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的成长》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的成长》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的成长》教案:《小蝌蚪的成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

2. 能力目标:观察、分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了解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

2. 难点:观察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幼蝌蚪、蝌蚪标本、图片资料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知识,复习蝌蚪的基本特征。

2. 学习:通过PPT展示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对蝌蚪的成长有初步了解。

3. 观察实验:给每组学生提供蝌蚪标本,让学生观察蝌蚪的不同发育阶段,并进行分类。

4. 总结: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了解蝌蚪的生长发育规律。

5.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蝌蚪的成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

6.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对蝌蚪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有关蝌蚪生长发育规律的拓展延伸活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观察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蝌蚪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区分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学习。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2)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从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教师主线。
举例: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用自己的话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
(3)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句型描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我会通过展示图片和实际观察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蝌蚪成长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观察一些小蝌蚪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它们成长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基本概念。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它们在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最终成长为青蛙。这个过程是自然界生物生长发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生命的奇妙和自然规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描述的小蝌蚪成长的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小蝌蚪如何从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尾巴消失,最终变成小青蛙。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增强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关爱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4.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话复述小蝌蚪成长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创作关于小蝌蚪成长的故事或画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结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包括“蝌蚪、青蛙、尾巴、长大”等。这些词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教师应重点讲解字词的发音、书写和意义,并通过例句、互动提问等方式强化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记录小蝌蚪的成长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学会用数学方法记录成长数据。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蝌蚪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小蝌蚪成长过程。

(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小蝌蚪成长记录表,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小蝌蚪的成长数据。

3.各小组分享记录的数据,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探究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统计方法表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各小组分享自己的统计方法,教师点评并指导。

4.教师出示小蝌蚪成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观察家里的小动物成长过程,用数学方法记录并分析。

2.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记录和分析数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数学的兴趣。

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如部分学生对统计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是如何成长的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展示小蝌蚪成长的不同阶段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教师边展示成长记录表边解释:“我们如何记录小蝌蚪的成长呢?我们可以记录它的身体长度、体重和生长天数。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的成长》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的成长》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的成长》一、教学目标1.认识小蝌蚪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2.了解蝌蚪在水中生存的特点以及对生物环境的适应性。

3.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的珍视和爱护。

二、教学内容《小蝌蚪的成长》三、教学重点认识小蝌蚪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四、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的珍视和爱护。

五、教学方法故事法,感性认识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看到的小蝌蚪,让幼儿感受蝌蚪的可爱和独特。

2.教师带领幼儿通过幻灯片或现场观察真实蝌蚪,让幼儿观察、描绘、比较生成小蝌蚪。

3.教师继续带领幼儿学习蝌蚪在水中生长发育的过程、一些特性,让幼儿了解小蝌蚪日渐成熟的方方面面。

比如:小蝌蚪的内外在变化,如何呼吸、觅食,进化成青蛙的体形特点等。

4.让幼儿采集蝌蚪、鱼、水草等一些大自然物品,然后在课堂上借助成人指导,通过实验现象,让幼儿真正地了解小蝌蚪所在的水生生命区域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比如观察水草的呼吸现象,鱼的食物链关系等实验指导。

5.让幼儿阅读《小蝌蚪的成长》或自己编一组蝌蚪成长的故事,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感知小蝌蚪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所遭遇和解决的困难以及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6.教师引导幼儿开展收集、分类、比较、分析这些具体的蝌蚪、鱼、水草的有关信息,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的水生生态环境模型。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进入学习状态比较慢,可能是因为幼儿听课途中需要适应新的场所,适应新的人际交往;同时,为保持幼儿精力集中,教学课程的进度应有所把握。

其次,在幼儿进行实验时,存在幼儿无法按照要求团队合作和参与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也要做到参与到幼儿的团队合作中,同时在幼儿完成实验内容时要适时的提出引导幼儿思考的问题,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和思考能力。

最后,关于故事教学的部分,教案的故事篇幅较少,缺乏足够的互动与讨论,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补充蝌蚪成长的话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小蝌蚪找妈妈》。

课文讲述了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历经曲折,最终找到妈妈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小蝌蚪坚韧不拔的精神,认识到成长的艰辛与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朗读与理解。

难点: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小蝌蚪图片、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蝌蚪在池塘中游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1)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小蝌蚪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3. 课堂讲解(1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艰辛与快乐。

4. 随堂练习(5分钟)运用生字词卡片,进行组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蝌蚪的成长过程1. 生字词:蝌蚪、鲤鱼、荷叶、尾巴2. 成长过程:找妈妈、吃食物、游泳、变青蛙3. 精神品质: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乐观向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b. 小蝌蚪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2)用生字词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2. 答案:(1)a. 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找妈妈、吃食物、游泳、变青蛙等困难。

b. 小蝌蚪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妈妈,学会了吃食物、游泳,变成了青蛙。

(2)示例:小蝌蚪在池塘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使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小蝌蚪的成长》备课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备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蝌蚪的成长》备课教案适用年级: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讲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2.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蝌蚪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蝌蚪图片若干张。

2. 放大镜每人一个。

3. 记录表格一份。

4. 画笔、画纸若干。

环境准备:1. 室内活动场所。

2. 光线明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蝌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蝌蚪长什么样子吗?”2. 基本概念:教师向幼儿讲解蝌蚪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等。

3. 观察与比较:教师发放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图片,观察其身体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大小等。

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 生长特点讲解:教师讲解蝌蚪的生长特点,如:蝌蚪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青蛙等。

5. 实践活动:教师发放画笔、画纸,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蝌蚪的生长过程。

四、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金鱼或其它水生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科学探索:组织幼儿去动物园或自然公园观察蝌蚪和青蛙,让幼儿亲身体验蝌蚪的生长过程。

2.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的池塘或小溪边观察蝌蚪,记录蝌蚪的生长变化,与幼儿一起完成观察报告。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描绘出蝌蚪的生长过程。

3. 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观察幼儿是否能够与家长共同完成观察任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教案设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教案设计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熟悉常见的动物成长过程•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并关心身边的小动物•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阅读、理解和书写本文2. 教学内容•语文课文:《小蝌蚪》•语文学习:识字、阅读、朗读、表演、笔记等3. 教学重点•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通过课文学习常见的动物成长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4.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并灵活运用语言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和不同阶段给人的感受。

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关于小蝌蚪成长过程的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引入课堂主题。

5.2 学习课文•课文朗读:老师先朗读一遍,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让学生看下面的图片,了解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讲解生字词:解释课文中出现的不认识的生字词。

•逐段解读:老师将课文分段,逐段解读,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和生词、语法。

•师生共读:让学生也朗读一遍课文。

5.3 体验环节让学生在桶中或宠物店体验将小蝌蚪养大的过程,了解小蝌蚪的生产过程、蜕变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5.4 思考讨论请学生阅读本课文,在课后进行思考,讨论并撰写关于小蝌蚪生长变化的文章。

文章不少于一百字。

5.5 归纳概括让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总结。

5.6 总结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反思本课堂的收获和不足,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6. 课后作业•1篇关于小蝌蚪生长变化的文章不少于100字。

•对课文生字词进行复习,熟悉课文阅读。

7.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文章的语言表述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评估学生抄写生字和词语的正确性和速度。

•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8. 教学反思本课以小蝌蚪成长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加深对成长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掌握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口算卡、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亮点:在学习了100内加减法和整百数、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口算方法,本节课进行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通过讨论对列式探索总结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强竖式计算中方法的掌握和应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探索掌握计算方法,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用200、300、500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法。

3.提问: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

师:同学们,青山村村边有东、西两个池塘,池塘里有好多好多的小蝌蚪,请看(主题图)(1)你从表格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搜集板书。

(2)师:现在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应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12-89.师:你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德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蝌蚪(英文:tadpole)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教案
PEST法
政治/法律:
•垄断法律 •环境保护法 •税法 •对外贸易规定 •劳动法 •政府稳定性
经济
•经济周期 •GNP趋势 •利率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失业率 •可支配收入 •能源供给 •成本
社会文化
•人口统比收入 分配 •社会稳定 •生活方式的变 化 •教育水平 •消费
技术
•政府对研究的 投入
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
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412-89
412 - 89 323 只
412-80=332 332-9=323
-9
-80
323 332
412
··10 12
·
0
( ×)
·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10。 3、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减掉退位的“1”。
467
-6
-40
467 473
354
-8-70 -200
354 362 432
215 – 78 =137(页) 答:还剩137页没看。
目的是努力使弱点趋于最
小,使机会趋于最大
O
T ST对策
最小与最大对策,即着重 苦乐
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 参半


目的是努力使优势因素趋 于最大,是威胁因素趋于
最小。
SO对策
最大与最大对策,即着重 理想 考虑优势因素和机会因素, 目的在于努力使这两种因 素都趋于最大。

在完成环境因 素分析和SWOT 矩阵的构造后, 便可以制定出 相应的行动计 划。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材第53~55页)1.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计数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是每只蝌蚪都可以顺利地变成青蛙,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的蝌蚪才会变成青蛙。

大家请看下面的调查,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教材第53页情景图)生1:我知道了在西池塘有514只蝌蚪,只有126只变成了青蛙。

生2:我知道了在东池塘有412只蝌蚪,只有89只变成了青蛙。

师:大家看得很认真,收集到的信息也不少,而且说得很有条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为进一步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师: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1:东池塘原来有412只蝌蚪,有89只变成了青蛙,求没有变成青蛙的蝌蚪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12-89。

算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法,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减去9,最后还剩323。

生2:也可以借助计数器算,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12,然后从个位上减去9,不够减,从十位借1,这样十位上现在成了0;个位上的数相减得3,还有3个珠子;十位上0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这样百位上还剩3个珠子;十位上就是10减8得2。

所以结果是323。

生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再减。

指定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

师: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生:因为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借走了1,这样4-1=3。

师:你能算出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吗?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和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重点说清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为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二课《小蝌蚪的成长》。

本课主要内容通过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了解蝌蚪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认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 学生能够理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知道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青蛙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认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难点: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青蛙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蝌蚪标本、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引发学生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兴趣。

2. 探究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学生分组观察小蝌蚪标本,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如何成长的?它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3. 观看小蝌蚪成长视频:教师播放小蝌蚪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的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4.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蝌蚪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探讨环境对小蝌蚪成长的影响。

6. 生活应用: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关青蛙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7. 巩固提高:教师出示一些关于青蛙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小蝌蚪的成长1. 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2. 探究小蝌蚪的成长过程3. 观看小蝌蚪成长视频4. 实验观察:环境对小蝌蚪成长的影响6. 生活应用:举例解释生活中有关青蛙的现象7. 巩固提高:完成关于青蛙的题目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青蛙,记录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答案:青蛙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喜欢在水边或湿地附近活动。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昆虫,通过捕食来获取营养。

2. 思考一下,为什么青蛙的发育过程被称为变态发育?答案:青蛙的发育过程被称为变态发育,因为它们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从蝌蚪到幼蛙再到成蛙的巨大变化,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小蝌蚪成长记课程设计

小蝌蚪成长记课程设计

小蝌蚪成长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特点。

2. 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小蝌蚪和青蛙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概念,如孵化、变态、成长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绘制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图,提高表达和总结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体会生命的可贵,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尊重、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友善、包容的人际交往态度。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

课程性质为科学探究,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知识,还能提高综合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长与变化”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小蝌蚪的生长过程:介绍小蝌蚪的孵化、蝌蚪期、变态过程,直至成为青蛙。

2. 青蛙的特征:学习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等,了解其生态价值。

3. 变态发育:阐述变态发育的概念,以小蝌蚪为例,解释其变态过程。

4. 生态环境与小蝌蚪:探讨小蝌蚪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小蝌蚪,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第二课时:学习青蛙的特征,探讨变态发育现象。

第三课时:实验观察,动手操作,深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讨论生态环境与小蝌蚪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最新北师大版二下第5单元《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第2课时)

最新北师大版二下第5单元《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第2课时)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体会减法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课前训练(1)口算10000-100 700-500 800-100970-300 450-40 1000-80(学生口答,并回顾口述连续退位减法竖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

)巩固旧知二、巩固新知1. 出示书本54页试一试开联欢会买了300个气球,吹好了76个,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300-76=可以用竖式,也可以先减70再减6,或用计算器。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交流。

并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三、合作探究2.笑笑是这样算的,你能看懂吗?和同伴说一说。

300=299+1299-76=223学生小组讨论是怎样想的,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为不退位的减法.3.出示书本54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算器上拨一拨。

513-46= 632-278=5134.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一本书共有215页,我看了78页。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四、检测反馈:出示书本55页练一练第4,6,7,8题。

五、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指明汇报,回顾新知。

六.作业:完成书本55页第3,5题。

板书设计小蝌蚪的成长300=299+1299-76=223223+1=224。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教课设计教课内容:三位数数连续退位减法教课目的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虑,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与别人沟通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虑后发布自己看法的快乐,获取成功的体验,培育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踊跃感情。

教课要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课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底底稿教课过程一、谜语导入1同学们,在上课以前,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好吗多媒体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

退后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

2蝌蚪是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是我们熟习的一种小生物。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00 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 只左右会变为青蛙。

因此,同学们此后在池塘、小水渠等地方见到蝌蚪时,千万不要捉它们哟!二、新课学习20 只左右会变为青蛙。

你知道在 100 只蝌蚪中,一般只有出示课本挂图西池塘东池塘原有蝌蚪/ 只514412变为青蛙 / 只12689从这个表格中,你能获取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又能提出哪些问题呢1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为青蛙”独立思虑,列出算式。

指名报告,教师板书412-89=323 (只)答:看算式,试着估量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谈谈估量的过程。

(1)数线(2)计数器(3)竖式计算2探究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为青蛙” 。

指名报告,教师板书 514-126=看算式,试着估量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谈谈估量的过程。

有同学会说: 514-100=414 、414-20=394 、 394-6=388 因此 514-126=388(1)数线(2)计数器(3)竖式计算·10·145 1 4- 1 2 63 8 8教师重申 : 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53题目:526482-41-178116314指名谈谈这样做对吗假如有错误,错在哪里学生小组议论,报告。

《小蝌蚪的成长》备课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备课教案

《小蝌蚪的成长》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课目数学课型新授学习内容三位数的退位减法主备人苏福荣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学习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活动集体备课复备课一、回顾铺垫你能快速计算出138-45的结果吗?同学们,你能说出计算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算起,哪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二、学标展示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题例展示(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

2、自学导航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3、自学质疑根据信息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4、互动交流“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教学活动5、交流汇报①独立思考,怎样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412-89=323(只)答:②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412-80=332、332-9=323③竖式:. .4 1 2- 8 9___3 2 36、质疑问难为什么不是4?7、精讲释疑.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514-126=②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③有同学会说:514-100=414、414-20=394、394-6=388所以514-126=388④教师强调: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3.出示p53题目:西池塘青蛙妈妈东池塘青蛙妈妈526 482- 41 -178————————116 314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第一个式子数位没对齐,第二个式子没借位300-76=300=299+1299-76=223223+1=2248、小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4.2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4.2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4.2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本文介绍了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4.2小蝌蚪的成长》的教学设计。

该设计以素材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将阅读、语言、写作、科学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蝌蚪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生命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心;2.继续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借助素材探究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4.帮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4.2小蝌蚪的成长》;2.课堂道具:小蝌蚪模型、显微镜、放大镜、手绘生物图谱等;3.工具:PPT、电子白板、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播放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见过的蝌蚪,激发他们对小蝌蚪的好奇心。

同时,向学生提问:“小蝌蚪的父母是谁?小蝌蚪从哪里来?小蝌蚪长成青蛙需要多长时间?这需要哪些条件?”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理解教师呈现《小蝌蚪的成长4.2小蝌蚪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同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将故事进行情节拼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3. 分析教师通过展示小蝌蚪模型和文字、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小蝌蚪的不同阶段、特征以及与青蛙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总结归纳生命起源和发展的规律。

4. 实践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蝌蚪及其生长环境的变化,记录数据,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绘制结合实验数据的手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绘图能力。

5. 总结教师让学生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加深对蝌蚪成长过程和环境影响的认识。

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如保护身边的小生物等。

二年级下册小蝌蚪教案

二年级下册小蝌蚪教案

二年级下册小蝌蚪教案教案标题:小蝌蚪的成长教学目标:1. 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命周期的认识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手工模型来展示蝌蚪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1. 掌握蝌蚪的生长过程,包括产卵、孵化、变异、蜕皮等。

2. 学会运用手工制作模型来展示蝌蚪的成长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蝌蚪的生长过程。

2. 蝌蚪模型的材料,如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

3. 学生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蝌蚪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蝌蚪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蝌蚪,了解他们对蝌蚪的了解程度。

Step 2: 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1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或图片,向学生介绍蝌蚪的生长过程,包括产卵、孵化、变异、蜕皮等。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Step 3: 制作蝌蚪模型(2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制作蝌蚪模型的示范,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2. 学生根据示范,使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蝌蚪模型。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装饰和涂色。

3.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制作的蝌蚪模型,并互相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Step 4: 总结与展示(5分钟)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蝌蚪模型摆放在课桌上,老师引导学生逐个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模型。

鼓励学生描述自己模型中的每个部分,以及对蝌蚪成长过程的理解。

Step 5: 课堂延伸活动(可选)1. 邀请学生观察家中花园或附近的水域中是否有蝌蚪,鼓励他们记录观察到的蝌蚪的数量和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自然生态园或水族馆,进一步了解蝌蚪和其他水生动物。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制作手工模型来展示自己对蝌蚪成长过程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制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的成长》教
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下册《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2.学生准备:口算卡、数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亮点:
在学习了100内加减法和整百数、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口算方法,本节课进行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通过讨论对列式探索总结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强竖式计算中方法的掌握和应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探索掌握计算方法,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200、300、500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法。

3.提问: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1.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

师:同学们,青山村村边有东、西两个池塘,池塘里有好多好多的小蝌蚪,请看(主题图)
(1)你从表格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搜集板书。

(2)师:现在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12-89.
师:你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学生汇报。

教师重点来讲列式计算。

学生汇报讲解。

412
-89
323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非常好,
做的很正确,现在你们能不能独立解决第2个问题。

学生完成,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都是什么样的计算?和前面学的减法有什么不同?(板书: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3)小结:竖式计算三位数练习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注意检查和验算
青蛙妈妈看到同学们做的好,它们也学着同学们做了两道题,同学们看看对吗?
526482
-41-178
116314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

被减数是整百数的三位数连续退位
减法。

师:青蛙妈妈看着孩子们表现真棒,打算开次联欢会,它买了300个气球,已经吹好了76个,还有几个气球没有吹起来吗?
(1)怎样列式呢?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报:
(略)
师:再次练习400-43=
巩固应用。

1.教材P54第1、3题
2.教材P55第2、5、8题
自己审题,教师引导,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板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用竖式计算注意问题: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来
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