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精编版)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精编版)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第一单元活动记实一、备课教师***进行单元知识梳理。

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习作1及练习1这些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生对写景的文章已有很多的接触,但这个单元的几篇描写较复杂,不仅有形象的比喻、拟人,而且还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和体会,并且描写的地点、景物离学生较远,学生应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入情入境,去体验去感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正确认读生字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把观察、想像、朗读有机结合、感学意境读、语言读,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初步诱发学生想像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认识单元中的新字词,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各教师讨论、补充。

***:应给学生适当渗透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例如: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里面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词语,例如《燕子》一课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词语,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三、***总结归纳。

活动取得成绩:通过各位教师的积极讨论,将本次集体备课推行高潮,主备人***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各位老师的意见,将本次的集体备课内容整理详细后,打印出来供年级组教师使用。

第二单元活动记实一、备课教师***进行单元知识梳理。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五角星的故事。

《最佳路径》一课讲述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尼斯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告诉人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四下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四下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一、备课内容:本册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组织单元,共编排了八个单元,分别是“自然景观”、“成长的故事”、“人类的伙伴”、“国际理解和友好”、“可爱的动物”、“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国的世界遗产”、“民间故事”。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百花园和课外书屋等。

每个单元大致包括课文三至四篇,作文一至二篇,综合练习一至二个。

全册课文有生字100个,每个单元的生字由两个单元组成。

全册要求学会生字400个,会写生字200个。

二、教学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能用普通话说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较全面地了解信息,并认真作好记录。

能积极参加讨论,并对他人的发言作简单的评价。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成长的感悟,并培养学生勇敢、乐观、坚强的精神。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口头表达水平。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能较熟练地运用查字典和用词典等方法理解词句。

逐步养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就查词典,能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良好习惯。

能背诵课本中指定的古诗,了解诗人的朝代和作品。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能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提示写出完整的语句。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提高口头表达水平,提高写作能力。

能在书籍与别人交谈方面有较大的进步。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地讲述自己所感兴趣的见闻。

有与别人主动交流的愿望和习惯。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科普作品,了解科普作品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内容。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阅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类似的书籍,拓宽视野,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搜集信息、扩展知识、丰富积累。

四语教研组备课活动记录

四语教研组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四语教研组办公室三、活动主题:围绕新学期教学目标,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四语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过程1. 主持人开场活动开始,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次备课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备课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2. 分组讨论根据教学内容,四语教研组将教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备课讨论。

(1)语文组语文组由张老师、王老师、刘老师组成。

张老师首先提出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随后,三位老师针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进行了详细讨论,包括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2)数学组数学组由李老师、赵老师、陈老师组成。

李老师对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阐述,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接着,三位老师对“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

(3)英语组英语组由王老师、刘老师、陈老师组成。

王老师对四年级上册英语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随后,三位老师对“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3. 集体备课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形成统一的备课方案。

随后,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各个学科的备课方案进行审核和修改。

4. 教学经验分享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各学科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生字词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在教授计算方法时,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英语教师在教授语法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等。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二、备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与目标。

- 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奇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观察和描写自然景观的能力。

- 单元教学目标包括: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能够仿照课文进行写景作文的创作等。

2. 重点课文解读。

-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字词如“横贯”“浩浩荡荡”等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

例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汹涌澎湃。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进行分析和朗读,体会这种描写手法的妙处。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的掌握、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等。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描写手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 在写景类文章的学习方面,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景色的美,但对于如何细致地描写景色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例如,在描写顺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2. 学习能力与习惯。

- 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还不够完善。

在预习环节,部分学生能够主动查阅生字词,但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情境教学法。

2. 朗读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目的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备课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教学经验,共同进步。

3. 有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提高备课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体验。

二、会议内容1. 梳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 通过集体讨论,对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重点融入新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等,提高教学适应性。

3. 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互相共享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4. 讨论课堂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共享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如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三、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点,提高了备课质量。

2. 教师们相互交流,共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共同进步。

3. 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和利用,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备课支持。

4. 教师们有了更多的教学方法选择,为学生带来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1. 继续保持定期集体备课的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备课效率。

2. 鼓励教师们多利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3. 持续关注学生学情,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策略确定,教学资源共享,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保持集体备课的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更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过程。

语文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语文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各备课组长对本周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了汇报。

接着,教师们围绕教学重难点,针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例如,针对阅读教学,有教师提出可以采用“圈点批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针对写作教学,有教师建议采用“仿写”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由一位教师展示了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观摩并进行了点评。

公开课教师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观摩结束后,其他教师针对公开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实现了分层教学。

3. 经验分享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研组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他强调,今后教研组要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本

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本

一、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集体备课五、活动内容: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语文组全体教师于2022年9月15日在学校多功能厅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以四年级上册《观潮》课文为例,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探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流程1. 集体讨论,确定教学目标2. 分析教材,制定教学方案3. 分组研讨,优化教学环节4. 交流分享,总结教学经验三、活动内容1. 集体讨论,确定教学目标本次集体备课,首先由主备人提出《观潮》课文的教学目标,其他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了解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分析教材,制定教学方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主备人带领大家分析教材,制定教学方案。

以下是教学方案的主要内容:(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

(3)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手法。

(4)背诵课文:学生分组背诵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 分组研讨,优化教学环节在制定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教师们分组进行研讨,针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

以下是各组提出的优化建议:(1)导入环节: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奇特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写的方法,如对比、拟人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研组小学语文活动记录(3篇)

教研组小学语文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讨四、活动参与人员: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李老师首先对全体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分享:由教研组成员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张老师以《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为例,详细介绍了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

张老师通过设置问题、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讨论交流:听完张老师的案例分享后,其他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值得借鉴。

同时,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阅读教学策略研讨(1)阅读教学方法探讨:针对阅读教学中的重难点,教研组成员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阅读教学评价策略:在评价阅读教学效果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3)阅读教学资源整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网络、课外读物等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阅读活动,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4.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大家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强调,今后要继续深入研究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六、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小学语文教研组成员们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小学语文教教研活动记录(3篇)

小学语文教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小学语文教研组办公室三、活动主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李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2.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A分享:《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教师A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做法,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2)教师B分享:《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教师B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拓展阅读视野等。

3. 小组讨论根据教师A和B的案例分析,教研组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4.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结合讨论成果,分享了本组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5. 教研组总结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精彩的发言。

同时,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教师自身阅读素养的培养,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六、活动效果1. 提高了教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了阅读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们分享了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师们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思路。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四年级(3篇)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四年级(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室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加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张老师首先对四年级下册的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单元主题、课文内容、课后习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张老师强调,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2. 阅读教学策略李老师分享了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她提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策略如下:(1)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讲故事、设置悬念、播放音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如默读、圈点批注、分段阅读等。

(3)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体裁、结构、表达方式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阅读竞赛、阅读笔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写作教学策略王老师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特点,分享了以下写作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教会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观点。

(3)提高写作技巧: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句式变换、段落结构等。

(4)开展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写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教学案例分析刘老师分享了一个教学案例,针对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刘老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10次)

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10次)

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记录(10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研组中段语文研训时间10、14研训地点中段办公室发言人或主讲人高美研训人数3人研训模式讨论参加对象及有关组外人员盖彩虹、马君妹、高美联络员高美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我们本次重点学习的内容是今天下午学校教研组长会议上的内容。

倪培培校长向我们转达了平湖市教科研培训的相关内容。

组长又向我们转达了校本教研的内容。

现在的校本研训越来越规范,每一次校本研训的内容都要规范记录,记录情况都要作为学分记录在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情况中。

本学期,我们的校本研训主题是“幸福的教育之路“。

我们会遵照这个研训主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整个教研组的教研水平。

我们又回顾了在我们上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我们一起探讨了自己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中的好的做法以及需要调整的方法与策略。

作业的批改需要更加细心,特别是订正后的复批一定要及时,有时候孩子可能由于身体原因会缺课几天,我们也要及时给孩子补课,并让他及时完成作业,并及时批改以及复批课堂教学方面要求在备课时更加严谨。

本学期要求先备课时放在自己的文档里,然后通过上课调整,写下自己的教后反思,然后再上传到学校网站中共享。

这个新的方法让我们更加注重备课与上课之间的和谐有效性。

备注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二)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考勤表附后。

21《搭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现行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美文。

该文质朴纯真又简约蕴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全文描写了家乡的人们在上工、下工、赶集、访友时都必须脱鞋绾裤经过小溪,于是,纯朴的家乡人找来石头搭好,形成了方便大家过河的搭石。

人们在过河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家乡人的心灵美。

文中的景美、人更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搭石。

1、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最让刘章爷爷难忘的还是那平凡而又普通的搭石。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把课文翻到103页,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从文找一找:什么叫搭石?再想一想,这些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什么叫搭石?(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4、那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呢?生:脱鞋绾裤什么叫脱鞋绾裤?“山洪”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山洪过后,人们就要脱鞋绾裤了呢?5、山洪过后,小溪的水涨高了,人们出工必须——,收工必须——,赶集必须——,访友也必须——。

教研活动四年级组记录

教研活动四年级组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四年级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四年级组于2021年X月X日在学校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为“四年级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年级组长主持,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与。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探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分享教学经验。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升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明确教学目标:本次活动围绕四年级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分析教材:针对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3)制定教学计划:针对每个单元,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2. 课堂教学展示(1)教师A展示:针对四年级上册《最后一课》一课,进行教学展示。

教师A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教师B展示:针对四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进行教学展示。

教师B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3. 教学研讨(1)针对展示课,教师们各抒己见,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针对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师们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教学经验。

(3)针对如何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②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④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四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针对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师们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一、活动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组织了一次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分享教学方法和资源,讨论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案,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本次活动于2022年9月1日上午8:30在学校会议室举行。

活动由语文组组长主持,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参与。

三、活动内容及讨论1. 分享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A分享了她在教学中使用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师B 分享了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辅材料等,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2. 讨论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案教师们就教学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讨论,例如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

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利用课外阅读、课堂互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阅读能力。

3. 探讨课堂评价方式教师们对四年级语文的课堂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如开展小组合作评价、个人反思评价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4. 讨论学科交叉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学科交叉教学。

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如将语文与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5. 确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在活动的最后,教师们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每位教师将根据本次活动的收获和讨论的方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效果。

四、活动总结和反思本次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使教师们收获颇丰。

通过分享教学方法和资源,大家相互借鉴和学习,拓宽了教学思路;通过讨论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案,大家共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探讨课堂评价方式和学科交叉教学,大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

最新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最新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2011-12-18 23:49:14)转载▼标签:分类: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语文杂谈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读”.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1、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评价朗读.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2)全班交流.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教师总结.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3、交流感受.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六、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七、布置作业.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谈收获.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二、提出学习要求.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自己学习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3)指导朗读.(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5)指导朗读.(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3、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指导朗读.(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4、学习写法.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习到课文的一些方法.)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设计意图:将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两个段落同时学习,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这一部分的学习,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2、学生谈,教师板书.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学生畅想.(设计意图: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六、总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你想怎么读?(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理清思路,回顾课文的内容,感受文章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受.让学生再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和大家分享.)七、布置作业.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设计意图:这项作业是课后“小练笔”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好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发现、发明↖↙人类。

四语教研组备课活动记录(3篇)

四语教研组备课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语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本学期的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的1. 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深入研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培养创新教学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备人:张老师(2)课题:《秋天的雨》(3)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4)备课内容:张老师首先对《秋天的雨》这一课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张老师的备课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教学设计研讨(1)主备人:李老师(2)课题:《小蝌蚪找妈妈》(3)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4)备课内容:李老师针对《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

其他教师针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3. 教学方法研讨(1)主备人:王老师(2)课题:《美丽的蝴蝶》(3)参与人员: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4)备课内容:王老师针对《美丽的蝴蝶》这一课,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主要包括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其他教师对王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四、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备课活动,四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学策略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 教师们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集体备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共享。

4. 通过本次备课活动,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四上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四上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6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研讨四、活动主持人:王老师五、参与人员:四上语文教研组成员六、活动内容:一、活动开场主持人王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全体教研组成员对本次教研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将积极参与。

二、教学经验分享1. 针对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特点,李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她指出,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张老师针对《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分享了她的教学设计。

她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刘老师针对《呼兰河传》这一课,分享了她的教学心得。

她认为,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困惑讨论1. 针对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些生字词,教研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教学中要注重生字词的讲解和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 针对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教研组成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大家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教学策略研究1.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研组成员提出了以下策略:(1)加强写作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2)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思考,提高写作水平;(3)开展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研组成员提出了以下策略:(1)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2)加强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教研组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落花生教师教研活动记录(3篇)

落花生教师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会议室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落花生》课文教学研讨一、活动背景《落花生》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与家人一起种植花生,收获花生的故事。

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寓意深刻,教育意义丰富。

为了更好地挖掘课文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校语文组决定开展《落花生》课文教学研讨活动。

二、活动流程1. 案例分享2. 集体研讨3. 教学设计展示4. 总结与反思三、活动内容1. 案例分享活动伊始,由张老师分享了她在《落花生》课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张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她分享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生、对家人的热爱之情。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花生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集体研讨听完张老师的分享后,与会教师围绕《落花生》课文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1)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花生种植的知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2)在朗读课文环节,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花生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设计展示随后,李老师展示了她的《落花生》课文教学设计。

她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花生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年级上集体备课记载

四年级上集体备课记载

四年级上集体备课记载导语在小学教育中,集体备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共同讨论并准备好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本文将详细记录我们四年级上学期的集体备课过程和内容。

导入活动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导入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选择了一个与四年级上学期内容相关的猜谜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帮助学生们回顾和巩固了上个学期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们引入了新的学习主题。

语文课课题:阅读理解我们首先讨论了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目标和重点。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需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共同决定选择几个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例如小故事、短篇文章和诗歌。

我们计划在每节课中都加入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答练习,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课题:作文写作除了阅读理解,我们也讨论了四年级上学期的作文写作课题。

我们一致认为,通过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决定在每周的语文课上都加入一节作文写作课。

我们将选择一些有趣和实用的写作主题,例如我的假期、我的家乡等,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技巧。

数学课课题:加减法运算在数学课上,我们讨论了上学期的数学课题。

四年级学生将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并且将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运算。

我们决定使用一些实物和日常场景,例如购物和分配物品,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同时,我们还计划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游戏和小组活动,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

课题:几何形状另一个数学课题是几何形状。

我们讨论了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常见几何形状,例如正方形、矩形、圆形和三角形。

我们计划使用一些实物和图片展示这些几何形状,同时还将加入一些绘制和分析几何形状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几何形状,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

英语课课题:日常用语四年级的英语课程涉及到日常对话和常用表达。

我们讨论了如何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练习和运用日常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二)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考勤表附后。

21《搭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现行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美文。

该文质朴纯真又简约蕴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全文描写了家乡的人们在上工、下工、赶集、访友时都必须脱鞋绾裤经过小溪,于是,纯朴的家乡人找来石头搭好,形成了方便大家过河的搭石。

人们在过河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家乡人的心灵美。

文中的景美、人更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搭石。

1、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最让刘章爷爷难忘的还是那平凡而又普通的搭石。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把课文翻到103页,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从文找一找:
什么叫搭石?再想一想,这些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什么叫搭石?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4、那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呢?生:脱鞋绾裤
什么叫脱鞋绾裤?“山洪”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山洪过后,人们就要脱鞋绾裤了呢?
5、山洪过后,小溪的水涨高了,人们出工必须——,收工必须——,赶集必须——,访友也必须——。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你觉得怎么样?(麻烦、辛苦、不方便)所以过小溪必须得依靠这些搭石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一读什么是搭石。

(齐读)
6 那了读了课文,这些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美丽的风景呀?那我们就跟着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我们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一划课文中写家乡人们怎样走搭石的句子,再想想那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2、自划句子,默读思考。

3、交流。

第一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读一读。

2、老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当时可能想到了些什么呢?
3、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呀?
第二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一行人”变红)“行”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xing”,它还有一种读音念“hang”,句子中的一行人指的是在搭石上行走的一个接着一个的行人。

齐读两遍。

2)你从哪个词中看出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的人动作很有节奏?
板书:协调有序
什么叫“协调有弃”?怎样的动作才算协调有弃呢?(用书上的句子说说)
3)老师也想和你们来合作一下,看看我们的行动是不是也能做到协调有序?
(师生配合读一读这一段话。


4)没有人踩脚,没有人摔跤,更没有人落入水中,是不是有人在指挥他们呀?(没有)也没有人在指挥,但他们却配合得那第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5)你还从哪些词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你觉得这两个词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谁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6)呀,真美,这既是一幅优美的画,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我们请全体女孩子来读读这段话。

你们的朗读清新、甜美,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境界,让我们真的体会到了这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三句:“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2)齐读这一句,同桌商量,练习表演。

(3)请两个上台表演,品议。

(4)家乡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大山里,每天要过小溪,走搭石,从两人面对面地走搭石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的谦让,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我们请男孩子把这幅谦让,友好的画面带给我们。

(男孩子读一读)
第四句: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后事。

1)那如果是老人来走搭石,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句子,“伏下身子”变红)齐读两遍。

你们能做做这个动作?(请学生在座位上做动作)
2)原来是这样,老人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趴在你背上,轻轻松松地过小溪了。

那么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
板书:理所当然
3)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在想:这位老人年轻时,也一定伏下身子背过老人过河,因为他把这当作是————,而当这位年轻人老了以后,才会有另外的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过河,因为人们都把这看成是——-(指着板书说:理所当然)
4)从伏下身子、理所当然这些词语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身上尊老爱老的美德,确实,这些老实是很值得我去去尊敬的。

(读第一句话)
是呀,搭石是平凡而又普通的,但是我们从家乡人们走搭石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看到了家乡人的善良、淳朴,看到了家乡人们的友好,谦让,看到了家乡人们的尊老,爱老,这是留给我们最美的风景。

所以说,搭石,构成了——————。

5)配乐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四、激发想象,练习说话。

1、小小的搭石,给作者留下了那么多的回忆,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友好谦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理所当然,都是一个个美丽的小故事。

搭石上发生的故事是不是只有这些,还会有谁从搭石上走过,还会有怎样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画面呢?
2、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写一写。

3、小练笔:假

4、交流。

五、总结本课,布置任务。

1、也许有一天,这条小溪上会架起桥,修起路,也许有一天,家乡小溪上的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了,但人们走搭石时留下的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却深深地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因为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布置作业: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篇课文的作者刘章爷爷从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美,我们也来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和事,看看谁也能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美。

板书设计:
21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评课:
《搭石》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一课课文。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这节课陈老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其中的画面美;再品味课文中描写人性美的句子。

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以“寻找美”为主问题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含蓄,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

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哪个画面美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

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
以“心灵美”升华感情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朱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整节课学生们在自读、自悟中,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真可谓:走在搭石上,美在读中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