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201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
201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高频考点(1)(1)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
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所以,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温馨提示】记住要学会逆向使用和考虑(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远景规划、西部大开发及东部振兴战略等;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扶贫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产业政策等。
其中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如: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变化;发行国债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面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如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动;存贷款准备金率的变化。
第二,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其好处是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教材复习提纲《政治生活》3-4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教材复习提纲《政治生活》3-4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等。
人民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执行。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1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5、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政治是高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了解政治知识和方法,对于高考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政治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包括国家政治、政治制度、法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有觉悟的分子组成的政党。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基本路线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70%以上精力,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国家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机构的第一要务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政权。
国家机构的组成、工作和职权在一定程度上受人民监督和控制。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最高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依宪行使国家的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和外交权。
三、法治思想法治思想是一种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思想,是一种尊重公民权利、法律优先的国家观念,也是一种以法制建设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重要体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的一种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代表的国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一种社会主义制度。
五、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建党历程包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的发展,早期的工人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党的成立后的历史上各个重要时期。
六、中国共产党的党的纲领和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指导思想,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才能够在考场中获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高考政治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国家政治制度1.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央政府的机构: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中央纪委、公安部等。
3.地方政府的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乡,村。
4.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制衡: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制衡体现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5.宪法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和修改法律的依据。
第二部分:中外历史和文化1.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包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诸子百家文化、民间文化”等。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深远。
2.中共的历史:中共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的领导党派,经历过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时期、反右斗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历史阶段。
3.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经晚清政治危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
4.世界近代史:从17世纪起,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历史事件。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事件。
第三部分:社会生活与矛盾运动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领域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矛盾成为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
2.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层是指社会在人员职业、收入、教育、地位、财富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各种群体,如劳动人民、城市小康、新中产阶级等。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政治高考知识点:
1.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权力的机关和运行方式等。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组织制度等。
3.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4. 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包括法治的基本内容、法治社会的特征、法律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等。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人大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6. 国家行政制度:包括国家行政制度的性质、行政机关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7. 单一的国家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权力制约等。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法定义务等。
9. 民族自治制度:包括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0. 参政议政和人民民主监督:包括政府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人民团体的组织和工作原则等。
11. 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包括我国土地制度的性质、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等。
12.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等。
以上是政治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高考的考试。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问题关键知识归纳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问题关键知识归纳N第e二6教r育G资 源•网B热点问题关键知识归纳一、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一)经济常识:1、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法制性4、诚实信用原则5、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6、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政治常识:1、国家性质、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职能和职责,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国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2、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哲学常识:1、一切从实际出发2、联系的观点(因果联系)3、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4、人民群众的观点。
二、价格问题经济常识:1、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2、价格的作用(生产上);A.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B.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市场经济的法制性4、价格是竞争手段之一;市场秩序5、公平的原则,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6、物价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一个具体因素。
三、科技问题、文化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一)经济常识:1、优化结构,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益2、与管理并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能力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职业技能)5、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6、国际竞争力(二)政治常识:1、国家文化职能,文化软实力2、党的思想领导,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国际竞争的实质(三)哲学常识: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3、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4、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要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认识上会取得惊人的成果。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教材复习提纲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教材复习提纲《经济生活》复习指南(标示★的为复习的运用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
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高考政治必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知识点归纳政治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知识点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知识点的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二、政治经济学-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特点三、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六、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七、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八、时事政治-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结束语高考政治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年高考政治复习主干知识提纲
2010年高三政治主干知识复习提纲经济生活部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判断标准: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产品质量就是使用价值)2、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A.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4、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也要考虑国家宏控等因素)★5、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的影响:①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A、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B、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要结合关系图理解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②收入;③物价水平;④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
注: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主观因素: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引发;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
8、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政治高考全部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考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国家的根本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任务体现的内涵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民主集中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特征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3.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点4.产权制度的完善5.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所有制经济6.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8.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民主选举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依法治国基本方略6.政府职能转变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8.司法体制改革9.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的概念、内涵和特点2.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和依法治国3.维护国家安全的国家机构和组织4.现代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5.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武装力量和武装警察部队6.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措施和政策五、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争取和平、促进发展的外交战略3.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对外工作总体部署6.周边外交7.全球外交六、国际关系1.国际政治关系理论2.主权国家与国际关系3.国家的对外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5.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6.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七、政治生活1.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人权的概念和原则6.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7.中国人权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总的来说,政治是一门深邃广泛的学科,涵盖了政治制度、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高考政治的复习需要学生多掌握相关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需要关注当前时事和国际热点,提高政治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政 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在高考中,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需要我们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一、经济生活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3、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5、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6、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3)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也会影响消费水平。
7、消费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8、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9、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
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一)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二)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010高考主干知识总结Microsoft Word 文档
总 结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一、 知识体系:二、 主要关系:1.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2.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 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4. 民主的本质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5.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①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6. 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关系: 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 他们来自人民 , 受人民监督 , 为人民服务 , 对人民负责。
7.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受其监督 , 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
8.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9.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10.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公民应自觉履行义务。
11.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
一方面,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1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二者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政治领导。
组织上,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吐血推荐)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是要新课标的吗??《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了解国家的含义(书P5)和我国的国家性质。
(书P5)(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懂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书P5)★理解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表现: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书P7)(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了解我国公民享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书P9)以及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汇总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汇总一、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着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政治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三、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2.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经济政策:宏观调控与微观放活相结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文化生活与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2. 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社会生活与社会建设1. 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2. 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3.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七、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3. 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高考政治必备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备基本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必备基本知识点总结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的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两个职能。
4.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5.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升高,可换更多的人民币)。
6.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叫使用价值)8.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9.居民消费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影响(其中△指当前和预期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0.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的。
11.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高考政治基本知识归纳生产劳动与经营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3. 在社会再生产中,直接生产起决定作用,分配和消费起桥梁作用,而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4.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5.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7. 通过改革:①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②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9.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他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1.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法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高考政治必背基础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必背基础知识总结高考政治必背基础知识总结面对市场经济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 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3.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4.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5.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主旨:更好地发展。
7.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9.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10. 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做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1.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对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1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高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纳公民的政治生活1.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1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5、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2、贷款消费的含义?条件?贷款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k恶意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条件: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
13、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7、绿色消费的含义?特征?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8、为什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
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广大。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为什么:(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4)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1、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1)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2)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3)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4)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4、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能否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25、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6、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为什么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怎么样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原因:(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1)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2)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如何:开展正当竞争,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等取得竞争的胜利;反对和抵制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7、诚信在经济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1)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
倡导诚实、信用原则,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2)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诚实守信,就会得到银行的支持,就会得到实惠、受到尊重。
相反,失去信用,就会损害自己的形象,给自己带来诸多的不便。
2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1)必然性:①劳动重要。
②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9、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臵,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30、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31、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33、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