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要点总结:
1. 几何学: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和关系、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和关系、圆的性质和关系、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关系等。

2. 代数学:多项式的运算和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绝对值、函数的概念
和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等。

3.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列的推导、数学
归纳法的应用。

4. 解析几何:点、直线、平面的坐标表示、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和关系、向量的概念和
运算、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

5. 概率与统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事件的独立性、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统计图
表的表示和分析、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6. 三角函数:弧度制和角度制、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三角函数的运算、解三角方程等。

7. 微积分初步: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导数和导数的应用、函数的积分和积分的应用、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等。

以上是高中数学会考的主要知识要点总结,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
掌握,才能在数学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1. 数学基础知识
- 数字与运算:包括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等概念,以及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 代数与函数:包括代数运算规律、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内容。

- 几何与形状:包括几何图形的分类、性质和计算等内容。

2. 数学推理与证明
- 数学推理: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命题的推理法则等内容。

- 数学证明:包括直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和反证法等内容。

3. 高中数学应用
- 函数与方程: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内容。

-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和数学归纳法等内容。

- 空间与向量:包括坐标系、平面向量和空间几何等内容。

4. 统计与概率
- 统计学: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等内容。

- 概率学:包括事件概率、条件概率和概率分布等内容。

5. 解决实际问题
- 实际问题的建模与解决:包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等内容。

- 实际问题的解释与应用:包括解释数学解的含义和应用数学解于实际问题的场景等内容。

以上是高中数学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会考必修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会考必修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会考必修公式总结大全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考必修公式的掌握对于学生的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高中数学会考必修的公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有理数运算公式1. 加法交换律:a+b=b+a2. 加法结合律:(a+b)+c=a+(b+c)3. 减法法则:a-b-c=a-(b+c)4. 乘法交换律:ab=ba5. 乘法结合律:(ab)c=a(bc)6. 乘法分配律:(a+b)c=ac+bc二、数列求和公式1. 等差数列求和:Sn=(a1+an)n/2或Sn=n(a1+an)/22. 等比数列求和:Sn=a1(1-q^n)/(1-q)或Sn=A1/(1-q)+An/(1-q)三、基本不等式公式1. 平均值不等式: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2. 海伦-秦九韶公式:√(p(p-a)(p-b)(p-c)),其中p=(a+b+c)/2四、几何公式1.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点A(x1,y1),B(x2,y2),则AB的长度为|AB|=√[(x2-x1)²+(y2-y1)²]2. 向量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公式:(1)a=(x,y),b=(x',y')→a+b=(x+x',y+y');(2)(c,d)+a=(c+x,d+y);(3)λa=(λx,λy);(4)(a-b)·i=x-y,(a-b)·j=xj+yj;3. 圆的方程:圆的一般方程为(x-a)²+(y-b)²=r²,其中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r;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公式:d<r,则直线与圆相交;d=r,则直线与圆相切;d>r,则直线与圆相离。

五、三角函数公式高中数学会考中,三角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函数(sin):y=sinx;余弦函数(cos):y=cosx;正切函数(tan):y=tanx。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整理--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整理--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整理--非常详细总结1. 代数部分- 多项式多项式- 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和性质- 多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一元多项式的整除性质和余式定理- 多项式的因式定理和因式分解-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性质-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性质- 绝对值方程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性质- 函数函数- 线性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互反性质- 数列数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 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首项公式的推导和使用2. 几何部分- 平面几何平面几何- 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中线、高线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圆内接四边形和圆内接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图形的投影、旋转和平移等变换- 空间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球的性质、公式和计算方法3. 统计与概率部分- 统计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 数据的频数、频率、平均数和离散程度计算- 图表和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 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的基本方法- 概率概率- 基本概率定理和计算方法- 事件的相互排斥和独立性判定条件- 概率问题的计算步骤和策略- 条件概率和事件的互斥性计算方法以上是高中数学会考的重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准备考试。

祝你取得好成绩!。

高三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示- 一次函数的性质:线性关系、斜率、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2.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表示- 二次函数的性质: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点、零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3. 指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律、指数函数的图像- 对数函数的性质:定义、换底公式、对数函数的图像-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4. 三角函数- 常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应用和求解二、几何与向量1. 平面几何- 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等- 由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推导出的定理- 相交线与四边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相似性、共线性、面积等定理与性质2. 空间几何- 空间几何中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平面等-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与性质- 空间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与性质- 空间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应用3. 向量与坐标-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数量积、向量积- 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 向量的应用:平移、共线性、垂直性、投影等三、数列与数理统计1. 数列- 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2. 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事件的概率计算与应用-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随机变量和分布函数的应用四、解析几何1. 坐标系与平面图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 点、线、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平面图形的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2.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立体图形-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 点、直线、面、球的方程与性质- 空间图形的投影、截面、旋转等问题五、微积分1. 无穷小与极限- 无穷小的定义和性质- 极限的定义和性质- 极限计算和运算法则- 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2.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 导数的计算:基本函数、复合函数、隐函数等-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点- 微分的定义和性质3. 积分与定积分- 不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 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 积分计算的方法: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等- 积分的应用:曲线长度、曲边梯形面积等以上是高三数学会考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数学会考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二数学会考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二数学会考必背公式知识点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必背公式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的基础。

掌握了这些公式,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以下是高二数学会考必背公式知识点:1. 二次函数相关公式:- 一般式:$y = ax^2 + bx + c$- 根的判别式:$\Delta = b^2 - 4ac$- 顶点坐标:$(h, k)$,其中$h = -\frac{b}{2a}$,$k = f(h) =\frac{\Delta}{4a}$- 对称轴:$x = -\frac{b}{2a}$- 平移变换:$y = a(x - h)^2 + k$2. 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正弦定理:$\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 C$- 正切定理:$\tan A = \frac{\sin A}{\cos A}$- 三角和差公式:$\sin(A \pm B) = \sin A \cos B \pm \cos A \sin B$$\cos(A \pm B) = \cos A \cos B \mp \sin A \sin B$$\tan(A \pm B) = \frac{\tan A \pm \tan B}{1 \mp \tan A \tan B}$3. 平面几何相关公式:- 任意三角形面积公式:$S = \frac{1}{2} \cdot a \cdot b \cdot \sin C$-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2 = a^2 + b^2$- 中线定理: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平分彼此的长度- 高线定理: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且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4. 概率与统计相关公式:- 排列公式:$A_n^m = \frac{n!}{(n-m)!}$- 组合公式:$C_n^m = \frac{n!}{m!(n-m)!}$- 事件的概率:$P(A) = \frac{N(A)}{N(S)}$- 条件概率:$P(A|B) = \frac{P(A \cap B)}{P(B)}$- 独立事件概率:$P(A \cap B) = P(A) \cdot P(B)$5. 数列与级数相关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 (n-1)d$-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_n = \frac{n}{2}(a_1 + a_n)$-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 \frac{n}{2}(2a_1 + (n-1)d)$-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cdot q^{n-1}$-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当$|q| < 1$):$S_n = a_1 \cdot \frac{1-q^n}{1-q}$以上是高二数学会考必背的公式知识点,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能够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中更加得心应手。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重点知识点详细总结引言高中数学会考是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评估,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中数学会考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提高考试成绩。

第一部分:代数1.1 函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1.2 代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高次方程的解法无理方程、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的解法1.3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1.4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极限的概念1.5 复数复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与三角函数的关系第二部分:几何2.1 平面几何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解析几何: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2.2 立体几何棱柱、棱锥、球的性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2.3 解析几何的应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概率统计3.1 概率论基础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3.2 统计学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图表表示描述性统计: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3.3 统计推断抽样分布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第四部分:微积分初步4.1 极限与连续性极限的概念函数的连续性4.2 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定义和几何意义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复合函数、反函数的求导法则4.3 积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结语高中数学会考覆盖了数学的多个重要领域,本文档的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重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增强数学思维,为会考和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一、代数:
1、复数:虚数单位i,负数的平方根,实部、虚部,复数模及其计算,共轭复数,复数乘法法则及其计算;
2、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两个实
数根(根的种类、解的类型),有理数解,实数解,无理数解;
3、一元n次方程:一元n次方程的定义、解法,有理数解,实数解、无理数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解法,化简,消元,解的类型,无解,
有唯一解,有多解;
5、分式:分式定义及其特点,分式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混合
运算法则及计算,提取公因数;
6、根式:定义、特点,同底数的幂的加法、减法,乘法、乘方及计算,开根号,根式与分式的比较及混合运算;
7、二元二次方程组:定义,利用配方求解,利用消元求解,利用把
变量替换成另一个求解;
二、几何:
1、直线与圆:直线与圆的定义,直线的斜率及其计算,圆的标准方
程及其计算,圆的圆心角的大小及其计算;
2、直角三角形:定义、特点,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利用重要性质求三角形的面积,角的大小及其计算,弦长的计算;
3、三角形:定义,重要性质(勾股定理、余弦定理),三角。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高中数学会考是对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次重要检验。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会考,下面将对高中数学会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集合与函数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础的概念,包括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等)、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函数则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

要理解函数的概念,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常见的函数类型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对于二次函数,要掌握其图像和性质,如对称轴、顶点坐标、开口方向等。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也是重要的考点,能够通过函数的解析式或者图像判断其单调性和奇偶性。

二、数列数列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要掌握其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性质。

通过这些公式和性质可以解决数列中的求值、求和等问题。

等比数列同样要掌握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以及等比中项的性质。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公比是否为 1 的情况。

三、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要牢记它们的定义、周期性、值域、单调性等性质。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解题的重要工具,能够将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转化。

解三角形部分,要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三角形中的边长、角度等问题。

四、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概念包括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有向线段、坐标表示)。

向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乘和数量积。

要掌握这些运算的法则和性质,能够进行向量的运算和求解相关问题。

五、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基础,要熟练掌握。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重点,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结合函数图像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线性规划问题则是考查如何在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六、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主要包括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重要考点,要能够进行判定和证明。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方法解决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等问题。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要点总结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对集合,时,必须注意到“极端”情况:或;求集合的子集时是否注意到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抓住关联字词”;注意:“不‘或’即‘且’,不‘且’即‘或’”;4、“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一假”;5、四种命题中“‘逆’者‘交换’也”、“‘否’者‘否定’也”、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但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都不等价、反证法分为三步:假设、推矛、得果、充要条件。

二、函数1、指数式、对数式,2、(1)映射是“‘全部射出’加‘一箭一雕’”;映射中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有像,但第二个集合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像(中元素的像有且仅有下一个,但中元素的原像可能没有,也可任意个);函数是“非空数集上的映射”,其中“值域是映射中像集的子集”;(2)函数图像与轴垂线至多一个公共点,但与轴垂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也可任意个;(3)函数图像一定是坐标系中的曲线,但坐标系中的曲线不一定能成为函数图像。

3、单调性和奇偶性(1)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若有单调性,则其单调性完全相同、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若有单调性,则其单调性恰恰相反。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特点是:“同性得增,增必同性;异性得减,减必异性”。

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特点是:“内偶则偶,内奇同外”、复合函数要考虑定义域的变化。

(即复合有意义)4、对称性与周期性(以下结论要消化吸收,不可强记)(1)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轴)对称。

推广一:如果函数对于一切,都有成立,那么的图像关于直线(由“和的一半确定”)对称。

推广二: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2)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轴)对称。

(3)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

三、数列1、数列的通项、数列项的项数,递推公式与递推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关系。

会考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会考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会考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函数1.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一个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要学习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等内容。

函数的定义是指出了一种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对于函数的性质,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掌握,比如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内容。

函数的图像是指函数的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学生要学习如何画出函数的图像。

2.常用函数在高中数学中,学生要学习一些常用的函数,比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3.函数的运算函数的运算是指两个或多个函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和复合等运算。

学生要学习函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运算性质。

二、数列和数学归纳法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学生要学习数列的概念和数列的基本性质。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两种数列,学生要学习这两种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常用的应用。

3.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的一种推理方法,它用来证明一个关于自然数的性质。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要学习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使用数学归纳法解题的方法。

三、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和角度的函数,它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要学习三角函数的概念,函数图像和性质等内容。

2.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要学习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解答相关问题的方法。

四、导数1.导数的概念导数是微积分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函数的变化率。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要学习导数的概念和导数的定义,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和导数的性质。

2.导数的应用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物理学中描述物体的运动,建模和分析经济学中的函数等。

学生要学习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解答相关问题的方法。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代数运算代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相应的运算规则。

高中阶段代数运算的难点在于复杂的多项式运算,例如多项式的加减、乘除和因式分解等。

2、方程与不等式高中数学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等。

学生需要掌握将复杂方程或不等式化简,以及求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

3、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一元函数、二元函数、复合函数、反函数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绘制函数图像、求函数的极值、零点、不等式解等。

4、数列与级数数列与级数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级数求和及收敛性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通项求和公式等。

5、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高中数学中的概率知识,包括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多项式定理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排列组合问题及其应用。

二、几何1、平面几何平面几何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似、全等、直角三角形、圆的性质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以及几何证明等方法。

2、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主要包括立体图形的性质、体积、表面积计算,以及空间几何关系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以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

3、向量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向量的定义、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计算向量的模、夹角、投影以及向量与几何问题的应用。

4、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进行求解的方法,主要包括平面坐标、距离公式、斜率公式、方程解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应用解析几何解决几何问题。

5、空间几何空间几何主要包括三维空间的向量表示,点、直线、平面的性质及其应用,以及多面体的体积、表面积计算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方法。

三、概率与统计1、概率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随机事件、事件的概率、事件的互斥、独立性等内容。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及算法初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子集、真子集、补集 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复合命题三种形式:p 或q ;p 且q ;非p ; 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p 或q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p 且q :同真为真;非p :与p 真假相反;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反证法步骤:假设结论不成立→推出矛盾→否定假设;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q p ⇒,则p 叫做q 的充分条件; 若p q ⇒,则p 叫做q 的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做q 的充要条件;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二、基本初等函数映射、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区间闭区间、开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求函数的定义域: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零次幂的底数不等于0;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x y tan =,2ππ+≠k x )(Z k ∈;已知函数)(x f 定义域为D ,求函数)]([x g f 的定义域,只需D x g ∈)(;已知函数)]([x g f 的定义域为D ,求函数)(x f 定义域,只需要求)(x g 的值域D ∈;5年高考3年模拟5p ,例2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指数、分数指数幂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Q s r b a ∈>>,,,00:sr sraa a +=⋅;rs s r a a =)(;rr r b a ab =)(;对数:如果N a x=)10(≠>a a ,,数x 就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为x N a =log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N aNa =log ;积、商、幂、方根的对数M ,N 是正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N M NMa a alog log log -=;M n M a n a log log =;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10log 通常写成N lg ;自然对数: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e log 通常写成N ln ;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20p 幂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21p函数的零点:使0)(=x f 的实数x 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x f y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函数有零点的判定: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0)()(<⋅b f a f ,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内有零点,即存在)(b a c ,∈,使得0)(=c f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三、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正角、负角和零角;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象限的角弧度制:rad )180(1π=;'185730.57)180(1=≈=πrad ;圆弧长公式:r l ||α=α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r y =αsin ,r x =αcos ,xy=αtan ;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三角函数值在每个象限的符号:αsin )(--++,,,;αcos )(+--+,,,;αtan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 sin 22=+αα;αααtan cos sin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3~32p最小正周期:)sin(ϕω+=x A y 、)cos(ϕω+=x A y函数)sin(ϕω+=x A y 的图像: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平移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αααcos sin 22si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ααα2tan 1tan 22tan -=;化特殊式子:x b x a cos sin +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例如:)6sin(2sin 3cos π+=+x x x ;斜三角形的解法: 正弦定理:CcB b A a 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四、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3p比较两个数或式的大小,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与0比较大小;或者作商——变形——与1比较大小;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43p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44p 基本不等式:若R b a ∈,,则ab b a 222≥+; 若a ,b 为正数,则2b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五、数列n a 与n S 的关系:⎩⎨⎧>=-=-)1()1(11n n S S S a n nn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等差中项:a ,A ,b 组成等差数列, 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A b a 2=+;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 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d m n a a m n )(-+=;若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n q a a ;等比中项:a ,G ,b 成等比数列, 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2G ab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1(11)1(111=≠⎪⎩⎪⎨⎧--=--=q q na qqa a q q a S n n n 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mn m n q a a -=;若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六、导数及其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0x f 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x f y =在点))((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即)('0x f k =;导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0)'(=c ;1)')((-=n n nx x ;x x cos )'(sin =;x x sin )'(cos =; a a a x x ln )'(=;x x e e =)'(;a x x a ln 1)'(log =;xx 1)'(ln =; 导数的运算法则61p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x g f y =,则x u u y y '''⋅=;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某个区间)(b a ,内,如果0)('>x f ,那么函数)(x f y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0)('<x f ,那么函数)(x f y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求函数)(x f y =的极值的方法61p求函数)(x f y =在][b 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61p七、数系扩充、推理与证明12-=idi c bi a +=+R d c b a ∈,,,的充要条件是:c a =且d b =;复数的分类:)(R b a di c bi a ∈+=+,:0=b 时,为实数;0≠b 时,为虚数0=a 且0≠b 时,为纯虚数;0≠a 且0≠b 时,为非纯虚数共轭复数:bi a bi a z -=+=)(R b a ∈, 复平面、实轴、虚轴复数集C 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 复数集C 和复平面内的向量所成的集合也是一一对应关系; 复数的模:22||||b a bi a z +=+=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69p 复数加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69p三段论:大前提:M 是P ;小前提:S 是M ;结论:S 是P ; 综合法、分析法 反证法70p数学归纳法的步骤70p八、平面向量向量、向量的模||a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78p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79p 向量的数乘运算向量共线的条件:向量a 与非零向量b 共线,当且仅当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a b λ=; 向量的夹角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设)(11y x a ,=,)(22y x b ,=,则)(2121y y x x b a ++=+,,)(2121y y x x b a --=-,;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11y x a ,=,)(22y x b ,=,0≠b ,则a ,b 共线a ∥b 的充要条件是01221=-y x y x ;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θcos ||||b a b a =⋅;向量垂直的条件:设)(11y x a ,=,)(22y x b ,=,则向量a ,b 垂直当且仅当02121=+y y x x ;九、立体几何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 投影、三视图斜二测画法的步骤87p ; 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88p ;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α∈A ;点A 不在平面α内,记作α∉A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典型结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典型结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典型结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取值范围]20(π,异面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相交、直线和平面平行;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此平面平行; 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取值范围]20[π,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过二面角的棱上的一点O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两条垂线OA ,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取值范围)0[π,,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时,称为直二面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空间两点)(1111z y x P ,,,)(2222z y x P ,,,则22122122121)()()(||z z y y x x P P -+-+-=;十、直线和圆的方程倾斜角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1800<≤α斜率:αtan =k ;过)(111y x P ,,)(222y x P ,的直线的斜率1212x x y y k --=)(12x x ≠;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101p 直线的几种形式:点斜式:)(00x x k y y -=- 斜截式:b kx y += 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截距式:1=+bya x 一般式:0=++C By Ax直线的交点坐标:联立直线方程进行求解; 两点间的距离:已知平面上两点)(111y x P ,,)(222y x P ,,则22122121)()(||y y x x P P -+-=;点到直线的距离: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的距离2200||BA C By Ax d +++=;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已知两条平行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011=++C By Ax l :,022=++C By Ax l :,则1l 与2l 的距离2221||BA C C d +-=;平面上两点连线的中点坐标公式:平面上两点)(111y x P ,,)(222y x P ,,线段21P P 的中点为)22(2121y y x x P ++,; 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圆心为)(b a ,,半径为r )0(>r ; 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04(22>-+F E D ,圆心为)22(ED --,,半径为2422FE D r -+=;圆的直径式方程:0))(())((2121=--+--y y y y x x x x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11y x A ,,)(22y x B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r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r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圆心距与半径1r 和2r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5种情况;十一、圆锥曲线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a 2)2||2(21c F F a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a MF MF 2||||21=+; 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0(>>b a 焦点在x 轴上,或12222=+bx a y )0(>>b a 焦点在y 轴上; 离心率:ace =,10<<e ;双曲线:平面上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a 2)2||2(21c F F a =<的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若P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有a PF PF 2||||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00(>>b a ,焦点在x 轴上,或12222=-bx a y )00(>>b a ,焦点在y 轴上; 离心率:a ce =,1>e ;渐近线:x a by ±=叫做双曲线12222=-by a x 的渐近线;与12222=-b y a x )00(>>b a ,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k by a x =-2222)0(≠k 等轴双曲线: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抛物线:平面内与一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px y 22=焦点坐标)02(,p,准线方程:2p x -=;py x 22=焦点坐标)20(p ,,准线方程:2py -=;如果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11y x A ,,)(22y x B ,, 则弦长||11||1)()(||212212221221y y kx x k y y x x AB -+=-+=-+-=, 21221214)(||x x x x x x -+=-,21221214)(||y y y y y y -+=-;十二、计数原理、概论统计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频率分布直方图 茎叶图 中位数、众数 均值、方差。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会考中,掌握好重点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下是对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的总结。

一、集合与函数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常见的集合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区间法。

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

函数的定义是给定一个非空数集 A 和B,如果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常见的函数类型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 + b(k≠0),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ax²+ bx + c(a≠0),其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为 x = b/2a。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 (k≠0),其图像是双曲线。

指数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a^x(a>0 且a≠1),对数函数的表达式为 y =logₐx(a>0 且a≠1),它们互为反函数。

幂函数的表达式为 y =x^α,其中α为常数。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单调性是指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是递增还是递减;奇偶性是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还是关于 y 轴对称(偶函数);周期性是指函数在一定的区间内重复出现相同的性质。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正弦函数 y =sin x,余弦函数 y = cos x,正切函数 y = tan x。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用于将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转化。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有 sin²x + cos²x = 1,tan x = sin x / cos x 等。

高二会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会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会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五篇】高二会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篇】:高二数学的学习相比于初中数学来说,难度更高,知识点更加繁多,而且高二数学是高考数学的重要基础。

因此,考生在备考高考时必须充分理解各种知识点,并将它们融会贯通,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列举出高二会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直线方程的表示高考数学中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了解到直线的方程是很重要的,上数学老师都会告诉我们,直线的方程有三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是一般式、点斜式、截距式。

一般式:Ax+By+C=0点斜式:y-y1=k(x-x1) (k为斜率)截距式:y=kx+b (k为斜率,b为截矩)2.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曲线有不同的类型,如函数图像、二次函数图像、指数函数图像、对数函数图像、正弦函数图像、余弦函数图像等。

而每一种曲线又各自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二次函数图像呈现出一个“U”型,判断一个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可通过判定它的次数和二次系数的正负来确定。

如果二次系数大于0,则曲线开口朝上;如果二次系数小于0,则曲线开口朝下。

3.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考数学的复习重点,主要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幅度都在-1和1之间,它们分别表示一个标准角的正弦和余弦;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定义分别是正弦和余弦的商,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则是余弦和正弦的商。

考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各种公式和性质,例如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余弦定理等,同时也要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这三个例子分别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以及高考数学的备考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学生平时应注重理解这些知识点,多加练习,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应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来备战高考。

高二会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二篇】:在高二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不仅是数学考试中的必考内容,而且在高考数学中也是必考的,这些知识点要求考生扎实掌握,最好能够背诵并熟练运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高二数学中的必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2、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ΦU C AB R ⇔=第二章 函数 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N M NMa a alog log log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b mn b a na m log log =。

第三章 数列1、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2()1(111n S S n S a a n nn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其中首项是1a ,公差是d ;) (3)、前n 项和:2)(1n n a a n S +=d n n na 2)1(1-+=(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2ba A +=或b a A +=2,三个数成等差常设:a-d ,a ,a+d 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

(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其中:首项是1a ,公比是q )(3)、前n 项和:⎪⎩⎪⎨⎧≠--=--==)1(,1)1(1)1(,111q q q a qq a a q na S nn n(4)、等比中项: 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Gb a G =,即ab G =2(或ab G ±=,等比中项有两个)第四章 三角函数1、弧度制:(1)、π=180弧度,1弧度'1857)180(≈=π;弧长公式:r l ||α= (α是角的弧度数)2、三角函数 (1)、定义: yrx r y x x y r x r y ======ααααααcsc sec cot tan cos sin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1cos sin 22=+αα ααcos tan =1cot tan =αα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ααααααtan )180tan(cos )180cos(sin )180sin(-=-︒-=-︒=-︒ ααααααtan )180tan(cos )180cos(sin )180sin(=+︒-=+︒-=+︒ ααααααtan )tan(cos )cos(sin )sin(-=-=--=- ααααααtan )360tan(cos )360cos(sin )360sin(-=-︒=-︒-=-︒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βα+S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S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βα+C :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cos(-=+a )(βα-C :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cos(+=-a)(βα+T :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βα-T :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7、辅助角公式:⎪⎪⎭⎫⎝⎛++++=+x b a b x b a a b a x b x a cos sin cos sin 222222 )sin()sin cos cos (sin 2222ϕϕϕ+⋅+=⋅+⋅+=x b a x x b a8、二倍角公式:(1)、α2S : αααcos sin 22sin =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α2C : ααα22sin cos 2cos -= ααα2sin 21cos sin =1cos 2sin 2122-=-=αα 212cos 2122cos 1sin 2+-=-=ααα α2T : ααα2tan 1tan 22tan -=212cos 2122cos 1cos 2+=+=ααα 9、三角函数:10、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 bc B ac C ab S sin 2sin 2sin 2===∆ (2)、正弦定理:sin 2sin 2,sin 2,2sin sin sin R c B R b A R a R CcB b A a ======, 边用角表示: (3)、余弦定理:)1(2)(cos 2cos 2cos 22222222222cocC ab b a C ab b a c Bac c a b Abc c b a +-+=-+=⋅-+=⋅-+=求角: abc b a C ac b c a B bc a c b A 2cos 2cos 2cos 222222222-+=-+=-+=第五章、平面向量 1、坐标运算:(1)、设()()2211,,,y x b y x a ==→→,则()2121,y y x x b a ±±=±→→数与向量的积:λ()()1111,,y x y x a λλλ==→,数量积:2121y y x x b a +=⋅→→(2)、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1212,y y x x AB --=→.(终点减起点)221221)()(||y y x x AB -+-=;向量a 的模|a |:a a a ⋅=2||22y x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θcos →→→→⋅=⋅b a b a , 注意:00=⋅→→a ,→→=⋅00a ,0)(=-+a a (4)、向量()()2211,,,y x b y x a ==→→的夹角θ,则222221212121cos y x y x y y x x +++=θ,2、重要结论:(1)、两个向量平行: →→→→=⇔b a b a λ// )(R ∈λ,⇔→→b a // 01221=-y x y x (2)、两个非零向量垂直0=⋅⇔⊥→→→→b a b a ,02121=+⇔⊥→→y y x x b a(3)、P 分有向线段21P P 的:设P (x ,y ) ,P 1(x 1,y 1) ,P 2(x 2,y 2) ,且21PP P P λ= ,则定比分点坐标公式⎪⎪⎩⎪⎪⎨⎧++=++=λλλλ112121y y y x x x , 中点坐标公式⎪⎪⎩⎪⎪⎨⎧==y x第六章:不等式1、 均值不等式:(1)、 ab b a 222≥+ (222b a ab +≤) (2)、a >0,b >0;ab b a 2≥+或2)2(b a ab +≤2、解指数、对数不等式的方法:同底法,同时对数的真数大于0;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斜 率:αtan =k ,),(+∞-∞∈k ;直线上两点),(),,(222111y x P y x P ,则斜率为1212x x y y k --=2、直线方程:(1)、点斜式:)(11x x k y y -=-;(2)、斜截式:b kx y +=; (3)、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同时为0) 斜率B A k -=,y 轴截距为BC-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212121//b b k k l l ≠=⇔且 212121C C B B A A ≠= 时 ,21//l l ; 垂直: 21211l l k k ⊥⇔-=⋅ 2121210l l B B A A ⊥⇒=+;(2)、夹角范围:]2,0(π夹角公式:12121tan k k k k +-=α 21k k 、都存在,0121≠+k k(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00B A C By Ax d +++=(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4、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22)()(r b y a x =-+-,圆心为),(b a C ,半径为r(2)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配方:44)2()2(2222F E D E y D x -+=+++) 0422>-+F E D 时,表示一个以)2,2(E D --为圆心,半径为F E D 42122-+的圆;第八章: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2、两点的球面距离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数乘以球半径,即R l ⋅=α;第九章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1、排列:(1)、排列数公式: mn A =)1()1(+--m n n n =!!)(m n n -.(n ,m ∈N *,且m n ≤).0!=1(2)、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n A nn =)!1(123)2)(1(-⋅=⋅⋅⋅⋅--=n n n n n ; 2、组合:(1)、组合数公式: mn C=m n mmA A =m m n n n ⨯⨯⨯+-- 21)1()1(=!!!)(m n m n -⋅(n ,m ∈N *,且m n ≤);10=n C ;(2)、组合数的两个性质:m n C =m n n C - ;m n C +1-m n C =mn C 1+;3、二项式定理 :(1)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第r +1项):rr n r n r b a C T -+=1)210(n r ,,,= (2)各二项式系数和:C n 0+C n 1+C n 2+ C n 3+ C n 4+…+C n r +…+C n n =2n(表示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前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内容和难度都让学生望而却步。

但是掌握好高中数学知识点才能在会考中取得更好成绩。

因此,本文将针对会考数学知识点做一个深入浅出的总结,指导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高中数学知识点,为会考积累知识储备。

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一、初中数学知识点
1、代数:方程、不等式、算式的综合应用,解析几何:平面直角坐标系、初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其综合运用等。

2、函数:线性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二元函数、多项式与分式等。

3、数列:公差或公比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改变数列、组合数列及其综合运用等。

二、高中数学知识点
1、几何:三角形与空间几何,几何图形在实际应用中的演绎推理,立体几何的性质、构图及其运用,空间向量的应用等。

2、数论:分式综合运用,有理数分式的构造与运用,数列极限及其判断,递归公式及数列构造,分步函数、奇偶函数及其综合运用等。

3、概率统计:概率的定义、克劳利定理,条件概率及独立性,事件分布及随机变量,古典概型、贝努力定理及其应用等。

总结起来,上述各项知识点是考生在高中数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
知识点,考生要掌握的要点是:熟悉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点,熟练运用,重点练习实际应用,及时复习,以便在会考中取得更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结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交点叫做垂足。
自然对数:以 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通常写成 。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
幂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
函数的零点:使 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方程 有实根 函数 的图像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函数有零点的判定: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 ,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 也就是方程 的根。
十一、圆锥曲线
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若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 。
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 轴上),或 (焦点在 轴上)。
离心率: , 。
双曲线:平面上与两个定点 ,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 的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若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有 。
九、立体几何
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
投影、三视图
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 则 ;逆命题:若 则 ;否命题:若 则 ;逆否命题:若 则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反证法步骤:假设结论不成立 推出矛盾 否定假设。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 ,则 叫做 的充分条件;
若 ,则 叫做 的必要条件;
若 ,则 叫做 的充要条件。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空间两点 , ,则 。
十、直线和圆的方程
倾斜角(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是 )
斜率: ;过 , 的直线的斜率 。
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 )
直线的几种形式:
三、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
正角、负角和零角;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象限的角
弧度制: ; 。
圆弧长公式: ( 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 。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三角函数值在每个象限的符号:
; ;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及算法初步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常用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或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
子集、真子集、补集
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或 、且 、非 。
复合命题三种形式: 或 ; 且 ;非 。
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或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 且 :同真为真;非 :与 真假相反。
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函数的奇偶性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指数、分数指数幂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 ; ; 。
对数:如果 ,数 就叫做以 为底 的对数,记为 ,其中 叫做底数, 叫做真数( )。
积、商、幂、方根的对数( , 是正数):
; ; 。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通常写成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 轴上),或 (焦点在 轴上)。
离心率: , 。
渐近线: 叫做双曲线 的渐近线。
与 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等轴双曲线: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
抛物线:平面内与一定点 和一条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
点斜式:
斜截式:
两点式:
截距式:
一般式:
直线的交点坐标:联立直线方程进行求解。
两点间的距离:
已知平面上两点 , ,则 。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 到直线 的距离 。
两平行直线的距离:
已知两条平行直线 和 的一般式方程 , ,则 与 的距离 。
平面上两点连线的中点坐标公式:
平面上两点 , ,线段 的中点为 。
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 ,半径为 。
圆的一般方程: ,圆心为 ,半径为 。
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 , )。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圆心距与半径 和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5种情况)。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
如果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 ,
则弦长 ,
, 。
十二、计数原理、概论统计
系统抽样、分方差
求函数 的极值的方法( )
求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 )
七、数系扩充、推理与证明
( )的充要条件是: 且 。
复数的分类:

时,为实数;
时,为虚数( 且 时,为纯虚数; 且 时,为非纯虚数)
共轭复数:
复平面、实轴、虚轴
复数集 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
复数集 和复平面内的向量所成的集合也是一一对应关系。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二、基本初等函数
映射、函数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区间(闭区间、开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求函数的定义域:
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零次幂的底数不等于0;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 , ;已知函数 定义域为 ,求函数 的定义域,只需 ;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求函数 定义域,只需要求 的值域 。(5年高考3年模拟 ,例2)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 在 处的导数 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的斜率,即 。
导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 ; ; ;
; ; ; 。
导数的运算法则( )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则 。
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某个区间 内,如果 ,那么函数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 ,那么函数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
向量的数乘运算
向量共线的条件:向量 与非零向量 共线,当且仅当唯一一个实数 ,使得 。
向量的夹角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设 , ,则 , 。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设 , , ,则 , 共线( ∥ )的充要条件是 。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向量垂直的条件:设 , ,则向量 , 垂直当且仅当 。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取值范围 )
异面直线垂直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相交、直线和平面平行。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此平面平行。
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复数的模:
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
复数加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 )
三段论:大前提: 是 ;小前提: 是 ;结论: 是 。
综合法、分析法
反证法( )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
八、平面向量
向量、向量的模( )
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比较两个数或式的大小,一般步骤是:
作差——变形——与0比较大小;或者作商——变形——与1比较大小。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
基本不等式:
若 ,则 ;
若 , 为正数,则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五、数列
与 的关系: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最小正周期: 、
函数 的图像: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平移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化特殊式子: 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例如: 。
斜三角形的解法:
正弦定理: 。
余弦定理:
, , 。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
四、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
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
点 在平面 内,记作 ;点 不在平面 内,记作 。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