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全国卷3地理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试题分析

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试题分析

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试题分析2020年的高考地理科目全国卷Ⅲ试题已经公布,本文将对这份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整体来看,本次地理试卷题目设计合理,难易适中,比较符合高考的命题要求。

其次,试卷涵盖了全学科的知识点,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下面将从试卷的结构、题型及题目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具体讨论。

一、试卷结构分析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60%,非选择题占总分的40%。

试题的数量分布较为均匀,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题型分析本次试卷涵盖了地理学科中的多个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通过不同的题型,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选择题:选择题是地理试卷中数量最多的题型。

试题的设置灵活多样,涉及的知识点全面。

从试题难度来看,有些题目较为简单,测试学生基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些题目则较为复杂,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判断题: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试题设置较为巧妙,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判断正误,并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3. 简答题: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试题设计灵活,既考察学生对地理事实的记忆能力,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

4. 论述题:论述题属于较难的题型,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阐述地理问题,提出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地理理论进行论证。

论述题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的思考深度提出要求。

三、部分试题分析以下从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个方面选取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1. 选择题选择题中的一道题目:“下列有关地理纬线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包括:A. 零度纬线也称为赤道B. 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13"C. 南回归线纬度为23°26'13"D. 三大洋中,南半球的洋面积多于北半球答案是C。

全国三卷2018、2019、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全国三卷2018、2019、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云南省近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2018年云南高考地理:贴近考生认知水平2018年高等地理试题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精选地理学科中生态文化内容,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如全国Ⅲ卷第44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典范——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堑秋湖”为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以区域开发和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修复观,增强学生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全国Ⅰ卷第43题,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为案例,要求考生对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意义的认识。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倡导绿色发展、引导学生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

如全国IV第24题,要求考生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二、体现服务人才选拔功能2018年地理高考通过加强试题综合性,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扩大试题开放性,提升学生发散思维品质;提高试题探究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地理高考试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以及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有条理的推理、概括与归纳。

例如全国II卷37题以美国龙卷风为案例,展示龙卷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的影响,通过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分析、规律概括等学科思维模式的运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优缺点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优缺点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优缺点1. 引言地理试卷在高三阶段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高三地理试卷为对象,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试卷的优缺点。

2. 试卷优点2.1 试卷内容全面高三地理试卷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到地理技术应用等方面均有涉及。

试卷内容的全面性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学科学习。

2.2 内容设置合理试卷中的题目设置有一定的难度层次,既有基础的知识理解和应用题,也有拓展和创新性的思考题。

试卷设置的合理性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知识点贯通性强高三地理试卷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贯通性,通过多个单元之间的联系设计试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整体脉络,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2.4 章节覆盖全面试卷中的章节覆盖全面,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学生对各个章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涉及的章节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地理学科素养。

3. 试卷缺点3.1 知识点的单一性在试卷的内容设计中,有些知识点的呈现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而缺乏深层次的思维拓展。

题目的设置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不足。

3.2 题目难度层次不够平衡试卷中的题目难度层次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有些题目过于简单,容易降低试卷的难度,而其他题目则难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和难度。

题目难度的不平衡性可能导致学生在应对试卷时出现困扰。

3.3 缺乏开放性题目试卷中缺乏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和实践探究题,主要集中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种设计可能限制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

4. 结论高三地理试卷在内容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优点,包括内容全面、设置合理、贯通性强以及章节覆盖全面等。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地理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地理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地理试题分析解析解读2020年高考全国三卷地理试题,选择题综合性强,综合题设计“入口小,纵深广”针对具体问题考查;在考查内容上,突出主干知识,突出重点内容,考查重点在于理解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和联系;通过搭建丰富多样的探究情境和生活实践情境,精心创设新颖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信息整理与加工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充分反映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体现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较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

但试题偏难,学生得分不易。

一、立足学科主干知识,突出必备知识考查试卷的1-3题以汽车企业的产业布局调整为素材,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原因、目的及其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现象,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聚焦学科素养,考查关键能力。

试卷的4-6题,以2010年我国西部某城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图为素材,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图文信息,对该城市的人口发展变化进行推测和分析。

三、突出信息整理能力,注重分析推理能力试卷的7-8题,提供地质剖面图,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地质剖面图,获取所在地经历的地质事件信息的能力,进而重建当地在内、外力作用下的环境演变过程。

试卷的9-11题,考察雪线、林线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坡度),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四、以稳为主,与高考改革同向同行试卷的36题,围绕废置矿场乃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阐释客源市场时,思维层层递进。

试卷的37题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2个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误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陷入人定胜天论,试题采用开放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进行反思,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彰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图。

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卷的43题,要求学生评价徽杭古道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引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关注,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以下是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的评析:
1.试题素材新颖:全国卷地理试题的素材丰富多样,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等热点问题,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

2.聚焦主干知识:试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试题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3.重视实践能力:全国卷地理试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通过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考查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调创新能力:全国卷地理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例如,一些试题提供了新的情境或条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分析。

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关注人地关系:全国卷地理试题始终关注人地关系,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关注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总体来说,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在命题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体现了对主干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

这种命题思路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试题分析

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试题分析

品位•经典教学实践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in试题分析O黄瑜馨张军余秋莲曹鑒杰(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2020年高考地理试卷荣登微博热搜,试题引发广泛讨论。

本文通过对2020年地理全国卷HI从内容、知识点、能力结构和核心素养四方面的分析,帮助广大教师及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全国卷皿。

【关键词】高考地理;全国卷皿;试卷分析一、全国卷III特点从2016年开始,四川地区采用全国卷皿作为高考地理试卷。

历年来全国卷皿主要分为两部分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1道;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组成,其中36、37题为必考题、43题旅游地理和44题环境保护为选做题(其中2016全国卷ID为42题旅游地理,43题自然灾害与防护、44题环境保护为选做题)。

总共分值为100分。

主要考查知识点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地理部分。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内容分析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试范围主要包括高中地理必修部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以及选修部分的“环境保护”“旅游地理”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即初中地理的有关内容⑴。

(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2020地理全国卷ID以总分110分统计考查内容,得出自然地理44分、人文地理40分、区域可持续发展6分、旅游地理10分、环境保护10分。

试卷皿没有设计单独考查初中地理的试题,而是将其作为背景知识融入试题中,担当知识链接角色。

与以往相比,2020年全国卷ID仍然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考查并重,但人文地理考查比重有所上升。

自需地理■人■区域可挣绫发展旅游地理”环境财图12020年地理全国卷III各模块分值占比(二)试卷知识点分析高考地理试卷往往由一段材料引领2~3个问题,但各问题所考查的具体知识点不相同。

以2020年地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查内容为依据,对每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统计可以清晰地得知各题考查的重点(见表1)o【作者简介】黄瑜馨,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高考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地理质量分析报告高考地理质量分析报告一、总体分析地理科目作为高考文科组考试科目之一,是考察学生对地球表层自然规律和人文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一项重要考试。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地理科目的质量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整体水平趋于稳定:高考地理科目整体水平相对稳定,考生的总体表现没有明显波动。

这表明广大考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程度较为均衡,笔试成绩的差距不太大。

2.内容分布平衡:高考地理科目的试卷内容相对平衡,既涵盖了地理学科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又突出了地理实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3.知识层次分明:高考地理科目试卷中的题目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层次的知识,既有基础性的知识考察,也有能力性的题目。

这体现了高考地理科目试卷设计者对于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要求。

二、题型分析高考地理科目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1.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地理科目试卷中的主要题型之一,通常涵盖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近年来的选择题大多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填空题:填空题是高考地理科目试卷中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题型。

填空题通常涉及地理名词的定义、概念的描述、数据的解读等方面,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3.解答题:解答题是高考地理科目试卷中的较为复杂和综合性的题型。

解答题通常要求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涉及地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对学生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察更加明显。

三、易错知识点分析考察高考地理科目易错知识点,有助于发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

1.地理概念理解不深入:地理学科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但部分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并不够深刻,容易将其混淆或忽略。

如长江三角洲概念的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等。

2.图表数据的解读不准确:地理科目中经常涉及到图表数据的解读,但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容易产生解读错误,导致答案不准确。

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对于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的评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试卷整体难度水平:通过对试卷的难度分析,可以判断试卷
的整体水平。

例如,试题的难度是否适中,是否有一定的难度提高,是否存在过于简单或难以理解的试题。

2.题型分布:试卷中不同题型的分布情况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
很大的影响。

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比例,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是否均衡。

3.命题思路和题目质量: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以及题目质
量的优劣对考生的答题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命题是否贴近生活实际,是否引导考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点覆盖广度和深度: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的覆盖广度和
深度,反映了教材和考纲的实际应用情况。

例如,试题中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原理等是否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

5.试题的发展性和先进性:试题的发展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学科的发展趋势,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很大的培养作用。

例如,试题是否鼓励考生扩展思维、进行分析和探索。

通过以上的评析,可以对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为今后的教学和命题提供参考意见。

高三地理试题分析评价报告

高三地理试题分析评价报告

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一〕高三地理试题分析评价报告本试卷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探索XX高考的模式和思路,试卷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其突出特点如下:1、试题类型稳中有变试卷命题完全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超出规定的内容范围,与往年相比,试题的内容和形式都保持相对稳定,贴近高考,学生做起来较为顺手。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比例恰当,衔接自然;在稳定的基础上,试卷力求创新,从地理背景材料的选取,试题的表达形式,要点的考查角度,都体现一个“新〞字。

2、内容考查综合全面试题体现了一轮复习的思路和精神,注重基础,突出主干,覆盖面广,综合性强。

自然地理涉与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大气圈与天气和气候、全球气候变化等;人文地理涉与到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影响交通的因素以与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做题,使学生能够收获一轮复习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和自信心。

3、能力考查探究开放高考课标非常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例如,要求学生能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试题多处涉与探究性开放性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第26题第〔4〕问,“为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你献计献策〞,让学生站在决策者的位置,综合考虑,全面分析,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

再如,第27题第〔2〕问,“关于今后黄河入海泥沙数量的两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答案开放,但要求能自圆其说,拿出论据、论证,用正确的逻辑关系,推出结果。

地理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地理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地理高考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高考试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地理高考试题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题类型地理高考试题主要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论述题四种类型。

1.选择题选择题是地理高考试题中最常出现的类型。

多为单选或多选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选择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避免了抄写错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中,应当注意选择题的选项设置精确,不能出现歧义。

2.填空题填空题是加强考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记忆的有效方式。

填空题的设计应当以考查重要概念或关键词为主,适当注意对知识点的综合性考查,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

填空题的设置要简洁明了,且必须确保空格的数量与答案的字数相符。

3.解答题解答题要求考生通过叙述、说明或计算等形式回答问题。

与选择题和填空题相比,解答题更能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然而,由于形式灵活,给分相对主观,所以容易产生评分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解答题时应明确评分标准,合理设置题目难度。

4.论述题论述题是地理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求考生对其中一地理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

论述题的特点在于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与论证能力。

设计论述题时应注意题目的立意广阔,不具有固定答案,避免唯一价值观的强加。

三、质量分析1.质量优势(1)试题设计灵活。

地理高考试题审美感强,题目设置独具特色,能够引发考生兴趣,培养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2)重点突出,辅助记忆。

试题能够较好地根据教材和考纲确定测试重点,帮助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点。

2.质量不足(1)试题难度过大。

考查的知识点较为繁杂,论述题的设置难度较高,使得部分考生应对不当,影响了高考成绩。

(2)应用型题目不够突出。

地理学科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但在试题中,应用型题目的质量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2 年高考地理全国卷 3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受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加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枯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

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 1~2 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靠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便利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2.以下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根底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 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构造,据此完成 3~5 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根底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缘由是A.根底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给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对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动“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便利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着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实行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宽阔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舞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动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说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 千米。

据此完成 6~8 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8.贝加尔湖湖水更缓慢的主要缘由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有,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高考真题全国3卷地理Word版含解析

高考真题全国3卷地理Word版含解析

高考真题全国3卷地理Word版含解析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们对于高考真题的练习和解析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将为大家呈现全国3卷的地理真题,并且附上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试题,提高答题能力。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与地貌示意图,图中岩石年龄自上而下为中生代、古生代和新生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P处的地貌形态,并判断P处地质构造类型。

(2)某地理野外考察队在P处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了一套叠层石地层,其中有些石头的年代比最上面的青石板还要老。

请推测可能的原因。

材料一肯尼亚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东非高原的“度假胜地”,首都有“绿色之都”美誉。

(2)解释形成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西欧地区地形复杂,受冰川作用影响显著,阿尔卑斯山脉位于西欧中部,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对欧洲的气候有阻挡和调节作用。

法国的地势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小,其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

材料二下图为西欧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左图)和法国农业分布图(右图)。

【例1】(1)P处地貌形态为山岭,属于褶皱构造中的背斜。

由于岩层向上拱起,形成了山岭地形。

(2)在P处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了一套叠层石地层,其中有些石头的年代比最上面的青石板还要老。

这可能是因为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导致青石板被海水淹没,然后在海底淤泥环境中沉积下来形成叠层石地层。

随着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这些石头被暴露出来,成为现在所看到的叠层石地层。

【例2】(1)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临近印度洋和大西洋,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热带海滩、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等。

肯尼亚还拥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接待能力,这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肯尼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战争、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

(2)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旱季和雨季交替的季节里,大量动物集结成群,形成独特的迁徙景观。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分析与反思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分析与反思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分析与反思作者:陆锐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3年第11期2023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为尽快适应“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我们有必要通过深入了解高考试题的变化,深刻领会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的。

为此,笔者从以下角度详细地分析2023年全国统考的三套地理卷。

一、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23年的高考试题沿袭了2022年试题的变化特点,由“解答试题”转变为“解决问题”,所有考题均以真实情境为平台,全国甲卷、乙卷都采用了8个真实情景,新课标卷采用了6个真实情景,所有试题均选择紧跟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如:全国甲卷第6~8题:以地中海北岸某地的水系发展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地形、地貌、河流的相关知识,分析地形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到水系的变更,进而影响到湖泊的性质。

第37题:以青藏高原南部的风蚀粗化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风蚀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风蚀粗化的发展过程、区域差异及其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治风蚀。

全国乙卷第4~5题:以贵州龙里豌豆尖走出质优价廉的困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决落后地区应如何利用本地的优质农产品,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第36题:以巴西库里蒂巴市的公交优先发展,解决城市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交通及城市的有关知识,因地制宜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所面临的问题。

第37题:以夏威夷岛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气候的相关知识,站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卷第6~8题:以地下喀斯特地貌中一种独特的“莲花盆”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喀斯特地貌的相关知识,分析“莲花盆”的形成过程。

第9~11题:以青藏高原的“草毡层”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36题:以泰国北部山地人吃酸茶的文化习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人地关系及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地理环境与文化习俗形成的关系,解决如何利用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高考全国3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高考全国3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 35 小题。

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当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入口,国内的棉花价钱约比国际市场高1/3 ;我国纺织行业工人薪资一般为美国的1/4 ,是越南 / 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外国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归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公司纷繁到越南/ 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状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 公司单独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 年 4 月尾, K 公司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达成1-3 题。

1. 假如 K 公司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收益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由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花费市场较近C. 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钱较低2.K 公司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要素可能是A. 原料价钱B.劳动力价钱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事例表示,跟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 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花费【答案】【分析】试题剖析:中“我国纺织行业工人薪资一般为美国1/4 ,是越南 / 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可知,该公司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收益比建在美国高,说明主要原由是在越南或许巴基斯坦建厂,劳动力价钱较低。

应选D。

2. 美国棉花生产高度机械化,投入高,成本高,清除A;“我国纺织行业工人薪资一般为美国的 1/4 ,是越南 / 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说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力价钱远低于美国,清除B;从资料可知,我国在外国建纺纱厂的市场主假如我国,清除D。

地理高考三卷真题答案解析

地理高考三卷真题答案解析

地理高考三卷真题答案解析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考生来说可能是既感兴趣又头疼的科目之一。

在高考中,地理试卷通常由三卷组成:选择题卷、主观题卷和综合题卷。

今天我们将对地理高考三卷真题的答案进行解析,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一、选择题卷选择题卷通常包括了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的考查。

这部分卷子中的题目往往是以客观形式出现,涉及到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理论等内容。

选择题的答案往往是通过逻辑推理和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掌握来确定的。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理解题目要求,排除干扰项,确保选出正确答案。

二、主观题卷主观题卷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部分卷子中的题目往往是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回答。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整理答案的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模棱两可和含糊其辞的表述。

三、综合题卷综合题卷是地理考试中最复杂和综合性最强的一部分。

这部分卷子中的题目既包括了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包括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考察。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需要从非常繁杂的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辨别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和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解决方法。

综合题卷的解答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先列出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帮助自己理清综合题的思路和关系。

同时,考生还需要善于借助图表、数据和图像等信息,提炼出关键信息和问题,准确回答题目要求。

总结起来,地理高考三卷真题的答案解析需要考生掌握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注意理解题目要求,排除干扰项,运用准确的地理术语和专业知识解答问题。

同时,考生还要善于整理答案思路,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让阅卷老师清晰地看到你的答题思路和逻辑。

希望这篇文章对广大考生在地理高考三卷真题的答案解析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全国卷3高中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分析报告.doc

全国卷3高中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分析报告.doc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胜境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杨瞰一、总体评价试题延续了上一年的出题风格和呈现形式,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深层次、多角度考查。

素材内容选取导向非常明确,注重从当今我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两个主要方面选取素材,通过素材具体化以及层层设问引导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意在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点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试题特点特点一:各模块考查趋于均衡考查“自然地理”的比重下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近,各占“半壁江山”。

而且区域地理的考查占比增加,说明试题以区域作为载体,注重考查对区域特殊性的分析,考查学生构建主干知识间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

也就是突显了“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的要求。

特点二:知识涵盖面广今年的试题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处处体现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部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

必修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都有所涵盖,各模块的考查趋于均衡;既有上文提及的深度,还有一定的广度。

二、试题分析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 1. B 2. C【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word完美格式***..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XX高考全国卷3地理卷分析报告

XX高考全国卷3地理卷分析报告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缘故。(8分)
解析:该题分析说明内格罗河腐殖质产生和泥沙含量少的缘故。腐殖质的产生一是要有生物物质存在,二是要具有产生的自然条件(气候和土壤条件);热带雨林地域植被茂盛,枯枝落叶多,高温多雨的气候和广漠的湿地使其腐臭速度快,因此腐殖质多。泥沙含量少与流水(河流)侵蚀强度(地形阻碍流速)和植被覆盖率等有关;该河流流经亚马孙平原水流平缓,河流侵蚀作用弱,沉积作用明显,流域内植被茂盛,水土流失少,故泥沙含量少。
与XX年相较,XX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万人,这是近20年第一次显现的人口负增加,调查发觉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要紧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加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
4.致使XX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要紧缘故是最近几年来上海市 ( A )
8. 丛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 C )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丛林植被恢复后,该区域生态环境取得改善,丛林生态功能取得发挥,植被多,植物蒸腾量会增加;植被使部份地表水滞留下渗,修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应选C选项,②错误。下垫面性质转变对降水会造成必然阻碍,植被增加,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水汽含量增加,但也会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且引发区域降水的因素主若是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其他诸多因素阻碍,受植被阻碍小,而且是一种间接阻碍,相反③和④更是它的要紧的直接阻碍,故①排除。
会经济和环境问题。题中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其要紧缘故是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进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知识技术要求提高,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和周边城市,使周边城市工业化进展,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令人口的迁移;故A选项正确。C、D选项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是后期逆城市化的缘故,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该现象(人口迁移)也不是逆城市化的表现,故C和D选项排除,B选项生活本钱的提高也不是引发该市人口迁移的缘故。

全国三卷2018、2019、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全国三卷2018、2019、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全国三卷2018、2019、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近三年来,云南省高考地理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

2018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考生的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

首先,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精选地理学科中生态文化内容,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在全国Ⅲ卷第44题中,考生需要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以区域开发和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修复观,增强学生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在全国Ⅰ卷第43题中,考生需要对震后重建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优化措施进行认识。

其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了服务人才选拔功能。

试题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扩大试题开放性,提升学生发散思维品质,提高试题探究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例如,在全国II卷37题中,考生需要通过对地理空间动态过程的分析、规律概括等学科思维模式的运用,展示龙卷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的影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的来说,云南省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试题的改革不仅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试题的改革将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地理试卷在2018年扩大了开放性试题比例,考查内容和方式具有多样性。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充分表达,而答案也是可控的。

例如,全国II卷43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设计依托“佛手山药”的旅游项目。

考生可以从旅游的游览、饮食、购物等多方面思考,提出策略、建议等,这样的设问和作答要求指向不唯一答案,留给考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优缺点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优缺点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优缺点引言在高中阶段,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高三地理试卷则是对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

本文将从试卷的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理考试。

优点分析题目设计合理高三地理试卷中,题目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试卷覆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重要知识点,从物理地理到人文地理,涵盖面广泛。

各个题目之间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试卷中的选择题和主观题相互搭配,使得学生在回答题目时既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又需要动用分析和思考能力。

答题要求明确高三地理试卷中,对于每一道题目的答题要求都非常明确。

通过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解读,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组织答案,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试卷还对不同题目的分值进行了明确划分,帮助学生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精力,提高答题效率。

结构合理高三地理试卷的结构设计合理,体现了难度递进和知识层次的有机衔接。

试卷的开篇部分一般涉及地理概念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梳理。

中间部分包括一些综合性问题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结尾部分则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缺点分析题量偏少高三地理试卷中,题量相对较少,无法全面覆盖地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

在有限的试卷篇幅内,很难设计足够多的题目涵盖所有考点,可能导致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的考察不充分,影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全面评估。

题目类型单一在高三地理试卷中,题目类型相对单一,主要以选择题和解答题为主。

这种题目类型的相似性较高,有可能使学生们的思维陷入固定模式,缺乏对问题多样性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的锻炼。

因此,在未来试卷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创新性和拓展性的题目类型,如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以增加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高考全国卷3地理卷分析报告篇一:XX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Ⅲ(word清晰版)XX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Ⅲ)试卷答案及解析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XX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1. 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D )A.离原料产地较近B. 离消费市场较近C. 劳动生产率较高D. 劳动力价格较低(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XX高考全国卷3地理卷分析报告) 解析:本题考查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工业类型判断,棉纺织厂主要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所以要求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而从材料中知悉,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中国,所以D选项正确。

越南/巴基斯坦棉花产量不及中国,越南也需大量进口棉花发展棉纺工业,且属于热带国家,人口比中国少,对棉纺品需求少,棉纺产品主要运往我国国内(市场),故A、B选项排除;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经济远落后于中国,工业发展和生产技术较落后,纺织历史经验欠缺,工人生产经验技术不熟,劳动生产率较低,所以C选项错误。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C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 市场需求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工业分散的理解,工业分散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K 企业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和选择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不同的是为了追求更优越的投资环境(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如美国对棉花种植和纺织业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工业基础,稳定的棉花销售市场和先进的纺织技术等,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利润;故C选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国棉花价格比美国高,且棉纺业属于劳动力导向性工业,故A选项排除。

美国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B选项错误。

棉纺产品主要运往国内加工,所以D选项错误。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B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 设备费用解析: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工人技术的不断成熟等,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进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熟练工人平均工资水平也会有所增长;故B选项正确。

与XX年相比,XX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XX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解析:该题考查涉及到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相关知识,往往导致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如就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医疗和社会福利等;产业转移会改变就业的空间分布和区域地理环境;城市化过程中会导致就业、住房、交通、环境质量下降等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题中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其主要原因是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知识技术要求提高,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和周边城市,使周边城市工业化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使人口的迁移;故A选项正确。

C、D选项属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后期逆城市化的原因,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该现象(人口迁移)也不是逆城市化的表现,故C和D选项排除,B选项生活成本的提高也不是引起该市人口迁移的原因。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C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解析:该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如就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周边中小城市由于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故C选项正确。

中小城市服务设施肯定比不上上海市齐全,生态环境好也是人口迁移和逆城市化的原因,属于自然原因,但不是社会经济因素。

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D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解析:该题考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关知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把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耗能高,污染大,产业附加值低的产业转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题中“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体现了后期人才需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对劳动力知识技术要求提高,故D选项正确。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B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解析:该题考查森林具有的生态功能——调节气候、释放氧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森林遭破坏后,使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降水多时,山地坡面地表水难以通过植被滞留下渗,雨水很快转化为地表水汇入沟谷河流中,使河流水位快速上涨,出现洪峰;枯水季节,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弱,地下水少,对河流补给少,河流水位低;故河流流量年内波动大。

所以B选项正确。

8.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 C )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解析: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森林生态功能得到发挥,植被多,植物蒸腾量会增加;植被使部分地表水滞留下渗,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故选C选项,②错误。

下垫面性质变化对降水会造成一定影响,植被增加,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水汽含量增加,但也会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且引起区域降水的因素主要是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受植被影响小,而且是一种间接影响,相反③和④更是它的主要的直接影响,故①排除。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D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水循环的考查,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更多地表水滞留下渗转化为地下水,使汇集到河流总水量减少;植被恢复后,地下水增多,靠甲河一侧所在坡面地表水转化地下水后,通过向乙河一侧倾斜的透水岩层会更多地补给乙河,使乙河流量增加,甲河地下水补给减少,流量比植被恢复前减少。

故D选项正确。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B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解析:该题要正确理解山地形成与山峰冰期时间早晚之间的关系,山地(山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由于受板块挤压,地形抬升,山峰被抬升至一定高度达到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就算经历这次冰期,地形抬升还未达到这个高度,山峰就不会经历这次冰期形成终年积雪。

若三次冰期都经历了,说明地形最早就抬升至了这个高度,若只经历了一次冰期,则说明最晚(近)才被抬升到这个高度,从图中信息可知:果洛山经历三次、雪宝顶两次、太白山一次,所以按照山峰抬升达到这一高度时间早晚,故选B选项。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B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由于纬度低和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与其他几座山脉比较,同海拔山峰的气温高,该纬度雪线比较高,所以无现代冰川;故B选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36.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8分)解析:该题分析说明内格罗河腐殖质产生和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腐殖质的产生一是要有生物物质存在,二是要具备产生的自然条件(气候和土壤条件);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高温多雨的气候和广阔的湿地使其腐烂速度快,所以腐殖质多。

泥沙含量少与流水(河流)侵蚀强度(地形影响流速)和植被覆盖率等有关;该河流流经亚马孙平原水流平缓,河流侵蚀作用弱,沉积作用明显,流域内植被茂密,水土流失少,故泥沙含量少。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4分)(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8分)解析:该题考查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往往是分析一些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

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河流、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该区域高温多雨的气候,蚊虫滋生,河网密集,沼泽广布,土质松软,自然条件恶劣工程建设难度大;且工程建设会破坏热带雨林植被,社会经济因素:亚马孙热带雨林人口和城市稀少,河流众多,水运便利,对桥的需求少;且地方政府资金相对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