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航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侯甲凯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14期
摘要:明确了航材管理对于航空公司运营的重要性,研究了我国航空公司普遍存在的航材管理问题,分析出航材管理成本过高的原因。
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提出了转变航材管理理念、培养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评估体系等可行性措施,并提出建立航材共享平台、建立高效的流转控制体系的新发展思路。
关键词:航材管理;经济效益;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091-02
民用航空业成本居高不下,形势严峻。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行成本控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航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航材作为航空公司开展运营的必要资源,其所占用的企业流动资金是一项非常可观的数额。
因此,做好航材的管理工作,对航空公司控制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
1 航材管理对航空公司的重要性
民用航空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我国航空公司行业间的平均利润水平只有3%~6%。
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流动资金占用是企业增加盈利的关键。
我国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航油消耗、航材成本、机场起降费、销售、财务费用及其他费用,图1是某航空公司各项费用占比。
由图可知航材成本是除航油以外资金投入和资金占用的主要项目。
我国航空公司的航材库存占用资金高达一百多亿,其中大型航空公司约为十几亿元至几十亿元人民币。
航材储备占用了航空公司75%左右的存货资产,25%左右的流动资金,库存备件中有接近30%的航材从未发出过。
航材的超量储备给航空公司顺利经营带来很大的阻碍。
航材管理的不科学,是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航材管理工作可谓与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2 我国航材管理的现状
(1)机队规模偏小,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机型复杂,显现出零而散的特点。
我国航空公司的机队组成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所有知名飞机制造企业,图2是我国26家航空公司各类飞
机的数量,可见B737和A320是航空公司的主体机型,其他机型的飞机数量较少,机队规模总体偏小,机型多而杂,航材的通用性差,航空公司就必须为每种机型的飞机都储备航材,这就增大了航材管理成本,为航材的保障带来难度。
(2)我国大部分航材必须从国外进口,税费负担沉重,占器材金额的30%左右,而且国内附件维修水平低,很多附件需要送到国外修理。
由于采购和修理周期过长,航空公司就必须增大库区量来提高保障率。
航材库存积压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库存资金的周转天数在600天以上,而且库存备件仍以每年7%~10%的速度递增。
实际上,每年仅使用库存备件中的25%左右,利用率和周转率极低。
(3)我国航空公司普遍对计划重视不够,航材计划制定不够科学。
计划人员对航材的特点性能不够了解,无法依据其性能特点把握其消耗规律,仅仅根据生产部门提交的需求量,从总体上规划次年的航材,不能反映计划年度航材需求类别、品种、数量和价格等信息,造成资金使用没有依据,直接导致采购的盲目性和资金的极大浪费。
(4)航材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成本管理知识,无法适应经济效益型航材管理模式所提出的要求。
航材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学习工科甚至理科出身,对物流、财务、国际贸易等许多知识不了解,受知识所限,无法对航材市场有很好的把握。
(5)航材管理水平低下。
国内航空公司缺乏高效的沟通方式及共享意识,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甚至互相保密库存等信息,使大量航材难以流通,积压沉淀,直至报废。
而且航材进口环节复杂,国家政策法规限制较多,航空公司内部工作效率低,公司内部手续运作和文字工作拖延了时间,往往使已到的航材在海关、码头、机场停留4-5天才去提取,这就大大影响了航材的到货周期,增大了航材储备成本。
3 我国航材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转变航材管理理念
(1)减少资金投入,建立经济效益型航材管理模式。
最大能力保证航班正常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航材成本,是航材管理工作的目标重点,也是难点。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航材管理工作也应由保障航材供应为主向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
尤其是目前我国机队规模偏小,机型复杂,航材的通用性差的情况下,为了追求保障率就会造成资金的大量积压,给航空公司的顺利经营增加负担,因而建立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势在必行。
传统上航材保障理念是不发生AOG,并减少保留故障。
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模式就是承认合理的AOG,将保障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建立合理的库存数量,从而减少库存资金的大量积压,并着手研究从其他方面减少AOG的方法。
(2)各部门对航材工作联合进行管理。
航材管理是指从计划、订购、仓储、维护、领用到送修等全过程的监控和审定,它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而且具有科学性、法规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要把航材管理模式从航材部门独立实施转变到各部门对航材的联合管理上来。
如果航材部门能够联合质控、技术、生产等部门对航材储备进行共同的分析,则会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理库存,使航材储备更加经济合理化。
3.2 加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航材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它涉及飞机维护、英语、计算机、物流、管理、财务、法律、国际贸易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这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提高航材管理工作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航材管理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航材管理人员要面向航空市场,掌握航材管理方面的市场知识,对航空市场要有深刻的了解;要与航材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固、信任的关系;对航空器、航材部件生产厂家、修理厂家的状况要了如指掌,掌握其分布情况、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销售渠道等。
3.3 建立航材管理评估体系
提高航材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就要定期对一些相关项目和参数进行评估,以保证航材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改善。
(1)航材供应商评估。
供应商评估是航材管理工作的核心,航材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体系,以此督促供应商持续改进工作。
通过调查收集系统数据,根据供应商产品的价格、可靠性、到货周期、服务的可靠性、供应商的灵活性等属性对不同的供应商设定等级,分析评比后确定供应商的工作是否达到公司要求标准,找出供应商在航材供应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最可靠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
(2)库存总量及周转天数评估。
这个参数是对库存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实际表示航材在被使用前平均库存的存放时间,数值越小越好。
航空公司应根据机队规模的大小,合理储备各机型的所用的航材。
合理库存的周转天数一般为8-10个月,对于较大的机队规模,这个参数相对稳定。
否则,变化很大。
(3)航材可达率评估。
航材可达率是对保障能力的直接评估,是指领出航材次数与全部需求航材次数比率,一般要求90%到95%。
如果航材可达率长期过低,就应增加库存。
航材可达率是对出库数量和缺料数直接统计计算的,是实际工作中的统计参数。
(4)计算机管理软件评估。
航材数量之多,纷繁复杂,而且航材合同跨越时间长,要实现合理完善的航材管理,没有计算机管理软件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个航材管理软件不但要包括日常库存管理、财务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计算评估功能,能计算航材管理的各个参数,通过数据计算整理出部件订购、出售等参考资料。
3.4 建立航材共享平台
建立航材共享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国内各公司的航材库存结构,有效地盘活库存积压资金,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航空公司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航空公司间的航材共享十分普遍,方式也多种多样。
例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与世界上的60多家航空公司合作,航材保障率高达98%,航班正点率为99%。
然而,国内航空公司还没有开展跨公司的航材共享,各个航空公司都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航材储备,整个行业存在着相当可观的整合空间。
航材共享的目的就是实现规模经济,当航空公司共同参与航材共享时,某种机型的数量会增加,而共同维持库存保障的航材价值会降低,从而达到规模经济。
建立航材共享的另一个益处就是实现更好的资金利用,这就使得各个航空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低的航材资金投入。
建立航材共享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各航空公司间周转件互援,消耗件的调配,能够增大对生产厂家讨价还价的余地。
另一方面,有利于各航空公司间信息的交流,总结储备经验,提升航材的管理水平。
我国各航空公司仍不能实现航材共享,各公司都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利益得失,全局观念没有形成,这是共享不能在国内公司间实行的一个主要障碍。
这就需要管理者从全局利益出发,着眼长远利益,建立航材共享平台,使整个民航界增加效益。
3.5 建立高效快捷的流转控制体系
高效的流转控制体系就是运用系统控制理论和成本控制理论对航材流转与控制过程进行优化。
航材流转过程是从原制造厂、供应商,到库存、装机使用、故障拆下,送修索赔等几十个环节组成的一个闭环。
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使航材流转不畅,发生滞留,导致周转期过长,存货资金上升。
没有良好的航材流转与控制,就不可能取得高效的维修工作计划和控制。
所以,建立高效的航材流转控制体系不仅能给维修生产提供最佳的合理保障,更能为航空公司减少费用投入。
例如,美联航采用先进的流转与控制方法,以1158亿美元的库存资金支持了596架飞机的运营,航材保障率高达90%以上,平均每架飞机库存资金为194.3万美元。
而我国平均每架飞机达到相同的航材保障率,每年的库存资金约为603.1万美元,为美联航的3.1倍左右。
总之,航材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也是航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我国航材管理工作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只有在管理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使整个航材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忠威.航材供应商管理与成本控制[J].航空保障,2010,(1):53-56.
[2]常玉,同姗姗.航材管理发展方向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2,(9):87-89.
[3]曾烨.建立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方式[J].现代商贸工业,2008,(4):45-46.
[4]文颖华,王学勤,黎九嵘.我国航空公司航材管理问题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1):20-21.
[5]吴亮德,朱新宇.航材管理现状及我国的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1,(3):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