计与 规划 带来 了新 的课题 。 目前 中 国 正处 于 快速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 应 牢 牢抓住这个机遇期 , 探寻一种“ 绿色低碳 的城市化 ” 发展模式 , 这 种模式既顺应 新能源革命 、 新生活方式革命 、 新产业 革命的变革 需求和发展趋 势, 又符合中 国城市化的 当代特征 。因此 , 绿色城 市设计 与低碳城市规划 也就成了当下新 型城 市化下 的新趋势 。 本文针对 旧模式的城市规划 下存 在的环境 问题 ,论述绿色城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量及 城市化水平都处于 同步稳定 的增长 中,而且均有加 快的趋 想 。倡导绿色城市设计 , 就要求在城市经济发 展的前提 下, 更 多
势( 表 1 ) 。
地考虑人类居所与 自然生态环境 的高度协调 ,注重 自然环境 的
城 市 空 间 的合 理 利 用 , 绿色 基础设施的完善 , 加 大 公 共 交 城市是人 口、 交通 、 物流、 工业、 建筑的集 中地 , 也是高碳排放 保 护 , 减 少 不 合 理 的 出行 , 提 高 城 市 功 能 混 合 性 。在 城 市 建 的集 中地 。碳排放来源可分为交通 、 居 民生活和产业三个主要组 通 的配 给 , 尽 最 大可 能 地 减 少 城 市 因“ 大拆大建 ” 造 成 成部分 。而如果人们试 图去减少对二氧化碳排放趋势估计的复 筑 造 的宏 观 层 面 上 , 在微 观层面上 , 倡导和应用 绿色建筑模 式 , 杂性 , 便 只 需要 考 虑 三 个 变 量 : 能 源 结构 、 社会 发展阶段及 人 口 不必要 的资源 浪费 ,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新举措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新举措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新举措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绿色基础设施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调节气候、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多样性,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又有哪些新的举措呢?首先,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成为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热门选择。

在城市中,建筑物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而屋顶和垂直墙面往往被闲置。

通过在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可以形成绿色的屋顶花园,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温度,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吸收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垂直绿化则是将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垂直墙面上,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改善城市的微气候。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补贴建筑物进行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例如在新建建筑的规划中要求一定比例的屋顶和墙面进行绿化。

其次,智能化的绿色灌溉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而智能化的绿色灌溉系统则能够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

这种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园和绿化带中,智能化灌溉系统已经成为标配,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绿化养护的效率。

再者,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设施,能够让城市在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这不仅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还能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另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一大亮点。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不断完善和扩展,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一些城市还建设了专门的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和自然保护区连接起来,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绿色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城市建设的绿色生态理念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然环境,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应该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1、推广生态节能技术城市建设的节能技术是支撑绿色生态理念的基础,其中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这些新技术的普及,可以减少传统资源消耗,从而减轻环境负担。

2、植绿种树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城市绿地的建设是城市绿色生态理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增加绿地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吸收二氧化碳,保持空气清新。

其次,树木的遮盖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和噪音污染,保持城市舒适宜居。

3、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保意识城市建设应该着重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垃圾的产生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同时,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如何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不应只关注当前的需求,而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实现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同时保持发展活力的城市发展。

1、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生活,因此应该注重社会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保证居住、工作、娱乐等各方面的设施和服务充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不能只重视经济发展,必须以更为谨慎的态度考虑经济和城市资源保护的关系。

城市经济发展应该注重可持续性,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资源有效利用。

3、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城市资源包括人力、自然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发掘城市的自然文化资源,让城市在保护这些资源的同时更具发展潜力。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模式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模式

未来城市规划的创新模式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城市规划也迎来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未来城市规划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使城市规划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城市规划数字化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

数字化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帮助城市规划。

简单来说,数字化城市规划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城市空间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城市规划数据库,帮助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

例如,传统城市规划需要在实地勘测的基础上设计城市规划图,通过数字化城市规划,只要通过卫星遥感、航空影像、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就可以收集全面的城市空间信息,辅助城市规划师进行规划设计,从此摆脱了传统城市规划方法不够数据化的弊端。

数字化城市规划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城市规划的效率,而且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二、可持续城市规划在未来城市规划中,保持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一种发展方式。

未来城市规划的目标就是根据长远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对城市进行全面的规划,协调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发展。

可持续性城市规划可以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来达成,例如更多的公共交通、低碳城市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空气和水污染,保护城市的风景和自然环境。

三、社区化城市规划社区化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它是基于以社区为维度的城市规划理念。

社区化城市规划试图将城市规划和社区的发展相结合。

社区化城市有利于实现城市规划与城市社区的有机结合,使城市规划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

城市规划的社区化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有经济效益,例如可以加强社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城市的发展。

四、智能化城市规划未来城市规划还可以智能化,智能化城市规划是指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城市区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数据化程度,使城市的各项服务更加应用化、智能化,从而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模式与策略

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模式与策略

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模式与策略城市发展与绿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因此,城市绿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和策略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和策略。

一、城市绿化建设的管理模式1.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传统模式。

政府通过设立城市绿化局和城市绿化基地等机构,进行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

这种模式下,政府直接承担城市绿化的责任,具有规划性强、保障性高、结果可预期的优点。

但是,政府主导的绿化建设往往会存在政策制定不灵活、决策缓慢、资源浪费等问题。

2.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化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城市绿化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政府将城市绿化的部分职能外包给社会组织或企业,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的合作。

这种模式下,城市绿化的实际运作由市场和社区力量来驱动,具有市场竞争和社区参与的特点。

但是,社会化管理模式存在市场失灵、社会组织能力不足等问题。

3.公共参与模式公共参与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城市绿化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

公共参与模式具有民主、持续参与和咨询性的优点,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但是,这种模式下,实际参与者的能力不均、群众参与意愿不足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二、城市绿化建设的策略1.科学规划策略科学规划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地规划好绿化用地、植物种植、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内容,以确保城市绿化的规划合理、设计舒适、施工规范,维护管理科学。

这需要政府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思想,实现城市绿化建设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多元融资策略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融资无法满足绿化的需求。

因此,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公共、私人和第三方渠道。

绿色循环建设方案

绿色循环建设方案

绿色循环建设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交通、农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了“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即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绿色循环建设方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什么是绿色循环建设?绿色建设是指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建设模式,旨在营造美好、可持续、节能的建设环境。

而循环建设是把所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绿色循环建设就是将这两种建设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绿色循环建设具体方案1. 节能减排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实行规范的能源使用和环保措施。

具体而言,应该推广低碳和新能源技术,鼓励改造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

比如,可以采用更环保的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精准施工技术,减少材料浪费和人力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建设的目的。

2. 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建立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首先,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设置生态保护区、公园等绿化环节;同时,要鼓励城市绿化、节水、分类垃圾等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倡生态旅游等环保的发展模式。

3. 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指环保、节能、低碳的产业,旨在推广循环经济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资源再利用、废物处理等产业。

政府应该采取投资、补贴、减税等鼓励政策,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4. 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方面采用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设计模式,促进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应该从选址、设计、施工、材料来源、使用等环节,实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

比如,可以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作者:张丽芬徐海兰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了几种全新城市规划的模式。

主要目的就是主张多中心的规划的方式,摒弃单一中心的规划思想。

与此同时,下大力度进行整个城市的绿化建设,使各种用地、建筑物实现美化的目标。

关键词: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主要存在实际问题是关于中心的问题。

也就是在一座城市中,以唯一的一个市中心为基准,实现摊开的趋势。

这种设计的问题是布局上存在不科学的状态,市中心的建筑物和相关建设密度很强,而城市的边缘却人烟稀少,各种建设和配套也相对落后。

导致一些绿化建设难以实现。

重复的拆迁致使资金浪费严重。

市中心交通堵塞严重,规划不合理。

城区的不断扩展造成一个周期性的恶性循环。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实现多中心的发展规划方式。

也就是突破单中心的方法,一个城市内设置多个城,各个城之间虽相互不干涉、独立,也就是多中心的战略。

1 以“田”字为框架的城市。

这种规划的目的是有效防止空气污染、绿地较少的问题。

在市中心是一条十字型大街,沿街是相关的单位、住宅和商业服务,街道两边是绿地和公园。

主要的城区可建设大规模的公园,配套丰富。

十字大街周围可建环城接到,与十字大街恰好形成一个“田”字。

2 “申”字城--“田”字城的变异模式
申字城是田字城的发展。

十字大街与其具有类似之处。

但是主轴线固定的一条大街。

结构明了清晰,有主有次。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可以为以后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形成子母城等模式。

3 以“日”字为特点的城市结构。

在“日”字城的架构中,没有一条主要的十字大街,设置一条主要的街道,周围是矩形的公园。

由两个大街形成两个小中心,从而达到一个大中心的目标。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4 “中”字城市。

这种模式是在日字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将主要商区进行规模上的扩建,组成两个十字形状的街道。

其发展方向也是未来的三星城等。

5 “串”字城模式
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中字城的结合。

要将主要的接到进行连接,期间设置绿化区域,保持适当的规格。

绿化区主要是一些观光目的的场景,如观光农业等形式。

对于扩建的街道可以增加一些建筑物,但是不能远离绿化区。

这一建设突破了城区一片的局面。

主导思想就是建设以绿化带为主,实现其对城市的包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6 棋盘形式的城市特征。

城市由若干街道组成,分隔成类似棋盘的众多区域,其中心地带为绿化区域。

是田字城和日字城的有效拼加。

与传统的格子城不同,它的建设原则仍是沿街进行构建,但是建筑物的后面是绿化区,这样既使交通变得顺畅,又有效保护了环境,为人们生存提供良好的条件。

7 子母城的建设
在规划上,子母城包含两个城市,一大一小。

这样保证了城市的规模适宜。

防止出现污染集中的状况。

同时施工上也可以实施分期进行。

这一模式的本质是城市具有两个中心,规模不同。

即使对于小城来说,也要制定较高的建设标准,只是在服务设施上没有大城那么齐全。

也具有一定的商区和服务机构,这就使得人们对其不会感到过于边缘化,规避了城市各方面都比价集中的难题,给人们提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

通常情况下,大城为主要商业服务区,建筑标准高,是城市发展主要进行规划的部分,子城为主要的工业园区,目的是不影响城市环境。

8 子母城的变化形式--三星城
子母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变成了三星城。

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母城,两个子城的模式。

母城居于市中心,三个城市位于一条线上。

看起来像三星的分布。

如果子城以工业为主,那么位置要选在母城的下风区,三者城鼎足的趋势。

9 雪花城
雪花城犹如其名,指一个主城,很多子城的局面和分布。

通常,子城数量为至少三个。

这是一个复杂的城市规划形式。

以一城为中心,想外缘辐射分布的局面。

有的时候还会在子城的下面在进行城市的开拓和扩建,看起来犹如雪花。

其主要的机构设置都是以主城为基准,从中发展而来,也可自己独立发展,形成一区。

但是城区之间必须有几公里的绿化带。

绿化带在实现了相互连接以后,使主城、子城都被绿化带所包围,景观甚美。

这就是理想的城市绿化和规划。

子城的选址可以是距离母城较近、交通方便的地区。

如果城市发展有需呀,可以在更偏远的区域建设工业园和风景区。

10 水城
水城的特点是选在沿岸建造城市。

突出特点是不缺水,水路发展迅速,气温适宜,景色优美,不足是有发生水患的可能,建造时要做好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一些在建或已建的水利工程称为新城的主要建造背景和依托。

如果存在老城不适合搬迁的,但是又有改建城市的需求的,可以先建水利工程,而后在建城。

对于废弃原有护城河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对于水资源如此珍贵的今天,要鼓励兴建护着回复护城河。

11 山城
山城是以当地的主要自然环境为依托而形成的。

主要优势就是风景优美、地势高峻、拥有充裕的水资源、通风良好。

主要是独立的山丘。

其主要的优势是能够大面的节省用地。

远离大城市的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绿化和净化效果。

但是主要的不足就是城市的服务设施没有大城市那么健全,交通建造成本比较高。

山城要进行发面积的植树工程,给人以整体的美感。

同时,山城也可以作为大城市的一部分,发展为旅游区、风景区,为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地方。

当然也可以将山城视为主城,辐射进行子城的开发。

对于高度较高的山,可以只修建到半山,直至山脚下,就如一个山顶公园一般。

保留了风景区的完美型。

山城要将工业区建在下风头。

山势过于陡峭的,不宜建城,自然灾害的隐患比较大。

12 模式选择原则
对于以上的主要城市模式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建设,需要结合实际,防止乱用和照抄。

在施工和设计阶段,根据现实情况,选择科学和合理的思路,不断寻求完善和健全。

结束语:
综上,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服务于环境。

在设计之初,就要从长远考虑,眼光放远。

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合理使用土地,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

鉴于交通的发达,要改变单一的城市发展规模,实现多元化、多中心的发展策略。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晓星. “绿色城市”理论及其在贵阳市白云区规划建设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
[2]涂军飞. 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 科技创新导报,2008,08:133.
[3]孙彦青. 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