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本知识—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及对应协议(详解)
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及对应协议(详解)1.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任务。
这些层次从底层到顶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即原始的0和1的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流划分为数据帧,并在物理传输媒介上发送和接收数据帧。
-网络层:负责通过不同网络节点进行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连接,在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控制。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解码、加密和解密,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理解发送方的数据。
-应用层: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和通信。
2.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体系结构,目前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TCP/IP模型由四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帧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并对数据进行分割和重组。
-互联网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包括IP协议、ARP协议和ICMP协议等。
-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控制,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等。
-应用层: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和通信,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
3.OSI七层模型和TCP/IP模型的对应关系及协议:-OSI的物理层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协议包括以太网、Wi-Fi 等。
-OSI的数据链路层对应TCP/IP的网络接口层,协议包括以太网、Wi-Fi等。
-OSI的网络层对应TCP/IP的互联网层,协议包括IP、ARP、ICMP等。
OSI网络结构的七层模型
OSI网络结构的七层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连)网络结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协议的层次结构。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以下是对每个层次的详细解释。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负责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通过物理介质来传输比特流。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标准,包括电压等级、物理连接、物理拓扑和物理设备的规范。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划分成数据帧,并在相邻节点之间进行可靠的传递。
它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此外,它还处理访问控制,协调多个设备访问共享媒体,并处理成帧、透明传输以及流量控制等任务。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主要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提供转发和路由功能,使数据能够通过多个网络节点传输到目标地址。
它定义了一些协议,如IP(Internet协议),用于将数据分组分发到合适的路径,并实现包括拥塞控制、差错控制以及路由选择等功能。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主要负责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它通过端口号标识主机上运行的不同应用程序,并负责将数据流分成合适的大小块,并在不同主机之间的进程之间进行可靠传输。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使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能够进行通信和交流。
它提供了对话控制,允许应用程序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会话,并提供同步点和重启功能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主要负责处理数据在不同主机之间的转换和编码。
它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码和解码,以便不同系统能够正确地解释和理解数据。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OSI模型的顶层,为最终用户提供了网络服务。
网络七层模型(osi参考模型)
第三层交换机因为工作于OSI/RM模型的网络层,所以它具有路由功能,它是将IP地址信息提供给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当网络规模较大时,可以根据特殊应用需求划分为小面独立的VLAN网段,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通常这类交换机是采用模块化结构,以适应灵活配置的需要。在大中型网络中,第三层交换机已经成为基本配置设备。(路由器有IP分配、路由寻址、地址映射、访问控制这些功能,普通交换机没有这些功能,三层交换机也可以有这些功能。) >
传输层: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议套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议集的SPX(序列包交换)。
(传输协议:传输协议中各层都为上一层提供业务功能。为了提供这种业务功能,下一层将上一层中的数据并入到本层的数据域中,然后通过加入报头或报尾来实现该层业务功能,该过程叫做数据封装。用户的数据要经过一次次包装,最后转化成可以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发送到网络上。当到达目标计算机后,再执行相反的拆包过程。)
未完待续~!
物理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bit。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1、第二层交换机
第二层交换机是对应于OSI/RM的第二协议层来定义的,因为它只能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二层交换机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的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简称OSI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OSI模型简介
一、模型定义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定义于ISO/IEC 7498-1。
二、层次划分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
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
这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2、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3、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4、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5、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6、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7、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网络基础-OSI网络七层参考模型
总结(续)
– 传输层可在发送主机系统上对数据进行分段, 在接收主机系统上将数据段重组为数据流。
– 会话层可建立、管理和终止两台通信主机间 的会话。
– 表示层可确保某一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 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取。
– 应用层可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异质性问题采用的是 分层方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 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 不同层面上予以解决。就像编程时把问题分解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 (分层与功能)。
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何进行交互? (服务与接口)。
总结(续)
– 通过网络发送的信息称为数据或数据包。如 果一台计算机要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 则必须首先执行被称为封装的过程以将数据 打包。
– 当远程设备接收到比特序列时,远程设备的 物理层便会将这些比特序列传送到数据链路 层进行处理。该过程称为解封。
总结(续)
– TCP/IP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其原因众多, 例如灵活的编址方案、适用于大多数操作系统 和平台、具有许多工具和实用程序,以及需使 用它来连接 Internet。
以不同国籍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为例。(见下页图)
对等通信示例:中德教师之间的对话
中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你好” “Hello” 传真
对交谈内容的共识
P3
用英语对话
P2
使用传真通信
P1
“Hallo” “Hello” 传真
德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物理通信线路
问题: 中国教师与德国教师之间、翻译之间,他们是在直接通信吗? 翻译、秘书各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中德教师、翻译各使用谁提供的什么服务?
OSI七层网络模型
OSI七层⽹络模型⼀、OSI七层⽹络模型简介1、OSI的前世今⽣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是OSI组织为了互联⽹各层之间协作⽽制定的标准模型。
再具体点来说是为了使互联⽹各个基础组件⼚商统⼀标准⽽制定的标准,这样就能实现互联了。
2、OSI七层模型的划分OSI划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3、OSI的分层设计思想OSI严格遵守了“⾼内聚、低耦合”的互联⽹设计思想,在OSI七层模型中每层只关注本层的实现,向上只提供标准接⼝,它不需要其它层的实现,各司其职。
⼆、各司其职⼀张图先了解各层间的基本功能物理层OSI模型的第⼀层,最终数据的传输通道。
物理层顾名思义就是最靠近物理传输设备的⼀层。
物理媒介包括光纤,⽹线,等。
改成的主要作⽤是实现相邻计算机间的⽐特流传输,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尽量对上层也就是数据链路层屏蔽掉其不需要考虑的物理介质差异,对其提供统⼀的⽐特流传输调⽤⽅式。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屏蔽物理媒介差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统⼀的物理⽐特流传输能⼒。
数据单元:⽐特实例:光纤、⽹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等。
举个例⼦,早前的电话机,你在北京,你⼥朋友在上海,你俩打个电话就能通话了。
为什么?因为中间有根电话线。
物理层你就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和记忆。
数据链路该层主要负责建⽴和管理不同计算机节点间的数据链路,并提供差错检测、封装成帧、透明传输的能⼒。
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媒体访问控制⼦层(MAC)MAC地址你⼀定不会陌⽣。
每台计算机都有⾃⼰的全⽹唯⼀的MAC地址,如下图你也可以看看⾃⼰的MAC地址。
MAC⼦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络中多⽤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实现这个功能的是集线器。
⽤集线器组⽹,检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有没有冲突,避免冲突的协议叫CSMA/CD协议。
OSI七层模式简单通俗理解
OSI七层模式简单通俗理解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一种通信协议结构,用于描述和管理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过程。
它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功能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负责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对每个层次的简单通俗理解: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块分割成“帧”,并添加错误校验等控制信息,以确保数据以有序、可靠的方式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
类似于将字符串切割成小块并添加一些指示标记的行程。
3.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网络的核心,负责路由选择和数据包交换。
它使用逻辑地址(IP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并使用路由协议来检测并选择最佳路径。
4.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它通过控制数据包的传输和错误恢复来确保可靠传输。
类似于发送方告诉接收方如何组装和验证数据。
这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协议来实现。
5.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的过程。
它提供了对通信进程之间的会话控制的抽象。
类似于在通信过程中建立和结束对话。
6.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对数据进行编码、解码和转换,以便在不同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
它负责数据格式、加密/解密以及压缩/解压缩等操作。
类似于在两个国家之间交换邮件时需要将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并在邮件中添加对应的指示标记。
7.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
它提供了哪些应用可以使用网络来通信的接口。
它包括电子邮件、Web浏览器、文件传输协议(FTP)、域名系统(DNS)等应用程序。
总体来说,OSI七层模型提供了一种将通信过程分解为几个功能层次,并确保每个层次都有明确定义的职责的方式。
每个层次都可以独立设计和实现,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通过理解每个层次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网络中的问题,以及在设计和实现网络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而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实质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通信功能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1. 第一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Bit Flow)。
物理层的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方式、电压标准、传输介质等。
如果物理层存在问题,整个网络都无法正常工作。
2.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对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拆分,然后以帧的形式传输。
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数据链路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由和进行转发。
它负责处理数据包的分组、寻址、路由选择和逻辑传输等。
网络层的存在让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全球传输。
4.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是在网络中为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连接。
它通过TCP、UDP等协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分节与重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5.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会话。
它的功能包括让在网络中的不同应用之间建立会话、同步数据传输和管理数据交换等。
6.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的作用是把数据转换成能被接收方识别的格式,然后进行数据的加密、压缩和解压缩等。
7.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OSI模型中的最顶层,它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电流信箱、文件共享等。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用户的各种应用软件通过应用层与网络进行通信。
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标准,它将通信协议的功能划分为七层以便管理和开发。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网络通信体系。
只有了解并理解这些层次的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效率。
OSI模型解析
OSI模型解析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概念,它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共同协作完成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OSI模型进行详细解析,深入探究每一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层 -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将数据转换为传输所需的电信号,并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它关注的是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比特(bit),包括传输介质、电缆规范、编码方式等。
物理层主要作用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例如通过传输介质的选择和电平控制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第二层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连的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将原始数据分割成数据帧,并通过物理层提供的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有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LLC子层主要处理数据帧的逻辑连接控制,而MAC 子层则处理数据的访问控制和媒介争用的问题。
第三层 -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的第三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从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通过确定最佳路径和设置优先级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此外,网络层还处理数据包的片段、拥塞控制等问题。
第四层 -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通过传输协议(如TCP和UDP)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传输层提供了数据的分段、重组、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 -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通过提供会话控制机制和同步功能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允许应用程序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建立连接,并提供同步点以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第六层 -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兼容性。
它处理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等任务。
OSI七层模型
需求3:
现在我可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了,那么如果我要在多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呢?怎么找到我要
发的那台?或者,A要给F发信息,中间要经过B,C,D,E,但是中间还有好多节点如K.J.Z.Y。我怎么选
择最佳路径?这就是路由要做的事。
我要对发出去的数据进行封装。就像发快递一样,一个个地发。
于是,先发明了传输层。
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需求5:
现在我们已经保证给正确的计算机,发送正确的封装过后的信息了。但是用户级别的体验不好
?难道我每次创建会话(如打开聊天窗口)都要自己去利用相应协议建立连接?当然不行,所以我们要建立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卡驱动程序
接受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同样,也将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
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比特流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的数据帧。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保证数据传输无误
上3层的任务是数据处理。而传输层是OSI模型的第4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用于控制数据流量,并且进行调试及错误处理,以确保通信顺利。而传送端的传输层会为分组加上序号,
方便接收端把分组重组为有用的数据或文件。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
接下来在,表示层就是把你的聊天内容表示成计算机能够读懂的数据,
在会话层所对应的就是你会同时和好几个人聊天,就会有好几个聊天窗,他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会话。
OSI七层模型基本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网络协议OSI模型讲稿++++++++++++++++++++++++++++++++++++++++++++++++++++++++++++++++++++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
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
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
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术语(参见“法律学”对于“协议”的定义)。
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
2要素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2](1) 语义。
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
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2) 语法。
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⑶时序。
时序是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
(也可称为“同步”)。
[3]人们形象地把这三个要素描述为: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3工作方式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⑷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
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要点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常用的一种标准框架,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过程。
该模型把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一种特定的功能,通过明确的接口和协议与相邻层次进行通信。
下面将介绍每个层次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应用要点。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网络的最底层,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其主要功能是将比特流转化为物理信号,并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传输速率、传输介质、信号编码和调制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链路上可靠地传递数据帧。
其中包括了分帧、物理寻址、差错检测等功能。
它还负责解决在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所遇到的问题。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WLAN)。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的网络。
其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报文选取合适的路由和转发,实现跨网络的递送。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IP协议、路由选择和网络地址转换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分组发送和接收数据,确保数据能够完整无误地到达目标。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管理和维护两个通信节点之间的会话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连接,以及管理会话中的同步和流量控制。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会话管理和会话同步等。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负责处理数据的格式和编码问题,以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确解释和解码数据。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等。
常见应用要点包括: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最高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OSI七层
OSI七层:1 物理层: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递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
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3 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4 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5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7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
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NSFNET采用的是一种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
1.Windows类这类网络操作系统为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微软借助其开发的个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用户群里的高普及率,使其网络操作系统同样具有最大的适用性。
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其Windows NT4.0+Windows 9 5的无盘网络时代,Windows NT4.0成为当时无盘网络的“国际标准”网络操作系统;虽然它比后来的Win dows 2000/2003 Ser ver来说在功能上要逊色不少,但由于它对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要求低的特点,使其风靡一时。
微软后来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只用在中低档服务器中。
依据版本的高低及面市时间,微软的网络操作系统依次为:Windows NT 4.0 Serve、Windows 2000 Server/A dvance Server,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等。
2.Linux类目前它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服务器中。
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国外软件爱好者开发而成,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源代码,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以及自由修改操作系统内核程序。
中文版的Linux如RedHat(红帽子)、红旗Linux等在国内使用较多,得到了用户充分的肯定。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联)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型。
OSI体系结构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任务,从而使得网络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本文将介绍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及其各层次的功能。
OSI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型由七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下面将对每个层次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1.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体系结构中最底层的层次,它负责定义传输数据所需的物理介质和传输方式,包括电压、电流、物理接口等。
物理层的功能主要涉及信号传输、数据编码和时钟同步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负责在物理层提供的传输介质上建立数据链路连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差错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3.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体系结构中的第三层,它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主要实现数据包的分组和转发,并通过路由算法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4. 传输层: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它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数据分段与重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与纠正以及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等。
5. 会话层:会话层是在传输层和表示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主要负责管理和协调通信会话。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终止,以及数据的分割和重组等。
6. 表示层:表示层位于会话层和应用层之间,它负责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和转换,以便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理解和交换数据。
表示层的功能包括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的压缩与解压缩以及数据的编码与解码等。
7.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体系结构中最高层的层次,它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所需的网络服务和接口。
应用层的功能包括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
简述ois七层模型
简述ois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型,用来描述网络通信中不同层次的协议和功能。
该模型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并因此得名。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模型的七层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整个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即0和1的二进制数据。
它定义了物理设备的接口、电压和电缆规范等,确保数据能够在传输媒介上可靠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之上建立数据链路,通过帧封装把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
它还负责物理地址的分配和错误检测、纠正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整个网络通信的核心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它通过IP地址来标识和寻址不同的网络设备,并通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通过传输协议(如TCP和UDP)实现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设备之间的会话连接。
它提供会话控制和同步功能,并支持数据的分段和重组,以便应用层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功能。
它处理数据的语法和语义,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正确解释和处理数据。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七层模型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它提供了各种网络服务和协议,如HTTP、FTP、SMTP等,使得用户能够进行各种网络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等。
总结:通过以上简要介绍,可以看出OSI七层模型是一种非常完备和清晰的网络架构模型。
每一层都有明确的功能和责任,并且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各个方面。
这种分层结构的设计使得不同层次的协议和功能可以独立发展和演化,同时也使得网络的设计、管理和维护更加简单和灵活。
因此,了解和理解OSI七层模型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网络通信中的各种问题。
OSI七层模型详解
七层模型详解1.物理层:描述:怎么利用物理媒体?作用: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序数据的物理媒体。
协议: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RS-232、EIA/TIARS-449、V。
35、RJ-45等。
连接物理: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属物理层的媒体和链器。
转发器Repeater、集线器Hub、重发器(也成中继器或转发器)。
示例:Rj45,802.3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称为比特(bit)。
2.数据链路层:描述:每一步该怎么走?作用: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连接物理:连接设备:网桥(也称桥接器),Bridge(可以进行两个网段直接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转换)。
示例:A TM,FDDI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称为帧(frame)。
3.网络层描述:走哪条路去?作用: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选择。
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联网等。
协议:网络层的代表协议包括:IP,IPX,RIP,OSPF等。
连接物理:连接设备:路由器(Router),桥路器B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系统)。
示例:IP,IPX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4.传输层描述:对方在哪?作用: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协议:传输层的协议包括:TCP,UDP,SPX等。
IP为不可靠,TCP为可靠。
连接物理:示例:TCP,UDP,SPX。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成为数据段(seg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用电话网:PST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数字数据网:DDN
X.25共用分组交换网
帧中继:Frame Relay 异步传输模式:ATM
WAN交换模式
电路交换: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
优点:时延小、透明传输; 缺点: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
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
优点: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网络世界的法律!
七层功能
7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6
5
4
3 底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2
1
七层功能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7 6 5 4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第1章 TCP/IP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第2章 IP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
TCP/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栈具有简单的分层设计,与OSI 参考模型有清晰的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
TCP/IP 应 用 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7
6 5 4 3 2 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介质访问 流控制(可选)
MAC/物理地址
24 bits 厂商编号 24 bits 序列号
00e0.fc01.2345 00e0.fc01.2345 Rom Ram
MAC地址有48位,华为产品前3个字节是 0x00E0FC。
LAN与数据链路层
IEEE802标准:当今最为流行的LAN标 准
传输层协议:
主要有TCP/IP协议栈的TCP协议和UDP协议,
IPX/SPX协议栈的SPX协议等。
端到端通信
传输虚电路
Host
应用数据
FTP
WWW
传输数据包
21 1028
Data
80 1027
Data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的三种方式:
缓存技术:突发缓存,空闲发送。
5 4 3 2 1
协 议 栈
协 议 栈
好啊!我刚好也 懂TCP/IP。
Source Host A
Destination Host B
网络协议是网络设备之间通信规则的正 式描述。
LAN定义
LAN定义:通常指几公里以内的,可以 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 modem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特点: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 传输可靠。 标准(standard):描述了协议的规定,设 定了最简的性能集。
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
N1 N1.H1 N2.H1
N2 N1.H2
可路由协议:IP、IPX 路由协议: RIP、OSPF、BGP等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适合延迟敏感性应用
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 断开连接
无连接的服务:适合延迟不敏感的应用
无需建立连接
资源动态分配
网络层协议操作
网络基 础知识
学习目标
理解网络结构
知道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 概念 掌握ISO OSI参考模型的基 本结构
课程内容
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网络概述
网络定义 LAN 和WAN 网络拓扑 标准化组织
通信协议
TCP/IP
TCP/IP
5 4 3 2 1
请问可以用 TCP/IP和你通 信吗?
混合型拓扑结构图
Star-Bus
Bus
Star-Ring
课程内容
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
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
数据封装
Data H Dat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
Data Data
H H
Data
H H
Data
主机
交换机
路由器
服务器
封装数据
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
常见网络拓朴结构
拓扑结构:
总线、星型、树型
环型、网型
总线型拓扑结构图
Segment
Terminator Terminator
总线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连接到公共的共享电缆上 在共享的电缆两端均有终结器,起到边界定 义的作用 如果线路有一处断点,那么整个网络将停止 通信 计算机数目越多,网络上的噪音越大,从而 网络的效率越低
TELNET 23 FTP SMTP 20/21 25 SEGMENT IP PACKETS FRAMES TFTP 69
BITS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 传输层
IEEE802.1 基本局域网问题 IEEE802.2 定义LLC子层 IEEE802.3 以太网标准 IEEE802.4 令牌总线网 IEEE802.5 令牌环网
以太网交换机
WAN与数据链路层
WAN数据链路层标准:
HDLC
PPP ISDN
X.25
Frame Relay
WAN数据链路层设备:
应用层 表示层 上层数据 会话层
PDU
段
TCP 头
上层数据
传输层
IP 头
数据
网络层
包
LLC 头
数据
FCS
数据链路层
帧
MAC 头
数据
FCS
物理层
0101110101001000010
比特
解封装数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上层数据
传输层
上层数据
网络层
TCP+上层数据 IP + TCP +上层数据 LLC 头 + IP + TCP + 上层数据
无线电波(wireless radio):无线局域网
WLAN
网络线缆
双绞线
10BaseT
同轴电缆 10Base2, 10Base5
Unshielded (UTP) Shielded (STP)
ThinNet ThickNet
光纤
双绞线
是由八根直径为1mm的铜线组成,两两互相 缠绕,形成四对缠绕线 UTP 非屏蔽双绞线 三类线,五类线 cat-5.超五类线 STP 屏蔽双绞线(干扰大的场合)
D 应用层
C 表示层
A B
Router A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Router B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E
Router C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传输层功能:
分段上层数据;
建立端到端连接; 将数据从一端主机传送到另一端主机;
保证数据按序、可靠、正确传输。
广域网与物理层
DTE设备:路由器、终端主机等; DCE设备:广域网交换机、Modem、
CSU/DSU等; 常见接口:RS-232、V.24、V.35等。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分为2个子层:LLC子层和 MAC子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物理地址定义 网络拓扑结构 链路参数
差错验证
TCP/IP协议栈的封装过程
用户 数据 Appl首 用户数 部 据 Tcp首 应用数据 TCP段 部 Tcp首 应用数据 部 IP数据报 Tcp首 应用数据 部 20
以太网帧 46-1500字节
应用程 序
TCP IP
以太网驱 以太网 动程序
4 首部
以太网 14 首部
Ip首 部 Ip首 部20
TCP/IP协议数据封装方式
源抑制报文:利用ICMP协议向源端发送
source quench报文。 窗口机制:报文中包含窗口字段,用于控制 源端一次发送数据的多少。
确认技术
传输虚电路
源
目的
Host Send 1,2,3 Acknowledge 4 Send 4,5,6 Acknowledge 4 Send 4,5,6
高层协议
Modem、ISDN终端适配器 CSU/DSU、广域网交换机
网络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编址和路由
物理层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
IP 地址 主机地址 8.2.48
10.
IPX 地址
网络地址 1aceb0b1.
主机地址 0000.0c00.6e25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地址组成:网络层地 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层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缺点:实时性差。
WAN的设计目标:
WAN常用设备
运行在广阔的地理区域; 通过低速串行链路进行访问;
网络控制服从公共服务的规则;
提供全时的或部分时间的联接性;
联接物理上分离的、遥远的、甚至全球的设备。
Modem/CSU/DSU
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